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9246005U - 折叠式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折叠式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46005U
CN219246005U CN202320149989.7U CN202320149989U CN219246005U CN 219246005 U CN219246005 U CN 219246005U CN 202320149989 U CN202320149989 U CN 202320149989U CN 219246005 U CN219246005 U CN 2192460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groove
electronic device
computing module
foldable electron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4998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思民
江宗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ustek Computer Inc
Original Assignee
Asustek Comput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ustek Computer Inc filed Critical Asustek Computer Inc
Priority to CN20232014998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460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460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460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折叠式电子装置。此折叠式电子装置包含一本体、一屏幕模块以及一运算模块。本体包含一第一面以及一第二面。第一面具有一第一部分以及一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具有一第一凹槽,用以容置一电池,第二部分用以设置一键盘。第二面相对于第一面,且于对应于第二部分的位置具有一第二凹槽。屏幕模块枢接于第二部分。运算模块可拆卸地设置于第二凹槽,并电性连接于电池以及键盘。

Description

折叠式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折叠式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笔记本电脑,其基本组成为屏幕以及主机。主机内设有主板,主板上设有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内存、散热模块等零元件构成系统。
不过,因为笔记本电脑所搭配的各个零组件的规格差异,往往需要设计不同尺寸的壳体来容纳这些组件。此外,受限于笔记本电脑既有的壳体设计,使用者也难以对于笔记本电脑的零组件进行升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折叠式电子装置,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式电子装置。此折叠式电子装置包含一本体、一屏幕模块以及一运算模块。本体包含一第一面以及一第二面。第一面具有一第一部分以及一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具有一第一凹槽,用以容置一电池,第二部分用以设置一键盘。第二面相对于第一面,且于对应于第二部分的位置具有一第二凹槽。屏幕模块枢接于第二部分。运算模块可拆卸地设置于第二凹槽,并电性连接于电池以及键盘。
根据本实用新型其中的一个实施方式,还包含触摸板模块,可拆卸地设置于上述第一部分,以遮蔽上述第一凹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其中的一个实施方式,上述触摸板模块以磁吸方式固定于上述第一部分。
根据本实用新型其中的一个实施方式,上述触摸板模块包含触摸板部分以及手托部分,上述手托部分环绕上述触摸板部分。
根据本实用新型其中的一个实施方式,上述屏幕模块枢接于上述第二部分的后侧边缘。
