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19485U - 一种旋转传动结构及塔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旋转传动结构及塔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119485U CN219119485U CN202223035735.7U CN202223035735U CN219119485U CN 219119485 U CN219119485 U CN 219119485U CN 202223035735 U CN202223035735 U CN 202223035735U CN 219119485 U CN219119485 U CN 21911948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 fixing
- motor
- transmission structure
- sea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旋转传动结构,包括固定座、电机座、驱动电机以及将驱动电机与固定座传动连接的传动组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塔扇,包括壳体、底座以及设置于壳体和底座之间的上述的旋转传动结构,固定座与底座固定连接,电机座与壳体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旋转传动结构中的传动组件有效地拓展了电机座与固定座之间的转动角度,并通过弧形限位孔对相对转动的角度以及转动的轨迹进行限位,保证了固定座与电机座之间的转动的稳定性;塔扇采用了上述的旋转传动结构,能够增大塔扇的摇头角度、扫风范围,同时利用电机座直接与壳体固定连接,固定座直接与塔扇底座固定连接,从而减少机身晃动的问题,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塔扇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旋转传动结构及塔扇。
背景技术
塔扇又名对流扇,根据气流学原理,风通过贯流风机形成气流,再通过风轮转动后形成风压产生离心式风力,最后经过内部的导风壁将风力传送出去。由于贯流风机一般为圆筒状,使得塔扇能够形成竖直风幕,该风幕垂直于地面,左右摇摆送风,使得塔扇的送风效果更加均匀柔和,接近自然风,得到市场的青睐。
传统的塔扇,由于其内部传动结构的限制,其所能达到的摇头扫风角度小,一般扫风角度不会超过90°,并且在达到极限角度时,机身容易晃动而使得用户体验感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塔扇的扫风角度小,在达到极限位置时,机身容易晃动而使得用户体验感不好的缺点,提供一种旋转传动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旋转传动结构,包括固定座、与所述固定座活动连接的电机座、固定于所述电机座上的驱动电机以及将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固定座传动连接的传动组件;
所述电机座上设置有弧形限位孔,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由下至上穿过所述弧形限位孔与所述传动组件活动连接;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的传动套以及将所述传动套与所述固定轴传动连接的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一端与所述传动套活动连接,另一端套设于所述固定轴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套包括连接座、设置于所述连接座上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以及设置于所述连接座上与所述连接片活动连接的第二连接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为贯穿所述连接座的第一固定孔,锁紧件插入所述第一固定孔内与伸入所述第一固定孔内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部为设置于所述连接座上的定位柱,所述连接片的一端设置有定位孔,所述连接片的定位孔套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定位柱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机座的中心处设置有可供电源线穿设的中心柱,所述固定座的中心处设置有可供所述中心柱插入的安装柱,所述电机座的中心柱嵌设于所述固定座的安装柱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传动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电机座的中心柱上限制所述固定座的弹性挡圈,所述电机座的中心柱的外壁上设置有环形定位槽,所述弹性挡圈设置于所述环形定位槽内并与所述固定座的安装柱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座和所述电机座之间的推力轴承。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塔扇,包括壳体、底座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和底座之间的上述的旋转传动结构,所述旋转传动结构的固定座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旋转传动结构的电机座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相互拼接的前壳体和后壳体,所述电机座的座体上设置有一对插入所述前壳体的第一固定柱、一对插入所述后壳体的第二固定柱以及一对固定所述前壳体的支撑柱和/或所述后壳体的支撑柱的支撑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的边缘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底座卡扣连接的弹性卡钩以及与所述底座定位的定位槽。