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93080U - 一种刀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刀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093080U CN220093080U CN202321488492.4U CN202321488492U CN220093080U CN 220093080 U CN220093080 U CN 220093080U CN 202321488492 U CN202321488492 U CN 202321488492U CN 220093080 U CN220093080 U CN 22009308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orkpiece
- face
- side edge
- tool according
- peripheral surfa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6
- 238000000227 gr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0000010485 cop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498 polish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01 m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04 jo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Milling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刀具,包括柄部和切削部,切削部包括相对两侧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及衔接第一端的端面和第二端的端面的外周面,第一端的端面连接于柄部,外周面设有用于切削工件的侧刃,第二端的端面设有多个凹槽和多个用于加工工件表面的修磨面,一个凹槽位于相邻两个修磨面之间,修磨面与水平面成预设角度。在使用刀具对工件进行加工时,侧刃可以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由于切削部的第二端的端面设有修磨面,当工件上与切削部的第二端的端面对应的待加工平面出现刀纹等不平整问题时,随着刀具的旋转,修磨面会逐渐磨平刀纹,即修磨面可以对工件的待加工平面起到修磨作用,以降低工件出现刀纹或台阶的不良加工问题,从而提高工件的加工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刀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刀具。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领域中,刀具的结构会关系到产品加工质量的优劣,例如对于一些具有侧刃和底刃的铣刀而言,在进行铣削时,侧刃和底刃会同时切削工件,在切削完成之后,通常底刃会在工件的表面产生刀纹或者台阶等不良的表面结构,进而导致工件的报废,从而造成生产成本的提高。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刀具,以提高对工件的加工质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刀具,能够提高对工件的加工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刀具,包括柄部和切削部,所述切削部包括相对两侧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及衔接所述第一端的端面和所述第二端的端面的外周面,所述第一端的端面连接于所述柄部;所述外周面设有用于切削工件的侧刃;所述第二端的端面设有多个凹槽和多个用于加工工件表面的修磨面,一个所述凹槽位于相邻两个所述修磨面之间,所述修磨面与水平面成预设角度。
优选地,所述外周面设有自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延伸的排屑槽,所述排屑槽相邻于所述侧刃。
优选地,所述排屑槽延伸至所述修磨面。
优选地,所述凹槽自所述第二端的端面中部向外部延伸,相邻的两个所述凹槽的夹角相同。
优选地,所述修磨面在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方向上的投影长度小于所述凹槽的深度。
优选地,所述侧刃自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螺旋延伸。
优选地,所述外周面设有多条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所述侧刃。
优选地,所述侧刃的条数与所述修磨面的个数相同。
优选地,所述外周面设有环形槽。
优选地,所述环形槽靠近所述第一端的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一端的端面具有第一预设间距,所述环形槽靠近所述第二端的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二端的端面具有第二预设间距,所述环形槽将所述侧刃分为第一侧分刃和第二侧分刃及位于所述环形槽的第三侧分刃。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刀具,包括柄部和切削部,切削部包括相对两侧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及衔接第一端的端面和第二端的端面的外周面,第一端的端面连接于柄部,外周面设有用于切削工件的侧刃,第二端的端面设有多个凹槽和多个用于加工工件表面的修磨面,一个凹槽位于相邻两个修磨面之间,修磨面与水平面成预设角度。在使用刀具对工件进行加工时,侧刃可以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由于切削部的第二端的端面设有修磨面,当工件上与切削部的第二端的端面对应的待加工平面出现刀纹等不平整问题时,随着刀具的旋转,修磨面会逐渐磨平刀纹,即修磨面可以对工件的待加工平面起到修磨作用,以降低工件出现刀纹或台阶的不良加工问题,从而提高工件的加工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刀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刀具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刀具的仰视图。
