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56809U - 分数槽绕组结构及分数槽电机 - Google Patents
分数槽绕组结构及分数槽电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956809U CN217956809U CN202222182362.XU CN202222182362U CN217956809U CN 217956809 U CN217956809 U CN 217956809U CN 202222182362 U CN202222182362 U CN 202222182362U CN 217956809 U CN217956809 U CN 21795680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ctional
- slot
- shaped
- winding structure
- free end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group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0976 Electrical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Windings For Motors And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分数槽绕组结构,其包括:铁芯,其设有围绕中心轴线沿圆周方向排列的多个槽,所述槽从铁芯的第一侧贯通至第二侧;以及分数槽绕组,其包括预成型的多个U型导线,每个U型导线都包括两个腿部、连接端以及两个自由端,所述多个U型导线都沿相同方向插入槽内,使得连接端都位于铁芯的第一侧处,自由端都位于铁芯的第二侧处。各U型导线的两个腿部之间的槽跨距不一致,分别属于所述多个U型导线中任意两个相邻U型导线的两个相邻的腿部之间的槽跨距都相等,所述两个相邻的腿部通过从其延伸的自由端彼此导电地连接。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分数槽电机。借助于本实用新型,能够简化分数槽绕组结构的端部结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总体上涉及电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数槽绕组结构以及一种分数槽电机。
背景技术
随着对电机功率密度和效率的要求不断提高,发卡绕组在电机、特别是电动车辆的驱动电机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很多应用场合中,需要电机提供平稳的转矩输出。为此,可采用分数槽电机,以便降低齿槽转矩。
然而目前,发卡绕组通常应用于整数槽电机中,因为在分数槽电机中,发卡绕组的焊接端往往结构复杂,体积大,并且需要复杂的制造过程,难以实现大批量的自动化生产。
因此,期望提供一种改进的分数槽绕组结构以克服上述不足中的至少一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分数槽绕组结构以及相应的分数槽电机,以便简化分数槽绕组结构的端部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分数槽绕组结构,其包括:铁芯,其设有围绕分数槽绕组结构的中心轴线沿圆周方向排列的多个槽,所述槽从铁芯的第一侧贯通至与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以及分数槽绕组,其包括预成型的多个U型导线,每个U型导线都包括两个腿部、连接所述两个腿部的连接端以及从所述两个腿部向远离连接端的方向延伸的两个自由端,所述多个U型导线都沿相同方向插入槽内,使得连接端都位于铁芯的第一侧处,自由端都位于铁芯的第二侧处。各U型导线的两个腿部之间的槽跨距不一致,分别属于所述多个U型导线中任意两个相邻U型导线的两个相邻的腿部之间的槽跨距都相等,所述两个相邻的腿部通过从其延伸的自由端彼此导电地连接。
