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43069U - 一种改善阻火器介质分布的阻火元件保护件及阻火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善阻火器介质分布的阻火元件保护件及阻火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443069U CN220443069U CN202321925337.4U CN202321925337U CN220443069U CN 220443069 U CN220443069 U CN 220443069U CN 202321925337 U CN202321925337 U CN 202321925337U CN 220443069 U CN220443069 U CN 22044306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re
- rib plates
- distribution
- medium
- retar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3
- 230000000979 retar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1012 protector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827 uniform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RNFJDJUURJAICM-UHFFFAOYSA-N 2,2,4,4,6,6-hexaphenoxy-1,3,5-triaza-2$l^{5},4$l^{5},6$l^{5}-triphosphacyclohexa-1,3,5-triene Chemical compound N=1P(OC=2C=CC=CC=2)(OC=2C=CC=CC=2)=NP(OC=2C=CC=CC=2)(OC=2C=CC=CC=2)=NP=1(OC=1C=CC=CC=1)OC1=CC=CC=C1 RNFJDJUURJAIC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3063 flame retard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11258 core-shel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880 expl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74 deto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200 deflag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60 explo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16 impac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Thermistors And Varis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善阻火器介质分布的阻火元件保护件,包括分布板,所述分布板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开孔,所述第一开孔的中心轴线垂直于阻火元件;所述分布板面向阻火元件的一侧固定设置支撑骨架;所述支撑骨架为由若干筋板构成的网状结构,所述支撑骨架网状结构中的通孔为通气格;所述筋板上设置有若干第二开孔,所述第二开孔的中心轴线与第一开孔的中心轴线相垂直。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阻火器。本实用新型保护件设置在阻火元件的上下两侧,避免介质对阻火元件的直接冲击,同时保护件可实现对介质的导流,使介质重新分布,促进介质均匀分布,进而扩大介质与阻火元件通道壁的接触面积,强化传热,提高阻火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阻火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善阻火器介质分布的阻火元件保护件及阻火器。
背景技术
在石油化工工艺装置中,有大量潜在爆炸性环境的非电气设备以及管道系统,阻火器是非电气设备防爆的主要安全防护装置,具有防止爆炸、阻止爆炸通过管道蔓延以及防止爆燃发展成爆轰的作用,因此阻火器的安全性尤为重要。
现有的阻火器中,介质(气体或者火焰)进入后直接到达阻火元件,当介质速度较高时,进入的介质分布不均匀,不均匀的介质直接作用在阻火元件上,从而对阻火元件的强度、刚度都有较高的要求,而对于大直径(接口尺寸≥450mm)阻火器,爆轰或爆燃工况下,分布不均匀的介质冲击会导致大直径阻火元件溃散失效,无法起到阻火的作用,会成为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
基于以上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改善阻火器介质分布的阻火元件保护件及阻火器,在阻火元件的上下两侧对称设置保护件,避免介质对阻火元件的直接冲击,与现有的介质直接冲击阻火元件相比利于降低对阻火元件本身强度、刚度的要求,同时保护件的结构设置可实现对介质的导流,使介质重新分布,减少介质流经阻火元件的死区,促进介质均匀分布,进而扩大介质与阻火元件通道壁的接触面积,强化传热,提高阻火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善阻火器介质分布的阻火元件保护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善阻火器介质分布的阻火元件保护件,包括分布板,所述分布板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开孔,所述第一开孔的中心轴线垂直于阻火元件;
所述分布板面向阻火元件的一侧固定设置支撑骨架;
所述支撑骨架为由若干筋板构成的网状结构,所述支撑骨架网状结构中的通孔为通气格;
所述筋板上设置有若干第二开孔,所述第二开孔的中心轴线与第一开孔的中心轴线相垂直。
优选的,所述分布板呈球面板结构,所述分布板的径向内端面向支撑骨架。
优选的,所述分布板与支撑骨架之间通过连接件相连。
优选的,所述分布板与连接件之间、连接件与支撑骨架之间以及支撑骨架中的筋板之间均进行焊接连接。
优选的,组成支撑骨架的筋板包括若干相平行的第一直筋板和若干相平行的第二直筋板,所述第一直筋板、第二直筋板垂直交叉。
优选的,组成支撑骨架的筋板包括若干沿壳体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第三直筋板以及若干沿壳体径向方向分布的环形筋板,所述第三直筋板沿壳体的径向方向进行延伸。
优选的,组成支撑骨架的筋板包括若干沿壳体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第四直筋板以及若干沿壳体径向方向分布的多边形筋板;
所述第四直筋板沿壳体的径向方向进行延伸;
