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7497774U - 一种转盘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盘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97774U
CN217497774U CN202221576615.5U CN202221576615U CN217497774U CN 217497774 U CN217497774 U CN 217497774U CN 202221576615 U CN202221576615 U CN 202221576615U CN 217497774 U CN217497774 U CN 2174977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turntable
shaft
link
supporting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7661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飞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Xiaowei Warrio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Xiaowei Warrio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Xiaowei Warrio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Xiaowei Warrio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7661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977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977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977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盘机构,包括支撑座、转盘组件及驱动组件,转盘组件包括转盘,转盘转动连接于支撑座,转盘形成有至少一个卡接部;驱动组件包括驱动轴、卡合部、第一驱动件及第二驱动件,驱动轴转动连接于支撑座,卡接部活动连接于驱动轴,第一驱动件连接于驱动轴和卡合部,用于驱使卡合部与卡接部卡接,或者驱使卡合部脱离卡接部,第二驱动件连接于驱动轴和支撑座,用于驱使驱动轴转动,并经卡合部和第一驱动件带动转盘转动。本实用新型能驱使转盘转动并控制转盘间歇停留。

Description

一种转盘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盘机构。
背景技术
电池在生产的过程中,电池的极耳需要放置于转盘上,通过转动的转盘带动极耳转动至不同的工位,以对极耳进行加工。
公告号为CN213425140U公开了一种用于穿戴设备电池的导线整形设备,应用于电池的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的整形,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上均套设有套管;设备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转盘机构,转盘机构的转动方向上依次设置有上料检测机构、导线整形机构、导线分叉机构、推套管机构和下料检测机构;转盘机构上设有定位夹具;该能够将套设有套管的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进行整形、分开以及推动套管使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露出。
上述设备中使用到了转盘机构,转盘机构需要带动物料转过多个加工工位,在加工工位对物料进行加工时,转盘机构上的物料需要停留,但是上述专利中并未公开如何实现转盘间歇停留。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转盘机构,解决现有技术中转盘机构实现间歇停留的结构不清楚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转盘机构,包括:
支撑座;
转盘组件,包括转盘,所述转盘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座,所述转盘形成有至少一个卡接部;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轴、卡合部、第一驱动件及第二驱动件,所述驱动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座,所述卡接部活动连接于所述驱动轴,所述第一驱动件连接于所述驱动轴和所述卡合部,用于驱使所述卡合部与所述卡接部卡接,或者驱使所述卡合部脱离所述卡接部,所述第二驱动件连接于所述驱动轴和所述支撑座,用于驱使所述驱动轴转动,并经所述卡合部和所述第一驱动件带动所述转盘转动。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合部转动连接于所述驱动轴,所述第一驱动件能够驱使所述卡合部绕自身轴线转动。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接部有多个,多个卡接部绕所述转盘的轴线间隔分布,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使所述驱动轴正反转。