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61850U - 一种药物介入治疗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药物介入治疗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661850U CN219661850U CN202320616295.XU CN202320616295U CN219661850U CN 219661850 U CN219661850 U CN 219661850U CN 202320616295 U CN202320616295 U CN 202320616295U CN 219661850 U CN219661850 U CN 21966185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y
- cannula
- therapy device
- interventional therapy
- chan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药物介入治疗装置,包括介入穿刺针系,还包括三通链接管系和侧支管系,所述侧支管系设置两组,两组所述的侧支管系分别可拆卸的连接在三通链接管系的两侧,两组所述的侧支管系分别用于连接引流袋和注射器,将内部开设有三通腔道的三通座通过插管端可拆卸的连接在介入穿刺针系上,并在三通座的两侧分别连接侧支管系,侧支管系分别用于连接引流袋和注射器,在将药物介入到病灶时,可通过调节三通座上的旋拧阀,调节三通腔道的导通向,连接引流袋的一侧的腔道导通,对病灶处的组织液进行导出,连接注射器的一侧的腔道导通,通过注射器将药物注射道病灶处,无需两次插针操作,更加方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药物介入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介入治疗是介于外科、内科治疗之间的新兴治疗方法,包括血管内介入和非血管介入治疗,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在已和外科、内科一道称为三大支柱性学科,简单的讲,介入治疗就是不开刀暴露病灶的情况下,在血管、皮肤上作直径几毫米的微小通道,或经人体原有的管道,在影像设备(血管造影机、透视机、CT、MR、B超)的引导下对病灶局部进行治疗的创伤最小的治疗方法,而肿瘤内科的药物需要通过介入治疗针来输送至患者的体内,有利于对患者的救治。
在现有技术(公告号为CN209984271U、专利名称为一种肿瘤内科药物介入治疗装置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中,包括药品容器,所述药品容器的前表面设置有刻度线,且药品容器的上下表面均固定安装有支撑组件,所述药品容器的一侧嵌入安装有针头,且药品容器的另一侧嵌入安装有伸缩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组件可以在针头插入患者体内后给与其一定的支撑力,防止针头在患者体内位置发生偏移,一方面降低了患者的疼痛感,另一方面提高了针头介入的精准度,通过伸缩组件不仅可以调节所需药物的容量,还可以将所需药物准确无误地吸入药品容器中,提高了药液的抽取效率,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本设计造价较低,实用性较强,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在实现该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采用注射针将药剂介入到病灶处,在进行注射时,由于病灶处的组织液需要先导出,现有的药物介入操作需要进行两次的插针,一次进行引液,一次进行注射药物,操作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药物介入治疗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进行注射时,由于病灶处的组织液需要先导出,现有的药物介入操作需要进行两次的插针,一次进行引液,一次进行注射药物,操作不方便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药物介入治疗装置,包括介入穿刺针系,还包括:
三通链接管系,所述三通链接管系插套连接在介入穿刺针系的上端;
侧支管系,所述侧支管系设置两组,两组所述的侧支管系分别可拆卸的连接在三通链接管系的两侧,两组所述的侧支管系分别用于连接引流袋和注射器。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介入穿刺针系包括用于与三通链接管系连接的套管端和固定连接在套管端下端的针体。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套管端包括固定连接在针体上端的套管体,所述套管体的内壁开设有定位凹道。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三通链接管系包括插管端和固定连接在插管端上端的三通座,所述三通座上可转动的安装有旋拧阀。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插管端的外圈直径与套管体的内圈直径相匹配。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插管端的外壁上设置有定位凸条,所述定位凸条定位插接在定位凹道内。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三通座包括加强座块和开设在加强座块内的三通腔道,所述加强座块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外延管端。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旋拧阀包括可转动的安装在三通腔道中间的封堵阀体和固定连接在封堵阀体一端的旋拧头。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封堵阀体为半柱结构,且封堵阀体的直径与三通腔道的道口宽度相匹配。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侧支管系包括软管体,所述软管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套管头和插管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药物介入治疗装置,将内部开设有三通腔道的三通座通过插管端可拆卸的连接在介入穿刺针系上,并在三通座的两侧分别连接侧支管系,侧支管系分别用于连接引流袋和注射器,在将药物介入到病灶时,可通过调节三通座上的旋拧阀,调节三通腔道的导通向,连接引流袋的一侧的腔道导通,对病灶处的组织液进行导出,连接注射器的一侧的腔道导通,通过注射器将药物注射道病灶处,无需两次插针操作,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介入穿刺针系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三通链接管系与侧支管系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三通链接管系截面图。
图标:100、介入穿刺针系;110、套管端;111、套管体;112、定位凹道;120、针体;200、三通链接管系;210、插管端;211、定位凸条;220、三通座;221、加强座块;222、三通腔道;223、外延管端;230、旋拧阀;231、封堵阀体;232、旋拧头;300、侧支管系;310、软管体;320、套管头;330、插管头。
具体实施方式
由于现有技术中在进行注射时,由于病灶处的组织液需要先导出,现有的药物介入操作需要进行两次的插针,一次进行引液,一次进行注射药物,操作不方便。因此,发明人经研究提供了一种药物介入治疗装置,将内部开设有三通腔道的三通座通过插管端可拆卸的连接在介入穿刺针系上,并在三通座的两侧分别连接侧支管系,侧支管系分别用于连接引流袋和注射器,在将药物介入到病灶时,可通过调节三通座上的旋拧阀,调节三通腔道的导通向,从而解决上述缺陷。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考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药物介入治疗装置,包括介入穿刺针系100,还包括:
三通链接管系200,三通链接管系200插套连接在介入穿刺针系100的上端;
侧支管系300,侧支管系300设置两组,两组的侧支管系300分别可拆卸的连接在三通链接管系200的两侧,两组的侧支管系300分别用于连接引流袋和注射器。
