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85063U - 一种逆变器滚筒线下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逆变器滚筒线下料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585063U CN219585063U CN202320612646.XU CN202320612646U CN219585063U CN 219585063 U CN219585063 U CN 219585063U CN 202320612646 U CN202320612646 U CN 202320612646U CN 219585063 U CN219585063 U CN 21958506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verter
- module
- frame
- lifting
- roll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10000000078 claw Anatomy 0.000 claims 2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9000012876 carrier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Intermediate Stations On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逆变器滚筒线下料装置,包括用于逆变器输送的第一滚筒线,所述第一滚筒线的后侧设置有升降机,升降机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用于逆变器下料的转运车;所述第一滚筒线和升降机的顶部上方架设有龙门架,所述转运车位于龙门架的外侧,所述龙门架正面设置有方便操作人员工作的操作口,顶部设置有能够前后纵向活动的横移搬运模组,所述横移搬运模组能够将第一滚筒线上的逆变器夹取并移动放置在升降机上,升降机能够将放置在其顶部的逆变器推送至对应的转运车上。这种逆变器滚筒线下料装置可以实现逆变器的自动下料工作,操作人员可以站着对逆变器进行锁螺丝,操作方便,保证了安全性,节省了劳动力,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逆变器下料,尤其涉及一种逆变器滚筒线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逆变器是一种把直流电能转变成交流电的变压器,其根据使用环境的不同体积大小不同。生产加工时,逆变器其上盖与机壳组合后通过滚筒线输送到下一螺丝锁附及下料工序,操作人员需将逆变器从滚筒线上取下,然后通过螺丝将逆变器上盖与机壳锁附连接在一起,由于逆变器的产品结构因素,逆变器上盖与机壳用螺丝锁附时由于螺丝头是朝下的,因此,操作人员锁螺丝时需要蹲着操作,操作不方便,工作效率低下;且目前逆变器生产过程中都是通过人工搬运卸载下料的,下料时需人工将逆变器搬运到转运车上,由于一些体积大的逆变器重量比较重,重量达到35KG左右,因此,对于这种重量比较重的逆变器而言,在下料过程中容易出现因操作人员搬运不小心而将逆变器与转运车磕碰的现象,导致逆变器碰伤损坏,并且现有的转运车都是多层结构,通常分为上下三层,由于每层都要放置产品,因此操作人员在将逆变器搬运放置转运车时操作极为不便,逆变器碰伤概率更高,影响产品外观质量,且耗费劳力,影响下料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安全系数高且能够提高下料效率的逆变器滚筒线下料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逆变器滚筒线下料装置,包括用于逆变器输送的第一滚筒线,所述第一滚筒线的后侧设置有升降机,升降机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用于逆变器下料的转运车;所述第一滚筒线和升降机的顶部上方架设有龙门架,所述转运车位于龙门架的外侧,所述龙门架正面设置有方便操作人员工作的操作口,顶部设置有能够前后纵向活动的横移搬运模组,所述横移搬运模组能够将第一滚筒线上的逆变器夹取并移动放置在升降机上,升降机能够将放置在其顶部的逆变器推送至对应的转运车上。
进一步地,所述横移搬运模组包括前后纵向设置的齿轮齿条滑台模组,所述齿轮齿条滑台模组固定架设在龙门架的顶部,所述齿轮齿条滑台模组的滑座上固定设置有上下竖向设置的双行程升降模组,齿轮齿条滑台模组能够驱动所述双行程升降模组作Y向的前后纵向移动;所述双行程升降模组包括左右两组能够上下独立升降活动的滑座,两组所述滑座分别通过两组具有刹车功能的伺服电机上下驱动,其中对应齿轮齿条滑台模组一侧的滑座与所述齿轮齿条滑台模组上的滑座固定连接在一起,另一组滑座上固定连接有气动夹爪,所述气动夹爪位于双行程升降模组的正下方,其通过双行程升降模组能够作Z向的上下升降活动。
