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42915U - 一种无菌罩固定器的装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菌罩固定器的装配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742915U CN219742915U CN202322215079.7U CN202322215079U CN219742915U CN 219742915 U CN219742915 U CN 219742915U CN 202322215079 U CN202322215079 U CN 202322215079U CN 219742915 U CN219742915 U CN 21974291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ssembly
- sterile cover
- collar
- cover holder
- rota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399 orthope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无菌罩固定器的装配装置。无菌罩固定器的装配装置包括:支架,用于支撑无菌罩固定器;旋转组件,用于驱动第一卡圈转动,以使第一卡圈和第二卡圈卡合;压紧组件,设置于支架上,旋转组件连接第一卡圈后,压紧组件压紧旋转组件,以使旋转组件仅能旋转。本申请的无菌罩固定器的装配装置便于驱动第一卡圈转动,提高无菌罩固定器的装配效率及装配后的卡合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菌罩固定器的装配装置。
背景技术
骨科手术过程中手术机器人为非无菌的状态,需使用无菌罩将手术机器人与手术无菌区隔离。无菌罩通常使用无菌罩固定器连接手术机器人的机械臂。
目前,无菌罩固定器的组装通过手工完成装配,容易导致无菌罩固定器装配不到位,在临床使用的过程中,组件容易脱离,影响手术的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无菌罩固定器的装配装置,提升无菌罩固定器装配后的卡合效果。
为了达到上述效果,本申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无菌罩固定器的装配装置,无菌罩固定器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卡圈和第二卡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菌罩固定器的装配装置包括:支架,用于支撑所述无菌罩固定器;旋转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卡圈转动,以使所述第一卡圈和所述第二卡圈卡合;压紧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旋转组件连接所述第一卡圈后,所述压紧组件压紧所述旋转组件,以限制所述旋转组件沿所述旋转组件的轴线移动。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架包括:第一基板;支柱,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基板;第二基板,连接所述支柱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基板设置有固定器孔,所述固定器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二卡圈的外径。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架还包括卡圈定位柱,所述卡圈定位柱位于所述第二基板抵接所述第二卡圈的端面,所述卡圈定位柱用于对所述第二卡圈进行定位。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架还包括固定器定位柱,所述固定器定位柱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并与所述无菌罩固定器的内孔相适配。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基板设置有紧固结构,所述紧固结构用于将所述第一基板固定在操作台上。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旋转组件包括:旋转件,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卡圈,所述旋转件设置有轴承孔;手柄,连接所述旋转件的侧壁;轴承,设置于所述轴承孔。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旋转件设置有减重孔。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旋转件包括:旋转件本体;卡圈连接柱,设置于所述旋转件本体的端面,所述卡圈连接柱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卡圈。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垫块,设置于所述支架;压紧器,设置于所述垫块,所述压紧器用于压紧所述旋转组件。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压紧组件还包括压紧块,所述压紧块设置于所述压紧器与所述旋转组件之间。
本申请的无菌罩固定器的装配装置,利用支架支撑第二卡圈,旋转组件驱动第一卡圈转动,完成无菌罩固定器的组装,提高了无菌罩固定器的装配效率及装配后的卡合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而并不超出本申请要求保护的范围。
图1是无菌罩固定器示意图;
图2是第一卡圈和第二卡圈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无菌罩固定器的装配装置的示意图一;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无菌罩固定器的装配装置的示意图二;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支架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卡圈定位柱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固定器定位柱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旋转组件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侧转件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压紧组件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压紧器的打开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无菌罩固定器200包括固定器本体210、第一卡圈220和第二卡圈230,第二卡圈230设置于固定器本体210上,第一卡圈220与第二卡圈230卡接。例如,第一卡圈220设置有卡槽240,第二卡圈230设置有与卡槽240相适配的卡钩250。组装时,如果第一卡圈220和第二卡圈230卡合不到位,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第一卡圈220与第二卡圈230脱离。