所述多边形筋板的交点位置与相应的第四直筋板交叉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多边形筋板呈正多边形结构,所述多边形筋板的交点个数与第四直筋板的数量一致。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阻火器。
一种阻火器,包括壳体以及壳体内部的阻火元件,所述阻火元件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改善阻火器介质分布的阻火元件保护件;
所述支撑骨架背向分布板的侧面与阻火元件的相应端面相贴;
所述支撑骨架的径向外端与壳体的内壁面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保护件设置在阻火元件的上下两侧,避免介质对阻火元件的直接冲击,与现有的介质直接冲击阻火元件相比利于降低对阻火元件本身强度、刚度的要求,同时保护件中分布板上的第一开孔、支撑骨架上的通气格、筋板上的第二开孔可实现对介质的导流,使介质重新分布,减少介质流经阻火元件的死区,促进介质均匀分布,进而扩大介质与阻火元件通道壁的接触面积,强化传热,提高阻火效果。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改善阻火器介质分布的阻火元件保护件的结构示意图,(a)主视图,(b)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实施例2中改善阻火器介质分布的阻火元件保护件的阻火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改善阻火器介质分布的阻火元件保护件的结构示意图,(a)主视图,(b)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实施例3中改善阻火器介质分布的阻火元件保护件的阻火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改善阻火器介质分布的阻火元件保护件的结构示意图,(a)主视图,(b)俯视图;
其中:
1-壳体;2-螺母;3-螺柱;4-芯壳;5-阻火元件;6-垫片;7-支撑骨架;701-筋板;702-分布板;703-连接件;704-第一开孔;705-通气格;706-第二开孔;707-第一直筋板;708-第二直筋板;709-第三直筋板;710-环形筋板;711-第四直筋板;712-对变形筋板。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如“上”、“下”、“底”、“顶”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只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各部件或元件结构关系而确定的关系词,并非特指本实用新型中任一部件或元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如“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表示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一体地连接或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相关科研或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改善阻火器介质分布的阻火元件保护件,包括分布板702,所述分布板702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开孔704,所述第一开孔704的中心轴线垂直于阻火元件5;
所述分布板702面向阻火元件5的一侧固定设置支撑骨架7;
所述支撑骨架7为由若干筋板701构成的网状结构,所述支撑骨架7网状结构中的通孔为通气格705;
所述筋板701上设置有若干第二开孔706,所述第二开孔706的中心轴线与第一开孔704的中心轴线相垂直。
优选的,所述分布板702呈球面板结构,所述分布板702的径向内端面向支撑骨架7。
优选的,所述分布板702与支撑骨架7之间通过连接件703相连,其中连接件703可以采用板状结构或者管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分布板702与连接件703之间、连接件703与支撑骨架7之间以及支撑骨架7中的筋板701之间均进行焊接连接。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组成支撑骨架7的筋板701包括若干相平行的第一直筋板707和若干相平行的第二直筋板708,所述第一直筋板707、第二直筋板708垂直交叉,所述通气格705呈方形结构。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组成支撑骨架7的筋板701包括若干沿壳体1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第三直筋板709以及若干沿壳体径向方向分布的环形筋板710,所述第三直筋板709沿壳体1的径向方向进行延伸。
具体地,实施例3中,通气格705呈扇面或扇形结构。
实施例4:
如图5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组成支撑骨架7的筋板701包括若干沿壳体1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第四直筋板711以及若干沿壳体径向方向分布的多边形筋板712;
所述第四直筋板711沿壳体1的径向方向进行延伸;
所述多边形筋板712的交点位置与相应的第四直筋板711交叉固定连接。
具体地,实施例4中,通气格705呈多边形结构。
具体地,所述多边形筋板712呈正多边形结构,所述多边形筋板712的交点个数与第四直筋板711的数量一致。
实施例5:
一种阻火器,包括壳体1以及壳体1内部的阻火元件5,所述阻火元件5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实施例2或实施例3或实施例4中的改善阻火器介质分布的阻火元件保护件,从而实现双向阻火;
所述支撑骨架7背向分布板702的侧面与阻火元件5的相应端面相贴;
所述支撑骨架7的径向外端与壳体1的内壁面固定连接。具体地,支撑骨架7的径向外端与壳体1的内壁面通过焊接进行固定连接。支撑骨架7与壳体内壁连接之后,筋板与壳体1内壁之间也形成通气格。
其中,设置有实施例2中改善阻火器介质分布的阻火元件保护件的阻火器的结构如图2所示,设置有实施例3中改善阻火器介质分布的阻火元件保护件的阻火器的结构如图4所示。
具体地,所述壳体1包括上壳和下壳,上壳、下壳之间的法兰片通过螺柱3进行连接,螺柱3的两端设置螺母2;上壳、下壳的法兰片之间设置呈筒状结构的芯壳4,阻火元件5设置在芯壳4的内侧;芯壳4与相应的法兰片之间设置垫片6。
使用时,介质(气体或者火焰)进入阻火器之后,由分布板702承受中心的冲击,避免介质对阻火元件的直接冲击,与现有的介质直接冲击阻火元件相比利于降低对阻火元件本身强度、刚度的要求;同时介质在分布板702处第一次改变传播方向及介质分布,少部分介质经过分布板702上的第一开孔704流经阻火元件5中心区域,大部分介质经分布板702改变传播方向及速度后,再经支撑骨架7上的通气格705及筋板701上的第二开孔706对介质实现径向、周向的多次重新分配,达到介质分布均匀的目的。因此本申请保护件中分布板702上的第一开孔704、支撑骨架7上的通气格705、筋板701上的第二开孔706可实现对介质的导流,使介质重新分布,减少介质流经阻火元件的死区,促进介质均匀分布,进而扩大介质与阻火元件通道壁的接触面积,强化传热,提高阻火效果。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Claims (9)
