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9794363U - 大坡度金属屋面的屋脊构造 - Google Patents

大坡度金属屋面的屋脊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94363U
CN219794363U CN202321363625.5U CN202321363625U CN219794363U CN 219794363 U CN219794363 U CN 219794363U CN 202321363625 U CN202321363625 U CN 202321363625U CN 219794363 U CN219794363 U CN 2197943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of
board
panel
ridg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6362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鹏
姚焕成
尹镔
李安
刘尧
胡欣
李�浩
余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6362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943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943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943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of Covering Using Slabs Or Stiff She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坡度金属屋面的屋脊构造,屋脊构造包括:屋脊主体,屋脊主体包括屋面板、位于屋面板下方的底面板、撑设于屋面板和底面板之间的两支架、位于屋面板上方的泛水板、撑设于屋面板和泛水板之间的两Z型撑子、内层防水卷材;其中,屋面板包括呈夹角设置的第一屋面板和第二屋面板,且屋面板向下张开,底面板包括呈夹角设置的第一底面板和第二底面板,且底面板向下张开,两支架和两Z型撑子均分别对应第一屋面板和第二屋面板设置,且泛水板的两端跨接于两支架上,以向下遮住第一屋面板和第二屋面板之间的接缝,内层防水卷材覆盖泛水板;三角架,固定连接于底面板上,以支撑底面板。防水性能好,稳定性好。

Description

大坡度金属屋面的屋脊构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屋脊构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坡度金属屋面的屋脊构造。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大跨度空间异型结构越来越多,金属屋面的造型也越来越复杂。近年来利用金属屋面作为体育馆、展览馆、俱乐部、影剧院、机场航站楼的屋面维护体系也较为普遍。金属屋面具有工业化程度高、自重轻、稳定性好、外形美观的特点。缺点是安装节点复杂,受风荷载影响较大,施工难度高,一旦出现漏水很难进行修补,金属屋面的天沟位置、天窗与屋面板链接位置,尤其屋脊位置是金属屋面漏水及稳定性较差的主要部位。因此,对于复杂金属屋面体系,屋脊防水及结构加强需要尤为重视。
申请号为201620486001.6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金属屋面屋脊防水结构,包括安装于屋面檩条上且分别位于屋脊的两侧的两直立锁边板、封闭盖合于屋脊处两侧的锁边板上的铝镁锰材质的第一盖板、分别设于第一盖板外两侧的锁边板上的两橡胶挡水条、封闭盖合于屋脊处两侧挡水条上的第二盖板、安装于第二盖板外的锁边板上的屋面板龙骨以及安装于屋面板龙骨上的屋面板。具体地,锁边板通过固定架固定于屋面檩条上,屋面檩条之间与锁边板之间设有保温防潮层,固定架夹设于锁边板外并穿过保温防潮层,固定架的底端穿设螺钉进而紧固于屋面檩条上。屋面板龙骨通过自攻螺钉固定在固定架的顶端,第一盖板上铺设防水卷材。
但是此种金属屋面屋脊防水结构的不足之处在于:屋脊没有采取支撑措施,对于大坡度屋面,屋脊的稳定性得不到保障。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屋脊未采取支撑措施,对于大坡度屋面而言,屋脊的稳定性得不到保障,从而提供一种大坡度金属屋面的屋脊构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大坡度金属屋面的屋脊构造,所述屋脊构造包括:
屋脊主体,所述屋脊主体包括屋面板、位于所述屋面板下的底面板、撑设于所述屋面板和所述底面板之间的两支架、位于所述屋面板上方的泛水板、撑设于所述屋面板和所述泛水板之间的两Z型撑子、内层防水卷材;其中,所述屋面板包括呈夹角设置的第一屋面板和第二屋面板,且所述屋面板向下张开,所述底面板包括呈夹角设置的第一底面板和第二底面板,且所述底面板向下张开,两所述支架和两所述Z型撑子均分别对应所述第一屋面板和所述第二屋面板设置,且所述泛水板的两端跨接于两所述支架上,以向下遮住所述第一屋面板和所述第二屋面板之间的空隙,所述内层防水卷材覆盖所述泛水板;