进一步地,所述气动夹爪包括基板和对称设置在基板底部左右两侧的两块夹爪,所述夹爪通过横向设置在基板底部的直线导轨左右滑动连接在基板上;所述基板顶部设置有伺服转台,所述伺服转台固定连接在双行程升降模组上对应齿轮齿条滑台模组的另一组滑座上,伺服转台底部动力输出端通过气电滑环与所述基板活动连接,伺服转台能够驱动所述基板水平转动;所述基板顶部一侧设置有夹持气缸,所述夹持气缸的气缸伸缩杆与其中一块夹爪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基板底部靠近左右两端的部位对称设置有两组同步轮,两组同步轮通过同步带连接在一起,左右两块夹爪通过夹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同步带上,通过同步带的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可以带动两块夹爪做相向或反向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夹爪前后两侧靠近顶部的位置对称设置有两组竖向设置的盖板压缸;所述基板顶部位于伺服转台左右两侧的部位对称设置有两组竖向设置的阻挡气缸,所述阻挡气缸的气缸伸缩杆向下延伸在基板的底部下方,基板上对应阻挡气缸的部位设置有便于气缸伸缩杆上下伸缩的衔接孔。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内的升降支架,所述升降支架顶部具有左右横向设置的第二滚筒线,所述第二滚筒线的左右两端对称延伸在机架的左右两侧外侧,所述升降支架的前后两侧通过竖向设置在机架上的直线导轨与所述机架上下滑动连接,所述机架上对应升降支架前后两侧的部位分别设置有用于升降支架上下平衡的导向装置以及用于驱动升降支架上下升降活动的升降机构;所述导向装置由导柱和导向滑块组成,所述导柱竖向设置,所述导向滑块与所述导柱上下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滑块固定连接在所述升降支架上;所述升降机构由上下载料伺服电机和丝杆直线模组组成,所述丝杆直线模组包括竖向设置的丝杆和螺纹配合在所述丝杆上的丝杆螺母,所述丝杆螺母与所述升降支架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丝杆与所述上下载料伺服电机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上下载料伺服电机通过皮带带动丝杆正时针或逆时针转动,进而驱动所述丝杆螺母作相对于所述丝杆的上下升降活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滚筒线包括呈矩形结构的基座,所述基座中心沿其左右长度方向设置有同步带直线模组,所述同步带直线模组上设置有产品推板,同步带直线模组能驱动所述产品推板左右移动;所述基座的前后两侧设置有前后对称的限位侧板,所述限位侧板的内侧面以及基座上位于同步带直线模组前后两侧的部位左右并列设置有若干无动力滚筒;所述限位侧板底部通过纵向设置在基座底部的直线导轨与所述基座前后滑动连接,所述基座的底部中心固定有两组左右并列设置的挡料气缸,两组所述挡料气缸分别与两组所述限位侧板连接在一起,两组所述挡料气缸能够分别推动两组限位侧板前后活动。
进一步地,所述龙门架上位于横移搬运模组和第一滚筒线之间的部位设置有锁螺丝防落台,所述锁螺丝防落台具有两组,左右对称设置在龙门架的左右两侧;所述锁螺丝防落台包括能够与龙门架固定连接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正上方设置有顶面水平的防落托板,所述防落托板与固定座之间通过横向设置的直线导轨左右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座上固定设置有防落伸缩气缸,所述防落伸缩气缸的气缸伸缩杆与所述防落托板固定连接在一起,防落伸缩气缸能够驱动所述防落托板作相对于所述固定座的左右相对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转运车包括呈矩形方框结构的车架,所述车架上固定设置有多层上下间距相同的载料层,所述载料层由若干左右并列设置的滚筒组成,所述车架底部设置有方便其移动的滚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滚筒线背面对应升降机左右两端的部位固定设置有小车定位架,所述小车定位架由定位架和设置在定位架左右两侧的导向板组成,左右两组导向板之间的间距与所述转运车的宽度相符,所述定位架的正面固定设置有料车固定气缸,侧面固定设置有感应器。
