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19597U - 一种隧道排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隧道排烟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319597U CN220319597U CN202321738318.0U CN202321738318U CN220319597U CN 220319597 U CN220319597 U CN 220319597U CN 202321738318 U CN202321738318 U CN 202321738318U CN 220319597 U CN220319597 U CN 22031959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moke
- tunnel
- dust
- cooler
- pi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排烟装置,包括隧道、排烟装置、防护装置,通过设置了护装置,通过将冷却罩设置于排烟装置的进气管外,使得排烟装置将高温烟尘吸入冷却罩内,进而使得冷却器感应到高温烟尘,进而达到通过防护装置减低进入排烟装置的粉尘,进而防止因为粉尘进入排烟装置堵塞,进而解决了排烟装置因堵塞容易损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隧道排烟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了冷却器,通过高温烟尘挤压压力开关,使得压力开关挤压供水管,供水管向喷雾喷头供水,进而使得喷雾喷头喷出水雾对高温烟尘进行冷却,进而导致水雾与高温烟尘中的粉尘进行混合,进而达到通过冷却器喷出水雾对高温烟尘进行冷却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排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隧道排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隧道工程数量最多、最复杂、发展最快的国家,公路隧道的建设为经济发展、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隧道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隧道火灾时人员疏散的安全性问题,由火灾导致的公路隧道运营安全事故屡见不鲜,部分事故还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公路隧道的人员疏散通道作为火灾事故时人员的逃生通道,其合理布局和防烟措施至关重要。
现有的隧道排烟装置,在使用时,大多情况下无法对进入的高温烟尘进行很好的冷却沉淀,导致高温烟尘中的粉尘进入排烟风机或者排烟管道的内部,进而造成排烟风机损坏或者排烟管道堵塞,进而使得排烟系统排烟效率低下的问题存在。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隧道排烟装置,解决了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隧道排烟装置,包括隧道、排烟装置、防护装置,所述隧道是指埋置于地层内的工程建筑物,所述排烟装置与隧道的内部顶端相固定,所述排烟装置是隧道发生火灾时,可以有效地把灾难中的烟气控制防烟区域的范围中,阻止烟气蔓延到其它区域的设备,所述排烟装置包括进气罩、进气风机、固定件、烟气管、排气风机、出气罩、进气管,所述进气罩与进气风机的右端相连通,所述进气风机的左右端与烟气管相连接,所述固定件与隧道的内部顶端相固定,且其与烟气管的顶部相固定,所述烟气管与排气风机的右端相连通,所述排气风机的左端设置有出气罩,所述进气管设置于烟气管的底端,且其的底部与防护装置相连接,所述防护装置与排烟装置的底部相连接,所述防护装置包括冷却罩、扩散风机、冷却器、供水箱、报警器,所述冷却罩的内部右端设置有扩散风机,所述冷却器安装于冷却罩的内部,且其设置于扩散风机的左端,所述供水箱与冷却器的左端相连通,所述供水箱的安装于冷却罩的左端相固定,所述报警器与供水箱的顶部相固定,所述冷却器包括供水管、压力开关、喷雾喷头,所述供水管的内部顶端设置有压力开关,且其的左端与供水箱相连通,所述喷雾喷头设置于供水管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冷却罩的内部为镂空结构,便于烟雾进入排烟装置。
优选的,所述扩散风机对称设置于冷却罩的底部,保证水雾能扩散开来,使得烟尘内的粉尘得到沉淀。
优选的,所述冷却器的大小与冷却罩的内部大小相贴合,保证冷却器能够起到冷却作用。
优选的,所述供水箱、报警器,垂直设置于冷却罩的左端,使得报警器能够根据供水箱的液位进行报警。
优选的,所述喷雾喷头设有多组,均竖直设置于供水管的底部,降低粉尘进入排烟装置的概率。
优选的,所述冷却罩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优选的,所述压力开关采用2088系列的压力开关,所述冷却器可采用
CBE型号的冷却器。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隧道排烟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了护装置,通过将冷却罩设置于排烟装置的进气管外,使得排烟装置将高温烟尘吸入冷却罩内,进而使得冷却器感应到高温烟尘,通过冷却器感应到高温烟尘,使得冷却器喷出水雾对高温烟尘进行冷却,并通过启动扩散风机吹动水雾,使得水雾对高温烟尘内的粉尘进行吸附,进而使得粉尘进行沉淀,烟雾得到冷却后进入排烟装置,进而达到通过防护装置减低进入排烟装置的粉尘,进而防止因为粉尘进入排烟装置堵塞,进而解决了排烟装置因堵塞容易损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隧道排烟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了冷却器,通过高温烟尘挤压压力开关,使得压力开关挤压供水管