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23056U - 进气管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进气管和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623056U CN217623056U CN202120963324.0U CN202120963324U CN217623056U CN 217623056 U CN217623056 U CN 217623056U CN 202120963324 U CN202120963324 U CN 202120963324U CN 217623056 U CN217623056 U CN 21762305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inlet
- air
- pipe
- vehicle
- she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进气管和车辆。所述进气管包括用于流通气流的通道以及围成所述通道的管壳(1),所述管壳(1)在所述通道的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进口(2)和出口(3),所述管壳(1)的进口(2)能够装配到车辆的通风盖板的进气口,所述管壳(1)的出口(3)能够装配到所述车辆的空调单元的进气口,所述管壳(1)包括除水结构(4),所述除水结构(4)设置为能够去除所述通道中的所述气流所掺杂的液体。所述进气管在管壳上设置除水结构,使得进气管能够集进气和除水功能于一体,有利于及时去除所述气流中掺杂的液体,从而保证了乘员舱的乘坐舒适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进气管和车辆。
背景技术
传统车辆大多具备钣金流水槽结构,塑料材质的通风盖板(其中,通风盖板包括气格栅)安装在钣金流水槽的上方。在正常行驶过程中,如果遇到下雨天气,雨水会从前风窗玻璃经由钣金流水槽排至乘客舱外,但是,当雨量过大或者受大风影响时,雨水会不可避免地会从通风盖板的气格栅通过空调的进气口进入到空调主机,进而经由空调风道进入到乘客舱,严重影响了乘员舱的乘坐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进气管和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车辆因雨水从通风盖板经由空调漏到乘客舱而造成舒适性不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包括用于流通气流的通道以及围成所述通道的管壳,所述管壳在所述通道的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进口和出口,所述管壳的进口能够装配到车辆的通风盖板的进气口,所述管壳的出口能够装配到所述车辆的空调单元的进气口,所述管壳包括除水结构,所述除水结构设置为能够去除所述通道中的所述气流所掺杂的液体。
可选的,所述管壳为偏离所述管壳的进口和所述管壳的出口之间的连线所在的直线进行弯折设置,在所述管壳的弯折处,所述管壳的远离所述直线的外凸管壁上设置有漏水孔,以形成所述除水结构。
可选的,所述管壳为U型管壳或者是V型管壳。
可选的,所述U型管壳的所述外凸管壁设置为自所述U型管壳的周向方向上的两侧沿靠近彼此的方向逐渐向外凸起的阶梯结构。
可选的,所述进气管在所述管壳的进口处设置有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包括第一安装孔,以使得紧固件能够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并且装配到所述通风盖板,进而使得所述管壳能够紧固装配到所述通风盖板。
可选的,所述管壳的进口能够通过第一密封件密封地抵住所述通风盖板,以使得所述管壳的进口密封装配到所述通风盖板的进气口。
可选的,所述进气管在所述管壳的出口处设置有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包括第二安装孔,以使得紧固件能够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并且装配到所述空调单元,进而使得所述管壳能够紧固装配到所述空调单元。
可选的,所述管壳的出口能够通过第二密封件密封地抵住所述空调单元,以使得所述管壳的出口密封装配到所述空调单元的进气口。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所述的进气管。
可选的,所述车辆包括通风盖板和空调单元,所述管壳的进口装配到车辆的通风盖板的进气口,所述管壳的出口装配到所述车辆的空调单元的进气口。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进气管通过管壳连通通风盖板的进气口和空调单元的进气口,使得外界气流能够通过通风盖板的进气口经由管壳的通道流到空调单元的进气口,而且在管壳上设置除水结构;这样,进气管能够集进气和除水功能于一体,有利于及时去除所述气流中掺杂的液体,防止车辆因雨水下落或者积水飞溅等情况而导致液体随气流通过管壳通道流入空调单元的进气口进而流至乘客舱,从而保证了乘员舱的乘坐舒适性,还能够替代现有技术中的钣金流水槽,有利于车辆的轻量化设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进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进气管的仰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进气管的左视图;
图4是图1所示的进气管的右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管壳;2、进口;3、出口;4、除水结构;5、漏水孔;6、阶梯结构; 7、第一安装部;8、第一密封件;9、第二安装部;10、第二密封件;a、气流路径;b、液体路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进气管,如图1-4所示,所述进气管包括用于流通气流的通道以及围成所述通道的管壳1,所述管壳1在所述通道的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进口2和出口3,所述管壳1的进口2能够装配到车辆的通风盖板的进气口,所述管壳1的出口3能够装配到所述车辆的空调单元的进气口,所述管壳1包括除水结构4,所述除水结构4设置为能够去除所述通道中的所述气流所掺杂的液体。其中,气流可以为各种形式,例如,可以为外界空气所形成的气流;液体也可以为各种形式,例如,可以为雨水或者飞溅的积水等,在此不作特别限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进气管通过管壳1连通通风盖板的进气口和空调单元的进气口,使得外界气流能够通过通风盖板的进气口经由管壳1的通道流到空调单元的进气口,而且在管壳1上设置除水结构4;这样,进气管能够集进气和除水功能于一体,有利于及时去除所述气流中掺杂的液体,防止车辆因雨水下落或者积水飞溅等情况而导致液体随气流通过管壳通道流入空调单元的进气口进而流至乘客舱,从而保证了乘员舱的乘坐舒适性,还能够替代现有技术中的钣金流水槽,有利于车辆的轻量化设计。其中,管壳可以设置为各种形式,例如,可以设置为塑料材质等,有利于进气管的轻量化设计,成本低。
