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83873U - 一种车身底盘对中调整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身底盘对中调整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383873U CN219383873U CN202223598863.2U CN202223598863U CN219383873U CN 219383873 U CN219383873 U CN 219383873U CN 202223598863 U CN202223598863 U CN 202223598863U CN 219383873 U CN219383873 U CN 21938387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lking
- seat
- traveling
- vehicle body
- rota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0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5000017166 Bambusa arundinacea Nutrition 0.000 claims 1
- 235000017491 Bambusa tulda Nutrition 0.000 claims 1
- 241001330002 Bambuseae Species 0.000 claims 1
- 235000015334 Phyllostachys viridis Nutrition 0.000 claims 1
- 239000011425 bamboo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5034 decor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3137 locomo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Automobile Manufacture Line, Endless Track Vehicle, Trail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身底盘对中调整线,包括:车身侧顶机以及旋转输送机;车身侧顶机包括:第一行走轨道以及车身提取机构,第一行走轨道上安装有能行走的车身提取机构,车身提取机构用于提取车身;旋转输送机包括:输送座以及第二行走轨道,第一行走轨道有两个,第二行走轨道的输出端位于两第一行走轨道输入端中间,承载座能滑动地安装在第二行走轨道上,第一行走轨道和第二行走轨道均在X方向上;承载座包括:行走座、行走驱动机构、移动座、移动驱动机构、旋转座以及旋转驱动机构,行走座能滑动地安装在第二行走轨道上。该车身底盘对中调整线解决现有技术中不方便将车身旋转到内饰加工工位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身底盘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身底盘对中调整线。
背景技术
在车身生产过程中,需要对车身内饰进行装饰,因此设置了输送机,输送机用于输送车身,从而方便将车身输送到内饰加工的各个工位。
现有技术中,输送机包括:传送导轨、输送座、第一水平驱动机构、移动座以及水平驱动机构,传送导轨上安装有能滑动的输送座,输送座上安装有能移动的移动座,移动座承载车身,移动座连接至水平驱动机构,水平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移动座在与传送导轨垂直的方向上运动,输送座上安装有第一水平驱动机构,第一水平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输送座在传送导轨上行走。虽然能够实现第一水平驱动机构能够将位于移动座上的车身输送到各个加工工位,第二水平驱动机构能够将移动座驱动,从而使得车身悬出移动座一定的位置,方便内饰加工,但是该输送机仍然存在的缺点为:
由于车身能够悬出移动座的宽度有限,不然会导致移动座容易从输送座上侧翻,特别是尾部和前部的位置不能实现加工,需要将车身尾部和前部旋转一定角度,但是该输送机不具有旋转功能,导致车身旋转困难,因此导致尾部和前部一些内饰加工工作无法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提供一种车身底盘对中调整线,解决现有技术中不方便将车身旋转到内饰加工工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身底盘对中调整线,包括:车身侧顶机以及旋转输送机;车身侧顶机包括:第一行走轨道以及车身提取机构,第一行走轨道上安装有能行走的车身提取机构,车身提取机构用于提取车身;旋转输送机包括:输送座以及第二行走轨道,第一行走轨道有两个,第二行走轨道的输出端位于两第一行走轨道输入端中间,承载座能滑动地安装在第二行走轨道上,第一行走轨道和第二行走轨道均在X方向上;承载座包括:行走座、行走驱动机构、移动座、移动驱动机构、旋转座以及旋转驱动机构,行走座能滑动地安装在第二行走轨道上,行走座上安装有能在Z方向上移动的移动座,行走座上安装有移动驱动机构,移动驱动机构连接至移动座,在移动座上安装有能旋转的旋转座,在移动座上安装有旋转驱动机构,旋转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旋转座旋转,旋转座承载车身,车身边缘从旋转座边缘悬出。
优选的是,行走座上立有导向筒,导向筒内外套有能旋转的旋转筒,旋转筒与旋转座固定,旋转筒与旋转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
优选的是,旋转驱动机构包括:旋转电机、旋转减速箱、旋转齿轮以及弧形齿条,旋转筒上固定有弧形齿条,弧形齿条啮合有旋转齿轮,旋转齿轮连接至旋转减速箱输出端,旋转减速箱的输入端连接至旋转电机,旋转减速箱以及旋转电机安装在移动座上。
优选的是,旋转座上凸出形成有定位块,定位块伸入至车身底部内。
优选的是,行走驱动机构包括:行走电机、行走减速箱、行走齿轮以及条形齿条,行走电机安装在行走座上,行走电机与行走减速箱的输入端连接,行走减速箱的输出端连接至行走齿轮,行走齿轮与一条形齿条啮合,条形齿条安装在两第二行走轨道之间。
优选的是,在行走座上安装有两个第三行走轨道,两第三行走轨道之间有间隔,移动座上固定有滑动块,滑动块能滑动地安装在第三行走轨道上,滑动块与行走座固定。
优选的是,在旋转座上安装有感应金属片,在移动座下方安装有两相互间隔的第一金属感应器和第二金属感应器。
优选的是,第一金属感应器和第二金属感应器均凹陷形成旋入槽,旋入槽供感应金属片旋入。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旋转输送机,实现了当需要对车身的车头和车尾进行加工的时候,行走座在第二行走轨道上行走,行走驱动机构驱动行走座在第二行走轨道上行走,以使得车身能够依次经过各个加工工位,当车身在Z方向上与加工位置有偏差的时候,移动驱动机构驱动移动座移动,移动座带动旋转座以及车身均移动,从而实现在Z方向上能对准,当无法通过Z方向和X方向上的移动而使得加工部位与加工位置对准的时候,旋转驱动机构驱动旋转座以及车身旋转,实现角度的调节,使得车身的车尾和车头能够悬出,避免第二行走轨道等阻挡车尾或车头的加工,实现车头和车尾的内饰加工,提高加工效率。当在旋转输送机处加工完以后,车身输出,在旋转输送机的输出端,车身提取机构在第一行走轨道上行走,车身提取机构移动到第二行走轨道的输出端,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车身底盘对中调整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底盘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底盘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车身侧顶机1、第一行走轨道11、车身提取机构12、旋转输送机2、输送座21、第二行走轨道22、行走座23、行走驱动机构24、行走电机241、行走减速箱240、行走齿轮242、条形齿条243、移动座25、移动驱动机构26、第三行走轨道260、旋转座27、定位块270、旋转驱动机构28、旋转电机281、旋转减速箱282、旋转齿轮283、弧形齿条284、旋转筒29、导向筒20、感应金属片30、第一金属感应器31、第二金属感应器3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身底盘对中调整线,包括:车身侧顶机1以及旋转输送机2;车身侧顶机1包括:第一行走轨道11以及车身提取机构12,第一行走轨道11上安装有能行走的车身提取机构12,车身提取机构12用于提取车身;旋转输送机2包括:输送座21以及第二行走轨道22,第一行走轨道11有两个,第二行走轨道22的输出端位于两第一行走轨道11输入端中间,承载座能滑动地安装在第二行走轨道22上,第一行走轨道11和第二行走轨道22均在X方向上;承载座包括:行走座23、行走驱动机构24、移动座25、移动驱动机构26、旋转座27以及旋转驱动机构28,行走座23能滑动地安装在第二行走轨道22上,行走座23上安装有能在Z方向上移动的移动座25,行走座23上安装有移动驱动机构26,移动驱动机构26连接至移动座25,在移动座25上安装有能旋转的旋转座27,在移动座25上安装有旋转驱动机构28,旋转驱动机构28用于驱动旋转座27旋转,旋转座27承载车身,车身边缘从旋转座27边缘悬出。
行走座23上立有导向筒20,导向筒20内外套有能旋转的旋转筒29,旋转筒29与旋转座27固定,旋转筒29与旋转驱动机构28的输出端连接。导向筒20与行走座23固定,旋转筒29与旋转座27固定,旋转筒29与导向筒20的配合,导向旋转座27相对行走座23旋转。
