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367Y - 自驱动燃烧器 - Google Patents
自驱动燃烧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1367Y CN2191367Y CN 94206744 CN94206744U CN2191367Y CN 2191367 Y CN2191367 Y CN 2191367Y CN 94206744 CN94206744 CN 94206744 CN 94206744 U CN94206744 U CN 94206744U CN 2191367 Y CN2191367 Y CN 2191367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quid fuel
- gas
- burner
- valve
- fu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eeding And Controlling Fuel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使用液体燃料的炉具的自驱动燃烧
器。该燃烧器开始用石油气预热液体燃料并调节液
体燃料和气体的流量以产生最佳温度燃料混合,该系
统还用该气体对液体燃料加压并有一汽化室和燃烧
器,这二者依次相互加热。
Description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炉具,尤其涉及燃烧炉的燃烧器。该燃烧炉不与公用事业公司提供的电力或天然气管道相连并产生火焰,其主要用途为露营或无法与电力天然气公司的管道相连的家庭。因此,这类燃烧炉有自备的燃料,通常为汽油、甲醇或杂醇油一类的液体燃料,以便产生火焰以供烹调食物。
在某些国家或地区,只有少数居民有条件使用管道煤气或天然气。因此,大部分人们还在使用煤炭或液化气炉。
煤炭较脏且可产生污染,而汽油或液化气则价格较贵。但是,由工业处理的副产品产生的可燃液体则很丰富。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利用甲醇或杂醇油之类的工业副产品作为燃料的炉具。
用液体燃料产生火焰涉及几个问题。在燃烧炉工作时,液体燃料必须在一正确的温度范围内加热,否则会出现问题。
在燃烧器被点着前,液体燃料必须被首先预热汽化以产生可以燃烧的气体。若其在点火前未被加热至足够高的温度,则其将处于液态而无法燃烧。未经预热的液体燃料产生的另一问题是燃烧不完全,这将产生有毒的污染而且在室内使用时会有危险。
若液体燃烧在点火前被预热至过高温度,炉具加热部件的材料会被氧化,从而阻塞其通道,导致其性能劣化而不得不经常加以清理。可以从先有技术中看到,用于调节燃料流量的针阀与燃烧器很近,从而易于过热并产生堵塞。
例如,开始燃烧燃料以加热将燃料送至燃烧器的直的或线圈式金属管便可开始预热,该金属管作为雾化器使液体燃料通过其到达燃烧器,燃烧器开始工作后,便继续加热金属管。在冷炉具点着期间,未加热的液体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污染。
在燃烧器工作时,可能会产生极热的火焰,从而使金属管过热而产生积炭和氧化物,积炭产生的原因是燃料本身在过高温度时的碳化,这些炭黑附着在金属管内部而使其性能劣化。这些氧化物颗粒及积炭进而阻塞燃烧器的孔并阻碍气体流通,从而又使燃烧器的功能劣化,因此,燃烧器必须定期取下进行清理或要求用新的部件。
在炉具中使用液体燃料的另一问题是燃料必须被加压以将其从供给箱中送至雾化器及燃烧器。通常的做法是用手泵完全这一任务,但这很不方便并可能导致过压空气和燃料混合,从而产生混合物的爆炸。
常规炉具的另一问题还在于其危险性。一般而言,用户必须开始在炉头外点着燃料(产生明火)以加热燃烧器或汽化管以预热液体燃料。由于开始时的火焰是有烟的且可能持续30秒到几分钟(用户通常在燃烧器和汽化管被加热后使用同样燃料),因此要求用户不断照料以避免火灾或烧着附近的物体。进而,如果燃烧器在操作过程中熄灭,燃料将持续送至燃烧器,从而泄漏出爆炸气体。
