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84802U - 一种应用于免疫分析仪的检测盘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免疫分析仪的检测盘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584802U CN218584802U CN202221882768.2U CN202221882768U CN218584802U CN 218584802 U CN218584802 U CN 218584802U CN 202221882768 U CN202221882768 U CN 202221882768U CN 218584802 U CN218584802 U CN 21858480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etection
- light
- upper cover
- groove
- sha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3
- 238000003018 immunoassay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36039 immun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27 anti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102000036639 antigens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3
- 108091007433 antigens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102000004190 Enzymes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2
- 108090000790 Enzymes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800 oxidant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590 oxid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38 attenu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038 chemiluminescence det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284 exci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281 excited stat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283 ground stat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105 immune re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72 labe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550 mark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558 medical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2966 serum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41 silica g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2027 silica g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81 surface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Chemical Rea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免疫分析仪的检测盘,包括PMT组件、驱动机构、检测转盘和遮光组件。所述检测转盘与所述遮光组件的连接面相互交错构成迷宫结构;所述检测转盘的反应管容置槽设置有反应管腔室,相邻反应管腔室间设置阶梯形隔离块,其与所述遮光组件相配合,形成容置反应管的独立腔室。所述PMT组件与遮光组件的连接面相互交错构成迷宫结构。本实用新型在与暗室相连通的连接面设置迷宫结构,通过连接面的迷宫结构可以有效对进入的光线进行衰减,从而有效提高了检测环境的避光性,进而保证了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免疫分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应用于免疫分析仪的检测盘。
背景技术
免疫分析仪是基于发光免疫技术对人体血清等样本进行检测并进行免疫分析的医学检验仪器。检测过程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阶段:首先,将化学发光物质或酶作为标记物标记在抗原或抗体上,经过抗原与抗体反应形成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以完成免疫反应。然后,加入氧化剂或酶的发光底物,使化学发光物质经氧化剂氧化后,形成一个处于激发态的中间体,其可以发射光子并释放能量以回到稳定的基态。而后利用光电倍增管(photomultiplier tube,简称PMT)对发光强度进行检测。最后,根据化学发光标记物与发光强度的关系,得到光值数据,用以分析检测抗原或抗体。