,供水管向喷雾喷头供水,进而使得喷雾喷头喷出水雾对高温烟尘进行冷却,进而导致水雾与高温烟尘中的粉尘进行混合,使得粉尘进行沉淀,并对高温烟尘进行降温冷却,在该过程中供水箱对供水管起到补给水源的作用,当供水箱内部的液位底时,报警器会起到报警作用,进而达到通过冷却器喷出水雾对高温烟尘进行冷却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排烟装置与隧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排烟装置与隧道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防护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防护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冷却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隧道-1、排烟装置-2、进气风机-22、固定件-23、烟气管-24、排气风机-25、出气罩-26、进气管-27、防护装置-3、冷却罩-31、扩散风机-32、冷却器-33、供水箱-34、报警器-35、供水管-331、压力开关-332、喷雾喷头-33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隧道排烟装置技术方案:一种隧道排烟装置,包括隧道1,隧道1是指埋置于地层内的工程建筑物,排烟装置2与隧道1的内部顶端相固定,排烟装置2是隧道1发生火灾时,可以有效地把灾难中的烟气控制防烟区域的范围中,阻止烟气蔓延到其它区域的设备,排烟装置2包括进气罩21、进气风机22、固定件23、烟气管24、排气风机25、出气罩26、进气管27,进气罩21与进气风机22的右端相连通,进气风机22的左右端与烟气管24相连接,固定件23与隧道1的内部顶端相固定,且其与烟气管24的顶部相固定,烟气管24与排气风机25的右端相连通,排气风机25的左端设置有出气罩26,进气管27设置于烟气管24的底端,且其的底部与防护装置3相连接。
请参阅图3-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隧道排烟装置技术方案:一种隧道排烟装置,包括防护装置3与排烟装置2的底部相连接,防护装置3包括冷却罩31、扩散风机32、冷却器33、供水箱34、报警器35,冷却罩31的内部右端设置有扩散风机32,冷却器33安装于冷却罩31的内部,且其设置于扩散风机32的左端,供水箱34与冷却器33的左端相连通,供水箱34的安装于冷却罩31的左端相固定,报警器35与供水箱34的顶部相固定,冷却罩31的内部为镂空结构,便于烟雾进入排烟装置2,扩散风机32对称设置于冷却罩31的底部,保证水雾能扩散开来,使得烟尘内的粉尘得到沉淀,冷却器33的大小与冷却罩31的内部大小相贴合,保证冷却器33能够起到冷却作用,供水箱34、报警器35,垂直设置于冷却罩31的左端,使得报警器35能够根据供水箱34的液位进行报警,冷却罩31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冷却器33可采用CBE型号的冷却器。
请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隧道排烟装置技术方案:一种隧道排烟装置,包括冷却器33包括供水管331、压力开关332、喷雾喷头333,供水管331的内部顶端设置有压力开关332,且其的左端与供水箱34相连通,喷雾喷头333设置于供水管331的底部喷雾喷头333设有多组,均竖直设置于供水管331的底部,降低粉尘进入排烟装置2的概率,压力开关332采用2088系列的压力开关。
在使用时,当隧道1突发车辆自燃时,可以通过启动排烟装置2将隧道1内部烟尘抽出,尽可能的减少了大量的人员伤亡;
通过启动进气风机22将纯净气体从进气罩21吸入并且流入烟气管24,使得烟气管24内部的气流带烟雾从进气管27内部吸入,进而使得气体带着烟雾在排气风机25的吹动下从出气罩26排出,进而达到通过排烟装置2排出隧道1内部的烟雾,进而防止有人员因为吸入过量的烟雾产生昏迷,进而产生伤亡;
同时,通过将冷却罩31设置于排烟装置2的进气管27底部,使得排烟装置2将高温烟尘吸入冷却罩31内,通过高温烟尘挤压压力开关332,使得压力开关332挤压供水管331,供水管331向喷雾喷头333供水,进而使得喷雾喷头333喷出水雾对高温烟尘进行冷却,进而导致水雾与高温烟尘中的粉尘进行混合,使得粉尘进行沉淀,并对高温烟尘进行降温冷却;
在该过程中供水箱34对供水管331起到补给水源的作用,当供水箱34内部的液位底时,报警器35会起到报警作用,进而使得冷却器33喷出水雾对高温烟尘进行冷却,并通过启动扩散风机32吹动水雾,使得水雾对高温烟尘内的粉尘进行吸附,进而使得粉尘进行沉淀,烟雾得到冷却后从进气管27进入排烟装置2的内部,进而达到通过防护装置3降低进入排烟装置2的粉尘,进而防止因为粉尘进入排烟装置2堵塞,进而解决了排烟装置2因堵塞容易损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方式是通过人工启动和关闭开关来控制,动力元件的接线图与电源的提供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实用新型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实用新型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接线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电源的提供也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实用新型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实用新型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隧道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隧道(1)、排烟装置(2),所述隧道(1)指埋置于地层内的工程建筑物;
