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91379U - 一种具有完全锁定功能的头枕调节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完全锁定功能的头枕调节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791379U CN218791379U CN202223219386.4U CN202223219386U CN218791379U CN 218791379 U CN218791379 U CN 218791379U CN 202223219386 U CN202223219386 U CN 202223219386U CN 218791379 U CN218791379 U CN 21879137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ocking
- headrest
- block
- shaped guide
- front she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108090000565 Capsid Proteins Proteins 0.000 claims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9000011324 bea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具有完全锁定功能的头枕调节结构,包括用于安装在座椅靠背的固定组件,固定组件上活动插接有调节组件,固定组件内设有用于锁定调节组件的锁定组件;固定组件由前壳体和后盖组成,前壳体的上侧以及后侧开口设置,在前壳体的后侧左右分别设有L型导向板,L型导向板与前壳体内壁之间形成锁定滑槽;调节组件包括用于插接在前壳体内的滑动件,滑动件的上部设有与头枕本体相连接的折弯连接件,滑动件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用于插接在锁定滑槽的锁定部,锁定部的壁面上纵向排列设置有多个半圆凹槽;锁定组件设置在L型导向板上、用于嵌入在半圆凹槽内或从半圆凹槽中脱离;在两个的L型导向板之间还设有防脱机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完全锁定功能的头枕调节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告号为CN217365115U,公开了一种高度可调的办公椅头枕,包括头枕本体和头枕连接杆,所述头枕连接杆的顶部为弧形杆,该弧形杆与头枕本体连接,所述头枕连接杆的前侧设有连接壳,该连接壳上设有弹性的卡珠,该卡珠的后端伸出连接壳的后端外,所述头枕连接杆的前侧面设有滑槽,该滑槽的后侧面设有上、下布置的多个卡槽,所述卡珠卡于卡槽内。将所述连接壳与办公椅的靠背固定连接,当上、下拉动头枕本体时头枕连接杆随之上、下拉动,上、下拉动头枕连接杆时卡珠会回缩与原配合的卡槽脱离,当头枕连接杆移动到下一个卡槽与卡珠相对时卡珠可重新卡入卡槽内。采用上述的调节方式使得人们可根据需要自行调整头枕的高度,让使用者的头部及颈部能获得全方位的承托,而且操作便捷;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中,其通过卡珠卡入至卡槽内实现将头枕锁定。其缺点是,这种卡珠的定位限定是活动式的,其无法实现完全锁定。当头枕受力大于卡珠嵌入在卡槽的力度时,卡珠会从卡槽脱离以使头枕上下活动;
为此,急需一种具有完全锁定功能的头枕高度调节结构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完全锁定功能的头枕高度调节结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具有完全锁定功能的头枕调节结构,包括用于安装在座椅靠背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上活动插接有调节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内设有用于锁定所述调节组件的锁定组件;
所述固定组件由前壳体和后盖组成,所述前壳体的上侧以及后侧开口设置,在所述前壳体的后侧左右分别设有L型导向板,所述L型导向板与所述前壳体内壁之间形成锁定滑槽;
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用于插接在所述前壳体内的滑动件,所述滑动件的上部设有与头枕本体相连接的折弯连接件,所述滑动件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用于插接在所述锁定滑槽的锁定部,所述锁定部朝向另一个锁定部的壁面上纵向排列设置有多个半圆凹槽;
所述锁定组件设置在所述L型导向板上、用于嵌入在所述半圆凹槽内或从所述半圆凹槽中脱离;
在两个所述的L型导向板之间还设有用于限制所述锁定组件从所述半圆凹槽中脱离的防脱机构;
