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49850U - 提高温度均匀性的样品预处理加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提高温度均匀性的样品预处理加热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549850U CN217549850U CN202222168166.7U CN202222168166U CN217549850U CN 217549850 U CN217549850 U CN 217549850U CN 202222168166 U CN202222168166 U CN 202222168166U CN 217549850 U CN217549850 U CN 21754985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ing
- heat
- sample
- temperature uniformity
- sample pretreat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Use In Laboratory Experi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提高温度均匀性的样品预处理加热装置,提高温度均匀性的样品预处理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包外套、加热件、隔热件和导热件。所述加热包外套内具有容纳空间;所述加热件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加热件内形成有开口向上的加热腔;所述隔热件位于所述加热包外套和所述加热件之间;所述导热件位于所述加热腔的内壁和样品管之间,所述导热件与至少部分的所述样品管的管壁贴合。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提高温度均匀性的样品预处理加热装置,通过在加热件和样品管之间设置导热件,样品管能够通过与导热件之间的接触面更加快更加均匀地获得热量,进而减小样品管内不同位置处的样品的受热程度差异,达到提高样品管内温度均匀性的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提高温度均匀性的样品预处理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孔径分析实验前,需要对样品进行预处理,以去除样品中的水和杂质;现有技术中的样品预处理装置,直接将装有样品的样品管放置在加热包中进行加热,其存在的不足在于样品管各部分与加热包的接触程度不一致,此外加热包本在不同位置处的温度也存在差异,导致样品管不同部分的加热温度不够均匀,因此样品管内不同位置处的样品受热程度差异较大,影响了样品管内各部分样品的预处理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提高温度均匀性的样品预处理加热装置,该样品预处理加热装置,可以使样品管在加热腔内能够尽可能充分地与加热件、导热件接触,减小样品管内不同位置处的样品的受热程度差异,达到提高样品管内温度均匀性的目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提高温度均匀性的样品预处理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包外套、加热件、隔热件和导热件。加热包外套,所述加热包外套内具有容纳空间;加热件,所述加热件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加热件内形成有开口向上的加热腔;隔热件,所述隔热件位于所述加热包外套和所述加热件之间;导热件,所述导热件位于所述加热腔的内壁和样品管之间,所述导热件与至少部分的所述样品管的管壁贴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提高温度均匀性的样品预处理加热装置,通过在加热件和样品管之间设置导热件,样品管能够通过与导热件之间的接触面更加快更加均匀地获得热量,进而减小样品管内不同位置处的样品的受热程度差异,达到提高样品管内温度均匀性的目的。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提高温度均匀性的样品预处理加热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样品管由下至上依次包括球管段和直管段,所述加热腔的底部为与所述球管段配合的圆弧形凹槽,所述导热件配合在所述直管段与所述加热件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热件由至少两个导热块拼合而成,或者,所述导热件包括多个导热珠,多个所述导热珠填充在所述样品管和所述加热件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热件由铝合金材质构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包外套包括:上加热包外套和下加热包外套,所述上加热包外套和所述下加热包外套之间具有拉链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热盖板盖设在所述导热件的上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热盖板由隔热硅胶、隔热橡胶等隔热耐温材料构成,所述隔热盖板上具有与所述样品管配合的通孔,以及与所述通孔连通的切割缝。