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8176798U - 一种水上乐园造浪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上乐园造浪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76798U
CN218176798U CN202222249830.0U CN202222249830U CN218176798U CN 218176798 U CN218176798 U CN 218176798U CN 202222249830 U CN202222249830 U CN 202222249830U CN 218176798 U CN218176798 U CN 2181767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air
pipe
fan
valv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4983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裴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Tailong Amusement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Tailong Amusement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Tailong Amusement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Tailong Amusement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4983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767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767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767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Liquid Machine Or Engine Such As Wave Power Us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上游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水上乐园造浪装置,包括造浪池、风机和换向风管,造浪池包括鼓风仓和设置于鼓风仓下部的蓄水池;风机,用于向鼓风仓内输送空气,换向风管开设有三个开口,其中两个开口分别与风机和鼓风仓连接,换向风管中部设置有阀门机构。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在正常工作过程中,首先关闭卸载鼓风仓压力的开口,连通另外两个开口,使风机输送的空气顺利进入到鼓风仓,由于蓄水池灌入了一定水量,鼓风仓压力增大,水面下降,然后关闭与风机连接的开口,连通另外两个开口,使鼓风仓的空气排入大气,鼓风仓内的气压降低,循环上述操作,使水面产生波浪,从而实现造浪。

Description

一种水上乐园造浪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上游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水上乐园造浪装置。
背景技术
造浪池是水上乐园中的一种多人互动玩乐的设施,通过在水池中制造波浪,给游客置身海边的娱乐体验。造浪的方式有多种,比如重力造浪、真空造浪和风力造浪,其中,风力造浪是由风机将空气导入储气腔再吹向水面来进行造浪。但是由于需要先向储气腔吹气,使得造浪设施的结构冗杂,需要设置止逆阀以及分别设置进气排气口等,且为了放置复杂设施以及设置储气腔,会占据较多空间,不利于在一些较小的场地中进行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上乐园造浪装置,来解决目前现有技术中会占据较多空间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造浪池,所述造浪池包括鼓风仓和设置于鼓风仓下部的蓄水池;
风机,用于向鼓风仓内输送空气;
换向风管,所述换向风管开设有三个开口,其中两个所述开口分别与所述风机和所述鼓风仓连接,所述另一个开口用于卸载鼓风仓内的压力;所述换向风管中部设置有阀门机构,所述阀门机构所述阀门机构用于控制鼓风仓连接的开口与风机连接的开口联通,或者,与卸载鼓风仓压力的开口联通。。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主要包括造浪池、风机和换向风管,风机的出风口通过换向风管与造浪池的鼓风仓进行连接。在正常工作过程中,首先关闭卸载鼓风仓压力的开口,连通另外两个开口,使风机输送的空气顺利进入到鼓风仓,由于蓄水池灌入了一定水量,鼓风仓压力增大,水面下降,然后关闭与风机连接的开口,连通另外两个开口,使鼓风仓的空气排入大气,鼓风仓内的气压降低,水面恢复高度,在惯性的作用下,循环上述操作,使水面产生波浪,从而实现造浪。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阀门机构包括阀板和动力装置,所述阀板设置于所述换向风管中部,所述动力装置与所述阀板连接,用于带动阀板移动,切换换向风管内的气体流动方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换向风管包括第一开口a、第二开口a和第三开口a,所述第一开口a通过连接管与风机连接,所述第二开口a敞口设置,所述第三开口a与鼓风仓连接;