为解决这些问题,人们进行了各种努力,但其成功率极其有限。例如,在燃烧器下方的盘子里放上少量燃烧器燃料并点着它,火焰会加热充满液体燃料的管子而使其雾化。雾化的气体膨胀并回到燃料存储器,对其产生一定压力并在燃烧器中燃烧去往那里的雾化气体。另外,可用手泵对液体燃料加压并在燃烧器还冷着时点燃液体燃料,产生污染性火焰而直到炉子的部件足够热以进行完全燃烧。另一方法则是提供一个可燃气体源以及一个液体燃料源,用户可以先燃烧气体一会儿,估计炉具足够热时,便关断气体而开始供给液体燃料。最后,例如采用有定时控制的电加热器进行初始加热的方法也有使用。
所有这些努力都未能成功地提供一种安全、清洁、易于使用的燃烧器作为普及使用液体燃料(例如杂醇油)的炉具。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自驱动燃烧器,它可满足常规燃烧器所未能达到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及优点是提供一种新型炉具和燃烧器,它采用液体燃料并调节燃料的温度和供给量。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使用液体燃料的炉具和燃烧器,其操作只需用户打开便可自动进行。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目的是提供使用液体燃料并极少产生污染的新型炉具和燃烧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使用液体燃料并不会在燃料燃烧过程中由于过热或太冷而导致阻塞及不完全燃烧情况发生的新型炉具和燃烧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使用液体燃料并比常规炉具更为安全的新型炉具和燃烧器。本发明的炉具无需不可控制的火焰来预热液体燃料,而且在火焰熄灭时燃料供给可自动停止。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一种新型液体石油(“LP”)气罐和一个装有液体燃料的第二容器。从LP气而来的压力被减压送至第二容器,用于使其中的液体燃料离开该第二容器。从气罐和容器中逸出的气体和液体燃料由一个阀门同时控制。
一个多功能调节器接收来自气罐的LP气体和流通液体燃料。该调节器首先把LP气体送至汽化器并点燃它,以预热液体燃料。随着液体燃料混合物加热至一最佳预点火温度,一个双金属热敏元件将多功能调节器中的一个拉杆拉至一个位置以允许更多的液体燃料进入汽化器而同时切断LP气体供给。
汽化器是一个盘形室,有一液体燃料进口和出口。开始时它被LP气体火焰在外部加热,液体燃料被送到汽化器一侧被加热至一最佳温度,然后被排出去往燃烧器,加热汽化器的火焰的方向是向上和向外的,一个环形燃烧器环绕该汽化器并提供两组火焰口:一组是直接向上的火焰,用于加热工件(例如食物),而另一组则是向内的火焰,用于加热汽化器。LP气首先加热汽化器而使其把液体燃料气体送往燃烧器。汽化器提供的气体在燃烧器中产生火焰,从而加热食物且在LP气体切断供给后继续加热汽化器。
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自驱动燃烧器的剖视图;
图2是图1燃烧器采用的双罐剖视图;
图3是图1燃烧器的多功能调节器和燃烧器部件的剖视图;
图4为一分解图,示出了汽化器和汽化的燃料燃烧室,它们构成了图3的燃烧器,其中的汽化器被去掉,以显示汽化燃料燃烧室的内部结构。
参见图1,它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自驱动燃烧器1的较佳实施例。一般而言,该自驱动燃烧器包括三个主要部件,一个双罐3、一个多功能调节器本体5以及一个燃烧器7。
参见图2,双罐3包括一个外部金属液体燃料罐9,该燃料罐9中包含了一个内部金属LP气体罐11,燃料罐9通过一个三合一的组合阀组件13与LP气体罐11相连,液体燃料罐9可装贮多种液体燃料,比如甲醇或杂醇油,较佳燃料则为杂醇油。
