[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20447596U - 一种观光车的后悬挂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观光车的后悬挂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47596U
CN220447596U CN202321877882.0U CN202321877882U CN220447596U CN 220447596 U CN220447596 U CN 220447596U CN 202321877882 U CN202321877882 U CN 202321877882U CN 220447596 U CN220447596 U CN 2204475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lance
suspension system
rear suspension
sightseeing vehicl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7788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易春
曾志敏
胡英祥
叶兆明
左鹏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ulong Investment And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ulong Investment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ulong Investment And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ulong Investment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87788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475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475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475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观光车的后悬挂系统,车架设置有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和安装杆,安装杆连接于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托臂组件用于安装后桥和螺旋弹簧,平衡组件用于稳定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之间的平衡,平衡组件包括平衡杆和连接杆。本申请提出的一种观光车的后悬挂系统,当后桥或车架受到冲击或者承受载荷时,车架会因为承受冲击往下压,螺旋弹簧产生变形,吸收后桥或车架的动能,转换为螺旋弹簧的弹性势能,缓冲了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或车身的冲击力,提高了乘坐观光车的舒适性,设置在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之间的平衡组件能够保持车架横梁和横梁之间的平衡,保证观光车平顺行驶。

Description

一种观光车的后悬挂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观光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观光车的后悬挂系统。
背景技术
悬挂系统是汽车的车架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其功能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架之间的力和力矩,并且缓冲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或车身的冲击力,并衰减由此引起的震动,以保证汽车平顺行驶。
但是现有的观光车的后悬挂大多采用板簧悬挂进行避震,采用板簧悬挂时车架横梁和横梁之间的平衡不稳定,乘坐观光车时舒适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观光车的后悬挂系统,当后桥或车架受到冲击或者承受载荷时,车架会因为承受冲击往下压,螺旋弹簧产生变形,吸收后桥或车架的动能,转换为螺旋弹簧的弹性势能,缓冲了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或车身的冲击力,减少乘坐观光车的颠簸感,从而提高了乘坐观光车时的舒适性,设置在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之间的平衡组件能够保持车架横梁和横梁之间的平衡,以保证观光车平顺行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观光车的后悬挂系统,包括:
车架,设置有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和安装杆,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相互平行,所述安装杆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
托臂组件,用于安装后桥和螺旋弹簧,所述托臂组件包括第一托臂和第二托臂,所述第一托臂的一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梁,另一端通过所述螺旋弹簧与所述第一横梁相连接,所述第二托臂的一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横梁,另一端通过所述螺旋弹簧与所述第二横梁相连接;
平衡组件,用于稳定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之间的平衡,所述平衡组件包括平衡杆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横梁,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托臂,所述平衡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一横梁的一端,所述平衡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观光车的后悬挂系统,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传统的观光车后悬挂系统大多采用板簧进行减震,板簧悬挂是将多片钢板通过U型螺栓固定,并在两端与车架大梁相连接,由于板簧是使用多片钢板堆叠起来使用的,不免会导致板簧悬挂的整体过于笨重,而且减震是靠钢板和钢板之间刚性,导致板簧悬挂的舒适性较差。