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8484761U - 吸收性物品 - Google Patents

吸收性物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84761U
CN218484761U CN202221891304.8U CN202221891304U CN218484761U CN 218484761 U CN218484761 U CN 218484761U CN 202221891304 U CN202221891304 U CN 202221891304U CN 218484761 U CN218484761 U CN 2184847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or
absorbent article
edge
front patch
dia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9130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代和泉
吉田英聪
黑原健志
木村笙子
丹下雄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ji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ji Holding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ji Holdings Corp filed Critical Oji Holdings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847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847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吸收性物品,具备:带状构件,从前身或后身的宽度方向的两端沿宽度方向延伸,具有在皮肤面侧突出设置的钩;片状构件,包含以小于预定的纤维长度的纤维为材料的无纺布,位于未设置带状构件的前身或后身的非皮肤面侧;及贴附部,所述贴附部以与片状构件重叠的方式设置于非皮肤面侧的最外层并能够供钩卡挂,贴附部的颜色是透明、半透明或与片状构件的颜色同系的颜色,对贴附部的边缘的至少一部分赋予与片状构件的颜色不同的预定的颜色。

Description

吸收性物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收性物品。
背景技术
正在开发一次性尿布、尿垫、生理用品等吸收性物品(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18-175885)。日本特开2018-175885所记载的尿布设置有在后身处在宽度方向上延伸且在皮肤面侧具有钩材的固定带。并且,在前身的罩片的表面(非皮肤面侧)设置有具有环材的前补片。并且,通过将钩材向环材卡挂而将固定带向前补片固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将带状构件的贴附恰当化的技术。
本公开的一方案的吸收性物品具备:带状构件,从前身或后身的宽度方向的两端沿宽度方向延伸,具有在皮肤面侧突出设置的钩;片状构件,包含以小于预定的纤维长度的纤维为材料的无纺布,位于未设置所述带状构件的前身或后身的非皮肤面侧;及贴附部,所述贴附部以与所述片状构件重叠的方式设置于非皮肤面侧的最外层并能够供所述钩卡挂,所述贴附部的颜色是透明、半透明或与所述片状构件的颜色同系的颜色,对所述贴附部的边缘的至少一部分赋予与所述片状构件的颜色不同的预定的颜色。
在上述一方案的吸收性物品中,可以是,所述预定的颜色与显示于所述贴附部的介质(日文:媒体)的颜色不同。
在上述一方案的吸收性物品中,可以是,所述预定的颜色是与在所述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时被利用且标注于所述吸收性物品的外装面的标记的颜色同系的颜色。
在上述一方案的吸收性物品中,可以是,被赋予所述预定的颜色的部分的宽度为5mm以上。
在上述一方案的吸收性物品中,可以是,被赋予所述预定的颜色的部分的宽度为所述带状构件的配置所述钩的区域的其宽度方向的尺寸的 33%以上。
可以是,上述一方案的吸收性物品还具备能够吸收从用户排泄出的排泄物的吸收体,所述边缘与所述吸收体的长度方向的端部重叠。