在较佳实施例中,LP气罐11置于液体燃料罐9中,但这并非绝对必要,主要之处在于加压的LP气体与液体燃料罐相通从而二者由同一阀门同步驱动控制。
LP气罐11有一气罐上室15及下室17,下室17贮有其压力高于大气压的LP气体,其压力通常为4到6个大气压(在室温下)。LP气可为甲烷、丁烷、丙烷或天然气,较佳的气体燃料为天然气,下室17的下方有一LP气体充气口21,用于使下室被选择的气体定期充气。该下定17还在其上端有一出口19。在上室15中,有一膜片型压力调节器22附加并耦合到下室的出口19处。
当压力调节器22打开时,LP气体处于低压,通常降压大约1.35大气压力,LP气体因此排入上室15中。上室15有一位于其壁上的开口25使LP气体进入液体罐9,从而增加了内压。LP气罐11由其上部的螺扣而与供气罐三合一组合阀门组件13相耦合,从而密封LP气罐的上室开口。
供气罐三合一组合阀门组件13依次通过螺扣而与液体燃料罐9相耦合,一个液体燃料罐和LP气罐之间的“O”形环圈用于防止液体燃料和调压后的LP气体的泄漏。
供气罐三合一组合阀门组件13包括有两个腔孔27和31的本体,一个同时控制这两个腔孔的阀门,以及压力调节器。第一腔孔27允许LP气罐上室15中的调压气体通过阀门控制耦合到液体和气体出口连接29。
第二腔孔31允许液体燃料罐9的液体通过阀门控制耦合到液体和气体出口连接29,第二腔孔31的输入端被连到液体燃料供给管39。它使液体燃料从液体燃料罐9的底部供给燃料而防止液体燃料罐中的燃料将近用完时而输入LP气体。一个网状过滤器40可连至液体燃料供给管39的端部,以防止液体燃料中的污染物进入第二腔孔31。
压力调节器22被预置在约1.35大气压处并通过打开供给罐手阀旋钮35的方式而预开启,因此,LP气被排出,而第一和第二腔孔27和31也为手阀旋钮35同时开启,手阀旋钮35耦合到供给罐手阀杆33,该手阀杆33通过供给罐三合一组合阀组件13,手阀杆33被垫圈37密封以防止LP气罐上室15中的调压气体通过手阀杆泄漏,并隔离第一腔孔27和第二腔孔31。
第一和第二腔孔27和31都与液体和气体出口连接29相连,该连接29是一螺纹接头,通过同轴供给管接头定位螺帽45与供给罐三合一组合阀门组件13相接,第二腔孔31通过出口连接29的螺纹接头的中心并传载液体燃料,第一腔孔27在出口连接29螺纹接头中心的下方用以传送气体。
同轴供给管41包括一个位于第二管中的第一管并与液体和气体出口连接29的螺纹接头相连。在内管中传载的是液体燃料,而LP气体则在外管中传送,同轴供给管41的内管的内径约为1.5~2mm,而其外径约为6mm,外管的外径约为15mm而其内径为10mm左右,外管作为内管的套管从而使LP气体可在两管之间的空间传载,同轴供给管41最好由尼龙或橡胶合成物之类的塑性材料制作,因为它必须具备对石油产品有化学抗性。外管也必须可以承受LP气体的压力。
参见图3,同轴供给管41的另一端与一同轴供给管连接件49相连,该连接件49是一通过同轴供给管连接定位螺纹接头53连到同轴供给分接器51的螺纹接头。
同轴供给管连接件49上的螺纹接头与同轴液体和气体出口连接29(示于图2)上的螺纹接头相同,它接收同轴供给管41传载的气体和液体燃料,同轴供给分接器51是一个两个腔孔以接收同轴供给管41中内容的本体。同轴供给分接器把同轴供给管41中传载的LP气体耦合到LP气体管57。该分接器由一个LP气体管定位螺纹接头59耦合到该气体管57上,同轴供给分接器51还由液体燃料管定位螺纹接头63耦合到液体燃料管61并因此将同轴供给管41中传载的液体燃料送到液体燃料管61中。
LP气体管57及液体燃料管61都耦合到多功能调节器本体5上,该本体有几个功能,用以协调LP气体和液体燃料到燃烧器7的流量。
多功能调节器本体5包括一个改进的调节器本体,用于根据燃烧器7的温度以及需要的火焰大小来调节LP气体和液体燃料的相对流量,以获取预热液体燃料的理想温度,从而产生清洁的燃烧。
常规调节器包括一个连到手动旋钮的针阀83,手动旋钮有一凸轮,在开启时,该凸轮顶起针71b,驱动电火花发生器71通过电火花线71e把电流送到电火花器71f以点燃燃烧器,具有这些部件的调节器通常用于燃烧炉。
本实施例中,LP气体管57与多功能调节器本体5中的LP气体输入弹簧定位阀65相连,该阀65包括一个针65a,用于在其由弹簧56b关闭时阻断LP气体的供给,该针的上端通常呈蘑菇状。