弹簧悬挂是把悬挂的弹性元件使用弹簧进行减震,因为弹簧的灵敏度高,柔软性比钢板好,弹簧悬挂的舒适性会比板簧悬挂高,弹簧悬挂工作时,后桥或车架受到冲击或者承受载荷,车架会因为承受冲击往下压,螺旋弹簧产生变形,吸收后桥或车架的动能,转换为螺旋弹簧的弹性势能,缓冲了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或车身的冲击力,减少乘坐观光车的颠簸感,从而提高乘坐观光车的舒适性,设置在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之间的平衡组件能够保持车架横梁和横梁之间的平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平衡杆一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边界能与所述安装杆相抵接,所述凹槽两侧设有延伸部,所述平衡杆通过所述延伸部与所述安装杆转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凹槽宽度与所述安装杆宽度相适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平衡杆横截面形状呈C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杆设置有阻尼器,所述阻尼器一端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杆,另一端转动设置于所述托臂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托臂组件还设置有缓冲件,所述缓冲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托臂和所述第一横梁之间,还设置于所述第二托臂和所述第二横梁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缓冲件下方设置有抵接件,所述抵接件固定于所述后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缓冲件为橡胶弹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螺旋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梁凸起处和所述第二横梁凸起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之间还设置有折弯加强板。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一种观光车的后悬挂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示出的观光车的后悬挂系统的正视图;
图3为图2示出的观光车的后悬挂系统的右视图;
图4为图1示出的平衡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车架100、第一横梁110、第二横梁120、安装杆130、折弯加强板140、后桥200、螺旋弹簧300、托臂组件400、第一托臂410、第二托臂420、平衡组件500、平衡杆510、连接杆520、阻尼器600、缓冲件700、抵接件7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悬挂系统是汽车的车架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其功能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架之间的力和力矩,并且缓冲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或车身的冲击力,并衰减由此引起的震动,以保证汽车平顺行驶。
传统的观光车后悬挂系统大多采用板簧进行减震,板簧悬挂是将多片钢板通过U型螺栓固定,并在两端与车架大梁相连接,由于板簧是使用多片钢板堆叠起来使用的,不免会导致板簧悬挂的整体过于笨重,减震是靠钢板和钢板之间刚性,所以导致板簧悬挂的舒适性较差。
针对现有的观光车所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观光车的后悬挂系统,当后桥或车架受到冲击或者承受载荷时,车架会因为承受冲击往下压,螺旋弹簧产生变形,吸收后桥或车架的动能,转换为螺旋弹簧的弹性势能,缓冲了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或车身的冲击力,弹簧悬挂使用弹簧作为弹性元件,螺旋弹簧的柔软度比板簧高,汽车使用弹簧悬挂作为后悬挂相比于使用板簧悬挂大大提高了舒适性,且设置在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之间的平衡组件能够保持车架横梁和横梁之间的平衡,保证汽车平顺行驶。
参照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观光车的后悬挂系统包括车架100,托臂组件400和平衡组件500。具体的,车架100设置有第一横梁110、第二横梁120和安装杆130,第一横梁110和第二横梁120为车架100主梁,且第一横梁110和第二横梁120相互平行,安装杆130垂直焊接固定于第一横梁110和第二横梁120,托臂组件400包括第一托臂410和第二托臂420,托臂组件400用于安装后桥200和螺旋弹簧300,第一托臂410一端铰接于第一横梁110,另一端通过螺旋弹簧300与第一横梁110弹性连接,第一托臂410远离铰接第一横梁110的一端安装有后桥200,第二托臂420一端铰接于第二横梁120,另一端通过螺旋弹簧300与第二横梁120弹性连接,第二托臂420远离铰接第二横梁120的一端安装有后桥200,后桥200架设于第一托臂410和第二托臂420,平衡组件500包括平衡杆510和连接杆520,连接杆520一端铰接于第一横梁110,另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二托臂420,平衡杆510的一端转动连接于连接杆520位于第一横梁110的一端,平衡杆510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杆130。可以理解的是,在车架100受到冲击或者承受载荷时,螺旋弹簧300能够产生变形吸收后桥200或车架100因为受到冲击或者承受载荷时产生的动能,提高车辆行驶时整体的舒适性,平衡组件500能够增加车架100之间的平衡,当车架100一侧受到冲击时,连接在第一横梁110和第二横梁120之间的平衡杆510和连接杆520能使车架100一侧受到的冲击均匀分布为由车架100两侧来承载冲击,防止车辆发生侧倾。
需要说明的是,当后桥200或车架100受到冲击或者承受载荷时,螺旋弹簧300会伸缩变形进行减震,缓冲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100或车身的冲击力,设置在第一横梁110和第二横梁120之间的平衡组件500能够传递纵向力、侧向力及其力矩并保证车轮相对于车架100或车身有一定的运动规律,使车架100横梁之间保持平衡稳定,以使车辆平顺行驶。
参照图4,平衡杆510一端开设有凹槽,凹槽两侧设有延伸部,延伸部两侧还设有开孔,用螺栓穿过开孔和安装杆130把平衡杆510一端转动连接在安装杆130上,平衡杆510远离延伸部的一端同样设有开孔,平衡杆510另一端通过开孔与连接杆520靠近第一横梁110的一端相铰接。可以理解的是,平衡杆510在安装杆130转动时,由于凹槽的设置能够使平衡杆510的转动角度限定在一定的转动幅度内,当转动幅度过大时,凹槽边界会与安装杆130相抵接进行限位。
需要说明的是,凹槽宽度与安装杆130宽度相适应,凹槽宽度恰好能使凹槽两侧的延伸部与安装杆130相抵接,防止平衡杆510相对于安装杆130滑动,也防止平衡杆510延伸部与安装杆130不断碰撞发出异响。
需要说明的是,平衡杆510横截面为C形,横截面为C形的平衡杆510具有较好的强度和刚度,同时由于C形横截面的钢材重量更轻,所以制作成本更低。
需要说明的是,安装杆130设有阻尼器600。具体的,阻尼器600设置有两个,两个阻尼器600分别设置于安装杆130两侧,阻尼器600一端转动设置于安装杆130,另一端转动设置于第一托臂410或第二托臂420。可以理解的是,当车架100承受垂直载荷时,设置在安装杆130两侧的阻尼器600能够缓和及抑制不平路面所引起的冲击并加快振动的衰减,限制车身和车轮的振动。
参照图2,托臂组件400还设置有缓冲件700,缓冲件700设置在第一托臂410和第一横梁110凸起处之间,还设置在第二托臂420和第二横梁120凸起处之间,缓冲件700下方设置有抵接件710,抵接件710焊接固定在后桥200上方,用于在承托缓冲件700,起到缓冲后桥200对车架100的减震的辅助作用。可以理解的是,当车架100受到垂直的载荷或者冲击时会往下压,此时螺旋弹簧300会受压发生弹性形变,但当螺旋弹簧300超过其弹性形变限度时,螺旋弹簧300就会失去弹性形变的能力,在螺旋弹簧300发生弹性形变时,缓冲件700可以有效承担一部分车架100受到的载荷,防止螺旋弹簧300超过弹性极限而发生永久性变形,从而增加螺旋弹簧300的寿命,根据不同的实际使用路况可以更换不同规格的缓冲件700。
