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77137U - 穿护岸涵管出口结构 - Google Patents
穿护岸涵管出口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377137U CN220377137U CN202321845164.5U CN202321845164U CN220377137U CN 220377137 U CN220377137 U CN 220377137U CN 202321845164 U CN202321845164 U CN 202321845164U CN 220377137 U CN220377137 U CN 22037713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utlet
- culvert pipe
- revetment
- penetrating
- culve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9991 scou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04567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108091006146 Channels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33
- 239000004575 sto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1010 flushing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545 inva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150 reinforced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3049 sedi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02000010637 Aquaporins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8010063290 Aquaporins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27 fu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673 ground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2 irri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973 irri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70 mortar (masonr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04 osmo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06 wa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市政排水设施领域,尤其是一种优化涵管出口的结构布置,从而满足迎水坡面和与河道之间的衔接要求,有效降低穿护岸建筑物建造成本的穿护岸涵管出口结构,包括河道以及河道侧边的迎水坡面,所述迎水坡面底部设置有涵管,涵管的出口朝向河道,涵管的出口所在水平面高于河道的水面,涵管的出口与河道之间通过出口流道连通,所述出口流道与涵管出口之间的连接部高于出口流道与河道之间的连接部,所述出口流道的侧边上设置有防冲刷结构。本实用新型尤其适用于市政排水设计之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市政排水设施领域,尤其是一种穿护岸涵管出口结构。
背景技术
穿护岸涵管是水利工程、市政排水工程重要的建筑物,在防洪、排涝、城市排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穿护岸涵管为在水平方向或者竖直方向上倾斜贯穿河道沿岸的孔洞,所述涵管靠近河道的一端低,远离河道的一端高,将岸坡内水流汇入河道中。现有的布置形式主要分为:一、涵管从斜坡护岸中穿出,直接伸入河道中,出口河道采取一定的加强防冲措施。二、涵管管身截止至与岸坡交叉处,出口采用混凝土或浆砌石八字墙与岸坡顺接。就第一种布置形式而言,涵管直接伸入河道,和两岸的斜坡护岸结合较差。同时,涵管直接伸入河道有一定的阻洪影响,对河道的安全行洪有一定的风险。就第二种布置形式而言,八字墙方案过于硬质化,型式沉闷单调,与周边环境结合性差。同时,投资增大,出口段钢筋混凝土工程量增加,投资增多。因此,为更好地适应斜坡护岸的要求,与周边环境做到更好的协调和融合,有必要对穿护岸的涵管的出口型式进行优化调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优化涵管出口的结构布置,从而满足迎水坡面和与河道之间的衔接要求,有效降低穿护岸建筑物建造成本的穿护岸涵管出口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穿护岸涵管出口结构,包括河道以及河道侧边的迎水坡面,所述迎水坡面底部设置有涵管,涵管的出口朝向河道,涵管的出口所在水平面高于河道的水面,涵管的出口与河道之间通过出口流道连通,所述出口流道与涵管出口之间的连接部高于出口流道与河道之间的连接部,所述出口流道的侧边上设置有防冲刷结构。
进一步的是,所述出口流道为跌坎结构,所述跌坎结构从涵管出口处逐级向下。
进一步的是,所述跌坎结构中,每级跌坎朝向河道方向的端部设置有向上突起的凸台,所述凸台的延伸方向与水流的流动方向互相垂直。
进一步的是,所述跌坎结构为阶梯结构逐级向下。