三角架,固定连接于所述底面板上,以支撑所述底面板。
进一步地,所述泛水板的两端分别超出两所述支架并朝所述屋面板弯折。
进一步地,所述Z型撑子的一端与所述屋面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泛水板相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Z型撑子为预制件。
进一步地,所述屋脊构造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底面板底部的两檩条,所述三角架的两侧边分别对应固定于所述第一底面板上和所述第二底面板上,所述三角架的两个底角分别与两所述檩条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三角架为等腰三角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三角架为镀锌方管。
进一步地,所述三角架为预制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屋面板和所述第二屋面板与水平面的夹角均大于26°。
进一步地,所述屋脊主体的两侧区域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装饰层、所述屋面板、降噪层、上层防水层、下层防水层、保温层、隔汽层、吸音层、防尘层以及所述底面板。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大坡度金属屋面的屋脊构造,泛水板的两端跨接于两支架上,以向下遮住第一屋面板和第二屋面板之间的空隙,内层防水卷材覆盖泛水板,这样一来,可提高屋脊主体的中部区域的防水效果,两Z型撑子撑设于屋面板和泛水板之间,可以提高泛水板的稳定性,另外,三角架固定连接于底面板上,可以向上支撑屋脊主体,进而让整个屋脊构造更稳定。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大坡度金属屋面的屋脊构造,三角架、Z型撑子均采用预制件,无需在现场制作,因此,可以节约施工时间,并且环保。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大坡度金属屋面的屋脊构造,屋脊主体的两侧区域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装饰层、屋面板、降噪层、上层防水层、下层防水层、保温层、隔汽层、吸音层、防尘层以及底面板,这样的设置,使得整个屋脊主体的防水、防噪、保温性能俱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大坡度金属屋面的屋脊构造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大坡度金属屋面的屋脊构造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装饰层;2、屋面板;3、降噪层;4、保温层;41、第一层岩棉;42、第二层岩棉;5、吸音层;6、底面板;71、支架;711、第一支架;712、第二支架;713、第三支架;72、泛水板;73、Z型撑子;74、内层防水卷材;75、铝合金泡沫堵头;81、三角架;82、檩条;83、角钢;9、屋脊节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大坡度金属屋面的屋脊构造,适用于大坡度的金属屋面,既可使屋脊构造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又能提高屋脊构造的稳定性。
屋脊构造包括屋脊主体和三角架81。为了方便说明,屋脊主体分为中部区域和两侧区域。
屋脊主体的两侧区域均为多层结构,从上往下依次包括装饰层1、屋面板2、降噪层3、上层防水层、下层防水层、保温层4、隔汽层、吸音层5、防尘层以及底面板6。其中,装饰层1选用厚度为3mm的铝单板,并且,在铝单板的表面进行氟碳喷涂处理。屋面板2选用厚度为1mm的氟碳喷涂直立锁边铝镁锰合金屋面板2,且型号为65/400。降噪层3选用厚度为25mm的超细玻璃纤维棉,容重为16kg/m3。上层防水层采用1.5mm厚的液体橡胶。下层防水层选用2mm厚的TPO防水卷材,此防水卷材的抗老化时间为8000h以上。保温层4为50mm厚的第一层岩棉41叠加50mm厚的第二层岩棉42形成,容重为180kg/m3,并且,第一层岩棉41和第二层岩棉42错缝铺设。隔汽层选用厚度为0.31mm的反射型隔汽膜。防尘层选用厚度为1mm的高密度无纺布,无纺布的面密度为120g/m2。底面板6选用厚度1mm的镀锌穿孔压型钢板,且镀锌穿孔压型钢板的型号为YX25-210-840,穿孔率为23%。这样的设置,使得整个屋脊主体的防水、防噪、保温性能俱佳。
屋面板2包括第一屋面板和第二屋面板。且在图1视角下,第一屋面板和第二屋面板左右对称设置。第一屋面板的内侧端部和第二屋面板的内侧端部之间具有空隙,且第一屋面板和第二屋面板之间呈夹角设置,并使得屋面板2向下张开。第一屋面板和第二屋面板与水平面的夹角均大于26°。