作为优选,所述L型导向板上至少设有一个通孔,所述通孔的轴线与所述半圆凹槽的轴线处于同一垂直地面的平面上,所述通孔内插接有活动销,所述活动销靠近所述半圆凹槽的一端设有球形锁定块,所述球形锁定块活动插接至任意一个半圆凹槽内,在所述活动销远离所述半圆凹槽的一端设有顶块,所述顶块设置在两个L型导向板之间,所述顶块与所述L型导向板之间的活动销上套设有弹簧,所述顶块靠近另一个顶块的端面为斜面,左右两个顶块的斜面呈前小后大的八字形设置,所述防脱机构设置在两个所述的顶块之间、用于控制左右两根所述的活动销相对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防脱机构包括设置在两个顶块之间的锥形块,所述锥形块呈前小后大的等腰梯形状,所述锥形块的左右两侧壁面与所述顶块的斜面相贴合,在所述锥形块上转动连接有调节螺栓,所述后盖上设有螺纹孔,所述调节螺栓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调节螺栓的后端设有旋钮;
作为优选,所述锥形块上设有前后贯穿的安装孔,在所述安装孔内固定安装有轴承,所述调节螺栓的前端延伸至所述轴承内并与所述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轴承的外圈与所述安装孔的内壁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后盖的下端连接有底板,所述后盖与所述前壳体固定安装,所述前壳体的上端还设有上盖,所述上盖上设有供所述滑动件穿过的通槽,所述上盖固定安装在所述前壳体的上端;
作为优选,所述上盖以及所述底板与所述后盖一体式设置或分体式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半圆凹槽的边缘处设有圆角过渡;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具有完全锁定、防止受外力影响而导致头枕上下位移的优点,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用于插接在所述前壳体内的滑动件,所述滑动件的上部设有与头枕本体相连接的折弯连接件,所述滑动件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用于插接在所述锁定滑槽的锁定部,所述锁定部朝向另一个锁定部的壁面上纵向排列设置有多个半圆凹槽;所述锁定组件设置在所述L型导向板上、用于嵌入在所述半圆凹槽内或从所述半圆凹槽中脱离;在两个所述的L型导向板之间还设有用于限制所述锁定组件从所述半圆凹槽中脱离的防脱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防脱机构,能防止头枕受外力挤压而导致锁定组件从半圆凹槽中脱离而导致头枕上下移动的问题。能实现将头枕完全锁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5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6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图9中D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10,一种具有完全锁定功能的头枕调节结构,包括用于安装在座椅靠背的固定组件10,所述固定组件10上活动插接有调节组件20,所述固定组件10内设有用于锁定所述调节组件20的锁定组件30;
所述固定组件10由前壳体110和后盖120组成,所述前壳体110的上侧以及后侧开口设置,在所述前壳体110的后侧左右分别设有L型导向板111,所述L型导向板111与所述前壳体110内壁之间形成锁定滑槽112;
所述调节组件20包括用于插接在所述前壳体110内的滑动件210,所述滑动件210的上部设有与头枕本体50相连接的折弯连接件220,所述滑动件210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用于插接在所述锁定滑槽112的锁定部211,所述锁定部211朝向另一个锁定部211的壁面上纵向排列设置有多个半圆凹槽212;
所述锁定组件30设置在所述L型导向板111上、用于嵌入在所述半圆凹槽212内或从所述半圆凹槽212中脱离;
在两个所述的L型导向板111之间还设有用于限制所述锁定组件30从所述半圆凹槽212中脱离的防脱机构40;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防脱机构,能防止头枕受外力挤压而导致锁定组件从半圆凹槽中脱离而导致头枕上下移动的问题。能实现将头枕完全锁定;
在上下调节时,需要先将防脱机构解锁,使其不会将锁定组件30完全锁定。此时通过向上或向下移动滑动件210,滑动件210在向上或向下移动过程中,锁定组件30从半圆凹槽212中脱离然后进入到下一个半圆凹槽212内,以实现对滑动件210实现位置约束;
参见图4、图7和图10,所述L型导向板111上至少设有一个通孔113,所述通孔113的轴线与所述半圆凹槽212的轴线处于同一垂直地面的平面上,所述通孔113内插接有活动销320,所述活动销320靠近所述半圆凹槽212的一端设有球形锁定块310,所述球形锁定块310活动插接至任意一个半圆凹槽212内,在所述活动销320远离所述半圆凹槽212的一端设有顶块330,所述顶块330设置在两个L型导向板111之间,所述顶块330与所述L型导向板111之间的活动销320上套设有弹簧340,所述顶块330靠近另一个顶块330的端面为斜面,左右两个顶块330的斜面呈前小后大的八字形设置,所述防脱机构40设置在两个所述的顶块330之间、用于控制左右两根所述的活动销320相对移动;
参见图4、图7和图10,所述防脱机构40包括设置在两个顶块330之间的锥形块410,所述锥形块410呈前小后大的等腰梯形状,所述锥形块410的左右两侧壁面与所述顶块330的斜面相贴合,在所述锥形块410上转动连接有调节螺栓430,所述后盖120上设有螺纹孔121,所述调节螺栓430与所述螺纹孔121螺纹连接,所述调节螺栓430的后端设有旋钮440;
