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04244U - 一种室外机、热泵热水器及空调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室外机、热泵热水器及空调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604244U CN217604244U CN202221224270.7U CN202221224270U CN217604244U CN 217604244 U CN217604244 U CN 217604244U CN 202221224270 U CN202221224270 U CN 202221224270U CN 217604244 U CN217604244 U CN 21760424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mber
- outdoor unit
- heat exchanger
- control box
- electric contro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PZZOEXPDTYIBPI-UHFFFAOYSA-N 2-[[2-(4-hydroxyphenyl)ethylamino]methyl]-3,4-dihydro-2H-naphthalen-1-one Chemical compound C1=CC(O)=CC=C1CCNCC1C(=O)C2=CC=CC=C2CC1 PZZOEXPDTYIBP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54 acut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室外机、热泵热水器及空调。室外机包括外壳;热交换器,嵌设于外壳,热交换器包括竖向设置的端板;隔板,设置在外壳内,且与端板对接,隔板和端板将外壳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热交换器构成第一腔室的侧壁,端板的高度低于隔板;电控盒,设置在隔板上方且部分位于第一腔室,部分位于第二腔室,电控盒的第一侧壁与热交换器之间形成间隙;风机,设置在第一腔室内,并能使第一腔室内产生负压;挡风组件,构造于电控盒上,挡风组件用于阻挡气流从间隙处从自第二腔室流入第一腔室。本实用新型的室外机热交换器的换热效率高。热泵热水器和空调通过设置上述的室外机,换热效率高、工作效率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室外机、热泵热水器及空调。
背景技术
热泵热水器或空调均包括室外机,如图1和图2所示,室外机包括外壳1′、压缩机2′、热交换器3′和风机4′。通常情况下,外壳1′通常包括第一腔室61′和第二腔室62′。热交换器3′嵌设在外壳1′上并构成第一腔室61′的侧壁,风机4′设置在第一腔室61′内,风机4′转动时,第一腔室61′内产生负压,外部低温空气经过热交换器3′进入第一腔室61′并经过风机4′后排出。外部低温空气持续经过热交换器3′与热交换器3′进行换热,风机4′则是低温空气持续流经热交换器3′的动力。压缩机2′设置在第二腔室62′内,热交换器3′靠近第二腔室62′的一侧具有端板8′,外壳1′内还设置有隔板7′,隔板7′和端板8′共同实现第一腔室61′和第二腔室62′的分隔。
一些情况下,以热泵热水器为例,其因主控板尺寸较大,因此需要配置较大的电控盒9′并集成在室外机的外壳1′内。现有技术的方案中,如图1所示,电控盒9′设置在隔板7′的上方,且为了便于电控盒9′的散热,电控盒9′的散热部位于第一腔室61′,其余部分则位于第二腔室62′。此时,如图2所示,隔板7′上方、热交换器3′的端板8′与电控盒9′的外壁之间会形成间隙5′。当风机4′工作并产生抽吸力时,会有一部分气体经过上述间隙5′从第二腔室62′进入到第一腔室61′内,在风机4′功率一定的情况下,间隙5′的存在会使流经热交换器3′的低温空气的总量减少,从而影响热交换器3′的换热效率。
由于隔板7′通常由钣金制成,若使隔板直接向上延伸以封堵间隙5′,则会导致隔板7′的制造坯料大大增加,成本提高;此外,因为需要延伸的部分细长,因此制造精度难以保证。
因此,亟待需要一种室外机、热泵热水器及空调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室外机,其热交换器的换热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热泵热水器,其通过设置上述的室外机,换热效率高、工作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其通过设置上述的室外机,换热效率高、工作效率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室外机,包括:
外壳;
热交换器,嵌设于该外壳,该热交换器包括竖向设置的端板;
隔板,设置在该外壳内,且与该端板对接,该隔板和该端板将该外壳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该热交换器构成该第一腔室的侧壁,该端板的高度低于该隔板;
电控盒,设置在该隔板上方且部分位于该第一腔室,部分位于该第二腔室,该电控盒的第一侧壁与该热交换器之间形成间隙;
风机,设置在该第一腔室内,并能使该第一腔室内产生负压;
挡风组件,构造于该电控盒上,该挡风组件用于阻挡气流从该间隙处从自该第二腔室流入该第一腔室。
可选地,该挡风组件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挡板,该挡板自该第一侧壁朝靠近该热交换器的一侧延伸。
可选地,至少一个该挡板在竖直方向的最低点不高于该隔板的上端。