进一步地,所述龙门架正面操作口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两组相互对称安全光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是:这种逆变器滚筒线下料装置可以实现滚筒线上逆变器的自动下料工作,操作人员可以站着对逆变器进行锁螺丝,操作方便,且保证了操作的安全性,自动化程度高,节省了劳动力,降低了生产成本,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逆变器滚筒线下料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逆变器滚筒线下料装置中锁螺丝防落台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逆变器滚筒线下料装置中横移搬运模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逆变器滚筒线下料装置中气动夹爪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逆变器滚筒线下料装置中气动夹爪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逆变器滚筒线下料装置中气动夹爪底面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逆变器滚筒线下料装置中升降机背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逆变器滚筒线下料装置中升降机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逆变器滚筒线下料装置中升降机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逆变器滚筒线下料装置中下料滚筒线顶部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逆变器滚筒线下料装置中下料滚筒线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逆变器滚筒线下料装置中转运车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逆变器滚筒线下料装置中小车定位架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滚筒线;11、载具;2、龙门架;21、锁螺丝防落台;211、固定座;212、防落托板;213、防落伸缩气缸;22、安全光栅;3、横移搬运模组;31、齿轮齿条滑台模组;32、双行程升降模组;33、气动夹爪;331、基板;332、气电滑环;3321、伺服转台;333、夹爪;3331、夹持气缸;334、盖板压缸;335、阻挡气缸;336、同步轮;337、同步带;4、升降机;41、机架;42、第二滚筒线;421、限位侧板;422、基座;4221、产品推板;4222、无动力滚筒;4223、挡料气缸;423、同步带直线模组;43、升降支架;44、上下载料伺服电机;45、丝杆直线模组;451、丝杆螺母;46、导柱;461、导向滑块;5、转运车;51、车架;52、滚轮;53、载料层;6、逆变器;7、小车定位架;71、定位架;72、料车固定气缸;73、导向板;74、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图1所示一种逆变器滚筒线下料装置,包括用于逆变器6输送的第一滚筒线1,所述第一滚筒线1上设置有用于逆变器6放置的载具11,载具11顶部固定设置有方便逆变器6定位的限位块,逆变器6放置在载具11上,通过限位块限定其在载具11上的位置,载具通过第一滚筒线1输送,第一滚筒线1内部靠近末端的部位设置有载具定位机构,该载具定位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第一滚筒线1上的底座,底座中心设置有大缸径气缸,大缸径气缸顶部设置有顶升板,大缸径气缸可以驱动顶升板上下升降活动,在顶升板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定位销,所述载具11上设置有能够与顶升板上定位销上下位置对应且相互配合的定位孔,在第一滚筒线1上靠近末端的位置设置有阻挡缸,阻挡缸向上升起后能够阻挡住载具11的移动,载具11被阻挡缸阻挡之后其位置与顶升板的位置上下对应,载具11上的定位孔与顶升板上的定位销上下对应,顶升板通过大缸径气缸向上顶升后其定位销能够插入载具11上对应的定位孔内,进而限定住载具11的位置,使之固定定位,便于载具11上逆变器6的取出;所述第一滚筒线1的后侧设置有升降机4,如图7-9所示,所述升降机4包括机架41和设置在机架41内的升降支架43,所述升降支