正转调节螺栓430时,其相对后盖120向后侧移动,以使锥形块410从两个顶块330之间向后侧移动,此状态下,锥形块410解除对顶块330的约束。此时当外力拉动滑动件210,使其向下或向上时,其会挤压球形锁定块310,使球形锁定块310从原来的半圆凹槽212脱离,而当球形锁定块310来到下一个半圆凹槽212的位置时,在弹簧340的作用下,球形锁定块310会在弹簧340的作用下再次插接至半圆凹槽212内,以实现对滑动件210进行定位锁定;
当调节完毕后,反转螺栓430,使螺栓带动锥形块410向前移动,嵌入在两个顶块330之间,对其形成约束,以防止球形锁定块310从半圆凹槽212中脱离,实现完全锁定;
本实用新型中的弹簧340为拉簧,其一端与所述L型导向板11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顶块330固定连接;
参见图8,所述锥形块410上设有前后贯穿的安装孔,在所述安装孔内固定安装有轴承420,所述调节螺栓430的前端延伸至所述轴承420内并与所述轴承420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轴承420的外圈与所述安装孔的内壁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轴承420与调节螺栓430进行连接,这样一来,调节螺栓430在转动时,锥形块410并不会转动。两者互不干涉;
参见图4,所述后盖120的下端连接有底板122,所述后盖120与所述前壳体110固定安装,所述前壳体110的上端还设有上盖123,所述上盖123上设有供所述滑动件210穿过的通槽124,所述上盖123固定安装在所述前壳体110的上端;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上盖123以及所述底板122与所述后盖120一体式设置或分体式设置;
进一步,上盖123和底板122的设置,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设置。在不考虑美观性下可以不设置,其不影响整体的结构使用;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半圆凹槽212的边缘处设有圆角过渡。圆角过渡的作用是,便于球形锁定块310从半圆凹槽212中脱离;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
Claims (7)
1.一种具有完全锁定功能的头枕调节结构,包括用于安装在座椅靠背的固定组件(10),所述固定组件(10)上活动插接有调节组件(20),所述固定组件(10)内设有用于锁定所述调节组件(20)的锁定组件(30);
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10)由前壳体(110)和后盖(120)组成,所述前壳体(110)的上侧以及后侧开口设置,在所述前壳体(110)的后侧左右分别设有L型导向板(111),所述L型导向板(111)与所述前壳体(110)内壁之间形成锁定滑槽(112);
所述调节组件(20)包括用于插接在所述前壳体(110)内的滑动件(210),所述滑动件(210)的上部设有与头枕本体(50)相连接的折弯连接件(220),所述滑动件(210)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用于插接在所述锁定滑槽(112)的锁定部(211),所述锁定部(211)朝向另一个锁定部(211)的壁面上纵向排列设置有多个半圆凹槽(212);
所述锁定组件(30)设置在所述L型导向板(111)上、用于嵌入在所述半圆凹槽(212)内或从所述半圆凹槽(212)中脱离;
在两个所述的L型导向板(111)之间还设有用于限制所述锁定组件(30)从所述半圆凹槽(212)中脱离的防脱机构(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完全锁定功能的头枕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导向板(111)上至少设有一个通孔(113),所述通孔(113)的轴线与所述半圆凹槽(212)的轴线处于同一垂直地面的平面上,所述通孔(113)内插接有活动销(320),所述活动销(320)靠近所述半圆凹槽(212)的一端设有球形锁定块(310),所述球形锁定块(310)活动插接至任意一个半圆凹槽(212)内,在所述活动销(320)远离所述半圆凹槽(212)的一端设有顶块(330),所述顶块(330)设置在两个L型导向板(111)之间,所述顶块(330)与所述L型导向板(111)之间的活动销(320)上套设有弹簧(340),所述顶块(330)靠近另一个顶块(330)的端面为斜面,左右两个顶块(330)的斜面呈前小后大的八字形设置,所述防脱机构(40)设置在两个所述的顶块(330)之间、用于控制左右两根所述的活动销(320)相对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完全锁定功能的头枕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机构(40)包括设置在两个顶块(330)之间的锥形块(410),所述锥形块(410)呈前小后大的等腰梯形状,所述锥形块(410)的左右两侧壁面与所述顶块(330)的斜面相贴合,在所述锥形块(410)上转动连接有调节螺栓(430),所述后盖(120)上设有螺纹孔(121),所述调节螺栓(430)与所述螺纹孔(121)螺纹连接,所述调节螺栓(430)的后端设有旋钮(44