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31479U - 一种单人操作定向防返流子宫内膜下注射针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单人操作定向防返流子宫内膜下注射针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231479U CN215231479U CN202022750045.4U CN202022750045U CN215231479U CN 215231479 U CN215231479 U CN 215231479U CN 202022750045 U CN202022750045 U CN 202022750045U CN 215231479 U CN215231479 U CN 21523147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eedle
- catheter
- pipe
- directional anti
- reflux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人操作定向防返流子宫内膜下注射针,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导管和针头,所述导管的一端与针头连接,其结构特点在于:还包括单向阀和密封帽,所述导管的另一端与单向阀连接,所述密封帽安装在导管上。还包括针头套,所述针头套套装在针头外。针头安装在导管的一端,其可顺利通过5Fr宫腔镜操作孔,通过旋转导管改变针头的方向对准需要注射的内膜部位即可;密封帽套装在导管的中段,其作用为防止膨宫液外泄;单向阀安装在导管的另一端,其用于固定针筒,防止输卵管通液返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人操作定向防返流子宫内膜下注射针,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1、目前,在治疗不孕及妇科患者的诊治中,医生为了能够对患者局部子宫内膜进行治疗或再生,需要应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下注射作为药物或细胞治疗手段。2、现有的内膜下穿刺针多利用线牵拉形成弯曲角度,且无配套的防返流密封帽及单向阀,在宫腔镜下内膜下注射操作中易发生膨宫液外漏,注入内膜下的药物或细胞悬液易发生返流,影响手术操作,故手术同时需另一助手协作完成,增加操作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单人操作定向防返流子宫内膜下注射针。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单人操作定向防返流子宫内膜下注射针,包括导管和针头,所述导管的一端与针头连接,其结构特点在于:还包括单向阀和密封帽,所述导管的另一端与单向阀连接,所述密封帽安装在导管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针头套,所述针头套套装在针头外。
进一步地,所述针头包括针头本体和针头接套,所述针头本体安装在针头接套上,所述针头接套安装在导管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单向阀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单向阀接头和单向阀接套,所述单向阀接套安装在导管的另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导管为软管或硬管。
进一步地,所述针头与导管一体成型、并呈弧形弯曲结构设置。
进一步地,该单人操作定向防返流子宫内膜下注射针与宫腔检查镜配合使用。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针头安装在导管的一端,其可顺利通过5Fr宫腔镜操作孔,通过旋转导管改变针头的方向对准需要注射的内膜部位即可;密封帽套装在导管的中段,其作用为防止膨宫液外泄;单向阀安装在导管的另一端,其用于固定针筒,防止输卵管通液返流。
该单人操作定向防返流选择性子宫内膜下注射针为宫腔镜下子宫内膜下注射操作中应用的医疗器械,手术中可单人完成,不必担心膨宫液及注射入内膜下的药物及细胞悬液外漏,同时柔软的导管和针头能够有效的插入内膜下,降低内膜下注射难度,最大限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助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单人操作定向防返流子宫内膜下注射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单人操作定向防返流子宫内膜下注射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导管1、针头2、单向阀3、密封帽4、针头套5、针头本体6、针头接套7、单向阀接头8、单向阀接套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3所示,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若有引用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本实施例中的单人操作定向防返流子宫内膜下注射针,包括导管1、针头2、单向阀3、密封帽4和针头套5,所述导管1的一端与针头2连接,所述导管1的另一端与单向阀3连接,所述密封帽4安装在导管1上,所述针头套5套装在针头2外。
本实施例中的所述针头2包括针头本体6和针头接套7,所述针头本体6安装在针头接套7上,所述针头接套7安装在导管1的一端,所述单向阀3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单向阀接头8和单向阀接套9,所述单向阀接套9安装在导管1的另一端。
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导管1为软管或硬管,所述针头2与导管1一体成型、并呈弧形弯曲结构设置,该单人操作定向防返流子宫内膜下注射针与宫腔检查镜配合使用。
具体的说,针头2安装在导管1的一端,其可顺利通过5Fr宫腔镜操作孔,通过旋转导管1改变针头2的方向对需要注射的内膜部位即可;密封帽4套装在导管1的中段,其作用为防止膨宫液外泄;单向阀3安装在导管1的另一端,其用于固定针筒,防止膨宫液及药物返流。
该单人操作定向防返流选择性子宫内膜下注射针为宫腔镜下子宫内膜下注射操作中应用的医疗器械,手术中可单人完成,不必担心膨宫液及注射入内膜下的药物及细胞悬液外漏,同时柔软的导管1和针头2能够有效的插入子宫内膜下,降低注射难度,最大限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助手。