检测盘是免疫分析仪中采用光电倍增管对发光强度进行检测的装置。光电倍增管在进行检测时,需要处于一个严格避光的环境,如果出现漏光现象,则会影响检测到的光值数据的准确性。然而现有免疫分析仪中的检测盘提供的避光方案通常只通过盖体和仓体进行扣合,如公开号为CN110940818A,发明名称为“化学发光检测设备及其运作方法”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的一种检测设备,仅通过光密盖盖合在检验转盘模块上,因而避光性差。为了提高检测数据的准确性,有必要对检测盘进行改进,以提高检测环境的避光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免疫分析仪的检测盘,用于提高检测环境的避光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于免疫分析仪的检测盘,包括PMT组件、驱动机构、检测转盘和遮光组件;其中,所述遮光组件构成具有内部空间的暗室;所述检测转盘内置于所述暗室,并通过传动机构与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检测转盘与所述遮光组件的连接面相互交错构成一个或多个迷宫结构;所述检测转盘上表面沿圆周方向的边沿为反应管容置槽,所述反应管容置槽中设置有多个间隔分离的反应管腔室,相邻反应管腔室之间设置有阶梯形隔离块,所述阶梯形隔离块与所述遮光组件内表面相配合,在所述暗室中形成用于容置反应管的独立腔室;所述 PMT组件与所述遮光组件的连接面为相互交错而成的迷宫结构。
优选地,所述遮光组件包括避光仓,所述避光仓具有内凹的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的下表面设置一个或多个环状第二凸起;所述检测转盘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检测转盘包括环状下连接面,所述环状下连接面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与所述第二凸起对应的环状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二凸起配合构成所述一个第一迷宫结构。
优选地,所述的应用于免疫分析仪的检测盘,所述遮光组件还包括避光上盖,所述避光上盖与所述避光仓配合构成所述暗室;所述避光上盖内表面设置第二上盖卡环,所述避光上盖的外沿与所述第二上盖卡环之间构成避光上盖第一凹槽;所述避光仓的上连接面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避光上盖第一凹槽相配合构成第二迷宫结构。
优选地,所述避光上盖内表面设置有第一上盖卡环,所述第一上盖卡环与第二上盖卡环同圆心且位于第二上盖卡环内圈;所述第一上盖卡环与第二上盖卡环之间的空间与所述反应管容置槽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反应管容置槽内侧的检测转盘上表面设置有检测转盘第一凹槽,所述检测转盘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一上盖卡环相配合构成第三迷宫结构。
优选地,所述避光上盖还设置有入管口和一个或多个液管导向孔;以及第一液管导向装置和第二液管导向装置;其中,所述入管口与所述检测转盘上的反应管腔室相对;第一液管导向孔与所述第一液管导向装置中的导向通道相连通,第二液管导向孔与所述第二液管导向装置中的导向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一液管导向装置和所述第二液管导向装置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所述避光上盖上;所述液管导向孔周围的避光上盖开设有一圈或多圈凸起或凹槽,对应地,所述第一液管导向装置和所述第二液管导向装置的连接面分别开设有一圈或多圈对应的凹槽或凸起,所述液管导向孔周围的凸起或凹槽与所述第一液管导装置的连接面上对应的凹槽或凸起构成第四迷宫结构。
优选地,所述避光仓自圆心向下延伸有轴套,传动机构的主转轴通过轴承与所述轴套内壁连接;所述主转轴的第一端穿过所述轴套与所述检测转盘固定连接;所述轴套向避光仓内部延伸有连接部,套置在所述主转轴上的轴承上端盖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轴套向避光仓内部延伸的连接部设置有凸起或凹槽,对应地,所述轴承上端盖上设置有凹槽或凸起,连接部设置的凸起或凹槽与轴承上端盖上的凹槽或凸起配合构成第五迷宫结构。
优选地,所述的应用于免疫分析仪的检测盘,所述主转轴的第二端伸出所述轴套,所述轴套末端与套置在所述主转轴上的轴承下端盖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避光仓的侧面开设的检测窗口,检测转盘的一个反应管腔室在纵向上与所述检测窗口相对;所述PMT组件通过PMT固定座与所述检测窗口周围的避光仓外侧面相固定;所述PMT固定座端部开设有凹槽或凸起,所述检测窗口周围的避光仓外侧面开设有对应的凸起或凹槽,所述PMT固定座端部的凹槽或凸起与所述检测窗口周围的避光仓外侧面开设的凸起或凹槽相配合构成所述第六迷宫结构。
优选地,构成迷宫结构的凸起和对应的凹槽为多级嵌套的凸起和多级嵌套的凹槽。
优选地,构成迷宫结构的凸起和对应的凹槽之间置有密封垫。
优选地,所述检测转盘和遮光组件的表面为经过黑色哑光处理后的表面。
本实用新型在与检测盘暗室相连通的各个部件的连接面设置迷宫结构,通过迷宫结构中相互交错连接的结构可以有效对进入的光线进行衰减,从而有效提高了检测环境的避光性,进而保证了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应用于免疫分析仪的检测盘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检测盘整体结构沿电机侧的纵向剖视图;
图3是根据图2中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根据图2中的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应用于免疫分析仪的检测盘整体结构的爆炸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应用于免疫分析仪的检测盘整体结构沿PMT侧的纵向剖视图;以及