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旋转传动结构和塔扇的有益效果在于:旋转传动结构中的传动组件有效地拓展了电机座与固定座之间的转动角度,并通过设置于电机座上的弧形限位孔对相对转动的角度以及转动的轨迹进行限位,保证了固定座与电机座之间的转动的稳定性;塔扇采用了上述的旋转传动结构,能够增大塔扇的摇头角度、扫风范围,同时利用电机座直接与壳体固定连接,固定座直接与塔扇底座固定连接,在固定座和电机座相对转动至旋转的极限角度时,可以及时停止壳体与底座之间的相对转动,从而减少机身晃动的问题,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旋转传动结构第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旋转传动结构第二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旋转传动结构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旋转传动结构中电机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旋转传动结构中固定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旋转传动结构与塔扇的前壳体、底座固定连接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旋转传动结构、200-塔扇;
10-固定座、11-固定轴、12-安装柱、13-弹性卡钩、14-定位槽;
20-电机座、21-弧形限位孔、22-中心柱、221-环形定位槽、23-第一固定柱、24-第二固定柱、241-螺纹孔、25-支撑座、26-电机固定柱;
30-传动组件、31-传动套、311-连接座、312-第一连接部、3121-锁紧件、313-第二连接部、32-连接片、321-第二固定孔、322-定位孔、33-推力轴承;40-驱动电机、41-输出轴、50-弹性挡圈、60-前壳体、70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旋转传动结构100。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旋转传动结构100设置于塔扇200内,用于驱动塔扇200摇头,实现塔扇200的壳体与底座70之间的相对转动。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旋转传动结构10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旋转传动结构100包括固定座10、与固定座10活动连接的电机座20、固定于电机座20上的驱动电机40以及将驱动电机40与固定座10传动连接的传动组件30。该旋转传动结构100中,由驱动电机40提供旋转的扭力,该驱动电机40驱动传动组件30,由传动组件30带动电机座20相对于固定座10水平旋转。该固定座10和电机座20同轴设置,在相对水平旋转的时候,该固定座10相对静止,电机座20随着驱动电机40的带动相对于固定座10旋转。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机座20的顶部设置有一对固定驱动电机40的电机固定柱26,该驱动电机40的两端分别通过螺钉锁紧在电机固定柱26上,使得驱动电机40与电机座20固定连为一体。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该旋转传动结构100中的电机座20上设置有弧形限位孔21。如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固定座1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该旋转传动结构100中的固定座10上设置有固定轴11。在装配时,该电机座20位于固定座10的上方,两者上下叠加且同轴设置。该固定座10上的固定轴11由下至上穿过弧形限位孔21与传动组件30活动连接。该电机座20相对于固定座10水平旋转的过程中,该弧形限位孔21会随着电机座20而相对于固定轴11摆动,并使得该弧形限位孔21的两端会与固定轴11相互抵接,从而利用弧形限位孔21来控制电机座20与固定座10之间的相对转动角度,当该弧形限位孔21两端的内壁分别与固定轴11抵接时,该固定座10与电机座20之间达到极限角度,即达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旋转传动结构100的极限旋转角度。而弧形限位孔21可以在固定轴11两侧摆动的角度则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旋转传动结构100所能实现的转动角度。
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旋转传动结构100的爆炸图。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旋转传动结构100中将驱动电机40与固定座10传动连接的传动组件30包括固定于驱动电机40的输出轴41上的传动套31以及将传动套31与固定轴11传动连接的连接片32。该传动组件30中的传动套31的一端与输出轴41固定连接,从而使得传动套31可以由驱动电机40带动旋转。该传动套31的另一端与连接片32转动连接。同时,传动组件30中的连接片32的一端与传动套31活动连接,另一端套设于固定轴11上。该连接片3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固定孔321,该第二固定孔321套设于固定座10的固定轴11上,使得连接片32始终围绕固定轴11转动。而连接片32的另一端与传动套31转动连接,并在传动套31转动的过程中,为传动套31提供反向作用力,从而随着传动套31的转动,推动驱动电机40旋转,驱动电机40固定于电机座20上,并使得电机座20相对于固定座10旋转。
具体地,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传动组件30中的传动套31包括连接座311、设置于连接座311上与驱动电机40的输出轴41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部312以及设置于连接座311上与连接片32活动连接的第二连接部313。该第一连接部312和第二连接部313并列设置于连接座311上,其中第一连接部312与驱动电机40固定连接,第二连接部313与连接片32转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该第一连接部312为贯穿连接座311的第一固定孔,该第一固定孔在连接座311内分为两段,其中靠近驱动电机40的一侧为与驱动电机40的输出轴41轮廓一致的腰型孔,远离驱动电机40的一侧为沉孔。即在连接座311的上半部分为腰型孔,下半部分为沉孔,腰型孔和沉孔在连接座11内部连通,使得锁紧件3121插入第一固定孔内与伸入第一固定孔内的输出轴41固定连接。该锁紧件3121由沉孔的一端插入第一连接部312内,驱动电机40的输出轴41由腰型孔的一端插入第一连接部312内,锁紧件3121伸入输出轴41底部的螺纹孔内,与输出轴41固定连接,使得驱动电机40与连接座311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该第二连接部313为设置于连接座311上的定位柱,连接片32的一端设置有定位孔322,连接片32的定位孔322套设于第二连接部313的定位柱上。