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7398654U - 一种喷漆循环水的旁流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喷漆循环水的旁流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98654U
CN217398654U CN202221305321.9U CN202221305321U CN217398654U CN 217398654 U CN217398654 U CN 217398654U CN 202221305321 U CN202221305321 U CN 202221305321U CN 217398654 U CN217398654 U CN 2173986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mp
water
bypass flow
pipeline
electr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0532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力
宋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IKE GREE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YIKE GREE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YIKE GREE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YIKE GREE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30532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986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986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986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喷漆循环水的旁流处理系统包括第一旁流管道、第二旁流管道、进水总管、混凝装置、污泥分离装置和电催化装置,或者,包括第二旁流管道、混凝装置、污泥分离装置和电催化装置;第一旁流管道和第二旁流管道的一端分别设于喷漆循环水系统中循环泵的泵前管道和循环泵的泵后管道上,且另一端分别与进水总管流体连通;或者,第二旁流管道的一端设于喷漆循环水系统中循环泵的泵后管道上,且另一端与混凝装置流体连通;进水总管、混凝装置、污泥分离装置和电催化装置依次流体连通。本实用新型采用混凝处理及高级氧化处理方式,取一部分喷漆循环水进行连续循环处理,实现高浓度CODcr降解,使得喷漆循环水CODcr稳定于一定范围。

Description

一种喷漆循环水的旁流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喷漆循环水的旁流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喷漆循环水一般用于涂装生产线,例如汽车、集装箱、工程机械、数码产品等涂装生产线,其作用是为了清洗掉喷房排风夹带的大量漆雾,漆雾被预先加入到循环水中的漆雾凝聚剂进行脱粘凝聚处理后,形成漆渣,并经脱水后最终作为危险固体废弃物而焚烧处置,而除去漆渣的水再循环回到喷房内继续使用。喷漆循环水内除了夹带了大量漆雾形成的漆渣外,还含有大量的溶剂,溶剂来源于2方面:一是油漆中本身带有溶剂成份,可达30%以上,二是涂装生产过程中,油漆喷枪、某些涂装设备经常需要采用溶剂进行清洗,清洗下来的废溶剂也往往被倒入喷漆循环水中。这样,导致喷漆循环水内有机物含量持续升高,一般情况下,对于刚更换为新鲜自来水的喷漆循环水系统,经过1个月生产,其CODcr即可从数百升高至1万mg/L以上,对于某些产量大,清洗频繁的生产线,其CODcr甚至可升至20000mg/L甚至更高,高CODcr往往导致泡沫严重,影响喷房气水平衡,需要大量投加消泡剂,增加了药剂成本,且消泡剂本身也贡献了不少CODcr,导致系统恶性循环,不得不倒槽入废水站。而一个喷漆循环水的总水量往往达数百吨,这么多高浓度的废水被排入废水站,使得废水站负荷急剧升高,难以应对,除了增加废水处理成本以外,也增加了超标排放的风险。为了避免这些问题和风险,不少工厂将清洗溶剂尽可能收集,不倾倒入喷漆循环水中,但会产生大量废溶剂,且只能作为危废焚烧处置,又将耗费大量的处置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漆循环水的旁流处理系统,在生产同时,能实现CODcr的有效降解,减少消泡剂的消耗,减轻废水处理负担。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喷漆循环水的旁流处理系统,包括第一旁流管道、第二旁流管道、进水总管、混凝装置、污泥分离装置和电催化装置,或者,包括第二旁流管道、混凝装置、污泥分离装置和电催化装置;