可选地,若干该挡板沿竖直方向的长度呈阶梯排布,且沿竖直方向,靠近该第一腔室的该挡板的长度大于靠近该第二腔室的该挡板的长度。
可选地,该挡风组件与该电控盒一体成型。
可选地,该外壳包括后壳和上壳,该后壳的上端设置有第一翻边;
该电控盒的上端构造有凸耳部,该凸耳部搭接在该第一翻边上并固定在该第一翻边与该上壳之间。
可选地,该隔板的上端设置有第二翻边,该电控盒的底部与该第二翻边抵接。
可选地,该电控盒位于该第一腔室内的部分包括散热翅片。
一种热泵热水器,包括所述的室外机。
一种空调,包括所述的室外机。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室外机,在风机工作并使第一腔室内产生负压后,设置于电控盒的第一侧壁上的挡风组件能够阻挡气流从第二腔室向第一腔室流动,因此,外部低温空气只能(或更多地)通过穿过热交换器的路径进入到第一腔室,即本实用新型的室外机提高了流经热交换器的气流的总量,从而提高了热交换器的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室外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提供的室外机去掉部分外壳后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室外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室外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室外机的分解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室外机去掉前壳和右壳后的侧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控盒、隔板、端板及挡风组件配合状态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结构的分解状态示意图。
图中:
1′-外壳;2′-压缩机;3′-热交换器;4′-风机;5′-间隙;61′-第一腔室;62′-第二腔室;7′-隔板;8′-端板;9′-电控盒;
1-外壳;11-后壳;111-顶部;1111-第一翻边;112-侧部;12-上壳;13-前壳;131-风口;14-左壳;15-右壳;16-下壳;
2-热交换器;21-端板;
3-隔板;31-第二翻边;
41-第一腔室;42-第二腔室;
5-电控盒;51-第一侧壁;52-凸耳部;53-散热翅片;
6-风机;
7-压缩机;
8-挡风组件;81-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室外机、热泵热水器及空调。其中,空调包括上述的室外机。热泵热水器也包括上述的室外机。本实施例以室外机用于热泵热水器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3-图5所示。室外机包括外壳1,外壳1呈长方体结构,并分别具有上壳12、下壳16、左壳14、右壳15、前壳13及后壳11。优选地,外壳1由钣金加工而成。其他实施例中,外壳1也可以选择采用塑料材质。进一步地,室外机还包括热交换器2,热交换器2嵌设在外壳1上。具体地,热交换器2可以为蒸发器,热交换器2大体状态为板状结构。本实施例中,热交换器2呈大体成L型,L型的一部分嵌设在外壳1的后壳11上,一部分位于外壳1内部且与左壳14相对设置。热交换器2的细节结构为多片翅片结构(未图示),从而使外壳1的外部与外壳1的内部呈连通的状态,外部空气可以从外部穿过热交换器2进入到外壳1内部,外部空气穿过热交换器2的过程中与热交换器2进行换热(主要为外部低温空气带走热交换器2的热量)。
具体地,如图5所示,后壳11包括侧部112和顶部111,热交换器2嵌设在后壳11上后位于顶部111的下方,侧部112一侧。优选地,如图5所示,左壳14上设置有若干通孔,以使外部的低温空气能够从通孔进入到外壳1内部,并穿过热交换器2的左侧部分进行换热。
如图4所示,热交换器2具有一定的厚度,故热交换器2还包括竖向设置的端板21,端板21位于外壳1的内部,且垂直于后壳11设置,端板21用于实现热交换器2与后壳11的侧部112的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5所示,室外机还包括隔板3、风机6、电控盒5和压缩机7。隔板3设置在外壳1内,隔板3与端板21沿前后方向实现对接,隔板3与端板21将外壳1分隔为第一腔室41和第二腔室42。热交换器2位于第一腔室41内,且部分热交换器2构成了第一腔室41的后侧的侧壁。风机6设置在第一腔室41内,压缩机7设置在第二腔室42内。前壳13与第一腔室41相对的位置处设置有风口131,风口131用于排气。电控盒5设置在隔板3上方,且部分位于第一腔室41,部分位于第二腔室42。
室外机工作时,热交换器2发出热量,需要被冷却。此时风机6转动,风机6的转动使风机朝向热交换器2的一侧(即第一腔室41的后侧)部分形成负压,在负压的作用下,外部低温空气不断经过热交换器2(或经过左壳14再经过热交换气2)进入到第一腔室41内,低温空气在经过热交换器2时充分与热交换器2进行换热,接着,换热后的气流再经过风机6从前壳13的风口131处排出第一腔室41。
如图5和图6所示,电控盒5朝向热交换器2的一侧为电控盒5的第一侧壁51,第一侧壁51与热交换器2之间形成间隙,需要说明的是,此间隙类似于过道,并用于气流通过。具体地,外部气流在热交换器2与第一侧壁51相对的部分进行换热后,会进入到该间隙,再从该间隙处流动至风机6,进而才能被风机6排出第一腔室41。
由于上述间隙的设置,使得电控盒5的第一侧壁51无法与热交换器2的端板21抵接,因此,在隔板3的上方、热交换器2的端板21与电控盒5的第一侧壁51之间会形成的开口,而该开口使得第一腔室41和第二腔室42能够连通,若保留该开口,则在风机工作时,会有气流从第二腔室42进入到第一腔室41中,从而减少经过热交换器的气流量,进而会降低热交换器2的换热效率。
