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85393U - 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685393U CN217685393U CN202221411287.3U CN202221411287U CN217685393U CN 217685393 U CN217685393 U CN 217685393U CN 202221411287 U CN202221411287 U CN 202221411287U CN 217685393 U CN217685393 U CN 21768539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door unit
- fan
- air
- housing
- driving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内机,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壳体内具有送风风道;风机组件,风机组件设于送风风道内,以驱动气流;风机驱动模块,风机驱动模块包括驱动板和罩壳,罩壳内构造出容置腔,驱动板设于罩壳内,且驱动板与罩壳换热连接,驱动板与风机组件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提高了驱动板的散热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空调室内机工作一段时间内,电机驱动模块中的驱动主板会产生热量,通常利用风机组件产生的气流对驱动主板进行散热,然而此种散热方式较为单一,不利于驱动主板的快速散热,导致散热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空调室内机提高了驱动板的散热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空调室内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送风风道;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设于所述送风风道内,以驱动气流;风机驱动模块,所述风机驱动模块包括驱动板和罩壳,所述罩壳内构造出容置腔,所述驱动板设于所述罩壳内,且所述驱动板与所述罩壳换热连接,所述驱动板与所述风机组件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风机组件和风机驱动模块,通过将风机驱动模块中的驱动板设在罩壳的容置腔内,同时罩壳和驱动板换热连接,可以带走驱动板的热量,并且驱动板和风机组件电连接,风机组件产生的气流会进一步加快对驱动板进行散热。由此,驱动板的散热效率得以提高。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罩壳的外壁面设有散热翅片。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罩壳的外壁面上设有多个散热翅片,多个所述散热翅片间隔开布置;和/或,所述罩壳的多个外壁面上设有所述散热翅片。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机驱动模块设于所述风机组件的进风路径上,且所述散热翅片沿所述进风路径延伸;或,所述风机驱动模块设于所述风机组件的出风路径上,且所述散热翅片沿所述出风路径延伸。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板上设有驱动芯片,所述驱动芯片与所述罩壳的一个侧壁换热连接,且所述罩壳的该侧壁的外表面上设有所述散热翅片。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罩壳内构造出密封的容置腔。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罩壳的一侧敞开以构造出具有开口的容置腔,且所述容置腔的开口由壳体封闭,以使所述壳体和所述罩壳配合限定出密封空腔。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板设于所述送风风道内。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板沿平行于所述风机组件轴线的方向与所述风机组件相对。
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空调室内机的长度方向,所述风机组件的两侧与所述送风风道的两侧壁板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所述驱动板设置在所述第一间隙;或所述风机组件包括沿所述空调室内机的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风机,所述多个风机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所述驱动板设置在所述第二间隙。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板安装于所述送风风道的内壁面上,且所述驱动板与所述送风风道的所述内壁面相互平行或相互垂直,且所述驱动板与所述送风风道的内壁面之间具有间隙。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内还具有与所述送风风道隔开的电控腔室,所述风机驱动模块设于所述电控腔室内。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I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4沿A-A方向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
100、空调室内机;
10、壳体;101、电控腔室;
20、风机组件;21、换热组件;
30、风机驱动模块;301、驱动板;302、罩壳;3021、散热翅片;303、驱动芯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
如图1-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包括壳体10、风机组件20和风机驱动模块30。
壳体10内具有送风风道;风机组件20设于送风风道内,以驱动气流;风机驱动模块30包括驱动板301和罩壳302,罩壳302内构造出容置腔,驱动板301设于罩壳302内,且驱动板301与罩壳302换热连接,驱动板301与风机组件20电连接。
