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67658U - 用于容纳膏体的一体式半成品瓶 - Google Patents
用于容纳膏体的一体式半成品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967658U CN218967658U CN202223227127.6U CN202223227127U CN218967658U CN 218967658 U CN218967658 U CN 218967658U CN 202223227127 U CN202223227127 U CN 202223227127U CN 218967658 U CN218967658 U CN 21896765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ottle
- mouth
- skirt
- finished
- cov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膏体容器领域,公开了用于容纳膏体的一体式半成品瓶,能够在注塑模具中一次成型,并能通过吹塑制成成品膏体瓶,能够使得制成工序极大简化,从而使得相关的制造成本、人力成本以及其它辅助成本显著降低包括瓶主体和盖体,瓶主体包括瓶口部和瓶体部,并且瓶体部较瓶口部细,瓶主体具有瓶内腔,瓶内腔具有位于瓶口部的开放口,并且瓶体部的自由端封闭,盖体与瓶口部的自由端通过边缘铰接,该实用新型通过注塑得到,且注塑完成时,瓶口部与瓶体部的过渡面与模具的分型面对齐,保持瓶口部的模具不变,将瓶体部的模具对开撤去,再换成对开式吹塑模具合模,通过自开放口向瓶内腔中充气,使得瓶体部膨胀至预定形状,从而形成成品膏体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膏体容器领域,具体涉及用于容纳膏体的一体式半成品瓶。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膏体类的容纳瓶,是由翻盖组装在软管上而成,比如常见的护手霜类、洗面奶类的产品都是采用这种结构,其成品的制成过程为首先自挤出模上挤出连续的两端开口的中空软管,其次再将中空软管截成预定长度,并将预定长度的中空软管放入一个注塑模内,并对注塑模填料在该中空软管的一端注塑出容纳瓶的瓶肩及瓶口形成底部开口的瓶体,同时在另一个注塑模内注塑出瓶盖,最后将瓶盖、底部开口的瓶体组装并自底部开口向软管内注入容纳的膏体后将底部封闭。
由此可见,这种产品的结构及制成工序复杂,需要3套模具、即软管瓶体、瓶肩以及瓶盖各自模具成型加组装的工艺才能得到膏体类产品的容纳瓶,使得相关的制造成本、人力成本以及其它辅助成本无法进一步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用于容纳膏体的一体式半成品瓶,容纳膏体的一体式半成品瓶能够在注塑模具中一次成型,并能通过吹塑制成成品膏体瓶,能够使得制成工序极大简化,从而使得相关的制造成本、人力成本以及其它辅助成本显著降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为:
用于容纳膏体的一体式半成品瓶,用于通过吹塑模吹制出成品膏体瓶,其特征在于,包括:瓶主体,包括同轴一体成型的瓶口部和瓶体部,并且瓶体部较瓶口部细,瓶主体具有沿自身轴向延伸的瓶内腔,瓶内腔具有位于瓶口部的开放口,瓶体部的自由端封闭,盖体,与瓶口部的自由端通过边缘铰接,盖体用于通过翻转盖合在瓶口部的表面。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转配片体,与瓶口部的自由端通过边缘铰接,转配片体用于通过翻转与瓶口部的表面对应,转配片体上具有挤出通道,挤出通道的两端具有大小不同的开口,将较大的开口作为连通口,当转配片体翻转至瓶口部的表面时,挤出通道通过连通口与开放口连通;当盖体通过翻转至瓶口部的表面时,转配片体位于盖体和瓶口部之间。
进一步地,转配片体具有与开放口对应且凸出的插接裙边,转配片体通过插接裙边与开放口过盈配合。
更进一步地,插接裙边连续封闭,插接裙边所围面积大于开放口的面积。
进一步地,转配片体具有同侧设置的转配扣合裙边和挤出部,挤出部与盖体对应且凸出,并且挤出通道较小的开口位于挤出部上,盖体具有与转配扣合裙边对应的盖体扣合裙边,盖体扣合裙边与转配扣合裙边搭扣配合。
更进一步地,转配扣合裙边和盖体扣合裙边均连续封闭。
进一步地,瓶口部的自由端的边缘具有连续封闭且沿瓶口部周面朝外连续延伸形成的口沿,当转配片体翻转至瓶口部的表面时,转配片体的周面被口沿遮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因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容纳膏体的一体式半成品瓶包括瓶主体和盖体,瓶主体包括瓶口部和瓶体部,并且瓶体部较瓶口部细,瓶主体具有瓶内腔,瓶内腔具有位于瓶口部的开放口,并且瓶体部的自由端封闭,盖体与瓶口部的自由端通过边缘铰接,盖体用于通过翻转盖合在瓶口部的表面,实用新型通过注塑得到,且注塑完成时,瓶口部与瓶体部的过渡面与模具的分型面对齐,保持瓶口部的模具不变,将瓶体部的模具对开撤去,再换成对开式吹塑模具合模,通过自开放口向瓶内腔中充气,使得瓶体部膨胀至预定形状,从而形成成品膏体瓶,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容纳膏体的一体式半成品瓶能够在注塑模具中一次成型,并能通过吹塑制成成品膏体瓶,能够使得制成工序极大简化,从而使得相关的制造成本、人力成本以及其它辅助成本显著降低。
