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92081U - 自卸料吨袋及适用于该吨袋的抑尘输灰系统 - Google Patents
自卸料吨袋及适用于该吨袋的抑尘输灰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392081U CN220392081U CN202322058182.5U CN202322058182U CN220392081U CN 220392081 U CN220392081 U CN 220392081U CN 202322058182 U CN202322058182 U CN 202322058182U CN 220392081 U CN220392081 U CN 22039208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ust
- ash
- discharging
- bag body
- t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6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9
- 230000001629 suppre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29920000728 polyester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2309 gas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72 metallur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卸料吨袋,包括:带有吊带的袋体,在袋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孔,在出料孔上设置有出料导管,在袋体底部设置有短、长托底,在短、长托底上分别设置有挂绳,在袋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块锁止板,在锁止板上设置有锁槽,在锁槽中设置有弹性件。不需要人工就能自动实现卸料。适用于吨袋的抑尘输灰系统,包括:输灰系统和自卸料吨袋,所述输灰系统包括:机架,在机架上设置有灰仓,在灰仓的顶部设置有进料斗及遮尘罩,遮尘罩上通过合页铰接有两块挡尘板,在挡尘板与遮尘罩之间还设置有扭簧,在挡尘板的端部开设有半圆孔,在机架上设置有行车。既能降低吨袋排放灰料时的扬尘量,还能防止扬起的粉尘溢出到外面。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力输送领域,尤其涉及自卸料吨袋及适用于该吨袋的抑尘输灰系统。
背景技术
在冶金、化工等领域中,会产生大量的灰料,企业会使用除尘器回收灰料,除尘器回收到的这些灰料会堆积在吨袋中,然后用小车将吨袋送到炉膛附近,然后将吨袋中的灰料送到炉膛中进行焚烧,但是在输送过程中容易出现扬尘,既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还会对操作的工人造成损伤。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市面上会使用输灰系统对吨袋中的灰料进行输送,但是在使用吨袋与输灰系统进行配合使用时,需要将吨袋中的灰料排放到灰仓中,然后进入到输灰三通中通过气动组件进行输灰,目前市面上都是用自卸料吨袋来与输灰系统进行配合,由于自卸料吨袋的底部开口是通过绳子扎住的,当自卸料吨袋移动到灰仓上方后,工作人员将绳子解开,灰料就会经过底部开口排放到灰仓中,然后重新扎紧底部开口就能重复使用,但是在使用这种自卸料吨袋时,需要工作人员靠近吨袋及灰仓,而灰料在掉落过程中会扬起大量的粉尘,由于传统的输灰系统没有针对吨袋送灰方式设置相应的防尘措施,这样就会导致在卸灰时,灰尘不仅会对拉绳的工作人员造成损伤,而且还会污染厂房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需要人工解绳就能自动打开底部出料孔将灰料排放到灰仓中,而且能够防止卸灰过程出现扬尘的自卸料吨袋及适用于该吨袋的抑尘输灰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自卸料吨袋,包括:上端为敞口的袋体,在袋体的敞口处设置有两根吊带,在袋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孔,在出料孔上设置有出料导管,在袋体底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短托底和长托底,在短托底和长托底之间均布有若干粘连件,在短托底和长托底上分别设置有挂绳,挂绳的两端与对应托底的两端相连,在袋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块T型形状的锁止板,锁止板与袋体之间的连接结构为:在袋体上开设有通孔,锁止板从内往外伸出于袋体,锁止板上的大径端位于袋体内、并贴靠在袋体的内壁上,在袋体的内壁上缝制有一圈加强布,加强布配合袋体的内壁将锁止板固定在袋体上,在锁止板上设置有锁槽,在锁槽中设置有弹性件。
进一步的,前述的自卸料吨袋,其中,所述粘连件包括:凸摁片及凹摁片,凸摁片设置在短托底的外侧壁上,凹摁片设置在长托底的内侧壁上。
进一步的,前述的自卸料吨袋,其中,锁槽从上往下、从外往内倾斜设置在锁止板中,所述弹性件为压簧,压簧固定在锁槽中,压簧的高度比锁槽的深度低。