所述第一旁流管道和所述第二旁流管道的一端分别设于喷漆循环水系统中循环泵的泵前管道和循环泵的泵后管道上,且另一端分别与所述进水总管流体连通;或者,所述第二旁流管道的一端设于喷漆循环水系统中循环泵的泵后管道上,且另一端与所述混凝装置流体连通;
所述进水总管、所述混凝装置、所述污泥分离装置和所述电催化装置依次流体连通;或者,所述混凝装置、所述污泥分离装置和所述电催化装置依次流体连通;
所述电催化装置与喷漆循环水系统中循环集水槽流体连通。
优选地,所述旁流处理系统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项:
a1)所述第一旁流管道上设有第一进水阀、第一泵和止回阀;
a2)所述第二旁流管道上设有第二进水阀和控制阀;
a3)所述进水总管上设有流量计;
a4)所述混凝装置包括混凝槽、搅拌单元和混凝药剂加药单元;所述搅拌单元设于所述混凝槽;所述混凝药剂加药单元包括与所述混凝槽流体连通的絮凝剂加药管道和/或凝聚剂加药管道;
a5)所述污泥分离装置具有含网格内胆的双层结构,所述污泥分离装置内设有滤袋,所述滤袋设于所述网格内胆上;
a6)所述电催化装置包括流体连通的电催化槽和集水槽;
a7)所述污泥分离装置和所述电催化装置之间设有电催化进水泵;
a8)所述电催化装置与所述循环集水槽流体连通的管道上设有回水泵。
更优选地,特征a4)中,所述絮凝剂加药管道上设有絮凝剂泵;所述凝聚剂加药管道上设有凝聚剂泵。
更优选地,特征a5)中,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项:
a51)所述污泥分离装置内还设有第一液位计;
a52)所述污泥分离装置的底部设有若干滑轮;
a53)所述污泥分离装置内按流体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所述滤袋和所述网格内胆;
a54)所述网格内胆的网格孔径为5~15mm。
更优选地,特征a6)中,所述旁流处理系统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项:
a61)所述电催化装置的腔体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腔体分隔为所述电催化槽和所述集水槽;
a62)所述电催化槽内设有极板组件;
a63)所述集水槽内设有第二液位计。
更优选地,特征a7)中,所述旁流处理系统还包括滤液出水阀、软管接头、软管和电催化进水阀,所述污泥分离装置、所述滤液出水阀、所述软管接头、所述软管、所述电催化进水阀和所述电催化进水泵依次流体连通。
更优选地,特征a8)中,所述回水泵与所述电催化装置流体连通的管道上设有回水阀门。
优选地,所述旁流处理系统还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设于所述污泥分离装置和所述电催化装置之间。
更优选地,所述旁流处理系统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项:
b1)所述过滤器上设有第一压力表;
b2)所述过滤器与所述电催化装置流体连通的管道上设有第二压力表;
b3)所述旁流处理系统还包括电催化进水泵/和第二压力表,所述电催化进水泵、所述过滤器和所述电催化装置依次流体连通,或者,所述电催化进水泵、所述过滤器、所述第二压力表和所述电催化装置依次流体连通。
优选地,上述旁流处理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选自第一泵、控制阀、流量计、搅拌单元、絮凝剂泵、凝聚剂泵、第一液位计、第二液位计、电催化进水泵和回水泵中的至少一项信号连接。
本实用新型旁流处理系统从喷漆循环水系统中循环泵的泵后管道/和泵前管道获得旁流进水,采用混凝处理及高级氧化处理方式,取一部分喷漆循环水进行连续循环处理,实现高浓度CODcr降解,使得喷漆循环水CODcr稳定于一定范围,避免倒槽排水,基本实现喷漆循环水的“零排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喷漆循环水的旁流处理系统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喷漆循环水的旁流处理系统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喷漆循环水的旁流处理系统中混凝装置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
1 旁流处理系统
11 第一旁流管道
111 第一进水阀
112 第一泵
113 止回阀
12 第二旁流管道
121 第二进水阀
122 控制阀
13 进水总管
131 流量计
14 混凝装置
141 混凝槽
142 搅拌单元
143 混凝药剂加药单元
1431 絮凝剂加药管道
14311 絮凝剂泵
1432 凝聚剂加药管道
14321 凝聚剂泵
15 污泥分离装置
151 网格内胆
152 滤袋
153 第一液位计
154 滑轮
155 滤液出水阀
156 软管接头
157 软管
16 电催化装置
