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89989U - 阀座、阀门总成和具有其的空气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阀座、阀门总成和具有其的空气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389989U CN219389989U CN202320366550.XU CN202320366550U CN219389989U CN 219389989 U CN219389989 U CN 219389989U CN 202320366550 U CN202320366550 U CN 202320366550U CN 219389989 U CN219389989 U CN 21938998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alve seat
- valve
- wire pressing
- wire
- sea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阀座、阀门总成和具有其的空气处理装置,所述阀座上形成有贯通所述阀座的风口,所述阀座上形成有走线通道,所述走线通道与所述风口间隔布置,所述走线通道用于容纳电机的电源线。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阀座,通过在阀座上设置走线通道,可以对电机的电源线进行限位固定,进而可以增加电源线的走线安全性和美观性,同时还可以避免电源线掉落到风口处,对风口的开合产生干涉,进而可以保证阀门总成的正常使用,减少阀门总成的维修次数,增加阀门总成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阀座、阀门总成和具有其的空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指出,在户式新风调湿与环控一体机中,风阀上自带驱动电机,其中驱动电机需要通过电源线连接到一体机的电控系统中,因此需要走线布线,而风阀上设置有阀门用于风阀的风口的开合,进而在走线布线时需要避免电源线与风口和阀门产生干涉,防止阀门旋转对电源线产生损伤或者电源线影响阀门的开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在于提出一种阀座,所述阀座可以对电机的电源线进行限位固定,增加电源线的走线安全性和美观性,还可以避免电源线掉落到风口处,对风口的开合产生干涉,进而可以保证阀门总成的正常使用,减少阀门总成的维修次数,增加阀门总成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阀座的阀门总成。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阀门总成的空气处理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阀座,所述阀座上形成有贯通所述阀座的风口,所述阀座上形成有走线通道,所述走线通道与所述风口间隔布置,所述走线通道用于容纳电机的电源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阀座,通过在阀座上设置走线通道,可以对电机的电源线进行限位固定,进而可以增加电源线的走线安全性和美观性,同时还可以避免电源线掉落到风口处,对风口的开合产生干涉,进而可以保证阀门总成的正常使用,减少阀门总成的维修次数,增加阀门总成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风口沿第一方向贯通所述阀座,所述走线通道形成于所述阀座的外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阀座包括座主体和设于所述座主体的外侧表面的压线部,所述风口形成于所述座主体上,所述压线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压线部沿所述电源线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多个所述压线部配合限定出所述走线通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压线部包括连接板和压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座主体相连且另一端背离所述座主体延伸,所述压板连接在所述连接板的所述另一端,所述压板朝向所述走线通道的内侧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压线部的垂直于所述电源线延伸方向的截面为L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座主体的表面设有两个压线组,每个所述压线组均包括沿所述电源线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的至少一个所述压线部,两个所述压线组的多个所述压线部配合限定出所述走线通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两个所述压线组的所述压线部在垂直于所述电源线的方向上错开布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在垂直于所述电源线延伸方向的投影平面内,两个所述压线组的所述压线部的所述压板的至少部分投影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阀座还包括: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连接在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座主体之间,所述加强筋为一个或间隔布置的多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阀座为矩形环状的框架结构且内侧限定出所述风口,所述阀座的平行于所述风口轴线的一侧外表面设有用于安装驱动电机的电机安装部,所述走线通道形成于所述阀座的与所述电机安装部相邻的另一侧外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阀座形成有缠绕部,所述电源线至少能够缠绕所述缠绕部一圈。