图7是根据图6中的C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以下的详细描述中,可以参看作为本申请一部分用来说明本申请的特定实施例的各个说明书附图。在附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在不同图式中描述大体上类似的组件。本申请的各个特定实施例在以下进行了足够详细的描述,使得具备本领域相关知识和技术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施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应当理解,还可以利用其它实施例或者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结构、逻辑或者电性的改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免疫分析仪的检测盘,包括PMT组件、驱动机构、检测转盘和遮光组件;其中,所述遮光组件构成具有内部空间的暗室;所述检测转盘内置于所述暗室,并通过传动机构与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检测转盘与所述遮光组件的连接面相互交错构成一个或多个迷宫结构;所述检测转盘上表面沿圆周方向的边沿为反应管容置槽,所述反应管容置槽中设置有多个间隔分离的反应管腔室,相邻反应管腔室之间设置有阶梯形隔离块,所述阶梯形隔离块与所述遮光组件内表面相配合,在所述暗室中形成用于容置反应管的独立腔室。所述PMT组件与所述遮光组件的连接面为相互交错而成的迷宫结构。本实用新型在与暗室相连通的各个部件的连接面设置迷宫结构,所述的迷宫结构为相互交错连接的结构,如各种形状的凸起和凹槽相配置的结构。与暗室相连通的各个部件的连接面为光线进入通道,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面的迷宫结构可以有效对进入的光线进行衰减,从而有效提高了检测环境的避光性,进而保证了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应用于免疫分析仪的检测盘整体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应用于免疫分析仪的检测盘包括:PMT组件1、计数单元组件2、驱动机构3、检测转盘和遮光组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PMT组件1通过PMT固定座13与所述遮光组件的外侧面相固定。因为免疫分析仪的检测盘中采用光电倍增管 (photomultiplier tube,简称PMT)对发光强度进行检测,而所述PMT 组件1在进行检测时,需要处于一个严格避光的环境,如果出现漏光现象,则会影响检测到的光值数据的准确性。所以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避免出现漏光的现象,对所述遮光组件做了很多设置以提高其遮光性。所述遮光组件包括避光仓41和避光上盖51。所述避光上盖51与所述避光仓41配合构成暗室。所述避光仓41是具有内凹的容置空间,所述检测转盘6(参见图2所示)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避光上盖51还设置有入管口52和一个或多个液管导向孔,所述入管口52与所述检测转盘上的反应管腔室相对。在本实施例中,有两个所述液管导向孔,第一液管导向孔与第一液管导向装置53中的导向通道相连通,第二液管导向孔与第二液管导向装置54中的导向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一液管导向装置53和第二液管导向装置54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所述避光上盖51上。
另外,检测盘还包括计数单元组件2,所述计数单元组件2的一端与检测盘支撑架7固定连接,并靠近所述PMT组件1的一侧,所述检测盘支撑架7 与所述遮光组件底部固定连接。所述PMT组件1用于检测反应管中产生的光值,计数单元组件2用于计数已检测光值的频次,上位机通过将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一定数量光值进行处理,以此数据作为实验结果或将其输出。其中,所述支撑架7通过螺钉与检测盘底部固定连接,起到支撑检测盘的作用。
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电机31、主转轴32(参见图2所示)和传动带33,所述电机31通过所述传动带33带动所述主转轴转动所述主转轴置于所述遮光组件内。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应用于免疫分析仪的检测盘整体结构沿电机侧的纵向剖视图。所述检测转盘6为一个圆盘,其底部与主转轴32相连接,在其圆周方向的边沿设置有反应管容置槽,所述反应管容置槽中设置有多个间隔分离的反应管腔室,如图中所示,左边的反应管腔室中放置了一个反应管,右边的反应管腔室空置。所述避光仓41具有内凹的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的下表面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环状第二凸起46,参见图3所示,图3是根据图2中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所述检测转盘6置于所述避光仓41的容置空间内,所述检测转盘6包括环状下连接面,所述环状下连接面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与所述避光仓41的第二凸起46对应的环状第二凹槽 62,所述第二凹槽62与所述第二凸起46配合构成所述一个第一迷宫结构。如图2中所示的413B与图3中所示的413A,其为所述第一迷宫结构沿电机侧的纵向剖视图。当光线进入如图3所示的A部分时,所述第一迷宫结构通过横向的多级嵌套的凸起/凹槽结构对来自检测转盘6下表面与所述容置空间的下表面中间这一空间的光线遮挡和衰减,防止其进入到反应管腔室中。
所述避光上盖51与所述避光仓41配合构成所述暗室,所述避光上盖5 内表面设置第一上盖卡环56、第二上盖卡环57及外沿。所述第一上盖卡环56与第二上盖卡环57同圆心且位于第二上盖卡环57内圈。所述避光上盖51 的外沿与所述第二上盖卡环57之间构成避光上盖第一凹槽55。所述避光仓 41的上连接面设置有第一凸起45,所述第一凸起45与所述避光上盖第一凹槽55相配合构成第二迷宫结构,参见图2所示的411A和411B处。其中,所述的第一凸起45为纵向两级嵌套的凸起,而第一凹槽55为纵向两级嵌套的凹槽。当光线沿着所述避光上盖51与所述避光仓41之间的连接处进入时,首先进入如图2所示的所述第二迷宫结构,所述第二迷宫结构通过纵向的多级嵌套的凸起结构对进入其内的光线进行衰减,以达到避光的效果。同时,在所述第二迷宫结构内使用密封垫来进一步对来自外界射入的光线进行遮挡。
