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77582U - 血液采集管及样本分析装置 - Google Patents
血液采集管及样本分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377582U CN209377582U CN201821434813.1U CN201821434813U CN209377582U CN 209377582 U CN209377582 U CN 209377582U CN 201821434813 U CN201821434813 U CN 201821434813U CN 209377582 U CN209377582 U CN 20937758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p
- tube
- blood
- opening
- cav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10000004369 blood Anatomy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9
- 239000008280 blood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9
- 210000004204 blood vessel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HTTJABKRGRZYRN-UHFFFAOYSA-N Heparin Chemical compound OC1C(NC(=O)C)C(O)OC(COS(O)(=O)=O)C1OC1C(OS(O)(=O)=O)C(O)C(OC2C(C(OS(O)(=O)=O)C(OC3C(C(O)C(O)C(O3)C(O)=O)OS(O)(=O)=O)C(CO)O2)NS(O)(=O)=O)C(C(O)=O)O1 HTTJABKRGRZYRN-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29960002897 heparin Drug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29920000669 heparin Polymer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229 inter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1465754 Metazo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159 blood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3013 elast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741 silica g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2027 silica g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297 Ray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601 blood cel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41 blood samp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534 blood tes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175 cerebrospinal flui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039 immun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339 medical tes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5259 peripheral bloo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886 peripheral bl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2966 serum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002 slurr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2700 urin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血液采集管及样本分析装置,该血液采集管包括储血管和管帽,储血管设置有具有第一开口的腔体;管帽包括帽体和帽盖,其中,帽体设置有与腔体连通的帽体腔,帽盖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帽盖腔,帽体腔与帽盖腔之间由帽盖上设置的弹性盖层间隔设置,盖层可被采血管刺穿以通过采血管吸取或释放血液,并在采血管从腔体中取出时,自动闭合,密封腔体。通过上述方式,能够节约成本,降低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又能够避免因打开管帽储血或更换管帽而造成的环境对血液的污染,且为血液的自动分析提供技术支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血液采集管及一种使用该血液采集管的样本分析装置。
背景技术
