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07370U - 一种右心导管血液标本收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右心导管血液标本收集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807370U CN218807370U CN202222392846.7U CN202222392846U CN218807370U CN 218807370 U CN218807370 U CN 218807370U CN 202222392846 U CN202222392846 U CN 202222392846U CN 218807370 U CN218807370 U CN 21880737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acancy
- syringe
- groove
- space
- barr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8280 blood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3
- 210000004369 blood Anatomy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3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1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10000001147 pulmonary arter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1
- 210000001631 vena cava inferior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0
- 210000002620 vena cava superior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10000005245 right atrium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2861 ventric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1105 femoral arter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004 hemodynam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372 labe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5246 left atrium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3492 pulmonary vei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5241 right ventricl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746 atr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47 cardia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 polyeth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21 pre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829 re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3462 vei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02330 Congenital Heart Defect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27205 Congenital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13611 Double outlet right ventricl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23281 Fallot tetralog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18910 Haemolysi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5478 Interatrial communicat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698 Polyeth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3 Polyprop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1000003005 Tetralogy of Fallot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1910 Ventricular Heart Septal Defect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484 anatom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146 anticoagulant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40127219 anticoagulant drug Drug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367 arter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3914 atrial heart septal defect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03664 atrial septal defect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24 bea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28831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09 conta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872 contrast media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2837 heart atrium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9622 heart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217 heart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88 hemolysi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961 part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3278 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479 physiological effects, processes and function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573 polyeth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098 polyolef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155 polyprop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588 pulmonary angiograph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593 pulmonary vascular resistanc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2321 radial arter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659 sterilization and disinf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169 thermo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416 thermosoftening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689 upper leg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01000003130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W90/10—Bio-packaging, e.g. packing containers made from renewable resources or bio-plastic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右心导管血液标本收集装置,装置包括收纳盒,收纳盒的内部配置有布置槽,布置槽用于放置盛有血液标本的注射器,布置槽按照容纳注射器不同结构的方式配置有第一空位、第二空位和第三空位,第二空位两端分别布置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第二空位配置有用于取放注射器的凹槽;布置槽根据注射器的分段结构分隔为若干空位,不同空位可根据注射器的分段结构设置对应的内凹结构,使得布置槽能够以更为稳固和便捷的方式对注射器进行限定;通过凹槽取放注射器可降低手指对注射器两端接触的概率,可避免推挤或拉动注射器造成注射器损坏或血氧样本污染等不利后果,显著提升装置收集血液标本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右心导管血液标本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右心导管检查术(Right