所述第一上盖卡环56与第二上盖卡环57之间构成反应管容置槽,同时参见图5,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应用于免疫分析仪的检测盘整体结构的爆炸图。所述容置槽与检测转盘上的反应管容置槽相对,反应管容置槽沿所述检测转盘6上表面圆周方向的边沿设置,所述反应管容置槽中设置有多个间隔分离的反应管腔室,相邻反应管腔室之间设置有阶梯形隔离块 64,所述阶梯形隔离块64与所述第一上盖卡环56与第二上盖卡环57之间构成的反应管容置槽相配合,在所述暗室中形成用于容置反应管的独立腔室。
参见图2和图6,所述避光上盖51上设置的第一液管导向装置53和第二液管导向装置54通过其中的导向通道与反应管独立腔室相连通,为了阻止光线经液管导向装置53/54与避光上盖51连接面、导向通道进入到反应管安装的容置槽,在液管导向孔周围的避光上盖51上表面开设有一圈或多圈凸起或凹槽,如图中所示的凹槽,对应地,所述第一液管导向装置53和第二液管导向装置54的连接面分别开设有一圈或多圈对应的凹槽或凸起,如图中所示的凸起,所述液管导向孔周围的凹槽与所述第一液管导向装置的连接面上对应的凸起构成第四迷宫结构58。光线进入第四迷宫结构时,其可以对由于液管导向装置引入的光线进行遮挡和衰减,从而达到避光的目的。同时,在所述第四迷宫结构内使用密封垫来进一步对来自外界射入的光线进行遮挡。
参见图2和图4,图4是根据图2中的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所述反应管容置槽内侧的检测转盘上表面设置有检测转盘第一凹槽61,所述检测转盘第一凹槽61与所述第一上盖卡环56相配合构成第三迷宫结构,如图2中所示的412B与图4中所示的412A,其为第三迷宫结构。当来自上盖的光线,如来自入管口52的光线进入到第一上盖卡环56与检测转盘上表面构成的空间时,由于第三迷宫结构的衰减与遮挡,可以有效防止光线进入反应管容置槽。
结合前述的第二迷宫结构,第二迷宫结对从反应管容置槽靠外侧来的光线进行遮挡和衰减,此处的第三迷宫结构对从反应管容置槽靠内侧的光线进行遮挡和衰减,再加上反应管之间的阶梯形隔离块64,更好地达成避光的目的。
如图2所示,所述避光仓41自仓体41A的圆心向下延伸有轴套41B,传动机构的主转轴32通过轴承44与所述轴套41B内壁连接,所述主转轴32 的第一端穿过所述轴套41B与所述检测转盘6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轴套41B 向避光仓41内部延伸有连接部,套置在所述主转轴32上的轴承上端盖42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如图2所示的414A和414B处。
在一个更好的方案中,所述轴套41B向所述避光仓41内部延伸的连接部设置有凸起或凹槽,对应地,所述轴承上端盖42上设置有凹槽或凸起,连接部设置的凸起或凹槽与轴承上端盖42上的凹槽或凸起配合构成第五迷宫结构,当安装时从轴套41B末端进入光线时,所述第五迷宫结构可对进入其内的光线进行衰减,并阻挡其进入到暗室中,进一步增强避光仓的避光效果。
所述主转轴32的第二端伸出所述轴套41B,所述轴套末端与套置在所述主转轴32上的轴承下端盖43固定连接。所述主转轴32的第二端通过传动轮、传动带33与电机31连接。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应用于免疫分析仪的检测盘整体结构沿PMT侧的剖视图。图7是根据图6中的C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所述避光仓41的侧面开设有检测窗口,所述检测转盘6的一个反应管腔室在纵向上与所述检测窗口相对。所述PMT组件1通过PMT固定座13与所述检测窗口周围的所述避光仓41外侧面相固定。所述PMT固定座13端部开设有凹槽或凸起,所述检测窗口周围的避光仓41外侧面开设有对应的凸起或凹槽,所述PMT固定13端部的凹槽或凸起与所述检测窗口周围的避光仓41外侧面开设的凸起或凹槽相配合构成所述第六迷宫结构。当光线沿着PMT固定座13 和避光仓41的侧面进入时,所述第六迷宫结构通过凸起或凹槽结构对其遮挡和衰减,从而以防光线经检测窗口进入到反应管独立腔室。同时,在所述PMT 组件1和PMT固定座13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垫以阻止可能从此处进入光线,在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密封垫为黑色硅胶垫。
本实用新型所有构成迷宫结构的凸起和对应的凹槽之间,都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放置密封垫,以进一步对来自外界射入的光线进行遮挡。检测转盘6和遮光组件,如避光仓、避光上盖的外表面经过黑色哑光处理,能够对光进行有效吸收,减少光的反射,从而达到避光的目的。当然,也可以对检测盘的所有部件的通体进行黑色哑光的表面处理,进一步减少光的反射,达到更好的避光的效果。
免疫分析仪在进行检测时,本实用新型的检测盘配合其他免疫分析仪的部件完成检测工作,检测流程简要说明如下:
首先,免疫分析仪的控制系统控制检测抓手会将反应管从清洗盘上的出管位搬运到检测盘上的进管位,通过所述避光上盖上设置的入管口52放入检测盘内部的一个反应管腔室。
而后,控制系统控制电机31转动,电机31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检测转盘顺时针旋转至所述第一液管导向装置53处停下,在此处将激发液A通过液管导向装置加注到反应管内。
然后,控制系统继续控制检测转盘继续顺时针旋转至所述第二液管导向装置54处停下,在此处将激发液B通过液管导向装置54加注到反应管内。
此时,反应管处于检测位,所述PMT组件1会对反应管中产生的光值进行检测。计数单元组件2同步记录检测到的光值频次,并发送给上位机,上位机通过将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一定数量光值进行处理,以此数据作为实验结果或将其输出。
最后,控制系统继续控制检测转盘继续顺时旋转,检测抓手将检测完的反应管从检测盘上的进管位对应的入管口52抓出,并将其丢进弃管通道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应用于免疫分析仪的检测盘,在与暗室相连通的各个部件的连接面设置迷宫结构,所述的迷宫结构为相互交错连接的结构,如各种形状的凸起和凹槽相配置的结构,可以有效对进入的光线进行衰减,从而有效提高了检测环境的避光性,进而保证了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上述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范畴。