血液采集管在当前的医学检验中是一种常见的医疗器械,为血液的分析、检验提供了方便。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医生通过采血管采集血液,并将所采集的血液存储在血液采集管内,以作分析检验用。现有技术当中,血液采集管通常由管体和管帽构成,在采血管需要将所采集的血液存储于其中时,需要将管帽取下,从而一方面增大操作人员的工作量,从而降低工作限量,另一方面,在取下管帽时易造成环境对血液的污染,且不利于血液检验的自动化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血液采集管及样本分析装置,能够节约成本,降低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又能够避免因打开管帽储血或更换管帽而造成的环境对血液的污染,且为血液的自动分析提供技术支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血液采集管,所述血液采集管包括:储血管和管帽;所述储血管设置有具有第一开口的腔体;所述管帽包括帽体和帽盖,所述帽体设置于所述帽盖朝向所述第一开口的一侧,并由所述第一开口沿所述储血管的内壁延伸入所述腔体,以将所述帽盖固定在所述第一开口处并覆盖所述第一开口,其中,所述帽体设置有与所述腔体连通的帽体腔,所述帽盖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帽盖腔,所述帽体腔与所述帽盖腔之间由所述帽盖上设置的弹性盖层间隔设置,所述盖层可被采血管刺穿以通过所述采血管吸取或释放血液,并在所述采血管从所述腔体中取出时,自动闭合,密封所述腔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样本分析装置,所述样本分析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血液采集管。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中的血液采集管的管帽设置成能够使得用来采集患者血液的采血管能够直接刺穿管帽的盖层而进入储血管的腔体内从而将所采集的血液释放并存储于储血管的腔体中,且在将采血管从腔体中取出时,盖层能够自动闭合而密封该腔体,从而使得在向储血管内储血时无需将管帽拔出,同时采血完成后也无需更换管帽即可实现对腔体的密封,从而既能够节约成本,降低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又能够避免因打开管帽储血或更换管帽而造成的环境对血液的污染,且为血液的自动分析提供技术支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血液采集管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血液采集管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血液采集管沿III-III方向的的截面图;
图4是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5是图2中管帽的俯视图;
图6是本申请血液采集管另一实施方式的储血管的截面示意图;
图7是图6中储血管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样本分析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的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本实施方式中的血液采集管包括储血管10和管帽20,可用于在进行血液分析检验时采集人体或者动物体等的微量血,如末梢血等。
具体地,储血管10设置有具有第一开口111的腔体11,该腔体11用于存储所采集的血液。其中,储血管10可以是透明的玻璃或者塑料材质,以便于医生在采集血液时对血液量采集的量进行观察。
管帽20包括帽体21和帽盖22,帽体21设置于帽盖22朝向第一开口111的一侧,并由第一开口111沿储血管10的内壁延伸入腔体11,以将帽盖22固定在第一开口111处并覆盖第一开口111,其中,帽体21设置有与腔体11连通的帽体腔211,帽盖22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帽盖腔221,帽体腔211与帽盖腔221之间由帽盖22上设置的弹性盖层222间隔设置,盖层222可被与血液采集管对应的采血管刺穿,具体地,该采血管能够在进入帽盖腔221后,通过刺穿盖层222进入帽体腔211进而进入腔体11,以将所采集的血液释放在腔体11内,并在采血管从腔体11中取出时,盖层222自动闭合,以密封腔体11。
其中,本申请中所指的采血管用于采集患者创口处的血液,并将所采集到的血液存储于储血管10中。
具体地,本实施方式中的管帽20可由弹性材质,如具有弹性的橡胶、硅胶等材料制作而成,从而在帽体21插入第一开口111后,通过与储血管10的腔体11的内壁之间的弹性抵接而与腔体11的内壁紧密结合,从而密封该腔体11。
其中,盖层222的厚度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设置,例如,可以根据所使用的采血管的材质、形状、强度等进行设置,只要能够使得采血管能够刺穿该盖层222而进入腔体11内即可,通过这样的方式,在进行血液采集而将采血管所采集的血液向储血管10内存储时,无需将管帽20拔出,而直接将采血管插入腔体11内即可以完成储血过程。进一步地,在采血管从腔体11中取出后,盖层222可通过弹力作用而在被采血管刺穿的位置自动闭合而无需在采血完成后另外更换管帽20,从而节约成本,降低操作人员的工作量,且避免了因打开管帽20储血或更换管帽20的过程中环境对血液的污染,从而能够为血液的自动分析检验提供技术支持。
在一个应用场景中,在血液采集管采集血液完成后,将其放入血液分析仪而进行血液的分析检验时,血液分析仪中的采血针能够自动刺穿盖层222而吸取储血管10中存储的血液以进行分析,而无需人工将管帽20去除,从而进一步降低操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为血液的自动分析检验提供技术支持。
其中,帽盖22可在垂直于储血管10的轴向的方向上突出于10的外壁,从而方便操作人员对管帽20的插拔。
其中,请进一步参阅图5,在一实施方式中,盖层222上设置有位于第一开口111的轴线上的预设形状的切口2221,切口2221在盖层222的弹性作用力下,自动处于闭合状态,并密封腔体11。
其中,切口2221的形状可以为一字形、十字形、米字形等均可,此处不做限定。本实施方式中的切口2221用于在采血管将所采集的血液存储如储血管10时,能够较为方便、快速得穿过盖层222而进入腔体11内,而且切口2221又能够在盖层222的弹性作用力下自动处于闭合状态,并密封腔体11,从而在不影响腔体11的密封性的情况下,能够方便操作人员使用。
请继续参阅图3,在一实施方式中,腔体11包括互相连通的导引部112和储血部113,第一开口111设置于导引部112的一端,储血部113设置于导引部112远离第一开口111的一侧。
