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3046565B - 超深岩基深基坑降排水方法 - Google Patents

超深岩基深基坑降排水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46565B
CN103046565B CN201110314521.0A CN201110314521A CN103046565B CN 103046565 B CN103046565 B CN 103046565B CN 201110314521 A CN201110314521 A CN 201110314521A CN 103046565 B CN103046565 B CN 1030465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tter
water
collecting well
deep
batholi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1452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46565A (zh
Inventor
刘埃平
张中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CC5 Group Shanghai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MCC5 Group Shanghai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CC5 Group Shanghai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MCC5 Group Shanghai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31452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46565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465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465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465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465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Underground Structures, Protecting, Testing And Restoring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超深岩基深基坑降排水方法,用于坐落在岩基上的热轧旋流池斜底板结构施工,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设置排水沟疏排地下水,b设置排水管疏排侧壁裂隙水,c设置集水井,d安装塑料薄膜隔水层,e安装潜水泵降排地下水。本发明的超深岩基深基坑降排水方法具有施工步骤设计合理、操作简单,排除基岩深基坑的裂隙水,确保垫层浇筑后砼垫层表面无明水和保证地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降低工程施工成本的优点。

Description

超深岩基深基坑降排水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工程地下结构的基坑降排水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超深岩基深基坑降排水方法。
背景技术
深基坑降排水方式是否得当有效,关系到深基坑的稳定、周围建筑物的安全及地下结构的施工质量,目前业界对软土地基深基坑的降排水已具有一套成熟的施工技术。
中国专利CN102116033A于2011年1月7日公开了一种深基坑盲沟集水井降排水方法及装置,其中包括将地下室外墙外侧的积水通过截水沟集中流入地下室底板下部的盲沟管,地下室内的积水经泄水孔集中流入底板下部盲沟管,然后经盲沟管引至临时集水井,使用水泵外排。
然而这种深基坑盲沟集水井降排水方法不适用于岩基深基坑的降排水施工。
在岩石爆破、基岩开挖及地下结构施工过程中,基岩风化裂隙、构造裂隙和破碎带中存在着大量的裂隙水,大量的裂隙水从石缝中渗出,这些裂隙水又以地表滞水和雨水为补充,导致基坑集水严重,对地下结构施工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如何将这些裂隙水进行有效疏排,保障地下混凝土结构顺利施工,尚无成熟经验可借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地下水对旋流池结构底板施工时地下水不渗透到垫层以上,对混凝土底板的密实度不带来负面影响的超深岩基深基坑降排水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安全可靠、行之有效、可为类似工程借鉴的超深岩基深基坑降排水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超深岩基深基坑降排水方法,用于坐落在岩基上的热轧旋流池斜底板结构施工,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设置盲沟疏排地下水
旋流池土石方开挖完毕后,在浇筑垫层前形成排水系统,使垫层上无积水,土石方开挖至基底后四周设置盲沟,开挖排水沟后换填碎石,将开挖盲沟的泥渣全部清理干净,使盲沟内全为碎石让水畅通;
b、设置排水管疏排侧壁裂隙水
在盲沟换填碎石之前,在盲沟内预埋钢管,且在钢管四周开孔,并按5%的坡度预埋,四周坡向集水井,在埋钢管之前先垫部分碎石,然后再安装钢管,再用碎石将钢管埋于盲沟中,将四周的水引流至集水井;所述旋流池下部为倒锥台式底板,由于地下水位较高,斜坡上从石缝渗水较为严重,为了避免斜坡上的水流入底板上,在封闭垫层前,先将斜坡上松散的碎石清理干净,并在斜坡上开槽,预埋∮48的钢管,并与盲沟中的DN125钢管连通,使斜坡上的水能够从钢管集中流入盲沟中的埋管,并用砂浆将斜坡埋管封堵;