所述动力装置包括机架、连杆、摇臂、第一阀板和第一气缸;
所述机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管的外部,所述连杆的中部铰接于所述机架,所述连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气缸的外壁,另一端铰接于换向风管的外壁;
所述摇臂的一端铰接于换向风管的外壁,另一端与第一阀板连接,其中部铰接于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所述摇臂通过第一气缸带动第一阀板关闭第一开口a或者第二开口a。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阀板的正反两面均设置有缓冲垫。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扩散器,所述扩散器设置于所述鼓风仓的入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扩缩管和隔振套,所述风机的出风口通过扩缩管和隔振套与连接管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扩缩管的中部设置有吊架,所述吊架用于将扩缩管固定于顶壁下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换向风管包括第一开口b、第二开口b和第三开口b,所述第一开口b通过连接管与风机连接,所述第二开口b敞口设置,所述第三开口b通过连接管与鼓风仓连接;
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第二气缸、曲柄、转轴和第二阀板;
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曲柄连接,所述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换向风管内,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所述曲柄连接,所述第二阀板连接于所述转轴上,所述第二阀板用于关闭第一开口b或者第二开口b。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口b和第二开口b之间还设置有第四开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开口b通过连接管延长于所述风机的进风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通过换向风管直接连接在鼓风仓上,配合阀门机构即可实现气流的输入和排出,不需要单独设置储气腔,从而免去了储气腔所需的空间,并且由于结构简单,不需要为鼓风仓分别设置进气和排气的阀口,简化了结构。
2.以一个简单结构完成鼓风的功能,并且降低了占地,能够在一些较小的场地使用,当然,并不限制必须在小空间使用,由于结构简单且占地小,在大空间内使用时,还可以方便在空间内布设其他设施,比如布设消音结构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造浪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动力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吊架的正视和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不使用吊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风机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动力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标:1-风机,2-隔振套,3-扩缩管,4-吊架,6-鼓风仓,7-扩散器,801-第一气缸,802-连杆,803-摇臂,804-第一阀板,805-机架,9-第四开口,10-第二阀板,11-第二气缸,12-曲柄,13-转轴,15-第一支管,1501-波纹管,1502-直方管,1503-折管,16-第二支管,1601-第二弯管,1602-第一弯管,1603-第二扩缩管,17-第一开口a,18-第二开口a,19-第三开口a,20-第一开口b,21-第二开口b,22-第三开口b,23-反射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上乐园造浪装置,主要包括,造浪池、风机1和换向风管。
其中,造浪池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设计结构,包括鼓风仓6和鼓风仓6下部的蓄水池,蓄水池与水上乐园的水池连通,通过对鼓风仓6增压和减压,实现水面的波动。
风机1可以设置在造浪池的一侧,主要用于提供空气,并通过换向风管向鼓风仓6内充入。