Heart Catheterization)是一种有创介入技术,将心导管经周围静脉送入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及其分支,在腔静脉及右侧心腔进行血流动力学、血氧和心排血量测定,经导管内注射对比剂并进行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或肺动脉造影,可以了解血流动力学改变,用于诊断简单先天性心脏病,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和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如法洛四联症、右心室双出口等,也可用于判断手术适应症和评估心功能状态。
具体的,右心导管检查方法指在大腿根部或手臂上切开一个小口,利用静脉插入一根细细的导管,把心脏各个部位与体表之间连成一个通道。在专用的X光影像设备下,在心脏和大血管各个部位取少量血液样本进行血氧含量分析和进行压力监测,其中,血氧结果分析主要判断有无分流存在、分流方向、分流的水平和分流量的大小,则血氧测量值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右心导管报告结论的准确性。例如取样及监测部位可包括:下腔静脉、上腔静脉、右房下部、右房上部、右房中部、右室流入道、右室中部、右室流出道、主肺动脉、左肺动脉、右肺动脉、股动脉;基于上述位置的血氧含量和压力对血液动力状态进行定量判断,了解心内缺损分流量的大小、肺血管阻力的情况以及各部位之间的压力差异。
由于右心导管检查术中血液标本采集点位较多,采集器皿布置不当或操作不当易出现采集混乱或标记错误等问题,严重影响血氧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则现有技术提出了用于辅助采集过程的装置,例如公告号为CN204192762U的专利提供了一种右心导管检查术血液标本收集装置,包括盒体以及注射器,其中:盒体中设置有多个安置槽,注射器放置于安置槽中,每个安置槽上部均设有标示台,每个注射器上设置标签,标示台上标注有相应的标签;该专利的技术方案的标本布置方式为单列位,装置在安置槽内设置有用于对注射器靠近按压部位置进行限位的卡凸结构,但注射器置入安置槽时,注射器与安置槽的接触面积大且抽出注射器的按压部长度较短,导致操作者不易取出注射器,误对按压部施加作用力会导致注射器内进入空气或血液标本泄露,需要重新推注排空或血液标本中混入空气,不利于血液标本的便捷采集和血氧的准确测量。
而公告号为CN210102321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医院检验科血液标本分类存放盒,至少包括盒体,所述盒体至少包括架体,所述架体设置在所述盒体内,所述架体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放置血液标本的置物口,并且所述置物口还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按照能够夹紧血液标本避免血液标本倾倒方式与所述置物口连接。该专利提供的医院检验科血液标本分类存放盒设置有固定血液标本的固定部,可避免血液标本倾倒或晃动引起溶血;该专利的技术方案的标本布置方式为网格位,装置设置有用于夹紧标本的固定部,但该固定部并非基于插入标本而被动地固定标本,需要操作者在排满整列标本后手动操作固定部以夹紧标本,在前放置的标本存在固定空窗期。
基于上述分析,现有用于右心导管的血液标本收集装置中,对于盛放标本的限位结构、固定结构或夹持结构易导致取放困难或误操作导致血液标本受到影响,增加了收集过程中的附加工作量,不利于血液标本快速、便捷和准确地收集和存放。
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发明人做出本实用新型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实用新型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实用新型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背景技术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至少一部分不足之处,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右心导管血液标本收集装置,装置包括用于形成容纳血液标本的半开放空间或可开合封闭空间的收纳盒,收纳盒的内部按照并排一行或多行的方式配置有布置槽,布置槽用于放置盛有血液标本的注射器,布置槽按照容纳注射器不同结构的方式配置有第一空位、第二空位和第三空位,其中,第二空位与第三空位连接处配置有限制注射器向第三空位方向移动的第一限位部,第二空位与第一空位连接处配置有限制注射器向第一空位方向移动的第二限位部,第二空位配置有用于取放注射器的凹槽。
针对现有技术中盛放标本的限位结构、固定结构或夹持结构易导致取放困难或误操作的问题,本申请在收纳盒内配置有布置槽,布置槽用于容纳盛放有血液标本的注射器,布置槽根据注射器的分段结构分隔为若干空位,不同空位可根据注射器的分段结构设置对应的内凹结构,使得布置槽能够以更为稳固和便捷的方式对注射器进行限定;收纳盒配置为半开放结构或带盒盖的可开合式结构,半开放式结构简单,便于检查标本和消毒作业;而可开合的封闭式结构对于标本保护更为严密,盒盖内侧可布置对应的内凹结构,使得注射器能够获得三百六十度的包围覆盖,有利于血液样本的保温和安全转移。
