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36256U - 一种缓解侧向力的悬架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缓解侧向力的悬架总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536256U CN218536256U CN202222264712.7U CN202222264712U CN218536256U CN 218536256 U CN218536256 U CN 218536256U CN 202222264712 U CN202222264712 U CN 202222264712U CN 218536256 U CN218536256 U CN 21853625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ssembly
- piston rod
- suspension
- shock absorber
- blo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缓解侧向力的悬架总成,包括减震器总成和安装盘组件,减震器总成包括缸体和活塞杆,活塞杆与安装盘组件连接;所述安装盘组件整体对称,活塞杆与安装盘组件对称轴的一侧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中,活塞杆与安装盘组件对称轴的一侧连接,当本实用新型在车辆上完成装配后,减震器总成中活塞杆的活动路径略微偏向车轮外侧,当出现车轮外侧碾过较高区域的情况,可以更好的缓解减震器总成所受到的来自侧向的作用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的设计制造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缓解侧向力的悬架总成。
背景技术
汽车悬架总成是用于连接汽车的车身 (或车架 )和车桥 (或车轮 )之间的连接装置,其作用是传递作用在车桥和车身之间的力和力矩,并且缓冲由不平路面给车身造成的冲击力,衰减由此引起的震动,以保证汽车能平顺行驶;通常情况下,车辆在路况较好的路段行驶时,车轮与路面完全接触,即使遇到些许颠簸,车轮也是在悬架的作用下进行垂直方面的活动;但是当车辆在路况较差的路段行驶时,通常会出现车轮外侧碾过较高区域的情况,因此悬架会受到侧向的作用力;而通常悬架的减震器整体处于同一直线上,不利于缓解侧向力,影响车辆驾乘人员的乘坐体验;因此需要一种能够缓解侧向力的悬架总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更好的够缓解侧向力、提升车辆驾乘人员的乘坐体验的一种缓解侧向力的悬架总成。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缓解侧向力的悬架总成,包括减震器总成和安装盘组件,减震器总成包括缸体和活塞杆,活塞杆与安装盘组件连接;所述安装盘组件整体对称,活塞杆与安装盘组件对称轴的一侧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转向轴承组件,转向轴承组件与安装盘组件连接,并设置于安装盘组件靠近减震器总成的一端;活塞杆穿过转向轴承组件与安装盘组件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悬架弹簧,所述悬架弹簧套设在减震器总成上;在缸体上设置有弹簧限位块,悬架弹簧的一端与弹簧限位块接触,悬架弹簧的另一端与转向轴承组件接触;在弹簧限位块和转向轴承组件上均设置有装配槽,悬架弹簧的两端设置于装配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转向轴承组件包括上轴承块、下轴承块和滚动体;所述下轴承块与安装盘组件连接;上轴承块与悬架弹簧接触,转向轴承组件的装配槽设置于上轴承块远离下轴承块的表面;滚动体设置于上轴承块和下轴承块之间。
进一步的,还包括防尘套,防尘套套设在减震器总成上,并且防尘套被悬架弹簧包围;在缸体上设置有装配部,防尘套的一端与装配部配合固定在缸体上,防尘套的另一端设置于上轴承块的装配槽内与上轴承块连接或接触;并且防尘套设置于装配槽的部分被悬架弹簧朝向上轴承块进行挤压;所述防尘套呈伸缩管状,随活塞杆进行伸缩活动。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杆上还设置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被防尘套包围,并且处于上轴承块与缸体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块呈柱状,缓冲块上设置有将其贯穿的通过孔,活塞杆将通过孔穿过;在通过孔的内壁上设置有突出块,所述突出块与活塞杆接触;在通过孔内还有设置有形变空间,形变空间处的内径大于活塞杆的直径;所述形变空间设置于通过孔的两端;所述缓冲块的外表面还设置有环绕其设置的加强限位槽,并在加强限位槽内设置加强圈。
进一步的,所述上轴承块朝向缸体的表面设置有配合槽,缓冲块远离缸体的一端设置于配合槽内。
进一步的,缸体上还设置有减震器延展部,所述的减震器延展部设置于缸体的两侧并关于缸体对称安装;在减震器延展部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固定的安装孔。