Claims (13)
1.一种应用于免疫分析仪的检测盘,包括PMT组件、驱动机构、检测转盘和遮光组件;其中,所述遮光组件构成具有内部空间的暗室;所述检测转盘内置于所述暗室,并通过传动机构与驱动机构相连接;
所述检测转盘与所述遮光组件的连接面相互交错构成一个或多个迷宫结构;
所述检测转盘上表面沿圆周方向的边沿为反应管容置槽,所述反应管容置槽中设置有多个间隔分离的反应管腔室,相邻反应管腔室之间设置有阶梯形隔离块,所述阶梯形隔离块与所述遮光组件内表面相配合,在所述暗室中形成用于容置反应管的独立腔室;
所述PMT组件与所述遮光组件的连接面相互交错构成迷宫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免疫分析仪的检测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组件包括避光仓,所述避光仓具有内凹的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的下表面设置一个或多个环状第二凸起;所述检测转盘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检测转盘包括环状下连接面,所述环状下连接面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与所述第二凸起对应的环状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二凸起配合构成所述一个第一迷宫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免疫分析仪的检测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组件还包括避光上盖,所述避光上盖与所述避光仓配合构成所述暗室;所述避光上盖的内表面设置第二上盖卡环,所述避光上盖的外沿与所述第二上盖卡环之间构成避光上盖第一凹槽;所述避光仓的上连接面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避光上盖第一凹槽相配合构成第二迷宫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免疫分析仪的检测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避光上盖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一上盖卡环,所述第一上盖卡环与第二上盖卡环同圆心且位于第二上盖卡环内圈;所述第一上盖卡环与第二上盖卡环之间的空间与所述反应管容置槽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于免疫分析仪的检测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管容置槽内侧的检测转盘上表面设置有检测转盘第一凹槽,所述检测转盘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一上盖卡环相配合构成第三迷宫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免疫分析仪的检测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避光上盖还设置有入管口和一个或多个液管导向孔;以及第一液管导向装置和第二液管导向装置;其中,所述入管口与所述检测转盘上的反应管腔室相对;其中第一液管导向孔与所述第一液管导向装置中的导向通道相连通,第二液管导向孔与所述第二液管导向装置中的导向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一液管导向装置和所述第二液管导向装置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所述避光上盖上;所述液管导向孔周围的避光上盖开设有一圈或多圈凸起或凹槽,对应地,所述第一液管导向装置和所述第二液管导向装置的连接面分别开设有一圈或多圈对应的凹槽或凸起,所述液管导向孔周围的凸起或凹槽与所述第一液管导装置连接面上对应的凹槽或凸起相配合构成第四迷宫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免疫分析仪的检测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避光仓自圆心向下延伸有轴套,传动机构的主转轴通过轴承与所述轴套内壁连接;所述主转轴的第一端穿过所述轴套与所述检测转盘固定连接;所述轴套向避光仓内部延伸有连接部,套置在所述主转轴上的轴承上端盖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于免疫分析仪的检测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向避光仓内部延伸的连接部设置有凸起或凹槽,对应地,所述轴承上端盖上设置有凹槽或凸起,连接部设置的凸起或凹槽与轴承上端盖上的凹槽或凸起配合构成第五迷宫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于免疫分析仪的检测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转轴的第二端伸出所述轴套,所述轴套末端与套置在所述主转轴上的轴承下端盖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免疫分析仪的检测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避光仓的侧面开设的检测窗口,检测转盘的一个反应管腔室在纵向上与所述检测窗口相对;所述PMT组件通过PMT固定座与所述检测窗口周围的避光仓外侧面相固定;所述PMT固定座端部开设有凹槽或凸起,所述检测窗口周围的避光仓外侧面开设有对应的凸起或凹槽,所述PMT固定座端部的凹槽或凸起与所述检测窗口周围的避光仓外侧面开设的凸起或凹槽相配合构成所述第六迷宫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的应用于免疫分析仪的检测盘,其特征在于,构成迷宫结构的凸起和对应的凹槽为横向或纵向多级嵌套的凸起和多级嵌套的凹槽。
