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14118U - 一种自动水压驱动的防洪防涝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水压驱动的防洪防涝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414118U CN220414118U CN202322170677.7U CN202322170677U CN220414118U CN 220414118 U CN220414118 U CN 220414118U CN 202322170677 U CN202322170677 U CN 202322170677U CN 220414118 U CN220414118 U CN 22041411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lood control
- water
- flood
- area
- movable plu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34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1
- 230000004323 axial length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6424 Flood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Barr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水压驱动的防洪防涝装置,其包括由若干挡板围设的保护区域和防洪区域,防洪区域内设置有壳体,壳体与过水管道的一端连通,过水管道的另一端贯穿挡板并与挡板外侧的区域连通,壳体通过防洪管道与保护区域连通,防洪管道靠近保护区域这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第一过水孔,且第一过水孔位于防洪区域内,防洪管道内滑动设置有活动堵头,壳体的上方设置有若干第二过水孔;本方案可控制水流的单方向运动,实现防洪防涝;当挡板外侧的区域水位升高时,活动堵头在水压的推动作用下封堵第一过水孔,以阻止水流从防洪区域进入保护区域;当保护区域内的水位升高时,活塞会自动移动并打开第一过水孔,将保护区域多余的水排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洪防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水压驱动的防洪防涝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防洪防涝设施主要有堤坝、水闸以及排水系统等;这些设施主要通过物理阻隔或者引导水流的方式来防止洪水侵袭。然而,这些设施通常需要大规模的建设和维护,并且在面对极端天气事件时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保护。
传统的防洪防涝设施仍存在以下缺点:
1.建设和维护成本高:传统的防洪防涝设施通常需要大规模的建设,这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此外,这些设施的维护和修复也需要持续的投入。
2.灵活性差:传统的防洪防涝设施通常是固定的,不能根据洪水的变化进行灵活的调整;例如,堤坝的高度和位置是固定的,不能根据洪水的高度进行调整。
3.对环境影响大:大规模的防洪防涝设施建设可能会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包括改变水流方向、破坏生态环境等。
4.抗极端天气能力有限:在面对极端天气事件,如超过设计标准的洪水时,传统的防洪防涝设施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保护。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水压驱动的防洪防涝装置,解决了传统防洪防涝设施成本高、灵活性差、对环境影响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一种自动水压驱动的防洪防涝装置,其包括由若干挡板围设的保护区域和防洪区域,防洪区域内设置有壳体,壳体与过水管道的一端连通,过水管道的另一端贯穿挡板并与挡板外侧的区域连通,壳体通过防洪管道与保护区域连通,防洪管道靠近保护区域这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第一过水孔,且第一过水孔位于防洪区域内,防洪管道内滑动设置有用于封堵第一过水孔的活动堵头,壳体的上方设置有若干第二过水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可控制水流的单方向运动,实现防洪防涝;当挡板外侧的区域水位升高时,活动堵头在水压的推动作用下自动移动并封堵第一过水孔,以阻止水流从防洪区域进入保护区域;当保护区域内的水位升高时,活塞会自动移动并打开第一过水孔,将保护区域多余的水排至防洪区域,并通过第二过水孔、过水管道排出;本方案不仅可以灵活应对洪水的变化,而且可以减少对大规模防洪设施的依赖,从而降低建设和维护成本。
进一步地,防洪管道呈内部中空的圆柱状,活动堵头为圆柱体,防洪管道和活动堵头的轴线均水平设置,活动堵头的轴向长度小于防洪管道靠近壳体的一端到第一过水孔的轴向长度,活动堵头的外侧壁与防洪管道的内侧壁滑动密封贴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活动堵头在防洪管道内的轴向密封滑动,可实现第一过水孔的开启和关闭,从而实现水流的单方向运动;同时在活动堵头的作用下,壳体内的水也无法通过防洪管道进入保护区域。