换向风管开设有三个开口,其中,其中两个开口分别与所述风机1和鼓风仓6连接,另一个开口用于卸载鼓风仓6内的压力。
在换向风管中部设置有阀门机构,阀门机构用于关闭与风机1连接的开口或者关闭卸载鼓风仓6压力的开口,在工作时,进行切换气体流向。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主要包括造浪池、风机1和换向风管,风机1的出风口通过换向风管与造浪池的鼓风仓6进行连接。在正常工作过程中,首先关闭卸载鼓风仓6压力的开口,连通另外两个开口,使风机1输送的空气顺利进入到鼓风仓6,由于蓄水池灌入了一定水量,鼓风仓压力增大,水面下降,然后关闭与风机1连接的开口,连通另外两个开口,使鼓风仓的空气排入大气,鼓风仓6内的气压降低,水面恢复高度,在惯性的作用下,循环上述操作,使水面产生波浪,从而实现造浪。
更具体是,阀门机构包括阀板和动力装置,阀板设置于换向风管中部,动力装置与阀板连接,用于带动阀板移动切换气体流动方向。
实施例二:
如图1-图5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实例性实施方式,换向风管包括第一开口a17、第二开口a18和第三开口a19,所述第一开口a17通过连接管与风机1连接,所述第二开口a18敞口设置,所述第三开口a19与鼓风仓6连接。
动力装置主要包括机架805、连杆802、摇臂803、第一阀板804和第一气缸801,在本实施例中,换向风管可以采用三角形结构,连接管与换向风管呈一定角度连接。
机架805的一端竖直固定连接于在连接管的外部,连杆802的中部铰接于机架805远离连接管的一端,连杆802的其中一端与换向风管的外壁铰接,连杆802的另外一端与第一气缸801的缸体铰接。
摇臂803为板状结构,并具有多个弯折处,第一气缸801的活塞杆与摇臂803的中部的端点铰接,摇臂803的一端与换向风管的外壁铰接,并与连杆802与换向风管的铰接端共用,摇臂803的另一端连接第一阀板804,第一阀板804位于第一开口a17和第二开口a18之间移动。
初始状态下,第一阀板804堵住第二开口a18,第一开口a17和第三开口a19连通,打开风机1,向鼓风仓6内充气,需要切换时,打开第一气缸801,第一气缸801的活塞杆伸出,进而推动摇臂803的中部,摇臂803绕与换向风管的铰接端旋转,第一气缸801开始旋转,并使摇臂803与第一阀板804连接的一端向下旋转,将第一阀板804推动至第一开口a17,进而关闭第一开口a17,接通第二开口a18和第三开口a19,使鼓风仓6内的气体流向大气内,同理,收回第一气缸801的活塞缸,恢复原位,循环上述工作过程,达到造浪的目的。
为了降低换向风管和第一阀板804等结构的损坏率,第一阀板804的正反两面均设置有缓冲垫,通过设置缓冲垫,第一阀板804在快速运动的过程中,对换向风管的处于第一开口a17和第二开口a18的部分冲击更小,保障持续工作。
此外,还包括扩散器7,其连接在鼓风仓6的进气口上,其开口向下,并且在俯视视角下,其口径沿着气流方向逐渐增大,从而使得气流在进入鼓风仓6后,能够快速向下扩散得更均匀,使得水面被风下压得更为均匀,不设置扩散器7时,虽然也会在鼓风仓6充气后将水下压,但是相对有扩散器7的情况而言可能会下压稍慢。
为了方便在连接管的形状改变时,用于将连接管与风机1配合起来,还设置了扩缩管3和隔振套2,在本实施例中,扩缩管3的一端可以为方口,另一端为圆口,方口可以连接风机1,圆口连接隔振套2,连接管为圆口时只使用一个扩缩管3,连接管为方口时使用两个扩缩管3。隔振套2的柔性连接,可以防止将振动传递给风机1。
并且为了安装稳定,在扩缩管3的中部设置有吊架4,吊架4用于将扩缩管3固定于顶壁下部。
实施例三:
如图6-图9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出另一种实例性实施方式,本换向风管可以选用一种三叉管,所述换向风管包括第一开口b20、第二开口b21和第三开口b22,所述第一开口b20通过第一支管15与风机1连接,所述第二开口b21敞口设置,所述第三开口b22通过出口方管与鼓风仓(6)连接。
其中,第一支管15包括波纹管1501、直方管1502和折管1503,风机1的出风口通过波纹管1501与直方管1502连接,直方管1502的另一端通过折管1503与第一开口b20连接。
动力装置包括第二气缸11、曲柄12、转轴13和第二阀板10,其中,第二气缸11可以安装在换向风管上,曲柄12转动连接在换向风管上,并位于第二气缸11的一侧,其一端与第二气缸11的伸缩端连接,另一端与转轴13连接,转轴13水平设置于换向风管的内部,其一端贯穿换向风管,便于与曲柄12连接,第二阀板10的中部则连接与转轴13上。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气缸11的缸体是可转动的,例如第二气缸11左端的孔可以拿来连接转轴13,允许第二气缸11上下枢转。曲柄12转动连接在换向风管上,并位于第二气缸11的一侧,其一端与第二气缸11的伸缩端连接,另一端与转轴13连接,转轴13水平转动设置于换向风管的内部,其一端贯穿换向风管,便于与曲柄12连接,第二阀板10的中部则连接于转轴13上。
此外,在第一开口b20和第二开口b21之间还设置有第四开口9,避免连接管路内气压超标或不足。启动第二气缸11后,第二气缸11的伸缩端推动曲柄12的一端移动,曲柄12的另一端则开始旋转,进而带动第二阀板10旋转。
需要说明的是,转轴13贯穿换向风管的连接处,设置了相应的密封措施,第二阀板10可以跟随转轴13转动,其面积可以遮蔽第一开口b20和第四开口9,或者,第二开口b21和第四开口9。
当第二气缸11工作时,第二阀板10可以有两个工作位置:
第一工作位置时,遮蔽第一开口b20和第四开口9,第二开口b21与第三开口b22连通,鼓风仓6通过第二开口b21和第三开口b22与大气连通,第一开口b20与第四开口9连通;
第二工作位置时,遮蔽第二开口b21和第四开口9,第一开口b20与第三开口b22连通,连通风机1和鼓风仓6,第二开口b21与第四开口9连通。
在鼓气时,第二阀板10处于第二工作位置,风机1通过连接管、第一开口和第三开口,向鼓风仓6鼓风造浪;随后第二气缸11带动第二阀板10转动,并切换到第一工作位置,从而使得鼓风仓6内的气体能够反向涌出,从第三开口到第二开口排出。循环上述过程,即可实现造浪,使得鼓风仓6如同处于一个风洞口一样,有气流反复涌入和排出。
此外,第二开口b21通过第二支管16连接于风机1的进风端,风机1吸风可以加快鼓风仓6内的气体排出,并且能够有一定的负压效果,使得鼓风仓6内的水位上升更多,造浪的浪高可以得到一定加强。
具体的,第二支管16包括第二扩缩管1603、第一弯管1602和第二弯管1601,其中第一弯管1602为30度弯曲,第二弯管1601为半圆状,所述风机1的进风端通过第二弯管1601与第一弯管1602连接,所述第一弯管1602通过第二扩缩管1603与第二开口b21连接。
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还可以根据布置空间以及气流量、流速等需求进行调整,本实施例仅举例说明,并不限制两个支管必须如此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阀板10在第一工作位置时,风机1吹的风可以从第四开口9排走,不会导致连接管路内气压超标,第二阀板10在第二工作位置时,第四开口9则是可以从外部进气,不影响风机1的吸气。
本实施例将气流导入鼓风仓6后,没有使用扩散器7,但并不限制不能用,本实施例是在鼓风仓6的仓壁上设有反射壁23,有助于将气流向下引导同样有助于使得气流均匀扩散。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水上乐园造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造浪池,所述造浪池包括鼓风仓(6)和设置于鼓风仓(6)下部的蓄水池;
风机(1),用于向鼓风仓(6)内输送空气;
换向风管,所述换向风管开设有三个开口,其中两个所述开口分别与所述风机(1)和所述鼓风仓(6)连接,另一个所述开口用于卸载鼓风仓(6)内的压力;
所述换向风管中部设置有阀门机构,所述阀门机构用于控制鼓风仓(6)连接的开口与风机(1)连接的开口联通,或者,与卸载鼓风仓(6)压力的开口联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上乐园造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机构包括阀板和动力装置,所述阀板设置于所述换向风管中部,所述动力装置与所述阀板连接,用于带动阀板移动切换换向风管内的气体流动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上乐园造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风管包括第一开口a(17)、第二开口a(18)和第三开口a(19),所述第一开口a(17)通过连接管与风机(1)连接,所述第二开口a(18)敞口设置,所述第三开口a(19)与鼓风仓(6)连接;
所述动力装置包括机架(805)、连杆(802)、摇臂(803)、第一阀板(804)和第一气缸(801);
所述机架(805)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管的外部,所述连杆(802)的中部铰接于所述机架(805),所述连杆(802)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气缸(801)的外壁,另一端铰接于换向风管的外壁;
所述摇臂(803)的一端铰接于换向风管的外壁,另一端与第一阀板(804)连接,其中部铰接于所述第一气缸(801)的活塞杆,所述摇臂(803)通过第一气缸(801)带动第一阀板(804)封闭第一开口a(17)或者第二开口a(1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上乐园造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板(804)的正反两面均设置有缓冲垫。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上乐园造浪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扩散器(7),所述扩散器(7)设置于所述鼓风仓(6)的入口。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上乐园造浪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扩缩管(3)和隔振套(2),所述风机(1)的出风口通过扩缩管(3)和隔振套(2)与连接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上乐园造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缩管(3)的中部设置有吊架(4),所述吊架(4)用于将扩缩管(3)固定于顶壁下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上乐园造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风管包括第一开口b(20)、第二开口b(21)和第三开口b(22),所述第一开口b(20)通过连接管与风机(1)连接,所述第二开口b(21)敞口设置,所述第三开口b(22)通过连接管与鼓风仓(6)连接;