可以是,上述一方案的吸收性物品还具备:吸收体,能够吸收从用户排泄出的排泄物;皮肤面侧片,配置于所述吸收体的皮肤面侧;及罩片,所述罩片配置于所述吸收体的非皮肤面侧,所述皮肤面侧片及所述罩片在连结所述前身和所述后身的长度方向上比所述吸收体长地延伸,且以在所述吸收体的长度方向端部处在非皮肤面侧形成台阶的方式在比所述吸收体的非皮肤面侧靠皮肤面侧处互相接合,所述贴附部以使其配置区域与所述台阶重叠的方式配置,所述台阶形成于比所述贴附部的长度方向端部靠长度方向内侧处。
在上述一方案的吸收性物品中,可以是,所述台阶设置于所述贴附部的被赋予了所述预定的颜色的边缘的内侧。
在上述一方案的吸收性物品中,可以是,所述带状构件为半透明,被赋予与所述预定的颜色互补的互补色或处于接近互补色的关系的色彩。
在上述一方案的吸收性物品中,可以是,所述带状构件的色彩是淡蓝色,所述预定的颜色是黄色。
在上述一方案的吸收性物品中,可以是,所述贴附部在所述宽度方向上排列设置两个,对所述贴附部的各边缘的至少一部分赋予所述预定的颜色。
根据本公开的上述方案,能够将带状构件的贴附恰当化。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施例的特征、优点及技术上和工业上的意义将会在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在这些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同样的要素,其中:
图1是实施方式的尿布的立体图。
图2是前补片的局部放大图的一例。
图3是带的局部放大图的一例。
图4A、4B例示带被贴附于前补片的情况的概要。
图5A、5B、5C例示构件A被贴附于前补片的状态的样式。
图6是在剥离试验中测定出的拉力的最大值的试验结果的一例。
图7是第1变形例的前补片的局部放大图的一例。
图8是第2变形例的前补片的局部放大图的一例。
图9是设置有第2变形例的前补片的尿布的前身区域的剖视图。
图10A、10B是例示了第3变形例的带被贴附于前补片的状态的样式的图。
图11是第4变形例的前补片的局部放大图的一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进行说明。此外,以下的实施方式的结构是例示,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的构成。
<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带型一次性尿布(是在本申请中所说的“吸收性物品”的一例,以下,简称作“尿布”),将连结与用户的腹部相对配置的前身和与背部相对配置的后身的方向设为长度方向。配置于用户的下裆 (与胯裆相对配置)的下裆部位于这些前身(长度方向的一侧)与后身(长度方向的另一侧)之间(长度方向的中央)。另外,在纸尿布被穿戴于用户的状态(以下简称作“穿戴状态”)下,将朝向用户的皮肤的一侧(在被穿戴的状态下是内侧)设为皮肤面侧,将皮肤面侧的相反侧(在被穿戴的状态下是外侧)设为非皮肤面侧。而且,将连结皮肤面侧和非皮肤面侧的方向设为厚度方向,将与长度方向和厚度方向均正交的方向设为宽度方向。除此之外,将从厚度方向观察设为平面观察。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尿布的立体图。尿布1具有与在穿戴状态下覆盖用户的阴部的下裆区域对应的部位即下裆区域1B、位于下裆区域1B的前侧且与用户的前身对应的部位即前身区域1F及位于下裆区域1B的后侧且与用户的后身对应的部位即后身区域1R。
在后身区域1R的左右两侧的边缘设置有带2L、2R(本公开的“带状构件”的一例)。另外,在尿布1的非皮肤面侧的最外层配置有罩片4(本公开的“片状构件”的一例)。并且,在罩片4的前身区域1F的中央部分设置有能够供带2L、2R贴附的前补片2F(本公开的“贴附部”的一例)。
若在前身区域1F配置于用户的腹侧且后身区域1R配置于用户的背侧的状态下带2L、2R向前补片2F贴附,则尿布1以包围用户的腹围和大腿部的状态向用户的身体固定。由于尿布1以这样的形态向用户的身体固定,所以用户能够在穿戴着尿布1的状态下站立行走。
在尿布1中,能够吸收并保持液体的、能够吸收液体的吸收体主要以下裆区域1B附近为中心而配置。另外,在尿布1中,为了抑制在尿布1 与用户的皮肤之间形成成为液体的流出路径的间隙,在包围用户的大腿部的部位设置有立体褶裥3BL、3BR,在包围用户的腹围的部位设置有腰褶裥3R。立体褶裥3BL、3BR和腰褶裥3R通过线状橡胶的弹性力而向用户的皮肤紧贴。由此,从用户的阴部排出的液体几乎不从尿布1漏出而被尿布1的吸收体吸收。
在吸收体的更靠皮肤面侧处配置有顶片。对于顶片,使用透水性的皮肤触感好的无纺布。顶片防止吸收体的位置偏移,并且使从用户的阴部排出的液体从皮肤面侧向吸收体迅速透过而使用户的皮肤面保持为干燥的状态,并且防止从吸收体向皮肤面的液体的逆流。在吸收体与罩片4之间配置有背片。背片作为一例是非透水性的膜片,防止流入到吸收体的液体从罩片4渗出。背片也可以具有防水透湿性。若背片具有透湿性,则能够将流入到吸收体的液体所含有的水分的一部分向背片侧放出,因此能够长时间保持用户的舒适性。