c、设置集水井
在基坑的底部设置一个集水井与盲沟贯通,集水井采用10mm厚的钢板制作,将盲沟预埋的∮125的钢管从集水井侧面穿入,将地下水引流至集水井,并在集水井四周开孔,便于底板的集水流入,并在集水井上部架设钢盖板,钢盖板采用10mm厚的钢板制作,并用L50*5角钢加劲,在加工厂制作好后用16t吊车吊至基坑,直接安放,并在集水井的四周回填10~50mm的碎石;
d、安装塑料薄膜隔水层
旋流池基底盲沟和斜坡埋管施工完后,在盲沟上铺设旧模板,在封闭垫层之前,在基底及四周斜壁铺设0.08mm厚的塑料薄膜,上端与旋流池腰梁底部用25*3的扁钢压紧连接,并用膨胀螺栓固定,下端覆盖至整个池底,这样斜坡上的水自然就直接流入排水沟后流入集水井;
e、安装潜水泵降排地下水
基底排水系统形成后,将水引流至集水井后,安装潜水泵,用钢管与潜水泵的出水口焊接,潜水泵直接埋与结构底板以下,将水直接抽至雨水井即可,在排水系统安装完成后及时浇筑底板垫层。
本发明的超深岩基深基坑降排水方法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a中,排水沟内截面尺寸500x500mm。
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b中,在盲沟内预埋钢管为DN125钢管,且钢管上开孔大小为20mm。
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c中,集水井的尺寸为1000x1000x1500mm。
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e中,安装潜水泵5台50m扬程的排污泵,其中一个口径为100mm,其余4个口径为50mm,潜水泵底部离集水井底部高度大于20cm,正常施工时开两台抽水即可(设置浮球阀),其余潜水泵作为备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超深岩基深基坑降排水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施工步骤设计合理、操作简单;
2、排除基岩深基坑的裂隙水,确保垫层浇筑后砼垫层表面无明水;
3、保证地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降低工程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旋流池基坑底部排水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中:1结构垫层底面,2坡侧壁钢管,3旋流池,4集水井上钢盖板,5排水钢管,6旋流池底部四周垫层内预埋钢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现请参阅图1和图2,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旋流池基坑底部排水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图。
本发明的超深岩基深基坑降排水方法,用于坐落在岩基上的热轧旋流池斜底板结构施工,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设置盲沟疏排地下水
旋流池土石方开挖完毕后,在浇筑垫层前形成排水系统,使垫层上无积水,土石方开挖至基底后四周设置盲沟,开挖内截面尺寸500x500mm的排水沟后换填碎石,将开挖盲沟的泥渣全部清理完成,使盲沟内全为碎石让水畅通;
b、设置排水管疏排侧壁裂隙水
在盲沟换填碎石之前,在盲沟内预埋DN125的钢管,在钢管四周开孔,钢管上开孔大小为20mm,并按5%的坡度预埋,四周坡向集水井,在埋钢管之前先垫部分碎石,然后再安装钢管,再用碎石将钢管埋于盲沟中,将四周的水引流至集水井;所述旋流池下部从-12.5~-18.6m为倒锥台式底板,由于地下水位较高,斜坡上从石缝渗水较为严重,为了避免斜坡上的水流入底板上,在封闭垫层前,先将斜坡上松散的碎石清理干净,并在斜坡上开槽,预埋∮48的钢管,并与盲沟中的DN125钢管连通,使斜坡上的水能够从钢管集中流入盲沟中的埋管,并用砂浆将斜坡埋管封堵;
c、设置集水井
在基坑的底部设置一个1000x1000x1500mm的集水井与盲沟贯通,集水井采用10mm厚的钢板制作,将盲沟预埋的∮125的钢管从集水井侧面穿入,将地下水引流至集水井,并在集水井四周开孔,便于底板的集水流入,并在集水井上部架设钢盖板,钢盖板采用10mm厚的钢板制作,并用L50*5角钢加劲,在加工厂制作好后用16t吊车吊至基坑,直接安放,并在集水井的四周回填10~50mm的碎石;
d、安装塑料薄膜隔水层
旋流池基底盲沟和斜坡埋管施工完后,在盲沟上铺设旧模板,在封闭垫层之前,在基底及四周斜壁铺设0.08mm厚的塑料薄膜,上端与旋流池腰梁底部用25*3的扁钢压紧连接,并用膨胀螺栓固定,下端覆盖至整个池底,这样斜坡上的水自然就直接流入排水沟后流入集水井;
e、安装潜水泵降排地下水
基底排水系统形成后,将水引流至集水井后,安装5台50m扬程的排污泵,其中一个口径为100mm,其余4个口径为50mm,水泵底部离集水井底部高度大于20cm,正常施工时开两台抽水即可(设置浮球阀),其余水泵作为备用,用钢管与水泵的出水口焊接,水泵直接埋与结构底板以下,将水直接抽至雨水井即可,在排水系统安装完成后及时浇筑底板垫层。
本发明的超深岩基深基坑降排水方法在烟台宝钢钢管热轧旋流池施工上进行使用并推广,所有地下水均由潜水泵从集水井内排出,基坑内无明水,降水效果良好。所施工的旋流池斜底板混凝土密实,无渗漏现象,为旋流池顺作法结构施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发明之用,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化。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发明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5)

1.一种超深岩基深基坑降排水方法,用于坐落在岩基上的热轧旋流池斜底板结构施工,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设置排水沟疏排地下水