为解决此问题,如图6-图8所示,室外机还包括挡风组件8,挡风组件8构造于电控盒5上,挡风组件8用于阻挡气流从间隙处自第二腔室42流入第一腔室41。也就是说,通过设置挡风组件8,在风机6使第一腔室41内产生负压后,第二腔室42内的气流无法自间隙处流入到第一腔室41内,因此,外部低温空气只能(或更多地)通过穿过热交换器2的路径进入到第一腔室41,从而提高了流经热交换器2的低温空气的总量,进而提高了热交换器2的换热效率。
优选地,如图7和图8所示,挡风组件8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挡板81,挡板81自第一侧壁51朝靠近热交换器2的一侧延伸。挡板81实现了对隔板3上方、端板21与第一侧壁51之间形成的开口的封堵,从而能够防止或大大减少气流从第二腔室42进入到第一腔室41内。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挡板81垂直于第一侧壁51设置,挡风效果更好。当然,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挡板81设置为与第一侧壁51呈锐角或钝角,在此不做限定。
优选地,如图7所示,至少一个挡板81在竖直方向的最低点不高于隔板3上端,从而使得挡板81在竖直方向上能够完全覆盖上述的开口大小,从而更好的阻挡气流从第二腔室42进入到第一腔室41内,提高热交换器2的换热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若干挡板81沿竖直方向的长度呈阶梯排布,即各个挡板81沿竖直方向的长度呈逐渐增加或逐渐减小的趋势。优选地,靠近第一腔室41的挡板81沿竖直方向的长度大于靠近第二腔室42的挡板81沿竖直方向的长度,多个阶梯状排布的挡板81形成层层阻挡的效果,使得挡风组件8对气流的阻力更大,进而使第二腔室42内的气流更不容易进入到第二腔室42中。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挡风组件8包括两个挡板81。如图7所示,较长的挡板81沿竖直方向的最低点与隔板3的上端平齐,挡板81这种设置方式即可将上述的开口覆盖住。其他实施例中,可以适当增加挡板81的数量,也可以加长挡板81沿竖直方向的长度。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电控盒5由塑料材质制成,挡风组件8与整个电控盒5一体注塑成型,加工制造更为方便。当然,其他实施例中,电控盒5可以由金属材料制成,挡风组件8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第一侧壁51上,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优选地,如图7所示,电控盒5位于第一腔室41的部分包括散热翅片53,散热翅片53与电控盒5内的电路板连接。由于第一腔室41内有高速流动的空气,则将散热翅片53设置在第一腔室41内有利于对电控盒5内的电路板进行散热。
优选地,如图5所示,后壳11的顶部111处设置有第一翻边1111,电控盒5的上端还包括凸耳部52,凸耳部52搭接在第一翻边1111上,并通过紧固件固定在第一翻边1111上,上壳12盖设在第一翻边1111和凸耳部52上方,从而实现电控盒5的固定安装,且使室外机外观更为美观。其他实施例中,电控和可以设置两个或者更多的凸耳部52,在此不错限定。需要说明的是,电控盒5上与外壳1的前壳13相对的侧壁与前壳13相抵接,从而保证电控盒5与前壳13之间良好的密封性,避免气流在此处从第二腔室42流入到第一腔室41。
进一步地,如图7和图8所示,隔板3的上端设置有第二翻边31,电控盒5的底部与第二翻边31抵接。一方面,第二翻边31可以起到承托电控盒5的作用,保证电控盒5安装的可靠性。另一方面,第二翻边31与电控盒5的底部抵接,提高了第一腔室41与第二腔室42之间的密封性,即避免风机6工作时气流自隔板3与电控盒5底部的位置,从第二腔室42流向第一腔室41内,进一步提高了热交换器2的换热效率。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1);
热交换器(2),嵌设于所述外壳(1),所述热交换器(2)包括竖向设置的端板(21);
隔板(3),设置在所述外壳(1)内,且与所述端板(21)对接,所述隔板(3)和所述端板(21)将所述外壳(1)分隔为第一腔室(41)和第二腔室(42),所述热交换器(2)构成所述第一腔室(41)的侧壁,所述端板(21)的高度低于所述隔板(3);
电控盒(5),设置在所述隔板(3)上方且部分位于所述第一腔室(41),部分位于所述第二腔室(42),所述电控盒(5)的第一侧壁(51)与所述热交换器(2)之间形成间隙;
风机(6),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41)内,并能使所述第一腔室(41)内产生负压;
挡风组件(8),构造于所述电控盒(5)上,所述挡风组件(8)用于阻挡气流从所述间隙处从自所述第二腔室(42)流入所述第一腔室(4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组件(8)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挡板(81),所述挡板(81)自所述第一侧壁(51)朝靠近所述热交换器(2)的一侧延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挡板(81)在竖直方向的最低点不高于所述隔板(3)的上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挡板(81)沿竖直方向的长度呈阶梯排布,且沿竖直方向,靠近所述第一腔室(41)的所述挡板(81)的长度大于靠近所述第二腔室(42)的所述挡板(81)的长度。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组件(8)与所述电控盒(5)一体成型。