可以理解为,风机组件20和风机驱动模块30位于送风风道内,风机驱动模块30包括驱动板301和罩壳302,驱动板301位于罩壳302内,同时罩壳302与驱动板301换热连接,即罩壳302可以吸收和释放出驱动板301产生的热量,对驱动板301进行散热。当风机组件20产生的气流经过罩壳302时,会进一步带走罩壳302传递出的热量,从而加快驱动板301的散热效率,具体的,风机组件20包括电机、风机和风机驱动模块30,风机设于送风风道内,用于驱动气流,电机与风机传动连接,风机驱动模块30与电机电连接,风机驱动模块30用于驱动电机运行,进而驱动风机运行。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空调室内机100包括壳体10、风机组件20和风机驱动模块30,通过将风机驱动模块30中的驱动板301设在罩壳302的容置腔内,同时罩壳302和驱动板301换热连接,从而罩壳302可以带走驱动板301产生的热量,并且驱动板301和风机组件20电连接,风机组件20产生的气流会进一步加快对驱动板301进行散热。由此,驱动板301的散热效率得以提高。
具体的,风机组件20可以是离心风机,罩壳302的可以由金属材质所制成。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以风管机为例进行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不限于用于风管机,也可以用于嵌入式天花机、挂壁机等空调室内机。
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100还包括换热组件21,换热组件21设于所述送风风道内,以与气流换热。
一些实施例中,罩壳302的外壁面设有散热翅片3021。可以理解为,为了进一步提高对驱动板301的散热效率,在罩壳302的外壁面可设有散热翅片3021,增大罩壳302与空气的接触面积。需要说明的是,散热翅片3021的具体材质不受特别限制,具有散热的功能即可。
一些实施例中,罩壳302的外壁面上设有多个散热翅片3021,多个散热翅片3021间隔开布置和/或罩壳302的多个外壁面上设有散热翅片3021。具体的,散热翅片3021有多种安装方式,可以在罩壳302的外壁面设多个散热间隔布置的散热翅片3021,以加快散热,也可以在罩壳302的多个外壁面设置散热翅片3021。
一些实施例中,风机驱动模块30设于风机组件20的进风路径上,且散热翅片3021沿进风路径延伸或风机驱动模块30设于风机组件20的出风路径上,且散热翅片3021沿出风路径延伸。具体的,风机驱动模块30可以安装在风机组件20的进风路径上,也可以设在风机组件20的出风路径上,以使得风机组件20驱动产生的气流经过风机驱动模块30,同时,安装在罩壳302外壁面上的散热翅片3021沿出风路径或进风路径延伸设置,进一步提高散热翅片3021的散热效果,使得驱动板301上的热量尽快被扩散。
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板301上设有驱动芯片303,驱动芯片303与罩壳302的一个侧壁换热连接,且罩壳302的该侧壁的外表面上设有散热翅片3021。具体的,在驱动板301上还设有驱动芯片303,驱动芯片303和罩壳302相连,即驱动板301和罩壳302之间不直接相接触。
一些实施例中,罩壳302内构造出密封的容置腔。具体的,罩壳302是一个封闭腔体,即容置腔,驱动板301置于容置腔中完全和外界空气隔离,从而驱动板301的热量散发效果更好。
一些实施例中,罩壳302的一侧敞开以构造出具有开口的容置腔,且容置腔的开口由壳体10封闭,以使壳体10和罩壳302配合限定出密封空腔。具体的,罩壳302有多个面,其中有一个面敞开,其余面封闭,敞开的面与壳体10的内壁面相配合,以封闭敞开的面,形成密封的空腔。驱动板301位于密封空腔内,以加快驱动板301向外界传递热量。
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板301设于送风风道内。通过将驱动板301设在送风风道内,可以使得风机组件20驱动的气流带走驱动板301产生的热量,加强驱动板301的散热效果。
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板301沿平行于风机组件20轴线的方向(参照图1中的左右方向)与风机组件20相对。具体的,当风机组件20驱动气流进入风机组件20的腔体中时,沿风机组件20轴线方向的气流风量及流速相对较大,通过将驱动板301设在平行于风机组件20轴线的方向且与风机组件20相对,使得进风气流更好的对驱动板301进行散热。
一些实施例中,沿空调室内机100的长度方向(参照图1中的左右方向),风机组件20的两侧与送风风道的两侧壁板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驱动板301设置在第一间隙。具体的,风机组件20会产生气流,气流将经过第一间隙,且第一间隙是气流快速流动的区域,将驱动板301设在第一间隙上,从而使得驱动板301的热量尽快被气流带走。
可选地,风机组件20包括沿空调室内机100的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风机,多个风机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驱动板301设置在第二间隙。具体的,多个风机协同将会在风机之间形成的第二间隙区域形成更大的气流,通过将驱动板301设在第二间隙上,从而提高驱动板301的散热效率。
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板301安装于送风风道的内壁面上,且驱动板301与送风风道的内壁面相互平行或相互垂直,且驱动板301与送风风道的内壁面之间具有间隙。具体的,送风风道的内壁面是气流流速较大区域,当气流通过驱动板301时,可以尽快带走驱动板301上的热量;且驱动板301和送风风道的内壁面之间形成有间隙时,可以增大气流和驱动板301之间的换热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驱动板301的散热效率。
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内还具有与送风风道隔开的电控腔室101,风机驱动模块30设于电控腔室101内。可以理解为,风机驱动模块30还可以设在与送风风道相互分隔开的电控腔室101内,使得空调室内机100内的空间布置更为紧凑,便于后续的检修和维护。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100的一个具体实施例。
如图1-图5所示,空调室内机100包括:壳体10、风机组件20和风机驱动模块30。
壳体10内具有送风风道,壳体10内还具有与送风风道隔开的电控腔室101,风机驱动模块30设于电控腔室101内;风机组件20设于送风风道内,以驱动气流,风机组件20是离心风机;风机驱动模块30包括驱动板301和罩壳302,罩壳302内构造出容置腔,驱动板301设于罩壳302内,且驱动板301与罩壳302换热连接,驱动板301与风机组件20电连接。
罩壳302的外壁面设有散热翅片3021。罩壳302的外壁面上设有8个散热翅片3021,8个散热翅片3021间隔开布置;
风机驱动模块30设于风机组件20的出风路径上,且散热翅片3021沿出风路径延伸。驱动板301上设有驱动芯片303,驱动芯片303与罩壳302的一个侧壁换热连接,且罩壳302的该侧壁的外表面上设有散热翅片3021。
罩壳302内构造出密封的容置腔。罩壳302的一侧敞开以构造出具有开口的容置腔,且容置腔的开口由壳体10封闭,以使壳体10和罩壳302配合限定出密封空腔。