可考虑对罩片4的材料使用短纤维材料。在这样的情况下,若前补片 2F为透明或半透明、或者前补片2F是与罩片4同系的颜色,则有可能将带2L、2R从前补片2F伸出(超出)地贴附。在这样的情况下,短纤维向带2L、2R的钩材缠绕。由此,难以将带2L、2R向尿布1反复贴附。
在本实施方式中,提供在罩片4包含短纤维材料的情况下抑制带2L、 2R从前补片2F伸出地向罩片4贴附的技术。
图2是从非皮肤侧观察时的前补片2F附近的局部放大图的一例。如图2所示,前补片2F以在罩片4的宽度方向上横卧的方式设置。前补片 2F的形状是矩形状,其颜色是白色。另外,前补片2F是以纤维长度为50mm 以上的纤维为材料的无纺布。另外,对前补片2F的边缘5的整周赋予例如红色(本公开的“预定的颜色”的一例)。被赋予了红色的边缘5的宽度例如为5mm以上。此外,在图2中,为了表现颜色的不同,根据颜色的不同而涂抹样式被变更。
设置有这样的前补片2F的罩片4形成尿布1的外装面。罩片4为了尿布1的手感的提高而使用材料是短纤维(例如纤维长度小于50mm)的无纺布。另外,罩片4例如为了抑制排泄物的泄漏,能够使用由液体不透过性的热塑性树脂构成的无纺布作为其材料。作为液体不透过性的热塑性树脂,能够例示聚乙烯(PE)、聚丙烯(PP)等。罩片4不限于单层构造,也可以是具有内罩片及外罩片的多层构造。另外,罩片4与前补片2F同样地是白色。
此外,如图2所示,对前补片2F标注有在带2L、2R被贴附的情况下能够作为目标的标记21(本公开的“介质”的一例)。标记21与边缘5的颜色不同,例如是蓝色。另外,对罩片4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标注有对准标记(英文:register mark)22(本公开的“标记”的一例)。对准标记 22被用于在尿布1的制造时将各种片向尿布1贴附时的对位等。对准标记 22的颜色与边缘5的颜色同样地是红色。
图3是带2L附近的局部放大图的一例。如图3所示,带2L具有从尿布1的后身的宽度方向的一方的端部沿宽度方向呈矩形状地延伸的部分。另外,具有从该矩形状的部分进一步沿宽度方向延伸的顶端部25。并且,在顶端部25的皮肤面侧设置有例如宽度是24mm的钩部23。另外,钩部 23的在图3中所说的右边的长度例如是27mm,左边的长度例如是31mm。此外,在图3中,关于带2L进行例示,但带2R也是与带2L同样的构造。
图4A、4B例示带2L、2R被贴附于前补片2F的情况的概要。图4A 是前补片2F的剖视图的一例。图4B是将前补片2F从非皮肤侧观察的情况的概要图。
如图4A所示,在钩部23中,钩72以向皮肤面侧突出的方式设置。另外,钩72具有圆柱状的凸部72a和从凸部72a的突出方向的端部沿与该突出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延伸部72b。此外,与该突出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延伸部72b的截面形状是大致椭圆形状。另外,延伸部72b的截面积的大小随着向凸部72a的突出方向前进而变大。也就是说,在与凸部72a的突出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延伸部72b延伸的长度随着向该突出方向前进而变长。
这样的钩72以2.7×106个/m2左右的密度设置于钩部23的表面。另外,凸部72a的半径是105μm左右。另外,位于凸部72a的突出方向的端部的延伸部72b相对于凸部72a延伸的长度是95μm左右。此外,形成成为这样的钩72的贴附目的地的前补片2F的无纺布的纤维24的直径例如是 12μm左右,该无纺布的目付例如是15g/m左右。
若这样的钩部23被向前补片2F按压,则延伸部72b由形成前补片2F 的无纺布的纤维24向钩部23的方向按压。由此,延伸部72b以一体形成的凸部72a为固定端而弹性变形。并且,纤维24进入凸部72a彼此之间的间隙。之后,弹性变形了的延伸部72b复原为原来的形状,由此如图4A 所示,纤维24被保持在延伸部72b与钩部23之间。之后,即使用户停止带2L的按压,纤维24也被保持在延伸部72b与钩部23之间。通过这样的机制,带2L、2R被固定于前补片2F(参照图4B)。也就是说,前补片 2F作为能够实现带2L、2R的贴附的面接合件发挥功能。
另外,在纤维24被保持在延伸部72b与钩部23之间的状态下,若使力作用在使带2L、2R从前补片2F剥离的方向上,则通过延伸部72b弹性变形而纤维24从延伸部72b与钩部23之间松脱。在此,纤维24是纤维长度为50mm以上的长纤维。由此,可抑制纤维24向钩部23的钩72 缠绕。由此,能够将剥离后的带2L、2R再次向前补片2F贴附。