由此,能够简化分数槽绕组结构的端部结构。在利用U型导线形成分数槽绕组的情况下,根据常规的布线方式,U型导线的自由端需要跨越不同的槽数,使得所述多个U型导线的自由端一起形成较为复杂的、体积较大的端部结构。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各U型导线的两个腿部之间的槽跨距不一致的情况下,实现分别属于所述多个U型导线中任意两个相邻U型导线的两个相邻的腿部之间的槽跨距都相等。因此,多个U型导线的自由端能够具有整齐规律的布置结构。这有利于减小分数槽绕组结构的端部体积。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分数槽绕组可布置成多层绕组,使得所述多个U型导线的自由端布置成围绕中心轴线的至少两个层,其中,位于所述至少两个层中的沿径向向外顺序的奇数层内的自由端都沿第一圆周方向扭转并绕中心轴线跨越相同的角度,位于所述至少两个层中的沿径向向外顺序的偶数层内的自由端都沿第二圆周方向扭转并绕中心轴线跨越相同的角度,其中,第一圆周方向为从第二侧向第一侧看的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中的一个,第二圆周方向为从第二侧向第一侧看的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中的另一个。因此,在对U型导线的自由端进行扭转操作的过程中,可同步地扭转位于同一层内的自由端,使用的扭转工具可具有较简单的结构。这特别有利于以较低的成本实现自动化大批量生产。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槽为96个槽;分数槽绕组的极数为44;分数槽绕组形成为三相绕组;所述多个U型导线中任意两个相邻U型导线的两个相邻的腿部之间的槽跨距都为2;所述多个U型导线包括:两个腿部之间的槽跨距为2的第一U型导线、两个腿部之间的槽跨距为3的第二U型导线以及两个腿部之间的槽跨距为7的第三U型导线。这种分数槽绕组结构是特别有利的,其具有齿槽转矩小、噪音小等优势。根据常规的布线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不会在分数槽绕组结构中采用96槽44极3相的参数配置,因为这种参数配置将使得分数槽绕组结构的端部结构非常复杂并且难以实现自动化生产。然而,在本实用新型中,可使得采用96槽44极3相的参数配置的分数槽绕组结构具有较简单的端部结构。另外,能够以自动化生产的方式提供采用96槽44极3相的参数配置的分数槽绕组结构。
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分数槽电机,其中,所述分数槽电机包括转子和定子,所述定子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分数槽绕组结构。
附图说明
下面,通过参看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特点和优点。附图包括: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电机的分数槽绕组结构;
图2A和图2B示意性地示出了用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分数槽绕组结构中的U型导线;
图3A、3B和3C分别示意性地示出了三种不同形状的U型导线;
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分数槽绕组结构的U型导线的排布图;以及
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图4所示的分数槽绕组结构的U相绕组的U型导线的排布图。
附图标记列表:
1 铁芯
11 槽
12 第一侧
13 第二侧
2 分数槽绕组
20 U型导线
210 腿部
211 第一腿部
212 第二腿部
220 连接端
230 自由端
231 第一自由端
232 第二自由端
21 第1个U型导线
22 第2个U型导线
23 第3个U型导线
30 引入导线
40 引出导线
L 中心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以及有益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结合附图以及多个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是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下面将以用于电机、特别是永磁电机的分数槽绕组结构为例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数槽绕组结构不仅仅适用于电机,而是也适用于其它设备,如变压器等。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分数槽绕组结构。所述分数槽绕组结构例如可在电机中作为电机的定子或转子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电机例如为电动机或发电机。分数槽绕组结构尤其可以是电机的定子绕组结构。
如图1所示,所述分数槽绕组结构包括铁芯1和分数槽绕组2。铁芯1例如可由硅钢制成,并且形成为大致圆筒形。铁芯1设有围绕分数槽绕组结构的中心轴线L沿圆周方向排列的多个槽11。所述槽11从铁芯1的第一侧12贯通至与第一侧12相反的第二侧13。分数槽绕组2是指每极每相槽数为分数的绕组。分数槽绕组2包括预成型的多个U型导线20(例如发卡型导线、Hairpin)。
