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61328U - 一种盐碱地小麦播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盐碱地小麦播种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961328U CN219961328U CN202321706919.3U CN202321706919U CN219961328U CN 219961328 U CN219961328 U CN 219961328U CN 202321706919 U CN202321706919 U CN 202321706919U CN 219961328 U CN219961328 U CN 21996132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me
- saline
- rear wheel
- alkali land
- sowing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Sow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盐碱地小麦播种装置,属于盐碱地垄作装置技术领域,该盐碱地小麦播种装置包括车架、前轮、后轮;所述前轮转动连接在所述车架前部的下方,所述后轮转动连接在所述车架后部的下方,所述车架上设置有用于开沟的开沟结构、用于撒播小麦种子的下种结构以及用于使泥土覆盖小麦种子的覆土结构;所述前轮的表面上设置有环状凸起,所述后轮的表面圆周阵列设置有棘凸,位于所述后轮上部的所述棘凸始终朝前倾斜;所述棘凸包括长弧面和短弧面,所述棘凸的顶端朝向所述短弧面,所述棘凸的长弧面上固定设置有橡胶层;本实用新型能够笔直均匀的对小麦进行播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盐碱地垄作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盐碱地小麦播种装置。
背景技术
盐碱地是盐类集积的一个种类,是指土壤里面所含的盐分影响到作物的正常生长,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粮农组织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盐碱地的面积为9.5438亿公顷,其中我国为9913万公顷。我国碱土和碱化土壤的形成,大部分与土壤中碳酸盐的累积有关,因而碱化度普遍较高,严重的盐碱土壤地区植物几乎不能生存。
农业耕播机械是现代化农业的基础,其可执行自动化播种、施肥等作业,大大提升耕播效率。目前,在盐碱地进行小麦播种之前,需先按照设定的间距进行开沟、施入风化煤等压盐碱物质以及合土之后,再进行播种作业。
在盐碱地种植小麦时,播种要行直垄平,沟直底平;下种均匀,防止漏播,且应适当浇播,这样可使种子加速出苗,防止盐碱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盐碱地小麦播种装置,能够笔直均匀的对小麦进行播种。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盐碱地小麦播种装置,其中,包括车架、前轮、后轮;所述前轮转动连接在所述车架前部的下方,所述后轮转动连接在所述车架后部的下方,所述车架上设置有用于开沟的开沟结构、用于撒播小麦种子的下种结构以及用于使泥土覆盖小麦种子的覆土结构;所述前轮的表面上设置有环状凸起,所述后轮的表面圆周阵列设置有棘凸,位于所述后轮上部的所述棘凸始终朝前倾斜。
通过在前轮上设置环状凸起,使环状凸起嵌入到泥中中,减小前轮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上下震动,减小震动对开沟结构、下种结构、覆土结构运作的影响,使开沟结构开出的沟高度稳定,下种结构不易由于震动影响下种速度,覆土结构进行覆土也更为平整;同时环状凸起嵌入到泥中,不易打滑,环状凸起转动一周产生的压痕为直线,便于车架直线运动,使小麦播种更为笔直;通过在后轮上设置棘凸,在车架向前运动时棘凸的顶端能够挖入泥地中,后轮不易产生打滑,同时便于进行沟壑挖掘。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盐碱地小麦播种装置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其中,所述开沟结构包括犁头、犁杆、螺纹套、支撑管,所述犁头固定连接在所述犁杆的下部,所述犁杆包括下部的弯杆部分以及上部的直杆部分,所述直杆部分上设置有螺纹以及键槽,所述直杆部分的键槽与所述车架上的凸起滑动卡合,所述直杆部分的螺纹与所述螺纹套内部的螺纹相配合,所述螺纹套卡合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管的上端,所述支撑管的下端与所述车架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套的侧部固定连接有多根旋转杆。
通过上述设置,能够通过螺纹套与犁杆直杆部分的螺纹配合,通过旋转螺纹套可以实现对犁杆以及犁头的升降,便于调整犁头的挖入深度,同时设置键槽与凸起滑动卡合,在犁杆升降运动时,犁头不会由于螺纹套旋转产生偏转。
进一步的,所述下种结构包括种箱、落种口、旋转辊、驱动电机,所述种箱固定设置在所述落种口上部,并互相连通,所述落种口固定设置在所述车架上并穿过所述车架,所述旋转辊设置在所述落种口内部,两端与所述落种口的侧壁轴承连接,所述旋转辊侧部与所述落种口接触,所述旋转辊侧部上圆周均匀阵列设置有排种槽,所述车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旋转辊的一端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设置,通过驱动电机驱动旋转辊旋转,能够在种箱内的种子落入旋转辊内的排种槽中时,通过转动旋转辊将排种槽内的种子下落出来,在进行下种时,匀速旋转的旋转辊以及内部储存空间相同的多个排种槽,可以保障下种均匀。
进一步的,所述覆土结构包括覆土板、弹性连接绳,所述覆土板为对称设置的两块,两块所述覆土板呈“八”字状,扩口方向朝向前端,两块所述覆土板上端均与所述车架的底部铰接,两块所述覆土板之间连接有弹性连接绳,所述弹性连接绳用于拉合两块所述覆土板。
