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03969U - 一种齿轮式气马达 - Google Patents
一种齿轮式气马达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203969U CN220203969U CN202321138771.8U CN202321138771U CN220203969U CN 220203969 U CN220203969 U CN 220203969U CN 202321138771 U CN202321138771 U CN 202321138771U CN 220203969 U CN220203969 U CN 22020396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ear
- output shaft
- motor
- shell
- driving ge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齿轮式气马达,包括壳体,壳体的右侧同轴可拆卸式安装有一马达端盖,壳体的内部上部左侧设置有一主动齿轮,在内部下部左侧设置一从动齿轮,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均通过轴承进行支撑,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且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对称设置在壳体轴线两侧,主动齿轮的右端设置有与其同轴的输出齿轮;在马达端盖内同轴安装有一输出轴,输出轴左侧端部伸入马达端盖内,并在其端部设置有输入齿轮,且该齿轮与主动齿轮上的输出齿轮相啮合,且在所述输入齿轮与输出轴之间设置有一过载保护结构。本实用新型整体运行平稳,结构紧凑,能够节约占用空间,能够适应更复杂的安装环境。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齿轮马达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齿轮式气马达。
背景技术
传统的齿轮马达,如中国专利CN 211623612 U提供的一种高转速齿轮马达,包括壳体、马达主动齿轮、端盖;壳体的右侧可拆卸式安装有一组变速箱端盖,壳体的内部下部左侧设置有一组横向的马达主动齿轮,马达主动齿轮和马达从动齿轮的上下侧均通过支撑轴套进行固定支撑,马达主动齿轮的上部直接啮合有马达从动齿轮,马达主动齿轮的右端固定安装有与马达主动齿轮同轴线的传动齿轮。
这种传统的齿轮马达,由于采用这种单侧输出的非对称结构,这种不规则的外形结构,不方便安装,不能满足多种工况下的安装需求。与此同时,这种传统的齿轮马达,缺少过载保护结构,在超出扭矩范围导致过载时,容易造成齿轮马达的损坏,严重影响齿轮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齿轮式气马达。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齿轮式气马达,包括壳体,壳体的右侧同轴可拆卸式安装有一马达端盖,壳体的内部上部左侧设置有一主动齿轮,在内部下部左侧设置一从动齿轮,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均通过轴承进行支撑,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且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对称设置在壳体轴线两侧,主动齿轮的右端设置有与其同轴的输出齿轮;在马达端盖内同轴安装有一输出轴,输出轴左侧端部伸入马达端盖内,并在其端部设置有输入齿轮,且该输入齿轮与输出齿轮相啮合,且在所述输入齿轮与输出轴之间设置有一过载保护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设置,所述过载保护结构包括在输出轴位于齿轮马达内部的端部一侧设置的压盖,一螺钉穿过所述压盖并与输出轴端部螺纹连接;输出轴位于齿轮马达内部的一侧设置一台阶,在所述压盖与台阶之间的输出轴所在部位上设置有一组碟簧,碟簧一端与压盖抵接;在台阶上设有一滚动轴承,在所述滚动轴承外圈设有所述输入齿轮,碟簧另一端将输入齿轮整体压紧于输出轴的台阶上;在所述输入齿轮靠近台阶的一侧端面设置有凸台,在输出轴上与凸台对应开设有凹槽,凸台嵌入于凹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设置,在所述马达端盖前后两侧端面分别同轴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输出轴的轴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设置,所述碟簧数量至少为一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设置,在所述马达端盖内设置有空腔,在所述马达端盖靠近壳体一侧设置有进气口,所述空腔通过进气口连通有气源;所述空腔内靠近进气口的位置与输出轴同轴设置有刹车盘,所述刹车盘套设在输出轴上并与输出轴通过平键滑动连接;还包括活塞,所述活塞套设在输出轴上,其一侧设置有弹簧,另一侧与刹车盘一侧抵接,且在所述刹车盘上设置有平行于轴线的通气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压缩空气驱动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与输出轴相啮合的输入齿轮旋转,最后驱动输出轴转动输出转速。由于采用对称式的结构设计,使输出轴位于壳体中间位置进行转速输出,相比于现有技术,其整体形状规则,能够适应多种复杂的安装环境。
2.本实用新型在负载范围内时,碟簧压紧输入齿轮,使凸台嵌入于凹槽内,在输入齿轮转动时带动输出轴转动;过载时,超出最大转矩值,凸台自凹槽内滑出,凸台与台阶端面接触,推动碟簧压缩,此时,会出现打滑现象,输入齿轮无法继续带动输出轴持续转动,具有过载保护的效果,能够有效提高齿轮马达的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的过载保护结构,通过调整碟簧的预紧程度,来限定最大输出转矩。通过调节输出轴端部的螺钉,带动压盖位置向远离或者靠近输出轴的位置移动:压盖靠近输出轴时,碟簧进一步压缩,压紧力增大,从而使最大输出转矩增大,反之压盖远离输出轴时,最大输出转矩减小。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实际工况选择合适的最大输出转矩,应用更为广泛,适用性高.