所述排烟装置(2)与隧道(1)的内部顶端相固定,所述排烟装置(2)包括进气罩(21)、进气风机(22)、固定件(23)、烟气管(24)、排气风机(25)、出气罩(26)、进气管(27),所述进气罩(21)与进气风机(22)的右端相连通,所述进气风机(22)的左右端与烟气管(24)相连接,所述固定件(23)与隧道(1)的内部顶端相固定,且其与烟气管(24)的顶部相固定,所述烟气管(24)与排气风机(25)的右端相连通,所述排气风机(25)的左端设置有出气罩(26),所述进气管(27)设置于烟气管(24)的底端,且其的底部与防护装置(3)相连接;
所述防护装置(3)与排烟装置(2)的底部相连接,所述防护装置(3)包括冷却罩(31)、扩散风机(32)、冷却器(33)、供水箱(34)、报警器(35),所述冷却罩(31)的内部右端设置有扩散风机(32),所述冷却器(33)安装于冷却罩(31)的内部,且其设置于扩散风机(32)的左端,所述供水箱(34)与冷却器(33)的左端相连通,所述供水箱(34)的安装于冷却罩(31)的左端相固定,所述报警器(35)与供水箱(34)的顶部相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33)包括供水管(331)、压力开关(332)、喷雾喷头(333),所述供水管(331)的内部顶端设置有压力开关(332),且其的左端与供水箱(34)相连通,所述喷雾喷头(333)设置于供水管(331)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罩(31)的内部为镂空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风机(32)对称设置于冷却罩(31)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33)的大小与冷却罩(31)的内部大小相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道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箱(34)、报警器(35)垂直设置于冷却罩(31)的左端。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道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喷头(333)设有多组,均竖直设置于供水管(331)的底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738318.0U CN220319597U (zh) | 2023-07-04 | 2023-07-04 | 一种隧道排烟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738318.0U CN220319597U (zh) | 2023-07-04 | 2023-07-04 | 一种隧道排烟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319597U true CN220319597U (zh) | 2024-01-09 |
Family
ID=894237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738318.0U Active CN220319597U (zh) | 2023-07-04 | 2023-07-04 | 一种隧道排烟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319597U (zh) |
-
2023
- 2023-07-04 CN CN202321738318.0U patent/CN22031959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AU2017202676B2 (en) | Venturi sprinkler for controlling smoke and apparatus for removing poisonous gas | |
KR101348998B1 (ko) | 벤투리 제연 스프링클러 및 연기 및 유독가스 제거 장치 | |
CN212880735U (zh) | 一种电动车车棚自动消防系统 | |
CN112412285B (zh) | 一种隔烟净化防火门 | |
CN109139078A (zh) | 一种隧道通风排烟系统 | |
CN220319597U (zh) | 一种隧道排烟装置 | |
CN112127932A (zh) | 一种侧向排烟辅助导流控制装置及方法 | |
CN213300387U (zh) | 一种建筑设施消防排烟装置 | |
CN207919942U (zh) | 一种教学楼用消防护栏 | |
CN105201256A (zh) | 地下立体停车库通风排烟装置 | |
CN105386629A (zh) | 地下立体停车库诱导通风装置及其诱导通风方法 | |
CN112074124A (zh) | 一种通信设备安装放置用一体化机柜 | |
CN208959212U (zh) | 一种消防栓及消防设备 | |
CN207550471U (zh) | 一种船舶机舱的通风排气系统 | |
CN1748816A (zh) | 吸焰灭火法及其吸焰灭火机器 | |
CN206745788U (zh) | 一种公路隧道的消防系统 | |
CN212679909U (zh) | 智慧消防管控系统 | |
CN212730761U (zh) | 一种室内灭火喷淋系统 | |
CN211314259U (zh) | 一种公路隧道用于具有净化功能的排烟结构 | |
CN210904771U (zh) | 一种隧道消防装置 | |
CN211015081U (zh) | 一种实验室安全监控预警系统 | |
CN214791704U (zh) | 一种建筑消防系统 | |
CN216305988U (zh) | 一种矿用井下自动排风系统 | |
CN215490176U (zh) | 一种实验大楼热交换排、补风系统 | |
CN213885475U (zh) | 一种铝合金制品加工粉尘防爆监控智能保护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