161 电催化槽
1611 极板组件
162 集水槽
1621 第二液位计
163 电催化进水泵
164 回水泵
165 电催化进水阀
166 回水阀门
17 过滤器
171 第一压力表
172 第二压力表
18 控制器
2 喷漆循环水系统
21 循环泵
22 泵前管道
23 泵后管道
24 循环集水槽
25 漆雾
26 文丘里
27 被喷物件表面
28 供风
29 刮渣机
210 漆渣小车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如图1和图2中所示,喷漆循环水用于涂装湿式喷房漆雾25捕捉,通过文丘里26实现。喷涂生产线在喷油漆时,油漆以雾状的形式落在被喷物件表面27(比如汽车车身),但仍有一部分的漆雾未到达被喷物件表面,而是被来自上方的供风28一起向下带入文丘里26,在此发生剧烈的混合搅拌,使得水和空气充分接触,水洗涤空气,空气里夹带的漆雾进入水中,流入循环集水槽24,并依靠空气中携带的大量气泡上浮形成漆渣,最终由刮渣机29刮入漆渣小车210内。虽然漆雾形成漆渣,但油漆所带的溶剂无法形成漆渣,仍滞留在喷漆循环水系统中,在加上日常喷枪及其他涂装设备带入的大量溶剂等污染物,导致循环水污染越来越严重,主要表现为CODcr的持续升高。本实用新型旁流处理系统从喷漆循环水系统中循环泵的泵后管道/和泵前管道获得旁流进水,采用混凝处理及高级氧化处理方式,取一部分喷漆循环水进行连续循环处理,实现高浓度CODcr降解,使得喷漆循环水CODcr稳定于一定范围,避免倒槽排水,基本实现喷漆循环水的“零排放”。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喷漆循环水的旁流处理系统1,如图1所示,包括第二旁流管道12、混凝装置14、污泥分离装置15和电催化装置16;
第二旁流管道12的一端设于喷漆循环水系统2中循环泵21的泵后管道23上,且另一端与混凝装置14流体连通;
混凝装置14、污泥分离装置15和电催化装置16依次流体连通;
电催化装置16与喷漆循环水系统2中循环集水槽24流体连通。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喷漆循环水的旁流处理系统从喷漆循环水系统2中循环泵21的泵后管道23获得旁流进水,采用混凝处理及高级氧化处理方式,取一部分喷漆循环水进行连续循环处理,实现高浓度CODcr降解,使得喷漆循环水CODcr稳定于一定范围,避免倒槽排水,基本实现喷漆循环水的“零排放”。
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喷漆循环水的旁流处理系统1,如图2所示,包括第一旁流管道11、第二旁流管道12、进水总管13、混凝装置14、污泥分离装置15和电催化装置16;
第一旁流管道11和第二旁流管道12的一端分别设于喷漆循环水系统2中循环泵21的泵前管道22和循环泵21的泵后管道23上,且另一端分别与进水总管13流体连通;
进水总管13、混凝装置14、污泥分离装置15和电催化装置16依次流体连通;
电催化装置16与喷漆循环水系统2中循环集水槽24流体连通。
上述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旁流进水首先进入混凝装置14进行混凝处理。虽然喷漆循环水进入循环集水槽后,绝大部分的漆渣会上浮并被浮水吸渣泵吸走,但仍有一小部分漆渣颗粒残留,另外,除了漆渣,水中还存在其他杂质,比如微生物絮体(喷漆循环水由于大量有机物且长期保持常温,非常适合微生物繁殖)、过小的漆渣微粒(比如残留的漆渣颗粒反复在水中循环搅拌被打碎成更小漆渣微粒)、胶体态微粒(主要是有机物长期滞留在系统中发生转化或互相发生反应形成的胶体)等,这些杂质如不去除,则很容易粘附在后续的电催化装置16的极板上,导致极板污染或腐蚀,最终影响处理效果并且缩短极板的使用寿命。如直接将旁流进水过滤,比如采用砂滤、滤芯、袋滤等,则首先过滤精度不能保证将胶体态微粒滤除,其次由于杂质多且具有一定粘附性,很快能将这些过滤器堵塞,从而无法保证长时间连续运转。因此,本实用新型先进行预处理,即采用混凝装置14进行混凝处理。混凝装置14水力停留时间一般为5~15min,确保混凝反应充分。混凝处理仅能去除占CODcr少部分的颗粒杂质和胶体,但不能去除占CODcr大部分的溶剂贡献的CODcr。喷漆循环水中颗粒杂质和胶体类贡献CODcr约占10~20%,溶剂贡献约占80~90%。混凝处理对颗粒杂质和胶体类的去除利率可达到60~80%,混凝处理对喷漆循环水的CODcr降解率为6~16%。
电催化装置16采用电催化氧化处理,其是基于电化学处理技术原理的一种处理高浓度、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专用处理工艺,利用电解催化反应过程中生成的自由基、强氧化粒子(·OH、·O2、H2O2、O3、OCl-、Cl2等),与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无选择地快速发生链式反应,进行氧化降解,将难生化降解的有机物分解为CO2、H2O等简单的无机分子,降解CODcr,或转化为易生化降解的小分子化合物,提高B/C比,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喷漆循环水具备适合采用电催化工艺的条件:一、由于喷漆循环水一般采用自来水作为补水,因此本身含有Cl-,再加上日常所投加的漆雾凝聚剂中也含有一定的Cl-,因此其累积Cl-浓度可达数百mg/L,故不必投加含Cl-盐类即可产生OCl-、Cl2;二、喷漆循环水本身电导率也比较高,运行一段时间后可到上千μS/cm,甚至数千μS/cm,成为一种导电性溶液,降低电催化电阻,节省能耗;三、喷漆循环水由于其适宜的水温、高有机物含量、及充足的曝气(文丘里剧烈的气水混合的作用),其本身近似于一套好养生化处理系统,故即使电催化未能降解大部分的CODcr,只需将复杂的有机物转化为小分子有机物,提高B/C,待水返回循环集水槽后,就比较容易地被微生物降解,最终使得系统CODcr得以降解。