进一步地,防洪管道的两端通过连接管道分别与壳体和保护区域连通,且连接管道的径向尺寸小于活动堵头的径向尺寸。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径向尺寸更小的连接管道,可实现对活动堵头滑动行程的限位,有效地防止活动堵头滑出防洪管道。
进一步地,若干第二过水孔水平排布在壳体靠近其顶部的侧面上,且第二过水孔的高度高于活动堵头的高度;使得壳体内水位逐渐升高时,可先使活动堵头在水压的作用下移动并封堵第一过水孔,之后水通过第二过水孔进入防洪区域。
进一步地,过水管道和防洪管道分别设置在壳体的两侧。
进一步地,壳体设置在防洪区域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方案利用水压驱动的活动堵头来控制水流的单方向运动,从而实现自动化防洪防涝,减少了人工干预的需求;相比于传统的大规模防洪防涝设施,本方案的结构简单,降低了建设和维护的成本,并减小对环境的影响,且本方案可以灵活应对洪水的变化,提高了防洪防涝的效率以及抗极端天气的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方案防洪防涝装置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方案防洪防涝装置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方案防洪防涝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其中,1、挡板,2、保护区域,3、防洪区域,4、壳体,5、过水管道,6、防洪管道,7、第一过水孔,8、活动堵头,9、第二过水孔,10、连接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应该清楚,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实用新型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如图1所示,提供一种自动水压驱动的防洪防涝装置,其包括由若干挡板1围设的保护区域2和防洪区域3,防洪区域3的底部设置有壳体4,壳体4的一侧与过水管道5的一端连通,过水管道5的另一端贯穿挡板1并与挡板1外侧的区域连通,壳体4的另一侧通过防洪管道6与保护区域2连通,防洪管道6靠近保护区域2这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第一过水孔7,且第一过水孔7位于防洪区域3内,防洪管道6内滑动设置有用于封堵第一过水孔7的活动堵头8。
设计时,防洪管道6呈内部中空的圆柱状,活动堵头8为圆柱体,防洪管道6和活动堵头8的轴线均水平设置,活动堵头8的轴向长度小于防洪管道6靠近壳体4的一端到第一过水孔7的轴向长度,活动堵头8的外侧壁与防洪管道6的内侧壁滑动密封贴合;通过活动堵头8在防洪管道6内的轴向密封滑动,可实现第一过水孔7的开启和关闭;同时在活动堵头8的作用下,壳体4内的水也无法通过防洪管道6进入保护区域2。
防洪管道6的两端通过连接管道10分别与壳体4和保护区域2连通,且连接管道10的径向尺寸小于活动堵头8的径向尺寸;通过设置径向尺寸更小的连接管道10,可实现对活动堵头8滑动行程的限位,有效地防止活动堵头8滑出防洪管道6。
壳体4的上方设置有若干第二过水孔9,且若干第二过水孔9水平排布在壳体4靠近其顶部的两侧,第二过水孔9的高度高于活动堵头8的高度。
本方案可控制水流的单方向运动,从而实现防洪防涝,其原理为:当挡板1外侧的区域水位升高时,水通过过水管道5进入壳体4内,随着壳体4内部水位的逐渐升高,水逐渐进入防洪管道6,在水压的推动作用下,活动堵头8向靠近保护区域2的一端移动,并封堵第一过水孔7,之后随着水位的继续升高,水通过第二过水孔9流入防洪区域3,此时由于第二过水孔9已被活动堵头8封堵,水只能留在防洪区域3内,无法通过第一过水孔7流入保护区域2,且随着水位的升高,活动堵头8受到的水压也会增大,使水更不易流入保护区域2;而当保护区域2内的水位升高时,在水压的推动作用下,活动堵头8向靠近壳体4的一端移动并打开第一过水孔7,使得保护区域2内的水可通过第一过水孔7进入防洪区域3,随着水位的上升,水依次通过第二过水孔9、过水管道5流出,最终实现防洪防涝。
综上所述,本方案利用水压驱动的活动堵头8来控制水流的单方向运动,从而实现自动化防洪防涝,其建设和维护成本低、对环境的影响小,且可灵活应对洪水的变化,提高了防洪防涝的效率以及抗极端天气的能力。
Claims (6)
1.一种自动水压驱动的防洪防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若干挡板围设的保护区域和防洪区域,所述防洪区域内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与过水管道的一端连通,所述过水管道的另一端贯穿挡板并与挡板外侧的区域连通,所述壳体通过防洪管道与保护区域连通,所述防洪管道靠近保护区域这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第一过水孔,且第一过水孔位于防洪区域内,所述防洪管道内滑动设置有用于封堵第一过水孔的活动堵头,所述壳体的上方设置有若干第二过水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水压驱动的防洪防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洪管道呈内部中空的圆柱状,所述活动堵头为圆柱体,所述防洪管道和活动堵头的轴线均水平设置,所述活动堵头的轴向长度小于防洪管道靠近壳体的一端到第一过水孔的轴向长度,所述活动堵头的外侧壁与防洪管道的内侧壁滑动密封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水压驱动的防洪防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洪管道的两端通过连接管道