该调节器本体5还包括通用电火花发生器组件71,该组件71包括一个罩子71a,该罩中有一针71b通过其上方的罩子孔突出其下端通常呈蘑菇状,在针的上端有一法兰71bx,该针由弹簧71c下压至底部。罩内的下方为一电流发生器71d,在先有技术中是一压电型电流发生器,因此,产生的电流用来产生电火花。针71b在转动手动旋钮75时先被顶进去,然后再下来使其撞击电流发生器71d,从而产生电流通过电火花线71e去往电火花器71f以使其产生电火花。
多功能调节器本体5还包括一个联锁装置23,它包括一个闭合筒73,该筒在其纵向端有一个第一孔。拉杆73b的一端为一活塞型,拉杆的活塞端位于闭合筒的筒体中,而另一端则通过第一孔延伸至闭合筒之外。拉杆定位弹簧73c把拉杆顶到闭合筒的第一孔顶端,该弹簧的弹力只是足以把拉杆推到其拉程的端点处,在第一孔反向末端有一位于筒上面的第二孔,支撑杆73d插于其中。支撑杆在筒外面的上端为一球形,一个法兰在其下方,支撑杆下端在筒73a中,其形状可使拉杆73b的活塞在支撑杆升起时可在其下方顺利通过。当支撑杆完全插入筒底时,拉杆73b的活塞受其阻挡。当支撑杆被提起时,拉杆可以在拉杆定位弹簧73c的作用力下运动至筒的端部。
阀门提升联杆67与LP气体输入弹簧定位阀65的针、支撑杆73d以及电火花发生器针71b相耦连。阀门提升联杆的一端与支撑柱69由枢轴耦合,阀门提升联杆另一端在手动旋钮75转动时,作用于电火花发生器针71b上,由法兰71bx顶起阀门提升联杆,从而升起LP气体输入弹簧定位阀65,支撑杆73d和电火花发生器针71b。输入弹簧定位阀65的弹簧65b必须有足够弹性以保持阀门提升联杆在较低位置,从而使定位阀保持关闭。
多功能调节器本体5还包括调节流体燃料管61的流量的控制装置,液体燃料管连到调节器组件,一个输入腔孔79将液体燃料耦合到液体燃料入口弹簧定位阀77,该阀包括一个在其纵向端面中心处有孔的闭合缸,内有拉杆,其一端为一活塞。拉杆的活塞状端部位于闭合缸的轴缸中,且拉杆的另一端通过该孔伸出缸外,拉杆定位弹簧77c将拉杆推至相对于闭合缸孔的远端部,阻止液体燃料的供给。该弹簧的弹性只足以保持阀门完全关闭,从而在冷却态可以平衡双金属热敏元件125的作用,此阀是在多功能调节器本体5中的液体燃料供给的主要调节。
拉杆77b的另一端与双金属片热敏元件125目的一端相连,金属片热敏元件由125与汽化器87相连。当汽化器87处于冷状态时,液体燃料入口弹簧定位阀77被关闭且为金属片热敏元件125是直的。当汽化器加热后,热敏元件125向多功能调节器本体5相反的方向弯曲,拉动拉杆77b,从而打开液体燃料入口弹簧定位阀77。
输出腔孔81把来自入口弹簧定位阀77的液体燃料耦合到针阀83。该针阀形成轴的一端,轴的另一端则由手动旋钮75所控制,针阀83以常规方式调节液体燃料的流量并作为多功能调节器本体5中的液体燃料供给的二次调节。
拉杆73b和77b由悬臂85相连。该悬臂与拉杆77b固定但可沿拉杆73b移动,由于拉杆73b的端部为一帽头73e,所以悬臂不会从拉杆73b中脱落出来并使其可以拉动拉杆73b,拉杆73b的长度必须非常准确:即拉杆帽头73e能够在双金属片热敏元件125为冷却态时紧靠悬臂85,同时并可在升起支撑杆73d下面自由滑动。
燃烧器7一般包括两个部件:汽化器87和汽化液体燃料燃烧器89。
当LP气体入口弹簧定位阀65打开时,LP气体流过LP气体管88到汽化器喷嘴91,该喷嘴位于汽化器87的下面,用于喷出雾化的LP气体并与空气混合。
参见图4,汽化器87是一具有汽化器液体燃料入口93的盘状铜杯,它通过汽化器液体燃料入口管95与针阀83(见图3)相耦合,该管95由汽化器液体燃料入口连接螺纹接头97与汽化器耦合,汽化器87还有一个汽化器液体燃料出口105,它由一个汽化器液化燃料出口连接螺纹接头107连到汽化液体燃料输出管111。汽化器还有一个盖子101,它被汽化器盖定位螺栓103固定到汽化器87上,从而形成一个汽化室99。
盖子101在清洗汽化室99内部时可打开,而用户也可在汽化室中使用可丢弃的衬里以便于清理。
汽化器液体燃料入口93的腔孔的直径约为0.5mm,而汽化器液体燃料出口105的直径约为1.5mm。这是因为液体燃料在进入汽化器时是液体,而排出液化器时则为气体,这有助于防止汽封,即汽化的液体燃料在压力增加时反向流动。