根据本实用新型其中的一个实施方式,上述第二凹槽具有底面,上述底面设有连接器,上述运算模块通过上述连接器电性连接于上述本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其中的一个实施方式,上述第二凹槽具有侧面,上述侧面设有连接器,上述运算模块通过上述连接器电性连接于上述本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其中的一个实施方式,上述运算模块以扣合方式或磁吸方式固定于上述第二凹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其中的一个实施方式,还包含快拆模块,上述快拆模块包含:定位柱,位于上述第二凹槽的底面,用以穿设于上述运算模块内,且上述定位柱的侧面具有扣合槽;以及扣合件,可转动地设于上述运算模块内,用以在锁定状态以及解锁状态间进行切换,当上述扣合件位于上述锁定状态,上述扣合件扣合于上述扣合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其中的一个实施方式,还包含脚垫,上述脚垫由上述运算模块的下方侧穿入上述运算模块内,用以将上述扣合件固定于上述锁定状态。
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折叠式电子装置,用户可视需求更换运算模块进行升级。制造商可通过此模块化设计方式,利用既有的屏幕模块以及本体,搭配出不同规格的电子装置,有助于减少所需准备的零件种类,并有利于简化维修程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折叠式电子装置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2A与图2B是以不同视角显示图1中的本体与屏幕模块;
图3A与图3B是以不同视角显示图1中的运算模块;
图4A与图4B显示本实用新型将运算模块固定于第二凹槽所使用的快拆模块的一实施例;
图5A与图5B显示本实用新型将运算模块固定于第二凹槽所使用的磁吸模块的一实施例;
图6是本实用新型折叠式电子装置另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7A与图7B是以不同视角显示图6中的本体与屏幕模块;
图8A与图8B是以不同视角显示图6中的运算模块;
图9A与图9B显示本实用新型将运算模块固定于第二凹槽所使用的快拆模块的另一实施例;
图10A至图10C显示本实用新型折叠式电子装置搭配不同运算模块的侧视示意图;以及
图11是本实用新型运算模块做为电脑主机搭配外接屏幕进行使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根据下列描述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图1是本实用新型折叠式电子装置100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中以一笔记本电脑为例。
如图中所示,此折叠式电子装置100包含一本体120、一屏幕模块140、一触摸板模块150、以及一运算模块160。
请一并参照图2A与图2B,图2A与图2B以不同视角显示图1中的本体120与屏幕模块140。图中的屏幕模块140盖合于本体120。
如图中所示,本体120包含相对的一第一面122以及一第二面124。第一面122是本体120的上表面,第二面124是本体120的下表面。第一面122具有一第一部分122a以及一第二部分122b。第一部分122a具有一第一凹槽123,用以容置一电池165。第二部分122b用以设置一键盘170。第二面124在于对应于第一面122的第二部分122b的位置具有一第二凹槽125,用以安装运算模块160。也就是说,第二凹槽125位于键盘170下方。
触摸板模块150可拆卸地设置于第一面122的第一部分122a,以遮蔽第一凹槽123。一实施例中,触摸板模块150可利用磁吸方式固定于第一部分122a以遮蔽第一凹槽123。一实施例中,触摸板模块150的尺寸大致相同于第一部分122a的尺寸,且包含一触摸板部分152以及一手托部分154。手托部分154环绕触摸板部分152。触摸板部分152用以接收触控信号。
屏幕模块140通过一转轴结构145枢接于第一面122的第二部分122b的一后侧边缘。当折叠式电子装置100处于收折状态,屏幕模块140盖合于本体120的第一面122。
本实施例的第一凹槽123与第二凹槽125具有不同的结构。第一凹槽123的开口朝上,其四周与底面由本体120的壳体结构所包覆。相较之下,第二凹槽125则是第二面124在于对应于第二部分122b的位置的一倒L型结构。
第二凹槽125主要是由一底面125a以及一侧面125b所定义出来,以利于安装运算模块160。底面125a位于第二凹槽125邻近于键盘170的一侧,侧面125b则是位于第二凹槽125邻近于第一凹槽123的一侧。第二凹槽125的底面125a在邻近于侧面125b处设置有一连接器126,用以与运算模块160进行电性连接。一实施例中,在第二凹槽125的底面125a的中间位置具有多个穿孔1252以协助运算模块160进行散热。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第二凹槽125的底面125a的四个角落位置分别设置有一定位柱420,作为快拆模块的一部分,用以定位并固定运算模块160。关于此快拆模块的结构细节,详见本实用新型图4A至图4B以及相对应的段落。
请一并参照图3A与图3B所示,图3A与图3B以不同视角显示图1中的运算模块160。
