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5490176U - 一种实验大楼热交换排、补风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实验大楼热交换排、补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90176U
CN215490176U CN202121892064.9U CN202121892064U CN215490176U CN 215490176 U CN215490176 U CN 215490176U CN 202121892064 U CN202121892064 U CN 202121892064U CN 215490176 U CN215490176 U CN 2154901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heat exchange
air
fire
exhau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9206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家红
戴进军
王飞
党蔚君
许胤
李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uffet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Bofeite Laborato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Bofeite Laborator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Bofeite Laborato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89206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901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901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901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实验大楼热交换排、补风系统,涉及热交换补风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抽气管道、抽风装置、补风管道、固定装置以及消防装置,若干抽气圆管一侧表面均与主管道一侧表面连接,方形格栅一侧表面与安装架一侧表面连接,连接管一端以及消防水管一端均与贯穿管一侧表面连接,若干消防喷管一端均与消防水管一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一种实验大楼热交换排、补风系统,开启电机,扇叶开始运行,将房间内浊气通过主管道以及抽气圆管向室外排出,开启中央空调后,新鲜空气通过分布管进入多个房间并同时进行热交换,若发生火灾,通过水箱向消防喷管输送水流,扑灭火灾,装置能有效对大楼内进行换气、排气工作,方便人们的生活。

Description

一种实验大楼热交换排、补风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交换补风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实验大楼热交换排、补风系统。
背景技术
通风系统通常用于维护可接受的室内空气质量。例如,这些系统用于控制温度、补充氧气或除去湿气、气味、烟雾、灰尘和其他颗粒,现有实验室的通风排风设备为通风柜和排烟罩等,均为有针对的点状排风设施,基本没有针对整体房间的排风方案。且上述排风设备对整体排风系统管道的依赖非常明显,如果没有预先设计好排风管井的位置和屋顶排风风机,则无法再实验室内对气味进行排出。
不同实验室排出的气体在管道内混合,会有安全隐患,现有的通风系统通常将进风出风融合成统一管道,这样会导致通风效果差,空气混杂影响实验室内部环境。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实验大楼热交换排、补风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验大楼热交换排、补风系统,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通风效果差,空气混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实验大楼热交换排、补风系统,包括抽气管道、抽风装置、补风管道、固定装置以及消防装置,所述抽气管道包括主管道以及抽气圆管,若干所述抽气圆管一侧表面均与主管道一侧表面连接,所述抽风装置包括方形格栅以及安装架,所述方形格栅一侧表面与安装架一侧表面连接,所述安装架一侧表面与主管道一侧表面连接,所述补风管道包括贯穿管以及分布管,若干所述分布管一端均与贯穿管一侧表面连接,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杆以及金属扎带,若干所述固定杆一侧表面均与主管道一侧表面连接,若干所述金属扎带内表面分别与若干分布管外表面连接,所述消防装置包括连接管、消防喷管以及消防水管,所述连接管一端以及消防水管一端均与贯穿管一侧表面连接,若干所述消防喷管一端均与消防水管一端连接,所述金属扎带内表面与消防水管外表面连接,其中抽气圆管有三个,分布管有八个,消防喷管有三个,主管道以及抽气圆管用来通过屋内浊气向室外排放,贯穿管以及分布管用来连接中央空调以及与室内进行热交换,固定杆以及金属扎带均用来将装置固定在天花板上,消防喷管在发生火灾时向室内释放水流扑灭火灾。
