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51989U - 一种格构柱的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格构柱的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651989U CN217651989U CN202221505888.0U CN202221505888U CN217651989U CN 217651989 U CN217651989 U CN 217651989U CN 202221505888 U CN202221505888 U CN 202221505888U CN 217651989 U CN217651989 U CN 21765198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ttice column
- reinforcement cage
- connect
- lug
- platfor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一种格构柱的连接装置,包括钢筋笼、若干吊耳、钢丝绳以及支撑装置,所述钢筋笼与格构柱同轴设置且位于格构柱的外侧,所述钢筋笼和格构柱的上端均位于所述支撑装置的上侧,下端均穿过所述支撑装置位于地下,若干所述吊耳沿所述格构柱的外周面均匀分布,所述钢丝绳的一端通过卸扣连接于所述吊耳,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钢筋笼。本设计施工时间短、运行成本低、下放稳定、可靠性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工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格构柱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施工工艺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在一些市政基坑工程中,基坑跨度较大,为提高基坑围护结构支撑体系的稳定性,在基坑中间设计格构柱,柱下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工艺。
格构柱和柱下基础为两道独立工序,对于深度较浅或者格构柱垂直度要求不高的基坑,一般采用“后插法”,即柱下基础桩内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再将格构柱插入浇筑完成的桩基础中,而对于深度较深,垂直度要求较高的基坑,采用“先插法”施工,即柱下基础成孔完成后,将格构柱同钢筋笼连成一个整体,同时下放入孔内,最后浇筑桩基混凝土。
“先插法”工艺中涉及了钢筋笼与格构柱对接,一般对接采用钢筋焊接的方式来将钢筋笼和格构柱对接,此种方法虽然能够很好的完成对接,但在长期的施工中也暴露了诸多问题,例如焊接时间过长,且焊接完成后为了确保对接安全需要等焊点位置冷却后再下放钢筋笼和格构柱,严重影响此工序的施工进度;焊接浪费钢筋原材,在焊接过程中需要特定的钢筋打弯,对原材损耗较大;格构柱的垂直度不能自主调整,受打弯钢筋的打弯角度影响,格构柱和钢筋笼采用钢筋连接后,打弯角度不一致导致格构柱不垂直,且下放过程中钢筋笼剐蹭孔壁也会影响格构柱垂直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格构柱焊接时间长、耗材多、下放时不稳定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施工时间短、运行成本低、下放稳定的格构柱的连接装置。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格构柱的连接装置,包括钢筋笼、若干吊耳、钢丝绳以及支撑装置,所述钢筋笼与格构柱同轴设置且位于格构柱的外侧,所述钢筋笼和格构柱的上端均位于所述支撑装置的上侧,下端均穿过所述支撑装置位于地下,若干所述吊耳沿所述格构柱的外周面均匀分布,所述钢丝绳的一端通过卸扣连接于所述吊耳,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钢筋笼。
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穿杆、互相平行的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所述格构柱的上端设置有吊筋,所述穿杆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平台的上侧,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钢筋笼、吊筋后位于所述第二平台的上侧。
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钢套筒,所述钢套筒位于所述第一平台、第二平台之间,所述钢套筒与所述钢筋笼同轴设置且位于所述钢筋笼的外侧。
所述吊筋的端面由上至下开设有吊装孔、定位孔,所述穿杆位于所述定位孔内。
所述格构柱包括立柱、缀板,所述缀板连接于所述立柱的四个侧面且沿所述立柱的四个侧面由上至下间隔设置,若干所述吊耳分别连接于所述缀板的两侧,所述吊筋连接于所述立柱的上端。
所述吊耳用于安装卸扣的穿孔位于所述吊耳的中心处。
位于相对面的两个所述缀板的左右两侧连接有所述吊耳。
