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78112U -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微气囊骨传导耳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微气囊骨传导耳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478112U CN219478112U CN202320407980.1U CN202320407980U CN219478112U CN 219478112 U CN219478112 U CN 219478112U CN 202320407980 U CN202320407980 U CN 202320407980U CN 219478112 U CN219478112 U CN 21947811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one conduction
- ear hook
- earphone
- angle
- earphone ma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10000000988 bone and bone Anatomy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9000011247 coating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4
- 230000026683 transdu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2
- 238000010361 transdu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253 clad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2463 transdu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742 Cott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358 core compon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57 fib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260 foa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41 silica g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2027 silica g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微气囊骨传导耳机,包括:两个耳机主体、与耳机主体连接的耳挂,其中,所述的耳挂呈弯曲条状,两个耳机主体分别可转动连接于耳挂的两端部,靠近耳挂两端部的内侧面分别设置有气囊单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在耳挂内侧面设置有气囊单元,由于气囊单元采用质地柔软并且具有一定膨胀弹性的塑胶材料,从而可以提高佩戴舒适性。其次,使用过程中,使用者可转动耳机主体,令其内侧的接触部与人体之间进行舒适的接触,从而确保骨传导可以顺利的完成传导,令使用者获得更加清晰的音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产品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微气囊骨传导耳机。
背景技术:
见图1所示,现有的骨传导耳机通常包括:两个耳机主体51、与耳机主体51连接的两个耳挂组件52,以及连接两个耳挂组件52的后挂组件53,其中,所述的耳机主体51骨传导耳机的核心部件,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与用户头部的皮肤表面接触。在耳机主体51内设置有换能装置,换能装置令耳机主体的皮肤接触区域产生骨导声,通过换能装置将音频转化为振动,并通过耳机主体51上与人体接触的接触区域510输出骨导声;所述的耳挂组件52上成型有与人体耳朵配合的弯曲部521。
如上所述,现有的骨传导耳机中,采用后挂式结构,并且利用弯曲部521与使用者耳廓的配合形成支撑,同时利用后挂组件53和弯曲部521自身的弹力,令两个耳机主体51之间在佩戴后产生夹紧力,令耳机主体51的接触区域贴合人体的皮肤。这种佩戴方式最大的不足就是,当佩戴时间过长,骨传导耳机夹持力会令使用者产生不适。另外,由于现有骨传导耳机中,耳机主体51无法调节角度,其自身的造型并不适配不同的使用者,例如,对于一些使用者而言,由于后挂组件张开的角度不足,所以会导致耳机主体的接触区域无法与使用者的脸型贴附,形成一定间隙,影响音频传导效果。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微气囊骨传导耳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微气囊骨传导耳机,包括:两个耳机主体、与耳机主体连接的耳挂,其中,所述的耳机主体内设置换能装置,通过换能装置将音频转化为振动,并通过耳机主体上与人体接触的接触区域输出骨导声;所述的耳挂呈与人体头部配合的弯曲造型,所述的耳挂呈弯曲条状,两个耳机主体分别可转动连接于耳挂的两端部,靠近耳挂两端部的内侧面分别设置有气囊单元。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耳挂两个端部分别形成有一阶梯状的承接位,于耳机主体上形成有与承接位对应的结合位。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承接位上形成有定位柱,于结合位处设置有与定位柱卡扣配合的定位槽,通过定位柱与定位槽的卡扣配合实现耳挂与耳机主体之间的相互连接,且所述的定位柱与定位槽之间为可转动的枢接。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定位柱内形成有供导线穿过的通道。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气囊单元包括:包覆层和填充于包覆层腔体内的气体构成。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气囊单元通过粘接固定在耳挂内侧面。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气囊单元通过夹紧方式固定在耳挂内侧面,即,包覆层形成有边缘,于所述的耳挂内侧面开设有容纳气囊单元的容置槽,一卡环卡扣连接于所述的容置槽上,并且卡环将所述包覆层的边缘压紧。