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7335290U - 马达、旋转叶片装置以及无人飞行器 - Google Patents

马达、旋转叶片装置以及无人飞行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35290U
CN217335290U CN202090000454.8U CN202090000454U CN217335290U CN 217335290 U CN217335290 U CN 217335290U CN 202090000454 U CN202090000454 U CN 202090000454U CN 217335290 U CN217335290 U CN 2173352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s
motor
stator
rotor
lattice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9000045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松田和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352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352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27/00Rotorcraft; Rotors peculiar thereto
    • B64C27/04Helicop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30/00Means for producing lift; Empennage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64U30/20Rotors; Rotor suppor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18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with ribs or fins for improving heat transfe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14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loads, e.g. with hand-held machine tools or fa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02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 H02K9/0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having means for generating a flow of cooling medium
    • H02K9/06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having means for generating a flow of cooling medium with fans or impellers driven by the machine shaf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10/00Type of UAV
    • B64U10/10Rotorcrafts
    • B64U10/13Flying platfor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20/00Constructional aspects of UAVs
    • B64U20/90Cooling
    • B64U20/94Cooling of rotors or rotor mo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50/00Aeronautics or air transport
    • Y02T50/40Weight redu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马达、旋转叶片装置以及无人飞行器,该马达具有:转子,其能够以中心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定子,其与转子隔着间隙在径向上对置;以及定子保持部件,其保持定子。定子保持部件具有设置于定子保持部件的外侧面的多个外侧翅片。多个外侧翅片的至少一部分具有晶格构造。

Description

马达、旋转叶片装置以及无人飞行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马达、旋转叶片装置以及无人飞行器。
背景技术
已知有在壳体上设置多个翅片的马达。作为这样的马达,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搭载于无人飞机的马达。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8-509332号公报