进一步的,前述的自卸料吨袋,其中,出料导管、短托底、长托底和加强布均由聚酯纤维纺织而成。
适用于该吨袋的抑尘输灰系统,包括:输灰系统和自卸料吨袋,所述输灰系统包括:机架,在机架上设置有灰仓,在灰仓的底部依次连接有插板阀及卸灰阀,卸灰阀与输灰三通相连,输灰三通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出料管及进气管相连,进气管与送气组件相连,在灰仓的顶部设置有进料斗及遮尘罩,进料斗位于遮尘罩内,在遮尘罩的顶部左右对称设置有两块挡尘板,两块挡尘板通过合页与遮尘罩的左右两侧壁相铰接,在挡尘板与遮尘罩之间还设置有扭簧,扭簧与遮尘罩相固连,挡尘板活动抵靠在扭簧上,在挡尘板的端部开设有半圆孔,在机架上设置有用于吊装自卸料吨袋的行车。
进一步的,前述的适用于该吨袋的抑尘输灰系统,其中,遮尘罩的前后两侧壁比左右两侧壁高,挡尘板位于遮尘罩的前后两侧壁之间,在前后两侧壁之间设置有两根限位杆,两根限位杆分别位于左右两侧壁的正上方。
进一步的,前述的适用于该吨袋的抑尘输灰系统,其中,进料斗的最大内径大于自卸料吨袋袋体的外径。
进一步的,前述的适用于该吨袋的抑尘输灰系统,其中,在灰仓的侧壁上均设置有气化板,在灰仓的任意一个侧壁上设置有气动锤。
进一步的,前述的适用于该吨袋的抑尘输灰系统,其中,在灰仓上设置有低料位计。
进一步的,前述的适用于该吨袋的抑尘输灰系统,其中,在灰仓的顶部设置有与除尘仓相连通的排气管。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自卸料吨袋不需要人工操作就能实现自动排料,当自卸料吨袋与适用于吨袋的抑尘输灰系统中的进料斗相接触后,自卸料吨袋能够自动将灰料排入到进料斗及灰仓中,而由于不需要人工对吨袋进行排料,所以可以在灰仓上设置防尘罩,并在防尘罩上铰接两块挡尘板,从而防止扬起的粉尘溢出到外面,既不需要人工操作,又能对扬尘进行抑制,所以能够保证工作人员的健康,还不会污染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卸料吨袋装袋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剖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卸料吨袋的开袋卸料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方向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适用于该吨袋的抑尘输灰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防尘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防尘罩上的挡尘板向上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卸料吨袋,包括:上端为敞口的袋体1,在袋体1的敞口处设置有两根吊带11,在袋体1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孔,在出料孔上设置有出料导管12,出料导管12由聚酯纤维纺织而成,方便折叠,在袋体1的底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短托底13和长托底14,短托底13和长托底14也是由聚酯纤维纺织而成,具有较高的承重能力,在短托底13和长托底14之间均布有若干粘连件,所述粘连件包括:凸摁片2及凹摁片21,凸摁片2设置在短托底13的外侧壁上,凹摁片21设置在长托底14的内侧壁上,在短托底13和长托底14上分别设置有挂绳15,挂绳15的两端与对应托底的两端相连,在袋体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块T型形状的锁止板16,锁止板16与袋体1之间的连接结构为:在袋体1上开设有通孔,锁止板16从内往外伸出于袋体1,锁止板16上的大径端位于袋体1内、并贴靠在袋体1的内壁上,在袋体1的内壁上缝制有一圈由聚酯纤维纺织而成的加强布17,加强布17配合袋体1的内壁将锁止板16固定在袋体1上,在锁止板16上设置有从上往下、从外往内倾斜的锁槽,在锁槽中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为压簧18,压簧18固定在锁槽中,压簧18的高度比锁槽的深度低。
在使用时,先将出料导管12折叠后贴靠在袋体1的底部,这样就将出料孔封堵住了,然后先将短托底13折叠贴靠在出料导管12上,再将长托底14折叠贴靠在短托底13上,长托底14上的凹摁片21与短托底13上的凸摁片2相卡扣,这样长托底14和短托底13相配合将出料导管12封堵住,这样就能在袋体1中堆放灰料,当袋体1中装满灰料后,将长托底14和短托底13上的挂绳15分别挂在对应的锁止板16的锁槽中,由于压簧18比锁槽矮,所以挂绳15会固定在锁槽中,当吨袋被吊起后,袋体1中的灰料会对袋体1的底部及短托底13和长托底14施加向下的压力,短托底13和长托底14就会下沉,这时,短托底13和长托底14上的挂绳15就会被向下拉紧挤压锁槽中的压簧18,锁止板16在受到挂绳15的拉力后带有压簧18的一端会略微向下倾斜,但是倾斜角度不大,不会导致挂绳15脱落,使得挂绳15能够对短托底13和长托底14进行有效的限位保护,防止短托底13和长托底14打开,从而防止出料导管12被打开,当放下吨袋时,短托底13和长托底14不再受压,挂绳15就会从绷紧状态恢复到松弛状态,而压簧18在弹力作用下复位,松弛的挂绳15在受到弹力作用后会沿着锁槽斜向上自动弹出,这样,短托底13和长托底14不再受到挂绳15的限位保护,吨袋再被提起时,短托底13和长托底14再受压就会使两者之间的凸摁片2和凹摁片21相脱扣,短托底13和长托底14在重力作用下打开,出料导管12不受束缚后也就会打开,袋体1中的灰料就会从出料导管12中排放出来。