优选地,所述抽气管道还包括过滤扇以及过滤箱,若干所述过滤扇一侧表面分布于若干抽气圆管一端连接,所述过滤箱安装于主管道一侧表面,其中过滤扇有三个,过滤扇以及过滤箱均用来防止异物进入主管道。
优选地,所述抽风装置还包括扇叶、电机以及传动皮带,所述安装架一侧表面设有旋转孔,所述扇叶与旋转孔连接,所述扇叶与旋转孔旋转配合,所述电机外表面与安装架一侧表面连接,所述电机一侧表面设有旋转轴,所述扇叶一侧表面以及旋转轴外表面均与传动皮带一侧表面连接,电机驱动传动皮带使扇叶运行,抽出主管道内浊气。
优选地,所述补风管道还包括出风箱以及入侵格栅,若干所述出风箱一侧表面分别与若干分布管一端连接,所述入侵格栅安装于贯穿管一侧表面,若干所述固定杆一侧表面分别与若干出风箱一侧表面连接,出风箱用来连接贯穿管向室内排放新鲜空气,同时过滤灰尘。
优选地,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卡套、支撑架以及固定螺栓,若干所述卡套内表面分别与若干抽气圆管外表面连接,若干所述卡套一侧表面均设有若干螺孔,若干所述固定螺栓分别与若干螺孔连接,若干所述固定螺栓分别与若干螺孔旋转配合,若干所述固定杆一侧表面分别与若干固定螺栓一侧表面连接,若干所述支撑架一侧表面分别与贯穿管一侧表面以及连接管一侧表面连接,卡套、支撑架以及固定螺栓均提供一种将装置固定在天花板上的方式。
优选地,所述消防装置还包括水箱以及触发阀,所述水箱一端与连接管一侧表面连接,若干所述触发阀分别安装于若干消防喷管外表面,触发阀在外界发生火灾时触发,通过水箱向消防喷管输送水流,扑灭火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过滤扇和出风箱,过滤扇以及过滤箱均用来防止异物进入主管道,出风箱用来连接贯穿管向室内排放新鲜空气,同时过滤灰尘。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触发阀和减消防喷管,触发阀在外界发生火灾时触发,通过水箱向消防喷管输送水流,扑灭火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验大楼热交换排、补风系统的第一视角外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验大楼热交换排、补风系统的外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验大楼热交换排、补风系统的抽风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验大楼热交换排、补风系统的第二视角外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验大楼热交换排、补风系统的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抽气管道;110、主管道;120、抽气圆管;130、过滤扇;140、过滤箱;200、抽风装置;210、方形格栅;220、安装架;230、扇叶;240、电机;250、传动皮带;300、补风管道;310、贯穿管;320、分布管;330、出风箱;340、入侵格栅;400、固定装置;410、固定杆;420、卡套;430、金属扎带;440、支撑架;450、固定螺栓;500、消防装置;510、水箱;520、连接管;530、触发阀;540、消防喷管;550、消防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实验大楼热交换排、补风系统,包括抽气管道100、抽风装置200、补风管道300、固定装置400以及消防装置500,抽气管道100包括主管道110以及抽气圆管120,若干抽气圆管120一侧表面均与主管道110一侧表面连接,抽风装置200包括方形格栅210以及安装架220,方形格栅210一侧表面与安装架220一侧表面连接,安装架220一侧表面与主管道110一侧表面连接,补风管道300包括贯穿管310以及分布管320,若干分布管320一端均与贯穿管310一侧表面连接,固定装置400包括固定杆410以及金属扎带430,若干固定杆410一侧表面均与主管道110一侧表面连接,若干金属扎带430内表面分别与若干分布管320外表面连接,消防装置500包括连接管520、消防喷管540以及消防水管550,连接管520一端以及消防水管550一端均与贯穿管310一侧表面连接,若干消防喷管540一端均与消防水管550一端连接,金属扎带430内表面与消防水管550外表面连接,其中抽气圆管120有三个,分布管320有八个,消防喷管540有三个,主管道110以及抽气圆管120用来通过屋内浊气向室外排放,贯穿管310以及分布管320用来连接中央空调以及与室内进行热交换,固定杆410以及金属扎带430均用来将装置固定在天花板上,消防喷管540在发生火灾时向室内释放水流扑灭火灾。
进一步地,抽气管道100还包括过滤扇130以及过滤箱140,若干过滤扇130一侧表面分布于若干抽气圆管120一端连接,过滤箱140安装于主管道110一侧表面,其中过滤扇130有三个,过滤扇130以及过滤箱140均用来防止异物进入主管道110。
进一步地,抽风装置200还包括扇叶230、电机240以及传动皮带250,安装架220一侧表面设有旋转孔,扇叶230与旋转孔连接,扇叶230与旋转孔旋转配合,电机240外表面与安装架220一侧表面连接,电机240一侧表面设有旋转轴,扇叶230一侧表面以及旋转轴外表面均与传动皮带250一侧表面连接,电机240驱动传动皮带250使扇叶230运行,抽出主管道110内浊气。