2.因为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转配片体,与瓶口部的自由端通过边缘铰接,转配片体用于通过翻转与瓶口部的表面对应,转配片体上具有挤出通道,挤出通道的两端具有大小不同的开口,将较大的开口作为连通口,当转配片体翻转至瓶口部的表面时,挤出通道通过连通口与开放口连通;当盖体通过翻转至瓶口部的表面时,转配片体位于盖体和瓶口部之间,由于模具的充气对接口规格大于膏体挤出口的规格,因此,本实用新型在满足成品膏体瓶的挤出功能的前提下不需改变模具的充气对接口进行改变即能实现对瓶内腔的充气。
3.因为本实用新型的转配片体具有与开放口对应的插接裙边,转配片体通过插接裙边与开放口过盈配合,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成品膏体瓶在使用而挤压瓶体部时,膏体不会自转配片体与瓶口部之间溢出。
4.因为本实用新型的转配片体具有同侧设置的转配扣合裙边和挤出部,挤出部与盖体对应,并且挤出通道较小的开口位于挤出部上,盖体具有与转配扣合裙边对应的盖体扣合裙边,盖体扣合裙边与转配扣合裙边搭扣配合,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盖体与转配片体能够获得较好的结合强度,从而避免因意外受力而轻易打开。
5.因为本实用新型的瓶口部的自由端的边缘具有连续封闭且沿瓶口部周面朝外连续延伸形成的口沿,当转配片体翻转至瓶口部的表面时,转配片体的周面被口沿遮挡,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转配片体与瓶口部不会进入积灰或以碰撞会损耗,从而使得本使用新型制成的成品膏体瓶更卫生的保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用于容纳膏体的一体式半成品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转配片体与瓶口部的配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成品膏体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盖体打开时的成品膏体瓶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盖体和转配片体均打开时的成品膏体瓶的示意图。
图中:100、用于容纳膏体的一体式半成品瓶,10、瓶主体,10a、开放口,11、瓶口部,11a、口沿,12、瓶体部,12’、成品膏体瓶的瓶体部,20、转配片体,21、转配扣合裙边,22、挤出部,22a、挤出口,23、插接裙边,30、盖体,31、盖体扣合裙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容纳膏体的一体式半成品瓶作具体阐述,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用于容纳膏体的一体式半成品瓶100,用于通过吹塑模吹制出成品膏体瓶。
用于容纳膏体的一体式半成品瓶100包括瓶主体10、转配片体20以及盖体30。
瓶主体10包括同轴一体注塑成型的瓶口部11和瓶体部12,并且瓶体部12较瓶口部11细,瓶主体10具有沿自身轴向延伸的瓶内腔(附图中未示出),瓶内腔具有位于瓶口部11的开放口10a,瓶体部12的自由端封闭,具体地,瓶口部11呈圆柱状,瓶体部12为与瓶口部11同轴且空心的圆杆状,并且瓶内腔也成圆柱状,瓶主体10的材质为聚丙烯(PP)或聚乙烯(PE),其弹性与厚度正相关,在本实施例中,瓶口部11和瓶体部12为台阶过渡。
具体地,瓶口部11的自由端的边缘具有连续封闭且沿瓶口部11周面朝外连续延伸形成的口沿11a,具体地,瓶口部11朝外的面为沉入式平面。
如图2所示,转配片体20与瓶口部11的自由端通过边缘铰接,即转配片体20与瓶口部11通过口沿11a铰接;转配片体20用于通过翻转与瓶口部11的表面对应,即转配片体20能够相对于瓶口部11进行铰接旋转,从而转配片体20能够完全嵌入至沉入式平面上,此时口沿11a对转配片体20完全遮挡。
转配片体20的表面具有转配扣合裙边21、挤出部22以及插接裙边23,其中当转配片体20翻转至瓶口部11的表面时,插接裙边23形成于与沉入式平面相贴的面上,转配扣合裙边21和挤出部22均形成于相对于另一面上。