本实施方式中,储血部113用于实际存储血液,导引部112的设置则方便了操作人员对血液采集管的握取。在将采血管穿过管帽20而插入储血管10中时,采血管通过导引部112而到达储血部113或者靠近储血部113的位置,从而将所采集的血液存储在储血部113内。
其中,储血部113的内径在其远离导引部112的方向上的尺寸逐渐减小,从而有利于提升储血部113中的血液的液面高度,从而降低血液分析时对血量的要求。
具体地,储血部113可包括靠近导引部112设置的锥形部1131及连接在锥形部1131一端并远离导引部112一侧的半球底部1132,锥形部1131的内壁相对于第一开口111的轴线倾斜设置,且锥形部1131的内径在由导引部112到储血部113的方向上逐渐减小。
其中,在锥形部1131与导引部112的连接处,二者的内径的尺寸相同,同样地,在锥形部1131与储血部113的连接处,二者的内径的尺寸相同。
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储血部113也可以为其它形状,只要能够满足储血部113在其远离导引部112的方向上的尺寸逐渐减小即可,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方式中,腔体11还包括过渡部114,该过渡部114一端连接导引部112远离第一开口111的端部,另一端连接锥形部1131远离半球底部1132的端部。同样地,过渡部114的内径在与导引部112的连接处与导引部112的内径的尺寸相同,且在与储血部113的连接处与储血部113的内径的尺寸也相同。
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方式中过渡部114的内壁相对于第一开口111的轴线倾斜设置,且过渡部114的内径在由导引部112到储血部113的方向上逐渐减小,进一步地,过渡部114相对于第一开口111的轴线的斜度大于锥形部1131。
上述方式中,由于过渡部114相对于第一开口111的轴线的斜度大于锥形部1131,从而相对于锥形部1131,在对应于相同的储血管10的长度时,过渡部114能够更大幅度得减小对应的内径,从而与储血部113直接连接导引部112相比,能够进一步减小储血部113内径,以在获取相同血量的情况下进一步提升血液液面的高度,进而进一步减少对血量的要求。
需要指出的是,在采集血液时,采血管可尽可能得插设在盖层222上对应于第一开口111的中心位置,以使得采血管远离储血管10的内壁,从而降低血液滴挂在储血管10的内壁上的可能。在一实施方式中,帽盖22呈轴对称设置,帽盖腔221的内径沿帽盖22朝向帽体21的方向逐渐减小,从而能够为采血管插入盖层222对应第一开口111的中心位置起导引的作用。
进一步地,帽盖腔221靠近开口的一端的内径、帽体腔211的内径及导引部111的内径逐渐增大,从而使得伸入腔体11内的采血管逐渐远离帽盖腔221的内壁以及腔体11的内壁,从而也能够降低采血管中的血液在流入储血部112时,进一步降低血液滴挂在储血管10的内壁上的可能。
进一步地,储血管10包括形成导引部111的第一管壁12,形成过渡部113的第二管壁13,及形成储血部112的第三管壁14,三者共同围成腔体11。
需要指出的是,血液采集管在采集血液后需要放置在对应的试管架的试管槽中以方便后续的操作,而试管槽通常具有统一和固定的形状,例如通常可与真空采血管形状匹配。而上述实施方式中的血液由于储血部112的特殊形状而使其难以适配对应的试管槽,从而为其放置带来不便。
对应地,请继续参阅图3,在一实施方式中,在储血管10的长度方向上,第一管壁12向储血部112一侧延伸,并包围过渡部113及储血部112,且第一管壁12远离第一开口111的一端的形状适配用于容置血液采集管的试管架的试管槽。
具体地,第一管壁12向储血部112延伸,并超出储血部112远离过渡部113的端部,一方面能够起到对储血部112的保护作用,另一方面,在血液采集管放置在试管槽内时,使得第一管壁12与试管槽接触,从而使得血液采集管能够稳定放置。
需要指出的是,第一管壁12既可以仅沿储血管10的长度方向延伸,或者还可以在延伸并超出储血部112远离过渡部113的端部时聚合在一起而完全包围储血部112。
具体地,在一个应用场景中,第一管壁12仅在储血管10的长度方向上延伸,且在靠近储血部112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一开口111相背的第二开口121,第二开口121的边缘与第一管壁12的外侧壁倒圆角设置,以适配用于容置血液采集管的试管架的试管槽的形状。
具体地,第二开口121的边缘与第一管壁12的外侧壁的圆角的曲率可根据对应的试管槽的形状而定,只要使得血液采集管能够稳定放置于试管槽内即可。
其中,请进一步一并参阅图6和图7,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储血管10包括内管15和外管16。其中,腔体11设置于内管15,外管16与内管15链接并套设于内管15的外围,外管16远离第一开口111的一端的形状适配用于容置血液采集管的试管架的试管槽。
本实施方式中,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外管16的长度。在储血管10的长度方向上,外管16的长度可长于内管15,且内管15可于靠近第一开口111的一端与外管16连接在一起。
具体地,在一个应用场景中,内管15的外壁在第一开口111的外围沿远离第一开口111的方向凸出而形成凸出部151,且外管16设置有具有第三开口1611的容置腔161,内管15通过第三开口1611而容置于容置腔161内,并使得凸出部151抵接于第三开口1611的边缘。
当然,在其它应用场景中,外管16的长度也可与内管15相同,或者短于内管15,此时,内管15可在两端部之间的某一位置上与外管16连接,具体位置可根据外管16的长度等需求而定。
在另一个应用场景中,内管15的外壁上设置有环状凸脊部152,凸脊部152的形状与外管16的内壁匹配,以使得在内管15容置于容置腔内时与外管16的内壁抵接。
本应用场景中,凸脊部152可以为弹性材质,如具有弹性的橡胶、硅胶等,在外管16套设于内管15外围时通过弹力作用而与外管16紧密接触,从而将外管16与内管15连接在一起。
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方式中,内管15与外管16的连接方式并不限定于上述两种,例如还可以通过粘胶等将内管15与外管16直接粘接在一起等,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本实施方式中,储血管10包括设置成套设并连接在一起的内管15和外管16,并通过将外管16设定成与试管槽相匹配的形状,从而使得整个储血管10能够稳定放置于试管槽中,以便于后续的操作。