所述钢筋笼包括多个主筋、加劲筋以及多个螺旋筋,多个所述主筋呈圆周间隔分布,所述加劲筋呈圆环状且连接于所述主筋内侧,多个所述螺旋筋由上至下间隔设置于所述主筋的外侧,所述钢丝绳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卸扣,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加劲筋。
所述加劲筋设置为双层。
所述卸扣包括扣体和销轴,所述吊耳位于所述扣体的中心处,所述销轴依次穿过所述扣体的一端、吊耳、扣体的另一端后与所述扣体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一种格构柱的连接装置中,钢丝绳绑定在格构柱上的吊耳和钢筋笼之间,通过钢丝绳将格构柱与钢筋笼连接,吊耳圆周分布在格构柱上,在格构柱自身重量下沉时,四周的钢丝绳被拉直,格构柱受力均匀,实现格构柱自垂。因此,本实用新型施工时间短、运行成本低、下放稳定。
2、本实用新型一种格构柱的连接装置中,通过设置穿杆,在格构柱与钢筋笼连接后,并竖直吊装放入孔内时,穿杆穿过吊筋的定位孔内并搁置在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上,可以支撑格构柱和钢筋笼并实现对格构柱高度的限位,使格构柱恰好位于设计标高,且防止钢筋笼上浮。因此,本实用新型可靠性高。
3、本实用新型一种格构柱的连接装置中,通过设置双层加劲筋,增加加劲筋的强度,防止钢丝绳拉力过大导致钢筋笼变形,通过设置卸扣,使格构柱在吊起过程中钢丝绳不产生移动,使下放过程更加稳定、安全。因此,本实用新型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格构柱、钢丝绳、钢筋笼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格构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格构柱的俯视示意图。
图5是钢筋笼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卸扣的爆炸示意图。
图中:格构柱1、立柱11、缀板12、吊筋13、钢筋笼2、主筋21、加劲筋22、螺旋筋23、吊耳3、钢丝绳4、支撑装置5、第一平台51、第二平台52、钢套筒53、穿杆54、吊装孔55、定位孔56、卸扣6、扣体61、销轴6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至图6,一种格构柱的连接装置,包括钢筋笼2、若干吊耳3、钢丝绳4以及支撑装置5,所述钢筋笼2与格构柱1同轴设置且位于格构柱1的外侧,所述钢筋笼2和格构柱1的上端均位于所述支撑装置5的上侧,下端均穿过所述支撑装置5且位于地下,若干所述吊耳3沿所述格构柱1的外周面均匀分布,所述钢丝绳4的一端通过卸扣6连接于所述吊耳3,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钢筋笼2。
所述支撑装置5包括穿杆54、互相平行的第一平台51和第二平台52,所述格构柱1的上端设置有吊筋13,所述穿杆54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平台51的上侧,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钢筋笼2、吊筋13后位于所述第二平台52的上侧。
所述支撑装置5还包括钢套筒53,所述钢套筒53位于所述第一平台51、第二平台52之间,所述钢套筒53与所述钢筋笼2同轴设置且位于所述钢筋笼2的外侧。
所述吊筋13的端面由上至下开设有吊装孔55、定位孔56,所述穿杆54位于所述定位孔56内。
所述格构柱1包括立柱11、缀板12,所述缀板12连接于所述立柱11的四个侧面且沿所述立柱11的四个侧面由上至下间隔设置,若干所述吊耳3分别连接于所述缀板12的两侧,所述吊筋13连接于所述立柱11的上端。
所述吊耳3用于安装卸扣6的穿孔位于所述吊耳3的中心处。
位于相对面的两个所述缀板12的左右两侧连接有所述吊耳3。
所述钢筋笼2包括多个主筋21、加劲筋22以及多个螺旋筋23,多个所述主筋21呈圆周间隔分布,所述加劲筋22呈圆环状且连接于所述主筋21内侧,多个所述螺旋筋23由上至下间隔设置于所述主筋21的外侧,所述钢丝绳4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卸扣6,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加劲筋22。
所述加劲筋22设置为双层。
所述卸扣6包括扣体61和销轴62,所述吊耳3位于所述扣体61的中心处,所述销轴62依次穿过所述扣体61的一端、吊耳3、扣体61的另一端后与所述扣体61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说明如下:
首先将吊装绳穿过吊筋13的吊装孔55,将格构柱1吊起并使其竖直,将钢丝绳4的一端绑在钢筋笼2的加劲筋22上,将另一端绑在卸扣6上,将卸扣6安装在吊耳3上,安装好后,将格构柱1慢慢下放至钢套筒53内,当格构柱1和钢筋笼2下放至设计标高时,将穿杆54穿过吊筋13的定位孔56并搁置于第一平台51和第二平台52上,此时,格构柱1的下放过程结束。
实施例1:
参见图1至图6,一种格构柱的连接装置,包括钢筋笼2、若干吊耳3、钢丝绳4以及支撑装置5,所述钢筋笼2与格构柱1同轴设置且位于格构柱1的外侧,所述钢筋笼2和格构柱1的上端均位于所述支撑装置5的上侧,下端均穿过所述支撑装置5且位于地下,若干所述吊耳3沿所述格构柱1的外周面均匀分布,所述钢丝绳4的一端通过卸扣6连接于所述吊耳3,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钢筋笼2。