4.本实用新型在马达端盖内设置有刹车装置,齿轮马达启动,气源通过进气口向空腔内充入高压气体,高压气体沿通气孔进入推动活塞位移使弹簧压缩,刹车盘与活塞脱离,刹车装置不工作,齿轮马达正常运转;齿轮马达停机时,停止通气,弹簧回弹,推动活塞与刹车盘贴合,进一步使刹车盘压紧在马达端盖内空腔侧壁上,实现齿轮马达的刹车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齿轮马达结构示意图。
图2是凸台与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1
参照图1,包括壳体1、主动齿轮2、马达端盖3;壳体1的右侧同轴可拆卸式安装有一马达端盖3,壳体1的内部上部左侧设置有一主动齿轮2,在内部下部左侧设置一从动齿轮4,主动齿轮2和从动齿轮4均通过轴承进行固定支撑,主动齿轮2与从动齿轮4相啮合,且主动齿轮2与从动齿轮4对称设置在壳体1轴线两侧;主动齿轮2的右端固定安装有与其同轴的输出齿轮5;在马达端盖3内同轴安装有一输出轴6,输出轴6左侧端部伸入马达端盖3内,并在其端部设置有输入齿轮7,且输入齿轮7与输出齿轮5相啮合。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在马达端盖3前后两侧端面分别同轴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输出轴6的轴承,输出轴6在齿轮的带动下实现旋转。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启动马达驱动主动齿轮2转动,从而带动从动齿轮4进行同步转动;主动齿轮2带动输出齿轮5同步旋转,进而带动与输出齿轮5相啮合的输入齿轮7旋转,最后驱动输出轴6转动输出转速。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采用对称式的结构设计,使输出轴位于壳体中间位置进行转速输出,相比于现有技术,其整体形状规则,能够适应多种复杂的安装环境。
实施例2
参照图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实施例2包含了实施例1的所有技术特征,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在该齿轮马达中,设置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载保护结构,具体地:齿轮马达的输出轴6位于齿轮马达内部的端部一侧设置有一压盖8,一螺钉9穿过所述压盖8并与输出轴6端部螺纹连接;输出轴6位于齿轮马达的一侧设置有一台阶,在所述压盖8与台阶之间的输出轴所在部位上设置有一组碟簧10,碟簧10一端与压盖8抵接;在碟簧10与台阶之间设有一滚动轴承11,在所述滚动轴承11外圈设有所述输入齿轮7,碟簧10另一端将齿轮整体压紧于输出轴6的台阶上;在所述输入齿轮7靠近台阶的一侧端面设置有凸台12,在输出轴6上与凸台12对应开设有凹槽13,凸台12嵌入于凹槽13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设置,所述碟簧10数量至少为一个。
本实用新型的过载保护结构,通过调整碟簧的预紧程度,来限定最大输出转矩。通过调节输出轴端部的螺钉,带动压盖位置向远离或者靠近输出轴的位置移动:压盖靠近输出轴时,碟簧进一步压缩,压紧力增大,从而使最大输出转矩增大,反之压盖远离输出轴时,最大输出转矩减小。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实际工况选择合适的最大输出转矩,应用更为广泛,适用性高,在负载范围内时,碟簧压紧输入齿轮,使凸台嵌入于凹槽内,在输入齿轮转动时带动输出轴转动;过载时,超出最大转矩值,凸台自凹槽内滑出,凸台与台阶端面接触,推动碟簧压缩,此时,会出现打滑现象,输入齿轮无法继续带动输出轴持续转动,具有过载保护的效果,能够有效提高齿轮马达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3
参照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实施例3包含了实施例1的所有技术特征,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在所述马达端盖3内设置有空腔14,在所述马达端盖3靠近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进气口(图中未示出),所述空腔14通过进气口连通有气源;所述空腔14内靠近进气口的位置与输出轴6同轴设置有刹车盘15,所述刹车盘15套设在输出轴6上并与输出轴6通过平键滑动连接;还包括活塞16,所述活塞16套设在输出轴6上,其一侧设置有弹簧17,另一侧与刹车盘15一侧抵接,且在所述刹车盘15上设置有平行于轴线的通气孔18。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齿轮马达启动时,气源通过进气口向空腔内充入高压气体,高压气体沿通气孔进入推动活塞位移使弹簧压缩,刹车盘与活塞脱离,同时推动刹车盘移动,此时刹车装置不工作,齿轮马达正常运转;齿轮马达停机时,停止通气,弹簧回弹,推动活塞与刹车盘贴合,进一步使刹车盘压紧在马达端盖内空腔侧壁上,实现齿轮马达的刹车功能。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上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Claims (5)