如图中所示,运算模块160的上盖160a具有连接器162。此连接器162的位置对应于连接器126。当运算模块160设置于第二凹槽125,运算模块160可通过连接器162,126电性连接于本体120的电池165以取得供电。此外,运算模块160也可以通过连接器162,126电性连接于键盘170以及触摸板模块150以接收输入信号,或是进一步通过本体120电性连接于屏幕模块140以输出显示信号控制屏幕模块140显示画面。
一实施例中,前述连接器162,126可以是任何可传输数据以及电能的连接器,例如通用串行总线类型C(USB type-C)连接器。
其次,为了有效对运算模块160内的运算系统进行散热,本实施例的运算模块160的上盖160a具有多个通风孔163,这些通风孔163分别对应于第二凹槽125的底面125a上的穿孔1252。如此,当运算模块160安装于第二凹槽125,运算模块160产生的余热可以通过通风孔163以及穿孔1252向外排除。
另外,由于运算模块160安装于本体120的第二凹槽125时,运算模块160会抵靠于桌面上。本实施例的运算模块160的底部设置有脚垫460,避免运算模块160的外壳直接接触桌面,同时可在运算模块460下方形成散热信道以提升对于运算模块460的散热效率。
另外,本实施例的运算模块160的上盖160a在对应于第二凹槽125的底面125a上的定位柱420的位置具有多个穿孔430,以利于定位柱420穿入运算模块160内进行固定。此外,本实施例的运算模块160的上盖160a在对应于转轴结构145的位置,也就是运算模块160靠近后侧的二角落位置分别具有一凹槽164以容纳转轴结构145。如此,即可避免本体120在对应于第二凹槽125处的厚度受到转轴结构145的限制,有利于缩减整个折叠式电子装置100的厚度。
图4A与图4B显示本实用新型将运算模块160固定于第二凹槽125所使用的快拆模块400的一实施例。其中,图4A显示此快拆模块400在锁定状态下的结构,图4B显示此快拆模块400在解锁状态下的结构。
此快拆模块400适用于如图1所示,运算模块160沿着垂直方向组装至第二凹槽125的折叠式电子装置100。图中移除运算模块160的底部壳体,以利于显示快拆模块400的结构。
如图中所示,此快拆模块400包含至少一定位柱420以及一扣合件440。定位柱420设于第二凹槽125的底面125a,用以穿设于运算模块160内。定位柱420的侧面并具有一扣合槽422。扣合件440可转动地设于运算模块160内,用以扣合于扣合槽422。
一实施例中,快拆模块400包含二定位柱420与一扣合件440。请一并参照图2B所示,此二定位柱420间隔一定距离设置于第二凹槽125的底面125a,且此二定位柱420的扣合槽422朝向相反方向。扣合件440枢接于运算模块160的底板,可在一锁定位置(对应于图4A)以及一解锁位置(对应于图4B)间进行切换。扣合件440的转动方向大致平行于运算模块160的底板,且扣合件440与运算模块160的枢接位置对应于二定位柱420的中间处。如此,单一个扣合件440即可同时扣合于二个定位柱420的扣合槽422,以提升快拆模块400的结合强度。本实用新型的运算模块160利用设置于左右两侧的二组快拆模块400可拆地固定于第二凹槽125,以确保运算模块160可以稳固地设置于第二凹槽125。
一实施例中,此快拆模块400还包含二个弹性件450,例如二个弹簧。此二弹性件450位于扣合件440的两端的侧边,推动扣合件440朝向解锁位置移动。
一实施例中,可利用运算模块160下方侧安装的脚垫460来固定扣合件440。具体而言,脚垫460是沿着水平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运算模块160,且脚垫460的上部分抵靠于扣合件440的一端。
在运算模块160放置定位后,可将脚垫460朝向扣合件440推动,使扣合件440扣合于扣合槽422,同时,脚垫460与运算模块160的壳体间的阻力可以扣合件440固定于锁定位置。反之,若需要解锁时,可将脚垫460朝向远离扣合件440的方向推动。此时,弹性件450会推动扣合件440朝向解锁位置移动。如此,即可顺利拆除运算模块160。
通过前述快拆模块400,运算模块160即可以扣合方式可拆卸地设置于本体120的第二凹槽125。
除了利用扣合方式固定运算模块160,另一实施例中,运算模块160也可以通过磁吸模块以磁吸方式可拆卸地设置于第二凹槽125。具体而言,请一并参照图5所示,图5A与图5B显示本实用新型将运算模块固定于第二凹槽所使用的磁吸模块的一实施例。
如图中所示,此磁吸模块包含第一磁吸件520以及第二磁吸件540。第一磁吸件520设于第二凹槽125的底面125a,第二磁吸件540设于运算模块160的上盖160a,运算模块160通过第一磁吸件520以及第二磁吸件540固定于第二凹槽125内。
一实施例中,第一磁吸件520是一磁铁件,第二磁吸件540则是一铁件。不过也不限于此。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磁吸件520可以是一铁件,第二磁吸件540则是一磁铁件。
本实用新型的运算模块160利用设置于运算模块160的左右两侧的二组磁吸模块可拆地固定于第二凹槽125,以确保运算模块160可以稳固地设置于第二凹槽125。