所述支撑装置5包括穿杆54、互相平行的第一平台51和第二平台52,所述格构柱1的上端设置有吊筋13,所述穿杆54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平台51的上侧,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钢筋笼2、吊筋13后位于所述第二平台52的上侧。
所述支撑装置5还包括钢套筒53,所述钢套筒53位于所述第一平台51、第二平台52之间,所述钢套筒53与所述钢筋笼2同轴设置且位于所述钢筋笼2的外侧。
所述吊筋13的端面由上至下开设有吊装孔55、定位孔56,所述穿杆54位于所述定位孔56内。
所述格构柱1包括立柱11、缀板12,所述缀板12连接于所述立柱11的四个侧面且沿所述立柱11的四个侧面由上至下间隔设置,若干所述吊耳3分别连接于所述缀板12的两侧,所述吊筋13连接于所述立柱11的上端。
所述吊耳3用于安装卸扣6的穿孔位于所述吊耳3的中心处。
位于相对面的两个所述缀板12的左右两侧连接有所述吊耳3。
所述钢筋笼2包括多个主筋21、加劲筋22以及多个螺旋筋23,多个所述主筋21呈圆周间隔分布,所述加劲筋22呈圆环状且连接于所述主筋21内侧,多个所述螺旋筋23由上至下间隔设置于所述主筋21的外侧,所述钢丝绳4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卸扣6,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加劲筋22。
所述加劲筋22设置为双层。
所述卸扣6包括扣体61和销轴62,所述吊耳3位于所述扣体61的中心处,所述销轴62依次穿过所述扣体61的一端、吊耳3、扣体61的另一端后与所述扣体61相连接。
Claims (10)
1.一种格构柱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筋笼(2)、若干吊耳(3)、钢丝绳(4)以及支撑装置(5),所述钢筋笼(2)与格构柱(1)同轴设置且位于格构柱(1)的外侧,所述钢筋笼(2)和格构柱(1)的上端均位于所述支撑装置(5)的上侧,下端均穿过所述支撑装置(5)位于地下,若干所述吊耳(3)沿所述格构柱(1)的外周面均匀分布,所述钢丝绳(4)的一端通过卸扣(6)连接于所述吊耳(3),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钢筋笼(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格构柱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5)包括穿杆(54)、互相平行的第一平台(51)和第二平台(52),所述格构柱(1)的上端设置有吊筋(13),所述穿杆(54)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平台(51)的上侧,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钢筋笼(2)、吊筋(13)后位于所述第二平台(52)的上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格构柱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5)还包括钢套筒(53),所述钢套筒(53)位于所述第一平台(51)、第二平台(52)之间,所述钢套筒(53)与所述钢筋笼(2)同轴设置且位于所述钢筋笼(2)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格构柱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筋(13)的端面由上至下开设有吊装孔(55)、定位孔(56),所述穿杆(54)位于所述定位孔(56)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格构柱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构柱(1)包括立柱(11)、缀板(12),所述缀板(12)连接于所述立柱(11)的四个侧面且沿所述立柱(11)的四个侧面由上至下间隔设置,若干所述吊耳(3)分别连接于所述缀板(12)的两侧,所述吊筋(13)连接于所述立柱(11)的上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格构柱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耳(3)用于安装卸扣(6)的穿孔位于所述吊耳(3)的中心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格构柱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相对面的两个所述缀板(12)的左右两侧连接有所述吊耳(3)。