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盘形成有至少一个定位部,所述转盘机构还包括至少一个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滑动部和第三驱动件,所述滑动部滑动连接于支撑座,所述第三驱动件连接于所述滑动部和所述支撑座,用于驱使所述滑动部与所述定位部卡接,或者驱使所述滑动部脱离所述定位部。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盘组件还包括套筒和转轴,所述套筒连接于所述支撑座,所述转轴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转盘、另一端可转动插设于所述套筒,所述转盘经所述套筒和所述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座。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轴可相对套筒滑动,所述转盘组件还包括升降件,所述升降件具有固定端和伸缩端,所述升降件的固定端连接于所述支撑座,所述升降件的伸缩端可转动连接于所述转轴,用于驱使所述转轴和所述转盘升降。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连杆件,所述连杆件包括连接块、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所述连接块连接于所述驱动轴,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可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连杆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驱动件经所述连接块、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连接于所述驱动轴。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连接部及转动部,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驱动轴,所述转动部转动连接于连接部并连接于所述卡合部,所述卡合部经所述连接部和所述转动部连接于所述驱动轴,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第三连杆和直线驱动部,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转动部,所述直线驱动部具有固定端和伸缩端,所述直线驱动部的固定端与所述连接部铰接、输出端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包括固定部和限位部,所述固定部连接于所述转盘且其相对所述驱动轴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沿所述转盘的转动方向设置,所述限位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驱动轴、另一端可转动插设于所述限位槽。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至少一个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座与所述转盘之间,所述支撑组件连接于所述支撑座并设置于所述转盘的升降轨迹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当需要对物料进行加工时,将物料设置于转盘上,启动第一驱动组件,第一驱动组件驱使卡合部卡设于转盘的卡接部,然后启动第二驱动件,第二驱动件驱使驱动轴转动,转动的驱动轴带动第一驱动件、卡合部转动,卡合部带动转盘转动,转动的转盘带动物料转动,当转盘转动至预设的位置时,启动第一驱动件,第一驱动件驱使卡合部转动,使得卡合部脱离卡接部,此时转动的驱动轴无法驱使转盘继续转动,使得转盘可以在预设的地点间隙停留,停留时间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转盘机构的三维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转盘机构的三维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转盘机构的三维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转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C—C线的剖视图;
图8是图7中D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是图7中E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
支撑座1;
转盘组件2;
转盘21;
卡接部21a;
定位部21b;
套筒22;
转轴23;
升降件24;
连接件25;
连接盒251;
连接轴252;
卡环253;
推力球轴承254;
端盖255;
驱动组件3;
驱动轴31;
卡合部32;
第一驱动件33;
第三连杆331;
直线驱动部332;
第二驱动件34;
连杆件35;
连接块351;
第一连杆352;
第二连杆353;
连接部36;
转动部37;
限位件38;
固定部381;
限位部382;
定位组件4;
滑动部41;
第三驱动件42;
导向套43;
支撑组件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申请一部分,并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9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盘机构,包括支撑座1、转盘组件2、驱动组件3,转盘组件2包括转盘21,转盘21转动连接于支撑座1,转盘21形成有至少一个卡接部21a;驱动组件3包括驱动轴31、卡合部32、第一驱动件33及第二驱动件34,驱动轴31转动连接于支撑座1,卡接部21a活动连接于驱动轴31,第一驱动件33连接于驱动轴31和卡合部32,用于驱使卡合部32与卡接部21a卡接,或者驱使卡合部32脱离卡接部21a,第二驱动件34连接于驱动轴31和支撑座1,用于驱使驱动轴31转动,并经卡合部32和第一驱动件33带动转盘21转动。
