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52216U - 一种基坑集水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坑集水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952216U CN218952216U CN202222923864.3U CN202222923864U CN218952216U CN 218952216 U CN218952216 U CN 218952216U CN 202222923864 U CN202222923864 U CN 202222923864U CN 218952216 U CN218952216 U CN 21895221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ell
- well body
- water collecting
- pit
- foundation p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Investigation Of Foundation Soil And Reinforcement Of Foundation Soil By Compacting Or Drain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坑集水井,包括基坑表面开挖的井槽,井槽内安装有井身,井身为多根木桩围成的筒结构;井身侧表面上部设置有排水口与排水沟连接;井身顶部设置顶盖;井身外表面套设有多条环形的钢筋箍,钢筋箍与井身外表面抵触配合。该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基坑集水井制造工序繁琐,耗时较长且成本较高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施工方便,可有效兼顾集水以及支护强度的特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基坑集水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坑集水井。
背景技术
基坑内和基坑外排水常用明排法即排水沟+集水井,常见的集水井一般采用现浇砼集水井,砖砌集水井、铁制集水箱等;上述集水井均需先开挖沟槽才能进行后道工序施工,采用现浇砼集水井时,需人工在沟槽内完成支模、拆模作业;采用砖砌集水井时,需人工在沟槽内完成砌筑和批荡作业;采用铁质集水箱需采用吊车将箱体精准放入沟槽中;例如专利号为“CN207244641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深基坑施工的移动集水井装置,包括外框架、内框架、过滤石、水泵;所述的内框架安装在外框架的中央,内框架的底部铺设带孔眼的钢板,水泵的本体固定在钢板上,水泵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到外框架之外;所述的过滤石填充在外框架与内框架之间的空间内;这类集水井施工作业时均需要繁琐的步骤,需要提前进行支护浇筑,十分不便,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基坑集水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坑集水井,该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基坑集水井制造工序繁琐,耗时较长且成本较高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施工方便,可有效兼顾集水以及支护强度的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坑集水井,包括基坑表面开挖的井槽,井槽内安装有井身,井身为多根木桩围成的筒结构;井身侧表面上部设置有排水口与排水沟连接;井身顶部设置顶盖。
进一步地,排水口采用压桩或破口的方式,便于过滤网的安装。
优选地,井身的多根木桩底端伸入井槽底部的土层中;井身内壁包覆有滤层。
进一步地,滤层优选透水土工布。
进一步地,井身优选尾径10~12cm的松木桩制造;多个木桩之间夹持有密封橡胶垫用于增强接缝处的密封性。
优选地,井身外表面套设有多条环形的钢筋箍,钢筋箍与井身外表面抵触配合。
优选地,排水口表面连接有过滤网。
进一步地,过滤网选用不锈钢过滤网。
优选地,顶盖包括环形板状结构,板状结构内壁连接有钢筋网片;板状结构与井身顶端通过铁钉连接。
优选地,井槽底部铺设碎石层;碎石层铺设20cm厚,以免水泵抽水过程将井底泥砂砂抽走,扰动井底土层,同时防止泥砂堵塞水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坑集水井,利用反铲挖除井身软弱土层至设计井深成井,井身内部下设钢筋箍,避免土压力造成井身变形,在井身连接排水沟侧设置过滤网,以免杂物直接进入井身造成淤塞,在井身上部设置盖板,避免出现安全隐患,该集水井施工方法简单、快捷、安全风险小;井身利用木桩围箍,兼固了支护和集水井功能,井壁自身也具有一定的降水、集水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井身1,排水口11,钢筋箍2,过滤网3,顶盖4。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基坑集水井,包括基坑表面开挖的井槽,井槽内安装有井身1,井身1为多根木桩围成的筒结构;井身1侧表面上部设置有排水口11与排水沟连接;井身1顶部设置顶盖4。
进一步地,排水口11采用压桩或破口的方式,便于过滤网3的安装。
优选地,井身1的多根木桩底端伸入井槽底部的土层中;井身1内壁包覆有滤层。
进一步地,滤层优选透水土工布。
进一步地,井身1优选尾径10~12cm的松木桩制造;多个木桩之间夹持有密封橡胶垫用于增强接缝处的密封性。
优选地,井身1外表面套设有多条环形的钢筋箍2,钢筋箍2与井身1外表面抵触配合。
优选地,排水口11表面连接有过滤网3。
进一步地,过滤网3选用不锈钢过滤网3。
优选地,顶盖4包括环形板状结构,板状结构内壁连接有钢筋网片;板状结构与井身1顶端通过铁钉连接。
优选地,井槽底部铺设碎石层;碎石层铺设20cm厚,以免水泵抽水过程将井底泥砂砂抽走,扰动井底土层,同时防止泥砂堵塞水泵。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使用时,井身1由圆木桩围打一圈形成,反铲挖除软土至设计井深后成井,开挖完成后在井身1内部下设2-3道钢筋箍2予以加固,避免土压力造成井身1变形;在井身1连接排水沟侧安装过滤网3,以免杂物直接进入井身1造成淤塞,在井身1上部设置盖板(钢筋网片加以防护,避免出现安全隐患。
实施例2:
基坑外集水井:井身1松木桩采用尾径10mm圆松木,松木桩长4m(埋深1.5m,外漏0.5m),井身1内径为2.5m,深度为2m ;钢筋箍2规格采用C12mm三级钢,直径为2.45~2.5m;过滤网3尺寸为0.6*1.0m;顶盖4采用钢筋网片,铺盖于井身1上部;
基坑内集水井:井身1松木桩采用尾径10mm圆松木,松木桩长2.5m(埋深1m,外漏0.5m),井身1内径为1.5m,深度为1.0m ;钢筋箍2规格采用C12mm三级钢,直径为1.5m;过滤网3尺寸为0.6*1.0m;顶盖4采用钢筋网片,铺盖于井身1上部;
集水井外纵横向排水沟开挖坡度按1%~3%控制,以保证水流畅通;基坑内渗水由基坑内排水沟汇集至小集水井,再由小集水井经水泵抽排至基坑顶排水沟,最后由基坑顶排水沟引排至大集水井进行系统抽排;地表水或基坑外雨水直接经基坑外排水沟引排至大集水井;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基坑集水井已经在江门市西江潭江流域跨界重点支流综合治理工程中得到实际应用,满足基坑排水的实际需求,具有降水、集水效果好、施工方法简单、安全系数高、造价低等特点。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相互任意组合。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基坑集水井,包括基坑表面开挖的井槽,其特征在于:井槽内安装有井身(1),井身(1)为多根木桩围成的筒状结构;井身(1)侧表面上部设置有排水口(11)与排水沟连接;井身(1)顶部设置顶盖(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集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身(1)的多根木桩底端伸入井槽底部的土层中;井身(1)内壁包覆有滤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集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身(1)外表面套设有多条环形的钢筋箍(2),钢筋箍(2)与井身(1)外表面抵触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集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口(11)表面连接有过滤网(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集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4)包括环形板状结构,板状结构内壁连接有钢筋网片;板状结构与井身(1)顶端通过铁钉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集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槽底部铺设碎石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923864.3U CN218952216U (zh) | 2022-11-03 | 2022-11-03 | 一种基坑集水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923864.3U CN218952216U (zh) | 2022-11-03 | 2022-11-03 | 一种基坑集水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952216U true CN218952216U (zh) | 2023-05-02 |
Family
ID=861046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923864.3U Active CN218952216U (zh) | 2022-11-03 | 2022-11-03 | 一种基坑集水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952216U (zh) |
-
2022
- 2022-11-03 CN CN202222923864.3U patent/CN21895221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046565B (zh) | 超深岩基深基坑降排水方法 | |
CN105464074B (zh) | 一种人工挖孔桩高聚物注浆防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1206564A (zh) | 真空排水联合水载预压固结地基施工方法 | |
CN104711968B (zh) | 一种负压立体导流扰动冲击固结吹填土方法 | |
CN106939610B (zh) | 一种集成降水抽水系统 | |
CN205591212U (zh) | 多功能预制管桩 | |
CN110409420B (zh) | 迎坑面兼有降水功能的地下连续墙 | |
CN215053140U (zh) | 一种钢筋笼降水井 | |
CN218952216U (zh) | 一种基坑集水井 | |
CN110106898A (zh) | 一种海上软土地基中钢板桩围堰失稳的加固方法 | |
CN109914392A (zh) | 上节排水下节不排水组合型预制管桩及施工方法 | |
CN114908782B (zh) | 一种基坑降水施工方法 | |
CN214993978U (zh) | 一种深基坑的快速排水系统 | |
CN214993990U (zh) | 一种降水系统 | |
CN101967834A (zh) | 具有抗浮功能的矿浆浓缩池地下基础结构 | |
CN212052829U (zh) | 一种地下室底部及四周地下水引排结构 | |
CN211873283U (zh) | 软土地基泵站钢壳式钢筋混凝土集水井结构 | |
CN205501991U (zh) | 防堵塞多功能预制管桩 | |
CN209620125U (zh) | 一种地下结构盲沟排水系统 | |
CN208650075U (zh) | 一种施工阶段集水坑降水构造 | |
CN207419502U (zh) | 一种建筑基坑内预制降水管桩 | |
CN214657076U (zh) | 一种预制降水方桩与地下侧墙钢板叠合结构体系 | |
CN221989402U (zh) | 一种地下室排水减压抗浮结构 | |
CN114960714B (zh) | 一种近水源基坑排水防渗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222685551U (zh) | 基坑弱透水层排水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