进一步的,在缸体远离活塞杆的一端设置有减震器装配部,所述的减震器装配部整体呈“U”形,并在装配部上设有装配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在本实用新型中,活塞杆与安装盘组件对称轴的一侧连接,当本实用新型在车辆上完成装配后,减震器总成中活塞杆的活动路径略微偏向车轮外侧,当出现车轮外侧碾过较高区域的情况,可以更好的缓解减震器总成所受到的来自侧向的作用力。
在本实用新型中,转向轴承组件的设置便于车轮在转向时,减震器总成依旧可以进行减震工作。
在本实用新型中,悬架弹簧的设置进一步的辅助减震器总成完成减震工作,使得悬架整体的缓冲效果更佳;弹簧限位部以及装配槽的设置,进一步的加强了悬架弹簧的装配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防尘套的设置对减震器总成进行保护,避免灰尘进入减震器总成内;同时通过与装配部的配合以及悬架弹簧的挤压,使得防尘罩的装配更为牢固;通过悬架弹簧挤压的方式装配防尘罩使得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更为简单,避免设置额外的装配部件;防尘套呈伸缩管状,便于防尘罩随减震器总成进行同步活动,避免活塞杆伸展时使防尘套受损。
在本实用新型中,缓冲块的设置能够避免活塞杆受力收拢时上轴承块与缸体出现撞击和损坏。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孔中所设置的突出块便于缓冲块装配在活塞杆上;同时通过孔两端设置的形变空间,使得缓冲块受到来自上轴承块和缸体的作用力时,能够通过形变缓解。
在本实用新型中,上轴承块朝向缸体的表面设置有配合槽,并通过配合槽使得缓冲块的安装能够更为稳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减震器延展部的设置以及减震器装配部的设置,便于本实用新型进行装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剖面图。
图2为悬架弹簧所在区域各部件配合的剖面图。
图3为图1中A向的结构图。
图4为图1中B向的结构图。
图5为缓冲块的剖面图。
图6为转向轴承组件的剖面图。
图中标号:
1.减震器总成;2.安装盘组件;3.转向轴承组件;4.悬架弹簧;5.防尘套;6.装配槽;7.缓冲块;8.减震器延展部;9.减震器装配部;11.缸体;12.活塞杆;13.弹簧限位块;14.装配部;31.上轴承块;32.下轴承块;33.滚动体;34.配合槽;71.通过孔;72.突出块;73.形变空间;74.加强限位槽;75.加强圈;81.安装孔;91.装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应当说明的是,实施例只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阐述,其目的是为了让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所属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图1-6所示,一种缓解侧向力的悬架总成,包括减震器总成1和安装盘组件2,减震器总成1包括缸体11和活塞杆12,活塞杆12与安装盘组件2连接;所述安装盘组件2整体对称,活塞杆12与安装盘组件2对称轴的一侧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中,活塞杆12与安装盘组件2对称轴的一侧连接,当本实用新型在车辆上完成装配后,减震器总成1中活塞杆12的活动路径略微偏向车轮外侧,当出现车轮外侧碾过较高区域的情况,可以更好的缓解减震器总成1所受到的来自侧向的作用力。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转向轴承组件3,转向轴承组件3与安装盘组件2连接,并设置于安装盘组件2靠近减震器总成1的一端;活塞杆12穿过转向轴承组件3与安装盘组件2连接;转向轴承组件3的设置便于车轮在转向时,减震器总成1依旧可以进行减震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悬架弹簧4,所述悬架弹簧4套设在减震器总成1上;悬架弹簧4的设置进一步的辅助减震器总成1完成减震工作,使得悬架整体的缓冲效果更佳;在缸体11上设置有弹簧限位块13,悬架弹簧4的一端与弹簧限位块13接触,悬架弹簧4的另一端与转向轴承组件3接触;在弹簧限位块13和转向轴承组件3上均设置有装配槽6,悬架弹簧4的两端设置于装配槽6内;弹簧限位部以及装配槽6的设置,进一步的加强了悬架弹簧4的装配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转向轴承组件3包括上轴承块31、下轴承块32和滚动体33;所述下轴承块32与安装盘组件2连接;上轴承块31与悬架弹簧4接触,转向轴承组件3的装配槽6设置于上轴承块31远离下轴承块32的表面;滚动体33设置于上轴承块31和下轴承块32之间,上轴承块31和下轴承块32在滚动体33的带动下进行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防尘套5,防尘套5套设在减震器总成1上,通过防尘套5的设置对减震器总成1进行保护,避免灰尘进入减震器总成1内;并且防尘套5被悬架弹簧4包围,能够通过悬架弹簧4对防尘套5进行保护,避免其受损;在缸体11上设置有装配部14,防尘套5的一端与装配部14配合固定在缸体11上,防尘套5的另一端设置于上轴承块31的装配槽6内与上轴承块31连接或接触;并且防尘套5设置于装配槽6的部分被悬架弹簧4朝向上轴承块31进行挤压;通过与装配部14的配合以及悬架弹簧4的挤压,使得防尘罩的装配更为牢固;而通过悬架弹簧4挤压的方式装配防尘罩使得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更为简单,避免设置额外的装配部14件;所述防尘套5呈伸缩管状,随活塞杆12进行伸缩活动,便于防尘罩随减震器总成1进行同步活动,避免活塞杆12伸展时使防尘套5受损。
