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74585U - 一种防风固沙护岸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风固沙护岸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174585U CN217174585U CN202123193647.5U CN202123193647U CN217174585U CN 217174585 U CN217174585 U CN 217174585U CN 202123193647 U CN202123193647 U CN 202123193647U CN 217174585 U CN217174585 U CN 21717458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iver
- bank
- outside
- inboard
- sa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30—Flood prevention; Flood or storm water management, e.g. using flood barrier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防风固沙护岸结构,涉及护岸技术领域,一种防风固沙护岸结构,包括河道,所述河道顶部铺设有混凝土层,所述河道的外侧设有外侧河岸,所述外侧河岸内侧开设有沟渠,沟渠内部设有挡水板。本申请通过外侧河岸、固沙绿植、挡水板和支撑板等结构间的配合设置,通过在外侧河岸和内侧河岸栽种固沙绿植保护沙土,同时在外侧河岸内侧安装挡水板后,通过支撑板对挡水板进行支撑和固定,当河水在转弯处冲击外侧河岸时,通过挡水板阻挡河水的冲击力,尽量避免了有的河道防风固沙护岸在河流的转弯处外侧容易受到河水的冲击作用,不仅容易造成护岸上的沙土流失,而且流失的沙土容易造成河道淤积,造成河道堵塞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护岸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风固沙护岸结构。
背景技术
护岸是在原有的水岸岸坡上采取人工加固的工程措施,用来防御波浪、水流的侵袭和淘刷及地下水作用,维持岸线稳定。护岸建筑形式与海堤相似,按其外坡形式可分斜坡式护岸、陡墙式护(包括直立式)和由两者混合的护岸。斜坡式护岸的护面结构及护面范围与斜坡堤相同,坡顶为陆地面。
现有的河道防风固沙护岸在河流的转弯处外侧容易受到河水的冲击作用,不仅容易造成护岸上的沙土流失,而且流失的沙土容易造成河道淤积,造成河道堵塞。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现有的河道防风固沙护岸在河流的转弯处外侧容易受到河水的冲击作用,不仅容易造成护岸上的沙土流失,而且流失的沙土容易造成河道淤积,造成河道堵塞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防风固沙护岸结构。
本申请提供一种防风固沙护岸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防风固沙护岸结构,包括河道,所述河道顶部铺设有混凝土层,所述河道的外侧设有外侧河岸,所述外侧河岸内侧开设有沟渠,所述沟渠内部设有挡水板,所述挡水板的外侧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挡水板相抵接,所述河道的内侧设有内侧河岸,所述内侧河岸内侧浇筑有挡水堤,所述外侧河岸和所述内侧河岸内侧的河堤上均种植有固沙绿植。
可选的,所述河道表面铺设有鹅卵石层,所述混凝土层位于鹅卵石层上方,所述混凝土层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外侧河岸和所述内侧河岸相抵接。
可选的,所述外侧河岸和所述挡水板之间设有漫水段,所述漫水段的宽度大于所述河道的底部宽度。
可选的,所述挡水板的底部与所述河道固定连接,所述挡水板的外侧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大小与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大小相适配。
可选的,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挡水板向上呈四十五度夹角,所述支撑板的其中一侧抵接于所述挡水板上开设的连接槽内部,所述支撑板的另一端与所述漫水段侧壁相抵接。
可选的,所述河道和所述内侧河岸之间开设有槽沟,所述挡水堤设于所述槽沟内部,所述挡水堤顶部与所述支撑板顶部相齐平。
综上所述,本申请有益效果如下:
本申请通过外侧河岸、固沙绿植、挡水板和支撑板等结构间的配合设置,通过在外侧河岸和内侧河岸栽种固沙绿植保护沙土,同时在外侧河岸内侧安装挡水板后,通过支撑板对挡水板进行支撑和固定,当河水在转弯处冲击外侧河岸时,通过挡水板阻挡河水的冲击力,尽量避免了有的河道防风固沙护岸在河流的转弯处外侧容易受到河水的冲击作用,不仅容易造成护岸上的沙土流失,而且流失的沙土容易造成河道淤积,造成河道堵塞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整体护岸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护岸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挡水板和支撑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河道;2、混凝土层;3、外侧河岸;4、防汛通道;5、漫水段;6、固沙绿植;7、挡水板;8、支撑板;9、内侧河岸;10挡水堤。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3,一种防风固沙护岸结构,包括用于流通河水的河道1,河道1表面铺设有鹅卵石层,河道1在鹅卵石层上表面铺设有混凝土层2,河道1的外侧设有防止河水漫流的外侧河岸3,外侧河岸3内侧开设有沟渠,沟渠内部设有挡水板7,挡水板7的底部与河道1固定连接,挡水板7的外侧设有支撑板8,挡水板7的外侧开设有连接槽,该连接槽大小与支撑板8的底部大小相适配,支撑板8与挡水板7向上呈四十五度夹角,支撑板8一端抵接于挡水板7上开设的连接槽内部,支撑板8相对另一端与漫水段5侧壁相抵接,河道1的内侧设有内侧河岸9,混凝土层2的两侧分别与外侧河岸3和内侧河岸9相抵接,内侧河岸9内侧浇筑有挡水堤10,外侧河岸3和内侧河岸9内侧的河堤上均种植有用于防止水土流失的固沙绿植6,当河水流经河道1的转弯处时,河水在惯性作用下冲击外侧河岸3的内壁,通过在外侧河岸3的内侧设置挡水板7,并通过支撑板8进行支撑,使河水冲击力作用在挡水板7上,尽量避免河水的冲击力直接作用在外侧河岸3上,造成外侧河岸3上的沙土流失,同时流失的沙土容易在河道1内部形成淤积,造成河道1堵塞的问题。
参照图1和图2,外侧河岸3和挡水板7之间设有漫水段5,漫水段5的宽度大于河道1的底部宽度,设置漫水段5用于增加河道1顶部外侧河岸3和内侧河岸9之间的间距,尽量防止汛期河水水位过高,河道无法进行快速排水的问题,同时漫水段能够降低河水流速,从而降低河水对外侧河岸3和内侧河岸9的冲刷力度,尽量防止外侧河岸3和内侧河岸9外表面的泥沙被冲入河道1内部的问题。