通过上述设置,两块覆土板的底部能将配犁头铲至两侧的泥土拨回,使泥土覆盖小麦种子,同时覆土板的顶部采用铰接,以及覆土板之间通过弹性连接绳进行连接,通过弹性连接绳对两块覆土板进行拉扯,在两块覆土板底部的泥土过多时,两块覆土板能够向两侧以及上方旋转运动,减少拨动的泥土,使小麦种子上方覆盖的泥土不至于过多。
进一步的,所述车架的前部下方固定连接有前轮连接杆,所述前轮连接杆的底端轴承连接有前轮轴,所述前轮轴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所述前轮。
进一步的,所述车架的后部下方铰接有后轮连接杆,所述后轮连接杆的底端轴承连接有后轮轴,所述后轮轴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所述后轮。
进一步的,所述车架后部底面上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与所述后轮连接杆的后侧铰接。
通过设置电动伸缩杆,以及后轮连接杆与车架采用铰接,能够通过电动伸缩杆伸缩拉动后轮连接杆旋转,使电动伸缩杆倾斜,调节后轮的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棘凸包括长弧面和短弧面,所述棘凸的顶端朝向所述短弧面,所述棘凸的长弧面上固定设置有橡胶层。
通过设置橡胶层,在播种装置不进行工作时,车架向后运动,棘凸上的长弧面与地面接触,不会产生太大的噪音,同时还能对长弧面进行保护。
进一步的,所述车架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设置有连接扣。
通过设置连接扣,便于使用者采用拖拉机等工具对播种装置进行连接拖拉。
进一步的,所述车架的上部还放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用于给所述驱动电机、所述电动伸缩杆供电。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盐碱地小麦播种装置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前轮上设置环状凸起,使环状凸起嵌入到泥中中,减小前轮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上下震动,减小震动对开沟结构、下种结构、覆土结构运作的影响,使开沟结构开出的沟高度稳定,下种结构不易由于震动影响下种速度,覆土结构进行覆土也更为平整;同时环状凸起嵌入到泥中,不易打滑,环状凸起转动一周产生的压痕为直线,便于车架直线运动,使小麦播种更为笔直;通过在后轮上设置棘凸,在车架向前运动时棘凸的顶端能够挖入泥地中,后轮不易产生打滑,同时便于进行沟壑挖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盐碱地小麦播种装置示意图;
图2为一种盐碱地小麦播种装置底部示意图;
图3为一种盐碱地小麦播种装置剖面图;
图4为一种盐碱地小麦播种装置后轮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车架;11、连接扣;12、蓄电池;2、前轮;21、环状凸起;3、后轮;31、棘凸;4、开沟结构;41、犁头;42、犁杆;43、螺纹套;431、旋转杆;44、支撑管;5、下种结构;51、种箱;52、落种口;53、旋转辊;531、排种槽;54、驱动电机;6、覆土结构;61、覆土板;62、弹性连接绳;7、前轮连接杆;71、前轮轴;8、后轮连接杆;81、后轮轴;9、电动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盐碱地小麦播种装置,包括车架1、前轮2、后轮3;前轮2转动连接在车架1前部的下方,后轮3转动连接在车架1后部的下方,车架1上设置有用于开沟的开沟结构4、用于撒播小麦种子的下种结构5以及用于使泥土覆盖小麦种子的覆土结构6;前轮2的表面上设置有环状凸起21,后轮3的表面圆周阵列设置有棘凸31,位于后轮3上部的棘凸31始终朝前倾斜。
使用时,使用者采用拖拉机等拖拉机器,通过连接扣11与车架1的前端连接,通过拖拉机器对车架1进行拖拉移动,在进行播种时,通过旋转杆431旋转螺纹套43,螺纹套43与犁杆42直杆部分螺纹配合,随着螺纹套43旋转,犁杆42升降,使用者将犁杆42升降至合适高度后,使用拖拉机器对车架1进行拖拉,并启动驱动电机54,驱动电机54驱动旋转辊53旋转,种箱51内的小麦种子进入排种槽531中,并随着旋转辊53的旋转,在排种槽531位于旋转辊53下方时,排种槽531内部的小麦种子落出,进行持续均匀下种,随着车架1被拖拉移动,犁头41对泥土进行铲动,开出沟壑,下种结构5将小麦种子下种在沟壑中,然后覆土板61的底部与被犁头41铲开的泥土接触,将泥土拨回沟壑中,对小麦种子进行掩埋。
完成播种后,关闭驱动电机54,停止下种,然后使用者启动电动伸缩杆9,电动伸缩杆9伸长,使后轮连接杆8由向后倾斜变为垂直,使车架1的后部抬高,随着车架1后部被抬高,覆土板61底部不与地面接触,然后使用者升高犁头41,使犁头41远离地面,然后使用者使用拖拉工具与车架1后端的连接扣11连接,对车架1进行拖拉。
其中,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开沟结构4包括犁头41、犁杆42、螺纹套43、支撑管44,犁头41固定连接在犁杆42的下部,犁杆42包括下部的弯杆部分以及上部的直杆部分,直杆部分上设置有螺纹以及键槽,直杆部分的键槽与车架1上的凸起滑动卡合,直杆部分的螺纹与螺纹套43内部的螺纹相配合,螺纹套43卡合转动连接在支撑管44的上端,支撑管44的下端与车架1上表面固定连接,螺纹套43的侧部固定连接有多根旋转杆431。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下种结构5包括种箱51、落种口52、旋转辊53、驱动电机54,种箱51固定设置在落种口52上部,并互相连通,落种口52固定设置在车架1上并穿过车架1,旋转辊53设置在落种口52内部,两端与落种口52的侧壁轴承连接,旋转辊53侧部与落种口52接触,旋转辊53侧部上圆周均匀阵列设置有排种槽531,车架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54,驱动电机54的输出轴与旋转辊53的一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覆土结构6包括覆土板61、弹性连接绳62,覆土板61为对称设置的两块,两块覆土板61呈“八”字状,扩口方向朝向前端,两块覆土板61上端均与车架1的底部铰接,两块覆土板61之间连接有弹性连接绳62,弹性连接绳62用于拉合两块覆土板61。