请参阅图8,图8是本申请样本分析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方式中,样本分析装置100用于在临床检验中或者实验室中等分析血清、血浆、尿液、脑脊液等样本的化学成分,例如临床上使用的可以是免疫分析仪、血球分析仪等。
具体地,本实施方式中样本分析装置100包括血液采集管110,通过使用血液采集管110采集人体或动物体的血液,然后进一步通过样本分析装置100的分析组件对血液采集管110所采集的血液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检验结果。
其中,本实施方式中的血液采集管110的结构和功能等与上述本申请血液采集管实施方式中的相同,相关详细内容请参阅上述实施方式,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方式样本分析装置100的血液采集管110具有独立的采血管,能够通过施加外力的方式使得采血管自动采集血液,并在采集完成后自动存储入储血管中,无需进行额外操作,从而能够降低操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且为样本分析装置100自动分析血液的进行提供技术支持。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血液采集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液采集管包括:
储血管,所述储血管设置有具有第一开口的腔体;
管帽,所述管帽包括帽体和帽盖,所述帽体设置于所述帽盖朝向所述第一开口的一侧,并由所述第一开口沿所述储血管的内壁延伸入所述腔体,以将所述帽盖固定在所述第一开口处并覆盖所述第一开口,其中,所述帽体设置有与所述腔体连通的帽体腔,所述帽盖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帽盖腔,所述帽体腔与所述帽盖腔之间由所述帽盖上设置的弹性盖层间隔设置,所述盖层可被采血管刺穿以通过所述采血管吸取或释放血液,并在所述采血管从所述腔体中取出时,自动闭合,密封所述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采集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腔体包括互相连通的导引部和储血部,所述第一开口设置于所述导引部的一端,所述储血部设置于所述导引部远离所述第一开口的一侧;
所述储血部包括靠近所述导引部设置的锥形部及连接在所述锥形部一端并远离所述导引部一侧的半球底部,所述锥形部的内壁相对于所述第一开口的轴线倾斜设置,且所述锥形部的内径在由所述导引部到所述储血部的方向上逐渐减小;
其中,所述盖层上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开口的轴线上的预设形状的切口,所述切口在所述盖层的弹性作用力下,自动处于闭合状态,并密封所述腔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液采集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腔体还包括过渡部,所述过渡部一端连接所述导引部远离所述第一开口的端部,另一端连接所述锥形部远离所述半球底部的端部,所述过渡部的内壁相对于所述第一开口的轴线倾斜设置,且所述过渡部的内径在由所述导引部到所述储血部的方向上逐渐减小,其中,所述过渡部相对于所述第一开口的轴线的斜度大于所述锥形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血液采集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血管包括形成所述导引部的第一管壁,形成所述过渡部的第二管壁,及形成所述储血部的第三管壁;
其中,在所述储血管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一管壁在向所述储血部一侧延伸,并包围所述过渡部及所述储血部,且所述第一管壁远离所述第一开口的一端的形状适配用于容置所述血液采集管的试管架的试管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血液采集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管壁靠近所述储血部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开口相背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的边缘与所述第一管壁的外侧壁倒圆角设置,以适配用于容置所述血液采集管的试管架的试管槽的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血液采集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血管包括内管和外管;
所述腔体设置于所述内管,所述外管与所述内管连接并套设于所述内管的外围,所述外管远离所述第一开口的一端的形状适配用于容置所述血液采集管的试管架的试管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血液采集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管的外壁在所述第一开口的外围沿远离所述第一开口的方向凸出而形成凸出部;
所述外管设置有具有第三开口的容置腔,所述内管通过所述第三开口而容置于所述容置腔内,并使所述凸出部抵接于所述第三开口的边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血液采集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管的外壁上设置有环状凸脊部,所述凸脊部的形状与所述外管的内壁匹配,以使得在所述内管容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时与所述外管的内壁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液采集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帽盖腔的内径沿所述帽盖朝向所述帽体的方向逐渐减小;