如图3和图4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无菌罩固定器的装配装置100(简称装配装置),装配装置100包括支架1、旋转组件2和压紧组件3。
支架1具有容纳无菌罩固定器200的固定器本体210的空间,无菌罩固定器200放置在装配装置100上,支架1用于支撑无菌罩固定器200,第二卡圈230位于支架1的顶面。
将旋转组件2放置在第一卡圈220上,通过旋转组件2驱动第一卡圈220转动,以将第一卡圈220与第二卡圈230卡合。
压紧组件3设置于支架1上,例如,压紧组件3位于支架1的顶面。旋转组件2连接第一卡圈220后,压紧组件3由上方压紧旋转组件2,以使旋转组件2仅能绕竖直方向的轴线旋转。转动旋转组件2,第一卡圈220与第二卡圈230卡合,完成无菌罩固定器200的装配。
无菌罩固定器200的装配完成后,压紧组件3松开旋转组件2,将旋转组件2由第一卡圈220上卸下,将无菌罩固定器200由支架1上取出。
本申请的装配装置100对无菌罩固定器200进行装配时,装配人员通过旋转组件2驱动第一卡圈220转动,减小装配人员的施力,提高装配效率,提升第一卡圈220与第二卡圈230的卡合效果。
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架1包括:第一基板11、支柱12和第二基板13。支柱12的一端连接第一基板11,支柱12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基板13。可选地,支柱12的数量为多个,本实施例中,四个支柱12分别设置在第一基板11的四角。第一基板11、支柱12和第二基板13形成容纳固定器本体210的空间。第二基板13设置有固定器孔131,固定器孔131的孔径小于第二卡圈230的外径。固定器本体210能够插入固定器孔131中,第二卡圈230位于第二基板13的顶面。
如图2和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架1还包括卡圈定位柱14,卡圈定位柱14位于第二基板13抵接第二卡圈230的端面。可选地,卡圈定位柱1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卡圈定位柱14绕固定器孔131的轴线圆周均布。第二卡圈230的侧壁设置有与卡圈定位柱14相适配的定位槽260,第二卡圈230与第二基板13抵接时,卡圈定位柱14进入定位槽260中。转动第一卡圈220时,卡圈定位柱14用于对第二卡圈230进行定位,以限制第二卡圈230跟随第一卡圈220转动。
如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架1还包括固定器定位柱15,固定器定位柱15设置于第一基板11的顶面。例如,固定器定位柱15与第一基板11通过螺钉紧固连接。固定器定位柱15与无菌罩固定器200的内孔相适配。无菌罩固定器200放置在装配装置100上时,固定器定位柱15插入无菌罩固定器200的内孔,对无菌罩固定器200进行定位。
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基板11设置有紧固结构111,紧固结构111用于固定第一基板11。例如,紧固结构111为螺栓孔,螺栓穿入螺栓孔将第一基板11固定在操作台上。
如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旋转组件2包括:旋转件21、手柄22和轴承23。旋转件21用于连接第一卡圈220,旋转件21设置有轴承孔211。手柄22连接旋转件21的侧壁,装配人员握持手柄22以转动旋转件21。可选地,手柄22的数量为多个,例如,两个手柄22对称设置于旋转件21的侧壁,便于装配人员转动旋转件21。轴承23设置于轴承孔211,例如,轴承23为滚珠轴承,轴承23的外环紧贴轴承孔211的孔壁,压紧组件3由上方压紧轴承23的内环,以使旋转组件2仅能绕竖直方向的轴线旋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旋转件21设置有减重孔212,以减轻旋转件21的重量,便于装配人员转动旋转件21。
如图2和图9所示,旋转件21包括:旋转件本体213和卡圈连接柱214,卡圈连接柱214设置于旋转件本体213的端面,多个卡圈连接柱214绕旋转件本体213的轴线圆周均布。卡圈连接柱214用于连接第一卡圈220。例如,在第一卡圈220的顶面设置多个柱孔270,卡圈连接柱214能够插入柱孔270中,转动旋转件21,以带动第一卡圈220转动。
如图10和图11所示,压紧组件3包括:垫块31和压紧器32。垫块31设置于支架1的第二基板13上。压紧器32选用已有的快速压紧器。压紧器32设置于垫块31上,转动压紧器32的手柄,压紧器32的压头能够压紧旋转组件2的轴承23。反方向转动压紧器32的手柄,压紧器32解除对旋转组件2的压紧。
在一些实施例中,压紧组件3还包括压紧块33,压紧块33设置于压紧器32与旋转组件2的轴承23之间。压紧块33用于增大压紧组件3施加压力的面积,避免压坏轴承23。
本申请的装配装置结构简单,能够提高无菌罩固定器的装配效率及装配后的卡合效果。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仅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基于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做出的改变或变形之处,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无菌罩固定器的装配装置,所述无菌罩固定器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卡圈和第二卡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菌罩固定器的装配装置包括:
支架,用于支撑所述无菌罩固定器;
旋转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卡圈转动,以使所述第一卡圈和所述第二卡圈卡合;
压紧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旋转组件连接所述第一卡圈后,所述压紧组件压紧所述旋转组件,以使所述旋转组件仅能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菌罩固定器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