根据如上所述的前补片2F,对边缘5的整周赋予红色。由此,可引导将带2L、2R向由边缘5包围的部分贴附。然而,也可想到以带2L、2R 的钩部23的一部分伸出到边缘5的外侧的状态向前补片2F贴附。由此,罩片4的短纤维向伸出的部分的钩部23缠绕,从而伸出的部分不作为面接合件发挥功能,作为其结果,可想到在将带2L、2R反复贴附于前补片2F 的情况下固定强度下降。于是,如以下这样测定了使钩部23伸出地贴附于边缘5的外侧的带2L、2R从前补片2F剥离的力。并且,确认了只要带 2L、2R的钩部23和前补片2F重叠何种程度则尿布1向用户的固定就没有问题。
[剥离试验]
图5A、5B、5C例示从尿布1分离的带2R(以后设为构件A)被贴附于前补片2F的状态的样式。图5A例示钩部23的整个区域被贴附于前补片2F的情况。另一方面,图5B及图5C例示以钩部23的一部分从前补片2F伸出的状态被贴附于前补片2F的样式。图5B例示钩部23与前补片 2F的重叠区域相对于钩部23的区域是67%左右的情况。图5C例示钩部23与前补片2F的重叠区域相对于钩部23的区域是33%左右的情况。此外,图5A的重叠区域约为7.0cm2,图5B的重叠区域约为4.6cm2,图5C 的重叠区域约为2.3cm2
在剥离试验中,首先生成如图5A~图5C所示那样构件A从前补片2F 阶段性地伸出的状态。然后,针对图5A~图5C的各状态,从相对于前补片2F正交的方向将构件A的后端部利用预定的把持部把持,以预定速度 (例如300mm/min)拉拽。然后,测定了作用于预定的把持部的该拉力直到构件A从前补片2F剥离为止。另外,将这样的试验关于图5A~图5C 的各状态反复进行了4次。
图6是在剥离试验中测定出的拉力的最大值的试验结果的一例。如图 6所示,可知:在图5A~图5C的状态下,为了使构件A剥离而需要约0.6N 以上的力。顺便一提,0.6N的力相当于即使使能够爬行的幼儿白天12小时、夜间12小时穿上尿布1、构件A也未从前补片2F剥离的力。由此,确认了:若钩部23与前补片2F的重叠区域相对于钩部23的区域为33%左右以上(例如具有图5C的状态以上的重叠区域的情况),则尿布1向用户的穿戴性没有问题。
[作用、效果]
在未对前补片2F的边缘5赋予红色的情况下,由于前补片2F和罩片 4的颜色是相同的白色,所以用户有可能将带2L、2R的钩部23从前补片 2F伸出地贴附。然而,根据如上所述的尿布1,通过前补片2F与边缘5 的颜色的不同,用户能够目视确认前补片2F与罩片4的边界。由此,可抑制用户将带2L、2R的钩部23向比前补片2F的边缘5靠外侧处贴附。由此,可抑制罩片4的短纤维向带2L、2R的钩部23缠绕。由此,能够将带2L、2R向前补片2F反复贴附。另外,可抑制因带2L、2R的钩部23 被向罩片4贴附而罩片4起毛。另外,可抑制因钩部23被从罩片4剥离而在罩片4开孔。由此,用户能够长时间穿上同一尿布1。由此,对于消费者来说是经济的。
另外,根据如上所述的尿布1,即使在用户向前补片2F的边缘5的外侧贴附了带2L、2R的情况下,若钩部23与前补片2F的重叠区域相对于钩部23的区域为33%左右以上,则用户也能够1天左右穿戴尿布而生活 (参照图5A、5B、5C及图6)。
另外,根据图5A、5B、5C及图6所示的剥离试验的结果,在将边缘 5的宽度设为了带2L、2R的钩部23的长度方向(图5A、5B、5C中的上下方向)的长度的33%以上的情况下,若作为钩部23的贴附方法而如图 5C所示那样沿着边缘5的内边贴附钩部23的长度方向上的端部,则钩部23与前补片2F的重叠区域自动地被确保为33%以上。由此,用户能够1 天左右穿戴尿布而生活。另外,在罩片4的短纤维缠绕于从前补片2F伸出的钩部23的钩72的情况下,若将带2L、2R从前补片2F剥离且再次将钩部23的整个区域向前补片2F贴附,则钩部23与前补片2F的重叠区域成为33%左右。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用户也能够1天左右穿戴尿布而生活。这样的尿布1可以说是可用性高的尿布。边缘5的宽度也可以为钩部 23的宽度方向的尺寸的33%以上。
另外,根据如上所述的尿布1,前补片2F的边缘5的颜色和标注于前补片2F的标记21的颜色不同。由此,边缘5也能够作为对准标记发挥功能。由此,在尿布1的制造时将各种片向尿布1贴附时的对位变得更可靠。
另外,根据如上所述的尿布1,边缘5的颜色与标记21的颜色不同但与对准标记22的颜色相同。由此,观察尿布1的用户会认识到边缘5与标记21等显示于尿布1的显示物不同。由此,边缘5对于用户来说会留下印象,因此可抑制用户向边缘5的外侧贴附带2L、2R的钩部23。