1.一种齿轮式气马达,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壳体的右侧同轴可拆卸式安装有一马达端盖,壳体的内部上部左侧设置有一主动齿轮,在内部下部左侧设置一从动齿轮,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均通过轴承进行支撑,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且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对称设置在壳体轴线两侧,主动齿轮的右端设置有与其同轴的输出齿轮;在马达端盖内同轴安装有一输出轴,输出轴左侧端部伸入马达端盖内,并在其端部设置有输入齿轮,且该输入齿轮与输出齿轮相啮合,且在所述输入齿轮与输出轴之间设置有一过载保护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式气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过载保护结构包括在输出轴位于齿轮马达内部的端部一侧设置的压盖,一螺钉穿过所述压盖并与输出轴端部螺纹连接;输出轴位于齿轮马达内部的一侧设置一台阶,在所述压盖与台阶之间的输出轴所在部位上设置有一组碟簧,碟簧一端与压盖抵接;在台阶上设有一滚动轴承,在所述滚动轴承外圈设有所述输入齿轮,碟簧另一端将输入齿轮整体压紧于输出轴的台阶上;在所述输入齿轮靠近台阶的一侧端面设置有凸台,在输出轴上与凸台对应开设有凹槽,凸台嵌入于凹槽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式气马达,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马达端盖前后两侧端面分别同轴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输出轴的轴承。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齿轮式气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碟簧数量至少为一个。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式气马达,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马达端盖内设置有空腔,在所述马达端盖靠近壳体一侧设置有进气口,所述空腔通过进气口连通有气源;所述空腔内靠近进气口的位置与输出轴同轴设置有刹车盘,所述刹车盘套设在输出轴上并与输出轴通过平键滑动连接;还包括活塞,所述活塞套设在输出轴上,其一侧设置有弹簧,另一侧与刹车盘一侧抵接,且在所述刹车盘上设置有平行于轴线的通气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138771.8U CN220203969U (zh) | 2023-05-12 | 2023-05-12 | 一种齿轮式气马达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138771.8U CN220203969U (zh) | 2023-05-12 | 2023-05-12 | 一种齿轮式气马达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203969U true CN220203969U (zh) | 2023-12-19 |
Family
ID=891550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138771.8U Active CN220203969U (zh) | 2023-05-12 | 2023-05-12 | 一种齿轮式气马达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203969U (zh) |
-
2023
- 2023-05-12 CN CN202321138771.8U patent/CN22020396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594605A (zh) | 一种正反转输出扭矩均衡的蜗轮减速电机 | |
CN101486260B (zh) | 一种冲床的离合刹车器组件 | |
CN213270889U (zh) | 一种电动汽车用减速器 | |
CN210881654U (zh) | 一种电驱动动力总成 | |
CN220203969U (zh) | 一种齿轮式气马达 | |
CN200967416Y (zh) | 一种用于电瓶车的后驱动桥 | |
CN220203970U (zh) | 一种齿轮式气马达的过载保护结构 | |
CN218093425U (zh) | 一种带有新型耐磨片的电动汽车空调压缩机组件 | |
CN212429690U (zh) | 一种正反转输出扭矩均衡的蜗轮减速电机 | |
CN214063682U (zh) | 一种带制动对称支承的外齿回转驱动器 | |
CN220523275U (zh) | 电动工具 | |
CN219754604U (zh) | 一种对称型齿轮式气马达 | |
CN211950842U (zh) | 一种可实现自身紧固的轴向出油摆线泵 | |
CN1588761A (zh) | 一种带蜗轮蜗杆减速机构的电机 | |
CN210623085U (zh) | 配重块、驱动组件及压缩机 | |
CN209781659U (zh) | 一种新型两挡变速用电机蜗轮蜗杆换挡机构 | |
CN205244322U (zh) | 铝合金双级减速机 | |
CN101272072A (zh) | 斜齿轮压缩机专用电机轴承装置 | |
CN218606480U (zh) | 一种扫地机器人滚刷驱动模组 | |
CN2628796Y (zh) | 一种电动离合器 | |
CN2573766Y (zh) | 滚珠式防冲节能离合器 | |
CN207470398U (zh) | 一种用于空调系统的压缩机 | |
CN107461337B (zh) | 电动涡旋压缩机的驱动机构 | |
CN214787984U (zh) | 一种机电一体式两级螺杆压缩机 | |
CN2194433Y (zh) | 一种新型离心式离合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