在上述那样的马达中,容易经由翅片将马达的热释放到外部。但是,能够配置在壳体上的翅片的数量有限,在进一步提高散热性方面存在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鉴于上述情况,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具有能够提高散热性的构造的马达、旋转叶片装置以及无人飞行器。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式提供一种马达,其特征在于,该马达具有:转子,其能够以中心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定子,其与所述转子隔着间隙在径向上对置;以及定子保持部件,其保持所述定子。所述定子保持部件具有设置于所述定子保持部件的外侧面的多个外侧翅片。所述多个外侧翅片的至少一部分具有晶格构造。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式的马达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式的马达中,所述定子在所述转子的径向外侧包围所述转子,所述定子保持部件是在内部收纳所述转子和所述定子的壳体,所述多个外侧翅片包含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外周面的多个径向翅片,所述多个径向翅片的至少一部分具有晶格构造。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式的马达的特征在于,在第二方式的马达中,所述转子具有:轴,其沿着所述中心轴线配置,并且该轴的轴向一侧的端部比所述壳体向轴向一侧突出;以及螺旋桨安装部,其设置于所述轴中的比所述壳体向轴向一侧突出的部分,供螺旋桨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方式的马达的特征在于,在第三方式的马达中,所述多个径向翅片中的至少一个径向翅片具有:第1部分,其具有晶格构造;以及第2部分,其与所述第1部分的轴向另一侧相连,并且该第2部分具有非晶格构造。
本实用新型的第五方式的马达的特征在于,在第二方式至第四方式的任意一个方式的马达中,所述多个外侧翅片包含设置于所述壳体的轴向一侧的面的多个轴向翅片,所述多个轴向翅片的至少一部分具有晶格构造。
本实用新型的第六方式的马达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式至第四方式的任意一个方式的马达中,所述定子具有多个线圈,所述定子保持部件具有收纳所述线圈的密闭室,在所述密闭室中收纳有冷却介质,所述定子保持部件具有设置于所述密闭室的内侧面的多个内侧翅片,所述多个内侧翅片的至少一部分具有晶格构造。
本实用新型的第七方式提供一种旋转叶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旋转叶片装置具有上述第一方式至第六方式的任意一个方式的马达。
本实用新型的第八方式提供一种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该无人飞行器具有上述第七方式的旋转叶片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马达的散热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无人飞行器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旋转叶片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旋转叶片装置的剖视图。
图4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径向翅片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中的变形例的马达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6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中的旋转叶片装置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标号说明
1、201:旋转叶片装置;2:螺旋桨;10、110、210:马达;11、211:壳体(定子保持部件);14:外侧翅片;15、115:径向翅片;16、216:轴向翅片;20:转子; 21:轴;30、230:定子;35:线圈;70:螺旋桨安装部;115a:第1部分;115b:第2部分;217:内侧翅片;260:密闭室;1000:无人飞行器;CM:冷却介质;J:中心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各图中适当示出的Z轴方向是以正侧作为“上侧”、以负侧作为“下侧”的上下方向。各图中适当示出的中心轴线J是与Z轴方向平行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假想线。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中心轴线J的轴向、即与上下方向平行的方向简称为“轴向”,将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径向简称为“径向”,将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周向简称为“周向”。
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上侧相当于轴向一侧,下侧相当于轴向另一侧。另外,上下方向、上侧以及下侧只是用于说明各部的配置关系等的名称,实际的配置关系等也可以是由这些名称表示的配置关系等以外的配置关系等。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沿轴向延伸”除了严格地沿轴向延伸的情况以外,还包括沿相对于轴向在小于45°的范围内倾斜的方向延伸的情况。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沿径向延伸”除了严格地沿径向、即与轴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情况以外,还包括沿相对于径向在小于45°的范围内倾斜的方向延伸的情况。
<第1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无人飞行器1000具有主体部1100、摄像装置1200 以及旋转叶片装置1。摄像装置1200和旋转叶片装置1安装于主体部1100。旋转叶片装置1是产生无人飞行器1000的推进力的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多个旋转叶片装置1。旋转叶片装置1例如设置有4个。
