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86737U - 一种四向间隙可调的三段式电动调节转向管柱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四向间隙可调的三段式电动调节转向管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986737U CN218986737U CN202222978343.8U CN202222978343U CN218986737U CN 218986737 U CN218986737 U CN 218986737U CN 202222978343 U CN202222978343 U CN 202222978343U CN 218986737 U CN218986737 U CN 21898673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adial
- tube
- axial
- locking bolt
- outer colum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Steering Contr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向管柱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四向间隙可调的三段式电动调节转向管柱,包括内管、中间管、外柱管、轴向驱动调节机构、径向驱动调节机构、锁紧螺栓机构,轴向驱动调节机构的活动端一与中间管连接,轴向驱动调节机构的活动端二与内管连接,外柱管外安装有径向驱动调节机构。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便于实现方向盘长距离的快速伸缩,并可根据不同需求调整方向盘的位置,最大程度上节省了驾驶员空间;有效减小外柱管与中间管、内管与中间管的轴向间隙以及外柱管与径向调节支架的径向间隙,避免方向盘出现轴向窜动和径向晃动的问题,提高了可靠性,保证了驾驶人员的安全,提升驾驶员可操纵感和舒适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向管柱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四向间隙可调的三段式电动调节转向管柱。
背景技术
现有汽车方向盘高度调节过程操作繁琐,不方便调节方向盘的位置,而且在长时间使用后,会由于汽车车身的颠簸导致轴向和径向锁紧功能下降,出现异响,无法更好的满足驾驶员的驾驶体验要求。
同时,因上转向轴、下转向轴、内管、中间管、外柱管等部件的尺寸存在加工误差,会导致方向盘在调节过程中存在间隙,从而导致方向盘发生窜动的现象,影响驾驶员的可操纵感和驾驶舒适性,严重时会影响到驾驶人员的安全。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四向间隙可调的三段式电动调节转向管柱,以便于方向盘的伸缩和位置调整,并且避免长时间使用之后,因汽车车身颠簸而产生晃动、异响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四向间隙可调的三段式电动调节转向管柱,以便于方向盘的伸缩和位置调整,并且避免长时间使用之后,因汽车车身颠簸而产生晃动、异响等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四向间隙可调的三段式电动调节转向管柱,包括内管、中间管、外柱管、轴向驱动调节机构、径向驱动调节机构、锁紧螺栓机构,内管的端部外侧套设有中间管,中间管的端部外侧套设有外柱管,轴向驱动调节机构固定在外柱管上,轴向驱动调节机构的活动端一与中间管连接,轴向驱动调节机构的活动端二与内管连接,外柱管的管壁上安装有锁紧螺栓机构一,锁紧螺栓机构一的内侧端与中间管的外壁接触,中间管的管壁上安装有锁紧螺栓机构二,锁紧螺栓机构二的内侧端与内管的外壁接触,外柱管外安装有径向驱动调节机构。
所述的轴向驱动调节机构包括固定螺母、轴向电机、轴向丝杠、移动螺母,轴向电机的输出轴与轴向丝杠连接,轴向丝杠的两端分别与固定螺母、移动螺母啮合,固定螺母与外柱管固定,轴向电机与中间管固定,移动螺母与内管固定。
所述的轴向电机与中间管之间、移动螺母与内管之间采用连接板连接。
所述的径向驱动调节机构包括径向电机、径向丝杠、螺母、径向支架、径向锁紧螺栓,径向电机的输出轴与径向丝杠连接,径向丝杠与径向支架之间采用螺母连接,径向支架位于外柱管的下方,径向支架上安装有径向锁紧螺栓,径向锁紧螺栓的内侧端与外柱管的下方外壁接触。