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件包括上加热块和下加热块,所述上加热块具有上插接部,所述下加热块具有下插接部,所述上插接部与所述下插接部过盈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热件包括第一保温隔热棉和第二保温隔热棉,在由内至外的方向上,所述第一保温隔热棉和所述第二保温隔热棉依次套设在所述加热件和所述加热包外套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件具有外延板,所述外延板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保温隔热棉的上方,所述外延板与所述加热包外套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提高温度均匀性的样品预处理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提高温度均匀性的样品预处理加热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提高温度均匀性的样品预处理加热装置的整体外观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提高温度均匀性的样品预处理加热装置的剖面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提高温度均匀性的样品预处理加热装置的导热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提高温度均匀性的样品预处理加热装置的样品管加热后取出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提高温度均匀性的样品预处理加热装置的另一剖视图。
附图标记:
100、提高温度均匀性的样品预处理加热装置;
1、加热包外套;11、上加热包外套;12、下加热包外套;13、拉链结构;
2、加热件;21、上加热块;211、上插接部;22、下加热块;221、下插接部;23、外延板;231、缝合线;24、加热腔;241、圆弧形凹槽;
3、隔热件;31、第一保温隔热棉;32、第二保温隔热棉;
4、导热件;41、导热块;42、隔热盖板;421、通孔;422、切割缝;
5、样品管;51、球管段;52、直管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首先,参考图1-图7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提高温度均匀性的样品预处理加热装置100。
如图1至图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提高温度均匀性的样品预处理加热装置100包括:加热包外套1、加热件2、隔热件3和导热件4。参考附图1,加热包外套1位于提高温度均匀性的样品预处理加热装置100的最外层,加热包外套1内具有容纳空间,加热件2、隔热件3和导热件4均位于容纳空间内。
具体地,加热件2位于加热包外套1的容纳空间内,加热件2内形成有开口向上的加热腔24,加热腔24用于放置样品管5,加热件2能对加热腔24内的样品管5进行加热;隔热件3位于加热包外套1和加热件2之间,用来阻挡加热件2的热量传递至加热包外套1,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操作时的烫伤,提高安全系数。
进一步地,导热件4位于加热腔24的内壁和样品管5之间,用于增大传热面积,更好更快地传导热量,导热件4与至少部分的样品管5的管壁贴合,参考附图4所示,样品管5仅部分位于容纳空间内,然后通过加热件2对部分的样品管5进行加热,而为了提高加热件2对样品管5加热的均匀性,可以在加热件2和样品管5之间放置导热件4,导热件4可以与部分的样品管5贴合,也可以完全与样品管5贴合,这里不做限制。样品管5能够通过与导热件4之间的接触面更加快更加均匀地获得热量,进而减小样品管5内不同位置处的样品的受热程度差异,达到提高样品管5内温度均匀性的目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提高温度均匀性的样品预处理加热装置100,通过在加热件2和样品管5之间设置导热件4,样品管5能够通过与导热件4之间的接触面更加快更加均匀地获得热量,进而减小样品管5内不同位置处的样品的受热程度差异,达到提高样品管5内温度均匀性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附图4所示,样品管5由下至上依次包括球管段51和直管段52,加热腔24的底部为与球管段51配合的圆弧形凹槽241,该圆弧形凹槽241与样品管5底端的球管段51相吻合,使球管段51能够与加热腔24充分接触,从而有利于提高样品管5在加热件2内的受热均匀性。导热件4配合在直管段52与加热件2之间,样品管5直管段52与导热件4完全贴合,保障了直管段52的温度均匀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导热件4由至少两个导热块41拼合而成,以便于与样品管5进行装卸,或者,导热件4包括多个导热珠,导热珠为导热性好的金属珠,多个导热珠填充在样品管5和加热件2之间,由此,通过导热件4可以较好地对样品管5进行均匀传热,传热效果好,并且,不管导热件4是由至少两个导热块41拼合而成,还是由多个导热珠构成,均能使得样品管5便于取放。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导热件4由铝合金材质构成。因为样品管5具有球管段51,当样品管5从加热腔24中取出时,需要将导热件4一并带出,如附图6所示,而铝合金材质的导热件4相对质量较轻,可减轻样品管5在取出时承受的承载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加热包外套1包括:上加热包外套11和下加热包外套12,参考附图7所示的一个具体示例,上加热包外套11和下加热包外套12之间具有拉链结构13,可于实验结束后将上加热包外套11与下加热包外套12分开,便于取出导热件4和样品管5,提高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快捷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提高温度均匀性的样品预处理加热装置100还包括隔热盖板42,如附图1所示,隔热盖板42盖设在导热件4的上端,阻隔热量向外扩散,使加热腔24内的热量不溢出并逐步趋于均匀分布,进而使得样品管5在不同位置处受热程度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隔热盖板42由隔热硅胶、隔热橡胶等隔热耐温材料构成,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以及耐久性能,使得隔