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车架1的前部下方固定连接有前轮连接杆7,前轮连接杆7的底端轴承连接有前轮轴71,前轮轴71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前轮2。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车架1的后部下方铰接有后轮连接杆8,后轮连接杆8的底端轴承连接有后轮轴81,后轮轴81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后轮3。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车架1后部底面上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9,电动伸缩杆9的伸缩端与后轮连接杆8的后侧铰接。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棘凸31包括长弧面和短弧面,棘凸31的顶端朝向短弧面,棘凸31的长弧面上固定设置有橡胶层。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车架1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设置有连接扣11。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车架1的上部还放置有蓄电池12,蓄电池12用于给驱动电机54、电动伸缩杆9供电。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操作步骤是:使用时,使用者采用拖拉机等拖拉机器,通过连接扣11与车架1的前端连接,通过拖拉机器对车架1进行拖拉移动,在进行播种时,通过旋转杆431旋转螺纹套43,螺纹套43与犁杆42直杆部分螺纹配合,随着螺纹套43旋转,犁杆42升降,使用者将犁杆42升降至合适高度后,使用拖拉机器对车架1进行拖拉,并启动驱动电机54,驱动电机54驱动旋转辊53旋转,种箱51内的小麦种子进入排种槽531中,并随着旋转辊53的旋转,在排种槽531位于旋转辊53下方时,排种槽531内部的小麦种子落出,进行持续均匀下种,随着车架1被拖拉移动,犁头41对泥土进行铲动,开出沟壑,下种结构5将小麦种子下种在沟壑中,然后覆土板61的底部与被犁头41铲开的泥土接触,将泥土拨回沟壑中,对小麦种子进行掩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盐碱地小麦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1)、前轮(2)、后轮(3);所述前轮(2)转动连接在所述车架(1)前部的下方,所述后轮(3)转动连接在所述车架(1)后部的下方,所述车架(1)上设置有用于开沟的开沟结构(4)、用于撒播小麦种子的下种结构(5)以及用于使泥土覆盖小麦种子的覆土结构(6);所述前轮(2)的表面上设置有环状凸起(21),所述后轮(3)的表面圆周阵列设置有棘凸(31),位于所述后轮(3)上部的所述棘凸(31)始终朝前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盐碱地小麦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沟结构(4)包括犁头(41)、犁杆(42)、螺纹套(43)、支撑管(44),所述犁头(41)固定连接在所述犁杆(42)的下部,所述犁杆(42)包括下部的弯杆部分以及上部的直杆部分,所述直杆部分上设置有螺纹以及键槽,所述直杆部分的键槽与所述车架(1)上的凸起滑动卡合,所述直杆部分的螺纹与所述螺纹套(43)内部的螺纹相配合,所述螺纹套(43)卡合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管(44)的上端,所述支撑管(44)的下端与所述车架(1)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套(43)的侧部固定连接有多根旋转杆(4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盐碱地小麦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种结构(5)包括种箱(51)、落种口(52)、旋转辊(53)、驱动电机(54),所述种箱(51)固定设置在所述落种口(52)上部,并互相连通,所述落种口(52)固定设置在所述车架(1)上并穿过所述车架(1),所述旋转辊(53)设置在所述落种口(52)内部,两端与所述落种口(52)的侧壁轴承连接,所述旋转辊(53)侧部与所述落种口(52)接触,所述旋转辊(53)侧部上圆周均匀阵列设置有排种槽(531),所述车架(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54),所述驱动电机(54)的输出轴与所述旋转辊(53)的一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盐碱地小麦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覆土结构(6)包括覆土板(61)、弹性连接绳(62),所述覆土板(61)为对称设置的两块,两块所述覆土板(61)呈“八”字状,扩口方向朝向前端,两块所述覆土板(61)上端均与所述车架(1)的底部铰接,两块所述覆土板(61)之间连接有弹性连接绳(62),所述弹性连接绳(62)用于拉合两块所述覆土板(6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盐碱地小麦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的前部下方固定连接有前轮连接杆(7),所述前轮连接杆(7)的底端轴承连接有前轮轴(71),