架43顶部具有左右横向设置的第二滚筒线42,所述逆变器6放置在第二滚筒线42上后能够左右滑动移动,为了方便第二滚筒线42上逆变器6的下料,所述第二滚筒线42的左右两端对称延伸在机架41的左右两侧外侧;为了方便升降支架43在机架41上上下升降活动,所述升降支架43的前后两侧通过竖向设置在机架41上的直线导轨与所述机架41上下滑动连接,为了能够驱动升降支架43在机架41上上下升降活动,所述机架41上对应升降支架43前后两侧的部位分别设置有用于升降支架43上下平衡的导向装置以及用于驱动升降支架43上下升降活动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能够带动所述升降支架43在导向装置以及直线导轨的作用下进行上下升降活动;为了保证升降支架43上下活动时的平稳性,所述导向装置由导柱46和导向滑块461组成,所述导柱46竖向设置,所述导向滑块461与所述导柱46上下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滑块461固定连接在所述升降支架43上;为了能够驱动升降支架43上下活动,所述升降机构由上下载料伺服电机44和丝杆直线模组45组成,所述丝杆直线模组45包括竖向设置的丝杆和螺纹配合在所述丝杆上的丝杆螺母451,所述丝杆螺母451与所述升降支架43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丝杆与所述上下载料伺服电机44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上下载料伺服电机44通过皮带带动丝杆正时针或逆时针转动,进而驱动所述丝杆螺母451作相对于所述丝杆的上下升降活动,通过丝杆螺母451能够带动与其连接的升降支架43上下同步活动。为了便于第二滚筒线42上放置的逆变器6能够被向第二滚筒线42的左端或右端方向移动,如图10和图11所示,所述第二滚筒线42包括呈矩形结构的基座422,所述基座422中心沿其左右长度方向设置有同步带直线模组423,所述同步带直线模组423上设置有产品推板4221,同步带直线模组423能驱动所述产品推板左右移动;所述基座422的前后两侧设置有前后对称的限位侧板421,所述限位侧板421的内侧面以及基座422上位于同步带直线模组423前后两侧的部位左右并列设置有若干无动力滚筒4222,放置在第二滚筒线42上的逆变器6可以在所述无动力滚筒4222上进行滑动,且放置在无动力滚筒4222上的逆变器6位于产品推板4221左右侧的任一侧,同步带直线模组423带动产品推板4221左右移动可以推动逆变器6在无动力滚筒4222上进行移动;为了适配逆变器6的前后宽度,适应不同规格逆变器6在第二滚筒线42上放置,所述限位侧板421底部通过纵向设置在基座422底部的直线导轨与所述基座422前后滑动连接,所述基座422的底部中心固定有两组左右并列设置的挡料气缸4223,两组所述挡料气缸4223分别与两组所述限位侧板421连接在一起,两组所述挡料气缸4223能够分别推动两组限位侧板421前后活动,通过两组挡料气缸4223可以调节前后两组限位侧板421之间的间距大小,方便不同大小逆变器6的放置;为了方便防止在升降机4上的逆变器6卸载下料,所述升降机4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用于逆变器6下料的转运车5;如图12所示,所述转运车5包括呈矩形方框结构的车架51,所述车架51上固定设置有多层上下间距相同的载料层53,所述载料层53优选三层,方便逆变器6在载料层53上的放置,为了方便逆变器6在载料层53上移动,即顺利进入载料层53上或从载料层53上卸下,所述载料层53由若干左右并列设置的滚筒组成,每层载料层53的末端固定设置有防脱落卡扣,用于对载料层53上放置的逆变器6进行限位,防止逆变器6滑脱载料层53,为了方便转运车5的移动,所述车架51底部设置有方便其移动的滚轮52;为了保证转运车5移动到升降机4处位置的精准性,方便逆变器6下料,所述第一滚筒线1背面对应升降机4左右两端的部位固定设置有小车定位架7,如图13所示,所述小车定位架7由定位架71和设置在定位架71左右两侧的导向板73组成,左右两组导向板73之间的间距与所述转运车5的宽度相符,方便转运车5顺利进入指定下料位置,所述定位架71的正面固定设置有料车固定气缸72,转运车5进入定位架71内后通过固定气缸72可以勾住转运车5,防止转运车5在上料时移动而影响上料的安全性,同时,定位架71的侧面固定设置有感应器74,用于转运车5进入定位架71内后的位置感知;为了方便从第一滚筒线1上将载具11上的逆变器6取出,所述第一滚筒线1和升降机4的顶部上方架设有龙门架2,所述第二滚筒线42的左右两端均延伸在龙门架2的外侧,所述转运车5位于龙门架2的外侧,为了方便操作人员操作,所述龙门架2正面设置有方便操作人员工作的操作口,所述操作口的位置对应载具定位机构,为了提高操作安全性,所述龙门架2正面操作口