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阀门总成,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阀座;阀门,所述阀门设于所述风口位置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风口;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设于所述阀座上,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阀门相连,用于驱动所述阀门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阀门总成,通过设置上述第一方面的阀座,利用在阀座的顶部形成的走线通道对电机的电源线进行限位固定,可以增加电源线的走线安全性和美观性;同时还可以避免电源线掉落到风口处,影响阀门的转动,干涉风口的开合,进而可以保证阀门总成的正常使用,减少阀门总成的维修次数,增加阀门总成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阀门总成还包括电源线,所述电源线至少缠绕所述阀座的缠绕部一圈。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空气处理装置,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阀门总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处理装置,通过设置上述第二方面的阀门总成,从而提高了空气处理装置的整体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有阀门总成的空气处理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有阀门总成的空气处理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有阀门总成的空气处理装置的再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有阀门总成的空气处理装置的侧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阀门总成的示意图,其中,阀门总成的方向以第二阀体为实施例;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阀门总成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其中,阀门总成的方向以第二阀体为实施例。
附图标记:
100、空气处理装置;
10、阀门总成;10a、第一阀体;10b、第二阀体;10c、第三阀体;
1、阀座;11、座主体;111、风口;12、压线部;121、连接板;122、压板;123、走线通道;13、加强筋;14、电机安装部;15、缠绕部;
2、阀门;
3、驱动电机;31、电源线;
20、壳体;201、排风风道;202、新风风道;203、室内进风口;204、室外排风口;205、室外进风口;206、室内排风口;207、内循环风口;208、支耳;209、把手;
30、新风风机;40、排风风机;50、第一换热模组;60、传感器;70、电控部件;80、第一过滤件;90、加湿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阀座1。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阀座1,如图5-图6所示,阀座1上形成有贯通阀座1的风口111,阀座1上形成有走线通道123,走线通道123与风口111间隔布置,走线通道123用于容纳电机的电源线31。
其中,风口111主要是用于进风和排风,风口111可以被打开和关闭,风口111的大小还可以根据风量的需求进行调节,以实现阀门总成10调节风量的作用。走线通道123与风口111间隔排布,互不干涉,电源线31从走线通道123穿过,走线通道123对电源线31起到限位固定作用,可以避免电源线31掉落到风口111处,对风口111的开合产生干涉,影响阀门总成10的正常使用。走线通道123的形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在阀座1上形成的限位凹槽,限位通道等,走线通道123可以设在阀座1的任一方便电机电源线31走线的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阀座1,通过在阀座1上设置走线通道123,可以对电机的电源线31进行限位固定,进而可以增加电源线31的走线安全性和美观性,同时还可以避免电源线31掉落到风口111处,对风口111的开合产生干涉,进而可以保证阀门总成10的正常使用,减少阀门总成10的维修次数,增加阀门总成10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5-图6所示,风口111沿第一方向贯通阀座1,走线通道123形成于阀座1的外周面。其中,走线通道123设于阀座1的外侧,风口111设于阀座1的内侧,走线通道123与风口111互不干涉,进而可以保证风口111的正常工作和电机电源线31的安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5-图6所示,阀座1包括座主体11和设于座主体11的外侧表面的压线部12,风口111形成于座主体11上,压线部1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压线部12沿电源线31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多个压线部12配合限定出走线通道123。例如,压线部12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三个及以上。在电源线31在长度方向上,多个压线部12可以对电源线31进行多位置限位,可以避免因电源线31过长而掉落,进而可以增加电源线31走线的安全性和美观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5-图6所示,压线部12包括连接板121和压板122,连接板121的一端与座主体11相连且另一端背离座主体11延伸,压板122连接在连接板121的另一端,压板122朝向走线通道123的内侧延伸。其中,连接板121和压板122均形成有一定的长度,压板122连接在连接板121远离座主体11的一端,并与连接板121形成有一定的夹角,夹角大小及连接板121和压板122的长度可以根据电源线31的尺寸进行设计。由此,压板122、连接板121与座主体11依次相连可以形成有C形的限位凹槽,多个限位凹槽形成走线通道123,即,电源线31布置在限位凹槽内,进而压线部12可以在电源线31的宽度方向和高度方向上,对电源线31进行限位,避免电源线31从走线通道123脱落,从而可以保证电源线31的安全走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5-图6所示,压线部12的垂直于电源线31延伸方向的截面为L形,即,连接板121与压板122之间的夹角为直角。