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71916U - 一种多功能窗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窗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471916U CN219471916U CN202222555870.8U CN202222555870U CN219471916U CN 219471916 U CN219471916 U CN 219471916U CN 202222555870 U CN202222555870 U CN 202222555870U CN 219471916 U CN219471916 U CN 21947191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ndow
- window frame
- motor
- multifunctional
- util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80/00—Architectural or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improving the thermal performance of buildings
Landscapes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多功能窗户,涉及窗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窗户通过采用包括安装于墙上的窗框和安装于窗框上的窗主体,窗框的顶部设置有丝杆,丝杆传动连接有第一电机,丝杆套设有螺纹配合的滑块,滑块与窗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窗框朝向房间的一侧设置有电动卷轴,电动卷轴缠绕有遮光布,遮光布的下端设置有配重杆,窗框的左右内侧面设有供配重杆插入的竖直的滑槽,滑槽内设置有与配重杆端部连接的挡片的技术方案,具有自动打开关闭、使用方便的有益效果。并且还可以配合雨滴传感器和光照传感器,接入云端和手机实现电性连接,便于自动控制或手机遥控,如同全屋智能家居一样使用,方便人们的生活,平时也利于装修的家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窗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功能窗户。
背景技术
窗户,在建筑学上是指墙或屋顶上建造的洞口,用以使光线或空气进入室内。现代的窗户的窗由窗框、玻璃和活动构件(铰链、执手、滑轮等)三部分组成。窗框负责支撑窗体的主结构,可以是木材、金属、陶瓷或塑料材料,透明部分依附在窗框上,可以是纸、布、丝绸或玻璃材料。活动构件主要以金属材料为主,在人手触及的地方也可能包裹以塑料等绝热材料。
现有技术中的申请号为CN201220100842.0的窗户,包括窗框、窗扇以及装在窗扇上的玻璃,窗扇插在窗框中,由于窗扇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和底部的中间位置处均是通过一个短轴与窗框可转动连接的,窗扇可以绕短轴相对窗框进行360度旋转,从而使擦窗的人在屋内就可方便、安全地将整个窗扇及玻璃的正反两面清洗干净。但是上述窗户一般需要手动开启关闭,如果人们离开家里后,由于没有人的操作而无法根据下雨的情况进行自动打开和关闭达到透气与防雨的目的。
因此,现有技术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窗户,其能够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具有自动打开关闭、使用方便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功能窗户,其中包括安装于墙上的窗框和安装于所述窗框上的窗主体,所述窗框的顶部设置有丝杆,所述丝杆传动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丝杆套设有螺纹配合的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窗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窗框朝向房间的一侧设置有电动卷轴,所述电动卷轴缠绕有遮光布,所述遮光布的下端设置有配重杆,所述窗框的左右内侧面设有供所述配重杆插入的竖直的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与所述配重杆端部连接的挡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窗主体的底部设置有滚轮,所述窗框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滚轮适配的窗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窗框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轴承支座,所述丝杆的端部与所述第一轴承支座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轴承支座与所述窗框的顶部内侧壁螺钉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电动卷轴包括转动辊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窗框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辊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所述遮光布缠绕于所述转动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窗框设置有第二轴承支座,所述转动辊与所述第二轴承支座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窗框设置有包夹所述窗主体顶部的挡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雨滴传感器,所述雨滴传感器与所述第一电机电性连接,还包括光照传感器,所述光照传感器与所述电动卷轴电性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窗主体安装有双层隔音玻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窗主体与所述玻璃的接缝处设置有密封胶条。