如图5~7所示,适用于该吨袋的抑尘输灰系统,包括:输灰系统和上述的自卸料吨袋,所述输灰系统包括:机架3,在机架3上设置有灰仓4,在灰仓4的侧壁上均设置有气化板41,气化板41能够将灰仓4中的灰料流化,防止灰料在灰仓4中堆实形成阻塞,在灰仓4的任意一个侧壁上设置有气动锤42,气动锤42能够让灰仓4的侧壁形成振动,防止灰料粘连在灰仓4的侧壁上,在灰仓4上设置有低料位计43,通过低料位计43能够实时监测灰仓4中的灰料情况,在灰仓4的顶部设置有与除尘仓相连通的排气管44,这样,当吨袋中的灰料进入到灰仓4中时,灰仓4中的空气及扬起的粉尘就会通过排气管44进入到除尘仓中,使吨袋中的灰料能够全部顺利进入到灰仓4中,在灰仓4的底部依次连接有插板阀45及卸灰阀46,卸灰阀46与输灰三通47相连,在正常使用时,插板阀45处于常开状态,当需要检修时,则将插板阀45关闭,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检修工作,卸灰阀46可以控制灰仓4中灰料的下料量,输灰三通47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出料管5及进气管51相连,进气管51与送气组件52相连,在灰仓4的顶部设置有进料斗48及遮尘罩6,进料斗48位于遮尘罩6内,进料斗48的最大内径大于自卸料吨袋的袋体1的外径,在遮尘罩6的顶部左右对称设置有两块挡尘板61,两块挡尘板61通过合页62与遮尘罩6的左右两侧壁相铰接,在挡尘板61与遮尘罩6之间还设置有扭簧63,扭簧63与遮尘罩6相固连,挡尘板61活动抵靠在扭簧63上,挡尘板61在扭簧63的作用下保持水平状态,遮尘罩6的前后两侧壁比左右两侧壁高,挡尘板61位于遮尘罩6的前后两侧壁之间,在前后两侧壁之间设置有两根限位杆64,两根限位杆64分别位于左右两侧壁的正上方,在挡尘板61的端部开设有半圆孔611,当两块挡尘板61都处于水平状态时,两块挡尘板61上的半圆孔611对合形成一个圆孔,在机架3上设置有用于吊装自卸料吨袋的行车31。
在使用时,当低料位计43监测到灰仓4中的灰量不足时,行车31将装满灰料的自卸料吨袋吊起,然后将自卸料吨袋输送至遮尘罩6的正上方,然后将自卸料吨袋向下输送,当自卸料吨袋抵靠在两块挡尘板61上时,由于自卸料吨袋的重量极大,而扭簧63的弹力不足以对自卸料吨袋造成影响,所以自卸料吨袋与挡尘板61相接触后不会出现自卸料的情况,自卸料吨袋撞开两块挡尘板61继续向下输送,当自卸料吨袋上抵靠在进料斗48的内壁上时,自卸料吨袋不再与挡尘板61相接触,两块挡尘板61在各自对应的扭簧63的弹力下自动复位,行车31上的钢丝绳位于两个挡尘板61上的半圆孔611对合形成的圆孔中,同时,自卸料吨袋上的挂绳15从锁槽中脱离,短托底13和长托底14就会打开,出料导管12也会打开,自卸料吨袋中的灰料就会从出料导管12进入到进料斗48中,最后进入到灰仓4中等待输送,在此过程中,由于自卸料吨袋的袋体1贴合在进料斗48的内壁上,就能降低扬尘量,而遮尘罩6和挡尘板61相配合防止扬起的粉尘溢出到外面,当自卸料吨袋中的灰料排放干净后,行车31将空的自卸料吨袋向上吊起,行车13上的吊钩向上顶开两块挡尘板61,两块挡尘板61分别抵靠在各自对应的限位杆64上呈倾斜状态,当空的自卸料吨袋移出来后,两块挡尘板61在自重作用下旋转掉落,重新抵靠在对应的扭簧63上保持水平状态。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自卸料吨袋,包括:上端为敞口的袋体,在袋体的敞口处设置有两根吊带,其特征在于:在袋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孔,在出料孔上设置有出料导管,在袋体底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短托底和长托底,在短托底和长托底之间均布有若干粘连件,在短托底和长托底上分别设置有挂绳,挂绳的两端与对应托底的两端相连,在袋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块T型形状的锁止板,锁止板与袋体之间的连接结构为:在袋体上开设有通孔,锁止板从内往外伸出于袋体,锁止板上的大径端位于袋体内、并贴靠在袋体的内壁上,在袋体的内壁上缝制有一圈加强布,加强布配合袋体的内壁将锁止板固定在袋体上,在锁止板上设置有锁槽,在锁槽中设置有弹性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卸料吨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连件包括:凸摁片及凹摁片,凸摁片设置在短托底的外侧壁上,凹摁片设置在长托底的内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卸料吨袋,其特征在于:锁槽从上往下、从外往内倾斜设置在锁止板中,所述弹性件为压簧,压簧固定在锁槽中,压簧的高度比锁槽的深度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卸料吨袋,其特征在于:出料导管、短托底、长托底及加强布均由聚酯纤维纺织而成。