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格构柱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笼(2)包括多个主筋(21)、加劲筋(22)以及多个螺旋筋(23),多个所述主筋(21)呈圆周间隔分布,所述加劲筋(22)呈圆环状且连接于所述主筋(21)内侧,多个所述螺旋筋(23)由上至下间隔设置于所述主筋(21)的外侧,所述钢丝绳(4)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卸扣(6),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加劲筋(2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格构柱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劲筋(22)设置为双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格构柱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扣(6)包括扣体(61)和销轴(62),所述吊耳(3)位于所述扣体(61)的中心处,所述销轴(62)依次穿过所述扣体(61)的一端、吊耳(3)、扣体(61)的另一端后与所述扣体(61)相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505888.0U CN217651989U (zh) | 2022-06-15 | 2022-06-15 | 一种格构柱的连接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505888.0U CN217651989U (zh) | 2022-06-15 | 2022-06-15 | 一种格构柱的连接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651989U true CN217651989U (zh) | 2022-10-25 |
Family
ID=836851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505888.0U Active CN217651989U (zh) | 2022-06-15 | 2022-06-15 | 一种格构柱的连接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65198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613761A (zh) * | 2022-10-31 | 2023-01-17 | 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 钢筋笼扩张组件及钢筋笼内安装箱型钢柱的施工方法 |
-
2022
- 2022-06-15 CN CN202221505888.0U patent/CN21765198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613761A (zh) * | 2022-10-31 | 2023-01-17 | 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 钢筋笼扩张组件及钢筋笼内安装箱型钢柱的施工方法 |
CN115613761B (zh) * | 2022-10-31 | 2024-06-07 | 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 钢筋笼扩张组件及钢筋笼内安装箱型钢柱的施工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387267B (zh) | 一种地连墙钢筋笼安全吊装下放方法 | |
CN106703420A (zh) | 大跨度球节点球面网架群拔杆吊装施工工法 | |
CN213834278U (zh) | 旋挖桩大直径超长钢筋笼吊装辅助装置 | |
CN106276577A (zh) | 一种框架独立基础的吊架及操作方法 | |
CN217651989U (zh) | 一种格构柱的连接装置 | |
CN111908320B (zh) | 超深地下连续墙吊装用钢丝绳快速转换方法 | |
CN110904956B (zh) | 灌注桩施工工艺 | |
CN106121040A (zh) | 一种焊接格构柱装置及焊接方法 | |
CN113981961A (zh) | 深水裸岩的驳船式植桩方法 | |
CN111021343A (zh) | 立柱桩的施工方法 | |
CN218027231U (zh) | 一种用于下放挂篮底篮的简易装置 | |
CN110747875A (zh) | 一种旋流池沉井施工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法 | |
WO2023173676A1 (zh) | 用于超深地下连续墙的空间桁架支撑平台、系统及方法 | |
CN214935303U (zh) | 钢筋笼的吊装装置 | |
CN112193984B (zh) | 钢筋笼吊运及固定装置与钢筋笼吊放方法 | |
CN214401746U (zh) | 逆作法一柱一桩施工结构 | |
CN116332057A (zh) | 一种用于地铁明挖车站围护结构钢筋笼吊点的施工方法 | |
CN211283412U (zh) | 一种预制混凝土梁的吊装装置 | |
CN111827262A (zh) | 一种折线形不规则地下连续墙的施工工法 | |
CN112340596A (zh) | 钢筋笼的吊装装置及其吊装方法 | |
CN209179519U (zh) | 一种体育馆顶吊辅助安装用的桁架拼接钢结构胎架 | |
CN112554082A (zh) | 一种桥梁加固桥下狭小空间新增桩基钢筋笼吊装的方法 | |
CN218060325U (zh) | 一种钢筋笼吊装工具 | |
CN113582040A (zh) | 一种自平衡的大跨度网架提升结构及提升方法 | |
CN221546425U (zh) | 一种免拆栈桥板的板底钢骨柱安装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