另外,根据如上所述的尿布1,边缘5的宽度为5mm以上。由此,能够通过边缘5而使前补片2F显眼。由此,也可抑制用户向边缘5的外侧贴附带2L、2R的钩部23。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罩片4包含短纤维材料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带2L、2R从前补片2F伸出地向罩片4贴附。
[第1变形例]
图7是第1变形例的尿布1A的前补片2F附近的局部放大图的一例。如图7所示,在第1变形例的尿布1A中,对前补片2F的边缘5的四角赋予红色。此外,不限于边缘5的四角,也可以对前补片2F的边缘5的一部分赋予红色。另外,配置于比尿布1A的罩片4靠皮肤面侧处的吸收体6 以使其长度方向的端部与边缘5的内边的一部分重叠的方式配置。此外,吸收体6的配置不限定于图7所示的状态,与边缘5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即可。
[作用、效果]
根据如上所述的尿布1A,在边缘5处产生厚度的差。由此,除了通过边缘5和罩片4的颜色的不同从而用户能够目视确认前补片2F与罩片4 的边界这一点之外,用户也能够通过利用手指按压边缘5从而认知厚度的差。由此,用户能够认知前补片2F与罩片4的边界。由此,即使在如图7 所示那样不是边缘5的整体而是一部分被着色的情况下,用户也能够容易地认知前补片2F与罩片4的边界。由此,可抑制用户向前补片2F的边缘 5的外侧贴附带2L、2R的钩部23。
[第2变形例]
接着,对第2变形例进行说明。作为尿布1的用户的一例的婴幼儿的身体与成人相比非常小。因而,用户的腹围因哺乳等而容易发生变化。在用户的空腹时将尿布1向用户的腹围牢固地穿戴且向用户进行了哺乳的情况下,用户的腹围大幅膨胀,尿布1的系紧变得非常强,存在用户经不住该尿布1的系紧而用户可能会将奶等吐出这一课题。第2变形例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灵活地应对用户的腹围的变化的尿布。
图8是第2变形例的尿布1A2的前补片2F附近的局部放大图的一例。如图8所示,在第2变形例的尿布1A2中,吸收体6的长度方向端部延伸至由前补片2F的边缘5包围的部分的内部。
图9是设置有第2变形例的前补片2F的尿布1A2的前身区域的剖视图。图9是将尿布1A2沿着长度方向切断的情况的剖视图。在第2变形例中,在尿布1A2的皮肤面侧配置有作为皮肤面侧片的顶片7,吸收体6在顶片7的非皮肤面侧的一定范围延伸。在吸收体6与罩片4之间配置有非透水性的背片8,进一步在其非皮肤面侧配置有罩片4。在罩片4的更靠非皮肤面侧的一定范围设置有作为贴附部的前补片2F。图9所示的吸收体6 和各片通过热熔等的粘接剂而与相邻的吸收体6或其他片接合。
在第2变形例中,顶片7和背片8及罩片4在连结前身和后身的长度方向上比吸收体6长地延伸。在图9中,顶片7和背片8及罩片4延伸至尿布1A2的长度方向端部。并且,顶片7和背片8及罩片4在比吸收体6 的长度方向端部靠长度方向端部侧处不隔着吸收体6地互相接合。
另外,第2变形例中的顶片7的皮肤抵接面平坦,在吸收体6的延伸区域中,在吸收体6的厚度的影响下,尿布1的背片8及罩片4向非皮肤面侧鼓出。另一方面,在吸收体6未延伸的区域中,尿布1的背片8及罩片4与顶片7接合,因此接近皮肤面侧而配置。因而,背片8及罩片4在吸收体6的长度方向端部的更靠长度方向端部侧处向皮肤面侧弯折,在该部分形成台阶9。
在罩片4的更靠非皮肤面侧处接合配置有作为贴附部的前补片2F。并且,前补片2F以使其配置区域与台阶9重叠的方式配置,台阶9至少形成于比前补片2F的长度方向端部靠长度方向内侧处。此外,吸收体6的长度方向端部若设置于前补片2F的边缘5的内侧的区域即由边缘5包围的区域则更优选。若这样做,则台阶9设置于前补片2F的长度方向端部侧的、作为一例而被赋予了红色的色彩的边缘5的内侧。
[作用、效果]
根据如上所述的尿布1A2,在前补片2F的下裆区域1A2侧即吸收体 6的延伸区域中,尿布1A2通过吸收体6的厚度而向非皮肤面侧鼓出,前补片2F也向非皮肤面侧鼓出。在监护人等为了向用户穿戴尿布1A2而使带2L、2R向前补片2F的边缘5的内侧卡合时,能够使带2L、2R容易且牢固地向前补片2F的该向非皮肤面侧鼓出的部分卡合。另一方面,在前补片2F的与吸收体6的长度方向端部对应的部位存在因吸收体6的厚度消失而产生的台阶9,台阶9的更靠长度方向端部侧处成为了朝向非皮肤面侧低一级的状态。即,在尿布1A2的前补片2F的延伸区域的特定部分形成有由吸收体6的长度方向端部引起的台阶9。在监护人等以跨越台阶9 的方式将带2L、2R向前补片2F卡合时,在台阶9的长度方向下裆区域 1B侧即存在吸收体6的厚度的一侧,能够使带2L、2R牢固地卡合,但台阶9的长度方向端部侧向皮肤面方向陷入,难以使其牢固地卡合。