为保证装置对注射器的限位效果,本申请在第二空位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第一限位部可通过第二空位与第三空位连接处的形状形成约束注射器的结构,从而限制注射器朝向第三空位的方向移动;第二限位部也可通过第二空位与第一空位连接处的结构形成约束注射器的结构,从而限制注射器朝向第一空位的方向移动;则当注射器与布置槽中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配合连接时,布置槽可以同时完成注射器的定位和限位功能,可避免注射器两端触碰布置槽的边缘而造成误操作的情况,尤其是在注射器内已存放血液样本的时候,布置槽可以避免推挤或拉动注射器造成血液样本泄露或吸入空气等不利后果;
同时,为了避免取放注射器过程对注射器产生误操作,本申请在第二空位还设置有用于取放注射器的凹槽,凹槽配置有手指作用的空间,使得医护人员可用手指捏住注射器并将其便捷地去除布置槽或放入布置槽,相比从两端扣出注射器的方式,通过凹槽操作可降低手指对注射器两端接触的概率,也可配合限位结构降低注射器两端在作用力下接触布置槽边缘的概率,从而避免在取放过程中对注射器产生误操作,显著提升了血液样本收集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优选地,在注射器分为针尖部、筒体和按压部的情况下,用于容纳按压部的第一空位的内凹底面配置为曲面或矩形面;用于容纳筒体的第二空位的内凹底面配置为圆柱面;用于容纳针尖部的第三空位的内凹底面配置为曲面或矩形面;在筒体凭借圆柱外形贴合第二空位内凹底面的情况下,第一空位和第三空位的内凹底面与按压部和针尖部不接触;第一空位至第三空位的内凹底面根据注射器的分段结构进行设置,第二空位与筒体贴合布置,第一空位和第三空位有容纳按压部和针尖部的富余空间,则在注射器盛有血液标本的情况下,布置槽也能够对注射器进行有效的限定而不会对按压部和针尖部施加作用力,
优选地,在第二空位的宽度大于第三空位的宽度的情况下,第二空位在与第三空位连接位置处收束以形成可贴合筒体环状凸台至少部分结构的第一限位部,使得筒体的环状凸台能够与第一限位部配合以限制筒体朝向第三空位移动;第二空位靠近第一空位处设置有可置入筒体环状凸缘至少部分结构的第二限位部,使得筒体的环状凸缘能够与第二限位部配合以限制筒体朝向第一空位移动。注射器筒体与针尖部连接形成环状凸台,注射器筒体在靠近按压部的位置设置有环状凸缘,则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分别根据环状凸台和环状凸缘进行针对性的设置,从而依靠注射器本身的结构形成约束配合,可显著提高限位的便捷性和有效性。
优选地,第二空位配置有相对第二空位中线对称布置的凹槽,凹槽按照能够容纳手指置入的方式配置有延伸至第二空位内凹底面的弧形曲面,其中,在第二空位的深度不大于筒体半径的情况下,凹槽的弧形曲面配置有圆球曲面或椭球曲面的一部分。用于取放注射器的凹槽的深度配合第二空位的深度进行设置,其曲面形状可配置为圆球曲面或椭球曲面的一部分,使得医护人员易于依靠手指端部或指甲对注射器的筒体发力,相比现有技术中发力位置靠近注射器两端的设置方式,对注射器筒体发力可避免对按压部或针尖部产生误操作导致注射器损害或血液样本污染等不利情况。
优选地,在筒体盛有血液标本并与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配合连接的情况下,按压部的顶端与第一空位的边缘不接触。按压部在吸入血液样本时会拉出一段距离,第一空位空间相对按压部设置有富余空间,从而避免第一空位的边缘对按压部产生作用。
优选地,收纳盒包括对开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布置槽在第一面和/或第二面按照等间距的方式并排布置。为保证装置的结构紧凑型,布置槽可进行等间距的布置,使得整齐摆放的注射器能够增加血液样本收集过程中的条理性。
优选地,在注射器的筒体布置有标记栏的情况下,收纳盒在注射器对应的布置槽位置处设置有标签栏;注射器的筒体设置有刻度表,其中,刻度表在特征刻度位置加粗标记或颜色标记,刻度表可与标记栏等轴线布置。注射器和布置槽对应设置有标识,适用于右心导管血液标本收集过程涉及多个收集点位的情况,增加收集过程的条理性和准确性;而在注射器筒体上的标记栏和刻度表同轴布置的情况下,医护人员可通过凹槽拨动旋转注射器,使得标记栏和刻度表朝向医护人员,便于识别和取放,有利于血液标本快速、便捷和准确地收集和存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00:收纳盒;101:第一面;102:第二面;103:标签栏;200:布置槽;201:第一空位;202:第二空位;203:第三空位;204:凹槽;205:第一限位部;206:第二限位部;300:注射器;301:针尖部;302:筒体:3021:环状凸台;3022:环状凸缘;303:按压部;304:刻度表;305:标记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右心导管血液标本收集装置,如图1所示,装置包括可开合的收纳盒100,可开合的封闭式结构对于标本保护更为严密,盒盖内侧可布置对应的内凹结构,使得注射器300能够获得三百六十度的包围覆盖,有利于血液样本的保温和安全转移;收纳盒100的内部并排设置有布置槽200,布置槽200用于放置盛有血液标本的注射器300,例如,收纳盒100可包括对开设置的第一面101和第二面102,布置槽200在第一面101按照等间距的方式并排布置,第二面102配置有与布置槽200对应的内凹结构以形成包围注射器300的保护空间。