所述前轮轴(71)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所述前轮(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盐碱地小麦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的后部下方铰接有后轮连接杆(8),所述后轮连接杆(8)的底端轴承连接有后轮轴(81),所述后轮轴(81)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所述后轮(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盐碱地小麦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后部底面上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9),所述电动伸缩杆(9)的伸缩端与所述后轮连接杆(8)的后侧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盐碱地小麦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棘凸(31)包括长弧面和短弧面,所述棘凸(31)的顶端朝向所述短弧面,所述棘凸(31)的长弧面上固定设置有橡胶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盐碱地小麦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设置有连接扣(1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盐碱地小麦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的上部还放置有蓄电池(12),所述蓄电池(12)用于给所述驱动电机(54)、所述电动伸缩杆(9)供电。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706919.3U CN219961328U (zh) | 2023-07-03 | 2023-07-03 | 一种盐碱地小麦播种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706919.3U CN219961328U (zh) | 2023-07-03 | 2023-07-03 | 一种盐碱地小麦播种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961328U true CN219961328U (zh) | 2023-11-07 |
Family
ID=885892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706919.3U Active CN219961328U (zh) | 2023-07-03 | 2023-07-03 | 一种盐碱地小麦播种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96132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947301A (zh) * | 2024-10-17 | 2024-11-15 | 江南大学 | 一种高效精准播种器 |
-
2023
- 2023-07-03 CN CN202321706919.3U patent/CN21996132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947301A (zh) * | 2024-10-17 | 2024-11-15 | 江南大学 | 一种高效精准播种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840780B (zh) | 胡麻全膜覆盖压土膜上精量穴播机 | |
CN102027820A (zh) | 一种浅耕除草开沟覆土种植方法及设备 | |
CN111819931A (zh) | 一种豆类播种机及其播种方法 | |
CN106416529A (zh) | 一种麦棉两熟预留行间棉籽播种机 | |
CN110036715A (zh) | 作物秸秆或绿肥作物剪截集中沟埋还田方法及相关设备 | |
CN219961328U (zh) | 一种盐碱地小麦播种装置 | |
CN114916270B (zh) | 一种集成式水稻直播多功能机及遥控式水稻直播机 | |
KR101363086B1 (ko) | 배토기 | |
EP0081274B1 (en) | Implement for loosening soil | |
CN111656895A (zh) | 一种用于苗木种植的灌溉沟起垄、施肥一体化装置 | |
CN201571316U (zh) | 草地播种机 | |
CN112544147B (zh) | 适于稻茬田黏重土壤的小麦条播机单体及种植方法 | |
JP2007000013A (ja) | 耕起・整地装置の砕土作業具およびこれを取り付けた耕起・整地装置 | |
CN108283029A (zh) | 一种挂接式叶菜联合整地播种机 | |
CN204697492U (zh) | 一种多功能草坪播种装置 | |
KR100589668B1 (ko) | 트랙터 부착형 로터리 겸용 작판 정지기 | |
CN117016081A (zh) | 湿黏土壤小麦原位深旋分层施肥宽播机及种植方法 | |
CN208029355U (zh) | 一种挂接式叶菜联合整地播种机 | |
CN218244404U (zh) | 一种长度可调节的多用途农具 | |
CN110089224A (zh) | 一种旋耕施肥播种一体机 | |
CN215912516U (zh) | 半夏播种机 | |
CN212992930U (zh) | 烟田中耕培土机 | |
CN208095079U (zh) | 一种深度可调的小型开沟播种回土机 | |
CN209806379U (zh) | 一种用于苗木种植的灌溉沟起垄、施肥一体化装置 | |
CN2329146Y (zh) | 抛垡开沟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