热盖板42能够有效隔热、经久耐用,参考附图2至附图3,隔热盖板42上具有与样品管5配合的通孔421,以及与通孔421连通的切割缝422,便于通孔421的收缩与扩张,进而提高隔热盖板42的耐久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附图7所示,加热件2包括上加热块21和下加热块22,上加热块21具有上插接部211,下加热块22具有下插接部221,上插接部211与下插接部221过盈配合,通过上插接部211与下插接部221的径向变形使配合面间产生很大的压力,使上插接部211与下插接部221间能够紧密连接,达到结构简单、对中性好、承载能力大、耐冲击性好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隔热件3包括第一保温隔热棉31和第二保温隔热棉32,在由内至外的方向上,第一保温隔热棉31和第二保温隔热棉32依次套设在加热件2和加热包外套1之间。在一个具体示例中,第一保温隔热棉31和第二保温隔热棉32可选用陶瓷纤维棉、玻璃纤维棉或是石棉,也可选用其他隔热棉材料制成,这里不做限制。隔热棉具有耐高温,不易燃烧,导热系数低等特点,能起到较好的隔热效果。第一保温隔热棉31直接包裹在加热件2的外侧,第二保温隔热棉32则包裹在第一保温隔热棉31的外侧,加热包外套1套装在第二保温隔热棉32的外侧,使加热件2、第一保温隔热棉31、第二保温隔热棉32以及加热包外套1形成一个整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加热件2的上端外侧面具有外延板23,如附图2所示,外延板23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保温隔热棉31的上方且外延板23位于第二保温隔热棉32的内侧。外延板23与加热包外套1可拆卸连接,用于连接加热包外套1和置于加热包外套1的容纳空间内的部分。外延板23上设置有若干缝合孔,通过缝合线231穿过缝合孔与加热包外套1固定连接在一起。
下面参考图1至图7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提高温度均匀性的样品预处理加热装置100。
具体地,如图1至图7所示,提高温度均匀性的样品预处理加热装置100包括:加热包外套1、加热件2、隔热件3和导热件4。加热包外套1位于提高温度均匀性的样品预处理加热装置100的最外层,包括上加热包外套11和下加热包外套12,上加热包外套11和下加热包外套12之间具有拉链结构13,加热包外套1内具有容纳空间。加热件2位于加热包外套1的容纳空间内,加热件2包括上加热块21、下加热块22和外延板23,上加热块21具有上插接部211,下加热块22具有下插接部221,外延板23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保温隔热棉31上方且外延板23位于第二保温隔热棉32的内侧,外延板23上设置有若干缝合孔,外延板23通过缝合线231与加热包外套1固定连接在一起,加热件2内形成有开口向上的加热腔24,加热腔24底部有圆弧形凹槽241。隔热件3位于加热包外套1和加热件2之间,隔热件3由内至外依次为第一保温隔热棉31和第二保温隔热棉32,二者依次套设在加热件2和加热包外套1之间,其中第一保温隔热棉31直接包裹在加热件2的外侧,第二保温隔热棉32则包裹在第一保温隔热棉31的外侧,加热包外套1套装在第二保温隔热棉32的外侧。导热件4位于加热腔24的内壁和样品管5之间,导热件4由至少两个导热块41拼合而成,或者由多个导热珠填充在样品管5和加热件2之间。
进一步地,样品管5从下至上为球管段51和直管段52,球管段51与加热腔24底部的圆弧形凹槽241相配合,直管段52与导热件4充分接触。
此外,在导热件4的上端有隔热盖板42,隔热盖板42上具有与样品管5配合的通孔421以及与通孔421连通的切割缝422。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提高温度均匀性的样品预处理加热装置1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提高温度均匀性的样品预处理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加热包外套(1),所述加热包外套(1)内具有容纳空间;
加热件(2),所述加热件(2)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加热件(2)内形成有开口向上的加热腔(24);
隔热件(3),所述隔热件(3)位于所述加热包外套(1)和所述加热件(2)之间;
导热件(4),所述导热件(4)位于所述加热腔(24)的内壁和样品管(5)之间,所述导热件(4)与至少部分的所述样品管(5)的管壁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温度均匀性的样品预处理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管(5)由下至上依次包括球管段(51)和直管段(52),所述加热腔(24)的底部为与所述球管段(51)配合的圆弧形凹槽(241),所述导热件(4)配合在所述直管段(52)与所述加热件(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温度均匀性的样品预处理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4)由至少两个导热块(41)拼合而成,或者,所述导热件(4)包括多个导热珠,多个所述导热珠填充在所述样品管(5)和所述加热件(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温度均匀性的样品预处理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4)由铝合金材质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温度均匀性的样品预处理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包外套(1)包括:上加热包外套(11)和下加热包外套(12),所述上加热包外套(11)和所述下加热包外套(12)之间具有拉链结构(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