活塞杆12上还设置有缓冲块7;所述缓冲块7被防尘套5包围,并且处于上轴承块31与缸体11之间;缓冲块7的设置能够避免活塞杆12受力收拢时上轴承块31与缸体11出现撞击和损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块7呈柱状,缓冲块7上设置有将其贯穿的通过孔71,活塞杆12将通过孔71穿过;在通过孔71的内壁上设置有突出块72,所述突出块72与活塞杆12接触,通过孔71中所设置的突出块72便于缓冲块7装配在活塞杆12上;在通过孔71内还有设置有形变空间73,形变空间73处的内径大于活塞杆12的直径;所述形变空间73设置于通过孔71的两端,使得缓冲块7受到来自上轴承块31和缸体11的作用力时,能够通过形变缓解;所述缓冲块7的外表面还设置有环绕其设置的加强限位槽74,并在加强限位槽74内设置加强圈75,使得缓冲块7的装配更为稳定;所述上轴承块31朝向缸体11的表面设置有配合槽34,缓冲块7远离缸体11的一端设置于配合槽34内,并通过配合槽34使得缓冲块7的安装能够更为稳定。
在本实施例中,缸体11上还设置有减震器延展部8,所述的减震器延展部8设置于缸体11的两侧并关于缸体11对称安装;在减震器延展部8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固定的安装孔81;在缸体11远离活塞杆12的一端设置有减震器装配部9,所述的减震器装配部9整体呈“U”形,并在装配部14上设有装配孔91,供减震器总成1进行连接和装配;减震器延展部8的设置以及减震器装配部9的设置,便于本实用新型进行装配;所述安装孔81设置有开口,便于装配。
在本实施例中,减震器总成1采用双缸双作用充气油压减震器,满足车辆对高阻尼特性的要求;安装盘采用高强度铝合金外包硫化橡胶工艺制作,保证悬架总成与汽车车身的连接强度,提高安全性的同时代替铸钢安装盘降低成本和重量,提高轻量化水平。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技术方案均属于现有技术,故不作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缓解侧向力的悬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震器总成和安装盘组件,减震器总成包括缸体和活塞杆,活塞杆与安装盘组件连接;所述安装盘组件整体对称,活塞杆与安装盘组件对称轴的一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解侧向力的悬架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向轴承组件,转向轴承组件与安装盘组件连接,并设置于安装盘组件靠近减震器总成的一端;活塞杆穿过转向轴承组件与安装盘组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缓解侧向力的悬架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悬架弹簧,所述悬架弹簧套设在减震器总成上;在缸体上设置有弹簧限位块,悬架弹簧的一端与弹簧限位块接触,悬架弹簧的另一端与转向轴承组件接触;在弹簧限位块和转向轴承组件上均设置有装配槽,悬架弹簧的两端设置于装配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缓解侧向力的悬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轴承组件包括上轴承块、下轴承块和滚动体;所述下轴承块与安装盘组件连接;上轴承块与悬架弹簧接触,转向轴承组件的装配槽设置于上轴承块远离下轴承块的表面;滚动体设置于上轴承块和下轴承块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缓解侧向力的悬架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尘套,防尘套套设在减震器总成上,并且防尘套被悬架弹簧包围;在缸体上设置有装配部,防尘套的一端与装配部配合固定在缸体上,防尘套的另一端设置于上轴承块的装配槽内与上轴承块连接或接触;并且防尘套设置于装配槽的部分被悬架弹簧朝向上轴承块进行挤压;所述防尘套呈伸缩管状,随活塞杆进行伸缩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缓解侧向力的悬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上还设置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被防尘套包围,并且处于上轴承块与缸体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缓解侧向力的悬