在一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旁流管道11上设有第一进水阀111、第一泵112和止回阀113。第一泵112可采用离心式管道泵、气动隔膜泵,优选气动隔膜泵,不易堵塞、耐腐蚀。
在一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旁流管道12上设有第二进水阀121和控制阀122。
第一进水阀111和第二进水阀121可采用球阀、蝶阀或闸阀,优选球阀,更易调节流量。
控制阀122可采用气动阀、电动阀、电磁阀,优选电动阀,开关更为可靠,且避免水锤。
在一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进水总管13上设有流量计131。流量计131可采用电磁流量计、超声波流量计、金属管浮子流量计,优选电磁流量计,计量更为精确,可靠。
进水总管13上配备流量计131,可显示瞬时流量和累计流量,所需流量可通过第一进水阀111、第二进水阀121调节。需根据喷漆循环水的总水量及CODcr上升的趋势,来确定进入本旁流处理系统1的旁流进水量,最终目的是:这部分旁流进行处理后,要使得将整个喷漆循环水系统2的CODcr不继续升高,并且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比如,某喷漆循环水系统在CODcr升至20000mg/L以上时,消泡剂消耗大大增加或排水进入废水站后,对废水冲击较大,因此,可考虑通过本旁流处理系统1的处理,将其CODcr始终控制在15000mg/L左右,或者在一定范围内,比如13000~17000mg/L;然后,根据生产时该喷漆循环水CODcr上升的平均速率和整个喷漆循环水的保有水量,以及后续电催化装置16所能达到的CODcr去除率,来确定本旁流处理系统1的进水流量。比如,某喷漆循环水系统2保有水量120m3,在生产时平均每日CODcr升高500mg/L左右,且当该喷漆循环水系统2CODcr升至14000mg/L时开启本旁流处理系统1,去除率为75%,则可理论计算处理的旁流量应为:Q=120*500/14000/75%=5.71m3/d,即每天只需处理5.71m3的旁流水,即可实现CODcr稳定不上升。实际处理时,可按生产时间将5.71m3/d平均至小时流量,如当天生产12h,则小时流量为:5.71/12=0.48m3/h;当然,也可采取24h连续处理模式,停产时采用第一泵112继续供水处理,这样理论上小时流量则为:5.71/24=0.24m3/h。按前述方法先确定进水量后开始处理,再根据喷漆循环水的CODcr值进行调整进水量,即调整第一进水阀111和第二进水阀121的开度,如CODcr仍在持续升高接近17000mg/L,则稍开大第一进水阀111和第二进水阀121,如CODcr持续降低接近13000mg/L,则适当关小第一进水阀111和第二进水阀121,使CODcr一直稳定在一定的范围内。
在一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混凝装置14包括混凝槽141、搅拌单元142和混凝药剂加药单元143;搅拌单元142设于混凝槽141;混凝药剂加药单元143包括与混凝槽141流体连通的絮凝剂加药管道1431和/或凝聚剂加药管道1432。混凝槽141的材质可选不锈钢、碳钢、PE、PVC,优选不锈钢,确保更高的强度和耐腐蚀性。
在一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絮凝剂加药管道1431上设有絮凝剂泵14311;凝聚剂加药管道1432上设有凝聚剂泵14321。絮凝剂泵14311和凝聚剂泵14321可选用机械隔膜计量泵、电磁计量泵、气动隔膜泵、蠕动泵,优选电磁计量泵,在加药量不大的情况下,加药计量精确,不易堵塞且价格较低。
可投加的混凝药剂包括凝聚剂和/或絮凝剂。凝聚剂可为:可溶性铝盐、可溶性铁盐、聚合氯化铝、聚合氯化铁、聚合氯化铝铁等一种或多种,优选聚合氯化铝铁(PAFC),其投加浓度为100~300mg/L;絮凝剂主要指聚丙烯酰胺(PAM),聚丙烯酰胺(PAM)可为:阳离子PAM、阴离子PAM、非离子PAM等一种或多种,优选阴离子PAM,聚丙烯酰胺(PAM)分子量可为150万~2000万,优选800~2000万分子量的PAM,PAM的投加浓度为2~5mg/L。具体投加量在应用前可根据实验室小试确认,需做到上清液澄清,下沉的漆渣絮体较大,易快速沉降。