所述帽盖腔靠近所述开口的一端的内径、所述帽体腔的内径及所述导引部的内径逐渐增大。
10.一种样本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样本分析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血液采集管。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434813.1U CN209377582U (zh) | 2018-08-31 | 2018-08-31 | 血液采集管及样本分析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434813.1U CN209377582U (zh) | 2018-08-31 | 2018-08-31 | 血液采集管及样本分析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377582U true CN209377582U (zh) | 2019-09-13 |
Family
ID=678693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434813.1U Active CN209377582U (zh) | 2018-08-31 | 2018-08-31 | 血液采集管及样本分析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377582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811642A (zh) * | 2019-09-26 | 2020-02-21 | 广州阳普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采血装置 |
CN111772646A (zh) * | 2020-08-11 | 2020-10-16 | 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 | 低样本容量取样器 |
CN113274018A (zh) * | 2021-05-18 | 2021-08-20 | 江苏科华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偏移式负压末梢采血装置 |
-
2018
- 2018-08-31 CN CN201821434813.1U patent/CN20937758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811642A (zh) * | 2019-09-26 | 2020-02-21 | 广州阳普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采血装置 |
CN111772646A (zh) * | 2020-08-11 | 2020-10-16 | 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 | 低样本容量取样器 |
CN111772646B (zh) * | 2020-08-11 | 2022-01-28 | 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 | 低样本容量取样器 |
CN113274018A (zh) * | 2021-05-18 | 2021-08-20 | 江苏科华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偏移式负压末梢采血装置 |
CN113274018B (zh) * | 2021-05-18 | 2023-01-31 | 江苏科华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偏移式负压末梢采血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4850977B2 (ja) | 採集アセンブリ | |
JP6271685B2 (ja) | 試料収集容器アセンブリ | |
CN209377582U (zh) | 血液采集管及样本分析装置 | |
BR112015026241B1 (pt) | Sistema de amostragem de fluido biológico e sistema de separação e exame de fluido biológico para uma amostra de sangue de múltiplos componentes | |
CN102252871B (zh) | 一次性运送采样器 | |
CN2903957Y (zh) | 一次性样本采集器 | |
CN208171632U (zh) | 样品采样装置及其包装体 | |
CN209377583U (zh) | 血液采集管及样本分析装置 | |
CN208736801U (zh) | 序贯粪隐血采集检测一体装置 | |
CN114569126B (zh) | 一种微量采样管及其采血方法 | |
CN216455019U (zh) | 一种微量采血装置 | |
CN215503033U (zh) | 一种末梢血采血管 | |
CN212228410U (zh) | 一次性标本收集杯 | |
CN108680573A (zh) | 序贯粪隐血采集检测一体装置 | |
CN110693505B (zh) | 一种临床医学用血浆采集方法及装置 | |
CN222466954U (zh) | 体液采集容器组件 | |
JP6081913B2 (ja) | チューブ組立品およびサンプル採取のためのシステム | |
CN207266714U (zh) | 具有上压式胶塞防脱结构的真空采血管 | |
CN215839083U (zh) | 一种胶囊式血液检测采血装置 | |
CN213721993U (zh) | 一种内科的血液取样装置 | |
CN216469377U (zh) | 一种便携式微量采血管收纳盒 | |
CN221238697U (zh) | 尿液收集器 | |
CN214131699U (zh) | 一种微生物检验用样本管 | |
CN213249258U (zh) | 一种小型实验动物体液标本抽提装置 | |
CN221445513U (zh) | 一种尿液采集取样试管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