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84411U - 一种海洋环境监测多功能浮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海洋环境监测多功能浮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584411U CN219584411U CN202320689819.8U CN202320689819U CN219584411U CN 219584411 U CN219584411 U CN 219584411U CN 202320689819 U CN202320689819 U CN 202320689819U CN 219584411 U CN219584411 U CN 21958441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e
- marine environment
- environment monitoring
- buoy
- mo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41001465754 Metazo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Testing Or Calibration Of Command Recor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浮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海洋环境监测多功能浮标,包括锥筒,锥筒的上部直径大于下部直径,锥筒上端的外侧安装有气囊箱,气囊箱上表面的一侧安装有充气口;锥筒的内底端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朝向下方并延伸至外部的一端安装有螺旋桨,锥筒对应电机外侧的内底端安装有配重块;锥筒的上端安装有盖板,盖板上设置有上支架,上支架的上端依次安装有底板、底座、温湿度监测仪器以及支杆,支杆上安装有转动杆,转动杆的上端安装有风向标。此装置设计合理,该浮标既能实现对各种监测仪器的防护,还能通过设置锥形结构以及配重方式完成对浮标的稳定放置,避免出现侧翻现象,利于海洋环境监测的顺利进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浮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洋环境监测多功能浮标。
背景技术
海洋浮标是是漂浮在海面上的一种航标。通过锚链固定在水底。浮标用途广泛,其作用是标记航道范围,指示浅滩或危及航行的障碍物。
但是现有的海洋航标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缺陷:
1、底部不具备防撞结构,具有被海底生物撞击损坏风险;
2、海面风浪较大时,侧翻后无法复位,影响海洋环境监测顺利进行;为此,亟需提出改进方案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海洋环境监测多功能浮标,该浮标既能实现对各种监测仪器的防护,还能通过设置锥形结构以及配重方式完成对浮标的稳定放置,避免出现侧翻现象,利于海洋环境监测的顺利进行。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海洋环境监测多功能浮标,包括锥筒,所述锥筒的上部直径大于下部直径,所述锥筒上端的外侧安装有气囊箱,所述气囊箱上表面的一侧安装有充气口;
所述锥筒的内底端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朝向下方并延伸至外部的一端安装有螺旋桨,所述锥筒对应电机外侧的内底端安装有配重块;
所述锥筒的上端安装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设置有上支架,所述上支架的上端依次安装有底板、底座、温湿度监测仪器以及支杆,所述支杆上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上端安装有风向标,所述锥筒对应螺旋桨的下端安装有底防撞框,所述底座对应温湿度监测仪器的外部安装有顶防撞框;
所述气囊箱上端的外侧安装有警示带,所述警示带远离气囊箱的上表面端部嵌入安装有警示灯。
优选的,所述气囊箱的上表面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防滑块。
优选的,所述电机的上端安装有机箱,用以传输模块的置入,所述传输模块与温湿度监测仪器、风向标均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支架呈锥状的框体结构,所述底板设置于上支架上端的中部。
优选的,所述锥筒、盖板组成一个密封的一体式结构,所述锥筒、盖板均由不锈钢制成。
优选的,所述底防撞框与螺旋桨相互靠近但不接触,所述顶防撞框与温湿度监测仪器相互靠近但不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气囊箱充气后使得整个浮标的浮力大于重力,不会下沉,且处于锥筒内部的配重块,能够提供锥筒整体漂浮于海面上的稳定性;