底面板6包括第一底面板和第二底面板。且在图1视角下,第一底面板和第二底面板左右对称设置。第一底面板的内侧端部和第二底面板的内侧端部相接,且第一底面板和第二底面板之间呈夹角设置,并使底面板6向下张开。
两支架71分别撑设于屋面板2和底面板6之间的两个位置。且在图1的视角下,两支架71左右对称设置。如图4所示,为了方便观察,图4中的放大部分保持原本的倾斜角度,各支架71包括依次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一起的第一支架711、第二支架712以及第三支架713。其中,第一支架711通过M6不锈钢螺栓与屋面板2固定,在第一支架711的外侧设有固定于屋面板2上的铝合金泡沫堵头75,防止水回流。第一支架711的上端支撑屋面板2,下端延伸进入降噪层3并在降噪层3与第二支架712固定连接,第二支架712从降噪层3延伸进入第一层岩棉41,并在第一层岩棉41内与第三支架713固定连接,第三支架713从第一层岩棉41延伸进入第二层岩棉42并与底面板6固定连接。
屋脊主体的中部区域设有泛水板72。泛水板72为铝镁锰泛水板72,且位于屋面板2的上方。泛水板72的两端分别通过铝铆钉与两个第一支架711固定连接,也即泛水板72跨接于两第一支架71上,使得泛水板72可以向下遮住第一屋面板和第二屋面板之间的空隙。另外,泛水板72与屋面板2间隔设置,且在泛水板72和屋面板2之间撑设Z型撑子73。具体地,Z型撑子73为预制件,预制件无需现场加工,可节省施工时间,而且节能环保,Z型撑子73的一端通过铝铆钉固定于屋面板2上,另一端抵靠在泛水板72上,以便由Z型撑子73为泛水板72提供支撑。
屋脊主体的中部区域还设有内层防水卷材74,内层防水卷材74覆盖泛水板72的顶面。借助泛水板72和内层防水卷材74为屋脊构造提供两道防水体系,使屋脊主体的中部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
三角架81为等腰三角形结构,包括两侧边和连接两侧边的底边。三角架81的两侧边分别通过角钢83固定连接于第一底面板和第二底面板上,且三角架81的两底角分别与屋脊构造的两檩条82固定连接,这样一来,三角架81可向上支撑屋脊主体,使得屋脊主体更加稳定,整个屋脊构造也将更加稳定。在本实施例中,为节约施工时间以及环保考虑,三角架81也选用预制件。另外,檩条82选用120×80×4mm的热镀锌钢管龙骨,两檩条82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屋脊节点9上,屋脊节点9为钢结构架。角钢83选用L50×3mm的镀锌角钢,三角架81选用50×3mm的镀锌方管。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大坡度金属屋面的屋脊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屋脊构造包括:
屋脊主体,所述屋脊主体包括屋面板(2)、位于所述屋面板(2)下的底面板(6)、撑设于所述屋面板(2)和所述底面板(6)之间的两支架(71)、位于所述屋面板(2)上方的泛水板(72)、撑设于所述屋面板(2)和所述泛水板(72)之间的两Z型撑子(73)、内层防水卷材(74);其中,所述屋面板(2)包括呈夹角设置的第一屋面板和第二屋面板,且所述屋面板(2)向下张开,所述底面板(6)包括呈夹角设置的第一底面板和第二底面板,且所述底面板(6)向下张开,两所述支架(71)和两所述Z型撑子(73)均分别对应所述第一屋面板和所述第二屋面板设置,且所述泛水板(72)的两端跨接于两所述支架(71)上,以向下遮住所述第一屋面板和所述第二屋面板之间的空隙,所述内层防水卷材(74)覆盖所述泛水板(72);
三角架(81),固定连接于所述底面板(6)的底部,以支撑所述底面板(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坡度金属屋面的屋脊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泛水板(72)的两端分别超出两所述支架(71)并朝所述屋面板(2)弯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坡度金属屋面的屋脊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Z型撑子(73)的一端与所述屋面板(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泛水板(72)相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坡度金属屋面的屋脊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Z型撑子(73)为预制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坡度金属屋面的屋脊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屋脊构造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底面板(6)底部的两檩条(82),所述三角架(81)的两侧边分别对应固定于所述第一底面板上和所述第二底面板上,所述三角架(81)的两个底角分别与两所述檩条