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功能窗户,主要包括窗框和窗主体两部分,均属于现有技术中常用的铝材,第一电机的主轴和丝杆的端部固定连接,电机能够带动丝杠旋转,丝杆从螺孔穿过,滑块的底端和窗主体的顶部端面固定连接,丝杆转动后带动窗主体左右横移。遮光布卷在电动卷轴上面,竖直的滑槽开设在窗框的左右内侧面上,配重杆的两端分别插入两侧的滑槽内,两个挡片焊接固定于在配重杆的两端,挡片位于滑槽内,并且挡片的尺寸大于滑槽开口的尺寸,避免从滑槽出来。
使用时,第一电机可以结合现有技术中的雨滴传感器使用,电动卷轴可以结合现有技术中的光照传感器使用,当雨滴传感器检测到下雨后,控制第一电机带动丝杆旋转,丝杆旋转后滑块向左或者向右横移,进而控制一扇窗主体向左移动,控制一扇窗主体向右移动,两扇窗主体封闭窗框,避免雨水向屋内飘洒,使用非常方便。光照传感器检测到光照较强/较弱时,需要将遮光布放下/拉起,以减少/增加屋内的光照强度,电动卷轴正向转动后放下遮光布,在配重杆的拉扯下自动下降遮挡窗框。电动卷轴反向转动后拉起遮光布,不遮挡窗框,自动控制,使用方便。配重杆和挡片可以起到较好的限制作用,当窗主体打开遮光布半这遮时,避免风将遮光布吹得来回晃动,击打窗主体,对玻璃的保护效果较好,使用更加安全。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窗户具有自动打开关闭的功能,自动控制屋内的通风情况和光照情况,使用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窗户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电机、丝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窗户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滑槽和挡片的示意图。
图标:1-窗框,101-滑槽,102-窗轨,103-挡板,2-窗主体,201-玻璃,202-密封胶条,3-丝杆,301-滑块,302-第一轴承支座,4-第一电机,5-电动卷轴,501-遮光布,502-配重杆,503-挡片,504-转动辊,505-第二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竖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或部件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代表至少2个。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窗户,具体结构如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功能窗户,其中包括安装于墙上的窗框1和安装于窗框1上的窗主体2,窗框1的顶部设置有丝杆3,丝杆3传动连接有第一电机4,丝杆3套设有螺纹配合的滑块301,滑块301与窗主体2的顶部固定连接,窗框1朝向房间的一侧设置有电动卷轴5,电动卷轴5缠绕有遮光布501,遮光布501的下端设置有配重杆502,窗框1的左右内侧面设有供配重杆502插入的竖直的滑槽101,滑槽101内设置有与配重杆502端部连接的挡片503。结合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多功能窗户主要包括窗框1和窗主体2两部分,均属于现有技术中常用的铝材,其中窗框1用于安装在房间的墙体上面,两扇错位的窗主体2安装在窗框1上面,可以左右推移。
结合图1和图2所示,第一电机4可以选用现有技术中的步进电机,便于精确控制,丝杆3水平安装在窗框1的顶部内侧,第一电机4的主轴和丝杆3的端部固定连接,并且两者保持同一轴心,电机能够带动丝杠旋转。滑块301开设有水平贯穿的螺孔,丝杆3从螺孔穿过,滑块301的底端和窗主体2的顶部端面固定连接,丝杆3转动后滑块301可以左右横移,进而带动窗主体2左右横移。
结合图1和图3所示,电动卷轴5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电动卷图机,电动卷轴5安装在窗框1的顶部朝向房间的一侧,遮光布501卷在电动卷轴5上面,配重杆502为塑料直杆或者金属直杆,固定在遮光布501的下端。竖直的滑槽101开设在窗框1的左右内侧面上,配重杆502的两端分别插入两侧的滑槽101内,结合图4所示,两个挡片503焊接固定于在配重杆502的两端,挡片503位于滑槽101内,并且挡片503的尺寸大于滑槽101开口的尺寸,避免挡片503从滑槽101中出来。