旋转驱动机构28包括:旋转电机281、旋转减速箱282、旋转齿轮283以及弧形齿条284,旋转筒29上固定有弧形齿条284,弧形齿条284啮合有旋转齿轮283,旋转齿轮283连接至旋转减速箱282输出端,旋转减速箱282的输入端连接至旋转电机281,旋转减速箱282以及旋转电机281安装在移动座25上。旋转电机281旋转,旋转电机281驱动旋转减速箱282运行,旋转减速箱282的输出端驱动旋转齿轮283旋转,旋转齿轮283在弧形齿条284上旋转,从而使得旋转座27在行走座23上旋转,使得车身一起旋转。
旋转座27上凸出形成有定位块270,定位块270伸入至车身底部内。定位块270用于对车车身进行定位个
行走驱动机构24包括:行走电机241、行走减速箱240、行走齿轮242以及条形齿条243,行走电机241安装在行走座23上,行走电机241与行走减速箱240的输入端连接,行走减速箱240的输出端连接至行走齿轮242,行走齿轮242与一条形齿条243啮合,条形齿条243安装在两第二行走轨道22之间。条形齿条243与第二行走轨道22平行,行走电机241通过行走减速箱240驱动行走齿轮242旋转,行走齿轮242旋转,行走齿轮242在条形齿条243上行走,从而实现行走座23以及车身一起在第二行走轨道22上行走。
在行走座23上安装有两个第三行走轨道260,两第三行走轨道260之间有间隔,移动座25上固定有滑动块,滑动块能滑动地安装在第三行走轨道260上,滑动块与行走座23固定。通过第三行走轨道260的设置,导向了移动座25在行走座23上移动。
在旋转座27上安装有感应金属片30,在移动座25下方安装有两相互间隔的第一金属感应器31和第二金属感应器32。第一金属感应器31和第二金属感应器32之间的间距设置,使得第一金属感应器31和第二金属感应器32能够感应旋转座27是否处于两个位置,第一金属感应器31对应旋转座27的第一位置,第二金属感应器32对应旋转座27的第二位置。实现了通过感应金属片30随着旋转座27旋转,旋转座27能够精确地停留在第一位置或者第二位置,从而保证旋转角度精确,保证加工位置精确。
第一金属感应器31和第二金属感应器32均凹陷形成旋入槽,旋入槽供感应金属片30旋入。保证第一金属感应器31和第二金属感应器32地旋入槽内旋入金属片后,能够感应到金属片地位置。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8)
1.一种车身底盘对中调整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侧顶机(1)以及旋转输送机(2);
车身侧顶机(1)包括:第一行走轨道(11)以及车身提取机构(12),第一行走轨道(11)上安装有能行走的车身提取机构(12),车身提取机构(12)用于提取车身;
旋转输送机(2)包括:输送座(21)以及第二行走轨道(22),第一行走轨道(11)有两个,第二行走轨道(22)的输出端位于两第一行走轨道(11)输入端中间,承载座能滑动地安装在第二行走轨道(22)上,第一行走轨道(11)和第二行走轨道(22)均在X方向上;承载座包括:行走座(23)、行走驱动机构(24)、移动座(25)、移动驱动机构(26)、旋转座(27)以及旋转驱动机构(28),行走座(23)能滑动地安装在第二行走轨道(22)上,行走座(23)上安装有能在Z方向上移动的移动座(25),行走座(23)上安装有移动驱动机构(26),移动驱动机构(26)连接至移动座(25),在移动座(25)上安装有能旋转的旋转座(27),在移动座(25)上安装有旋转驱动机构(28),旋转驱动机构(28)用于驱动旋转座(27)旋转,旋转座(27)承载车身,车身边缘从旋转座(27)边缘悬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身底盘对中调整线,其特征在于,行走座(23)上立有导向筒(20),导向筒(20)内外套有能旋转的旋转筒(29),旋转筒(29)与旋转座(27)固定,旋转筒(29)与旋转驱动机构(28)的输出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身底盘对中调整线,其特征在于,旋转驱动机构(28)包括:旋转电机(281)、旋转减速箱(282)、旋转齿轮(283)以及弧形齿条(284),旋转筒(29)上固定有弧形齿条(284),弧形齿条(284)啮合有旋转齿轮(283),旋转齿轮(283)连接至旋转减速箱(282)输出端,旋转减速箱(282)的输入端连接至旋转电机(281),旋转减速箱(282)以及旋转电机(281)安装在移动座(25)上。