2、通过警示带的设置,警示灯处于常亮状态,夜晚时提醒过往船只避免与浮标相撞,且处于海底的浮游生物、动物受到底防撞框的保护作用,能够有效的实现对螺旋桨的保护功能,且处于海平面上方的温湿度监测仪器受到顶防撞框的保护作用,避免海面上的干扰因素对温湿度监测仪器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的剖切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支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锥筒;2、气囊箱;3、上支架;4、底板;5、底座;6、温湿度监测仪器;7、支杆;8、转动杆;9、风向标;10、警示带;11、警示灯;12、底防撞框;13、螺旋桨;14、防滑块;15、充气口;16、盖板;17、电机;18、配重块;19、机箱;20、顶防撞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如附图1-4所示的一种海洋环境监测多功能浮标,包括锥筒1,锥筒1的上部直径大于下部直径,锥筒1上端的外侧安装有气囊箱2,气囊箱2上表面的一侧安装有充气口15;
锥筒1的内底端固定安装有电机17,电机17的输出端朝向下方并延伸至外部的一端安装有螺旋桨13,锥筒1对应电机17外侧的内底端安装有配重块18;
锥筒1的上端安装有盖板16,盖板16上设置有上支架3,上支架3的上端依次安装有底板4、底座5、温湿度监测仪器6以及支杆7,支杆7上安装有转动杆8,转动杆8的上端安装有风向标9;
锥筒1对应螺旋桨13的下端安装有底防撞框12,底座5对应温湿度监测仪器6的外部安装有顶防撞框20;
气囊箱2上端的外侧安装有警示带10,警示带10远离气囊箱2的上表面端部嵌入安装有警示灯11。
工作时,海洋浮标在使用过程中应用于近海域,安装时,通过底部的底防撞框12与设置在海底的锚栓相固定完成整个浮标的限位,气囊箱2充气后使得整个浮标的浮力大于重力,不会下沉,且处于锥筒1内部的配重块18,能够提供锥筒1整体漂浮于海面上的稳定性,通过警示带10的设置,警示灯11处于常亮状态,夜晚时提醒过往船只避免与浮标相撞,且处于海底的浮游生物、动物受到底防撞框12的保护作用。
通过设置的电机17、螺旋桨13,启动后,整个浮标能够实现偏移,即处于不同的使用场景时,通过人工手动控制电机17的启动时间,从而达到控制整个浮标于海面上的位置,从而扩大整个浮标的海洋环境监测范围,操作简单,易于操作。
气囊箱2的上表面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防滑块14,气囊箱2上的防滑块14的设置,防止环境监测工人至浮标上进行监测、维修时出现滑倒现象,电机17的上端安装有机箱19,用以传输模块的置入,传输模块与温湿度监测仪器6、风向标9均电性连接。
上支架3呈锥状的框体结构,能够通过手扶上支架3完成稳定站立,底板4设置于上支架3上端的中部,锥筒1、盖板16组成一个密封的一体式结构,锥筒1、盖板16均由不锈钢制成,形成可站立的稳定结构,方便环境监测人员站立进行数据的更新以及检修的进行,底防撞框12与螺旋桨13相互靠近但不接触,顶防撞框20与温湿度监测仪器6相互靠近但不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参照说明书附图1-4所示,该海洋浮标在使用过程中应用于近海域,安装时,通过底部的底防撞框12与设置在海底的锚栓相固定完成整个浮标的限位;
气囊箱2充气后使得整个浮标的浮力大于重力,不会下沉,且处于锥筒1内部的配重块18,能够提供锥筒1整体漂浮于海面上的稳定性,通过警示带10的设置,警示灯11处于常亮状态,夜晚时提醒过往船只避免与浮标相撞,且处于海底的浮游生物、动物受到底防撞框12的保护作用,能够有效的实现对螺旋桨13的保护功能,且处于海平面上方的温湿度监测仪器6受到顶防撞框20的保护作用,避免海面上的干扰因素对温湿度监测仪器6造成损伤,保证了海洋浮标处于海面上的正常监测使用;
气囊箱2上的防滑块14的设置,防止环境监测工人至浮标上进行监测、维修时出现滑倒现象,且能够通过手扶上支架3完成稳定站立;
综上:该浮标既能实现对各种监测仪器的防护,还能通过设置锥形结构以及配重方式完成对浮标的稳定放置,避免出现侧翻现象,利于海洋环境监测的顺利进行。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海洋环境监测多功能浮标,其特征在于:包括锥筒(1),所述锥筒(1)的上部直径大于下部直径,所述锥筒(1)上端的外侧安装有气囊箱(2),所述气囊箱(2)上表面的一侧安装有充气口(15);
所述锥筒(1)的内底端固定安装有电机(17),所述电机(17)的输出端朝向下方并延伸至外部的一端安装有螺旋桨(13),所述锥筒(1)对应电机(17)外侧的内底端安装有配重块(18);
所述锥筒(1)的上端安装有盖板(16),所述盖板(16)上设置有上支架(3),所述上支架(3)的上端依次安装有底板(4)、底座(5)、温湿度监测仪器(6)以及支杆(7),所述支杆(7)上安装有转动杆(8),所述转动杆(8)的上端安装有风向标(9);
所述锥筒(1)对应螺旋桨(13)的下端安装有底防撞框(12),所述底座(5)对应温湿度监测仪器(6)的外部安装有顶防撞框(20);
所述气囊箱(2)上端的外侧安装有警示带(10),所述警示带(10)远离气囊箱(2)的上表面端部嵌入安装有警示灯(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洋环境监测多功能浮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箱(2)的上表面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防滑块(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洋环境监测多功能浮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7)的上端安装有机箱(19),用以传输模块的置入,所述传输模块与温湿度监测仪器(6)、风向