参照图1和图2,河道1和内侧河岸9之间开设有槽沟,挡水堤10设于槽沟内部,挡水堤10顶部与支撑板8顶部相齐平,在内侧河岸9与河道1之间开设沟槽用于在沟槽内部浇筑挡水堤10,设置挡水堤10用于阻挡冲击在外侧河岸3上返回的水流的冲击力,尽量避免河水在撞击外侧河岸3后,返回至内侧河岸9处,对内侧河岸9外表面进行冲洗,从而导致内侧河岸9上的水土产生流失的问题。
本申请的实施原理为:修筑时,首先在河道1表面铺设鹅卵石,并在鹅卵石外表面铺设混凝土层2,然后在河道转弯处的外侧河道3内侧开设沟渠,并将挡水板7垂直防止在沟渠内部,然后在挡水板7外侧设置支撑板8对挡水板7进行支撑,当河水流经河道1的转弯处时,河水在惯性作用下冲击外侧河岸3的内壁,通过在外侧河岸3的内侧设置挡水板7,并通过支撑板8进行支撑,使河水冲击力作用在挡水板7上,尽量避免河水的冲击力直接作用在外侧河岸3上,造成外侧河岸3上的沙土流失,同时流失的沙土容易在河道1内部形成淤积,造成河道1堵塞的问题。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防风固沙护岸结构,包括河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河道(1)顶部铺设有混凝土层(2),所述河道(1)的外侧设有外侧河岸(3),所述外侧河岸(3)内侧开设有沟渠,所述沟渠内部设有挡水板(7),所述挡水板(7)的外侧设有支撑板(8),所述支撑板(8)与所述挡水板(7)相抵接,所述河道(1)的内侧设有内侧河岸(9),所述内侧河岸(9)内侧浇筑有挡水堤(10),所述外侧河岸(3)和所述内侧河岸(9)内侧的河堤上均种植有固沙绿植(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风固沙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河道(1)表面铺设有鹅卵石层,所述混凝土层(2)位于鹅卵石层上方,所述混凝土层(2)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外侧河岸(3)和所述内侧河岸(9)相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风固沙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河岸(3)和所述挡水板(7)之间设有漫水段(5),所述漫水段(5)的宽度大于所述河道(1)的底部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风固沙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7)的底部与所述河道(1)固定连接,所述挡水板(7)的外侧开设有连接槽,所述接槽大小与所述支撑板(8)的底部大小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风固沙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8)与所述挡水板(7)向上呈四十五度夹角,所述支撑板(8)的其中一侧抵接于所述挡水板(7)上开设的连接槽内部,所述支撑板(8)的另一端与所述漫水段(5)侧壁相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风固沙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河道(1)和所述内侧河岸(9)之间开设有槽沟,所述挡水堤(10)设于所述槽沟内部,所述挡水堤(10)顶部与所述支撑板(8)顶部相齐平。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193647.5U CN217174585U (zh) | 2021-12-18 | 2021-12-18 | 一种防风固沙护岸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193647.5U CN217174585U (zh) | 2021-12-18 | 2021-12-18 | 一种防风固沙护岸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174585U true CN217174585U (zh) | 2022-08-12 |
Family
ID=827139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3193647.5U Active CN217174585U (zh) | 2021-12-18 | 2021-12-18 | 一种防风固沙护岸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174585U (zh) |
-
2021
- 2021-12-18 CN CN202123193647.5U patent/CN21717458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510493B (zh) | 过水低坝洞库式水电站 | |
Walker et al. | Riverbank erosion in the Colville delta, Alaska | |
Sorensen et al. | Control of erosion, inundation, and salinity intrusion caused by sea level rise | |
Bird et al. | Causes of beach erosion | |
CN112267419A (zh) | 一种沿海自动清淤截流排污输水港口 | |
WO2023142032A1 (zh) | 一种改善既有滨海平原地区内涝的方法 | |
CN212956360U (zh) | 一种潜浮式防浪墙 | |
CN217174585U (zh) | 一种防风固沙护岸结构 | |
CN211498722U (zh) | 一种水利堤坝结构 | |
CN218479106U (zh) | 一种河堤护岸结构 | |
Yoon et al. | Sediment problems in Korea | |
CN219137557U (zh) | 一种用于河道整治的护岸结构 | |
CN211080123U (zh) | 一种河湖生态岸坡保护装置 | |
CN212052161U (zh) | 适用于沿海地区的堤路结构 | |
CN211690220U (zh) | 一种水利防护高强度堤防 | |
CN210887090U (zh) | 一种自带消能的防波堤 | |
CN209353304U (zh) | 一种消能结构 | |
CN111501683A (zh) | 一种利用液压钢坝闸对沣河治理的方法 | |
CN213773185U (zh) | 一种河流抗冲堤防 | |
CN220377137U (zh) | 穿护岸涵管出口结构 | |
CN222456295U (zh) | 沙滩滩面雨水渠排放口结构 | |
CN219218890U (zh) | 一种水利工程用堤坝加固结构 | |
CN214656750U (zh) | 带有减小越浪子堤的海堤结构 | |
CN1076233A (zh) | 江河改道,河床清淤并砂土利用方法 | |
CN221142708U (zh) | 一种实用型生态灌溉排水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