挤出部22为凸起结构,内具有贯穿转配片体20的挤出通道(附图中未示出),挤出通道在转配片体20的两侧面具有大小不同的开口,并且挤出通道较小的开口位于挤出部22上,将较大的开口作为连通口(附图中未示出),挤出通道通过连通口与开放口10a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挤出部22呈锥台状凸出。
转配扣合裙边21环绕挤出部22且连续封闭,在本实施例中,转配扣合裙边21呈圆环状凸出,且凸出的顶端具有沿转配扣合裙边21连续闭合的勾状构造。
插接裙边23环绕连通口且连续封闭,并且插接裙边23与开放口10a对应,插接裙边23所围面积大于开放口10a的面积,从而转配片体20通过插接裙边23与开放口10a过盈配合,使得插接裙片23外外周面与瓶内腔的内壁形成密封,在本实施例中,插接裙片23呈圆环状凸出。
盖体30与瓶口部11的自由端通过边缘铰接,即盖体30与瓶口部11通过口沿11a铰接;盖体30用于通过翻转盖合在瓶口部11的表面,即盖体30能够相对于瓶口部11进行铰接旋转,从而盖体30能盖合在瓶口部11,在本实施例中,盖体30具有盖沿(附图中未示出),当盖体30盖合在瓶口部11时,盖沿的下端面与口沿11a的上端面贴合。
盖体30具有与转配扣合裙边21对应的盖体扣合裙边31,盖体扣合裙边31与转配扣合裙边21搭扣配合,即当盖体30通过翻转至瓶口部11的表面时,转配片体20位于盖体30和瓶口部11之间,盖体扣合裙边31连续封闭,在本实施例中,盖体扣合裙边31呈圆环状凸出,且凸出的顶端具有沿盖体扣合裙边31连续闭合且与转配扣合裙边21的勾状构造配合的勾状构造。
用于容纳膏体的一体式半成品瓶100由一副注塑模具注塑形成,具体地,瓶主体10、转配片体20以及盖体30分别形成于该注塑模具三个独立的型腔,且三个型腔相连通的狭窄通道注塑形成铰接部,在容纳膏体的一体式半成品瓶100形成后,将对应瓶体部12的模具对开撤去,再换成对开式吹塑模具合模,通过自开放口10a向瓶内腔中充气,使得瓶体部12膨胀至预定形状的瓶体部12’,从而形成如图3至图5所示的成品膏体瓶。
上述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案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内不需要创造性劳动就能做出的各种变形或修改仍属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用于容纳膏体的一体式半成品瓶,用于通过吹塑模吹制出成品膏体瓶,其特征在于,包括:
瓶主体,包括同轴一体成型的瓶口部和瓶体部,并且该瓶体部较所述瓶口部细,所述瓶主体具有沿自身轴向延伸的瓶内腔,该瓶内腔具有位于所述瓶口部的开放口,所述瓶体部的自由端封闭,
盖体,与所述瓶口部的自由端通过边缘铰接,所述盖体用于通过翻转盖合在所述瓶口部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容纳膏体的一体式半成品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转配片体,与所述瓶口部的自由端通过边缘铰接,所述转配片体用于通过翻转与所述瓶口部的表面对应,
所述转配片体上具有挤出通道,该挤出通道的两端具有大小不同的开口,将较大的开口作为连通口,
当所述转配片体翻转至所述瓶口部的表面时,所述挤出通道通过所述连通口与所述开放口连通;当所述盖体通过翻转至所述瓶口部的表面时,所述转配片体位于所述盖体和所述瓶口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容纳膏体的一体式半成品瓶,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转配片体具有与所述开放口对应且凸出的插接裙边,所述转配片体通过所述插接裙边与所述开放口过盈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容纳膏体的一体式半成品瓶,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插接裙边连续封闭,所述插接裙边所围面积大于所述开放口的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容纳膏体的一体式半成品瓶,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转配片体具有同侧设置的转配扣合裙边和挤出部,该挤出部与所述盖体对应且凸出,并且所述挤出通道较小的开口位于所述挤出部上,所述盖体具有与所述转配扣合裙边对应的盖体扣合裙边,该盖体扣合裙边与所述转配扣合裙边搭扣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容纳膏体的一体式半成品瓶,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转配扣合裙边和所述盖体扣合裙边均连续封闭。