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68446U - 一种电子坐便盖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坐便盖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168446U CN207168446U CN201720181055.6U CN201720181055U CN207168446U CN 207168446 U CN207168446 U CN 207168446U CN 201720181055 U CN201720181055 U CN 201720181055U CN 207168446 U CN207168446 U CN 20716844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air outlet
- air duct
- branch
- telescopi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坐便盖,属于卫生洁具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烘干装置效率低、效果差的问题,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主要是出风通道设有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第二出风口相对第一出风口移动并用于将体表上的积水吹向第一出风口的烘干区域。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提高电子坐便盖的烘干效率及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生洁具,特别是一种电子坐便盖。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子座便器中,会设置暖风烘干装置,对洗净后的人体体表进行烘干,但是一般只设置一个出风口,并且出风口固定设置,因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烘干区域小,导致烘干时间长而且不均匀,导致用户的使用体验下降。有实用新型专利200820021709X和2013204740788都公开了可以实现伸缩运动的出风口,从而扩大了出风口的烘干区域,但是没有针对人体臀部结构进行有效设计,采用暖风加热使体表积水蒸发的方式进行烘干,烘干效率比较低,仍然需要消耗较长的时间进行烘干,无法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电子坐便盖,提高烘干效率及效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坐便盖,包括本体和连接于本体的便圈,本体设有烘干装置,烘干装置包括风机、加热器和出风通道,加热器用于加热出风通道内的气体,出风通道与风机的出风口连通,出风通道设有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第二出风口相对第一出风口移动并用于将体表上的积水吹向第一出风口的烘干区域。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出风通道包括伸缩风道,第二出风口设于伸缩风道的出风端。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伸缩风道设于伸缩管内,伸缩管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第二管体与第一管体连接,本体内设有驱动第二管体相对第一管体伸缩运动的伸缩驱动器。
作为更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本体安装于横向平面M上,第二管体的伸缩方向相对横向平面M的夹角为α,α=0~60°。
作为更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二出风口具有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第一位置为初始位置,第二位置到第一位置的距离小于第三位置到第一位置的距离。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伸缩管活动连接在本体内,本体内设有驱动伸缩管摆动的摆动驱动器。
作为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伸缩管在横向平面上摆动,伸缩管的摆动角度为0~180°。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烘干装置还包括调节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的出风量的调节阀。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出风通道包括主风道、第一支风道和第二支风道,主风道与风机的出风口连通,第一支风道与第一出风口连通,第二支风道与第二出风口连通,调节阀通过调节第一支风道和第二支风道的进风量来调节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的出风量。