(82)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坡度金属屋面的屋脊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架(81)为等腰三角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坡度金属屋面的屋脊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架(81)为镀锌方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坡度金属屋面的屋脊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架(81)为预制件。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大坡度金属屋面的屋脊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屋面板和所述第二屋面板与水平面的夹角均大于26°。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大坡度金属屋面的屋脊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屋脊主体的两侧区域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装饰层(1)、所述屋面板(2)、降噪层(3)、上层防水层、下层防水层、保温层(4)、隔汽层、吸音层(5)、防尘层以及所述底面板(6)。
CN202321363625.5U 2023-05-31 2023-05-31 大坡度金属屋面的屋脊构造 Active CN2197943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63625.5U CN219794363U (zh) 2023-05-31 2023-05-31 大坡度金属屋面的屋脊构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63625.5U CN219794363U (zh) 2023-05-31 2023-05-31 大坡度金属屋面的屋脊构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94363U true CN219794363U (zh) 2023-10-03

Family

ID=881800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63625.5U Active CN219794363U (zh) 2023-05-31 2023-05-31 大坡度金属屋面的屋脊构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943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70227531A1 (en) Modular solar energy-collecting enclosure element, and modular system for forming solar energy-collecting enclosures on buildings
CN110241980B (zh) 一种金属装饰板加柔性防水卷材双层屋面系统
CN210263651U (zh) 一种金属装饰板加柔性防水卷材双层屋面系统
CN219794363U (zh) 大坡度金属屋面的屋脊构造
CN111042417A (zh) 一种金属屋面
CN217680064U (zh) 一种异形金属屋面构造
CN214658306U (zh) 一种风雨操场金属屋面节点结构
CN211548448U (zh) 一种混凝土墙与彩钢屋面板连接部位的防水结构
CN212984328U (zh) 一种金属穹顶屋面
CN209703854U (zh) 钢构建筑顶部防水结构
CN219471375U (zh) 一种金属屋面防水屋脊
CN218234046U (zh) 一种直立锁边金属屋面上的茅草系统
CN210947438U (zh) 一种铝合金隐藏式屋面
CN222759236U (zh) 金属屋面、蜂窝铝板装饰层及双层屋面系统
CN217054519U (zh) 一种阳光房梯屋结构
CN215948713U (zh) 一种一体式保温天沟结构
CN219491510U (zh) 一种装配式集成屋面结构
CN210887723U (zh) 一种屋面组合幕墙结构
CN216893176U (zh) 一种山墙防水结构
CN220889223U (zh) 一种屋顶通风器与屋面桁架连接结构
CN213572695U (zh) 一种自由散水钢构厂房屋面檐口节点构造
JP3231024B2 (ja) パッシブソーラーハウスの太陽熱集熱部
CN222390797U (zh) 一种锁边单元和包含该锁边单元的支撑面板、屋面结构
CN216587260U (zh) 一种装配式的金属屋面构造系统模块
CN218292431U (zh) 屋面及建筑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