进一步的是,所述阶梯结构中,相邻两级阶梯之间的高度差为30-80cm。
进一步的是,所述出口流道为斜坡。
进一步的是,包括设置于河道底部的防冲加强段,所述防冲加强段与出口流道之间连接。
进一步的是,涵管的涵管进口与沟渠或市政雨水管连通。
进一步的是,所述防冲刷结构与出口流道的侧边之间通过钢销固定或者通过粘结固定。
进一步的是,所述防冲刷结构为混凝土块、浆砌石块或者格宾石笼护底。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实际使用时,首先,由于出口流道的存在,涵管内的水沿出口流道潺潺流出,进而降低河道建筑物阻洪影响。其次,由于出口流道的存在,有效缩小了涵管出口处的突出的部分,也降低了穿护岸建筑物即涵管的整体工程投资。另外,由于出口流道的侧边上设置有防冲刷结构,例如混凝土块、浆砌石块或者格宾石笼护底,在不影响涵管排水的前提下,防冲刷结构进一步提高了迎水坡面的抗冲刷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势如下:一、可有效避免对河道的阻洪效应,也可以可减少涵管的工程量,节约投资约10%;二、方案能和范围内的护岸边坡完美衔接,达到一定的景观效果,在保证岸坡防冲的同时,型式多样化,并很好地兼顾了景观功能,与周边景致结合,使工程建筑物更具柔性化,与生态景观形成互补。本实用新型尤其适用于市政排水设计之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出口流道为跌坎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出口流道为斜坡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标记为:河道1、防冲加强段2、防冲刷结构3、迎水坡面4、堤顶5、背水坡面6、涵管进口7、沟渠8、涵管9、水流方向91、出口流道10、跌坎结构101、斜坡103、凸台1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的穿护岸涵管出口结构,包括河道1以及河道1侧边的迎水坡面4,所述迎水坡面4底部设置有涵管9,涵管9的出口朝向河道1,涵管9的出口所在水平面高于河道1的水面,涵管9的出口与河道1之间通过出口流道10连通,所述出口流道10与涵管9出口之间的连接部高于出口流道10与河道1之间的连接部,所述出口流道10的侧边上设置有防冲刷结构3。本方案适用于穿护岸涵管出口位于河道常水位以上、洪水期河道流速<5m/s、对河道(湖)沿线景观需求较高的工况。出口的防冲刷结构3,其造型可以设计为景观置石、植物布置,从而在满足河道过流、不阻洪、不侵占河道行洪断面,不影响涵管出口出流的前提下,保证其风格、样式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所述景观置石可以采用砂浆、细石混凝土、钢销等粘结牢固于岸坡,具有一定的抗冲刷能力。通过上述的方案,实现了出口流道段结合涵管出口与河道实际情况布置,在满足防冲的基础上兼顾景观需求。一般的,涵管9的涵管进口7与沟渠8连通,从而将沟渠8内的水引入。在实际布置时,优选所述防冲刷结构3与出口流道10的侧边之间通过钢销固定或者通过粘结固定,从而保证结构的稳定。其中,防冲刷结构3可以选择为混凝土块、浆砌石块或者格宾石笼护底。
在实际布置条件中,护岸是指在江、河、湖、海等地区,对原有岸坡采取砌筑加固的措施,用以防止波浪、流水的侵袭、淘刷和在土压力、地下水渗透压力作用下造成的岸坡崩坍。涵管是指一种埋设于地表以下的管道,一般用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由涵身及进出口建筑组成的排水构筑物,一般由一个或多个方形、矩形或圆形断面组成,用来宣泄小量水流。其中所指的出口,是指涵管排水到河道的部分构筑物。
其中,作为出口流道10的一种具体实施结构,优选所述出口流道10为跌坎结构101,所述跌坎结构101从涵管9出口处逐级向下。如图1所示,涵管内的水沿跌坎结构101的出口潺潺流出,有效降低河道建筑物阻洪影响。另外,这样的结构设计还可以缩小了涵管出口处的突出的部分,也降低了穿护岸建筑物即涵管的整体工程投资。其中,为了进一步的降低流水速度,优选跌坎结构101中,每级跌坎朝向河道1方向的端部设置有向上突起的凸台111,所述凸台111的延伸方向与水流的流动方向互相垂直。凸台111不仅可以进一步的降低流水速度,还可以阻挡一些细小的碎石,降低出口处流水所携带的泥沙碎石。同时,这样的凸台111上所累积的泥沙碎石,也便于后续的清理。一般的,优选所述跌坎结构101为阶梯结构逐级向下。具体的,优选所述阶梯结构中,相邻两级阶梯之间的高度差为30-80cm。
作为出口流道10的另外一种具体实施结构,也可以选择所述出口流道10为斜坡103。斜坡103也可以起到引导涵管内的水流出的效果,从而有效避免对河道的阻洪效应,也可以可减少涵管的工程量。
为了降低出口流道10流出的水对河道1底部的冲刷,优选在河道1底部设置防冲加强段2,所述防冲加强段2与出口流道10之间连接。防冲加强段2可以很好的保护河道1底部,从而防止河道1底部的结构发生大的变化,进而保证出口流道10的结构稳定。
Claims (10)
1.穿护岸涵管出口结构,包括河道(1)以及河道(1)侧边的迎水坡面(4),所述迎水坡面(4)底部设置有涵管(9),涵管(9)的出口朝向河道(1),涵管(9)的出口所在水平面高于河道(1)的水面,其特征在于:涵管(9)的出口与河道(1)之间通过出口流道(10)连通,所述出口流道(10)与涵管(9)出口之间的连接部高于出口流道(10)与河道(1)之间的连接部,所述出口流道(10)的侧边上设置有防冲刷结构(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护岸涵管出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流道(10)为跌坎结构(101),所述跌坎结构(101)从涵管(9)出口处逐级向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护岸涵管出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跌坎结构(101)中,每级跌坎朝向河道(1)方向的端部设置有向上突起的凸台(111),所述凸台(111)的延伸方向与水流的流动方向互相垂直。