进一步的,所述管壳1为偏离所述管壳1的进口2和所述管壳1的出口 3之间的连线所在的直线进行弯折设置,在所述管壳1的弯折处,所述管壳 1的远离所述直线的外凸管壁上设置有漏水孔5,以形成所述除水结构4。通过上述结构,除水结构4能够同时集水和排水,便于将气流中的液体快速汇集并排出管壳1的通道,从而保证了气体中的液体能够及时、快速地排出机舱外,防止了雨水或积水等液体经由空调单元进入到乘客舱,从而优化了乘员舱的乘坐舒适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当气流为空气、液体为雨水时,进气管的工作过程如下:在空调单元的鼓风机的引流作用下,外界空气可以形成气流,该气流沿图1所示的气流路径a流动,具体的,该气流从通风盖板的进气口经由管壳1的通道流到空调单元的进气口;与此同时,气流中掺杂的雨水沿图1所示的液体路径b流动,具体的,雨水随气流从通风盖板的进气口流入管壳1的通道,并且经由除水结构4的漏水孔5排出管壳1通道,防止了雨水随气流经由空调单元进入到乘客舱,从而优化了乘员舱的乘坐舒适性。
进一步的,所述管壳1为U型管壳或者是V型管壳,结构更为简单,保证了气流能够在管壳1的通道内顺利地流通,还减小了进气管所需的安装空间,适用于通风盖板和空调单元之间的剩余空间较为狭小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U型管壳或V型管壳为图1所示的开口向上设置,也就是说,管壳1的弯折处为U型管壳的连接端或V型管壳的尖端,所述管壳1 的外凸管壁为如图1和2所示的U型管壳在连接端处的处于最下方的底壁,或者是所述管壳1的外凸管壁为V型管壳在尖端处的处于最下方的底壁。
进一步的,所述U型管壳的所述外凸管壁设置为自所述U型管壳的周向方向上的两侧沿靠近彼此的方向逐渐向外凸起的阶梯结构6,结构更为简单,便于制作与加工。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进一步的提高除水结构4的除水效率,U型管壳的外凸管壁在图2所示的阶梯结构6的每层阶梯管壁上均设置漏水孔5。
其中,管壳1可以为各种形式,例如,可以设置为横截面为圆形、矩形或梯形等规则形状的管件,当然,也可以设置为图1所示的横截面为不规则形状的管件。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在所述管壳1的进口2处设置有第一安装部7,所述第一安装部7包括第一安装孔,以使得第一紧固件(例如,螺栓等)能够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并且装配到所述通风盖板,进而使得所述管壳1能够紧固装配到所述通风盖板,结构更为简单,设计更为合理,减低了进气管与通风盖板之间的装配难度。如图3所示,第一安装部7可以设置为各种形式,例如,进气管1包括围绕在管壳1的进口2的外周并且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安装部7(例如,两个)。
进一步的,所述管壳1的进口2能够通过第一密封件8密封地抵住所述通风盖板,以使得所述管壳1的进口2密封装配到所述通风盖板的进气口,确保了进气管在管壳进口2处的通气性良好。其中,第一密封件8可以为各种形式,例如,可以为密封海绵等。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在所述管壳1的出口3处设置有第二安装部9,所述第二安装部9包括第二安装孔,以使得第二紧固件(例如,螺栓等)能够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并且装配到所述空调单元,进而使得所述管壳1能够紧固装配到所述空调单元,结构更为简单,设计更为合理,减低了进气管与空调单元之间的装配难度。如图3所示,第二安装部9可以设置为各种形式,例如,进气管1包括围绕在管壳1的出口3的外周并且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安装部9(例如,两个),当然,第二安装部9还可以设置在管壳1的出口3 的附近位置(例如,还可以设置在U型管壳的外凸管壁上)。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将进气管装配到空调单元上,管壳1的出口3和空调单元的进气口可以分别装配到车身前围板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管壳1的出口3能够通过第二密封件10密封地抵住所述空调单元,以使得所述管壳1的出口3密封装配到所述空调单元的进气口,确保了进气管在管壳出口3处的通气性良好。其中,第二密封件10可以为各种形式,例如,可以为密封海绵等。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所述的进气管。
进一步的,所述车辆包括通风盖板和空调单元,所述管壳1的进口2装配到车辆的通风盖板的进气口,所述管壳1的出口3装配到所述车辆的空调单元的进气口。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车辆通过进气管的管壳1连通通风盖板的进气口和空调单元的进气口,使得外界气流能够通过通风盖板的进气口经由管壳 1的通道流到空调单元的进气口,而且在管壳1上设置除水结构4;这样,进气管能够集进气和除水功能于一体,有利于及时去除所述气流中掺杂的液体,防止车辆因雨水下落或者积水飞溅等情况而导致液体随气流通过管壳通道流入空调单元的进气口进而流至乘客舱,从而保证了乘员舱的乘坐舒适性,还能够替代现有技术中的钣金流水槽,有利于车辆的轻量化设计。