如图2和图3所示,旋转叶片装置1具有马达10、螺旋桨2以及风扇75。在本实施方式中,马达10是内转子型的马达。马达10具有壳体11、转子20、定子30、轴承23、24、汇流条保持架50、汇流条51、电路板80以及霍尔传感器81。壳体11 在内部收纳转子20、定子30、轴承23、24、汇流条保持架50、汇流条51、电路板 80以及霍尔传感器81。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11相当于定子保持部件。
转子20能够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进行旋转。如图3所示,转子20具有轴21、转子主体22以及螺旋桨安装部70。轴21沿着中心轴线J配置。轴21呈以中心轴线 J为中心的圆柱状。轴21被轴承23、24支承为能够绕中心轴线J旋转。轴21的上侧的端部经由壳体11的后述的顶壁部11a的径向内侧和保持部11c的内部而比壳体11 向上侧突出。轴21的下侧的端部被后述的轴承保持架40从下侧覆盖。
转子主体22固定于轴21。转子主体22具有固定于轴21的外周面的转子铁芯22a 和固定于转子铁芯22a的外周面的转子磁铁22b。
螺旋桨安装部70设置于轴21中的比固定有转子主体22的部分靠上侧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螺旋桨安装部70设置于轴21中的比壳体11向上侧突出的部分。更详细而言,螺旋桨安装部70固定于轴21的上侧的端部。螺旋桨安装部70具有与轴21连结的附属部件71和固定于附属部件71的上侧的连结部件72。
附属部件71具有:圆筒状的轴部71a,其沿着轴21在轴向上延伸;凸缘部71b,其从轴部71a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扩展;以及圆筒状的筒部71c,其固定于凸缘部71b 的径向外侧的端部。在筒部71c上固定有风扇75。风扇75具有从筒部71c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延伸的多个叶片75a。风扇75位于螺旋桨2与后述的顶壁部11a的轴向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风扇75是沿轴向送风的轴流风扇。
在本实施方式中,附属部件71和风扇75通过嵌件成型来制作。轴部71a和凸缘部71b是金属制的一个部件。筒部71c和风扇75是一个树脂部件的一部分。风扇75 的外径比螺旋桨2的外径小。通过该结构,能够抑制螺旋桨2与风扇75的干涉。另外,能够抑制旋转叶片装置1的重量增加。
连结部件72固定于附属部件71的上表面。连结部件72是圆板状的部件,通过螺钉固定于附属部件71。在连结部件72的上表面通过螺钉固定有螺旋桨2。由此,螺旋桨2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于螺旋桨安装部70。
螺旋桨2具有沿轴向观察时位于中央部的轮毂2a和从轮毂2a向径向外侧延伸的 2片叶片2b、2c。轮毂2a呈上下表面为平坦面的平板状。轮毂2a具有沿轴向贯通的贯通孔。螺旋桨2利用穿过轮毂2a的贯通孔的螺钉而被固定于连结部件72。
定子30与转子20隔着间隙在径向上对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定子30在转子20 的径向外侧包围转子20。定子30具有定子铁芯31、绝缘件34以及多个线圈35。定子铁芯31呈在转子主体22的径向外侧包围转子主体22的环状。定子铁芯31具有铁芯背部32和多个齿33。铁芯背部32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环状。齿33从铁芯背部32向径向内侧突出。多个齿33沿周向在整周范围内等间隔地配置。
绝缘件34是将线圈35与定子铁芯31绝缘的部件。绝缘件34分别安装于多个齿 33。多个线圈35隔着绝缘件34分别安装于多个齿33。
虽然省略了图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线圈35例如与定子铁芯31和绝缘件34一起被树脂模制。模制树脂的上侧的端面与后述的顶壁部11a的下表面接触。即,线圈 35和顶壁部11a通过模制树脂而热连接。在线圈35中产生的热的一部分经由树脂模制件和顶壁部11a传递至后述的轴向翅片16,并从轴向翅片16散热。
汇流条保持架50配置于定子30的下侧。汇流条保持架50保持多个汇流条51。汇流条51与从多个线圈35延伸的引出线连接。
电路板80呈沿径向扩展的板状。电路板80配置于定子30的下侧。在本实施方式中,电路板80配置于后述的保持部41的径向外侧。霍尔传感器81安装于电路板 80的上侧的面。霍尔传感器81检测转子磁铁22b的磁场。虽然省略了图示,但霍尔传感器81沿周向设置有多个。
壳体11具有顶壁部11a、筒状部11b、保持部11c、底壁部11d以及轴承保持架 40。在本实施方式中,顶壁部11a、筒状部11b以及保持部11c是同一单一部件的一部分。即,顶壁部11a、筒状部11b以及保持部11c一体成型。底壁部11d和轴承保持架40是与包含顶壁部11a、筒状部11b以及保持部11c的单一部件分开的部件,并固定于该单一部件。底壁部11d和轴承部40是彼此分开的部件。
顶壁部11a位于定子30的上侧并覆盖定子30的上侧。顶壁部11a位于螺旋桨2 和风扇75的下侧。在本实施方式中,顶壁部11a与风扇75在轴向上隔着间隙而对置。顶壁部11a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环板状。筒状部11b从顶壁部11a的径向外周缘部向下侧延伸。筒状部11b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并在下侧开口的圆筒状。在筒状部11b的内周面固定有定子30。由此,壳体11保持定子30。