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穿护岸涵管出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跌坎结构(101)为阶梯结构逐级向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穿护岸涵管出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结构中,相邻两级阶梯之间的高度差为30-80c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护岸涵管出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流道(10)为斜坡(103)。
7.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穿护岸涵管出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河道(1)底部的防冲加强段(2),所述防冲加强段(2)与出口流道(10)之间连接。
8.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穿护岸涵管出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涵管(9)的涵管进口(7)与沟渠(8)或市政雨水管连通。
9.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穿护岸涵管出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冲刷结构(3)与出口流道(10)的侧边之间通过钢销固定或者通过粘结固定。
10.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穿护岸涵管出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冲刷结构(3)为混凝土块、浆砌石块或者格宾石笼护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845164.5U CN220377137U (zh) | 2023-07-13 | 2023-07-13 | 穿护岸涵管出口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845164.5U CN220377137U (zh) | 2023-07-13 | 2023-07-13 | 穿护岸涵管出口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377137U true CN220377137U (zh) | 2024-01-23 |
Family
ID=895668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845164.5U Active CN220377137U (zh) | 2023-07-13 | 2023-07-13 | 穿护岸涵管出口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377137U (zh) |
-
2023
- 2023-07-13 CN CN202321845164.5U patent/CN22037713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620285B (zh) | 一种悬河治理系统和方法 | |
CN207376562U (zh) | 一种能够过滤泥沙的水利枢纽 | |
CN209555882U (zh) | 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 | |
CN214784037U (zh) | 一种生态河道护坡 | |
CN220377137U (zh) | 穿护岸涵管出口结构 | |
CN219137557U (zh) | 一种用于河道整治的护岸结构 | |
CN206220171U (zh) | 井筒式潜水泵站 | |
CN216809747U (zh) | 堰塞体柔性网块防护结构 | |
CN110396990B (zh) | 一种截导型生态排水沟 | |
CN215290202U (zh) | 一种含内河道的地下空间开挖截流导流构造 | |
CN214460826U (zh) | 底格栏栅兼迎水面渗流花管集水廊道取水系统 | |
CN211815979U (zh) | 一种景观防浪墙 | |
CN210507326U (zh) | 一种截导型生态排水沟 | |
CN211113432U (zh) | 一种淤地坝蓄水系统 | |
CN101654906A (zh) | 治理黄河以及防洪方法 | |
CN217419488U (zh) | 一种新型桩基与岸墙结合护岸结构 | |
CN217174585U (zh) | 一种防风固沙护岸结构 | |
CN221523454U (zh) | 一种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喷射护坡护岸 | |
CN213508284U (zh) | 一种应急穿堤排涝泵站 | |
CN219951877U (zh) | 船闸闸墙后排水系统 | |
CN221421808U (zh) | 淤地坝及淤地坝系统 | |
CN222120089U (zh) | 一种涉水挡墙滤水层 | |
CN213805212U (zh) | 一种河道的防洪结构 | |
CN222648685U (zh) | 一种用于季节性洪水易发沟道治理工程的防护结构 | |
CN214459316U (zh) | 一种堤防工程路面排水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