图2A和图2B示意性地示出了用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分数槽绕组结构中的U型导线20。可以看出,每个U型导线20都包括两个腿部210、连接所述两个腿部210的连接端220以及从所述两个腿部210向远离连接端220的方向延伸的两个自由端230。所述两个腿部210包括第一腿部211和第二腿部212。所述两个自由端230包括第一自由端231和第二自由端232。第一自由端231从第一腿部211向外延伸,第二自由端232从第二腿部212向外延伸。
结合图1可以看出,所述多个U型导线20沿相同的方向插入所述多个槽11内。在此,U型导线20例如都沿着从铁芯1的第一侧12向第二侧13的方向插入所述多个槽11内,使得U型导线20的连接端220都位于铁芯1的第一侧12处,U型导线20的自由端230都位于铁芯1的第二侧13处。U型导线20的腿部210被容纳在槽11内,从而形成有效边。各U型导线20的两个腿部210之间的槽跨距不一致,即各U型导线20的连接端220在铁芯1的第一侧12跨越的槽数不一致、或者所述各U型导线20的两个腿部210之间的槽数不一致。分别属于所述多个U型导线20中任意两个相邻U型导线20的两个相邻的腿部210之间的槽跨距都相等。所述两个相邻的腿部210通过从其延伸的自由端230彼此导电地连接。本文中所指的“相邻”表示电路连接关系上的相邻,而非物理位置上的相邻。
由此,能够简化分数槽绕组结构的端部结构。在利用U型导线20形成分数槽绕组2的情况下,根据常规的布线方式,各U型导线20的自由端230需要跨越不同的槽数,使得所述多个U型导线20的自由端230一起形成较为复杂的端部结构。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各U型导线20的两个腿部210之间的槽跨距不一致的情况下,实现分别属于所述多个U型导线20中任意两个相邻U型导线20的两个相邻的腿部210之间的槽跨距都相等。因此,与常规的布线方式相比,尽管多个U型导线20的连接端220具有在一定程度上复杂化的布置结构,但多个U型导线20的自由端230能够具有整齐规律的布置结构。这有利于整体上减小分数槽绕组结构的端部体积。
这种分数槽绕组结构尤其便于制造。具体而言,在按照根据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布线规则将各个U型导线20按顺序排列并插入槽11内之后,需要对U型导线20的自由端230进行扭转,使得相邻的U型导线20的自由端230彼此邻近,以便于在相邻的U型导线20的自由端230之间形成导电连接。该导电连接例如可通过将相邻的U型导线20的自由端230焊接在一起来实现,自由端230也可称为焊接端。图2A示意性地示出了在扭转操作之前的U型导线20,图2B示意性地示出了经过扭转操作之后的U型导线20。通过使U型导线20的自由端230具有整齐规律的布置结构,尤其能够简化分数槽绕组结构的制造过程中的扭转步骤。这种整齐规律的布置结构还能够简化焊接操作,避免焊接工具的复杂运动轨迹。因此,这种分数槽绕组结构有助于实现自动化大批量生产。
应理解,在本实用新型中“各U型导线的两个腿部之间的槽跨距不一致”表示各U型导线的两个腿部之间的槽跨距不是完全相同的。即,所述多个U型导线中的任一U型导线的两个腿部之间的槽跨距与所述多个U型导线中的至少一个另外的U型导线的两个腿部之间的槽跨距不相等。或者说,所述多个U型导线包括多种两个腿部之间跨距不一样的U型导线。两个腿部之间的槽跨距是指沿相同的圆周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槽跨距。
优选地,所述分数槽绕组2可布置成多层绕组,使得所述多个U型导线20的自由端230布置成围绕中心轴线L的至少两个层。所述多层绕组围绕中心轴线L沿圆周径向布置。如图1所示,所述多个U型导线20的自由端230围绕中心轴线L布置成4层。位于沿径向向外顺序的奇数层内的自由端230都沿第一圆周方向扭转并绕中心轴线L跨越相同的角度,位于沿径向向外顺序的偶数层内的自由端230都沿第二圆周方向扭转并绕中心轴线L跨越相同的角度。在此,第一圆周方向为从第二侧13向第一侧12看的逆时针方向,第二圆周方向为从第二侧13向第一侧12看的顺时针方向。在另外的实施例中,也可使第一圆周方向为从第二侧13向第一侧12看的顺时针方向,第二圆周方向为从第二侧13向第一侧12看的逆时针方向。