其中,L形结构简单,成形方便,进而可以降低阀座1的生产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5-图6所示,座主体11的表面设有两个压线组,每个压线组均包括沿电源线31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的至少一个压线部12,两个压线组的多个压线部12配合限定出走线通道123。其中,每个压线组可以包含有一个、两个或多个压线部12;两个压线组在垂直于电源线31的方向上间隔布置限定出走线通道123,可以增加电源线31走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5-图6所示,两个压线组的压线部12在垂直于电源线31的方向上错开布置,可以在电源线31宽度方向的两侧对电源线31进行限位,还可以在多个位置对电源线31进行限位,进而可以增加电源线31走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错开布置还可以方便电源线31安装和拆卸,增加走线的便利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5-图6所示,在垂直于电源线31延伸方向的投影平面内,两个压线组的压线部12的压板122的至少部分投影重合,可以防止电源线31从两个压线部12的压板122的间隙发生脱落,进而可以提高电源线31的安全走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5-图6所示,阀座1还包括:加强筋13,加强筋13连接在连接板121与座主体11之间,加强筋13为一个或间隔布置的多个。其中,加强筋13可以为一个、两个或者多个,加强筋13连接在连接板121和座主体11之间,可以提高连接板121与座主体11的连接性和支撑稳定性;同时,加强筋13还可以增加连接板121的抗弯性能,提高压线部12的支撑强度。
例如图5所示,加强筋13为三角块,加强筋13包含有两个,两个加强筋13间隔布置;加强筋13的第一侧面连接于连接板121,第二侧面与座主体11连接,第三侧面背离连接板121和座主体11。其中,加强筋13与连接板121座主体11之间均为面接触,且三角形结构简单,结构最为稳定,进而可以增加接触面积,提高支撑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5-图6所示,阀座1为矩形环状的框架结构且内侧限定出风口111,阀座1的平行于风口111轴线的一侧外表面设有用于安装驱动电机3的电机安装部14,走线通道123形成于阀座1的与电机安装部14相邻的另一侧外表面。其中,通过电机安装部14安装电机,可以便于电机的固定与拆装,还可以加强连接处的强度,进而可以增加电机连接的可靠性及驱动的可靠性;同时,走线通道123形成于阀座1的与电机安装部14相邻的另一侧外表面,可以增加电源线31走线的便利性和美观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5-图6所示,走线通道123形成于阀座1的顶部或底部,可以降低冷凝水对电源线31产生的损伤,提高电源线31的安全性能。
进一步地,阀座1的底部与空气处理装置100的底板固定连接,走线通道123设在阀座1的顶部或底壁,可以提高阀座1的安装便利性和安装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阀门总成10,如图5-图6所示,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阀座1、阀门2和驱动电机3,阀门2设于风口111位置用于打开和关闭风口111;驱动电机3设于阀座1上,驱动电机3与阀门2相连,用于驱动阀门2转动。
其中,阀座1为阀门2和驱动电机3提供安装空间;驱动电机3为阀门2转动提供驱动力;驱动电机3驱动阀门2转动,可以实现风口111的开合,还可以根据转动角度不同来调节风口111的开口大小,进而可以实现风量的调节。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阀门总成10,通过设置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阀座1,利用在阀座1的顶部形成的走线通道123对电机的电源线31进行限位固定,可以增加电源线31的走线安全性和美观性;同时还可以避免电源线31掉落到风口111处,影响阀门2的转动,干涉风口111的开合,进而可以保证阀门总成10的正常使用,减少阀门总成10的维修次数,增加阀门总成10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5所示,阀座1形成有缠绕部15,电源线31至少能够缠绕缠绕部15一圈,可以增加电源线31的安装稳定性,同时还可以预留电源线31与驱动电机3的拆卸空间,方便电源线31的拆卸与安装,增加电源线31和驱动电机3的维修便利性。
进一步地,阀门总成10包含有一个或者间隔布置的多个。例如图1-图3所示,多个阀门总成10包括第一阀体10a、第二阀体10b和第三阀体10c,第一阀体10a布置在空气处理装置100的排风风道201出口,第二阀体10b布置在控制处理装置的新风风道202进口,第三阀体10c布置在空气处理装置100的内循环风口207。其中,内循环风口207连通排风风道201和新风风道202。第一阀体10a和第二阀体10b主要是用于调节排风风道201和新风风道202的风量,第三阀体10c主要是用于新风和回风的混合调节。
进一步地,阀门总成10还包括电源线31,电源线31至少缠绕缠绕部15一圈。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装置100,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方面的阀门总成1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装置100,通过设置上述第二方面实施例的阀门总成10,从而提高了空气处理装置100的整体性能。
下面将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装置100。
实施例一,
参照图1-图3,空气处理装置100包含有壳体20、阀门总成10、新风风机30、排风风机40、第一换热模组50、第二换热模组、传感器60、电控部件70、第一过滤件80和加湿组件90。
其中,空气处理装置100可以为空调器或新风机等。
具体的,壳体20内具有间隔开的排风风道201和新风风道202,以及室内进风口203、室外排风口204、室外进风口205、室内排风口204和内循环风口207。其中,排风风道201和新风风道202可以沿大致水平方向并排设置,排风风道201和新风风道202均可以大致沿水平方向延伸。排风风道201连通室内进风口203和室外排风口204,新风风道202连通室外进风口205和室内排风口206,内循环风口207连通排风风道201和新风风道202。壳体20的左右两侧的外侧壁上还设有把手209和安装支耳208,左右两侧的把手209和支耳208对称安装,方便空气处理装置100的移动和安装。