图6是本实用新型折叠式电子装置600另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7A与图7B以不同视角显示图6中的本体620与屏幕模块640。图8A与图8B以不同视角显示图6中的运算模块660。
在图1的实施例中,运算模块160是通过设置于第二凹槽125的底面125a的连接器126电性连接于本体120。不过本实用新型亦不限于此,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凹槽625靠近第一凹槽623的一侧的侧面625b设置有一连接器626。运算模块660的侧板660b具有相对应的一连接器662。当运算模块660设置于第二凹槽625,运算模块660可通过连接器662,626电性连接于本体620的电池665以取得供电。
此外,运算模块660也可以通过连接器662,626电性连接于键盘670以及触摸板模块650以接收输入信号,或是进一步通过本体620电性连接于屏幕模块640以输出显示信号控制屏幕模块640显示画面。
图9A与图9B显示本实用新型将运算模块固定于第二凹槽所使用的快拆模块900的另一实施例。其中,图9A显示此快拆模块900在锁定状态下的结构,第图9B显示此快拆模块900在解锁状态下的结构。
此快拆模块900适用于如图6所示,运算模块660沿着水平方向组装至第二凹槽625的折叠式电子装置600。图中移除运算模块660的底部壳体,以利于显示快拆模块900的结构。
请一并参照图7A至图8B所示,快拆模块900包含多个定位柱920、多个卡勾930以及多个扣合件940。定位柱920设于第二凹槽625的侧面625b,且沿着水平方向延伸以定位运算模块660。卡勾930设置于第二凹槽625的底面625a。运算模块660的上盖660a在对应于卡勾930的位置具有多个穿孔935,让卡勾930可以穿入运算模块660内。扣合件940位于运算模块660内对应于穿孔935的位置,用以扣合于卡勾930。
一实施例中,扣合件940设于脚垫960的上方,且与脚垫960一体成形。如此,使用者即可通过脚垫960将快拆模块900切换至锁定状态(对应于图9A),使运算模块660固定于第二凹槽625,或是将快拆模块900切换至解锁状态(对应于第图9B),以利于拆换运算模块660。
图10A至图10C显示本实用新型折叠式电子装置1000搭配不同运算模块1060a,1060b,1060c的侧视示意图。这些运算模块1060a,1060b,1060c是搭配同一个本体1020以及屏幕模块1040。
如图中所示,这些运算模块1060a,1060b,1060c具有不同的尺寸,以配合其内部组件配置。具体来说,高效能的运算模块1060c会搭配较高效能的中央处理器以及较多的输入输出端口,运作时会产生较多的热。因此,高效能的运算模块1060c需要具有较大的内部空间以容纳额外的散热模块。相较之下,因为轻薄型的运算模块1060a可搭配效能较低的中央处理器,系统内可搭被较为简单的散热结构,因而可以缩减运算模块1060a的尺寸。
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折叠式电子装置1000,只需更换不同的运算模块1060a,1060b,1060c,即可使折叠式电子装置1000满足用户在不同使用状态下的需求,而无须更换折叠式电子装置1000的其他部分。举例来说,针对高效能的使用需求,可以搭配高效能的运算模块1060c;针对强调可移植性的使用需求,则可搭配轻薄型的运算模块1060a。
图11是本实用新型运算模块1160作为电脑主机搭配外接屏幕1140进行使用的示意图。
如图中所示,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电子装置的处理系统(如主板、输入输出端口等)设置于运算模块1160内。在没有移动需求的情况下,用户可利用运算模块1160本身具有的连接器,连接外接屏幕1140、外接键盘1170与鼠标1180进行使用,而不会受限于折叠式电子装置本身的硬件配置。
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折叠式电子装置,使用者可视需求更换运算模块进行升级。制造商可通过此模块化设计方式,利用既有的屏幕模块以及本体,搭配出不同规格的折叠式电子装置,有助于减少所需准备的零件种类,并有利于简化维修程序。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折叠式电子装置,其特征是,包含:
本体,包含:
第一面,具有第一部分以及第二部分,上述第一部分具有第一凹槽,用以容置电池,上述第二部分用以设置键盘;
第二面,相对于上述第一面,且于对应于上述第二部分的位置具有第二凹槽;
屏幕模块,枢接于上述第二部分;以及