因此,在对U型导线20的自由端230进行扭转操作的过程中,可同步地扭转位于同一层内的自由端230,使用的扭转工具可具有较简单的结构。这特别有利于以较低的成本实现自动化大批量生产。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从所述两个相邻的腿部210延伸的自由端230可分别朝向彼此沿相反的方向扭转并绕中心轴线L跨越相同的角度以便彼此导电地连接。这进一步有利于使U型导线20的自由端230具有整齐规律的布置结构。在该实施例中,从所述两个相邻的腿部210延伸的自由端230分别跨越所述两个相邻的腿部210之间的槽跨距的50%。在另外的实施例中,从所述两个相邻的腿部210延伸的自由端230也可分别相对于彼此沿相反的圆周方向扭转并绕中心轴线L跨越不同的角度。例如,从所述两个相邻的腿部210延伸的两个自由端230中的一个可跨越所述两个相邻的腿部210之间的槽跨距的25%,而相应的另一个则跨越所述两个相邻的腿部210之间的槽跨距的75%。或者,从所述两个相邻的腿部210延伸的自由端230中的一个可跨越所述两个相邻的腿部210之间的槽跨距的1/3,而相应的另一个则跨越所述两个相邻的腿部210之间的槽跨距的2/3。
使各U型导线20的两个腿部210之间的槽跨距不一致可方便地通过将U型导线20预成型为具有不同的形状来实现。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多个U型导线20包括至少三种不同形状的U型导线20。在不同形状的U型导线20中,两个腿部210之间的槽跨距互不相同。即,所述不同形状的U型导线20中的任意两者的连接端220在铁芯1的第一侧12跨越的槽数不相同、或者所述不同形状的U型导线20的两个腿部210之间的槽数不一致。利用至少三种不同形状的U型导线20,有助于使U型导线20的自由端230具有整齐规律的布置结构,使得分数槽绕组结构的槽数和极数的选择范围能够更广。
作为示例,图3A、3B和3C分别示出了三种不同形状的U型导线20。这三种不同形状的U型导线20可被插入同一铁芯1的槽11内,以形成分数槽绕组2。可以看出,这三种不同形状的U型导线20的构型相似,但它们的腿部210之间间距互不相同,从而在将这三种不同形状的U型导线20插入铁芯1的槽11内时,它们的连接端220跨越的槽数也相应地互不相同。
优选地,U型导线20为扁线。U型导线20可具有大致矩形的横截面。由此,能够提高槽满率,降低分数槽绕组2的电阻,提升电机的功率密度以及改善散热。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能够充分结合分数槽绕组与扁线绕组的优势,特别是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在大批量生产中实现这种结合。
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分数槽绕组结构的U型导线的排布图。
分数槽绕组2在此形成为三相绕组,其例如包括U相绕组、V相绕组和W相绕组。在图4中,以不用颜色示出了不同相位的绕组。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分数槽绕组2也可形成为单相绕组、双相绕组等。
在该实施例中,铁芯1可设有96个槽11,所述96个槽11围绕分数槽绕组结构的中心轴线L沿圆周方向排列(参见图1)。为了清楚起见,图4中示意性地将96个槽11以展开的方式分为上下两个部分示出,以完整地显示分数槽绕组结构的96个槽11。如上文所述,分数槽绕组2包括预成型的多个U型导线20,每个U型导线20都包括两个腿部210、连接端220以及两个自由端230。所述多个U型导线20都沿相同方向插入槽11内。U型导线20的自由端230被扭转,以便在相邻的U型导线20的自由端230之间形成导电连接。该导电连接例如可通过将相邻的U型导线20的自由端230焊接在一起来实现。在图4中,腿部210用圆点表示,连接端220用实线表示,自由端230用虚线表示,位于相邻两个腿部210之间的虚线表示从这两个腿部210延伸的两个自由端230。为了清楚起见,图4中未示出相邻的自由端230之间的焊接点。分数槽绕组2的极数为44。在此,分数槽绕组2的槽数与极数的最小公倍数为1056。优选地,分数槽绕组2的槽数与极数的最小公倍数至少为1056。特别地,槽数相对于槽数与极数的最小公倍数之比在1/11以下。这有利于减小齿槽转矩,降低噪音。另外,分数槽绕组2的槽数与极数的最大公约数为4。特别是,分数槽绕组2的槽数与极数的最大公约数可在4以上,这也有利于减小电机的噪声。因此,分数槽绕组2设置为96槽44极绕组是特别有利的。
可以看出,该分数槽绕组2的每极每相槽数不是整数。特别是,分数槽绕组结构的每极每相槽数与2之积不为整数。在这种情况下,常规的布线方式将使得分数槽绕组2的自由端230具有复杂的结构和较大的体积。特别是在分数槽绕组2设置为96槽44极三相绕组的情况下,常规的布线方式将使得各U型导线20的自由端230的槽跨距相差非常大。这不仅使分数槽绕组2的端部结构复杂、体积大,而且使得自由端230的扭转操作复杂化,甚至难以实现自动化的扭转操作。另外,还会提高后续的制造步骤、例如焊接操作的难度。
结合图1和图4可以看出,U型导线20可围绕中心轴线L排列成沿径向的多个圈,不同的圈中属于同一相绕组的U型导线20彼此串联。特别是,分数槽绕组结构的每极每相槽数与U型导线20的圈数之积不为整数。
如图4所示,U型导线20排列成2圈,从而形成4层导线层,即沿径向从内至外的第1层L1、第2层L2、第3层L3和第4层L4。