如图1和图2所示,布置槽200根据注射器300的分段结构分隔为若干空位,不同空位可根据注射器300的分段结构设置对应的内凹结构,使得布置槽200能够以更为稳固和便捷的方式对注射器300进行限定;具体的,注射器300分为针尖部301、筒体302和按压部303,布置槽200配置分别容纳按压部303、筒体302和针尖部301的第一空位201、第二空位202和第三空位203,用于容纳按压部303的第一空位201的内凹底面配置为曲面或矩形面;用于容纳筒体302的第二空位202的内凹底面配置为圆柱面;用于容纳针尖部301的第三空位203的内凹底面配置为曲面或矩形面;在筒体302的凭借圆柱外形贴合第二空位202内凹底面的情况下,第一空位201和第三空位203的内凹底面与按压部303和针尖部301不接触;第一空位201至第三空位203的内凹底面根据注射器300的分段结构进行设置,第二空位202与筒体302贴合布置,第一空位201和第三空位203有容纳按压部303和针尖部301的富余空间,则在注射器300盛有血液标本的情况下,布置槽200也能够对注射器300进行有效的限定而不会对按压部303和针尖部301施加作用力;第一空位201至第三空位203的内凹底面也可布置弹性垫层以保护注射器300。
如图2所示,第二空位202的宽度大于第三空位203的宽度,第二空位202在与第三空位203连接位置处收束以形成可贴合筒体302环状凸台3021至少部分结构的第一限位部205,使得筒体302的环状凸台3021能够与第一限位部205配合以限制筒体302朝向第三空位203移动;第二空位202靠近第一空位201处设置有可置入筒体302环状凸缘3022至少部分结构的第二限位部206,使得筒体302的环状凸缘3022能够与第二限位部206配合以限制筒体302朝向第一空位201移动。注射器300筒体302与针尖部301连接形成环状凸台3021,注射器300筒体302在靠近按压部303的位置设置有环状凸缘3022,则第一限位部205和第二限位分别根据环状凸台3021和环状凸缘3022进行针对性的设置,从而依靠注射器300本身的结构形成约束配合,可显著提高限位的便捷有效性,布置槽200同时完成了注射器300的定位和限位功能,可避免注射器300两端触碰布置槽200的边缘而造成误操作的情况,尤其是在注射器300内已存放血液样本的时候,布置槽200可避免推挤或拉动注射器300造成血液样本泄露或吸入空气等不利后果。
如图2所示,为了避免取放注射器300过程对注射器300产生误操作,本申请在第二空位202还设置有用于取放注射器300的凹槽204,凹槽204配置有手指作用的空间,使得医护人员可用手指捏住注射器300并将其便捷地去除布置槽200或放入布置槽200,相比从两端扣出注射器300的方式,通过凹槽204操作可降低手指对注射器300两端接触的概率,也可配合限位结构降低注射器300两端在作用力下接触布置槽200边缘的概率,从而避免在取放过程中对注射器300产生误操作,显著提升了血液样本收集的便捷性和安全性;具体的,凹槽204相对第二空位202的中线对称布置,凹槽204按照能够容纳手指置入的方式配置有延伸至第二空位202内凹底面的弧形曲面,其中,在第二空位202的深度不大于筒体302半径的情况下,凹槽204的弧形曲面配置有圆球曲面或椭球曲面的一部分。用于取放注射器300的凹槽204的深度配合第二空位202的深度进行设置,其曲面形状可配置为圆球曲面或椭球曲面的一部分,使得医护人员易于依靠手指端部或指甲对注射器300的筒体302发力。例如,第二空位202的深度等于筒体302的半径,凹槽204的深度可以大于第二空位202的深度,使得手指发力反向能够靠近竖直向上的方向以便于花费更小的力度将注射器300从布置槽200中取出;凹槽204沿第二空位202轴线方向的长度可布置为第二空位202长度的三分一到二分之一,在保证布置槽200能够对注射器300进行有效限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小注射器300筒体302与第二空位202的接触面积以便于取放。
优选地,如图2所示,注射器300的筒体302布置有标记栏305,收纳盒100在注射器300对应的布置槽200位置处设置有标签栏103;注射器300的筒体302设置有刻度表304,其中,刻度表304在特征刻度位置加粗标记或颜色标记,例如1ml、2ml等特征刻度位置;刻度表304可与标记栏305等轴线布置。注射器300和布置槽200对应设置有标识,适用于右心导管血液标本收集过程涉及多个收集点位的情况,增加收集过程的条理性和准确性;而在注射器300筒体302上的标记栏305和刻度表304同轴布置的情况下,医护人员可通过凹槽204拨动旋转注射器300,使得标记栏305和刻度表304朝向医护人员,便于识别和取放,有利于血液标本快速、便捷和准确地收集和存放。
优选地,收纳盒100中的布置槽200可包括:下腔静脉(IVC)注射器布置槽、上腔静脉(SVC)注射器布置槽、右房下部(LRA)注射器布置槽、右房上部(URA)注射器布置槽、右房中部(MRA)注射器布置槽、右室流入道(RVIS)注射器布置槽、右室中部(MRV)注射器布置槽、右室流出道(RVOT)注射器布置槽、主肺动脉(PA)注射器布置槽、左肺动脉(LPA)注射器布置槽、右肺动脉(RPA)注射器布置槽、股动脉(AO)注射器布置槽、桡动脉(ART)注射器布置槽、左房(LA)注射器布置槽和肺静脉(PV)注射器布置槽;对应设置的注射器包括:下腔静脉注射器、上腔静脉注射器、右房下部注射器、右房上部注射器、右房中部注射器、右室流入道注射器、右室中部注射器、右室流出道注射器、主肺动脉注射器、左肺动脉注射器、右肺动脉注射器、股动脉注射器、左房注射器和肺静脉注射器;在注射器300取放过程中,保持注射器300标记栏305与对应的标签栏103标记内容一致。