在一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污泥分离装置15具有含网格内胆151的双层结构,污泥分离装置15内设有滤袋152,滤袋152设于网格内胆151上。
混凝装置14后不设沉淀槽或污泥脱水设备,混凝后连水带泥可直接溢流进入污泥分离装置15,这是因为:喷漆循环水经混凝处理后,产生的污泥量并不多,为此再设污泥浓缩槽和板框压滤机等脱水设备意义不大,反而增加占地面积和设备投资。本实用新型采用污泥分离装置15,具有含网格内胆151的双层结构,滤袋152如塑料编织袋设于网格内胆151上,水从滤袋152如塑料编织袋缝隙中沥出,使得污泥的含水率降低,一般情况下刚刚下落的污泥含水率可达98%以上,在滤袋152如塑料编织袋内经24h重力沥水后,可降至75%以下,其沥水效果非常明显。而依此设污泥分离装置15,使得混凝产生的污泥被截留在滤袋152如塑料编织袋内,清水透过滤袋152如塑料编织袋缝隙和网格内胆151进入污泥分离装置15内部。
污泥分离装置15的材质可选不锈钢、碳钢、塑料,优选不锈钢,以确保足够强度和耐腐蚀性。滤袋152如塑料编织袋可采用已有的漆渣编织袋一样材质,一般为聚乙烯或聚丙烯材质。
在一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污泥分离装置15内还设有第一液位计153。
第一液位计153可选用插入式磁性液位计、超声波液位计、磁翻板液位计、静压式液位计,优选静压式液位计,安装方便,使用可靠。
在一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污泥分离装置15的底部设有若干滑轮154。滑轮154设于污泥分离装置15的底部,便于移动污泥分离装置15。
在一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污泥分离装置15内按流体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滤袋152和网格内胆151。
在一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网格内胆151的网格孔径为5~15mm。
在一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电催化装置16包括流体连通的电催化槽161和集水槽162。电催化装置16可采用电催化槽161与集水槽162组合为一体的方式,以使得其结构更为紧凑,占地面积更小。经电催化氧化处理后的水可溢流入集水槽162,再由回水泵164打回循环集水槽24,完成整个旁流处理过程。
电催化槽161的材质可选不锈钢、碳钢、PE、PVC,优选不锈钢,确保更高的强度和耐腐蚀性。电催化槽161的CODcr去除率可达70~85%。
在一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电催化装置16的腔体内设有隔板,隔板将腔体分隔为电催化槽161和集水槽162。
在一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电催化槽161内设有极板组件1611。
极板组件1611中电催化极板基体材质可选用不锈钢、钛(Ti)或石墨,阳极催化涂层材质为钌(Ru)、铱,(Ir)、铂(Pt)、镍(Ni)、二氧化铅(PbO2)、二氧化锡(SnO2)中的一种或数种复合材料。直流电源总电流为1000~7000A,电压为10~15V,装机功率10~105KW,处理时间为7~14h。
在一具体的实施方式中,集水槽162内设有第二液位计1621。
在一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污泥分离装置15和电催化装置16之间设有电催化进水泵163。污泥分离装置15内的清水由电催化进水泵163打入电催化装置16。电催化进水泵163可采用离心式管道泵、气动隔膜泵,优选气动隔膜泵,不易堵塞、耐腐蚀。
在一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旁流处理系统还包括滤液出水阀155、软管接头156、软管157和电催化进水阀165,污泥分离装置15、滤液出水阀155、软管接头156、软管157、电催化进水阀165和电催化进水泵163依次流体连通。
当污泥分离装置15的污泥累积至一定量后,可立即关闭滤液出水阀155,卸下软管接头156(快速连接件),将污泥分离装置15推走,将滤袋152如编织袋吊出,放入新滤袋152,恢复使用,或直接更换备用污泥分离装置15和滤袋152。
在一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电催化装置16与循环集水槽24流体连通的管道上设有回水泵164。
在一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回水泵164与电催化装置16流体连通的管道上设有回水阀门166。
在一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旁流处理系统还包括过滤器17,过滤器17设于污泥分离装置15和电催化装置16之间。过滤器17用于滤除滤液出水中残留的极少量杂质,进一步保护电催化装置16中的极板组件1611。过滤器17可为袋式、滤芯式、砂滤,优选袋式过滤器,价格低、由于杂质量较少更换频次也较低,更换滤袋操作也比较简便,滤袋的过滤精度一般为5~25微米。