保持部11c从顶壁部11a的径向内周缘部向上侧突出。在保持部11c的径向内侧保持有轴承23。底壁部11d固定于筒状部11b的下侧的端部。底壁部11d从筒状部 11b的下侧的端部向径向内侧突出。底壁部11d位于定子30的下侧并覆盖定子30的下侧。底壁部11d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环板状。底壁部11d的径向外周缘部例如通过螺钉固定于筒状部11b的下侧的端部。
轴承保持架40固定于底壁部11d的径向内侧的开口部。轴承保持架40从下侧封闭底壁部11d的径向内侧的开口部。轴承保持架40从下侧覆盖转子主体22。轴承保持架40具有在上侧开口的圆筒状的保持部41。在保持部41上保持有轴承24。
壳体11具有多个外侧翅片14。多个外侧翅片14设置于壳体11的外侧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11的外侧面包含顶壁部11a的上侧的面、筒状部11b的外周面、底壁部11d的下侧的面以及轴承保持架40的下侧的面。多个外侧翅片14可以与壳体 11的其他部分一体成型,也可以是与壳体11的其他部分分开的部件而固定于其他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外侧翅片14包含多个径向翅片15和多个轴向翅片16。
多个径向翅片15设置于壳体11的外周面、即筒状部11b的外周面。如图2所示,多个径向翅片15沿周向彼此隔开间隔地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径向翅片15 沿周向在整周范围内等间隔地配置。径向翅片15例如呈板面朝向周向的板状。径向翅片15从筒状部11b的上端部沿轴向延伸至下端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径向翅片15的至少一部分具有晶格构造。即,多个外侧翅片14的至少一部分具有晶格构造。晶格构造是多个梁组合成格子状而得的构造。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径向翅片15为多个梁15p组合成格子状而得的晶格构造。晶格构造例如由三维造型机制作。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关于“多个翅片的至少一部分具有晶格构造”,只要1个翅片的至少一部分具有晶格构造即可,可以是多个翅片中的一部分翅片不具有晶格构造,也可以是1个翅片包含成为晶格构造的部分和未成为晶格构造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径向翅片15的全部径向翅片15具有晶格构造,各径向翅片15整体为晶格构造。
晶格构造是多个梁组合成格子状而构成的,因此能够使表面积比相同的外形形状的实心部件大。因此,通过使设置于壳体11的外侧面的多个外侧翅片14的至少一部分为晶格构造,能够增大外侧翅片14的表面积,从而能够增大从外侧翅片14释放的热量。
另外,由于在构成晶格构造的梁彼此之间设置有间隙,因此被输送至晶格构造的空气容易通过梁之间的间隙而成为紊流。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空气在图4 所示的梁15p彼此之间通过,从而空气的流动容易成为紊流。紊流与层流相比,热传递系数变大。由此,来自外侧翅片14的热容易传递到被输送至晶格构造的空气,从而能够进一步增大从外侧翅片14释放的热量。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提高马达10的散热性。
另外,沿着外侧翅片14的表面流动的空气被从外侧翅片14散热,由此温度上升。沿着外侧翅片14的表面流动的空气的温度在从外侧翅片14的表面到规定的距离之间的区域中变化。该区域被称为温度边界层。即,外侧翅片14的热向通过外侧翅片14 的温度边界层的空气释放。这里,在相邻的一对外侧翅片14中,当在一方的外侧翅片14的温度边界层配置另一方的外侧翅片14时,从一方的外侧翅片14向空气释放的热经由通过了温度边界层的空气向另一方的外侧翅片14传递。因此,来自外侧翅片14的热难以释放到马达10的外部,因而有时无法充分提高马达10的散热性。因此,外侧翅片14彼此需要分离配置在温度边界层以上。因此,能够配置在壳体11的外侧面的外侧翅片14的数量有限。
与此相对,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使外侧翅片14的至少一部分为晶格构造,能够在不增加外侧翅片14的数量的情况下提高多个外侧翅片14整体的散热量。因此,即使在相对于壳体11最大限度地配置外侧翅片14的情况下,也能够进一步提高马达 10的散热性。
另外,晶格构造是能够维持与具有相同的外形形状的实心部件同等的强度的构造。因此,即使使外侧翅片14的至少一部分为晶格构造而提高了表面积,也能够维持外侧翅片14的强度。因此,能够在增大外侧翅片14的表面积而提高散热性的同时抑制外侧翅片14破损。另外,晶格构造比具有相同的外形形状的实心部件轻。因此,能够使马达10整体轻量化。
在如本实施方式那样搭载于无人飞行器1000的马达10中,尤其容易要求散热性和耐久性。因此,如上所述,能够在维持强度的同时提高散热性的效果在搭载于无人飞行器1000的马达10中特别有用地得到。另外,在无人飞行器1000中,也容易谋求轻量化。因此,能够使上述马达10整体轻量化的效果也在搭载于无人飞行器1000 的马达10中特别有用地得到。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内部收纳转子20和定子30的壳体11的外周面设置的多个径向翅片15的至少一部分具有晶格构造。因此,能够增大从径向翅片15释放的热量。由此,能够利用径向翅片15将来自固定有定子30的筒状部11b的热适当地向外部释放。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马达10的散热性。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轴21中的比壳体11向上侧突出的部分设置螺旋桨安装部70,该螺旋桨安装部70供螺旋桨2安装。因此,通过螺旋桨2旋转,空气从螺旋桨2向下侧流动,从而空气被输送至壳体11。由此,能够向设置于壳体11的外周面的径向翅片15输送空气,并从径向翅片15适当地释放热。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马达10的散热性。