位于第1层和第3层内的自由端230都沿第一圆周方向扭转并绕中心轴线L跨越相同的角度,位于第2层和第4层内的自由端230都沿第二圆周方向扭转并绕中心轴线L跨越相同的角度。在此,各U型导线20的自由端230都在铁芯1的第二侧13跨越1个槽11或者说槽跨距为1。可以看出,在该实施例中,对于分别属于所述多个U型导线20中任意两个相邻U型导线20的两个相邻的腿部210,从所述两个相邻的腿部210延伸的自由端230分别绕中心轴线L跨越相同的角度,并分别跨越所述两个相邻的腿部210之间的槽跨距的50%。在另外的实施例中,从所述两个相邻的腿部210延伸的自由端230也可分别相对于彼此沿相反的圆周方向扭转并绕中心轴线L跨越不同的角度。例如,在与图4所示的实施例相似的示例性实施例中,位于第1层内的自由端230可都沿第一圆周方向扭转并绕中心轴线L跨越0.5个槽、即跨越与0.5个槽对应的角度,位于第2层内的自由端230可都沿第二圆周方向扭转并绕中心轴线L跨越1.5个槽、即跨越与1.5个槽对应的角度。在这种情况下,位于第3层内的自由端230可与位于第1层内的自由端230一样都沿第一圆周方向扭转并绕中心轴线L跨越0.5个槽、即跨越与0.5个槽对应的角度,位于第4层内的自由端230可与位于第2层内的自由端230一样都沿第二圆周方向扭转并绕中心轴线L跨越1.5个槽、即跨越与1.5个槽对应的角度,由此可使得位于沿径向向外顺序的奇数层内的自由端230都沿第一圆周方向扭转并绕中心轴线L跨越相同的角度,并且位于沿径向向外顺序的偶数层内的自由端230都沿第二圆周方向扭转并绕中心轴线L跨越相同的角度。或者,也可使位于第3层内的自由端230绕中心轴线L跨越与位于第1层内的自由端230不一样的角度、例如跨越与1个槽对应的角度,并且位于第4层内的自由端230绕中心轴线L跨越与位于第2层内的自由端230不一样的角度、例如跨越与1个槽对应的角度。
下面结合图5进一步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分数槽绕组结构。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图4所示的分数槽绕组结构的U相绕组的U型导线20的排布图。在此,腿部210用圆点表示,连接端220用实线表示,自由端230用虚线表示。在该实施例中,相邻的自由端230例如被焊接在一起,图5中以方块示意性地示出了自由端230之间的焊接点,实线表示的连接端220与所述焊接点在空间中位于不同的高度(沿垂直于纸面方向)处。
U相绕组包括引入导线30、引出导线40和至少一个U型导线20,所述至少一个U型导线20串联地连接在引入导线30与引出导线40之间。U相绕组可由引入导线30、引出导线40和所述至少一个U型导线20组成,从而简化制造过程。
U相绕组的U型导线20基本上围绕中心轴线L排列成2圈,从而形成4层导线层,即沿径向从内至外的第1层L1、第2层L2、第3层L3和第4层L4。
U相绕组的U型导线20可包括不同形状的第一U型导线、第二U型导线和第三U型导线。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U型导线的两个腿部210之间的槽跨距为2,第二U型导线的两个腿部210之间的槽跨距为3,第三U型导线的两个腿部210之间的槽跨距为7。可以看出,对于不同形状的U型导线20,两个腿部210的槽跨距的差异较大。例如,第三U型导线的两个腿部210之间的槽跨距大于第一U型导线的两个腿部210之间的槽跨距的3倍。
以U相绕组的第1-3个U型导线20为例。如图5所示,U相绕组的第1个U型导线21为第二U型导线,其从第一侧12插入第3槽和第6槽。U相绕组的第2个U型导线22为第一U型导线,其从第一侧12插入第8槽和第10槽。U相绕组的第3个U型导线23为第三U型导线,其从第一侧12插入第12槽和第19槽。
第1个U型导线21的第一自由端231(如图2B所示)沿顺时针方向(即在图5中沿向左的方向)扭转,并跨越1个槽11,以便与引入导线30导电连接。第1个U型导线21的第二自由端232(如图2B所示)从第6槽处开始沿逆时针方向(即在图5中沿向右的方向)扭转,并跨越1个槽,在第7槽处终止。第2个U型导线22的第一自由端231从第8槽处开始沿顺时针方向扭转,并跨越1个槽,在第7槽处终止。由此,可便于在第1个U相的U型导线21的第二自由端232与相邻的第2个U相的U型导线22的第一自由端231之间形成导电连接。特别是,可在第7槽处,将第1个U相的U型导线21的第二自由端232与第2个U相的U型导线22的第一自由端231焊接在一起。类似地,第2个U相的U型导线22的第二自由端232从第10槽处开始沿逆时针方向扭转,并跨越1个槽,在第11槽处终止。第3个U型导线23的第一自由端231从第12槽处开始沿顺时针方向扭转,并跨越1个槽,在第11槽处终止。因此,可方便地将第2个U相的U型导线22的第二自由端232与相邻的第3个U相的U型导线23的第一自由端231焊接在一起。U相绕组的其它U型导线20类似地如图5所示地布置。
回到图4,分数槽绕组2的V相绕组和W相绕组与U相绕组类似地布置,其中,V相绕组相对于U相绕组偏移16个槽11,W相绕组相对于U相绕组偏移32个槽11。