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耳挂内侧面设置有多数个依次排列的气囊单元。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气囊单元呈条形,其通过自身缝合线或结构线,分隔为多个区域。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气囊单元或者耳挂设置有与气囊单元连通的气孔,气孔通过气密阀封堵。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首先,本实用新型在耳挂内侧面设置有气囊单元,由于气囊单元采用质地柔软并且具有一定膨胀弹性的塑胶材料,从而可以提高佩戴舒适性。其次,使用过程中,使用者可转动耳机主体,令其内侧的接触部与人体之间进行舒适的接触,从而确保骨传导可以顺利的完成传导,令使用者获得更加清晰的音质。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骨传导耳机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气囊单元与耳挂部分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调整耳机主体后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见图2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微气囊骨传导耳机,包括:两个耳机主体10、与耳机主体10连接的耳挂20。
所示的耳机主体10为骨传导耳机的机芯,即耳机主体10内设置换能装置,通过换能装置将音频转化为振动,在耳机主体10的内侧面形成有与人体接触的接触区域11,通过耳机主体10上与接触区域11输出骨导声。
相对于传统的骨传导耳机,本实用新型将传统骨传导耳机中的耳挂组件和后挂组件结合为一个耳挂20。所述的耳挂20采用塑胶材料制作,其呈与人体头部配合的弯曲造型。使用时,耳挂20直接放置在人体耳部上方,并通过耳挂20自身的弹性夹紧力夹持在人体头部。
所述的耳挂20采用具有一定宽度和厚度的条形造型,与传统的骨传导耳机相同,本实用新型同样在耳挂20的靠近两端部中分别设置有供电电路和控制电路,其中供电电路包括有一充电电池。于耳挂20中设置控制电路的一端外侧面设置有控制按键201。
在靠近耳挂20两端部的内侧面分别设置有气囊单元3。所述的气囊单元3包括:包覆层31和填充于包覆层31腔体内的气体32构成。包覆层31可采用硅胶等质地柔软并且具有一定膨胀弹性的塑胶材料,以提高佩戴舒适性。
所述的耳挂20内侧面设置有多数个依次排列的气囊单元3。采用多个气囊单元3,可以保证当其中一个气囊单元3的包覆层31出现破损,气体32泄漏后,并不会影响其他的气囊单元3,仍可以继续使用。当然,气囊单元3也可直接涉及呈一个长条造型,为了避免局部膨胀较大,可通过自身缝合线或结构线,将整个条形气囊单元3分隔为多个区域。
本实用新型还可进一步将气囊单元3设计呈可充气结构,例如在气囊单元3上或者耳挂20设置有与气囊单元3连通的气孔,气孔通过气密阀封堵,使用者可以使用注射器结构的针式打气筒,注入或者抽取气囊单元3中的气体,从而对气囊单元3的气压进行调节,从而改变整个骨传导耳机的与使用者头部的贴合度,提高佩戴舒适感。
所述的气囊单元3可采用以下方式安装在耳挂20上。
方式一:所述的气囊单元3直接通过粘接固定在耳挂20内侧面。
方式二:所述的气囊单元3通过夹紧方式固定在耳挂20内侧面,即,包覆层31形成有边缘311,于所述的耳挂20内侧面开设有容纳气囊单元3的容置槽200,一卡环4卡扣连接于所述的容置槽200上,并且卡环4将所述包覆层31的边缘311压紧,从而将气囊单元3固定在耳挂20内侧面。
由于本实用新型将传统耳机中的耳挂与后挂组件融合为一个单体的耳挂20,气囊单元3的包覆层31采用塑胶材料制作,其本身具有一定摩擦力,使用时可以令耳挂20与人体头部保持相对稳定,同时配合气囊单元3自身具有较大缓冲的韧性,也可提高佩戴的舒适性。
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在气囊单元3中填充一定的轻质多孔纤维材料,例如海绵、泡棉、棉花等,这样即便气囊单元3出现泄漏,内部填充物也可以对整个气囊提供一定的支撑,不至于在佩戴时完全塌陷。
本实用新型中,耳挂20与耳机主体10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所述的耳挂20两个端部分别形成有一阶梯状的承接位22,于耳机主体10上形成有与承接位22对应的结合位12。所述的承接位22上形成有定位柱23,于结合位12处设置有与定位柱23卡扣配合的定位槽13,定位柱23设置有卡扣凸缘,通过定位柱23与定位槽13的卡扣配合实现耳挂20与耳机主体10之间的相互连接。所述的定位柱23内形成有供导线穿过的通道,导线200将通过该通道与耳机主体10内电路进行电性连接。
结合图5所示,所述的定位柱23与定位槽13之间为可转动的枢接。这样耳机主体10可沿定位柱23进行转动,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可转动耳机主体10,令其内侧的接触部11与人体之间进行舒适的接触,从而确保骨传导可以顺利的完成传导,令使用者获得更加清晰的音质。
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微气囊骨传导耳机,包括:两个耳机主体(10)、与耳机主体(10)连接的耳挂(20),其中,所述的耳机主体(10)内设置换能装置,通过换能装置将音频转化为振动,并通过耳机主体(10)上与人体接触的接触区域(11)输出骨导声;所述的耳挂(20)呈与人体头部配合的弯曲造型,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耳挂(20)呈弯曲条状,两个耳机主体(10)分别可转动连接于耳挂(20)的两端部,靠近耳挂(20)两端部的内侧面分别设置有气囊单元(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微气囊骨传导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耳挂(20)两个端部分别形成有一阶梯状的承接位(22),于耳机主体(10)上形成有与承接位(22)对应的结合位(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微气囊骨传导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接位(22)上形成有定位柱(23),于结合位(12)处设置有与定位柱(23)卡扣配合的定位槽(13),通过定位柱(23)与定位槽(13)的卡扣配合实现耳挂(20)与耳机主体(10)之间的相互连接,且所述的定位柱(23)与定位槽(13)之间为可转动的枢