具体地,介入穿刺针系100包括用于与三通链接管系200连接的套管端110和固定连接在套管端110下端的针体120。
套管端110包括固定连接在针体120上端的套管体111,套管体111的内壁开设有定位凹道112。
具体地,三通链接管系200包括插管端210和固定连接在插管端210上端的三通座220,三通座220上可转动的安装有旋拧阀230。
进一步地,插管端210的外圈直径与套管体111的内圈直径相匹配。
插管端210的外壁上设置有定位凸条211,定位凸条211定位插接在定位凹道112内。
三通座220包括加强座块221和开设在加强座块221内的三通腔道222,加强座块221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外延管端223。
旋拧阀230包括可转动的安装在三通腔道222中间的封堵阀体231和固定连接在封堵阀体231一端的旋拧头232。
进一步地,封堵阀体231为半柱结构,且封堵阀体231的直径与三通腔道222的道口宽度相匹配。
侧支管系300包括软管体310,软管体310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套管头320和插管头330。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药物介入治疗装置,其中,将内部开设有三通腔道222的三通座220通过插管端210可拆卸的连接在介入穿刺针系100上,并在三通座220的两侧分别连接侧支管系300,侧支管系300分别用于连接引流袋和注射器,在将药物介入到病灶时,可通过调节三通座220上的旋拧阀230,调节三通腔道222的导通向,连接引流袋的一侧的腔道导通,对病灶处的组织液进行导出,连接注射器的一侧的腔道导通,通过注射器将药物注射道病灶处,无需两次插针操作,更加方便。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药物介入治疗装置,包括介入穿刺针系,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三通链接管系,所述三通链接管系插套连接在介入穿刺针系的上端;
侧支管系,所述侧支管系设置两组,两组所述的侧支管系分别可拆卸的连接在三通链接管系的两侧,两组所述的侧支管系分别用于连接引流袋和注射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物介入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介入穿刺针系包括用于与三通链接管系连接的套管端和固定连接在套管端下端的针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药物介入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端包括固定连接在针体上端的套管体,所述套管体的内壁开设有定位凹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药物介入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链接管系包括插管端和固定连接在插管端上端的三通座,所述三通座上可转动的安装有旋拧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药物介入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管端的外圈直径与套管体的内圈直径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药物介入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管端的外壁上设置有定位凸条,所述定位凸条定位插接在定位凹道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药物介入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座包括加强座块和开设在加强座块内的三通腔道,所述加强座块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外延管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药物介入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拧阀包括可转动的安装在三通腔道中间的封堵阀体和固定连接在封堵阀体一端的旋拧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药物介入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阀体为半柱结构,且封堵阀体的直径与三通腔道的道口宽度相匹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药物介入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支管系包括软管体,所述软管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套管头和插管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616295.XU CN219661850U (zh) | 2023-03-27 | 2023-03-27 | 一种药物介入治疗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616295.XU CN219661850U (zh) | 2023-03-27 | 2023-03-27 | 一种药物介入治疗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661850U true CN219661850U (zh) | 2023-09-12 |
Family
ID=879286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616295.XU Active CN219661850U (zh) | 2023-03-27 | 2023-03-27 | 一种药物介入治疗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661850U (zh) |
-
2023
- 2023-03-27 CN CN202320616295.XU patent/CN21966185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230414903A1 (en) | Integrated vascular delivery system | |
CN112236181A (zh) | 静脉留置套管 | |
CN219661850U (zh) | 一种药物介入治疗装置 | |
CN103272324B (zh) | 一种微创介入式给药装置 | |
CN209575408U (zh) | 一种智能换瓶输液装置 | |
CN104826196B (zh) | 一种针座内液囊自封式静脉留置针 | |
CN209827704U (zh) | 引流冲洗管及集穿刺、冲洗、引流、给药功能一体化装置 | |
CN215231479U (zh) | 一种单人操作定向防返流子宫内膜下注射针 | |
CN209827912U (zh) | 一种引流导管 | |
CN213312274U (zh) | 一种血液透析穿刺用的动静脉留置针管套 | |
CN211584646U (zh) | 一种带正压气囊的透明留置针 | |
CN203408347U (zh) | 一种微创介入式给药装置 | |
CN210301905U (zh) | 一种防逆流留置针 | |
CN211068447U (zh) | 一种新型防血栓静脉留置针 | |
CN205924121U (zh) | 骶管留置针 | |
EP2301610A2 (en) | Blood vessel access instrument with vessel entry indicator | |
CN221618163U (zh) | 一种植入式给药装置输液针 | |
CN215083323U (zh) | 冠脉介入手术用防反流输液器 | |
CN213852747U (zh) | 用于介入治疗的单y阀与三通一体装置 | |
CN214633180U (zh) | 一种便捷式导尿管 | |
CN108904970A (zh) | 一种多用途医用抗反流连接器 | |
CN2326265Y (zh) | 胸腔穿刺留置针 | |
CN118949184A (zh) | 一种压力微乳管灌洗治疗仪 | |
WO2020168461A1 (zh) | 一种引流导管 | |
CN2403427Y (zh) | 膀胱冲洗、给药处置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