作为更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调节阀包括调节挡板和调节驱动器,调节挡板在调节驱动器带动下翻转于第一支风道和第二支风道之间来调节第一支风道和第二支风道的进风量;或者,所述调节阀包括调节挡板和调节驱动器,调节挡板在调节驱动器带动下滑动于第一支风道和第二支风道之间来调节第一支风道和第二支风道的进风量。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利用第二出风口吹出的风可以将人体体表的积水吹向第一出风口的烘干区域,然后由第一出风口吹出的风将其烘干区域内的人体体表烘干,而不处于第一出风口的烘干区域内的人体体表大量积水减少后,则由第二出风口进行补充烘干。因为第二出风口可以移动,所以第二出风口能够运动到更大范围内,能够将很多第一出风口无法烘干的体表上的积水吹向第一出风口的烘干区域,具体到人体体表的位置,可以认为第一出风口的烘干区域主要是臀部除了股沟部分的体表,而第二出风口的作用则是将人体股沟表面的积水吹向第一出风口的烘干区域,积水因为张力而沿着体表流向第一出风口的烘干区域时,有一部分会因为重力而离开体表,有一部分则在流动过程中蒸发,还有一部分则流到第一出风口的烘干区域被第一出风口吹出的暖风烘干,因此由于人体股沟表面的积水大量减少,第二出风口吹出的暖风很容易将其烘干,同时又由于积水在流向第一出风口的烘干区域的过程中会大量消耗,所以最终到达第一出风口的烘干区域的积水比较少,也是很容易就被第一出风口吹出的暖风烘干,也就是说较多的积水是在体表流动过程中损耗掉了,只有小部分积水是通过暖风加热蒸发的,从而很大程度地提高烘干的效率和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子座便器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本体内部的示意图(仅展示烘干装置);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出风通道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伸缩管与伸缩驱动器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第二管体处于第二位置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第二管体处于第三位置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烘干装置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出风通道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烘干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坐便盖,如图1所示,包括本体1和连接于本体1的便圈2,本体1上还可以设置便盖3,便圈2与便盖3一般可以与本体1铰接,本体1设有烘干装置,如图2所示,烘干装置包括风机4、加热器和出风通道,加热器用于加热出风通道内的气体,一般直接采用空气即可,出风通道的进风端与风机4的出风口连通,为了提高烘干效率及效果,出风通道的出风端设有第一出风口501和第二出风口502,第二出风口502相对第一出风口501移动并用于将体表上的积水吹向第一出风口501的烘干区域。具体的,本体1上安装有出风管5,出风通道位于出风管5内,出风管5与风机4安装连接,加热器隐藏在出风管5内部。整个烘干装置可以作为一个模块安装到本体1上,便于装配与维护。出风通道也可以直接在本体上成型出来,加热器也可以设在出风通道的外部。
本实用新型利用第二出风口502吹出的风可以将人体体表的积水吹向第一出风口501的烘干区域,然后由第一出风口501吹出的风将其烘干区域内的人体体表烘干,而不处于第一出风口501的烘干区域内的人体体表大量积水减少后,则由第二出风口502进行补充烘干。因为第二出风口502可以移动,所以第二出风口502能够运动到更大范围内,能够将很多第一出风口501无法烘干的体表上的积水吹向第一出风口501的烘干区域,具体到人体体表的位置,可以认为第一出风口501的烘干区域主要是臀部除了股沟部分的体表,而第二出风口502的作用则是将人体股沟表面的积水吹向第一出风口501的烘干区域,积水因为张力而沿着体表流向第一出风口501的烘干区域时,有一部分会因为重力而离开体表,有一部分则在流动过程中蒸发,还有一部分则流到第一出风口501的烘干区域被第一出风口501吹出的暖风烘干,因此由于人体股沟表面的积水大量减少,第二出风口502吹出的暖风很容易将其烘干,同时又由于积水在流向第一出风口501的烘干区域的过程中会大量消耗,所以最终到达第一出风口501的烘干区域的积水比较少,也是很容易就被第一出风口501吹出的暖风烘干,也就是说较多的积水是在体表流动过程中损耗掉了,只有小部分积水是通过暖风加热蒸发的,从而很大程度地提高烘干的效率和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前、前方、前端”等方位描述,参考用户如厕时坐在便圈2上时位于本体1的前方,所以本体1上靠近用户的一侧为前,也可以理解出风通道向前输送暖风。涉及到第二出风口502如何移动可以有多种实施例,下面进行具体说明。
实施例一:
在本实施例中,出风通道包括伸缩风道5004,第二出风口502设于伸缩风道5004的出风端。伸缩风道5004是指风道的长度可以相对初始状态伸长,并在伸长之后可以缩短回初始状态,从而实现第二出风口502的位置发生变化。为了实现伸缩风道5004的长度变化,可以采用波纹管,也可以采用伸缩管。本实施例中采用后者,如图2和图3所示,出风管5的底部设置了伸缩管52,伸缩管52内形成伸缩风道5004,第二出风口502位于伸缩管52的前端,第一出风口501设在出风管5的前端,出风通道同时向第一出风口501和第二出风口502输送暖风,见图3中的实线箭头。
如图4所示,伸缩管包括第一管体521和第二管体522,第二管体522与第一管体521连接,本体1内设有驱动第二管体522相对第一管体521伸缩运动的伸缩驱动器53。伸缩驱动器53可以采用电机等常见驱动器。伸缩驱动器53的输出轴设置主动齿轮531,在第二管体522上设有从动齿条523,主动齿轮531与从动齿条523啮合,伸缩驱动器53带动主动齿轮531旋转,使从动齿条523作直线往复运动,从而实现第二管体522相对第一管体521伸缩运动。除了齿轮与齿条啮合实现第二管体的直线往复运动,也可以采用现有常见的往复机构实现。