应理解,在本文中,表述“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应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文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文中,“轴向”、“周向”、“径向”、“圆周方向”都是相对于分数槽绕组结构的中心轴线而言。
尽管上文已经描述了具体实施方案,但这些实施方案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范围,即使仅相对于特定特征描述单个实施方案的情况下也是如此。本实用新型公开中提供的特征示例意在进行举例说明,而非限制,除非做出不同表述。在具体实施中,可根据实际需求,在技术上可行的情况下,可以将多项特征彼此组合。特别是,不同的实施例中的特征也可相互组合。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各种替换、变更和改造也可被构想出来。
Claims (8)
1.一种分数槽绕组结构,其中,所述分数槽绕组结构包括:
铁芯(1),其设有围绕分数槽绕组结构的中心轴线(L)沿圆周方向排列的多个槽(11),所述槽(11)从铁芯(1)的第一侧(12)贯通至与第一侧(12)相反的第二侧(13);以及
分数槽绕组(2),其包括预成型的多个U型导线(20),每个U型导线(20)都包括两个腿部(210)、连接所述两个腿部(210)的连接端(220)以及从所述两个腿部(210)向远离连接端(220)的方向延伸的两个自由端(230),所述多个U型导线(20)都沿相同方向插入槽(11)内,使得连接端(220)都位于铁芯(1)的第一侧(12)处,自由端(230)都位于铁芯(1)的第二侧(13)处,
其中,各U型导线(20)的两个腿部(210)之间的槽跨距不一致,分别属于所述多个U型导线(20)中任意两个相邻U型导线(20)的两个相邻的腿部(210)之间的槽跨距都相等,所述两个相邻的腿部(210)通过从其延伸的自由端(230)彼此导电地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数槽绕组结构,其中,
所述分数槽绕组(2)布置成多层绕组,使得所述多个U型导线(20)的自由端(230)布置成围绕中心轴线(L)的至少两个层,其中,位于所述至少两个层中的沿径向向外顺序的奇数层内的自由端(230)都沿第一圆周方向扭转并绕中心轴线(L)跨越相同的角度,位于所述至少两个层中的沿径向向外顺序的偶数层内的自由端(230)都沿第二圆周方向扭转并绕中心轴线(L)跨越相同的角度,其中,第一圆周方向为从第二侧(13)向第一侧(12)看的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中的一个,第二圆周方向为从第二侧(13)向第一侧(12)看的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中的另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数槽绕组结构,其中,
从所述两个相邻的腿部(210)延伸的自由端(230)分别朝向彼此沿相反的方向扭转并绕中心轴线(L)跨越相同的角度以便彼此导电地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数槽绕组结构,其中,
所述多个U型导线(20)包括至少三种不同形状的U型导线(20),其中,对于不同形状的U型导线(20),两个腿部(210)之间的槽跨距互不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数槽绕组结构,其中,
所述多个槽(11)为96个槽(11);
分数槽绕组(2)的极数为44;
分数槽绕组(2)形成为三相绕组;
所述多个U型导线(20)中任意两个相邻U型导线(20)的两个相邻的腿部(210)之间的槽跨距都为2;
所述多个U型导线(20)包括:两个腿部(210)之间的槽跨距为2的第一U型导线(20)、两个腿部(210)之间的槽跨距为3的第二U型导线(20)以及两个腿部(210)之间的槽跨距为7的第三U型导线(20)。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数槽绕组结构,其中,
分数槽绕组结构的每极每相槽数与2之积不为整数;和/或
U型导线(20)围绕中心轴线(L)排列成沿径向的多个圈,分数槽绕组结构的每极每相槽数与U型导线(20)的圈数之积不为整数;和/或
分数槽绕组结构的槽数相对于所述槽数与分数槽绕组结构的极数的最小公倍数之比在为1/11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数槽绕组结构,其中,
U型导线(20)为扁线。