实际使用时,第一电机4可以结合现有技术中的雨滴传感器使用,电动卷轴5可以结合现有技术中的光照传感器使用,当雨滴传感器检测到下雨后,控制第一电机4带动丝杆3旋转,丝杆3旋转后滑块301向左或者向右横移,进而控制一扇窗主体2向左移动,控制一扇窗主体2向右移动,两扇窗主体2封闭窗框1,避免雨水向屋内飘洒,使用非常方便。光照传感器检测到光照较强/较弱时,需要将遮光布501放下/拉起,以减少/增加屋内的光照强度,电动卷轴5正向转动后放下遮光布501,在配重杆502的拉扯下自动下降遮挡窗框1。电动卷轴5反向转动后拉起遮光布501,不遮挡窗框1,自动控制,使用方便。配重杆502和挡片503可以起到较好的限制作用,当窗主体2打开遮光布501半这遮时,避免风将遮光布501吹得来回晃动,击打窗主体2,对玻璃201的保护效果较好,使用更加安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2所示,和现有技术中的窗主体2类似,将滚轮安装在窗主体2的底部,窗轨102安装在窗框1的底部,窗主体2的滚轮在窗轨102上来回滚动。通过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滚动所受到的阻力更小,窗主体2横移更轻松,使用更加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2和图3所示,第一轴承支座302选用现有技术的T形轴承座,技术较为成熟,内径有8㎜至20㎜可选,本实施例中选用12㎜。第一轴承支座302和窗框1的顶部内侧壁固定连接,丝杆3的两端插入第一轴承支座302内,并且固定相连。通过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第一轴承支座302能够较好的支撑丝杆3转动,使用效果更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2和图3所示,螺钉穿过第一轴承支座302后插入窗框1的顶部内侧壁,实现固定连接,安装方便,拆卸更换也比较容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2和图3所示,电动卷轴5还可以采用转动辊504和第二电机505两部分组成,其中第二电机505也采用步进电机,容易控制,第二电机505固定安装在窗框1顶部朝向房间的一侧,转动辊504的右端和步进电机主轴固定连接,并保持同一轴线,遮光布501缠绕在转动辊504上面。通过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第二电机505带动转动辊504旋转,进而放出或缠绕上面的遮光布501,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1所示,第二轴承支座也是现有技术的T形轴承座,第二轴承支座固定在窗框1上面,转动辊504的两端插入第二轴承支座内,并且固定相连。通过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转动辊504旋转更容易,放出或收卷遮光布501的效果更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3所示,挡板103和窗框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挡板103挡住窗主体2顶部的侧面。通过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对窗主体2的限制效果较好,同时遮挡丝杆3和滑块301,避免外界的毛发、丝线意外卷入,使用寿命更长。
需要说明的是,雨滴传感器和光照传感器均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传感器,技术比较成熟,应用也比较广泛。雨滴传感器和光照传感器安装在外墙上面,和现有技术中的主控装置通过电线连接,主控装置再和第一电机4、第二电机505电性连接。雨滴传感器用于检测是否下雨及雨量的大小,并广泛应用于汽车自动刮水系统、智能灯光系统和智能天窗系统等,光照传感器是一种传感器,用于检测光照强度,工作原理是将光照强度值转为电压值,广泛用于农业林业温室大棚培育等,雨滴传感器和光照传感器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配合第一电机4、第二电机505使用,其连接方式和技术原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所以此处不再详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1所示,双层隔音玻璃201具有较好的隔音效果,减少屋外向屋内传递的噪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1所示,密封胶条202固定在窗主体2与玻璃201的接缝处,起到防渗漏的作用,避免雨水渗入,使用效果较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多功能窗户的使用原理:
当雨滴传感器检测到下雨后,通过主控装置控制第一电机4带动丝杆3旋转,两根丝杆3旋转后分别控制两个滑块301向左、向右横移,进而控制一扇窗主体2向左移动,控制一扇窗主体2向右移动,两扇窗主体2封闭窗框1,避免雨水向屋内飘洒,使用非常方便。当雨滴传感器检测到不下雨后,通过主控装置控制第一电机4带动丝杆3旋转,一根丝杆3旋转后控制滑块301移动,进而控制一扇窗主体2向另一扇移动窗主体2运动,两扇窗主体2重合,利于通风。当光照传感器检测到光照较强/较弱时,需要将遮光布501放下/拉起,以减少/增加屋内的光照强度,第二电机505带动转动辊504旋转,转动辊504正向转动后放下遮光布501,在配重杆502的拉扯下自动下降遮挡窗框1,减少光照,或者转动辊504反向转动后拉起遮光布501,不遮挡窗框1,增加光照。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功能窗户具有自动打开关闭、使用方便的有益效果。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窗户,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墙上的窗框和安装于所述窗框上的窗主体,所述窗框的顶部设置有丝杆,所述丝杆传动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丝杆套设有螺纹配合的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窗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窗框朝向房间的一侧设置有电动卷轴,所述电动卷轴缠绕有遮光布,所述遮光布的下端设置有配重杆,所述窗框的左右内侧面设有供所述配重杆插入的竖直的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与所述配重杆端部连接的挡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