进一步地,补风管道300还包括出风箱330以及入侵格栅340,若干出风箱330一侧表面分别与若干分布管320一端连接,入侵格栅340安装于贯穿管310一侧表面,若干固定杆410一侧表面分别与若干出风箱330一侧表面连接,出风箱330用来连接贯穿管310向室内排放新鲜空气,同时过滤灰尘。
进一步地,固定装置400还包括卡套420、支撑架440以及固定螺栓450,若干卡套420内表面分别与若干抽气圆管120外表面连接,若干卡套420一侧表面均设有若干螺孔,若干固定螺栓450分别与若干螺孔连接,若干固定螺栓450分别与若干螺孔旋转配合,若干固定杆410一侧表面分别与若干固定螺栓450一侧表面连接,若干支撑架440一侧表面分别与贯穿管310一侧表面以及连接管520一侧表面连接,卡套420、支撑架440以及固定螺栓450均提供一种将装置固定在天花板上的方式。
进一步地,消防装置500还包括水箱510以及触发阀530,水箱510一端与连接管520一侧表面连接,若干触发阀530分别安装于若干消防喷管540外表面,触发阀530在外界发生火灾时触发,通过水箱510向消防喷管540输送水流,扑灭火灾。
下面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请参照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实验大楼热交换排、补风系统,其中电机240的型号为YE2-100,使用时,通过固定杆410、卡套420、金属扎带430以及支撑架440将装置固定在天花板上,开启电机240,扇叶230开始运行,将房间内浊气通过主管道110以及抽气圆管120向室外排出,过滤扇130以及过滤箱140防止异物进入主管道110,贯穿管310连接中央空调,开启中央空调后,新鲜空气通过分布管320进入多个房间并同时进行热交换,若发生火灾,触发阀530触发,通过水箱510向消防喷管540输送水流,扑灭火灾,装置结构简单,维修方便,能有效对大楼内进行换气、排气工作,方便人们的生活。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实验大楼热交换排、补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抽气管道(100)、抽风装置(200)、补风管道(300)、固定装置(400)以及消防装置(500),所述抽气管道(100)包括主管道(110)以及抽气圆管(120),若干所述抽气圆管(120)一侧表面均与主管道(110)一侧表面连接,所述抽风装置(200)包括方形格栅(210)以及安装架(220),所述方形格栅(210)一侧表面与安装架(220)一侧表面连接,所述安装架(220)一侧表面与主管道(110)一侧表面连接,所述补风管道(300)包括贯穿管(310)以及分布管(320),若干所述分布管(320)一端均与贯穿管(310)一侧表面连接,所述固定装置(400)包括固定杆(410)以及金属扎带(430),若干所述固定杆(410)一侧表面均与主管道(110)一侧表面连接,若干所述金属扎带(430)内表面分别与若干分布管(320)外表面连接,所述消防装置(500)包括连接管(520)、消防喷管(540)以及消防水管(550),所述连接管(520)一端以及消防水管(550)一端均与贯穿管(310)一侧表面连接,若干所述消防喷管(540)一端均与消防水管(550)一端连接,所述金属扎带(430)内表面与消防水管(550)外表面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大楼热交换排、补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管道(100)还包括过滤扇(130)以及过滤箱(140),若干所述过滤扇(130)一侧表面分布于若干抽气圆管(120)一端连接,所述过滤箱(140)安装于主管道(110)一侧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大楼热交换排、补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风装置(200)还包括扇叶(230)、电机(240)以及传动皮带(250),所述安装架(220)一侧表面设有旋转孔,所述扇叶(230)与旋转孔连接,所述扇叶(230)与旋转孔旋转配合,所述电机(240)外表面与安装架(220)一侧表面连接,所述电机(240)一侧表面设有旋转轴,所述扇叶(230)一侧表面以及旋转轴外表面均与传动皮带(250)一侧表面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大楼热交换排、补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风管道(300)还包括出风箱(330)以及入侵格栅(340),若干所述出风箱(330)一侧表面分别与若干分布管(320)一端连接,所述入侵格栅(340)安装于贯穿管(310)一侧表面,若干所述固定杆(410)一侧表面分别与若干出风箱(330)一侧表面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大楼热交换排、补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400)还包括卡套(420)、支撑架(440)以及固定螺栓(450),若干所述卡套(420)内表面分别与若干抽气圆管(120)外表面连接,若干所述卡套(420)一侧表面均设有若干螺孔,若干所述固定螺栓(450)分别与若干螺孔连接,若干所述固定螺栓(450)分别与若干螺孔旋转配合,若干所述固定杆(410)一侧表面分别与若干固定螺栓(450)一侧表面连接,若干所述支撑架(440)一侧表面分别与贯穿管(310)一侧表面以及连接管(520)一侧表面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大楼热交换排、补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防装置(500)还包括水箱(510)以及触发阀(530),所述水箱(510)一端与连接管(520)一侧表面连接,若干所述触发阀(530)分别安装于若干消防喷管(540)外表面。