旋流池土石方开挖完毕后,在浇筑垫层前形成排水系统,使垫层上无积水,土石方开挖至基底后四周设置排水沟,开挖排水沟后换填碎石,将开挖排水沟的泥渣全部清理干净,使排水沟内全为碎石让水畅通;
b、设置排水管疏排侧壁裂隙水
在排水沟换填碎石之前,在排水沟内预埋钢管,且在钢管四周开孔,并按5%的坡度预埋,四周坡向集水井,在埋钢管之前先垫部分碎石,然后再安装钢管,再用碎石将钢管埋于排水沟中,将四周的水引流至集水井;所述旋流池下部为倒锥台式底板,由于地下水位较高,斜坡上从石缝渗水较为严重,为了避免斜坡上的水流入底板上,在封闭垫层前,先将斜坡上松散的碎石清理干净,并在斜坡上开槽,预埋∮48的钢管,并与排水沟中的DN125钢管连通,使斜坡上的水能够从钢管集中流入排水沟中的埋管,并用砂浆将斜坡埋管封堵;
c、设置集水井
在基坑的底部设置一个集水井与排水沟贯通,集水井采用10mm厚的钢板制作,将排水沟预埋的∮125的钢管从集水井侧面穿入,将地下水引流至集水井,并在集水井四周开孔,便于底板的集水流入,并在集水井上部架设钢盖板,钢盖板采用10mm厚的钢板制作,并用L50*5角钢加劲,在加工厂制作好后用16t吊车吊至基坑,直接安放,并在集水井的四周回填10~50mm的碎石;
d、安装塑料薄膜隔水层
旋流池基底排水沟和斜坡埋管施工完后,在排水沟上铺设旧模板,在封闭垫层之前,在基底及四周斜壁铺设0.08mm厚的塑料薄膜,上端与旋流池腰梁底部用25*3的扁钢压紧连接,并用膨胀螺栓固定,下端覆盖至整个池底,这样斜坡上的水自然就直接流入排水沟后流入集水井;
e、安装潜水泵降排地下水
基底排水系统形成后,将水引流至集水井后,安装潜水泵,用排水沟中的DN125钢管与潜水泵的出水口焊接,潜水泵直接埋与结构底板以下,将水直接抽至雨水井即可,在排水系统安装完成后及时浇筑底板垫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深岩基深基坑降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排水沟内截面尺寸500x50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深岩基深基坑降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在排水沟内预埋钢管为DN125钢管,且钢管上开孔大小为20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深岩基深基坑降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集水井的尺寸为1000x1000x1500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深岩基深基坑降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中,安装5台50m扬程的潜水泵,其中一个口径为100mm,其余4个口径为50mm,潜水泵底部离集水井底部高度大于20cm。
CN201110314521.0A 2011-10-17 2011-10-17 超深岩基深基坑降排水方法 Active CN1030465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14521.0A CN103046565B (zh) 2011-10-17 2011-10-17 超深岩基深基坑降排水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14521.0A CN103046565B (zh) 2011-10-17 2011-10-17 超深岩基深基坑降排水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46565A CN103046565A (zh) 2013-04-17
CN103046565B true CN103046565B (zh) 2015-05-06

Family

ID=480594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14521.0A Active CN103046565B (zh) 2011-10-17 2011-10-17 超深岩基深基坑降排水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4656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69799B (zh) * 2013-09-24 2015-09-09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寒冷地区地下水位以下红泥岩土质电梯基坑的开挖工法
CN104314090A (zh) * 2014-08-29 2015-01-28 中铁八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深基坑基岩排水暗沟及其排水系统和排水施工方法
CN104452813B (zh) * 2014-11-06 2016-08-17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地下厂房闸门井防浸水方法
CN108457680A (zh) * 2018-02-01 2018-08-28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富水地层暗挖车站边墙的防水工艺
CN108589796B (zh) * 2018-04-27 2021-02-26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基底散水处理方法
CN109183820A (zh) * 2018-11-03 2019-01-11 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旋流井锥底降排水方法及其应用
CN110424428B (zh) * 2019-07-30 2021-04-23 瑞洲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深基坑综合降排水体系的施工方法