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两组相互对称安全光栅22,所述龙门架2的顶部设置有能够前后纵向活动的横移搬运模组3;如图3所示,所述横移搬运模组3包括前后纵向设置的齿轮齿条滑台模组31,所述齿轮齿条滑台模组31固定架设在龙门架2的顶部,所述齿轮齿条滑台模组31的滑座上固定设置有上下竖向设置的双行程升降模组32,齿轮齿条滑台模组31能够驱动所述双行程升降模组32作Y向的前后纵向移动;所述双行程升降模组32包括左右两组能够上下独立升降活动的滑座,两组所述滑座分别通过两组具有刹车功能的伺服电机上下驱动,通过这种具有刹车功能的伺服电机可以在断电后起到保护作用,其中双行程升降模组32上对应齿轮齿条滑台模组31一侧的滑座与所述齿轮齿条滑台模组31上的滑座固定连接在一起,另一组滑座上固定连接有气动夹爪33,所述气动夹爪33位于双行程升降模组32的正下方,其通过双行程升降模组32能够作Z向的上下升降活动,当气动夹爪33处于齿轮齿条滑台模组31最前端位置时,其位置与第一滚筒线1上的载具定位机构上下对应,方便通过气动夹爪33对移动至载具定位机构上方的逆变器6进行夹取;为了能够实现气动夹爪33的活动,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气动夹爪33包括基板331和对称设置在基板331底部左右两侧的两块夹爪333,所述夹爪333通过横向设置在基板331底部的直线导轨左右滑动连接在基板331上,通过直线导轨可以方便夹爪333的移动;为了能够控制气动夹爪33转动,便于调整被夹持的逆变器6的位置调整,所述基板331顶部设置有伺服转台3321,所述伺服转台3321固定连接在双行程升降模组32上对应齿轮齿条滑台模组31的另一组滑座上,伺服转台3321底部动力输出端通过气电滑环332与所述基板331活动连接,伺服转台3321能够驱动所述基板331水平转动;为了能够驱动夹爪333在直线导轨上左右移动,所述基板331顶部一侧设置有夹持气缸3331,所述夹持气缸3331的气缸伸缩杆与其中一块夹爪333固定连接在一起;为了实现两块夹爪333的同步移动,进行相向或反向移动,如图6所示,所述基板331底部靠近左右两端的部位对称设置有两组同步轮336,两组同步轮336通过同步带337连接在一起,左右两块夹爪333通过夹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同步带337上,当连接夹持气缸3331的夹爪333在夹持气缸3331的驱动下带动同步带337转动时,同步带带动另一块夹爪333同步运动,通过同步带337的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可以带动两块夹爪333做相向或反向运动,进而实现两块夹爪333之间的间距调整,方便对逆变器6的抓取和卸放。为了能够保证逆变器6被夹持时其夹持高度的精准性,即夹爪333向下夹持的距离,所述夹爪333前后两侧靠近顶部的位置对称设置有两组竖向设置的盖板压缸334,通过盖板压缸334可以抵住被夹持逆变器6顶部的盖板;为了防止左右两块夹爪333在基板331上碰触相撞,保证安全性,所述基板331顶部位于伺服转台3321左右两侧的部位对称设置有两组竖向设置的阻挡气缸335,所述阻挡气缸335的气缸伸缩杆向下延伸在基板331的底部下方,基板331上对应阻挡气缸335的部位设置有便于气缸伸缩杆上下伸缩的衔接孔,阻挡气缸335驱动伸缩杆向下可以限定两块夹爪333的移动位置;所述横移搬运模组3能够将第一滚筒线1上的逆变器6夹取并移动放置在升降机4上,在横移搬运模组3将逆变器6从第一滚筒线1的载具11上夹取升起后需要停滞一定时间,位于操作口处的操作人员需要人工对被夹取逆变器6的上盖和机壳之间通过螺丝锁附,为了保证安全系数,防止被夹持的逆变器6从气动夹爪33上滑落,所述龙门架2上位于横移搬运模组3和第一滚筒线1之间的部位设置有锁螺丝防落台21,所述锁螺丝防落台21具有两组,左右对称设置在龙门架2的左右两侧;如图2所示,所述锁螺丝防落台21包括能够与龙门架2固定连接的固定座211,所述固定座211的正上方设置有顶面水平的防落托板212,所述防落托板212与固定座211之间通过横向设置的直线导轨左右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座211上固定设置有防落伸缩气缸213,所述防落伸缩气缸213的气缸伸缩杆与所述防落托板212固定连接在一起,防落伸缩气缸213能够驱动所述防落托板212作相对于所述固定座211的左右相对移动,两块防落托板212可以相对分开,便于气动夹爪33上下活动,当气动夹爪33夹取逆变器6上升后两块对称的防落托板212可以聚中靠拢,便于撑托气动夹爪33上的逆变器6,进而便于操作人员对被夹取逆变器6的上盖和机壳之间通过螺丝锁附,逆变器6的上盖和机壳之间通过螺丝锁附后其被横移搬运模组3输送并放置在升降机4上,升降机4能够将放置在其顶部的逆变器6推送至对应的转运车5上。