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微气囊骨传导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柱(23)内形成有供导线穿过的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微气囊骨传导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囊单元(3)包括:包覆层(31)和填充于包覆层(31)腔体内的气体(32)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微气囊骨传导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囊单元(3)通过粘接固定在耳挂(20)内侧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微气囊骨传导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囊单元(3)通过夹紧方式固定在耳挂(20)内侧面,即,包覆层(31)形成有边缘(311),于所述的耳挂(20)内侧面开设有容纳气囊单元(3)的容置槽(200),一卡环(4)卡扣连接于所述的容置槽(200)上,并且卡环(4)将所述包覆层(31)的边缘(311)压紧。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微气囊骨传导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耳挂(20)内侧面设置有多数个依次排列的气囊单元(3)。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微气囊骨传导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囊单元(3)呈条形,其通过自身缝合线或结构线,分隔为多个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微气囊骨传导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囊单元(3)或者耳挂(20)设置有与气囊单元连通的气孔,气孔通过气密阀封堵。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407980.1U CN219478112U (zh) | 2023-03-06 | 2023-03-06 |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微气囊骨传导耳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407980.1U CN219478112U (zh) | 2023-03-06 | 2023-03-06 |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微气囊骨传导耳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478112U true CN219478112U (zh) | 2023-08-04 |
Family
ID=874642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407980.1U Active CN219478112U (zh) | 2023-03-06 | 2023-03-06 |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微气囊骨传导耳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47811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857971A (zh) * | 2024-03-06 | 2024-04-09 | 深圳市玖禾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耳夹式蓝牙耳机 |
-
2023
- 2023-03-06 CN CN202320407980.1U patent/CN21947811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857971A (zh) * | 2024-03-06 | 2024-04-09 | 深圳市玖禾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耳夹式蓝牙耳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179304U (zh) | 自由调节的人体工学骨导耳机架及其骨导耳机 | |
JP2002176689A (ja) | ヘッドホン装置 | |
CN113271517B (zh) | 护耳耳机 | |
CN219478112U (zh) |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微气囊骨传导耳机 | |
CN209218337U (zh) | 一种避免夹耳朵的头戴式耳机 | |
CN206743499U (zh) | 蓝牙骨传导耳机 | |
CN203596889U (zh) | 一种耳机 | |
CN112423182A (zh) | 一种改进的骨传导耳机 | |
CA2537286A1 (en) | Headset for camera | |
JP4135042B2 (ja) | ヘッドホン | |
CN210868097U (zh) | 一种耳挂及耳机 | |
CN202979247U (zh) | 耳机 | |
CN213783577U (zh) | 耳机 | |
CN205946108U (zh) | 一种骨传导有线耳机 | |
KR101754032B1 (ko) | 머리띠 타입 이어셋 | |
CN201919142U (zh) | 耳机耳包和耳机 | |
CN207802308U (zh) | 一种防脱落无线隔音降噪耳塞 | |
CN221961939U (zh) | 一种具有液体腔体的耳夹式耳机 | |
CN222484883U (zh) | 一种头戴式无线耳机的头带结构 | |
CN221961935U (zh) | 一种头戴式耳机系统 | |
CN222169976U (zh) | 一种骨传导耳机头及骨传导耳机 | |
CN219068366U (zh) | 一种便于穿戴的耳背式助听器 | |
CN218352681U (zh) | 太阳能充电式骨传导耳机 | |
CN222484885U (zh) | 耳挂及开放式耳机 | |
CN210518775U (zh) | 一种入耳式耳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