该定位柱位于连接座311的底面上,并由连接座311的底面向下延伸,使得该连接片32的定位孔322可以套设于该定位柱上,并使得连接片32相对于传动套31的第二连接部313围绕着该定位柱的轴线转动。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旋转传动结构100中,该电机座20的中心处设置有可供电源线穿设的中心柱22,固定座10的中心处设置有可供中心柱22插入的安装柱12,电机座20的中心柱22嵌设于固定座10的安装柱12内。该电机座20的中心柱22位于电机座20的中心处。该固定座10的安装柱12也位于固定座10的中心处。当电机座20的中心柱22套设于固定座10的安装柱12内时,电机座20与固定座10同轴设置,使得电机座20在与固定座10相对转动时,电机座20可以围绕固定座10的中轴线转动。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旋转传动结构100第二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该旋转传动结构100中为了限制电机座20和固定座10在竖直方向想的相对位置。该旋转传动结构100还包括设置于电机座20的中心柱22上限制固定座10的弹性挡圈50,通过弹性挡圈50电机座20和固定座10在竖直方向固定。其中,如图4所示,该电机座20的中心柱22的外壁上设置有环形定位槽221。如图2所示,弹性挡圈50设置于环形定位槽221内并与固定座10的安装柱12抵接。该弹性挡圈50的内圈卡在电机座20的中心柱22所设置的环形定位槽221内,弹性挡圈50的外圈与固定座10的安装柱12的端部相互抵接。从而通过该弹性挡圈50将固定座10和电机座20在竖直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固定。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旋转传动结构100中,该传动组件30还包括设置于固定座10和电机座20之间的推力轴承33。该推力轴承33夹在固定座10的顶面和电机座20的底面上,当电机座20相对于固定座10水平转动时,该推力轴承33为两者提供旋转的推力,同时减少固定座10和电机座20之间的摩擦。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旋转传动结构100中的传动组件30有效地拓展了电机座20与固定座10之间的转动角度,并通过设置于电机座20上的弧形限位孔21对相对转动的角度以及转动的轨迹进行限位,保证了固定座10与电机座20之间的转动的稳定性。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塔扇200,包括壳体、底座70以及设置于壳体和底座70之间的上述的旋转传动结构100,旋转传动结构100的固定座10与底座70固定连接,旋转传动结构100的电机座20与壳体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旋转传动结构100设置于塔扇200内,通过该旋转传动结构100带动塔扇200的壳体相对于底座70水平旋转。其中,该塔扇200的壳体直接固定于在旋转传动结构100的电机座20上,随着电机座20的转动而转动。塔扇200的底座70与固定座10固定连接,为塔扇200的壳体提供竖直支撑。
具体地,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塔扇200中,该壳体包括相互拼接的前壳体60和后壳体(图中未示出)。该前壳体60和后壳体相互拼接形成圆柱形筒状结构。在本实施例中,该前壳体60直接固定于旋转传动结构100的电机座20上。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旋转传动结构100中的电机座20的座体上设置有一对插入前壳体60的第一固定柱23、一对插入后壳体的第二固定柱24以及一对固定前壳体60的支撑柱和/或后壳体的支撑柱的支撑座25。该第一固定柱23和第二固定柱24分别位于电机座20的两侧,两者对称设置于电机座20的边缘。并且,该第一固定柱23和第二固定柱24上均设置有螺纹孔241。当第一固定柱23插入前壳体60上,可以由前壳体的外侧插入螺钉,将前壳体60与第一固定柱23连为一体。同理,该第二固定柱24实现与后壳体(图中未示出)的固定连接。同时,为了提升电机座20与壳体之间连接的稳固性,确保旋转过程中,该壳体与电机座10处于稳定的状态,如图6所示,前壳体60上还设置有一对支撑柱61。一对支撑柱一直延伸至电机座10的支撑座25上,并通过支撑座25固定支撑柱61的端部。同理,后壳体上的支撑柱同样可以固定于电机座20的支撑座25上。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旋转传动结构100中的固定座10的边缘设置有若干个与底座70卡扣连接的弹性卡钩13以及与底座70定位的定位槽14。该弹性卡钩13插入底座70的安装孔内,在安装孔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固定座10固定连接的卡扣(图中未示出)。在本实施例中,该固定座10的底部设置有四个弹性卡钩13,每个弹性卡钩13均与底座70卡扣固定。同时,为了确定固定座10与底座70之间的相对位置,在固定座10的底部还设置有定位槽14,对应的,在底座70上设置有嵌入该定位槽14的定位凸起。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塔扇200采用了上述的旋转传动结构100,能够增大塔扇200的摇头角度、扫风范围,同时利用电机座20直接与壳体固定连接,固定座10直接与塔扇200的底座70固定连接,在固定座10和电机座20相对转动至旋转的极限角度时,可以及时停止壳体与底座70之间的相对转动,从而减少机身晃动的问题,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旋转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与所述固定座活动连接的电机座、固定于所述电机座上的驱动电机以及将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固定座传动连接的传动组件;