12.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的应用于免疫分析仪的检测盘,其特征在于,构成迷宫结构的凸起和对应的凹槽之间置有密封垫。
13.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的应用于免疫分析仪的检测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转盘和遮光组件的表面为经过黑色哑光处理后的表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882768.2U CN218584802U (zh) | 2022-07-20 | 2022-07-20 | 一种应用于免疫分析仪的检测盘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882768.2U CN218584802U (zh) | 2022-07-20 | 2022-07-20 | 一种应用于免疫分析仪的检测盘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584802U true CN218584802U (zh) | 2023-03-07 |
Family
ID=85361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882768.2U Active CN218584802U (zh) | 2022-07-20 | 2022-07-20 | 一种应用于免疫分析仪的检测盘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58480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327096A (zh) * | 2022-07-20 | 2022-11-11 | 世纪一束(杭州)医学诊断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于免疫分析仪的检测盘 |
-
2022
- 2022-07-20 CN CN202221882768.2U patent/CN21858480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327096A (zh) * | 2022-07-20 | 2022-11-11 | 世纪一束(杭州)医学诊断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于免疫分析仪的检测盘 |
CN115327096B (zh) * | 2022-07-20 | 2023-12-08 | 世纪一束(杭州)医学诊断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于免疫分析仪的检测盘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8584802U (zh) | 一种应用于免疫分析仪的检测盘 | |
JP3561891B2 (ja) | マイクロプレート遮光手段及び発光測定装置 | |
JP6730396B2 (ja) | 測定室、測定室の動作方法、測定室の化学発光測定方法及び化学発光検出装置 | |
EP3971552B1 (en) | Light avoidance structure for detecting optical signal | |
JP2936973B2 (ja) | 発光測定装置 | |
US20070292897A1 (en) | Analysis kit for living organism and chemical reaction | |
CN112881368B (zh) |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 |
CN115327096A (zh) | 一种应用于免疫分析仪的检测盘 | |
CN109580593B (zh) | 测量室及化学发光检测仪 | |
CN212207080U (zh) | 一种复合通用光学气池、组合气池及复合通用气体测量系统 | |
CN111665226A (zh) | 一种多孔板 | |
US7903248B2 (en) | Luminescence measuring apparatus | |
CN211856605U (zh) | 一种蛋白组学检测用多功能酶标仪 | |
CN214845318U (zh) | 一种密光检测装置 | |
CN210294040U (zh) | 分析容器 | |
CN211292588U (zh) | 应用于干式化学分析仪的光学检测模块 | |
CN109590036B (zh) | 一种elisa芯片及其使用方法 | |
CN114295848A (zh) | 一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 |
CN210515594U (zh) | 一种光电式烟感迷宫 | |
CN208297538U (zh) | 用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检测装置 | |
JPH0774829B2 (ja) | 放射線検出装置及び放射線検出光伝送装置 | |
CN213544370U (zh) | 一种用于多通道分光光度计的防水比色模块 | |
CN113567362A (zh) | 一种复合通用光学气池及复合通用气体测量系统 | |
JPH0651863U (ja) | ピンホール検出器 | |
CN220626400U (zh) | 化学发光孵育检测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B03 |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
Inventor after: Fang Tao Inventor after: Du Jing Inventor after: Tang Qian Inventor after: Shi Yangfang Inventor before: Fang Tao Inventor before: Du Jing Inventor before: Wu Xinyang Inventor before: Tang Qian Inventor before: Shi Yangfang |
|
CB03 |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