5.适用于该吨袋的抑尘输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输灰系统和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自卸料吨袋,所述输灰系统包括:机架,在机架上设置有灰仓,在灰仓的底部依次连接有插板阀及卸灰阀,卸灰阀与输灰三通相连,输灰三通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出料管及进气管相连,进气管与送气组件相连,在灰仓的顶部设置有进料斗及遮尘罩,进料斗位于遮尘罩内,在遮尘罩的顶部左右对称设置有两块挡尘板,两块挡尘板通过合页与遮尘罩的左右两侧壁相铰接,在挡尘板与遮尘罩之间还设置有扭簧,扭簧与遮尘罩相固连,挡尘板活动抵靠在扭簧上,在挡尘板的端部开设有半圆孔,在机架上设置有用于吊装自卸料吨袋的行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该吨袋的抑尘输灰系统,其特征在于:遮尘罩的前后两侧壁比左右两侧壁高,挡尘板位于遮尘罩的前后两侧壁之间,在前后两侧壁之间设置有两根限位杆,两根限位杆分别位于左右两侧壁的正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该吨袋的抑尘输灰系统,其特征在于:进料斗的最大内径大于自卸料吨袋袋体的外径。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该吨袋的抑尘输灰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灰仓的侧壁上均设置有气化板,在灰仓的任意一个侧壁上设置有气动锤。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该吨袋的抑尘输灰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灰仓上设置有低料位计。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该吨袋的抑尘输灰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灰仓的顶部设置有与除尘仓相连通的排气管。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058182.5U CN220392081U (zh) | 2023-08-02 | 2023-08-02 | 自卸料吨袋及适用于该吨袋的抑尘输灰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058182.5U CN220392081U (zh) | 2023-08-02 | 2023-08-02 | 自卸料吨袋及适用于该吨袋的抑尘输灰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392081U true CN220392081U (zh) | 2024-01-26 |
Family
ID=896153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058182.5U Active CN220392081U (zh) | 2023-08-02 | 2023-08-02 | 自卸料吨袋及适用于该吨袋的抑尘输灰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392081U (zh) |
-
2023
- 2023-08-02 CN CN202322058182.5U patent/CN22039208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916799U (zh) | 吨袋卸料装置 | |
KR102154171B1 (ko) | 분체 일괄처리 시스템 | |
CN104801481B (zh) | 高能效料袋分离装置 | |
CN220392081U (zh) | 自卸料吨袋及适用于该吨袋的抑尘输灰系统 | |
CN204528701U (zh) | 高层建筑工地废弃料收集槽装置 | |
CN207016183U (zh) | 一种固体颗粒物的快速称量输送系统 | |
CN203127783U (zh) | 一种用于粉体重力灌装的集装箱装料系统 | |
CN110498177A (zh) | 全密封的环保型散装物料转运装置及其方法 | |
CN215099538U (zh) | 自卸式料罐 | |
CN218662436U (zh) | 一种用于散装饲料打包的吨袋接收装置 | |
CN211443534U (zh) | 一种中间包干式料原料周转自重卸料环保周转仓 | |
JPH07223696A (ja) | コンテナ装置 | |
CN214526803U (zh) | 一种固定式真空物料自动提升投料装置 | |
CN210504804U (zh) | 一种移动式转运站吸尘环保料斗装置 | |
CN210795107U (zh) | 一种散装机 | |
CN209273058U (zh) | 一种铁屑箱 | |
CN207346783U (zh) | 一种吸料式提升机构 | |
CN209009706U (zh) | 一种新型环保除尘转运进料装置 | |
CN218144569U (zh) | 一种干熄焦烟气脱硫装料装置 | |
CN207016182U (zh) | 一种用于固体颗粒物的称量输送系统 | |
CN212100266U (zh) | 一种中药清洗转运专用车 | |
CN216944565U (zh) | 一种玻璃生产投料辅助装置 | |
CN216944778U (zh) | 一种废铁回收自动化灰尘处理系统 | |
CN220077956U (zh) | 一种带有多级抑尘装置的码头接料斗 | |
CN210176015U (zh) | 一种除尘器灰斗卸灰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