具体地:逆变器6通过载具11的承载在第一滚筒线1的驱动下移动至载具定位机构正上方时通过阻挡缸限制其运动位置,接着载具定位机构向上升起对载具11进行定位,移动搬运模组3上的气动夹爪33在齿轮齿条滑台模组31和双行程升降模组32的作用下移动至载具11上逆变器6的正上方,并向下抓取住逆变器6,气动夹爪33抓住逆变器6后向上提升,逆变器6向上提升至高于锁螺丝防落台21的高度位置后,锁螺丝防落台21上的防落托板212向逆变器6底部中心方向伸出,接着操作人员从通过操作口利用螺丝从下将逆变器6的上盖和机壳锁附在一起,操作结束后操作人员退出操作口,横移搬运模组3继续工作,双行程升降模组32带动气动夹爪33上升,气动夹爪33带动逆变器6同步上升,上升到位后,齿轮齿条滑台模组31带动双行程升降模组32向升降机4的方向移动,双行程升降模组32带动气动夹爪33和逆变器6同步移动,待逆变器6倍气动夹爪33移动至升降机4的正上方后停止,横溢搬运模组3根据转运车5的位置旋转逆变器6的方向,让逆变器上有线的一头朝外,逆变器6水平转动后双行程升降模组32控制气动夹爪33下降,气动夹爪33根据设定将逆变器6放置在升降机4上产品推板4221的一侧,接着气动夹爪33向上复位并继续向第一滚筒线1的方向移动抓料,升降机4根据需要下料的高度调整其高度位置,使其顶部与被下料转运车5上待上料的载料层53顶部高度齐平,接着产品推板4221推送逆变器6向转运车5的载料层53一侧移动,将逆变器6推送至转运车5上,直至转运车5上载料层53均载满逆变器6后可以将转运车5从小车定位架7处退出移走,实现逆变器6的下料工作。
这种逆变器滚筒线下料装置可以实现滚筒线上逆变器的自动下料工作,操作人员可以站着对逆变器6进行锁螺丝,操作方便,且保证了操作的安全性,自动化程度高,节省了劳动力,降低了生产成本,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逆变器滚筒线下料装置,包括用于逆变器(6)输送的第一滚筒线(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筒线(1)的后侧设置有升降机(4),升降机(4)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用于逆变器(6)下料的转运车(5);所述第一滚筒线(1)和升降机(4)的顶部上方架设有龙门架(2),所述转运车(5)位于龙门架(2)的外侧,所述龙门架(2)正面设置有方便操作人员工作的操作口,顶部设置有能够前后纵向活动的横移搬运模组(3),所述横移搬运模组(3)能够将第一滚筒线(1)上的逆变器(6)夹取并移动放置在升降机(4)上,升降机(4)能够将放置在其顶部的逆变器(6)推送至对应的转运车(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逆变器滚筒线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移搬运模组(3)包括前后纵向设置的齿轮齿条滑台模组(31),所述齿轮齿条滑台模组(31)固定架设在龙门架(2)的顶部,所述齿轮齿条滑台模组(31)的滑座上固定设置有上下竖向设置的双行程升降模组(32),齿轮齿条滑台模组(31)能够驱动所述双行程升降模组(32)作Y向的前后纵向移动;所述双行程升降模组(32)包括左右两组能够上下独立升降活动的滑座,两组所述滑座分别通过两组具有刹车功能的伺服电机上下驱动,其中对应齿轮齿条滑台模组(31)一侧的滑座与所述齿轮齿条滑台模组(31)上的滑座固定连接在一起,另一组滑座上固定连接有气动夹爪(33),所述气动夹爪(33)位于双行程升降模组(32)的正下方,其通过双行程升降模组(32)能够作Z向的上下升降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逆变器滚筒线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夹爪(33)包括基板(331)和对称设置在基板(331)底部左右两侧的两块夹爪(333),所述夹爪(333)通过横向设置在基板(331)底部的直线导轨左右滑动连接在基板(331)上;所述基板(331)顶部设置有伺服转台(3321),所述伺服转台(3321)固定连接在双行程升降模组(32)上对应齿轮齿条滑台模组(31)的另一组滑座上,伺服转台(3321)底部动力输出端通过气电滑环(332)与所述基板(331)活动连接,伺服转台(3321)能够驱动所述基板(331)水平转动;所述基板(331)顶部一侧设置有夹持气缸(3331),所述夹持气缸(3331)的气缸伸缩杆与其中一块夹爪(333)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基板(331)底部靠近左右两端的部位对称设置有两组同步轮(336),两组同步轮(336)通过同步带(337)连接在一起,左右两块夹爪(333)通过夹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