如图1-图3所示,阀门2总成10、新风风机30、排风风机40、第一换热模组50、传感器60、第一过滤件80和加湿组件90均设置在壳体20内部,电控部件70设置在壳体20的外周壁上,电控部件70为空气处理器内部的用电设备供电,并控制整机的开启。
其中,传感器60、第一过滤件80、第一换热模组50、加湿组件90和新风风机30设于新风风道202内,并在新风风道202内沿气流流通的方向依次间隔排布,传感器60设置在新风风道202的侧壁上。第一过滤件80为高效过滤网,用于过滤新风风道202内的空气,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第一换热模组50中的至少包含一个换热器,用于调节进入室内的室外空气的温度;加湿组件90包括湿膜,可以对引入的室外空气进行加湿,调节室内环境的湿度。排风风机40和第二换热模组设于在排风风道201内,排风风机40靠近室内进风口203设置;第二换热模组靠近室外排风口204设置,第二换热模组包括至少一个换热器,第一换热模组50中的至少一个换热器与第二换热模组中的至少一个换热器组成一个冷媒循环系统(热泵系统)。
在空气处理设备制冷运行时,第一换热模组50中的至少一个换热器作为蒸发器运行,新风风机30运转,驱动室外新鲜空气从室外进风口205进入新风风道202内,进入新风风道202内的室外空气可以与第一换热模组50换热,换热后的室外空气通过室内排风口206排出至室内,从而可以将室外新鲜空气引入至室内,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同时可以调节进入室内的室外空气的温度,例如可以降低引入室内的室外空气的温度,在引入室外新鲜空气的同时,可以起到制冷作用;同时,第二换热模组中的至少一个换热器作为冷凝器运行,排风风机40运转,驱动室内不太新鲜的空气从室内进风口203进入室内排风风道201内,进入室内排风风道201内的室内空气可以与第二换热模组换热以进行热回收,换热后的室内空气通过室外排风口204排出至室外,从而可以将室内不太新鲜空气排出至室外,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进一步地,阀门总成10的数量为三个,包括有第一阀体10a、第二个阀体10b和第三阀体10c,第一阀体10a设于室外排风口204处,用于打开或者关闭室外排风口204,第二阀体10b设于室外进风口205处,用于打开或者关闭室外进风口205,第三阀体10c设于内循环风口207处,当第一阀体10a和第二阀体10b关闭,打开第三阀体10c可以连通排风风道201和新风风道202,使经室内进风口203进入新风风道202的气流可以经过第三阀体10c进入新风风道202内,然后通过室内排风口206排出,实现室内空气的循环。
具体的,如图5所示,阀门总成10包括有阀座1、驱动电机3和阀门2。阀座1为矩形环装的框架结构且内侧限定出风口111;阀门2设在阀座1的风口111位置,用于风口111的打开和关闭;驱动电机3通过电机安装部14安装在阀座1的侧壁上,用于驱动阀门2的转动;阀座1的顶部设有两个压线组,两个压线组左右间隔布置,限定出电机电源线31的走线通道123,走线通道123前后延伸;另外,每个压线组包括有两个压线部12,压线部12的纵向截面为L形,两个压线部12沿走线通道123的一侧间隔排布,且四个压线部12沿走向通道的延伸方向错开布置,方便电源线31的安装与拆卸;同时左右相邻的两个压线部12的压板122的投影部分重合,可以防止电源线31从两个压板122之间的缝隙脱出,保证电源线31的固定稳定性。
当机组运行新风模式(外循环)为室内提供新风时,打开第一阀体10a和第二阀体10b的阀门2,使新风风道202的室外进风口205和排风风道201的室外排风口204处于打开状态,同时关闭第三阀体10c的阀门2,使内循环风口207关闭;当机组运行净化模式(内循环)对室内空气进行净化时,关闭第一阀体10a和第二阀体10b的阀门2,使新风风道202的室外进风口205和排风风道201的室外排风口204处于关闭状态,同时打开第三阀体10c的阀门2,打开内循环风口207,开启室内循环的净化模式。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阀门总成10,通过在阀座1的顶部形成的走线通道123,可以对驱动电机3的电源线31进行限位固定,可以增加电源线31的走线安全性和美观性;同时还可以避免电源线31掉落到风口111处,影响阀门2的转动,干涉风口111的开合,进而可以保证阀门总成10的正常使用,减少阀门总成10的维修次数,增加阀门总成10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装置100,通过设置上述的阀门总成10,可以提高壳体20内部的零部件安装整洁性,从而提高了空气处理装置100的整体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4)
1.一种阀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上形成有贯通所述阀座的风口,所述阀座上形成有走线通道,所述走线通道与所述风口间隔布置,所述走线通道用于容纳电机的电源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口沿第一方向贯通所述阀座,所述走线通道形成于所述阀座的外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包括座主体和设于所述座主体的外侧表面的压线部,所述风口形成于所述座主体上,所述压线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压线部沿所述电源线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多个所述压线部配合限定出所述走线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阀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部包括连接板和压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座主体相连且另一端背离所述座主体延伸,所述压板连接在所述连接板的所述另一端,所述压板朝向所述走线通道的内侧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阀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部的垂直于所述电源线延伸方向的截面为L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阀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主体的表面设有两个压线组,每个所述压线组均包括沿所述电源线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的至少一个所述压线部,两个所述压线组的多个所述压线部配合限定出所述走线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阀座,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压线组的所述压线部在垂直于所述电源线的方向上错开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阀座,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电源线延伸方向的投影平面内,两个所述压线组的所述压线部的所述压板的至少部分投影重合。