径向锁紧螺栓、锁紧螺栓机构一包括螺栓本体、碟簧、垫片,螺栓本体与垫片之间设置有碟簧,垫片与外柱管的下方外壁或中间管的外壁接触。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便于实现方向盘长距离的快速伸缩,并可根据不同需求调整方向盘的位置,最大程度上节省了驾驶员空间;有效减小外柱管与中间管、内管与中间管的轴向间隙以及外柱管与径向调节支架的径向间隙,避免方向盘出现轴向窜动和径向晃动的问题,提高了可靠性,保证了驾驶人员的安全,提升驾驶员可操纵感和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径向锁紧螺栓、锁紧螺栓机构一的爆炸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径向调节部分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四向间隙可调的三段式电动调节转向管柱,包括内管、中间管、外柱管、轴向驱动调节机构、径向驱动调节机构、锁紧螺栓机构,内管1的端部外侧套设有中间管2,中间管2的端部外侧套设有外柱管3,轴向驱动调节机构4固定在外柱管3上,轴向驱动调节机构4的活动端一与中间管2连接,轴向驱动调节机构4的活动端二与内管1连接,外柱管3的管壁上安装有锁紧螺栓机构一6,锁紧螺栓机构一6的内侧端与中间管2的外壁接触,中间管2的管壁上安装有锁紧螺栓机构二7,锁紧螺栓机构二7的内侧端与内管1的外壁接触,外柱管3外安装有径向驱动调节机构5。
锁紧螺栓机构一6用来调节外柱管3与中间管2的轴向间隙并提供轴向夹紧力,增大外柱管3与中间管2的摩擦进而增加外柱管3与中间管2之间的保持力。锁紧螺栓机构二7用来调节内管1与中间管2的轴向间隙并提供轴向夹紧力,增大内管1与中间管2的摩擦进而增加内管1与中间管2之间的保持力。
参见图3,轴向驱动调节机构4包括固定螺母41、轴向电机42、轴向丝杠43、移动螺母44,轴向电机42的输出轴与轴向丝杠43连接,轴向丝杠43的两端分别与固定螺母41、移动螺母44啮合,固定螺母41与外柱管3固定,轴向电机42与中间管2固定,移动螺母44与内管1固定。轴向电机42与中间管2之间、移动螺母44与内管1之间采用连接板45连接。
参见图2,径向驱动调节机构5包括径向电机51、径向丝杠52、螺母53、径向支架55、径向锁紧螺栓54,径向电机51的输出轴与径向丝杠52连接,径向丝杠52与径向支架55之间采用螺母53连接,径向支架55位于外柱管3的下方,径向支架55上安装有径向锁紧螺栓54,径向锁紧螺栓54的内侧端与外柱管3的下方外壁接触,如图6所示。
参见图5,径向锁紧螺栓54、锁紧螺栓机构一6包括螺栓本体61、碟簧62、垫片63,螺栓本体61与垫片63之间设置有碟簧62,垫片63与外柱管3的下方外壁或中间管2的外壁接触。碟簧62占用空间非常小,可减少管柱在制造过程中的材料、降低成本。除此,碟簧62还具有精确地弹性比率,受到轴向力和径向力作用时与变形量成一定比例。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轴向电机42输出轴转动,带动轴向丝杠43旋转,轴向丝杠43在固定螺母41的推力作用下,沿着轴向移动,与此同时带动轴向电机42沿轴向做同步运动,轴向电机42的轴向移动推动中间管2沿着轴向伸缩,轴向丝杠43旋转及轴向移动同时带动移动螺母44运动,移动螺母44通过带动内管1沿着轴向快速伸缩。径向电机51输出轴转动,带动径向丝杠52沿着轴线方向移动,从而带动径向支架55往复摆动,实现径向调节功能。
本实用新型便于实现方向盘长距离的快速伸缩,并可根据不同需求调整方向盘的位置,最大程度上节省了驾驶员空间;有效减小外柱管与中间管、内管与中间管的轴向间隙以及外柱管与径向调节支架的径向间隙,避免方向盘出现轴向窜动和径向晃动的问题,提高了可靠性,保证了驾驶人员的安全,提升驾驶员可操纵感和舒适性。
Claims (5)
1.一种四向间隙可调的三段式电动调节转向管柱,包括内管、中间管、外柱管、轴向驱动调节机构、径向驱动调节机构、锁紧螺栓机构,其特征在于:内管(1)的端部外侧套设有中间管(2),中间管(2)的端部外侧套设有外柱管(3),轴向驱动调节机构(4)固定在外柱管(3)上,轴向驱动调节机构(4)的活动端一与中间管(2)连接,轴向驱动调节机构(4)的活动端二与内管(1)连接,外柱管(3)的管壁上安装有锁紧螺栓机构一(6),锁紧螺栓机构一(6)的内侧端与中间管(2)的外壁接触,中间管(2)的管壁上安装有锁紧螺栓机构二(7),锁紧螺栓机构二(7)的内侧端与内管(1)的外壁接触,外柱管(3)外安装有径向驱动调节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向间隙可调的三段式电动调节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向驱动调节机构(4)包括固定螺母(41)、轴向电机(42)、轴向丝杠(43)、移动螺母(44),轴向电机(42)的输出轴与轴向丝杠(43)连接,轴向丝杠(43)的两端分别与固定螺母(41)、移动螺母(44)啮合,固定螺母(41)与外柱管(3)固定,轴向电机(42)与中间管(2)固定,移动螺母(44)与内管(1)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四向间隙可调的三段式电动调节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向电机(42)与中间管(2)之间、移动螺母(44)与内管(1)之间采用连接板(45)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向间隙可调的三段式电动调节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径向驱动调节机构(5)包括径向电机(51)、径向丝杠(52)、螺母(53)、径向支架(55)、径向锁紧螺栓(54),径向