温度均匀性的样品预处理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热盖板(42),所述隔热盖板(42)盖设在所述导热件(4)的上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提高温度均匀性的样品预处理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盖板(42)由隔热硅胶或者隔热橡胶构成,所述隔热盖板(42)上具有与所述样品管(5)配合的通孔(421),以及与所述通孔(421)连通的切割缝(42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温度均匀性的样品预处理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2)包括上加热块(21)和下加热块(22),所述上加热块(21)具有上插接部(211),所述下加热块(22)具有下插接部(221),所述上插接部(211)与所述下插接部(221)过盈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温度均匀性的样品预处理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件(3)包括第一保温隔热棉(31)和第二保温隔热棉(32),在由内至外的方向上,所述第一保温隔热棉(31)和所述第二保温隔热棉(32)依次套设在所述加热件(2)和所述加热包外套(1)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提高温度均匀性的样品预处理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2)具有外延板(23),所述外延板(23)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保温隔热棉(31)的上方,所述外延板(23)与所述加热包外套(1)可拆卸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168166.7U CN217549850U (zh) | 2022-08-17 | 2022-08-17 | 提高温度均匀性的样品预处理加热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168166.7U CN217549850U (zh) | 2022-08-17 | 2022-08-17 | 提高温度均匀性的样品预处理加热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549850U true CN217549850U (zh) | 2022-10-11 |
Family
ID=835048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168166.7U Active CN217549850U (zh) | 2022-08-17 | 2022-08-17 | 提高温度均匀性的样品预处理加热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54985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952694A (zh) * | 2023-06-21 | 2023-10-27 | 梅木精密工业(珠海)有限公司 | 加热装置、新型脱气站及使用方法 |
-
2022
- 2022-08-17 CN CN202222168166.7U patent/CN21754985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952694A (zh) * | 2023-06-21 | 2023-10-27 | 梅木精密工业(珠海)有限公司 | 加热装置、新型脱气站及使用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7549850U (zh) | 提高温度均匀性的样品预处理加热装置 | |
US20200033049A1 (en) | Pass-through solutions for vacuum insulated structures | |
CN217686057U (zh) | 冰箱和具有其的车辆 | |
CN210140142U (zh) | 一种双层套罐 | |
CN218584703U (zh) | 一种冷热温控水分活度测定仪 | |
CN215931892U (zh) | 一种试管加热装置及毒品痕量分析仪 | |
CN213599897U (zh) | 一种热管工质充填装置 | |
KR101672255B1 (ko) | 열 진공 챔버 | |
JP4588962B2 (ja) | 被測定ガス用ポンプ | |
CN204101488U (zh) | 一种全玻璃重力热管的试验装置 | |
CN219688138U (zh) | 一种保温油罐 | |
CN203744554U (zh) | 贮热水容器单元和具有其的热水器 | |
CN220727245U (zh) | 一种多层结构的保温夹套 | |
CN219600638U (zh) | 一种耐腐蚀导热板 | |
CN216447572U (zh) | 一种耐高温保温管 | |
CN201014867Y (zh) | 双层真空玻璃管除霜加热器 | |
CN213891165U (zh) | 一种挤出机保温套 | |
CN218339371U (zh) | 一种气体吸附装置 | |
CN217985430U (zh) | 一种升温速率高的氮化铝加热器 | |
CN215568985U (zh) | 一种新型管道保温装置 | |
CN218100024U (zh) | 一种用于环境箱内零部件的局部保温装置 | |
CN219718503U (zh) | 新型单向传热发热装置、单向传热发热电芯及电池 | |
CN221277879U (zh) | 一种船舶用柴油机缸套水预热机构 | |
CN222749626U (zh) | 壳体结构、电芯及电池包 | |
CN218973683U (zh) | 一种用于热电偶校准的保温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