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进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包括用于流通气流的通道以及围成所述通道的管壳(1),所述管壳(1)在所述通道的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进口(2)和出口(3),所述管壳(1)的进口(2)能够装配到车辆的通风盖板的进气口,所述管壳(1)的出口(3)能够装配到所述车辆的空调单元的进气口,所述管壳(1)包括除水结构(4),所述管壳(1)为偏离所述管壳(1)的进口(2)和所述管壳(1)的出口(3)之间的连线所在的直线进行弯折设置,在所述管壳(1)的弯折处,所述管壳(1)的远离所述直线的外凸管壁上设置有漏水孔(5),以形成所述除水结构(4),所述除水结构(4)设置为能够去除所述通道中的所述气流所掺杂的液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壳(1)为U型管壳或者是V型管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管壳的所述外凸管壁设置为自所述U型管壳的周向方向上的两侧沿靠近彼此的方向逐渐向外凸起的阶梯结构(6)。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进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在所述管壳(1)的进口(2)处设置有第一安装部(7),所述第一安装部(7)包括第一安装孔,以使得第一紧固件能够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并且装配到所述通风盖板,进而使得所述管壳(1)能够紧固装配到所述通风盖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进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壳(1)的进口(2)能够通过第一密封件(8)密封地抵住所述通风盖板,以使得所述管壳(1)的进口(2)密封装配到所述通风盖板的进气口。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进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在所述管壳(1)的出口(3)处设置有第二安装部(9),所述第二安装部(9)包括第二安装孔,以使得第二紧固件能够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并且装配到所述空调单元,进而使得所述管壳(1)能够紧固装配到所述空调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进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壳(1)的出口(3)能够通过第二密封件(10)密封地抵住所述空调单元,以使得所述管壳(1)的出口(3)密封装配到所述空调单元的进气口。
8.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进气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通风盖板和空调单元,所述管壳(1)的进口(2)装配到车辆的通风盖板的进气口,所述管壳(1)的出口(3)装配到所述车辆的空调单元的进气口。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963324.0U CN217623056U (zh) | 2021-05-07 | 2021-05-07 | 进气管和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963324.0U CN217623056U (zh) | 2021-05-07 | 2021-05-07 | 进气管和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623056U true CN217623056U (zh) | 2022-10-21 |
Family
ID=836184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963324.0U Active CN217623056U (zh) | 2021-05-07 | 2021-05-07 | 进气管和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623056U (zh) |
-
2021
- 2021-05-07 CN CN202120963324.0U patent/CN21762305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2003034267A (ja) | 燃料電池自動車の水素換気ダクト | |
CN211731587U (zh) | 通风盖板、车辆排水组件及车辆 | |
CN217623056U (zh) | 进气管和车辆 | |
CN215154473U (zh) | 雨刮盖板结构及汽车 | |
CN214383342U (zh) | 车用空调排水结构 | |
US20060232106A1 (en) | Unit area in a motor vehicle | |
CN216002122U (zh) | 空调新风系统的进风结构以及车辆 | |
WO2009087683A2 (en) | Fresh air duct for vehicl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 |
CN217672478U (zh) | 导水槽结构及具有其的汽车 | |
CN214822487U (zh) | 汽车空调新风口总成 | |
CN206231184U (zh) | 汽车空调的进气系统 | |
US3125941A (en) | Ventilator | |
CN115071836B (zh) | 机舱排水进气系统及车辆 | |
CN215398083U (zh) | 汽车空调新风口总成和汽车 | |
CN214689775U (zh) | 一种机舱流水槽及车辆 | |
CN216783431U (zh) | 通风盖板排水结构及车辆 | |
CN205292213U (zh) | 空调进气装置、车辆空调进气结构和车辆 | |
CN213768446U (zh) | 集雨板和汽车 | |
CN115946506A (zh) | 一种汽车空调进风口总成、外循环进风系统组件及汽车 | |
CN207565595U (zh) | 一种轨道车辆空调机组的新风口 | |
CN219651285U (zh) | 通风盖板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 |
CN219789842U (zh) | 一种空调进风口密封处理结构 | |
CN222116493U (zh) | 一种车辆进气结构以及车辆 | |
CN217532758U (zh) | 一种车辆的前舱导水结构及车辆 | |
CN203005021U (zh) | 一种空调进风管以及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