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容纳膏体的一体式半成品瓶,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瓶口部的自由端的边缘具有连续封闭且沿所述瓶口部周面朝外连续延伸形成的口沿,当所述转配片体翻转至所述瓶口部的表面时,所述转配片体的周面被所述口沿遮挡。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227127.6U CN218967658U (zh) | 2022-12-02 | 2022-12-02 | 用于容纳膏体的一体式半成品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227127.6U CN218967658U (zh) | 2022-12-02 | 2022-12-02 | 用于容纳膏体的一体式半成品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967658U true CN218967658U (zh) | 2023-05-05 |
Family
ID=861641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227127.6U Active CN218967658U (zh) | 2022-12-02 | 2022-12-02 | 用于容纳膏体的一体式半成品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967658U (zh) |
-
2022
- 2022-12-02 CN CN202223227127.6U patent/CN21896765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290094B1 (en) | Integrally blow-molded container and closure | |
US6830721B2 (en) | Liquid dispensing closure | |
US6168413B1 (en) | Apparatus for making a hermetically sealed container with frangible web and locking lugs | |
US6068148A (en) | Hermetically sealed container including a nozzle with a sealing bead | |
US8616407B2 (en) | Flip-top preform for blow molding | |
US4082827A (en) | Process for blow molding of a spout container | |
US5601214A (en) | Plastic container having an injection molded finish with an integral closure attached thereto | |
US6685041B1 (en) | Dual-chamber container and closure package | |
US3926324A (en) | Plastic container for pressurized liquid | |
CN218967658U (zh) | 用于容纳膏体的一体式半成品瓶 | |
US4900504A (en) | Method of extrusion blow molding flat bottles | |
US6602459B1 (en) | Dual-chamber container,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ts manufacture | |
CN211138086U (zh) | 吹塑机的吹针 | |
CN101905770B (zh) | 双软管容器 | |
CN210173972U (zh) | 一种便于生产的节能型可旋转吊环瓶胚 | |
JP4678664B2 (ja) | ツイストオフ口部付き少容量容器 | |
TW202010687A (zh) | 雙層胚及其製成之雙層瓶 | |
US3390425A (en) | Neck ring for blow-mold | |
CN203543097U (zh) | 塑料容器真空吸塑成型模具、成型灌封设备及塑料容器 | |
JP2004175406A (ja) | 容器およびその減容化方法 | |
CN210173973U (zh) | 一种用于制作节能型的可旋转吊环瓶胚的中间体 | |
JP4078098B2 (ja) | 瓶状容器の延伸ブロー成形方法 | |
CN219445742U (zh) | 一种轻量化注塑成型饮料瓶坯 | |
CN222453100U (zh) | 一种一体成型的自封式瓶盖 | |
CN105711918B (zh) | 耐摔塑料瓶及其吹塑模具和生产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