当需要对物料进行加工时,将物料设置于转盘21上,启动第一驱动组件3,第一驱动组件3驱使卡合部32卡设于转盘21的卡接部21a,然后启动第二驱动件34,第二驱动件34驱使驱动轴31转动,转动的驱动轴31带动第一驱动件33、卡合部32转动,卡合部32带动转盘21转动,转动的转盘21带动物料转动,当转盘21转动至预设的位置时,启动第一驱动件33,第一驱动件33驱使卡合部32转动,使得卡合部32脱离卡接部21a,此时转动的驱动轴31无法驱使转盘21继续转动,使得转盘21可以在预设的地点间隙停留,停留时间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可以理解的,支撑座1可以为板体、框体、支架等。
可以理解的,转盘21可以为方形、圆形及多边形的板体,也可以为方形、圆形及多边形的支架。
可以理解的,卡接部21a可以为转盘21上开设的孔、槽等,也可以为转盘21上向外凸出形成的卡块。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转盘组件2还包括套筒22和转轴23,套筒22连接于支撑座1,转轴23的一端连接于转盘21、另一端可转动插设于套筒22,转盘21经套筒22和转轴23转动连接于支撑座1。
驱使转轴23转动时,转轴23的一端在套筒22内转动,转轴23的另一端带动转盘21转动,通过设置套筒22和转轴23,实现了转盘21与支撑座1的转动连接。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转轴23可相对套筒22滑动,转盘组件2还包括升降件24,所述升降件24具有固定端和伸缩端,升降件24的固定端连接于支撑座1,升降件24的伸缩端可转动连接于转轴23,用于驱使转轴23和转盘21升降。
启动升降件24,升降件24的伸缩端驱使转轴23和转盘21在套筒22内升降,使得转盘21可以带动物料沿驱动轴31的轴向升降,且由于升降件24的伸缩端与转轴23之间转动连接,升降件24不会干涉转轴23和转盘21的转动。
可以理解的,升降件24可以为气缸、液压缸、电动推杆等。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转盘组件2还包括连接件25,连接件25包括连接盒251、连接轴252、卡环253、推力球轴承254及端盖255,连接盒251的内部空心且一端开口,连接盒251的另一端开设有连接孔并连接于升降件24的伸缩端,连接轴252的一端内置于连接盒251、另一端可滑动穿过连接孔,卡环253内置于连接盒251并抵接连接盒251的另一端的端部内壁,卡环253固定套装于连接轴252,推力球轴承254内置于连接盒251且其一端抵接于卡环253,端盖255抵接于推力球轴承254的另一端,且端盖255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于连接盒251、另一端连接于转轴23。
升降件24的伸缩端经连接件25可驱使转轴23升降,当转盘21转动时,转盘21带动转轴23转动,转动的转轴23带动端盖255和连接盒251转动,在推力球轴承254的作用下,通过推力球轴承254的转动,使得卡环253、连接轴252及升降件24的伸缩端可以相对转轴23静止,使得升降件24的伸缩端驱使转盘21升降时其伸缩端可相对转盘21静止。
可以理解的,第一驱动件33可以驱使卡合部32沿驱动轴31的轴向移动,使得沿轴向移动的卡合部32与卡接部21a卡接;第一驱动件33也可以驱使卡合部32转动,通过转动的卡合部32与卡接部21a卡接;第一驱动件33可以为电机、液压马达等。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卡合部32转动连接于驱动轴31,第一驱动件33能够驱使卡合部32绕自身轴线转动。
需要驱使卡合部32与卡接部21a卡接时,第一驱动件33驱使卡合部32相对驱动轴31转动,当卡合部32转动至预设的位置时,卡合部32与卡接部21a卡接。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卡接部21a有多个,多个卡接部21a绕转盘21的轴线间隔分布,第二驱动件34用于驱使驱动轴31正反转。
通过设置多个卡接部21a,使得卡合部32可根据需要在多个位置与转盘21卡接,增加了转盘21可停留的地点,在多个可停留的点可以对转盘21上的物料进行加工,通过第二驱动件34驱使驱动轴31正反转动,使得驱动轴31可以正向或者反向转动,当转盘21转动一定角度后,可以控制卡合部32与卡接部21a分离,然后通过第二驱动件34驱使驱动轴31反向转动至复位,然后控制卡合部32与卡接部21a卡接,第一驱动件33驱使驱动轴31和转盘21正向转动,如此往复,可驱使转盘21沿正向转动的同时驱使驱动轴31往复复位。
可以理解的,卡合部32可以为卡杆、卡块、卡条等。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卡接部21a为卡盘开设的卡槽,卡槽沿驱动轴31的径向设置,卡合部32为长条形的卡块,当卡块插设于卡槽时,实现了卡合部32与转盘21的卡接,使得卡合部32与转盘21可跟随驱动轴31同步转动。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驱动组件3还包括连杆件35,连杆件35包括连接块351、第一连杆352及第二连杆353,连接块351连接于驱动轴31,第一连杆352的一端可转动连接于连接块351,第二连杆353的一端与第一连杆352的另一端可转动连接,第二连杆353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驱动件34,第二连杆353的长度小于第一连杆352,第二驱动件34经连接块351、第一连杆352及第二连杆353连接于驱动轴31。