需要说明的是,缓冲件700为橡胶弹簧。可以理解的是,橡胶弹簧由橡胶材料制成,可以起到减震和缓冲的作用,在后悬挂系统工作时,由螺旋弹簧300将路面产生的冲击转化为弹簧的反复弹跳运动,橡胶弹簧做缓冲把冲击传导至全身车身,缓冲辅助车辆的螺旋弹簧300起到缓冲车辆的作用,使用了缓冲件700后能使悬挂系统在滤震的质感方面得到提升,同时也能对观光车车辆的噪音控制起到一定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螺旋弹簧300设置在第一横梁110凸起处和第二横梁120凸起处,第一横梁110凸起和第二横梁120凸起能避空车轮,同时把螺旋弹簧300设置在凸起下方,增加了空间的利用。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横梁110和第二横梁120之间还设置有折弯加强板140。具体的,折弯加强板140一端焊接于第一横梁110,另一端焊接于第二横梁120,折弯加强板140能增加第一横梁110和第二横梁120之间的刚性和强度。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观光车的后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架,设置有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和安装杆,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相互平行,所述安装杆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
托臂组件,用于安装后桥和螺旋弹簧,所述托臂组件包括第一托臂和第二托臂,所述第一托臂的一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梁,另一端通过所述螺旋弹簧与所述第一横梁相连接,所述第二托臂的一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横梁,另一端通过所述螺旋弹簧与所述第二横梁相连接;
平衡组件,用于稳定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之间的平衡,所述平衡组件包括平衡杆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横梁,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托臂,所述平衡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一横梁的一端,所述平衡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观光车的后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杆一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边界能与所述安装杆相抵接,所述凹槽两侧设有延伸部,所述平衡杆通过所述延伸部与所述安装杆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观光车的后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宽度与所述安装杆宽度相适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观光车的后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杆横截面形状呈C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观光车的后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杆设置有阻尼器,所述阻尼器一端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杆,另一端转动设置于所述托臂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观光车的后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臂组件还设置有缓冲件,所述缓冲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托臂和所述第一横梁之间,还设置于所述第二托臂和所述第二横梁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观光车的后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下方设置有抵接件,所述抵接件固定于所述后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观光车的后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为橡胶弹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观光车的后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梁凸起处和所述第二横梁凸起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观光车的后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之间还设置有折弯加强板。
CN202321877882.0U 2023-07-17 2023-07-17 一种观光车的后悬挂系统 Active CN2204475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77882.0U CN220447596U (zh) 2023-07-17 2023-07-17 一种观光车的后悬挂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77882.0U CN220447596U (zh) 2023-07-17 2023-07-17 一种观光车的后悬挂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47596U true CN220447596U (zh) 2024-02-06

Family

ID=897289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77882.0U Active CN220447596U (zh) 2023-07-17 2023-07-17 一种观光车的后悬挂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475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15616B (zh) 横置复合材料板簧悬架结构
CN110549807A (zh) 一种前钢板弹簧悬架系统
CN110143107B (zh) 一种车辆混合式二级悬架系统
KR102406516B1 (ko) 상용차용 캡 마운팅장치
CN104029579B (zh) 板端软固定单片复合材料板簧悬架结构
CN210760117U (zh) 五连杆后悬架及具有该后悬架的车辆结构
CN202294136U (zh) 汽车的非独立悬架系统和汽车
CN220447596U (zh) 一种观光车的后悬挂系统
CN211308172U (zh) 一种汽车减震底盘悬架装置
CN201559498U (zh) 汽车的非独立悬架系统以及汽车
CN219564692U (zh) 一种立式导向臂客车空气悬架
CN201172426Y (zh) 全浮式汽车驾驶室悬置系统
JP3687182B2 (ja) タンデム車軸車両懸架装置
CN112776845A (zh) 转向架总成及轨道车辆
CN212353513U (zh) 前悬架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6185758U (zh) 车辆后悬挂机构
CN112026467B (zh) 一种车辆减震装置
CN216139770U (zh) 一种车辆底盘及扫路机
CN211166892U (zh) 一种非动力转向架
JP3845144B2 (ja) 車両用ボルスタレス台車
CN202294128U (zh) 悬架限位缓冲块布置结构以及汽车悬架系统
CN201300683Y (zh) 一种橡胶后悬架
JPH0623864U (ja) 鉄道車両用軸箱支持装置
CN222329408U (zh) 一种板簧悬架
CN111232064A (zh) 一种驾驶室前悬置结构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