第一基板;
支柱,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基板;
第二基板,连接所述支柱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基板设置有固定器孔,所述固定器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二卡圈的外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菌罩固定器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还包括卡圈定位柱,所述卡圈定位柱位于所述第二基板抵接所述第二卡圈的端面,所述卡圈定位柱用于对所述第二卡圈进行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菌罩固定器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还包括固定器定位柱,所述固定器定位柱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并与所述无菌罩固定器的内孔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菌罩固定器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设置有紧固结构,所述紧固结构用于将所述第一基板固定在操作台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菌罩固定器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包括:
旋转件,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卡圈,所述旋转件设置有轴承孔;
手柄,连接所述旋转件的侧壁;
轴承,设置于所述轴承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菌罩固定器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件设置有减重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菌罩固定器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件包括:
旋转件本体;
卡圈连接柱,设置于所述旋转件本体的端面,所述卡圈连接柱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卡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菌罩固定器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组件包括:
垫块,设置于所述支架;
压紧器,设置于所述垫块,所述压紧器用于压紧所述旋转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菌罩固定器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组件还包括压紧块,所述压紧块设置于所述压紧器与所述旋转组件之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215079.7U CN219742915U (zh) | 2023-08-17 | 2023-08-17 | 一种无菌罩固定器的装配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215079.7U CN219742915U (zh) | 2023-08-17 | 2023-08-17 | 一种无菌罩固定器的装配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742915U true CN219742915U (zh) | 2023-09-26 |
Family
ID=880776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215079.7U Active CN219742915U (zh) | 2023-08-17 | 2023-08-17 | 一种无菌罩固定器的装配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742915U (zh) |
-
2023
- 2023-08-17 CN CN202322215079.7U patent/CN21974291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239195B (zh) | 一种机匣零件的支撑工装 | |
CN219742915U (zh) | 一种无菌罩固定器的装配装置 | |
CN113580187B (zh) | 一种六杆自动定心夹持机械手 | |
CN208319361U (zh) | 动物手术台 | |
CN216535454U (zh) | 一种心内科用穿刺定位装置 | |
CN210494530U (zh) | 一种用于麻醉科的四肢固定结构 | |
CN218461299U (zh) | 一种焊接机器人底座连接结构及具有其的焊接机器人系统 | |
CN213106476U (zh) | 一种便于检测电气设备零部件的定位装置 | |
CN221495883U (zh) | 一种滤器端盖液压拆装器 | |
CN217115900U (zh) | 支撑装置 | |
CN214080355U (zh) | 精密金属零件加工用夹具 | |
JP3212003B2 (ja) | ペレットボンディング装置のウエハステージ | |
CN209717562U (zh) | 一种针筒自动化组装设备 | |
CN213730076U (zh) | 一种应用于加工焊接的焊接夹具 | |
CN219399859U (zh) | 一种采血管血液防凝装置 | |
JPH065080Y2 (ja) | 工具取付治具 | |
CN215789289U (zh) | 医疗显微镜用后射镜转台定位装置 | |
CN215374451U (zh) | 一种办公椅物理性能测试固定治具 | |
CN221364606U (zh) | 用于医用气体终端底座加工的夹持装置 | |
CN222176658U (zh) | 压合装置 | |
CN221383715U (zh) | 一种穿刺定位固定装置 | |
CN208319481U (zh) | 一种临床护理托架 | |
CN210909640U (zh) | 大型圆盘构件夹持定位装置 | |
CN220660715U (zh) | 一种轴承拆卸工具 | |
CN220278582U (zh) | 多点位激光打标辅助定位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