CN202121892064.9U 2021-08-13 2021-08-13 一种实验大楼热交换排、补风系统 Active CN2154901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92064.9U CN215490176U (zh) 2021-08-13 2021-08-13 一种实验大楼热交换排、补风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92064.9U CN215490176U (zh) 2021-08-13 2021-08-13 一种实验大楼热交换排、补风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90176U true CN215490176U (zh) 2022-01-11

Family

ID=797592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92064.9U Active CN215490176U (zh) 2021-08-13 2021-08-13 一种实验大楼热交换排、补风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901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7202676B2 (en) Venturi sprinkler for controlling smoke and apparatus for removing poisonous gas
RU2645648C2 (ru) Интегрированный вентиляционный аппарат для подвальных помещений
CN102083286B (zh) 组合式自控节能安全机柜
KR101168831B1 (ko) 화재 스프링클러 기능을 가진 연기 및 유독가스 제거 장치
CN219693510U (zh) 制冷机室排风系统
CN212619103U (zh) 一种消防工程用的防排烟装置
CN215490176U (zh) 一种实验大楼热交换排、补风系统
CN206257742U (zh) 一种室内健康环境系统
CN219795704U (zh) 一种具有空气过滤功能的消防排烟通风机
CN217082831U (zh) 一种消防工程负压排烟装置
CN219889705U (zh) 一种建筑内烟雾疏排管路
CN219700911U (zh) 一种灭火排烟消防设备
CN216240959U (zh) 发电设备
KR100717772B1 (ko) 제연용 급추진 환기팬 장치
CN116294044A (zh) 一种新风中央空调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10131830B (zh) 送风管道系统
CN205908501U (zh) 一种建筑防火用排烟装置
CN214249808U (zh) 一种集成风阀的组合式空调机组
CN212663070U (zh) 一种建筑用排烟通风装置
CN112377987A (zh) 一种集成风阀的组合式空调机组及控制方法
CN216305988U (zh) 一种矿用井下自动排风系统
CN222438113U (zh) 一种消防工程用排烟装置
CN217002332U (zh) 一种用于电动车充放电智能消防设施的电动补风装置
CN221923794U (zh) 一种建筑节能通风装置
CN218953658U (zh) 一种具备防串火结构的地下车库用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430090 building 26, zone a, Huading Industrial Park, Hanna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Buffet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30090 building 26, zone a, Huading Industrial Park, Hanna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UHAN BOFEITE LABORATORY EQUIPMENT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heat exchange exhaust and air supply system for experimental buildings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111

Pledgee: Bank of China Limited Wuhan Jiang'an sub branch

Pledgor: Buffet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4980032911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