附图标记如下:
10为柄部;
20切削部;
21为第一端;
22为第二端,221为凹槽,222为修磨面;
23为外周面,231为侧刃,2311为第一侧分刃,2312为第二侧分刃,2313为第三侧分刃,232为排屑槽,233为环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图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刀具,包括柄部10和切削部20,切削部20包括相对两侧的第一端21和第二端22,及衔接第一端21的端面和第二端22的端面的外周面23,第一端21的端面连接于柄部10,柄部10与切削部20可以为一体式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柄部10和切削部20为圆柱形结构,柄部10的外径小于切削部20的外径,切削部20的第一端21为上端,第二端22为下端,外周面23为外侧的弧形表面;切削部20的外周面23设有用于切削工件的侧刃231;切削部20的第二端22的端面设有多个凹槽221和多个用于加工工件表面的修磨面222,一个凹槽221位于相邻两个修磨面222之间,如图1和图3所示,切削部20的第二端22设有四个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凹槽221和修磨面222,修磨面222与水平面成预设角度,如图1所示,一个修磨面222与其中一个凹槽221相邻的一条边位于水平面内,与另一个凹槽221相邻的一条边与水平面呈预设夹角,如图2所示,在主视方向上,位于前面的一个修磨面222的左端高于其右端。在使用刀具对工件进行加工时,如图3所示,刀具逆时针(仰视角)旋转时,侧刃231可以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由于切削部20的第二端22的端面设有修磨面222,当工件上与切削部20的第二端22的端面对应的待加工平面出现刀纹等不平整问题时,随着刀具的旋转,修磨面222会逐渐磨平刀纹,即修磨面222可以对工件的待加工平面起到修磨作用,以降低工件出现刀纹或台阶的不良加工问题,从而提高工件的加工质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切削部20的外周面23设有自第一端21向第二端22延伸的排屑槽232,排屑槽232相邻于侧刃231,即侧刃231在工件上切削下的物料可以从与该侧刃231相邻的排屑槽232排出。侧刃231可以通过在圆柱体的外周面23设置凸起的方式加工而成,例如在圆柱体的外周面23设置自第一端21至第二端22延伸的长条凸起,然后在长条凸起的侧边上设置侧刃231;或者通过在圆柱体的外周面23去除材料的方式加工而成,例如先在圆柱体的外周面23设置一条排屑槽232,然后在排屑槽232的一侧与外周面23的相接处设置侧刃231。其中外周面23设有多条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侧刃231,每一条侧刃231对应一个排屑槽232,此外侧刃231的条数优选与修磨面222的个数相同,如图1所示,切削部20的外周面23设有四条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侧刃231,切削部20的下端设有四个修磨面222。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排屑槽232延伸至修磨面222,修磨面222将工件上修磨下的物料通过排屑槽232排出,以避免修磨下的物料堆积在修磨面222而影响工件的表面加工质量。此外切削部20的第二端22的凹槽221,也可以对修磨面222修磨下的物料进行收集和排屑,即通过排屑槽232和凹槽221,可以提高修磨面222的排屑效果。另外由于排屑槽232是延伸至修磨面222处,即修磨面222和凹槽221的交界处与排屑槽232的下端处于不同的位置,可以提高修磨面222和凹槽221的交界处的强度,进而提高修磨面222的使用寿命。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凹槽221自第二端22的端面中部向外部延伸,相邻的两个凹槽221的夹角相同,如图1和图3所示,凹槽221为呈直线方向延伸的直凹槽221,相邻的两个凹槽221的夹角为90°。其中如图1和图2所示,修磨面222在第一端21至第二端22方向上的投影长度小于凹槽221的深度,即修磨面222最高点所处的水平面与最低点所处的水平面的间距小于凹槽221在高度方向上的深度,通过较深的凹槽221,可以容纳更多的修磨屑,以降低修磨屑对工件端面的影响。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侧刃231自第一端21向第二端22螺旋延伸,即侧刃231为螺旋刃,相应地,排屑槽232为螺旋槽,如图1所示,侧刃231为右旋右切结构,刀具逆时针加工工件时,侧刃231切下的物料自下而上从排屑槽232排出。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切削部20的外周面23设有环形槽233,环形槽233靠近第一端21的第一侧壁与第一端21的端面具有第一预设间距,环形槽233靠近第二端22的第二侧壁与第二端22的端面具有第二预设间距,第一预设间距和第二预设间距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环形槽233将侧刃231分为第一侧分刃2311和第二侧分刃2312及位于环形槽233的第三侧分刃2313,即切削部20在主视投影方向上呈工字型,通过在切削部20的外周面23设置环形槽233,使得刀具为成型刀具,在对工件加工时,可以一次加工成型,以提高加工效率,例如在对工件上的孔槽进行加工时,切削部20的外周面23上的第一侧分刃2311和第二侧分刃2312及第三侧分刃2313可以对孔槽的侧壁进行切削,切削部20的下端的修磨面222可以对孔槽的内底面进行修磨,即刀具的侧部进行切削加工,下端进行修磨。
除了将环形槽233设置在外周面23的中部之外,还可将环形槽233设置在外周面23的下端,此时切削部20在主视投影上呈T型,另外也可将环形槽233设置在外周面23的上端,此时切削部20在主视投影上呈倒T型。关于环形槽233的设置位置,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刀具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柄部(10)和切削部(20),