汽化室99位于另一杯子-汽化燃烧室109中,该汽化燃烧室109有一供汽化器喷嘴91喷汽的中孔109a,该汽化器喷嘴与汽化燃烧室并不相连,中孔109a的两侧有孔109b,用于使液体燃料入口93和出口105通过。汽化室由在入口93上的定位螺纹接连93a和出口105上的定位螺纹接口105a连固到汽化燃烧室109。在汽化燃烧室109的上边周围是一系列火焰孔109c,其直径约为1.5mm。
汽化器座落在汽化液体燃料燃烧器89中。该燃烧器提供了一个喇叭口形的汽化液体燃料室117,汽化的液体燃料通过燃烧器入口115进入该燃烧室。燃料管道111连接到汽化燃料喷嘴113,该喷嘴位于燃烧器入口115中,但与其无连接。汽化液体燃料室117的内壁具有朝向汽化器87的火焰孔119,该室的顶部由位于汽化液体燃料室117上面的汽化液体燃料出口环123所形成。该环123的上周边有规律排列的火焰孔123a,其直径约为1.5mm。最后,一个法兰121围绕着汽化液体燃料燃烧器,在其水平面上规律地开有垂直通气孔121a。
参见图1,用户旋转供给罐三合一组合阀门组件13的手动旋钮35,从而通过LP气罐上室通口25和第一腔孔27释放调节的LP气体。该阀门组件13还允许液体燃料在由LP气罐上室通口25排出到液体燃料罐9的气体气压作用下,使液体燃料通过第二腔孔31。可以注意到,液体燃料和LP气体因此处于同样压力之下。
LP气体和液体燃料通过同轴供给管41去往同轴供给分离器51,然后气体通过LP气体管去往LP气体入口弹簧定位阀65,而液体燃料通过液体燃料管线61去往液体燃料入口弹簧定位阀77。
然后用户旋转手动调节旋钮75以完成以下功能:
1)提升电火花发生器71中的针71b,法兰71ba抬高阀门提升联杆67,通过它提升LP气体入口弹簧定位阀65,使得LP气体通过LP气管85去往汽化器喷嘴91。气体入口弹簧定位阀65的弹簧因而被压缩,否则将使阀门提升联杆处于低的位置。
2)使电火花发生器71通过电火花线71e将电流送至电火花器71f,点燃从汽化器喷嘴91喷出的LP气体。
3)同时提升支撑杆73d,使拉杆73b上的弹簧迫使其活塞端伸进支撑杆下方,这导致了阀门提升联杆67受阻而无法落下,而保持LP气体入口弹簧定位阀65处于开启状态,从而使LP气体连续供给。
4)打开针阀83,从而使选定的液体燃料量在液体燃料入口弹簧定位阀77打开后得以通过。
LP气体由汽化器喷嘴91喷出并通过中孔109a,再通过火焰孔109c而产生多股光焰。喷嘴与中孔109a有一小距离以使空气可由文氏效果吸入汽化器。这一火焰用于两个目的:加热汽化室99以使液体燃料汽化,并且加热汽化液体燃料燃烧器89,而使先前汽化的燃料更有效地燃烧。
随着汽化器87及汽化液体燃料燃烧器89的加热,双金属片热敏元件125开始向多功能调节器本体5相反的方向弯曲。这一动作是逐渐发生的,其逐渐受热弯曲将持续大约一分钟,这一特性非常重要。双金属热敏元件片125拉动拉杆77b,而使液体燃料入口弹簧定位阀77开启,使液体燃料进入针阀83并进而通过汽化器液体燃料入口管95进入液体燃料入口93。若液体燃料被突然释放,突然涌入的冷液体燃料会冷却汽化器87。相反,逐渐增加液体燃料可使燃料的进入汽化器的速率与汽化器的温度成一比例,从而可顺利汽化燃料,这一处理是由双金属热敏元件控制完成的。
液体燃料首先在汽化器87中汽化,然后作为雾汽从汽化器液体燃料出口105排出,并由汽化液体燃料输出管111载送到汽化液体燃料喷嘴113,最后喷入汽化液体燃料室117。喷嘴与燃烧器入口115有一小距离以使燃烧用的空气由文氏效应吸入汽化液体燃料室117。
汽化的液体燃料从汽化液体燃料室内火焰孔119及汽化液体燃料出口环气孔123a排出并被气体燃烧的光焰引燃。
当双金属片热敏元件125不断朝多功能调节器本体5相反的方向弯曲从而全部打开了液体燃料入口弹簧定位阀77时,其后的液体燃料流量调节便由针阀83完成。
当拉杆77b被拉离多功能调节器本体5时,拉杆73b也由悬臂85向拉杆盖头73e方向逐渐拉去。这使得拉杆73b在支撑杆73d下面移动抽出,导致阀门提升联杆67下降并使LP气体入口弹簧定位阀65立即关断LP气体的通路。