因而,在因哺乳等而用户的腹围大幅膨胀了时,贴合于前补片2F的带2L、2R的长度方向端部侧的卡合容易被解除。若带2L、2R的长度方向端部侧的卡合被解除,则尿布1A2对用户的腹围的系紧力下降。因而,用户不容易发生吐出。此外,即使在腹围膨胀而带2L、2R的一部分与前补片2F的卡合暂时被解除了的情况下,带2L、2R也会在不久后其整面与前补片2F再卡合。尤其是,在施加有衣服的衣服覆盖压力的状态下使用着尿布的情况下,带2L、2R通过衣服覆盖压力而非常容易地再卡合。这样,第2变形例的尿布1A2通过在前补片2F的边缘5 的内侧设置由吸收体6的端部引起的台阶9,能够容易地追随于用户的暂时的腹围的膨胀,能够防止由系紧暂时过度引起的吐出等。
此外,台阶9优选形成于前补片2F的边缘5的内侧。通过使台阶9 形成于边缘5的内侧,即使监护人等使带2L、2R以跨越台阶9的方式向前补片2F卡合,带2L、2R的钩部23也不容易与罩片4卡合,因此能够防止带2L、2R的卡合力下降。
[第3变形例]
接着,对第3变形例进行说明。图10A、10B是例示了第3变形例的带2L、2R被贴附于前补片2F的状态的样式的图。在尿布1中,由于对前补片2F的边缘5赋予色彩,所以监护人等在向用户穿戴尿布1时,容易将带2L、2R向边缘5的内侧正确地贴合。图10A是示出带2R的钩部23 被适当地贴合于前补片2F的边缘5的内侧的状态的图。但是,无法完全防止用户、监护人等以带2L、2R的一部分越过边缘5而脱离前补片2F 且与罩片4卡合的方式贴合。罩片4的表面纤维与将带2L、2R贴合于前补片2F的情况相比容易剥离,因此卡合力变弱。另外,在从罩片4剥离后的表面纤维缠绕于钩部23的状态下,在再次贴合于前补片2F的情况下难以得到充分的卡合力。
可考虑使带2L、2R为半透明,使赋予于边缘5的色彩透过带2L、2R,使得能够目视确认浮现到带2L、2R的表面的边缘5的色彩,促进正确地贴合。在此,在从带2L、2R的表面无法明确地目视确认边缘5的情况下,即使带2L、2R从前补片2F的延伸区域偏离地被贴合从而其一部分跨越了边缘5,用户、监护人等也可能会注意不到带2L、2R未被适当地贴合于前补片2F。于是,在第3变形例中,目的在于提供在带2L、2R未被正确地贴附于前补片2F的边缘5的内侧的情况下用户、监护人能够容易地识别的尿布。
第3变形例的尿布1A3构成为使带2L、2R为半透明,将前补片2F 的边缘5的色彩赋予带2L、2R的色彩的互补色或处于接近互补色的关系的色彩。互补色是指能够混合而制作无彩色的有彩色的组合,是具有在色相环中位于相反的位置的关系的色彩的组合。作为成为互补色的色彩的组合的一例,可举出淡蓝色和橙、红和绿、黄色和紫等。由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边缘5的色彩是红色,所以若作为带2L、2R的色彩而使用绿色,则能够使边缘5的色彩和带2L、2R的色彩成为互补色关系。此外,边缘5 的色彩和带2L、2R的色彩未必限定于互补色,例如也可以如使带2L、2R 的色彩成为淡蓝色且使边缘5的色彩成为黄色这样,设为接近互补色的关系的色彩。图10B是示出带2R以跨越前补片2F的边缘5的方式被贴附的状态的图。在本图中,赋予于前补片2F的边缘5的色彩透过半透明的带 2R,在带2R的表面,以监护人等容易目视确认的形式清晰地出现。因而,用户、监护人等能够容易地目视确认带2L、2R向前补片2F的贴附位置不正确。
[作用、效果]
若使用处于互补色关系的色彩,则互相的颜色互相衬托,产生使颜色看起来更强的被称作互补色对比的心理效应。由于主实施方式中的边缘5 的色彩是红色,所以若作为带2L、2R的色彩而使用绿色,则在将带2L、 2R向边缘5上伸出地贴合的情况下,从半透明的带2L、2R透视的边缘5 的色彩通过互补色效果而清晰地浮现。因而,用户或监护人能够更容易地判断带2L、2R被向边缘5搭挂而贴合。此外,由于互补色对比会带来非常强的心理效应,所以也能够将带2L、2R和边缘5的色彩设为如黄色和淡蓝色这样接近互补色但从互补色关系稍微偏离的色彩的组合,设为既得到接近互补色对比的效果又减轻对用户、监护人的心理刺激的组合。
[第4变形例]
图11是第4变形例的尿布1A4所具有的前补片2FB的局部放大图的一例。如图11所示,前补片2FB在宽度方向上排列设置两个。并且,在图11中所说的左侧的前补片2FB贴附带2R,在右侧的前补片2FB贴附带 2L。另外,前补片2FB的各边缘5的整周由红色标注。通过这样的第4 变形例的尿布1A4,也能够起到与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即,也可以是,贴附部在宽度方向上排列设置两个,对贴附部的各边缘的至少一部分赋予与片状构件的颜色不同的预定的颜色。
[其他变形例]