分别与壳体和保护区域连通,且连接管道的径向尺寸小于活动堵头的径向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水压驱动的防洪防涝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第二过水孔水平排布在壳体靠近其顶部的侧面上,且第二过水孔的高度高于活动堵头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水压驱动的防洪防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水管道和防洪管道分别设置在壳体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水压驱动的防洪防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置在防洪区域的底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170677.7U CN220414118U (zh) | 2023-08-11 | 2023-08-11 | 一种自动水压驱动的防洪防涝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170677.7U CN220414118U (zh) | 2023-08-11 | 2023-08-11 | 一种自动水压驱动的防洪防涝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414118U true CN220414118U (zh) | 2024-01-30 |
Family
ID=896531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170677.7U Active CN220414118U (zh) | 2023-08-11 | 2023-08-11 | 一种自动水压驱动的防洪防涝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41411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905153A (zh) * | 2024-01-31 | 2024-04-19 | 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铁路低碳给排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
-
2023
- 2023-08-11 CN CN202322170677.7U patent/CN22041411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905153A (zh) * | 2024-01-31 | 2024-04-19 | 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铁路低碳给排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
CN117905153B (zh) * | 2024-01-31 | 2024-09-24 | 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铁路站低碳给排水系统的处理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20414118U (zh) | 一种自动水压驱动的防洪防涝装置 | |
CN206928252U (zh) | 一种节能环保的小型水利闸门 | |
CN104499463A (zh) | 一种多级伸缩钢坝 | |
CN204343269U (zh) | 一种电站分层取水的装置 | |
CN206206294U (zh) | 一种虹吸引水装置 | |
CN108060712B (zh) | 一种防水车库 | |
CN201056682Y (zh) | 高水头弧形闸门水封装置 | |
CN110258458B (zh) | 特高堆石坝导流隧洞群结构 | |
CN204959682U (zh) | 一种区域内河涌水位降低及内涝防治设施 | |
CN204919496U (zh) | 一种一体式泵站闸门拦污栅栅片 | |
CN205530166U (zh) | 一种全管道引水发电装置 | |
CN208121705U (zh) | 一种自动支撑双面液压升降坝 | |
CN108316259A (zh) | 导流隧洞单设临时堵头联合闸门下闸封堵布置及方法 | |
CN205152903U (zh) | 一种自控式蓄水防洪闸门 | |
CN107893406B (zh) | 一种导流隧洞群下闸封堵程序 | |
CN212714848U (zh) | 初期导流洞封堵闸门 | |
CN113872504B (zh) | 一种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光伏系统 | |
CN111287153A (zh) | 水坝自动放水闸门 | |
CN108842729A (zh) | 一种水利闸门 | |
CN210684857U (zh) | 一种使用单向贯流泵的双向贯流泵站 | |
CN110468803B (zh) | 一种防涌潮露顶式平面闸门 | |
CN113653012A (zh) | 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汛闸门及其操作方法 | |
CN201381503Y (zh) | 一种顶轴式水力自控闸门 | |
CN205000302U (zh) | 一种泵站阻水拦污栅闸板 | |
CN214301562U (zh) | 一种水利工程护坡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