这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重要特性。随着LP气体结束预热汽化器的液体燃料及燃烧器本身,液体燃料已经自动供给,虽然LP气体停止了供给。
再次重申,拉杆73b的长度必须准确,当双金属片热敏元件125处于冷却(直的)状态时,拉杆帽头73e应该靠近悬臂85且拉杆73b可在支撑杆73d下方自由滑动。这使得拉杆73b在支撑杆73d下方滑动并可被拉出,但同时可防止双金属片热敏元件125在冷却状态时在拉杆73b上拉动(通过拉杆77b和悬臂85)。
汽化的液体燃料持续燃烧,汽化液体燃料室向内的火焰孔119发出的火焰加热汽化器,使汽化的液体燃料源3不断地供给汽化液体燃料室117,从汽化液体燃料出口环气孔123a产生的火焰用来加热炊锅或其它需要加热的东西。
可注意到有一本身安全的设备位于本结构中,若汽化液体燃料熄灭,或由于某种原因冷却,双金属片热敏元件125将变直而不再弯曲,从而使液体燃料入口弹簧定位阀77通过拉杆而被关闭,从而阻断液体燃料去往燃烧器的通路。当该火焰熄灭时,或者用户通过针阀载断液体燃料供给以熄灭火焰时,系统恢复至起始状态。
虽然本实用新型展示了以上实施例,但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而言,可据此进行改型或变换,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受权利要求的保护。
Claims (7)
1、一种用于使用液体燃料和石油气的炉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燃烧器,该燃烧器包括:
一个汽化器,它包括一个液体燃料入口、一个加热液体燃料的室以及一个汽化燃料出口;
一个汽化燃料燃烧室;它水平地围绕汽化器并接收来自汽化器汽化液体燃料,从而产生一个向上的第一火焰以及一个向里的第二火焰,以加热汽化器;以及
该汽化器还包括一个用以加热该汽化器石油气源,其中,汽化器用石油气源产生向上和向外的火焰,从而加热汽化器和汽化的燃料燃烧室。
2、按权利要求1的炉具,其特征在于液体燃料是醇类,而石油气包括甲烷、天然气、丙烷和丁烷。
3、按权利要求1的炉具,其特征在于进而包括一个多功能调节器,该多功能调节器包括:
一个调节器本体,它包括调节石油气和液体燃料流量的装置,其中,该装置调节去往一个燃烧器的石油和液体燃料的流量;
用于调节器本体使之测量燃烧器温度的装置;
温度响应装置,用于使调节器本体在燃烧器处于室温时允许石油气供给燃烧器,并在燃烧器加热后且液体燃料供给燃烧器时切断石油气的供给。
4、按权利要求3的炉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石油气和液体燃料流量的装置还包括:一个液体燃料入口弹簧定位阀,它接收液体燃料并控制其流量,该定位阀由一个弹簧所闭合并被连接到一个第一拉杆;
一个石油气入口弹簧定位阀,它接收石油气控制其流量,进而将石油气耦合到一个燃烧器;
一个由手调旋钮控制的针阀,该针阀将液体燃料耦合到液体燃料弹簧定位阀,该针阀接收并调节来自液体燃料入口弹簧定位阀的液体燃料,从而将其耦合到燃烧器,该手调旋钮还同时通过旋转而提升一个电火花发生器的针并使其在燃烧器处产生一个电火花;
一个阀门提升联杆,它连到电火花发生器的针的一端并可被手调旋钮所提升,该阀门提升联杆的另一端与一支柱枢轴相连,而联杆的中间则与石油气入口弹簧定位阀相连。
5、按权利要求4的炉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量燃烧器温度的装置是一个装在燃烧器一端并与其热耦合的双金属热敏元件,该元件的另一端与第一拉杆铰接。
6、按权利要求5的炉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度响应装置是一个联锁装置,它包括一个与阀门提升联杆垂直相连的支撑杆并在初始状态时阻挡一个在支撑杆下方由弹簧顶住的第二拉杆的通路,其中的第二拉杆在支撑杆升起的第二状态下可在支撑杆下滑动,第二拉杆与第一拉杆滑动地联接,从而旋转手调旋钮即可使电火花发生器针举起阀门提升联杆,迫使气体弹簧定位阀打开,使气体流到燃烧器,而升起的支撑杆以及移动到支撑杆下方的第二拉杆使阀门提升联杆保持在举起的位置,进而保持气体弹簧定位阀开启,而手调旋钮同时在燃烧器处点燃石油气并在燃烧器加热时,使双金属热敏元件弯曲,导致第一拉杆打开流体燃料弹簧定位阀,从而使液体燃料供给燃烧器,并拉动第二拉杆而使支撑杆落下,致使气体弹簧定位阀关闭而切断气体供给。