1.一种改善阻火器介质分布的阻火元件保护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布板,所述分布板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开孔,所述第一开孔的中心轴线垂直于阻火元件;
所述分布板面向阻火元件的一侧固定设置支撑骨架;
所述支撑骨架为由若干筋板构成的网状结构,所述支撑骨架网状结构中的通孔为通气格;
所述筋板上设置有若干第二开孔,所述第二开孔的中心轴线与第一开孔的中心轴线相垂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阻火器介质分布的阻火元件保护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板呈球面板结构,所述分布板的径向内端面向支撑骨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阻火器介质分布的阻火元件保护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板与支撑骨架之间通过连接件相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善阻火器介质分布的阻火元件保护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板与连接件之间、连接件与支撑骨架之间以及支撑骨架中的筋板之间均进行焊接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阻火器介质分布的阻火元件保护件,其特征在于,组成支撑骨架的筋板包括若干相平行的第一直筋板和若干相平行的第二直筋板,所述第一直筋板、第二直筋板垂直交叉。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阻火器介质分布的阻火元件保护件,其特征在于,组成支撑骨架的筋板包括若干沿壳体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第三直筋板以及若干沿壳体径向方向分布的环形筋板,所述第三直筋板沿壳体的径向方向进行延伸。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阻火器介质分布的阻火元件保护件,其特征在于,组成支撑骨架的筋板包括若干沿壳体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第四直筋板以及若干沿壳体径向方向分布的多边形筋板;
所述第四直筋板沿壳体的径向方向进行延伸;
所述多边形筋板的交点位置与相应的第四直筋板交叉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改善阻火器介质分布的阻火元件保护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边形筋板呈正多边形结构,所述多边形筋板的交点个数与第四直筋板的数量一致。
9.一种阻火器,包括壳体以及壳体内部的阻火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火元件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改善阻火器介质分布的阻火元件保护件;
所述支撑骨架背向分布板的侧面与阻火元件的相应端面相贴;
所述支撑骨架的径向外端与壳体的内壁面固定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925337.4U CN220443069U (zh) | 2023-07-21 | 2023-07-21 | 一种改善阻火器介质分布的阻火元件保护件及阻火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925337.4U CN220443069U (zh) | 2023-07-21 | 2023-07-21 | 一种改善阻火器介质分布的阻火元件保护件及阻火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443069U true CN220443069U (zh) | 2024-02-06 |
Family
ID=897316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925337.4U Active CN220443069U (zh) | 2023-07-21 | 2023-07-21 | 一种改善阻火器介质分布的阻火元件保护件及阻火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443069U (zh) |
-
2023
- 2023-07-21 CN CN202321925337.4U patent/CN22044306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198380B (zh) | 阻爆轰型阻火器 | |
JPH07111467B2 (ja) | 核燃料集合体異物フィルター | |
CN220443069U (zh) | 一种改善阻火器介质分布的阻火元件保护件及阻火器 | |
CN111097118A (zh) | 流量分散型低压降大口径阻火器 | |
CN204257330U (zh) | 一种500kV变压器隔震结构 | |
CN212928888U (zh) | 一种无焰泄放装置 | |
CN108379761B (zh) | 阻尼阻火器 | |
CN109098351B (zh) | 基于变形吸能原理的多灾种联合防护功能钢管混凝土结构 | |
CN211962867U (zh) | 一种可吸收爆轰冲击波的阻火盘 | |
CN104274929A (zh) | 爆轰型阻火器 | |
CN206845317U (zh) | 防爆阀阻燃片 | |
CN211253789U (zh) | 多球体阻隔防爆材料 | |
CN115845294B (zh) | 自动消除阻火部缺陷的阻火器 | |
CN214531721U (zh) | 一种支撑基座以及采用该支撑基座的高架地板和洁净室 | |
CN115845293B (zh) | 复合型颗粒阻火器 | |
JP6768669B2 (ja) | 伝熱管支持具(とその変形) | |
CN112863707B (zh) | 适用于严重安全事故下的三明治式安全壳结构 | |
CN113018731A (zh) | 一种分散气流防爆炸的阻火器 | |
CN104197307B (zh) | 一种具有高效传热性能的蒸汽发生器支撑隔板结构 | |
CN203802999U (zh) | 阻火器 | |
CN219876161U (zh) | 一种具有爆炸防护结构的防爆电加热器 | |
CN214785253U (zh) | 一种吊顶抗震支撑结构 | |
JP2023530022A (ja) | フレームアレスタ | |
CN207160313U (zh) | 一种屈曲约束支撑耗能构件 | |
CN207739657U (zh) | 一种建筑用结构柱的新型护角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