所述电机座上设置有弧形限位孔,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由下至上穿过所述弧形限位孔与所述传动组件活动连接;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的传动套以及将所述传动套与所述固定轴传动连接的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一端与所述传动套活动连接,另一端套设于所述固定轴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套包括连接座、设置于所述连接座上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以及设置于所述连接座上与所述连接片活动连接的第二连接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旋转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为贯穿所述连接座的第一固定孔,锁紧件插入所述第一固定孔内与伸入所述第一固定孔内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旋转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为设置于所述连接座上的定位柱,所述连接片的一端设置有定位孔,所述连接片的定位孔套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定位柱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座的中心处设置有可供电源线穿设的中心柱,所述固定座的中心处设置有可供所述中心柱插入的安装柱,所述电机座的中心柱嵌设于所述固定座的安装柱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旋转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传动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电机座的中心柱上限制所述固定座的弹性挡圈,所述电机座的中心柱的外壁上设置有环形定位槽,所述弹性挡圈设置于所述环形定位槽内并与所述固定座的安装柱抵接。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旋转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座和所述电机座之间的推力轴承。
8.一种塔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底座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和所述底座之间的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旋转传动结构,所述旋转传动结构的固定座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旋转传动结构的电机座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塔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相互拼接的前壳体和后壳体,所述电机座的座体上设置有一对插入所述前壳体的第一固定柱、一对插入所述后壳体的第二固定柱以及一对固定所述前壳体的支撑柱和/或所述后壳体的支撑柱的支撑座。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塔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的边缘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底座卡扣连接的弹性卡钩以及与所述底座定位的定位槽。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035735.7U CN219119485U (zh) | 2022-11-14 | 2022-11-14 | 一种旋转传动结构及塔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035735.7U CN219119485U (zh) | 2022-11-14 | 2022-11-14 | 一种旋转传动结构及塔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119485U true CN219119485U (zh) | 2023-06-02 |
Family
ID=865264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035735.7U Active CN219119485U (zh) | 2022-11-14 | 2022-11-14 | 一种旋转传动结构及塔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119485U (zh) |
-
2022
- 2022-11-14 CN CN202223035735.7U patent/CN21911948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9119485U (zh) | 一种旋转传动结构及塔扇 | |
CN206138376U (zh) | 一种按摩机芯 | |
CN217548977U (zh) | 一种陀螺底座及陀螺 | |
CN106812715B (zh) | 一种空气调节扇 | |
CN212899089U (zh) | 一种床头风扇 | |
CN218062752U (zh) | 风扇 | |
CN220705998U (zh) | 一种可摇头的风扇 | |
CN219633792U (zh) | 一种机器人头部可转动结构及机器人 | |
CN210115934U (zh) | 一种可调节的防抖机械臂 | |
CN222162984U (zh) | 一种广角度送风风扇 | |
CN221034951U (zh) | 一种led显示屏的多角度固定机构 | |
CN209897153U (zh) | 一种微卡口采集设备 | |
CN218062757U (zh) | 一种双轴承转动风扇 | |
CN222208354U (zh) | 一种扇叶的俯仰摆头驱动结构 | |
CN220533727U (zh) | 一种离心泵生产用零部件打磨装置 | |
CN213610788U (zh) | 一种稳定旋桨式搅拌机 | |
CN218076377U (zh) | 能够摆动的积木摆件平台 | |
CN218971472U (zh) | 一种基于摆头结构的防晃塔扇 | |
CN216107211U (zh) | 一种激光熔覆头多方位可变装置 | |
CN222040116U (zh) | 一种结构稳定的摩天轮摆件 | |
CN217682392U (zh) | 风扇 | |
CN219845366U (zh) | 遮阳伞用轻便型摇手机构及户外罗马伞、直杆伞、吊伞 | |
CN221034334U (zh) | 一种适用范围广的支架 | |
CN216877116U (zh) | 一种筋膜枪 | |
CN112162325B (zh) | 全覆盖型人体红外探测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