也可以在尿布1的前身区域1F设置带2L、2R,在后身区域1R的外装面设置前补片2F。另外,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尿布1是所谓的带型尿布,但也可以是内裤型尿布。并且,也可以为了系紧内裤型尿布的腰身部分而在尿布1设置有带2L、2R及前补片2F。另外,前补片2F、罩片4、前补片2F的边缘5的颜色不限定于上述的颜色。前补片的颜色只要是透明、半透明或与罩片4的颜色同系的颜色即可。另外,对边缘赋予的颜色只要与罩片4不同即可。另外,标记21及对准标记22也可以未设置。另外,边缘5的颜色只要是与标记21不同的颜色即可。另外,边缘5的颜色只要是与对准标记22同系的颜色即可。另外,边缘5的宽度也可以小于5mm。
通过本公开中的实施方式、变形例,能够将带状构件的贴附恰当化。
以上公开的实施方式、变形例能够分别组合。

Claims (11)

1.一种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具备:
带状构件,从前身或后身的宽度方向的两端沿宽度方向延伸,具有在皮肤面侧突出设置的钩;
片状构件,包含以小于预定的纤维长度的纤维为材料的无纺布,位于未设置所述带状构件的前身或后身的非皮肤面侧;及
贴附部,以与所述片状构件重叠的方式设置于非皮肤面侧的最外层,能够供所述钩卡挂,
所述贴附部的颜色是透明、半透明或与所述片状构件的颜色同系的颜色,
对所述贴附部的边缘的至少一部分赋予与所述片状构件的颜色不同的预定的颜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定的颜色与显示于所述贴附部的介质的颜色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定的颜色是与在所述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时被利用且标注于所述吸收性物品的外装面的标记的颜色同系的颜色。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被赋予所述预定的颜色的部分的宽度为5mm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被赋予所述预定的颜色的部分的宽度为所述带状构件的配置所述钩的区域的其宽度方向的尺寸的33%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性物品还具备能够吸收从用户排泄出的排泄物的吸收体(6),
所述边缘与所述吸收体(6)的长度方向的端部重叠。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性物品还具备:
吸收体(6),能够吸收从用户排泄出的排泄物;
皮肤面侧片,配置于所述吸收体(6)的皮肤面侧;及
罩片,配置于所述吸收体(6)的非皮肤面侧,
所述皮肤面侧片及所述罩片在连结所述前身和所述后身的长度方向上比所述吸收体(6)长地延伸,且以在所述吸收体(6)的长度方向端部处在非皮肤面侧形成台阶的方式在比所述吸收体(6)的非皮肤面侧靠皮肤面侧处互相接合,
所述贴附部以使其配置区域与所述台阶重叠的方式配置,所述台阶形成于比所述贴附部的长度方向端部靠长度方向内侧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台阶设置于所述贴附部的被赋予了所述预定的颜色的边缘的内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状构件为半透明,被赋予与所述预定的颜色互补的互补色或处于接近互补色的关系的色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状构件的色彩是淡蓝色,所述预定的颜色是黄色。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贴附部在所述宽度方向上排列设置两个,
对所述贴附部的各边缘的至少一部分赋予所述预定的颜色。
CN202221891304.8U 2022-05-24 2022-07-21 吸收性物品 Active CN21848476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084546 2022-05-24
JP2022084546A JP2023172613A (ja) 2022-05-24 2022-05-24 吸収性物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84761U true CN218484761U (zh) 2023-02-17

Family

ID=851836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91304.8U Active CN218484761U (zh) 2022-05-24 2022-07-21 吸收性物品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3172613A (zh)