通过设置连杆件35,第二驱动件34经第二连杆353、第一连杆352及连接块351连接于驱动轴31,在第二驱动件34经连杆件35可驱使驱动轴31正反转,驱动轴31正反转的转动角度可以为60度、90度、120度等,卡合部32与转盘21的卡接部21a卡接,然后第二驱动件34经连杆件35驱使驱动轴31正向转动90度,然后卡合部32与卡接部21a分离,第二驱动部经连杆件35驱使驱动轴31反向转动90度至复位,然后卡合部32与卡接部21a卡接,如此往复,使得转盘21可以间歇性的转动和间歇性的停留。
可以理解的,第二驱动件34可以为直驱电机、电机与皮带传动机构的组合,还可以为液压马达等。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驱动组件3包括连接部36及转动部37,连接部36连接于驱动轴31,转动部37转动连接于连接部36并连接于卡合部32,卡合部32经连接部36和转动部37连接于驱动轴31,第一驱动件33包括第三连杆331和直线驱动部332,第三连杆331的一端连接于转动部37,直线驱动部332具有固定端和伸缩端,直线驱动部332的固定端与连接部36铰接、输出端可转动连接于第三连杆331的另一端。
当需要驱使卡合部32转动时,启动直线驱动部332,直线驱动部332驱使第三连杆331摆动,摆动的第三连杆331带动转动部37在一定范围内转动,转动部37带动卡合部32转动,使得卡合部32可以转到至与卡接部21a卡接,也可以与卡接部21a转动分离。
可以理解的,直线驱动部332可以为气缸、液压缸及电动推杆等。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驱动组件3还包括限位件38,限位件38包括固定部381和限位部382,固定部381连接于转盘21且其相对驱动轴31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沿转盘21的转动方向设置,限位部382的一端连接于驱动轴31、另一端可转动插设于限位槽。
通过设置固定部381和限位部382,能对转动的驱动轴31进行限制,能限制驱动轴31的转动范围。
可以理解的,固定部381可以为弧形的块体、方向的块体等,限位部382可以为限位杆、限位块及限位条等。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转盘21形成有至少一个定位部21b,转盘机构还包括至少一个定位组件4,定位组件4包括滑动部41和第三驱动件42,滑动部41滑动连接于支撑座1,第三驱动件42连接于滑动部41和支撑座1,用于驱使滑动部41与定位部21b卡接,或者驱使滑动部41脱离定位部21b。
转盘21在转动的过程中,当转盘21转动至预设的位置时,为了使转盘21定位更精准,本申请设计了定位部21b和定位组件4,当转盘21转动至预设的位置,启动第三驱动件42,第三驱动件42驱使滑动部41滑动,滑动的滑动部41与转盘21卡接,实现了对转动后的转盘21的固定和定位,便于对转盘21上的物料进行精准的定位。
可以理解的,定位部21b可以为转盘21上开设的孔,或者为转盘21上向外凸出形成的卡块;滑动部41为沿驱动轴31的轴向设置的杆、卡销、卡块等;第三驱动件42可以为气缸、液压缸、电动推杆等。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定位部21b为转盘21上开设的定位孔,定位孔沿转盘21的转动轴线的轴向设置,滑动部41沿沿驱动轴31的轴向设置的卡销,第三驱动件42为气缸。
当需要对转盘21进行固定和定位时,启动气缸,气缸的输出轴驱使卡销沿驱动轴31的轴向滑动,直至卡销插设于定位孔,实现了对转盘21的定位和固定。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定位组件4还包括导向套43,导向套43套装于滑动部41并与滑动部41间隙配合,滑动部41连接于支撑座1。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转盘机构还包括至少一个支撑组件5,支撑组件5设置于支撑座1与转盘21之间,支撑组件5连接于支撑座1并设置于转盘21的升降轨迹上。
通过设置支撑组件5,当升降后的转盘21需要固定时,通过升降件24驱使转盘21下降,直至转盘21落在支撑组件5上,通过支撑组件5对转盘21进行支撑。
可以理解的,支撑组件5可以为固定于转盘21上的固定块、固定杆、支撑条等。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支撑组件5为高度可调的支撑杆。
通过高度可调的支撑杆,使得转盘21可在多个高度被固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转盘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座;
转盘组件,包括转盘,所述转盘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座,所述转盘形成有至少一个卡接部;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轴、卡合部、第一驱动件及第二驱动件,所述驱动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座,所述卡接部活动连接于所述驱动轴,所述第一驱动件连接于所述驱动轴和所述卡合部,用于驱使所述卡合部与所述卡接部卡接,或者驱使所述卡合部脱离所述卡接部,所述第二驱动件连接于所述驱动轴和所述支撑座,用于驱使所述驱动轴转动,并经所述卡合部和所述第一驱动件带动所述转盘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转动连接于所述驱动轴,所述第一驱动件能够驱使所述卡合部绕自身轴线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有多个,多个卡接部绕所述转盘的轴线间隔分布,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使所述驱动轴正反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形成有至少一个定位部,所述转盘机构还包括至少一个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滑动部和第三驱动件,所述滑动部滑动连接于支撑座,所述第三驱动件连接于所述滑动部和所述支撑座,用于驱使所述滑动部与所述定