每个注射器300内壁在血液收集开始前均涂覆有抗凝剂,并正确地放置在收纳盒100的布置槽200中,医生进行右心导管检查术时,置入体内的导管到达不同部位时,用不同的注射器抽取血液,然后放回原处,例如,导管到达下腔静脉时,用标注有下腔静脉的下腔静脉注射器抽取血液2ml,然后将下腔静脉注射器放回下腔静脉注射器布置槽中,导管到达上腔静脉时,用标注有上腔静脉的上腔静脉注射器抽取血液2ml,将上腔静脉注射器放回上腔静脉的布置槽200中;完成所有位置的血液样本采集工作后,核对标签栏103与标记栏305的内容是否对应,确认无误后将收纳盒100转交检验人员。
优选地,用于右心导管检查术的导管配置为J形轨道管,J形轨道管一端用于与注射器300进行可拆卸地连接,J形轨道管近端有注射器接口,远端设置有圆口。J形轨道管远端设置有第一弯头,长度为1至2cm,弯度角α为150°,粗度相当F11,内径相当F6导管,稍硬,近端为直形,为了符合解剖生理要求,近端也可设置弯角为β的第二弯头,长度为5至8cm,弯度角β为160至170°缓弯,第一弯头和第二弯头方向相背,第一弯头与J形轨道管的直管所形成的平面和第二弯头与J形轨道管的直管所形成平面成45°夹角,J形轨道管长度为14至19cm,可由聚乙烯塑料制成。
优选地,为保证注射器300的运动不会出现卡涩或密封不严等问题,按压部303的支架由至少一种聚烯烃或其它热塑性塑料制成,筒体302的通道由聚丙烯制成;由塑料制成的一体的活塞单元,活塞单元具有在上端部上带有活塞保持装置的驱动杆、在驱动杆的下端部上的垂直于驱动杆定向的横杆、多个从横杆向下伸出的平行于驱动杆的注射活塞以及在每个注射活塞上都具有环绕的密封区域,由塑料制成的一体的筒单元,筒单元包括支架和至少一排平行并排设置的从支架向下伸出的注射器筒,在这些注射器筒中,每个注射器筒都具有下注射器开口、上注射器开口以及在内部具有用于活塞单元的注射活塞的运行区域,其中,每个注射活塞都穿过上注射器开口嵌入注射器筒中并且能够以密封区域密封贴合在运行区域上地在运行区域中移动,并保持装置设置在注射器筒上方,且与支架连接。
优选地,活塞单元具有驱动杆、在驱动杆的下端部上的横杆以及多个从横杆向下伸出的平行于驱动杆的注射活塞;驱动杆配置为带肋的十字形,驱动杆从下往上截面尺寸降低,肋配置为沿纵向方向保持恒定的梯形横截面。驱动杆的上端部圆柱形联接活塞保持装置,联接段在周边具有多个环绕的肋,并基于计量装置可靠地夹紧。
优选地,联接段没有环绕的肋,横杆是板状的,垂直于驱动杆指向的基体和向上具有三角形轮廓的第一渐缩部,上面的两个倾斜的边缘分别具有一个凸棱状的加厚部;多个平行于注射活塞延伸的向外伸出的肋在前侧和背侧上延伸;每个注射活塞具有一个活塞杆,该活塞杆在上面与横杆的基体连接;每个活塞杆都在下面与盘形的活塞连接,每个活塞具有向下伸出的裙形密封唇,每个密封唇都在外部具有环绕的密封凸棱。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公开内容的启发下想出各种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也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公开范围并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其附图均为说明性而并非构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右心导管血液标本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用于形成容纳血液标本的半开放空间或可开合封闭空间的收纳盒(100),所述收纳盒(100)的内部按照并排一行或多行的方式配置有布置槽(200),所述布置槽(200)用于放置盛有血液标本的注射器(300),所述布置槽(200)按照容纳所述注射器(300)不同结构的方式配置有第一空位(201)、第二空位(202)和第三空位(203),其中,
所述第二空位(202)与所述第三空位(203)连接处配置有限制所述注射器(300)向所述第三空位(203)方向移动的第一限位部(205),所述第二空位(202)与所述第一空位(201)连接处配置有限制所述注射器(300)向所述第一空位(201)方向移动的第二限位部(206),所述第二空位(202)配置有用于取放所述注射器(300)的凹槽(2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注射器(300)分为针尖部(301)、筒体(302)和按压部(303)的情况下,用于容纳所述按压部(303)的所述第一空位(201)的内凹底面配置为曲面或矩形面;用于容纳所述筒体(302)的所述第二空位(202)的内凹底面配置为圆柱面;用于容纳所述针尖部(301)的所述第三空位(203)的内凹底面配置为曲面或矩形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筒体(302)凭借圆柱外形贴合所述第二空位(202)内凹底面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空位(201)和所述第三空位(203)的内凹底面与所述按压部(303)和所述针尖部(301)不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空位(202)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三空位(203)的宽度的情况下,所述第二空位(202)在与所述第三空位(203)连接位置处收束以形成贴合所述筒体(302)环状凸台(3021)至少部分结构的所述第一限位部(205),使得所述筒体(302)的所述环状凸台(3021)能够与所述第一限位部(205)配合以限制所述筒体(302)朝向所述第三空位(203)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空位(202)靠近所述第一空位(201)处设置有置入所述筒体(302)环状凸缘(3022)至少部分结构的所述第二限位部(206),使得所述筒体(302)的所述环状凸缘(3022)能够与所述第二限位部(206)配合以限制所述筒体(302)朝向所述第一空位(201)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空位(202)配置有相对所述第二空位(202)中线对称布置的所述凹槽(204),所述凹槽(204)按照能够容纳手指置入的方式配置有延伸至所述第二空位(202)内凹底面的弧形曲面,其中,