本体1安装于横向平面M上,第二管体522的伸缩方向相对横向平面M的夹角为θ,θ=0~60°。为了避免伸缩管52在伸长过程中碰到用户,第二管体522不向上运动,θ=0时,第二管体522水平运动。θ大于0时,伸缩管52呈现为倾斜向下伸长。而考虑到第二出风口502的出风方向一般要向上才能有较好的效果,所以θ=13°~18°时有较好的吹风效果,例如本实施例中θ=15°,第二出风口502吹出的暖风可以将人体股沟表面的积水吹向第一出风口501的烘干区域。当然除了这些较佳的角度,也可以选取其他可行范围内的角度,例如θ=5°、10°、20°、30°、45°、50°或60°等等。而θ超过60°时,第二出风口502可能向前出风并贴着人体体表吹过而失去其功能。
而为了提高第二出风口502的工作范围,特别针对女性用户,可以利用第二出风口502吹出的暖风来烘干女性用户的阴部,所以可以利用伸缩驱动器53带动第二管体522伸出更长的距离,使得第二出风口502具有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第一位置为初始位置,即图2所示的位置,第二位置是用来将人体股沟表面的积水吹向第一出风口501的烘干区域,即图5所示的位置,第三位置则可以用来烘干女性用户的阴部,即图6所示的位置,第二位置到第一位置的距离小于第三位置到第一位置的距离。一般的,第二位置到第一位置的距离D1为5~9cm,第三位置到第一位置的距离D2为9~12cm,符合人体尺寸的普遍规律。
实施例二:
由于设置第一出风口501和第二出风口502,在风机4功率不变大的情况下,第一出风口501和第二出风口502同时出风时,第一出风口501和第二出风口502的出风量都会比现有技术中仅有一个出风口的出风量要小,因此为了让第一出风口501和第二出风口502都能实现最大风量的出风,可以在实施例一的基础,在出风通道增加调节第一出风口501和第二出风口502的出风量的调节阀。这里所讲的调节阀,并不局限于在流体输送管道上应用的高密封性的阀,例如三通流量调节阀或三通换向阀等等,也可以简单构造的具有阀功能的结构。而调节第一出风口501和第二出风口502的出风量,是指调节第一出风口501的出风量从最小到最大,相应的第二出风口502的出风量就会从最大到最小,反过来也是同样的道理。而出风量最小可以是0,出风量最大可以是一个风机4在正常工作下产生的出风量。在本发明中,可以适用气密性要求不高的调节阀,因此第一出风口501和第二出风口502的出风量最小可以不为0,允许在控制其中一个出风口达到最大出风量时,另外一个出风口有漏风。
在实施例一中提到,出风管5的前端形成第一出风口501,出风管5前端的底部设置伸缩管52,伸缩管52的端部形成第二出风口502。结合图7和图8所示,出风通道包括主风道5001、第一支风道5002和第二支风道5003,主风道5001、第一支风道5002和第二支风道5003位于出风管5内,主风道5001与风机4的出风口连通,第一支风道5002与第一出风口501连通,第二支风道5003通过伸缩风道与第二出风口502连通,调节阀通过调节第一支风道5002和第二支风道5003的进风量来调节第一出风口501和第二出风口502的出风量。
在本实施例中,调节阀包括调节挡板61和调节驱动器6,调节挡板61在调节驱动器6带动下翻转于第一支风道5002和第二支风道5003之间来调节第一支风道5002和第二支风道5003的进风量,调节驱动器6可以使用常见的执行元件,例如电机等。
可以从图8中看到,调节挡板61处于实线所示位置时,第一支风道5002被阻挡,第一出风口501的出风量达到最小,而第二支风道5003与主风道5001完全连通,暖风沿实线箭头所示路径流动,第二出风口502的出风量达到最大;调节挡板61处于虚线所示位置时,第一支风道5002与主风道5001完全连通,第一出风口501的出风量达到最大,暖风沿虚线箭头所示路径流动,而第二支风道5003由于位于出风管5的底部,暖风不容易从中流过,所以第二出风口502的出风量下降到最小。而如果调节挡板61处于实线所示位置和虚线所示位置之间时,第一支风道5002被部分阻挡,导致第二支风道5003中也会有暖风流入,此时,第一出风口501和第二出风口502都有一定的出风量。可以预见,调节驱动器6带动调节挡板61在实线位置和虚线位置之间往复翻转,可以实现第一出风口501和第二出风口502交替出风,也可以让第一出风口501和第二出风口502同时出风。调节挡板61翻转的速度及频率可以通过调节驱动器6来控制,也就是说可以在很短时间内让第一出风口501和第二出风口502交替出风,第二出风口502以最大出风量吹出暖风,将人体股沟表面的积水吹向第一出风口501的烘干区域,然后快速驱动调节挡板61翻转,在积水还在依靠惯性流动时,使第一出风口501达到最大出风量进行烘干,从而实现高效的烘干作用,因为第一出风口501和第二出风口502都能以最大的出风量进行吹风,所以在风机4功率不变大的情况下,也能很好地实现各自的功能,相比现有技术中一个出风口或者两个出风口简单叠加增加风量的效果要好得多,现有的烘干装置大概需要10-15分钟才能烘干,而本实施例仅需2-5分钟即可完成烘干。
其他未描述的内容可参考实施例一。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类似,区别在于,调节挡板在调节驱动器带动下滑动于第一支风道和第二支风道之间来调节第一支风道和第二支风道的进风量。
其他未描述的内容可参考实施例二。
实施例四: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可以使伸缩管52摆动起来,从而让第二出风口502能够有更大的工作范围。伸缩管52的摆动方向可以是上下摆动,也可以是横向摆动,还可以是上下方向和横向结合起来摆动。
在本实施例中,伸缩管52活动连接在本体内,本体内设有驱动伸缩管52摆动的摆动驱动器54。伸缩管52在横向平面上摆动,伸缩管52的摆动角度ω为0~180°。伸缩管52的摆动角度是指伸缩管52从一侧的极限位置摆动到另一侧极限位置形成的夹角,伸缩管52在起始位置时,可能位于中间位置。