如图2和图3所示,多个轴向翅片16设置于壳体11的上侧的面、即顶壁部11a 的上侧的面。多个轴向翅片16从顶壁部11a的上表面向上侧突出。轴向翅片16例如呈圆柱状。配置有多个轴向翅片16的区域呈沿周向包围中心轴线J的圆环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轴向翅片16与径向翅片15不同,均不具有晶格构造。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多个外侧翅片14中,仅一部分的外侧翅片14具有晶格构造。
(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如图5所示,在本变形例的马达110中,多个径向翅片115中的至少一个径向翅片具有第1部分115a和第2部分115b。在本变形例中,例如,所有的径向翅片115 分别具有第1部分115a和第2部分115b。
第1部分115a是径向翅片115的上侧部分。第1部分115a位于定子铁芯31的径向外侧。第1部分115a具有晶格构造。第2部分115b与第1部分115a的下侧相连。第2部分115b是径向翅片115的下侧部分。第2部分115b位于比定子铁芯31 靠下侧的位置。第2部分115b的轴向的尺寸比第1部分115a的轴向的尺寸小。
第2部分115b不为晶格构造,而是实心板状的部分。即,第2部分115b具有非晶格构造。另外,在本说明书中,“非晶格构造”只要为晶格构造以外的构造即可。
例如从螺旋桨2向下侧输送的空气在沿周向相邻的径向翅片115彼此之间从上侧流向下侧。此时,由于从径向翅片115向沿着径向翅片115流动的空气释放热,因此沿着径向翅片115流动的空气的温度随着朝向下侧而变高。由此,沿着径向翅片115 中的位于下侧的第2部分115b流动的空气的温度比较高,从而难以从径向翅片115 向沿着第2部分115b流动的空气释放热。因此,与第1部分115a相比,第2部分115b 对马达110的散热性提高的贡献小。
因此,即使不使第2部分115b为晶格构造,通过使第1部分115a为晶格构造,也能够使从径向翅片115释放的热量适当地增大,从而能够适当地提高马达110的散热性。而且,通过不使第2部分115b为晶格构造,可以不使径向翅片115的一部分为晶格构造,因此能够降低径向翅片115的制造成本。因此,能够在提高马达110的散热性的同时降低马达110的制造成本。
<第2实施方式>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旋转叶片装置201的马达210中,定子230的定子铁芯231在铁芯背部232的外周面具有沿轴向延伸的多个第1槽部232a。壳体211 在筒状部211b的内周面具有沿轴向延伸的多个第2槽部211f。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多个第1槽部232a和多个第2槽部211f分别沿周向隔开间隔地配置。第1槽部232a 和第2槽部211f在径向上对置地配置。壳体211具有分别由第1槽部232a和第2槽部211f构成的多个外周侧流路261。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211的保持部211c具有沿轴向贯穿保持部211c的多个贯通孔211e。
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轴向翅片216的至少一部分具有晶格构造。因此,能够增大能够通过轴向翅片216释放的热量。由此,能够提高马达210的散热性。在本实施方式中,所有的轴向翅片216整体具有晶格构造。在本实施方式中,轴向翅片216 呈从顶壁部11a的上侧的面向上侧突出的长方形板状。轴向翅片216的板面朝向周向。轴向翅片216沿径向延伸。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多个轴向翅片216沿周向在整周范围内等间隔地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211具有密封部件214。密封部件214密封相邻的齿33 彼此的朝向径向内侧的开口部。密封部件214具有在定子230的内周端沿轴向延伸的多个柱部214a、与多个柱部214a的上端相连的上侧环状部214b以及与多个柱部214a 的下端相连的下侧环状部214c。上侧环状部214b和下侧环状部214c呈以中心轴线J 为中心的环状。上侧环状部214b的上侧的端部与顶壁部11a的下侧的面接触。下侧环状部214c的下侧的端部与底壁部211d的上侧的面接触。多个柱部214a位于相邻的齿33彼此的周向之间。转子20配置在密封部件214的径向内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211具有收纳线圈35的密闭室260。在本实施方式中,密闭室260由顶壁部11a、筒状部211b、底壁部211d以及密封部件214包围而构成。在密闭室260中收纳有冷却介质CM。冷却介质CM例如是氟类的惰性液体。冷却介质CM例如具有绝缘性。通过冷却介质CM,能够对收纳于密闭室260的线圈35直接进行冷却。由此,能够提高定子230的冷却效率。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密闭室260 的内部的整体填充有冷却介质CM。
密闭室260具有上述的外周侧流路261、内周侧流路262、上部流路263以及下部流路264。内周侧流路262由在周向上相邻的齿33和密封部件214的柱部214a包围而构成。内周侧流路262沿轴向延伸,并沿轴向贯穿定子230。上部流路263设置在定子230与顶壁部11a之间。上部流路263与多个外周侧流路261的上端和多个内周侧流路262的上端连接。下部流路264设置在定子230与底壁部211d之间。下部流路264与多个外周侧流路261的下端和多个内周侧流路262的下端连接。
本实施方式的壳体211具有设置于密闭室260的内侧面的多个内侧翅片217。在本实施方式中,内侧翅片217从顶壁部11a的下侧的面向下侧突出。内侧翅片217呈板面朝向周向的板状。内侧翅片217沿径向延伸。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多个内侧翅片 217沿周向在整周范围内等间隔地配置。