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块呈柱状,缓冲块上设置有将其贯穿的通过孔,活塞杆将通过孔穿过;在通过孔的内壁上设置有突出块,所述突出块与活塞杆接触;在通过孔内还有设置有形变空间,形变空间处的内径大于活塞杆的直径;所述形变空间设置于通过孔的两端;所述缓冲块的外表面还设置有环绕其设置的加强限位槽,并在加强限位槽内设置加强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缓解侧向力的悬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轴承块朝向缸体的表面设置有配合槽,缓冲块远离缸体的一端设置于配合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缓解侧向力的悬架总成,其特征在于,缸体上还设置有减震器延展部,所述的减震器延展部设置于缸体的两侧并关于缸体对称安装;在减震器延展部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固定的安装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缓解侧向力的悬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在缸体远离活塞杆的一端设置有减震器装配部,所述的减震器装配部整体呈“U”形,并在装配部上设有装配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264712.7U CN218536256U (zh) | 2022-08-27 | 2022-08-27 | 一种缓解侧向力的悬架总成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264712.7U CN218536256U (zh) | 2022-08-27 | 2022-08-27 | 一种缓解侧向力的悬架总成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536256U true CN218536256U (zh) | 2023-02-28 |
Family
ID=852704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264712.7U Active CN218536256U (zh) | 2022-08-27 | 2022-08-27 | 一种缓解侧向力的悬架总成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536256U (zh) |
-
2022
- 2022-08-27 CN CN202222264712.7U patent/CN21853625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220807B2 (en) | Passive antiroll device for the suspension of a motor vehicle, and a suspension incorporating it | |
US20020038929A1 (en) | Shock absorber | |
KR100320499B1 (ko) | 자동차의전륜현가장치 | |
CN218536256U (zh) | 一种缓解侧向力的悬架总成 | |
US10988171B2 (en) | Steering rack stopper | |
CN205469252U (zh) | 一种用于混合动力装载机的缓冲吸震方向盘 | |
CN108302153A (zh) | 一种车辆避震系统 | |
CN211335471U (zh) | 一种悬架摆臂 | |
CN218522970U (zh) | 一种高强度悬架总成 | |
CN107487283A (zh) | 一种汽车前部的安全减震车架结构 | |
KR100748330B1 (ko) | 상용차용 쇽 업소버 | |
CN218266978U (zh) | 一种可选用不同安装长度的悬架总成 | |
CN219115181U (zh) | 用于横向稳定杆的连杆结构及横向稳定杆总成 | |
CN222202770U (zh) | 一种电动车的前叉防撞装置 | |
CN212643409U (zh) | 降低高频动特性的液压悬置 | |
CN215059116U (zh) | 一种变节距驾驶室减震器 | |
CN115723849B (zh) | 兼容燃油及混合动力车型的前悬架系统 | |
CN214728041U (zh) | 一种用于汽车的前悬架支架 | |
CN213322557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避震降噪装置 | |
CN213472687U (zh) | 悬架系统、车轮及车辆 | |
EP3511591B1 (en) | Dust cover assembled bumper stopper | |
CN210257906U (zh) | 一种新型微型车支柱总成 | |
CN210617774U (zh) | 一种新型汽车悬架 | |
KR100391418B1 (ko) | 스트러트형 현가장치 | |
JPH08210420A (ja) | ストラットマウントの取付構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