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阀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还包括: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连接在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座主体之间,所述加强筋为一个或间隔布置的多个。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阀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为矩形环状的框架结构且内侧限定出所述风口,所述阀座的平行于所述风口轴线的一侧外表面设有用于安装驱动电机的电机安装部,所述走线通道形成于所述阀座的与所述电机安装部相邻的另一侧外表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阀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形成有缠绕部,所述电源线至少能够缠绕所述缠绕部一圈。
12.一种阀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阀座;
阀门,所述阀门设于所述风口位置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风口;
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设于所述阀座上,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阀门相连,用于驱动所述阀门转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阀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总成还包括电源线,所述电源线至少缠绕所述阀座的缠绕部一圈。
14.一种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阀门总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366550.XU CN219389989U (zh) | 2023-02-28 | 2023-02-28 | 阀座、阀门总成和具有其的空气处理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366550.XU CN219389989U (zh) | 2023-02-28 | 2023-02-28 | 阀座、阀门总成和具有其的空气处理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389989U true CN219389989U (zh) | 2023-07-21 |
Family
ID=871960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366550.XU Active CN219389989U (zh) | 2023-02-28 | 2023-02-28 | 阀座、阀门总成和具有其的空气处理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389989U (zh) |
-
2023
- 2023-02-28 CN CN202320366550.XU patent/CN21938998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060270335A1 (en) | Total heat exchanger and ventilation system using the same | |
CN108278695B (zh) | 空气处理模块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 |
JP3315317B2 (ja) | 空気調和機 | |
CN215336792U (zh) | 湿度调节器 | |
CN219389989U (zh) | 阀座、阀门总成和具有其的空气处理装置 | |
CN214664997U (zh) | 一种全热交换器 | |
CN210688460U (zh)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15909231U (zh) | 新风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 |
US20060180295A1 (en) | Ventilating system | |
CN211953061U (zh) | 一种除湿机 | |
CN213514120U (zh) | 空调内机、空调器 | |
CN214536514U (zh) | 一种空调新风组件及空调器 | |
CN212390489U (zh) | 空调器 | |
CN212390488U (zh) | 空调器 | |
CN210197588U (zh) | 一种新风除湿机组 | |
CN111336603A (zh) | 一种除湿机 | |
CN218915124U (zh) | 风机组件与空调器 | |
CN217844192U (zh) | 新风机 | |
KR20170004468A (ko) | 바이패스형 환기장치 | |
CN217929115U (zh) | 新风机 | |
CN219572185U (zh) | 空气处理装置 | |
CN215675502U (zh) | 空调室内机、空调器 | |
WO2022257307A1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9390043U (zh) | 壳体结构和具有其的空气净化处理设备 | |
CN217979151U (zh) | 新风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