6.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包括后壳(11)和上壳(12),所述后壳(11)的上端设置有第一翻边(1111);
所述电控盒(5)的上端构造有凸耳部(52),所述凸耳部(52)搭接在所述第一翻边(1111)上并固定在所述第一翻边(1111)与所述上壳(12)之间。
7.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3)的上端设置有第二翻边(31),所述电控盒(5)的底部与所述第二翻边(31)抵接。
8.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盒(5)位于所述第一腔室(41)内的部分包括散热翅片(53)。
9.一种热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热水器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室外机。
10.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室外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224270.7U CN217604244U (zh) | 2022-05-19 | 2022-05-19 | 一种室外机、热泵热水器及空调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224270.7U CN217604244U (zh) | 2022-05-19 | 2022-05-19 | 一种室外机、热泵热水器及空调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604244U true CN217604244U (zh) | 2022-10-18 |
Family
ID=835692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224270.7U Active CN217604244U (zh) | 2022-05-19 | 2022-05-19 | 一种室外机、热泵热水器及空调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604244U (zh) |
-
2022
- 2022-05-19 CN CN202221224270.7U patent/CN21760424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551481B2 (ja) | 電算機室専用空調室内機 | |
US7363768B2 (en) | Outdoor unit of refrigerator,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box of outdoor unit | |
CN106969430B (zh) | 室外机及空调器 | |
JP5870553B2 (ja) |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 |
CN207340352U (zh) | 一种空调电控盒 | |
CN104848437A (zh) | 变频空调电器盒及变频空调外机 | |
JP2004156814A (ja) | 室外ユニットの電装品箱 | |
JP2014115023A (ja) |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 |
CN215412220U (zh) | 电控盒、空调外机及空调器 | |
CN217604244U (zh) | 一种室外机、热泵热水器及空调 | |
CN210555610U (zh) | 一种无人机的散热结构 | |
JP2014092314A (ja) |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外機 | |
CN217876206U (zh) | 除湿机 | |
WO2020031327A1 (ja) | 室外機及び空気調和機 | |
CN215413279U (zh) | 换热器组件、电控盒、空调外机及空调器 | |
JP2016039234A (ja) | 電子機器 | |
CN215723714U (zh) | 一种空调室外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14366497U (zh) | 一种挖掘机用散热性强起动机 | |
CN204665508U (zh) | 变频空调电器盒及变频空调外机 | |
CN211684759U (zh) | 高效双扇热管理系统液冷装置 | |
CN209960652U (zh) | 空调器 | |
CN211233276U (zh) | 移动空调 | |
CN217685393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8495186U (zh) |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 |
CN219350365U (zh) | 一种应用于风冷电池模组的散热箱体结构及风冷电池模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