标(9)均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洋环境监测多功能浮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3)呈锥状的框体结构,所述底板(4)设置于上支架(3)上端的中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洋环境监测多功能浮标,其特征在于,所述锥筒(1)、盖板(16)组成一个密封的一体式结构,所述锥筒(1)、盖板(16)均由不锈钢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洋环境监测多功能浮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防撞框(12)与螺旋桨(13)相互靠近但不接触,所述顶防撞框(20)与温湿度监测仪器(6)相互靠近但不接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689819.8U CN219584411U (zh) | 2023-03-31 | 2023-03-31 | 一种海洋环境监测多功能浮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689819.8U CN219584411U (zh) | 2023-03-31 | 2023-03-31 | 一种海洋环境监测多功能浮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584411U true CN219584411U (zh) | 2023-08-25 |
Family
ID=876988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689819.8U Active CN219584411U (zh) | 2023-03-31 | 2023-03-31 | 一种海洋环境监测多功能浮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58441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9642793A (zh) * | 2025-02-14 | 2025-03-18 | 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 | 一种海洋测绘定位装置 |
-
2023
- 2023-03-31 CN CN202320689819.8U patent/CN21958441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9642793A (zh) * | 2025-02-14 | 2025-03-18 | 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 | 一种海洋测绘定位装置 |
CN119642793B (zh) * | 2025-02-14 | 2025-07-04 | 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 | 一种海洋测绘定位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776745U (zh) | 一种用于远洋航行监测的防侧翻的海洋气象浮标 | |
CN219584411U (zh) | 一种海洋环境监测多功能浮标 | |
CN204514905U (zh) | 网箱海水养殖水质在线采集及传感器防腐蚀保护装置 | |
CN114088468A (zh) | 一种自平衡式海洋水质环境定点监测装置 | |
CN207060333U (zh) | 一种新型浮标 | |
CN111086602A (zh) | 一种自沉式防风浪浮动航标 | |
CN207712246U (zh) | 一种海上监控浮标 | |
CN114179970A (zh) | 一种基于ais的智能感知航标设备及其预警方法 | |
CN206141766U (zh) | 一种自发电的海洋监测浮标 | |
CN108791718B (zh) | 一种自航式航标灯 | |
CN203427999U (zh) | 一种自升式连体潜标测量系统 | |
CN215436816U (zh) | 一种防碰撞航海发光浮标 | |
CN111947742A (zh) | 一种新能源防撞自清洁验潮仪 | |
CN110641623A (zh) | 参数测量式浮标 | |
CN104137817B (zh) | 用于标记延绳钓主绳的电子浮标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7712248U (zh) | 一种多功能自供电浮标 | |
CN113715979A (zh) | 一种防止波浪影响的船舶吃水测量装置 | |
CN220164118U (zh) | 一种海洋浮标 | |
CN116409436B (zh) | 一种海洋环境监测多功能浮标 | |
CN215245383U (zh) | 一种漂浮式水文监测器结构 | |
KR20090007245U (ko) | 수난 안전용 부표장치 | |
CN207895087U (zh) | 新型海洋机 | |
CN217022809U (zh) | 一种适用于结冰海域的小型智能防冰浮标 | |
CN207159894U (zh) | 一种桥墩承台浮式警示标及水上桥墩承台结构 | |
CN215399199U (zh) | 一种漂流浮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