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车身底盘对中调整线,其特征在于,旋转座(27)上凸出形成有定位块(270),定位块(270)伸入至车身底部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身底盘对中调整线,其特征在于,行走驱动机构(24)包括:行走电机(241)、行走减速箱(240)、行走齿轮(242)以及条形齿条(243),行走电机(241)安装在行走座(23)上,行走电机(241)与行走减速箱(240)的输入端连接,行走减速箱(240)的输出端连接至行走齿轮(242),行走齿轮(242)与一条形齿条(243)啮合,条形齿条(243)安装在两第二行走轨道(22)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身底盘对中调整线,其特征在于,在行走座(23)上安装有两个第三行走轨道(260),两第三行走轨道(260)之间有间隔,移动座(25)上固定有滑动块,滑动块能滑动地安装在第三行走轨道(260)上,滑动块与行走座(23)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车身底盘对中调整线,其特征在于,在旋转座(27)上安装有感应金属片(30),在移动座(25)下方安装有两相互间隔的第一金属感应器(31)和第二金属感应器(3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车身底盘对中调整线,其特征在于,第一金属感应器(31)和第二金属感应器(32)均凹陷形成旋入槽,旋入槽供感应金属片(30)旋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598863.2U CN219383873U (zh) | 2022-12-30 | 2022-12-30 | 一种车身底盘对中调整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598863.2U CN219383873U (zh) | 2022-12-30 | 2022-12-30 | 一种车身底盘对中调整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383873U true CN219383873U (zh) | 2023-07-21 |
Family
ID=871896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598863.2U Active CN219383873U (zh) | 2022-12-30 | 2022-12-30 | 一种车身底盘对中调整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383873U (zh) |
-
2022
- 2022-12-30 CN CN202223598863.2U patent/CN21938387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822117B (zh) | 一种抱轮式汽车搬运器 | |
US8590482B2 (en) | Conveying apparatus for dipping workpieces into a treatment bath | |
CN205206441U (zh) | 一种用于车辆搬运的两段式夹持搬运器 | |
CN202788102U (zh) | 一种立体车库 | |
CN102616539B (zh) | 一种汽车涂装输送机及其用途 | |
CN205314637U (zh) | 一种用于存取车辆的四臂联动式机械手 | |
CN204528624U (zh) | 尾框下料机械手 | |
CN108397022A (zh) | 一种侧向汽车搬运器 | |
CN201432677Y (zh) | 双轨环型穿梭车 | |
CN202807755U (zh) | 滑板输送线转弯结构 | |
CN219383873U (zh) | 一种车身底盘对中调整线 | |
CN112551145A (zh) | 轮胎组装用具有悬空输送结构的加工设备 | |
CN103342140B (zh) | 一种用于机器人的随行跟踪系统 | |
CN208310353U (zh) | 一种侧向汽车搬运器 | |
CN107642302B (zh) | 一种站台半高屏蔽门 | |
CN115818182A (zh) | 汽车底盘线对中系统 | |
CN113547246A (zh) | 一种铝车厢瓦楞板立焊自动线 | |
CN108674321A (zh) | 一种汽车雷达安装设备 | |
CN217320369U (zh) | 一种智能轨道运输车 | |
CN111186681A (zh) | 一种汽车侧围台车输送系统 | |
CN205169719U (zh) | 轮胎胎面搬运装置 | |
CN213504501U (zh) | 一种滑移小车输送装置 | |
CN204751336U (zh) | 一种基于多车型的搬运装备 | |
CN208647939U (zh) | 一种生产线输送装置及其轨道 | |
CN108584333B (zh) | 一种立式回转加工输送线及其行走轨道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