具体的,如图9所示,第一管体521通过转接头55连接在出风管5上,转接头55与出风管5转动连接,转接头55在伸缩管52摆动过程中保持主风道与伸缩风道连通,转接头55上设有从动齿轮,摆动驱动器54的输出轴上设有与从动齿轮啮合的驱动齿轮541,摆动驱动器54通过驱动齿轮541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使转接头旋转,从而伸缩管52摆动。在本实施例中,伸缩管52的摆动角度ω=50°~60°。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增加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的调节阀结构。
其他未描述的内容可参考实施例一。
另外,为了让第一出风口501和第二出风口502有更好的协同作用,可以在上述实施例中要求第一出风口501的出风方向与第二出风口502的出风方向相互交叉,使得第二出风口502吹出的暖风能够更好地将人体体表的积水吹向第一出风口501的烘干区域,再由第一出风口501吹出的暖风进行烘干。可以说明一下,第一出风口501的出风方向是指出风通道内的暖风从第一出风口501吹出时离开第一出风口501瞬间的方向,可以通过第一出风口501的结构来判断,同样的,第二出风口502的出风方向是指出风通道内的暖风从第二出风口502吹出时离开第二出风口502瞬间的方向,可以通过第二出风口502的结构来判断。
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例如可以采用凸轮机构带动伸缩风道作弧线运动,也可以使第二出风口的运动实现其功能。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中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子坐便盖,包括本体和连接于本体的便圈,本体设有烘干装置,烘干装置包括风机、加热器和出风通道,加热器用于加热出风通道内的气体,出风通道与风机的出风口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通道设有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第二出风口相对第一出风口移动并用于将体表上的积水吹向第一出风口的烘干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坐便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通道包括伸缩风道,第二出风口设于伸缩风道的出风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坐便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风道设于伸缩管内,伸缩管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第二管体与第一管体连接,本体内设有驱动第二管体相对第一管体伸缩运动的伸缩驱动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坐便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安装于横向平面M上,第二管体的伸缩方向相对横向平面M的夹角为α,α=0~60°。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电子坐便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风口具有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第一位置为初始位置,第二位置到第一位置的距离小于第三位置到第一位置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坐便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管活动连接在本体内,本体内设有驱动伸缩管摆动的摆动驱动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坐便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管在横向平面上摆动,伸缩管的摆动角度为0~18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坐便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装置还包括调节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的出风量的调节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坐便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通道包括主风道、第一支风道和第二支风道,主风道与风机的出风口连通,第一支风道与第一出风口连通,第二支风道与第二出风口连通,调节阀通过调节第一支风道和第二支风道的进风量来调节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的出风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坐便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阀包括调节挡板和调节驱动器,调节挡板在调节驱动器带动下翻转于第一支风道和第二支风道之间来调节第一支风道和第二支风道的进风量;或者,所述调节阀包括调节挡板和调节驱动器,调节挡板在调节驱动器带动下滑动于第一支风道和第二支风道之间来调节第一支风道和第二支风道的进风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181055.6U CN207168446U (zh) | 2017-02-27 | 2017-02-27 | 一种电子坐便盖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181055.6U CN207168446U (zh) | 2017-02-27 | 2017-02-27 | 一种电子坐便盖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168446U true CN207168446U (zh) | 2018-04-03 |