8.一种分数槽电机,其中,所述分数槽电机包括转子和定子,所述定子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分数槽绕组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182362.XU CN217956809U (zh) | 2022-08-18 | 2022-08-18 | 分数槽绕组结构及分数槽电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182362.XU CN217956809U (zh) | 2022-08-18 | 2022-08-18 | 分数槽绕组结构及分数槽电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956809U true CN217956809U (zh) | 2022-12-02 |
Family
ID=842312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182362.XU Active CN217956809U (zh) | 2022-08-18 | 2022-08-18 | 分数槽绕组结构及分数槽电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956809U (zh) |
-
2022
- 2022-08-18 CN CN202222182362.XU patent/CN21795680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126147B2 (ja) | 3相交流電動機 | |
JP2024539338A (ja) | モータ固定子及びそれを用いるモータ | |
CN111181264A (zh) |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 |
JP2005312278A (ja) | 回転電機の集中巻き型ステータコイル | |
CN114552810A (zh) | 定子组件、具有其的电机及车辆 | |
CN219611465U (zh) | 扁线电机的定子 | |
JP2010252611A (ja) | ステータ、及びステータ製造方法 | |
CN112531933A (zh) |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 |
CN112332565A (zh) |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 |
CN217956809U (zh) | 分数槽绕组结构及分数槽电机 | |
CN111564919A (zh) | 一种电机定子绕组、电机定子及电机 | |
CN213585304U (zh) |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 |
CN212462917U (zh) | 一种电机定子绕组、电机定子及电机 | |
CN214412445U (zh) | 一种电机定子绕组、电机定子及电机 | |
CN110784046A (zh) | 定子组件及具有该定子组件的电机 | |
CN112332566A (zh) |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 |
CN112467898A (zh) |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 |
CN112332564A (zh) |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 |
CN117639340A (zh) | 分数槽绕组结构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分数槽电机 | |
CN111478487A (zh) |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 |
CN111478485A (zh) |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 |
CN111211625A (zh) |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 |
CN214124962U (zh) |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 |
CN212114942U (zh) |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 |
CN212085913U (zh) |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