同步带(337)上,通过同步带(337)的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可以带动两块夹爪(333)做相向或反向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逆变器滚筒线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333)前后两侧靠近顶部的位置对称设置有两组竖向设置的盖板压缸(334);所述基板(331)顶部位于伺服转台(3321)左右两侧的部位对称设置有两组竖向设置的阻挡气缸(335),所述阻挡气缸(335)的气缸伸缩杆向下延伸在基板(331)的底部下方,基板(331)上对应阻挡气缸(335)的部位设置有便于气缸伸缩杆上下伸缩的衔接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逆变器滚筒线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4)包括机架(41)和设置在机架(41)内的升降支架(43),所述升降支架(43)顶部具有左右横向设置的第二滚筒线(42),所述第二滚筒线(42)的左右两端对称延伸在机架(41)的左右两侧外侧,所述升降支架(43)的前后两侧通过竖向设置在机架(41)上的直线导轨与所述机架(41)上下滑动连接,所述机架(41)上对应升降支架(43)前后两侧的部位分别设置有用于升降支架(43)上下平衡的导向装置以及用于驱动升降支架(43)上下升降活动的升降机构;所述导向装置由导柱(46)和导向滑块(461)组成,所述导柱(46)竖向设置,所述导向滑块(461)与所述导柱(46)上下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滑块(461)固定连接在所述升降支架(43)上;所述升降机构由上下载料伺服电机(44)和丝杆直线模组(45)组成,所述丝杆直线模组(45)包括竖向设置的丝杆和螺纹配合在所述丝杆上的丝杆螺母(451),所述丝杆螺母(451)与所述升降支架(43)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丝杆与所述上下载料伺服电机(44)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上下载料伺服电机(44)通过皮带带动丝杆正时针或逆时针转动,进而驱动所述丝杆螺母(451)作相对于所述丝杆的上下升降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逆变器滚筒线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滚筒线(42)包括呈矩形结构的基座(422),所述基座(422)中心沿其左右长度方向设置有同步带直线模组(423),所述同步带直线模组(423)上设置有产品推板(4221),同步带直线模组(423)能驱动所述产品推板左右移动;所述基座(422)的前后两侧设置有前后对称的限位侧板(421),所述限位侧板(421)的内侧面以及基座(422)上位于同步带直线模组(423)前后两侧的部位左右并列设置有若干无动力滚筒(4222);所述限位侧板(421)底部通过纵向设置在基座(422)底部的直线导轨与所述基座(422)前后滑动连接,所述基座(422)的底部中心固定有两组左右并列设置的挡料气缸(4223),两组所述挡料气缸(4223)分别与两组所述限位侧板(421)连接在一起,两组所述挡料气缸(4223)能够分别推动两组限位侧板(421)前后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逆变器滚筒线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门架(2)上位于横移搬运模组(3)和第一滚筒线(1)之间的部位设置有锁螺丝防落台(21),所述锁螺丝防落台(21)具有两组,左右对称设置在龙门架(2)的左右两侧;所述锁螺丝防落台(21)包括能够与龙门架(2)固定连接的固定座(211),所述固定座(211)的正上方设置有顶面水平的防落托板(212),所述防落托板(212)与固定座(211)之间通过横向设置的直线导轨左右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座(211)上固定设置有防落伸缩气缸(213),所述防落伸缩气缸(213)的气缸伸缩杆与所述防落托板(212)固定连接在一起,防落伸缩气缸(213)能够驱动所述防落托板(212)作相对于所述固定座(211)的左右相对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逆变器滚筒线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