多个内侧翅片217的至少一部分具有晶格构造。因此,能够增大内侧翅片217 的表面积,从而容易使线圈35的热经由收纳于密闭室260的冷却介质CM而被内侧翅片217吸收。由此,释放到冷却介质CM的线圈35的热容易经由内侧翅片217传递至壳体211,从而容易释放到壳体211的外部。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马达210的散热性。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顶壁部11a的上表面设置有轴向翅片216,因此从内侧翅片217被壳体211吸收的热容易经由轴向翅片216进一步向壳体211的外部释放。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有的内侧翅片217整体具有晶格构造。因此,使被释放到冷却介质CM的线圈35的热更容易传递至壳体211。
在本实施方式中,风扇275使冷却空气在马达210的内部流通。在本实施方式中,风扇275是离心风扇。通过风扇275的旋转,马达210上部的空气向径向外侧吹出,由此风扇275的径向内侧的轴承23附近的压力变低。由此,马达210的下部的空气通过转子20的周围而向贯通孔211e移动。因此,旋转叶片装置201具有通过马达 210的内部并向风扇275的径向外侧排出的空气的流通路径。因此,能够利用通过该流通路径的空气将定子230从径向内侧冷却。
通过风扇275向径向外侧吹出的空气通过轴向翅片216。因此,能够从轴向翅片216向通过风扇275向径向外侧吹出的空气适当地释放热。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马达210的散热性。
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也可以采用以下结构。晶格构造只要是梁组合成格子状而得的构造,就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为图4所示的构造以外的构造。也可以在多个外侧翅片中的一部分的外侧翅片上不设置晶格构造。例如,在第1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具有晶格构造的径向翅片15和不具有晶格构造的径向翅片15沿周向交替配置。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轴向翅片16的至少一部分具有晶格构造。在该情况下,也可以使轴向翅片16的外径在一定程度上变大而容易成为晶格构造。另外,在该情况下,轴向翅片16例如也可以呈圆筒形状。通过使轴向翅片 16的至少一部分为晶格构造,能够进一步提高马达10的散热性。
多个外侧翅片也可以包含具有互不相同的晶格构造的外侧翅片。多个内侧翅片也可以包含具有互不相同的晶格构造的内侧翅片。不同的晶格构造例如是梁彼此的间隙的大小不同的晶格构造等。外侧翅片和内侧翅片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也可以是上述实施方式的形状以外的形状。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定子保持部件为壳体,但不限于此。定子保持部件只要是保持定子的部件即可。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马达为内转子型的马达,但不限于此。马达也可以是外转子型的马达。在该情况下,定子保持部件也可以是保持定子的托架等。在马达为外转子型的马达的情况下,定子保持部件的外侧面只要是能够向马达的外部释放热的面即可,包括马达的面向外部的面等。例如,在定子保持部件是托架且托架在上侧保持定子的情况下,定子保持部件的外侧面包含托架的下侧的面。
马达的用途、旋转叶片装置的用途以及无人飞行器的用途没有特别限定。马达可以是搭载于旋转叶片装置以外的马达,也可以是搭载于无人飞行器以外的马达。旋转叶片装置也可以是搭载于无人飞行器以外的旋转叶片装置。另外,在本说明书中进行了说明的各结构能够在相互不矛盾的范围内适当组合。

Claims (7)

1.一种马达,其特征在于,
该马达具有:
转子,其能够以中心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
定子,其与所述转子隔着间隙在径向上对置;以及
定子保持部件,其保持所述定子,
所述定子保持部件具有设置于所述定子保持部件的外侧面的多个外侧翅片,
所述定子在所述转子的径向外侧包围所述转子,
所述定子保持部件是在内部收纳所述转子和所述定子的壳体,
所述多个外侧翅片包含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外周面的多个径向翅片,
所述多个径向翅片的至少一部分具有由多个梁组合成格子状而得的晶格构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子具有:
轴,其沿着所述中心轴线配置,并且该轴的轴向一侧的端部比所述壳体向轴向一侧突出;以及
螺旋桨安装部,其设置于所述轴中的比所述壳体向轴向一侧突出的部分,供螺旋桨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径向翅片中的至少一个径向翅片具有:
第1部分,其具有由多个梁组合成格子状而得的晶格构造;以及
第2部分,其与所述第1部分的轴向另一侧相连,并且该第2部分具有非晶格构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外侧翅片包含设置于所述壳体的轴向一侧的面的多个轴向翅片,
所述多个轴向翅片的至少一部分具有由多个梁组合成格子状而得的晶格构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子具有多个线圈,
所述定子保持部件具有收纳所述线圈的密闭室,
在所述密闭室中收纳有冷却介质,
所述定子保持部件具有设置于所述密闭室的内侧面的多个内侧翅片,
所述多个内侧翅片的至少一部分具有由多个梁组合成格子状而得的晶格构造。
6.一种旋转叶片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旋转叶片装置具有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马达。
7.一种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