CN110670613B (zh) * 2019-08-22 2024-03-19 北京东地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坑电梯井防渗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0847199A (zh) * 2019-11-12 2020-02-28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深基坑地下水暗埋引流施工方法
CN111877380A (zh) * 2020-06-28 2020-11-03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旋流池沉井的排水结构
CN113463670A (zh) * 2021-09-02 2021-10-01 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深基坑基坑底板施工的抽排水方法及抽排水结构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67473B2 (ja) * 1998-09-10 2007-08-29 株式会社間組 地下構造物の構築方法
CN101148885A (zh) * 2007-11-07 2008-03-26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填埋场地下水的立体式疏排系统结构
CN101768976A (zh) * 2009-12-29 2010-07-07 中建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坑降水节水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02116033A (zh) * 2011-01-07 2011-07-06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深基坑盲沟集水井降排水方法及装置
CN201896316U (zh) * 2010-12-22 2011-07-13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岩石地基深基坑承压水降排水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67473B2 (ja) * 1998-09-10 2007-08-29 株式会社間組 地下構造物の構築方法
CN101148885A (zh) * 2007-11-07 2008-03-26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填埋场地下水的立体式疏排系统结构
CN101768976A (zh) * 2009-12-29 2010-07-07 中建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坑降水节水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201896316U (zh) * 2010-12-22 2011-07-13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岩石地基深基坑承压水降排水系统
CN102116033A (zh) * 2011-01-07 2011-07-06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深基坑盲沟集水井降排水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46565A (zh) 2013-04-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46565B (zh) 超深岩基深基坑降排水方法
CN102418347B (zh) 一种深基坑内盲沟和集水井排水施工方法
CN207512745U (zh) 一种沉箱装置及其基坑结构
LU500273B1 (en) New comprehensive dewatering and drainage method and drainage device for mudstone subway station
CN102162253A (zh) 深基坑埋管降水施工方法
CN110093971B (zh) 地下隧道的组合式水泵房及其施工方法
CN111236284A (zh) 一种地下室底部及四周地下水引排方法及结构
CN111139852A (zh) 一种富水砂卵石地层高渗透超深基坑降水施工方法
CN106592756A (zh) 一种喀斯特岩溶地区台阶型地下室排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3175005B (zh) 暴雨时期地下车库防水底板防浮设计与施工方法
CN103741715A (zh) 一种新型地下室防水疏水施工方法
CN111101531A (zh) 一种基坑排水系统
CN114855846A (zh) 一种地下防渗减压抗浮盲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7724405B (zh) 一种地埋管施工中地基降水施工方法
CN105714771B (zh) 一种人工挖孔桩的施工方法
CN105970882B (zh) 解决面板坝施工期坝体反渗水问题的结构及其构造方法
CN206477347U (zh) 地下室的蓄水结构
CN111042212A (zh) 一种用于大底板抗浮的后置式薄壁钢管泄水装置及方法
CN106638641B (zh) 基坑降水水井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7331699U (zh) 一种坑中坑钢筋砼挡墙复合支护结构
CN114045849B (zh) 一种基坑高温基岩裂缝水排和封堵结构及方法
CN101967834A (zh) 具有抗浮功能的矿浆浓缩池地下基础结构
CN205907658U (zh) 用于面板坝施工期坝体反渗水结构
CN204551507U (zh) 一种岩石地基小导管局部降水装置
CN212052829U (zh) 一种地下室底部及四周地下水引排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