在所述第二空位(202)的深度不大于所述筒体(302)半径的情况下,所述凹槽(204)的所述弧形曲面配置有圆球曲面或椭球曲面的一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筒体(302)盛有血液标本并与所述第一限位部(205)和所述第二限位部(206)配合连接的情况下,所述按压部(303)的顶端与所述第一空位(201)的边缘不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盒(100)包括对开设置的第一面(101)和第二面(102),所述布置槽(200)在所述第一面(101)和/或所述第二面(102)按照等间距的方式并排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注射器(300)的所述筒体(302)布置有标记栏(305)的情况下,所述收纳盒(100)在所述注射器(300)对应的所述布置槽(200)位置处设置有标签栏(10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器(300)的所述筒体(302)设置有刻度表(304),其中,所述刻度表(304)在特征刻度位置加粗标记或颜色标记,所述刻度表(304)与所述标记栏(305)等轴线布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392846.7U CN218807370U (zh) | 2022-09-08 | 2022-09-08 | 一种右心导管血液标本收集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392846.7U CN218807370U (zh) | 2022-09-08 | 2022-09-08 | 一种右心导管血液标本收集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807370U true CN218807370U (zh) | 2023-04-07 |
Family
ID=872476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392846.7U Active CN218807370U (zh) | 2022-09-08 | 2022-09-08 | 一种右心导管血液标本收集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807370U (zh) |
-
2022
- 2022-09-08 CN CN202222392846.7U patent/CN21880737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8807370U (zh) | 一种右心导管血液标本收集装置 | |
CN209377582U (zh) | 血液采集管及样本分析装置 | |
CN210811103U (zh) | 一种自动采血装置 | |
CN210124796U (zh) | 一种内科用穿刺针 | |
CN210962068U (zh) | 一种心内科用心包穿刺抽液装置 | |
DK2627994T3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llecting samples | |
CN206729897U (zh) | 一种改进的采血器 | |
CN221450602U (zh) | 中心静脉压测量装置 | |
CN111543958B (zh) | 搏动区域可探测式血气针定位装置 | |
CN218128545U (zh) | 一种具有防脱落真空采血功能的留置针 | |
CN211460242U (zh) | 改良式动脉采血器 | |
CN221888237U (zh) | 一种动脉采血针 | |
CN221830577U (zh) | 一种可用于测量中心静脉压的输液器 | |
CN221671704U (zh) | 一种血管通路便捷式采血装置、多功能测压装置 | |
CN213406220U (zh) | 一种股动脉血气针定位穿刺辅助装置 | |
CN217408854U (zh) | 一种带塞取样器和一种取样器辅助管塞 | |
TWI814196B (zh) | 防針扎無菌尿液採集套組 | |
CN214284925U (zh) | 一种一次性静脉采血针 | |
CN213689065U (zh) | 一种医学检验用取样器 | |
CN214085512U (zh) | 一种便携的阶梯式血气分析标本送检装置 | |
CN211243620U (zh) | 一种临床用b超微创手术穿刺定位器 | |
CN117861016B (zh) | 一种临床用心血管造影推注装置 | |
CN213189774U (zh) | 一种医疗检测用取样装置 | |
CN221949820U (zh) | 具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系统的采血装置 | |
CN217745169U (zh) | 一种连接ptcd引流管与培养瓶的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