单向阀3:用于注液针筒注射输入药(剂)通道口时防止返流。
密封帽4:用于套入宫腔检查镜器械通道口时密封作用,(在宫腔检查镜配合下使用)。
导管1:为输液透明导管,是透明半硬软管自由弯曲注射输入药液(剂)的通道管,(工作前用手可以弯成所需要的弯度)。
针头2:为23#短注液针头,能准确定向地注入病变组织的针头。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单人操作定向防返流子宫内膜下注射针,包括导管(1)和针头(2),所述导管(1)的一端与针头(2)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单向阀(3)和密封帽(4),所述导管(1)的另一端与单向阀(3)连接,所述密封帽(4)安装在导管(1)上,所述单向阀(3)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单向阀接头(8)和单向阀接套(9),所述单向阀接套(9)安装在导管(1)的另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人操作定向防返流子宫内膜下注射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针头套(5),所述针头套(5)套装在针头(2)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人操作定向防返流子宫内膜下注射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2)包括针头本体(6)和针头接套(7),所述针头本体(6)安装在针头接套(7)上,所述针头接套(7)安装在导管(1)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人操作定向防返流子宫内膜下注射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1)为软管或硬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人操作定向防返流子宫内膜下注射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2)与导管(1)一体成型、并呈弧形弯曲结构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人操作定向防返流子宫内膜下注射针,其特征在于:该单人操作定向防返流子宫内膜下注射针与宫腔检查镜配合使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750045.4U CN215231479U (zh) | 2020-11-24 | 2020-11-24 | 一种单人操作定向防返流子宫内膜下注射针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750045.4U CN215231479U (zh) | 2020-11-24 | 2020-11-24 | 一种单人操作定向防返流子宫内膜下注射针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231479U true CN215231479U (zh) | 2021-12-21 |
Family
ID=794520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750045.4U Active CN215231479U (zh) | 2020-11-24 | 2020-11-24 | 一种单人操作定向防返流子宫内膜下注射针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23147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206649A1 (en) * | 2023-03-28 | 2024-10-03 | Rush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 Hysteroscopy injection needle |
-
2020
- 2020-11-24 CN CN202022750045.4U patent/CN21523147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206649A1 (en) * | 2023-03-28 | 2024-10-03 | Rush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 Hysteroscopy injection needle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H07303697A (ja) | ポートカニューレ装置 | |
CN206198014U (zh) | 一种超声引导神经阻滞针 | |
CN215231479U (zh) | 一种单人操作定向防返流子宫内膜下注射针 | |
CN206454070U (zh) | 一种临床穿刺置管装置 | |
CN112023181A (zh) | 一次性持续正压留置针 | |
CN210020773U (zh) | 一种利于超声引导的神经阻滞装置 | |
CN205515714U (zh) | 一种带球囊的注药冲洗引流管 | |
CN202446639U (zh) | Picc抗返流穿刺针 | |
CN103272324A (zh) | 一种微创介入式给药装置 | |
CN116899045A (zh) | 一种高性能的植入式输液港 | |
CN217091659U (zh) | 一种抗返流留置针 | |
CN206391243U (zh) | 肿瘤积液抽吸装置 | |
CN211132399U (zh) | 一种膀胱灌注使用可连接无针注射器的保留式双腔尿管 | |
CN210904347U (zh) | 一种新型膀胱灌注管 | |
CN211325458U (zh) | 神经阻滞穿刺注药装置 | |
CN214284878U (zh) | 一种单人操作定向防返流选择性输卵管插管 | |
CN105943129A (zh) | 骶管留置针 | |
CN210277306U (zh) | 一种囊肿硬化治疗套管针 | |
CN214633180U (zh) | 一种便捷式导尿管 | |
CN2714058Y (zh) | 多功能胸腔闭式引流管 | |
CN219661850U (zh) | 一种药物介入治疗装置 | |
CN205924121U (zh) | 骶管留置针 | |
CN206630994U (zh) | 导尿管 | |
CN220344866U (zh) | 内镜专用留置针 | |
CN111569180A (zh) | 一种一次性膀胱灌注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