该无人飞行器具有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转叶片装置。
CN202090000454.8U 2019-03-28 2020-01-10 马达、旋转叶片装置以及无人飞行器 Active CN21733529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64201 2019-03-28
JP2019064201 2019-03-28
PCT/JP2020/000563 WO2020195004A1 (ja) 2019-03-28 2020-01-10 モータ、回転翼装置、および無人飛行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35290U true CN217335290U (zh) 2022-08-30

Family

ID=726108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90000454.8U Active CN217335290U (zh) 2019-03-28 2020-01-10 马达、旋转叶片装置以及无人飞行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20195004A1 (zh)
CN (1) CN217335290U (zh)
WO (1) WO202019500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86205A1 (ja) * 2021-07-14 2023-01-19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筐体
WO2023286206A1 (ja) * 2021-07-14 2023-01-19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筐体
JP2024102931A (ja) * 2023-01-20 2024-08-0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回転電機
WO2025047560A1 (ja) * 2023-08-25 2025-03-06 株式会社Soken 駆動装置
JP2025035418A (ja) * 2023-09-01 2025-03-13 株式会社Soken 駆動装置
DE102023125688A1 (de) * 2023-09-21 2025-03-27 Ibak Helmut Hunger Gmbh & Co Kg Elektrischer Drohnenmot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133057U (zh) * 1979-03-13 1980-09-20
US7635932B2 (en) * 2004-08-18 2009-12-22 Bluwav Systems, Llc Dynamoelectric machine having heat pipes embedded in stator core
JP5075874B2 (ja) * 2009-06-02 2012-11-2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機
JP5905050B2 (ja) * 2014-05-16 2016-04-2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
JP6796474B2 (ja) * 2016-12-09 2020-12-09 ツカサ電工株式会社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JP6776150B2 (ja) * 2017-02-22 2020-10-28 株式会社鶴見製作所 水中ポン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20195004A1 (zh) 2020-10-01
WO2020195004A1 (ja) 2020-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335290U (zh) 马达、旋转叶片装置以及无人飞行器
TWI530067B (zh) 吊扇馬達
JP6340798B2 (ja) 送風ファン
JP2021503268A5 (zh)
US20190181701A1 (en) Motor for drone and drone comprising same
KR101714477B1 (ko) 무인항공로봇의 동력원용 유선형 블레이드를 가지는 외전형 모터
JP6376981B2 (ja) 回転装置
JP2015021427A (ja) 送風ファン
CN112117855B (zh) 马达
CN111756169A (zh) 马达、旋转叶片装置以及无人飞行体
JP2018074895A (ja) モータ
JP6221030B2 (ja) 軸受機構および送風ファン
JP2008220054A (ja) 車両駆動用全閉型電動機
JP2020043693A (ja) 外転型回転電機および巻上機
WO2019189442A1 (ja) 回転翼装置
JP2015048754A (ja) 送風機
US20220316487A1 (en) Rotating device
US12255522B2 (en) Motor
CN108155756B (zh) 外转型旋转电机
JP2017017787A (ja) モータ
EP3364527B1 (en) Electric motor and blower
CN105736419B (zh) 风扇
JP5599303B2 (ja) エレベータの巻上機
JP2018182981A (ja) 外転型回転電機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エレベータ用巻上機
JP4621065B2 (ja) 流体ポン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