所述切削部(20)包括相对两侧的第一端(21)和第二端(22),及衔接所述第一端(21)的端面和所述第二端(22)的端面的外周面(23),所述第一端(21)的端面连接于所述柄部(10);
所述外周面(23)设有用于切削工件的侧刃(231);
所述第二端(22)的端面设有多个凹槽(221)和多个用于加工工件表面的修磨面(222),一个所述凹槽(221)位于相邻两个所述修磨面(222)之间,所述修磨面(222)与水平面成预设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周面(23)设有自所述第一端(21)向所述第二端(22)延伸的排屑槽(232),所述排屑槽(232)相邻于所述侧刃(2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屑槽(232)延伸至所述修磨面(2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21)自所述第二端(22)的端面中部向外部延伸,相邻的两个所述凹槽(221)的夹角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修磨面(222)在所述第一端(21)至所述第二端(22)方向上的投影长度小于所述凹槽(221)的深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刃(231)自所述第一端(21)向所述第二端(22)螺旋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周面(23)设有多条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所述侧刃(23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刃(231)的条数与所述修磨面(222)的个数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周面(23)设有环形槽(23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槽(233)靠近所述第一端(21)的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一端(21)的端面具有第一预设间距,所述环形槽(233)靠近所述第二端(22)的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二端(22)的端面具有第二预设间距,所述环形槽(233)将所述侧刃(231)分为第一侧分刃(2311)和第二侧分刃(2312)及位于所述环形槽(233)的第三侧分刃(2313)。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488492.4U CN220093080U (zh) | 2023-06-12 | 2023-06-12 | 一种刀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488492.4U CN220093080U (zh) | 2023-06-12 | 2023-06-12 | 一种刀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093080U true CN220093080U (zh) | 2023-11-28 |
Family
ID=888488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488492.4U Active CN220093080U (zh) | 2023-06-12 | 2023-06-12 | 一种刀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093080U (zh) |
-
2023
- 2023-06-12 CN CN202321488492.4U patent/CN22009308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2351870B1 (ko) | 회전 절삭 공구와 가변 폭의 부 릴리프 표면을 갖는 회전 절삭 공구용 가역 절삭 인서트 | |
KR101667010B1 (ko) | 복수 면의 가공이 가능한 복합가공 엔드밀 | |
CN104191000A (zh) | 一种错齿结构的四刃扩孔钻 | |
CN204735726U (zh) | 高效复合可转位的单排齿皮带轮成形刀具 | |
CN220093080U (zh) | 一种刀具 | |
CN208976932U (zh) | 高性能精密成型槽圆鼻刀具 | |
KR101220899B1 (ko) | 다수의 커팅날을 갖는 드릴 제조방법 및 이로부터 제조되는 드릴 | |
CN217412591U (zh) | 一种一次成型多个倒圆角的成型铣刀 | |
CN216065722U (zh) | 一种鼓形圆弧铣刀 | |
CN214640518U (zh) | 插铣刀具 | |
CN216575739U (zh) | 粗精加工一体铣刀 | |
CN213997964U (zh) | 一种便于排屑的铣刀 | |
KR20120044059A (ko) | 엔드밀 | |
CN114102271A (zh) | 一种中框加工方法及加工装置 | |
KR20120023466A (ko) | 복합 엔드밀 | |
KR101861953B1 (ko) | 라우터 엔드밀 구조 | |
CN211804053U (zh) | 一种用于高硬材料加工的铣刀 | |
CN213614388U (zh) | 一种不等分整体铣刀 | |
CN218016030U (zh) | 一种立铣刀 | |
CN222520065U (zh) | 粗精一体铝用刀 | |
CN221817446U (zh) | 模框铣刀 | |
CN222133578U (zh) | 倒角铣刀 | |
JP6825068B1 (ja) | 切削用インサート、高送り用回転切削工具及び隅削り用回転切削工具 | |
CN210387726U (zh) | 用于材料拉伸试块加工的成型铣刀 | |
CN219986332U (zh) | 一种可端铣和粗精高效加工波刃铣刀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