CN (1) CN218484761U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3034966A1 (en) * 2001-10-25 2003-05-01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Disposable absorbent article comprising landing zone graphics
EP1236457B1 (en) * 2002-05-17 2008-01-09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Diaper closure
JP4332099B2 (ja) * 2004-10-29 2009-09-16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係止用不織布の製造方法、係止用不織布および吸収性物品
CN108670565A (zh) * 2018-08-03 2018-10-19 湖南康程护理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前腰贴及其吸收制品
JP2021159348A (ja) * 2020-03-31 2021-10-11 王子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JP2021185925A (ja) * 2020-05-25 2021-12-13 王子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おむつ
JP7515162B2 (ja) * 2020-07-06 2024-07-12 Dsgジャパン株式会社 パンツ型着用物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172613A (ja) 2023-1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752796B2 (en) Disposable pant type absorbent article
US7765614B2 (en) Disposable wearing article
US9849043B2 (en) Absorbent article having a protected fastening system
JP5143565B2 (ja) 弾性伸びに関するチェック機能を備えた吸収用品
US20080091163A1 (en) Disposable Pants
JP5027466B2 (ja) 使い捨て吸収性物品
JP5014452B2 (ja) 使い捨ておむつ
MX2013013038A (es) Pestaña de fijacion para articulo absorbente desechable.
AU2014375046B2 (en) Absorbent article having a fastening system
RU2408348C2 (ru) Предмет одежды одноразового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я без застежек
JP5506188B2 (ja) 着用物品群
TWI572341B (zh) Dispose of items with disposable dessert
CN218484761U (zh) 吸收性物品
CN210785025U (zh) 一种婴儿拉拉裤
JP2003144493A (ja) 使い捨て吸収性物品
US20070066953A1 (en) Disposable absorbent article having deployable belt strips
WO2019208178A1 (ja) パンツ型使い捨ておむつ
JP5793382B2 (ja) 使い捨ておむつ
US9095480B2 (en) Rear fastening absorbent garment
JP3578802B2 (ja) 使い捨て紙おむつ及びおむつカバー
JP2008055001A (ja) 紙おむつ
JP7117350B2 (ja) パンツ型使い捨ておむつ
JP2023119849A (ja) 吸収性物品
JPH1170143A (ja) 使い捨ておむつ
CN116270029A (zh) 带型吸收性物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