在一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过滤器17上设有第一压力表171。
在一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过滤器17与电催化装置16流体连通的管道上设有第二压力表172。
过滤器17前后设第一压力表171和第二压力表172,通过压差变化来确定过滤器17是否存在明显堵塞,一般压差达到0.1MPa时需要更换过滤介质。
在一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旁流处理系统还包括电催化进水泵163/和第二压力表172,电催化进水泵163、过滤器17和电催化装置16依次流体连通,或者,电催化进水泵163、过滤器17、第二压力表172和电催化装置16依次流体连通。
在一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旁流处理系统还包括控制器18,控制器18与选自第一泵112、控制阀122、流量计131、搅拌单元142、絮凝剂泵14311、凝聚剂泵14321、第一液位计153、第二液位计1621、电催化进水泵163和回水泵164中的至少一项信号连接。
本实用新型喷漆循环水的旁流处理系统1的旁流进水(原水)可从2个取水点获取:第1个取水点是喷漆循环水系统2中循环泵21的泵后管道23上,可借用循环泵21的压力,通过第二进水阀121,将旁流水引出;第2个取水点是喷漆循环水系统2中循环泵21的泵前管道22上,需设置第一泵112,利用第一泵112压力,通过第一进水阀111,将旁流水引出,第一旁流管道11上设置有止回阀113,第二旁流管道12上设置有控制阀122。
2个取水点的用法为:当喷漆循环水系统在运转时,第一泵112停,控制阀122开,水借用循环泵21压力,从第二进水阀121出,开始处理;当喷漆循环水系统停转时,循环泵21停,控制阀122停,第一泵112启动,水从第一进水阀111出,开始处理。即第一泵112与循环泵21具备关联性,生产时,循环泵21运转,则第一泵112停,停产时,循环泵21停,则第一泵112运转,而控制阀122跟随循环泵21开闭,即循环泵21开,控制阀122开,循环泵21关,则控制阀122关,以上可通过控制器18实现自动切换,可实现不论生产与否,都可连续地进行旁流处理,该控制器18可为PLC控制器,例如:当喷漆循环水系统在运转时,循环泵21运转,向控制器18发出信号,控制器18控制控制阀122开,水借用循环泵21压力,从第二进水阀121出,开始处理。当然,如果不需要处理,则可在控制器18上将第一泵112和控制阀122的开关从自动挡调至停止档即可。
本旁流处理系统中机电设备可包括:第一泵112、凝聚剂泵14321、絮凝剂泵14311、电催化进水泵163、回水泵164和搅拌单元142,控制器18上,每台机电设备都可设置1个开关旋钮和1个开关指示灯,开关旋钮含自动、停止、手动档。日常运转一般都打到自动档,调试需要或临时开启可调至手动挡。
旁流进水流入混凝槽141,絮凝剂泵14311启动加絮凝剂,凝聚剂泵14321启动加凝聚剂,同时搅拌单元142持续搅拌。絮凝剂泵14311、凝聚剂泵14321与第一泵112、控制阀122通过控制器18联动,即不论第一泵112还是控制阀122启动,控制器18联动控制絮凝剂泵14311、凝聚剂泵14321启动。而搅拌单元142和絮凝剂泵14311、凝聚剂泵14321通过控制器18联动,即絮凝剂泵14311、凝聚剂泵14321启动,控制器18联动控制搅拌单元142启动。这样就确保只要旁流进水,就能加药并搅拌,通过控制器18实现这些联动控制功能。
第一液位计153可以设置高高位、高位、低位、低低位共4个控制点。各控制点控制功能为:
高高位——污泥分离装置15内液位过高,向控制器18发出信号,发出报警,同时暂停进水,即控制器18关闭第一泵112和控制阀122;
高位——向控制器18发出信号,控制器18启动电催化进水泵163,将清水抽入电催化槽161;
低位——向控制器18发出信号,控制器18停止电催化进水泵163;
低低位——低位时电催化进水泵163未停,即将空抽,向控制器18发出信号,控制器18停止电催化进水泵163,并发出报警。
第二液位计1621可以设置高高位、高位、低位、低低位共4个控制点。各控制点控制功能为:
高高位——集水槽162内液位过高,向控制器18发出信号,发出报警,同时暂停进水,即控制器18关闭电催化进水泵163;
高位——向控制器18发出信号,控制器18启动回水泵164,将处理完毕的水抽回循环集水槽24;
低位——向控制器18发出信号,控制器18停止回水泵164;
低低位——低位时回水泵164未停,即将空抽,向控制器18发出信号,控制器18停止回水泵164,并发出报警。
通过本旁流处理系统的运行处理,该喷漆循环水的CODcr得到有效控制,泡沫处于受控状态,喷房汽水平衡状态稳定,同时减少消泡剂的用量,避免反复倒槽。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喷漆循环水的旁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旁流管道(11)、第二旁流管道(12)、进水总管(13)、混凝装置(14)、污泥分离装置(15)和电催化装置(16),或者,包括第二旁流管道(12)、混凝装置(14)、污泥分离装置(15)和电催化装置(16);