车(5)包括呈矩形方框结构的车架(51),所述车架(51)上固定设置有多层上下间距相同的载料层(53),所述载料层(53)由若干左右并列设置的滚筒组成,所述车架(51)底部设置有方便其移动的滚轮(5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逆变器滚筒线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筒线(1)背面对应升降机(4)左右两端的部位固定设置有小车定位架(7),所述小车定位架(7)由定位架(71)和设置在定位架(71)左右两侧的导向板(73)组成,左右两组导向板(73)之间的间距与所述转运车(5)的宽度相符,所述定位架(71)的正面固定设置有料车固定气缸(72),侧面固定设置有感应器(74)。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逆变器滚筒线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门架(2)正面操作口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两组相互对称安全光栅(2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612646.XU CN219585063U (zh) | 2023-03-27 | 2023-03-27 | 一种逆变器滚筒线下料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612646.XU CN219585063U (zh) | 2023-03-27 | 2023-03-27 | 一种逆变器滚筒线下料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585063U true CN219585063U (zh) | 2023-08-25 |
Family
ID=876660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612646.XU Active CN219585063U (zh) | 2023-03-27 | 2023-03-27 | 一种逆变器滚筒线下料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585063U (zh) |
-
2023
- 2023-03-27 CN CN202320612646.XU patent/CN21958506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495470B (zh) | 一种pcb板打钉包胶的自动化生产线 | |
CN110549025B (zh) | 激光切割机全自动上下料工作站及其方法 | |
CN210854453U (zh) | 一种自动化无人伸缩装车输送装置 | |
CN109941733B (zh) | 一种智能搬运辅助机器人 | |
CN219585063U (zh) | 一种逆变器滚筒线下料装置 | |
CN219859552U (zh) | 智能升降装车码垛装置 | |
CN118004642B (zh) | 一种双立柱料箱高速码垛机 | |
CN112278889A (zh) | 一种grc板加工用吊装装置 | |
CN114834917B (zh) | 一种物料卸料系统 | |
CN219326298U (zh) | 一种自动抓料叠料装置及下料设备 | |
CN218806851U (zh) | 一种瓶类注塑产品自动摆盘装箱设备 | |
CN116513733A (zh) | 一种料盘上料机构 | |
CN112978256B (zh) | 轨道车辆地板安装运送装置 | |
CN208699937U (zh) | 一种下料翻转单元 | |
CN109986261B (zh) | 一种空中随行夹具库 | |
CN219468736U (zh) | 一种自动出料搬运装置 | |
CN220097841U (zh) | 一种物流码垛机器人小车 | |
CN221624088U (zh) | 一种膜卷套袋包装搬运上料装置 | |
CN221115918U (zh) | 一种箱式货物码垛装置 | |
CN220996955U (zh) | 一种蜂蜜包装用纸箱打包机 | |
CN222249098U (zh) | 一种基于托盘载具的成品电路板上下料设备 | |
CN221216102U (zh) | 一种码垛装置 | |
CN117533664B (zh) | 一种u肋存取系统 | |
CN216736516U (zh) | 一种吸附模块及卸码垛系统 | |
CN217945808U (zh) | 一种自动化包装生产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