电机(51)的输出轴与径向丝杠(52)连接,径向丝杠(52)与径向支架(55)之间采用螺母(53)连接,径向支架(55)位于外柱管(3)的下方,径向支架(55)上安装有径向锁紧螺栓(54),径向锁紧螺栓(54)的内侧端与外柱管(3)的下方外壁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四向间隙可调的三段式电动调节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径向锁紧螺栓(54)、锁紧螺栓机构一(6)包括螺栓本体(61)、碟簧(62)、垫片(63),螺栓本体(61)与垫片(63)之间设置有碟簧(62),垫片(63)与外柱管(3)的下方外壁或中间管(2)的外壁接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978343.8U CN218986737U (zh) | 2022-11-09 | 2022-11-09 | 一种四向间隙可调的三段式电动调节转向管柱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978343.8U CN218986737U (zh) | 2022-11-09 | 2022-11-09 | 一种四向间隙可调的三段式电动调节转向管柱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986737U true CN218986737U (zh) | 2023-05-09 |
Family
ID=861948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978343.8U Active CN218986737U (zh) | 2022-11-09 | 2022-11-09 | 一种四向间隙可调的三段式电动调节转向管柱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986737U (zh) |
-
2022
- 2022-11-09 CN CN202222978343.8U patent/CN21898673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4894413B2 (ja) |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 |
JP4079512B2 (ja) | 車両用シートの減速装置 | |
JP5812194B2 (ja) | 電動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の位置調節装置 | |
JP4961998B2 (ja) | 電動式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 |
JPWO2008001721A1 (ja) |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 |
EP2011718B1 (en) | Vehicle steering column | |
CN218986737U (zh) | 一种四向间隙可调的三段式电动调节转向管柱 | |
US5909866A (en) | Transmission assembly for vehicle seat adjuster with mechanical brake to prevent back driving | |
JPS593301B2 (ja) | 自動車のステアリングギア装置 | |
CN202896663U (zh) | 汽车转向器的齿条压紧机构 | |
KR910009496A (ko) | 자동차 시트 조립체용 파워 시트 리프터 | |
KR100461380B1 (ko) | 자동차용 조향장치의 링크기구 | |
CN221392867U (zh) | 一种车辆驱动桥总成 | |
CN221049763U (zh) | 一种电动调节转向管柱的角度调节机构 | |
CN218986738U (zh) | 一种四向可调的电动调节转向管柱 | |
CN114516380B (zh) | 摩托车电动升降风挡 | |
CN219428218U (zh) | 转向管柱高度调节机构及转向系统 | |
KR100511741B1 (ko) | 자동차의 후륜 토우각 제어장치 | |
KR100511737B1 (ko) | 자동차의 후륜 토우각 제어장치 | |
JP2008265420A (ja) | 位置調整式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 |
JPH0326029Y2 (zh) | ||
JPH05201313A (ja) | スクリーンワイパー装置 | |
JP2566244Y2 (ja) | 車両用シートの上下位置調整装置 | |
JP5471354B2 (ja) |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 |
JP4462855B2 (ja) | 油圧緩衝器の減衰力調整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