窗户,其特征在于,所述窗主体的底部设置有滚轮,所述窗框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滚轮适配的窗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窗户,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轴承支座,所述丝杆的端部与所述第一轴承支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窗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支座与所述窗框的顶部内侧壁螺钉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窗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卷轴包括转动辊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窗框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辊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所述遮光布缠绕于所述转动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窗户,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设置有第二轴承支座,所述转动辊与所述第二轴承支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窗户,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设置有包夹所述窗主体顶部的挡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窗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雨滴传感器,所述雨滴传感器与所述第一电机电性连接,还包括光照传感器,所述光照传感器与所述电动卷轴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窗户,其特征在于,所述窗主体安装有双层隔音玻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功能窗户,其特征在于,所述窗主体与所述玻璃的接缝处设置有密封胶条。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555870.8U CN219471916U (zh) | 2022-09-26 | 2022-09-26 | 一种多功能窗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555870.8U CN219471916U (zh) | 2022-09-26 | 2022-09-26 | 一种多功能窗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471916U true CN219471916U (zh) | 2023-08-04 |
Family
ID=874651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555870.8U Active CN219471916U (zh) | 2022-09-26 | 2022-09-26 | 一种多功能窗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471916U (zh) |
-
2022
- 2022-09-26 CN CN202222555870.8U patent/CN21947191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9471916U (zh) | 一种多功能窗户 | |
CN106639822B (zh) | 通风窗及外围通风支撑构件 | |
CN101581186A (zh) | 室外高效隔热降噪系统 | |
CN107893610A (zh) | 一种遮阳一体化门窗结构 | |
CN201850967U (zh) | 一种活动百叶窗 | |
CN213898655U (zh) | 一种透明镀膜型节能门窗 | |
CN211900397U (zh) | 一种建筑节能遮阳绿色门窗结构 | |
CN211257455U (zh) | 一种感光自动遮阳幕墙 | |
CN219690912U (zh) | 一种建筑用的智能滑动式天窗 | |
CN206903553U (zh) | 一种带边框的窗帘 | |
CN213450171U (zh) | 内置遮阳卷帘的中空玻璃 | |
CN220395580U (zh) | 超低能耗建筑外窗 | |
CN220748015U (zh) | 一种具有遮阳效果的节能窗 | |
CN218759586U (zh) | 一种抗风保温的建筑门窗 | |
CN221823650U (zh) | 一种智能窗户窗帘系统 | |
CN201106391Y (zh) | 一种多功能卷帘式防护外窗 | |
CN213478160U (zh) | 一种百叶中空玻璃窗用旋紧结构 | |
CN209510000U (zh) | 一种隐藏式遮阳一体化铝包木窗 | |
CN220267489U (zh) | 一种智能防雨窗 | |
CN220955261U (zh) | 一种可自动遮阳绿色门窗结构 | |
CN219754429U (zh) | 一种带隐藏遮阳的平开窗结构 | |
CN219220253U (zh) | 一种具有滤光功能的百叶玻璃窗 | |
CN221220314U (zh) | 一种门窗活动外遮阳装置 | |
CN214995378U (zh) | 一种建筑节能遮阳门窗结构 | |
CN216364694U (zh) | 一种智能安防用的窗户与窗帘组合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