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第二气缸(11)、曲柄(12)、转轴(13)和第二阀板(10);
所述第二气缸(11)的输出端与所述曲柄(12)连接,所述转轴(13)转动连接于所述换向风管内,所述转轴(13)的一端与所述曲柄(12)连接,所述第二阀板(10)连接于所述转轴(13)上,所述第二阀板(10)用于关闭第一开口b(20)或者第二开口b(2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水上乐园造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b(20)和第二开口b(21)之间还设置有第四开口(9)。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水上乐园造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口b(21)通过连接管延长于所述风机(1)的进风端。
CN202222249830.0U 2022-08-25 2022-08-25 一种水上乐园造浪装置 Active CN2181767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49830.0U CN218176798U (zh) 2022-08-25 2022-08-25 一种水上乐园造浪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49830.0U CN218176798U (zh) 2022-08-25 2022-08-25 一种水上乐园造浪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76798U true CN218176798U (zh) 2022-12-30

Family

ID=846198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49830.0U Active CN218176798U (zh) 2022-08-25 2022-08-25 一种水上乐园造浪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767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674700U (zh) 定风量均匀送风口
CN218176798U (zh) 一种水上乐园造浪装置
CN207012134U (zh) 烹饪器具
CN206722023U (zh) 一种电子座便器
CN203867803U (zh) 一种手动鼓风装置
CN207168446U (zh) 一种电子坐便盖
CN208059220U (zh) 一种管道空调出风口扩散器
CN109708481A (zh) 一种高效环保型炼钢炉
CN114554813B (zh) 一种工业自动化控制设备多功能降温装置
CN215842122U (zh) 一种运行噪音小的脉冲袋式除尘器
CN207673571U (zh) 一种多翼式离心通风机
CN209934342U (zh) 一种隧道用降尘装置
CN208433900U (zh) 一种鼓风散热式密闭型变频器
CN113266838A (zh) 一种灰库清理机器人
CN109938382B (zh) 一种食品加工设备内部异味去除装置
CN209817519U (zh) 一种真空鼓风造浪组合总装
CN208024603U (zh) 一种玻璃气浮台风机
CN105725917A (zh) 一种轻便的地毯除尘器
CN111456953A (zh) 一种防爆变频节能离心通风机
CN221257192U (zh) 一种双向吹风的鼓风机
CN114718915B (zh) 一种冲高风机诱导喷嘴
CN222636754U (zh) 一种城市规划模型装置
CN222350029U (zh) 一种密室用雨水倒流装置
CN219711575U (zh) 一种矿山开采喷雾风机
CN222615688U (zh) 一种除尘的硫铵引风机及其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2601, 26th Floor, Unit 2, Building 1, No. 399 West Shun Street, Huazhao Wall, Jinniu District, Chengdu City, Sichuan Province, 610031

Patentee after: Chengdu Tailong Amusement Industr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610000 in waixihuanhua Hotel, Chengdu,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hengdu Tailong Amusement Industr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