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完全锁定功能的头枕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块(410)上设有前后贯穿的安装孔,在所述安装孔内固定安装有轴承(420),所述调节螺栓(430)的前端延伸至所述轴承(420)内并与所述轴承(420)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轴承(420)的外圈与所述安装孔的内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具有完全锁定功能的头枕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120)的下端连接有底板(122),所述后盖(120)与所述前壳体(110)固定安装,所述前壳体(110)的上端还设有上盖(123),所述上盖(123)上设有供所述滑动件(210)穿过的通槽(124),所述上盖(123)固定安装在所述前壳体(110)的上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完全锁定功能的头枕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23)以及所述底板(122)与所述后盖(120)一体式设置或分体式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具有完全锁定功能的头枕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凹槽(212)的边缘处设有圆角过渡。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219386.4U CN218791379U (zh) | 2022-11-30 | 2022-11-30 | 一种具有完全锁定功能的头枕调节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219386.4U CN218791379U (zh) | 2022-11-30 | 2022-11-30 | 一种具有完全锁定功能的头枕调节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791379U true CN218791379U (zh) | 2023-04-07 |
Family
ID=870453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219386.4U Active CN218791379U (zh) | 2022-11-30 | 2022-11-30 | 一种具有完全锁定功能的头枕调节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791379U (zh) |
-
2022
- 2022-11-30 CN CN202223219386.4U patent/CN21879137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090322132A1 (en) | Car seat | |
US20030230222A1 (en) | Lifted type computer desk set | |
EP2767188B1 (en) | Angle-adjustable hinge and sofa | |
EP1559347A2 (en) | Height adjustment mechanism for a chair | |
KR20100111751A (ko) | 슬라이드 파스너용 슬라이더 | |
CN111432048B (zh) | 可隐藏镜头模组的电子装置 | |
DE102019107745A1 (de) | Wippmechanik für einen Stuhl, insbesondere Bürostuhl | |
CN201055140Y (zh) | 新型座椅角度调节机构 | |
US7293832B2 (en) | Chair adjustable device | |
CN218791379U (zh) | 一种具有完全锁定功能的头枕调节结构 | |
CN107499202B (zh) | 一种儿童安全座椅的调节结构 | |
CN113306468A (zh) | 一种头枕支架的滑动锁定机构以及汽车座椅头枕支架 | |
KR100912913B1 (ko) | 책상 | |
CN219042592U (zh) | 拉头结构及拉链 | |
CN213007764U (zh) | 一种头枕导套及头枕解锁结构 | |
CN110897397A (zh) | 多功能椅 | |
CN212604673U (zh) | 一种汽车座椅坐垫长度调节装置 | |
CN211641926U (zh) | 一种头枕高度调节机构 | |
CN109808556B (zh) | 车用座椅头枕升降解锁机构 | |
CN219088769U (zh) | 一种位置可调的座椅头枕 | |
CN218791378U (zh) | 一种可调节头枕结构 | |
CN219895144U (zh) | 一种便于位置锁定和解锁的座椅用摆动装置 | |
CN216725632U (zh) | 一种单杠固定座及单杠 | |
CN216984234U (zh) | 一种椅背滑动调节装置 | |
CN213308127U (zh) | 一种滑动支架及学习桌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