7、按如权利要求1的炉具,其特征在于它进而包括一个双容器供给装置,它包括:
第一容器,用于容纳液体燃料;
第二容器,用于容纳具有压力的液化石油气,它包括与具有压力的液化石油气耦合的压力调节器,以致液化石油气通过压力调节器之后,其压力降低而成为气体,其中,该气体与第一容器气态耦合并对第一容器施压;以及
一个三合一组合阀组件,它与第一和第二容器相耦合,从而同时控制第一容器的液体燃料和第二容器的气体的流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1250994A | 1994-03-11 | 1994-03-11 | |
US08/212,509 | 1994-03-11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1367Y true CN2191367Y (zh) | 1995-03-08 |
Family
ID=340616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94206744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91367Y (zh) | 1994-03-11 | 1994-04-20 | 自驱动燃烧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1367Y (zh) |
-
1994
- 1994-04-20 CN CN 94206744 patent/CN2191367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225615Y (zh) | 一种油气混合雾化燃烧器 | |
CN2191367Y (zh) | 自驱动燃烧器 | |
CN212869881U (zh) | 一种新型醇基燃烧器 | |
US4197831A (en) |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 | |
CN211290167U (zh) | 无烟环保气化油炉 | |
CN200968642Y (zh) | 醇基液体燃料灶具 | |
CN2144260Y (zh) | 煤油汽化炉 | |
CN2137764Y (zh) | 预热和燃烧全蓝焰的液化汽炉 | |
CN2148266Y (zh) | 液体燃料灶 | |
CN2054877U (zh) | 免预热汽化炉油箱及雾化装置 | |
CN2260242Y (zh) | 双环形夹套二次气化燃烧器 | |
CN2138259Y (zh) | 高效节能燃油炉 | |
CN2204378Y (zh) | 一种液体燃料炉具 | |
CN2190255Y (zh) | 燃油汽化热水器 | |
CN2080143U (zh) | 红外线石油醚汽化油炉 | |
CN2152994Y (zh) | 自动点火轻质液体燃料燃烧炉 | |
KR830000157Y1 (ko) | 휴대용 오일버어너의 예열겸 착화(점화)복합장치 | |
CN2350652Y (zh) | 多用液体灶 | |
CN2205919Y (zh) | 家用汽化燃油炉具 | |
CN2244149Y (zh) | 一种气液燃具 | |
CN2310943Y (zh) | 一种多用的烷烃燃油气化炉 | |
CN2175880Y (zh) | 液体汽化燃烧炉灶 | |
WO2023006644A1 (en) | Boiler and combustion unit | |
CN2218317Y (zh) | 一种液体燃料灶 | |
CN2171068Y (zh) | 免充气电预热汽化炉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