位部卡接,或者驱使所述滑动部脱离所述定位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组件还包括套筒和转轴,所述套筒连接于所述支撑座,所述转轴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转盘、另一端可转动插设于所述套筒,所述转盘经所述套筒和所述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可相对套筒滑动,所述转盘组件还包括升降件,所述升降件具有固定端和伸缩端,所述升降件的固定端连接于所述支撑座,所述升降件的伸缩端可转动连接于所述转轴,用于驱使所述转轴和所述转盘升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连杆件,所述连杆件包括连接块、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所述连接块连接于所述驱动轴,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可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连杆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驱动件经所述连接块、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连接于所述驱动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连接部及转动部,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驱动轴,所述转动部转动连接于连接部并连接于所述卡合部,所述卡合部经所述连接部和所述转动部连接于所述驱动轴,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第三连杆和直线驱动部,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转动部,所述直线驱动部具有固定端和伸缩端,所述直线驱动部的固定端与所述连接部铰接、输出端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包括固定部和限位部,所述固定部连接于所述转盘且其相对所述驱动轴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沿所述转盘的转动方向设置,所述限位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驱动轴、另一端可转动插设于所述限位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盘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座与所述转盘之间,所述支撑组件连接于所述支撑座并设置于所述转盘的升降轨迹上。
CN202221576615.5U 2022-06-22 2022-06-22 一种转盘机构 Active CN2174977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76615.5U CN217497774U (zh) 2022-06-22 2022-06-22 一种转盘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76615.5U CN217497774U (zh) 2022-06-22 2022-06-22 一种转盘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97774U true CN217497774U (zh) 2022-09-27

Family

ID=833385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76615.5U Active CN217497774U (zh) 2022-06-22 2022-06-22 一种转盘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977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45175B (zh) 一种全自动绕线机
CN108859871B (zh) 一种斜腕臂安装孔自动寻孔装置
CN108621213A (zh) 一种对棒材或管材覆膜切口的切割机构
CN217497774U (zh) 一种转盘机构
CN108041770B (zh) 一种拉链双拉头穿头机
CN221987359U (zh) 柔性取料装置及物料分拣用设备
CN210649476U (zh) 一种工件可回转切割机用自动化机架
CN218503536U (zh) 一种地线焊接装置
CN219573517U (zh) 一种用于汽车轮毂在线检测的定位装置
CN108405759B (zh) 绕线机及绕线方法
CN215093671U (zh) 一种夹取范围更广的机械手
CN114700720A (zh) 一种滚轮装配设备
CN109227117B (zh) 手柄涂油及拆卸生产线
CN212071034U (zh) 一种插头自动组装设备
CN212008071U (zh) 弯曲试验装置
CN210677231U (zh) 一种电火花加工用门形限位装置
CN222903198U (zh) 一种飞镖治具工作站
CN219101752U (zh) 一种旋转式气缸组件
JPS6024529Y2 (ja) 位置決め装置
CN109384038B (zh) 一种夹持装置
CN213210020U (zh) 一种hplc高效液相色谱仪的高通量连续进样结构
CN216900250U (zh) 转盘式扫码检测装置
CN113634908B (zh) 输送系统
CN218971688U (zh) 一种角接触保持架装球机构
CN220506240U (zh) 一种监控探头的安装云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