Family
ID=617322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181055.6U Active CN207168446U (zh) | 2017-02-27 | 2017-02-27 | 一种电子坐便盖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168446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091056A (zh) * | 2018-06-20 | 2018-12-28 | 上海科勒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座便器暖风装置、控制方法及座便器 |
CN110742544A (zh) * | 2019-09-25 | 2020-02-04 | 厦门瑞尔特卫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便器盖及其伸缩烘干装置 |
-
2017
- 2017-02-27 CN CN201720181055.6U patent/CN20716844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091056A (zh) * | 2018-06-20 | 2018-12-28 | 上海科勒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座便器暖风装置、控制方法及座便器 |
US11627848B2 (en) | 2018-06-20 | 2023-04-18 | Kohler Co. | Toilet seat warm-air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
US11986132B2 (en) | 2018-06-20 | 2024-05-21 | Shanghai Kohler Electronics, Ltd. | Warm-air device for toilet seat, control method and toilet seat |
CN110742544A (zh) * | 2019-09-25 | 2020-02-04 | 厦门瑞尔特卫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便器盖及其伸缩烘干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839522B (zh) | 空调及其风向控制方法 | |
CN207584883U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207584882U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204704915U (zh) | 双模取暖装置 | |
CN207168446U (zh) | 一种电子坐便盖 | |
CN206722023U (zh) | 一种电子座便器 | |
CN104118444B (zh) | 轨道车辆调节风量装置 | |
CN108072135B (zh) | 一种自清洁型厨房制冷吸油烟机 | |
CN106895484A (zh) | 一种室内机制冷控制方法、室内机及空调 | |
CN107559952A (zh) | 空调器室内机及其送风方法 | |
CN207279809U (zh) | 空调室内机 | |
WO2022078500A1 (zh) | 导风装置和空调室内机 | |
CN103968513B (zh) | 一种基于床位的局部送风系统 | |
CN105521505A (zh) | 消毒柜 | |
CN109028309A (zh) | 一种进出风口可调的空调 | |
CN104566900B (zh) | 中央空调矩形风口射流调节装置 | |
CN109945470A (zh) | 一种空调蜗壳及空调器 | |
CN109140736A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204404474U (zh) | 送风装置及其空调器 | |
CN108497985A (zh) | 一种电子座便器 | |
CN207176849U (zh) | 一种烘干装置及应用该烘干装置的智能座便器 | |
CN211092283U (zh) | 一种全自动速干吹风机 | |
CN105157154B (zh) | 一种节电的室内空气滞留区通风装置 | |
CN103727549A (zh) | 一种新型多功能吹灰管的蒸汽吹灰器 | |
CN208750839U (zh) | 进出风口可调的空调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08 Address after: 310018 No.2, Songqiao street, H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PANASONIC HOME APPLIANCES (CHINA)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18 3-A, No. 6 Songqiao Street, H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PANASONIC HOME APPLIANCES R&D CENTER (HANGZHOU)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