运算模块,可拆卸地设置于上述第二凹槽,并电性连接于上述电池以及上述键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电子装置,其特征是,还包含触摸板模块,可拆卸地设置于上述第一部分,以遮蔽上述第一凹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式电子装置,其特征是,上述触摸板模块以磁吸方式固定于上述第一部分。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式电子装置,其特征是,上述触摸板模块包含触摸板部分以及手托部分,上述手托部分环绕上述触摸板部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电子装置,其特征是,上述屏幕模块枢接于上述第二部分的后侧边缘。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电子装置,其特征是,上述第二凹槽具有底面,上述底面设有连接器,上述运算模块通过上述连接器电性连接于上述本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电子装置,其特征是,上述第二凹槽具有侧面,上述侧面设有连接器,上述运算模块通过上述连接器电性连接于上述本体。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电子装置,其特征是,上述运算模块以扣合方式或磁吸方式固定于上述第二凹槽。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电子装置,其特征是,还包含快拆模块,上述快拆模块包含:
定位柱,位于上述第二凹槽的底面,用以穿设于上述运算模块内,且上述定位柱的侧面具有扣合槽;以及
扣合件,可转动地设于上述运算模块内,用以在锁定状态以及解锁状态间进行切换,当上述扣合件位于上述锁定状态,上述扣合件扣合于上述扣合槽。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折叠式电子装置,其特征是,还包含脚垫,上述脚垫由上述运算模块的下方侧穿入上述运算模块内,用以将上述扣合件固定于上述锁定状态。
CN202320149989.7U 2023-01-18 2023-01-18 折叠式电子装置 Active CN2192460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49989.7U CN219246005U (zh) 2023-01-18 2023-01-18 折叠式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49989.7U CN219246005U (zh) 2023-01-18 2023-01-18 折叠式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46005U true CN219246005U (zh) 2023-06-23

Family

ID=868068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49989.7U Active CN219246005U (zh) 2023-01-18 2023-01-18 折叠式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460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888383B2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US6970346B2 (en) Redundant power supply wirelessly connected to motherboard
US7916476B2 (en) Securing apparatus for expansion cards
US20130128464A1 (en) Riser card
JP2009163292A (ja) 電子機器
CN101336402A (zh) 电子设备
CN101154125A (zh) 电子装置和冷却单元
CN102081431B (zh) 服务器
JP2009163295A (ja) 電子機器
US8477512B2 (en) Electronic device
USRE48365E1 (en) Mobile motherboard
TW201633037A (zh) 一體式電腦
CN201115149Y (zh) 电路板固定装置
CN219246005U (zh) 折叠式电子装置
EP0852350A2 (en) A computer system having plug-in type modules
CN201107709Y (zh) 定位装置
JP2009163293A (ja) 電子機器
WO2007080637A1 (ja) 電子機器および案内部材
TWM641930U (zh) 折疊式電子裝置
JP4621243B2 (ja) 電子機器
CN101377701B (zh) 定位装置
CN209842487U (zh) 台式工业控制计算机
US20090168383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system
JP4551444B2 (ja) 電子機器
US8767389B2 (en) System and expansion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