所述第一旁流管道(11)和所述第二旁流管道(12)的一端分别设于喷漆循环水系统(2)中循环泵(21)的泵前管道(22)和循环泵(21)的泵后管道(23)上,且另一端分别与所述进水总管(13)流体连通;或者,所述第二旁流管道(12)的一端设于喷漆循环水系统(2)中循环泵(21)的泵后管道(23)上,且另一端与所述混凝装置(14)流体连通;
所述进水总管(13)、所述混凝装置(14)、所述污泥分离装置(15)和所述电催化装置(16)依次流体连通;或者,所述混凝装置(14)、所述污泥分离装置(15)和所述电催化装置(16)依次流体连通;
所述电催化装置(16)与喷漆循环水系统(2)中循环集水槽(24)流体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漆循环水的旁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项:
a1)所述第一旁流管道(11)上设有第一进水阀(111)、第一泵(112)和止回阀(113);
a2)所述第二旁流管道(12)上设有第二进水阀(121)和控制阀(122);
a3)所述进水总管(13)上设有流量计(131);
a4)所述混凝装置(14)包括混凝槽(141)、搅拌单元(142)和混凝药剂加药单元(143);所述搅拌单元(142)设于所述混凝槽(141);所述混凝药剂加药单元(143)包括与所述混凝槽(141)流体连通的絮凝剂加药管道(1431)和/或凝聚剂加药管道(1432);
a5)所述污泥分离装置(15)具有含网格内胆(151)的双层结构,所述污泥分离装置(15)内设有滤袋(152),所述滤袋(152)设于所述网格内胆(151)上;
a6)所述电催化装置(16)包括流体连通的电催化槽(161)和集水槽(162);
a7)所述污泥分离装置(15)和所述电催化装置(16)之间设有电催化进水泵(163);
a8)所述电催化装置(16)与所述循环集水槽(24)流体连通的管道上设有回水泵(16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漆循环水的旁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特征a4)中,所述絮凝剂加药管道(1431)上设有絮凝剂泵(14311);所述凝聚剂加药管道(1432)上设有凝聚剂泵(14321)。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漆循环水的旁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特征a5)中,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项:
a51)所述污泥分离装置(15)内还设有第一液位计(153);
a52)所述污泥分离装置(15)的底部设有若干滑轮(154);
a53)所述污泥分离装置(15)内按流体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所述滤袋(152)和所述网格内胆(151);
a54)所述网格内胆(151)的网格孔径为5~15mm。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漆循环水的旁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特征a6)中,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项:
a61)所述电催化装置(16)的腔体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腔体分隔为所述电催化槽(161)和所述集水槽(162);
a62)所述电催化槽(161)内设有极板组件(1611);
a63)所述集水槽(162)内设有第二液位计(1621)。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漆循环水的旁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特征a7)中,所述旁流处理系统还包括滤液出水阀(155)、软管接头(156)、软管(157)和电催化进水阀(165),所述污泥分离装置(15)、所述滤液出水阀(155)、所述软管接头(156)、所述软管(157)、所述电催化进水阀(165)和所述电催化进水泵(163)依次流体连通。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漆循环水的旁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特征a8)中,所述回水泵(164)与所述电催化装置(16)流体连通的管道上设有回水阀门(166)。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漆循环水的旁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器(17),所述过滤器(17)设于所述污泥分离装置(15)和所述电催化装置(16)之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喷漆循环水的旁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项:
b1)所述过滤器(17)上设有第一压力表(171);
b2)所述过滤器(17)与所述电催化装置(16)流体连通的管道上设有第二压力表(172);
b3)所述旁流处理系统还包括电催化进水泵(163)/和第二压力表(172),所述电催化进水泵(163)、所述过滤器(17)和所述电催化装置(16)依次流体连通,或者,所述电催化进水泵(163)、所述过滤器(17)、所述第二压力表(172)和所述电催化装置(16)依次流体连通。
10.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喷漆循环水的旁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18),所述控制器(18)与选自第一泵(112)、控制阀(122)、流量计(131)、搅拌单元(142)、絮凝剂泵(14311)、凝聚剂泵(14321)、第一液位计(153)、第二液位计(1621)、电催化进水泵(163)和回水泵(164)中的至少一项信号连接。
CN202221305321.9U 2022-05-27 2022-05-27 一种喷漆循环水的旁流处理系统 Active CN2173986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05321.9U CN217398654U (zh) 2022-05-27 2022-05-27 一种喷漆循环水的旁流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05321.9U CN217398654U (zh) 2022-05-27 2022-05-27 一种喷漆循环水的旁流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98654U true CN217398654U (zh) 2022-09-09

Family

ID=831471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05321.9U Active CN217398654U (zh) 2022-05-27 2022-05-27 一种喷漆循环水的旁流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986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38071A (zh) 电镀中水回用处理系统
CN209537057U (zh) 一种推流式电催化氧化装置
CN217398654U (zh) 一种喷漆循环水的旁流处理系统
CN110548338A (zh) 一种极板生产用酸液收集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09133441A (zh) Ecff型一体化电絮凝洗车废水处理装置
CN107935273A (zh) 重力式设备智能控制反冲洗污水处理系统
CN208648957U (zh) 一种喷涂污水处理装置
CN208717048U (zh)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209161699U (zh) 铝合金铸造废水处理装置
CN208667419U (zh) 一种城市污水和雨水原位快速处理系统
CN213708002U (zh) 一种复合污水处理装置
CN215327569U (zh) 一种喷漆污水净化处理回用设备
CN215327460U (zh) 一种电絮凝污水处理装置
CN201148371Y (zh) 氧化铝工业生产废水处理回用装置
CN215327336U (zh)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CN108911314A (zh) 一种新型电镀污水处理装置
CN209098375U (zh) 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分步处理与资源化回收装置
CN207404995U (zh) 一种u型净水装置
CN208345951U (zh) 一种电絮凝重金属废水处理设备
CN112744951A (zh) 一种新型污水处理设备
CN218403911U (zh) 一种电厂含煤废水综合处理系统
CN205973920U (zh) 一种自带清洗电极的电凝聚装置
CN212269698U (zh) 一种锂电池阴阳极废液循环水净化装置
CN210528667U (zh) 一种喷涂废水处理设备
CN2778793Y (zh) 微电凝膜分离污水处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