驱动板301设于送风风道内,且沿平行于风机组件20轴线的方向与风机组件20相对。沿空调室内机100的长度方向,风机组件20的两侧与送风风道的两侧壁板之间形成第一间隙,驱动板301设置在第一间隙,驱动板301安装于送风风道的内壁面上,且所述驱动板301与送风风道的内壁面相互垂直,且驱动板301与送风风道的内壁面之间具有间隙。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2)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送风风道;
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设于所述送风风道内,以驱动气流;
风机驱动模块,所述风机驱动模块包括驱动板和罩壳,所述罩壳内构造出容置腔,所述驱动板设于所述罩壳内,且所述驱动板与所述罩壳换热连接,所述驱动板与所述风机组件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的外壁面设有散热翅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罩壳的外壁面上设有多个散热翅片,多个所述散热翅片间隔开布置;
和/或,所述罩壳的多个外壁面上设有所述散热翅片。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驱动模块设于所述风机组件的进风路径上,且所述散热翅片沿所述进风路径延伸;
或,所述风机驱动模块设于所述风机组件的出风路径上,且所述散热翅片沿所述出风路径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板上设有驱动芯片,所述驱动芯片与所述罩壳的一个侧壁换热连接,且所述罩壳的该侧壁的外表面上设有所述散热翅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内构造出密封的容置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的一侧敞开以构造出具有开口的容置腔,且所述容置腔的开口由壳体封闭,以使所述壳体和所述罩壳配合限定出密封空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板设于所述送风风道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板沿平行于所述风机组件轴线的方向与所述风机组件相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空调室内机的长度方向,所述风机组件的两侧与所述送风风道的两侧壁板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所述驱动板设置在所述第一间隙;或
所述风机组件包括沿所述空调室内机的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风机,所述多个风机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所述驱动板设置在所述第二间隙。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板安装于所述送风风道的内壁面上,且所述驱动板与所述送风风道的所述内壁面相互平行或相互垂直,且所述驱动板与所述送风风道的内壁面之间具有间隙。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具有与所述送风风道隔开的电控腔室,所述风机驱动模块设于所述电控腔室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411287.3U CN217685393U (zh) | 2022-06-06 | 2022-06-06 | 空调室内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411287.3U CN217685393U (zh) | 2022-06-06 | 2022-06-06 | 空调室内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685393U true CN217685393U (zh) | 2022-10-28 |
Family
ID=837078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411287.3U Active CN217685393U (zh) | 2022-06-06 | 2022-06-06 | 空调室内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685393U (zh) |
-
2022
- 2022-06-06 CN CN202221411287.3U patent/CN21768539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4529991B2 (ja) | 電池冷却装置 | |
JP4661895B2 (ja) | 電池冷却装置 | |
CN103673140B (zh) | 空调器、空调器室外机及其电器盒 | |
CN106839164B (zh) | 室外机及空调器 | |
CN212874584U (zh) | 一种储能电池箱及储能系统 | |
CN106969430B (zh) | 室外机及空调器 | |
JP6149610B2 (ja) | 電池冷却装置 | |
JP2011202887A (ja) |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 |
CN113007885A (zh) | 空调器 | |
CN215260404U (zh) | 空调器 | |
CN215637537U (zh)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JP2010097824A (ja) | 電池冷却装置 | |
CN214501488U (zh) | 空调室外机的电控盒和空调室外机 | |
CN217685393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21403271U (zh) | 散热器、电控盒部件、室外机以及暖通设备 | |
CN218495186U (zh) |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 |
CN217876206U (zh) | 除湿机 | |
CN202993411U (zh) | 空调器、空调器室外机及其电器盒 | |
JP2003089315A (ja) | 室温調整装置 | |
CN216346669U (zh) | 空调器 | |
CN217685402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6844927U (zh) | 一种电控盒、控制组件及空调室外机 | |
CN215991691U (zh) | 风冷散热显示器 | |
CN217685390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111756178B (zh) | 电机散热组件和ec电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