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7205893U - 锁体 - Google Patents

锁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05893U
CN217205893U CN202122805297.7U CN202122805297U CN217205893U CN 217205893 U CN217205893 U CN 217205893U CN 202122805297 U CN202122805297 U CN 202122805297U CN 217205893 U CN217205893 U CN 2172058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unlocking
disposed
shell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0529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利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ulang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ulang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ulang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ulang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80529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058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058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058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锁体,包括锁壳、锁芯拨轮、解锁件、传动件和主锁舌组件,锁芯拨轮可转动地设置于锁壳;解锁件可转动地设置于锁壳,解锁件设置于锁芯拨轮的转动路径;传动件可转动地设置于锁壳,传动件设置于解锁件的转动路径,主锁舌组件可选择地相对锁壳伸出或者缩回,传动件与主锁舌组件传动连接,以带动主锁舌组件相对锁壳缩回。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体,通过锁芯拨轮带动解锁件转动,解锁件转动再带动传动件转动,最终带动主锁舌组件相对锁壳缩回,提升了锁芯拨轮带动传动件转动的效率,减小了锁芯拨轮带动主锁舌组件相对锁壳缩回所需的转动角度,能够实现锁体的小角度开锁,避免出现通过转动锁芯拨轮无法开锁的现象。

Description

锁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锁体。
背景技术
现有的门锁的开锁方式通常包括两种,一种是通过旋转设置于室外的把手,另一种是通过旋转设置于室内的旋钮。通过旋钮开锁的开锁角度大都超过90度,而通过把手的开锁角度大都小于或等于50度,若室内没有匹配把手开锁功能,只匹配有一个旋钮开锁功能,由于旋钮的旋转角度通常都是设计在小于或等于90度,这样就会出现通过旋转旋钮无法开门的现象,给用户带来困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锁体,以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锁体,包括锁壳、锁芯拨轮、解锁件、传动件和主锁舌组件,锁芯拨轮可转动地设置于锁壳;解锁件可转动地设置于锁壳,解锁件设置于锁芯拨轮的转动路径;传动件可转动地设置于锁壳,传动件设置于解锁件的转动路径,主锁舌组件可选择地相对锁壳伸出或者缩回,传动件与主锁舌组件传动连接,以带动主锁舌组件相对锁壳缩回。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锁体还包括固定轴,固定轴固定设置于锁壳,解锁件穿设于固定轴,并相对固定轴可转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解锁件包括第一解锁部、第二解锁部和转动主体部,转动主体部可转动地设置于锁壳,第一解锁部和第二解锁部分别自转动主体部沿不同方向延伸,第一解锁部设置于锁芯拨轮的转动路径,并位于锁芯拨轮和传动件之间,第二解锁部与传动件相抵。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传动件包括第一抵接面、第二抵接面和连接弧面,第一抵接面与解锁件相抵,连接弧面连接于第一抵接面和第二抵接面之间,连接弧面对应的圆心角小于或等于90°。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锁体还包括转动限位件,转动限位件设置于锁壳,转动限位件设置于传动件的转动路径,用于与第二抵接面相抵。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传动件设置于锁壳和主锁舌组件之间,传动件包括相背的传动表面和传动背面,传动背面与锁壳相对设置,传动件设有限位凸起,限位凸起凸设于传动表面。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锁体还包括转轴,转轴设置于锁壳,传动件可转动地设置于转轴,限位凸起呈弧形,弧形的中心位于转轴。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锁体还包括双向舌组件和防插件,双向舌组件可移动地设置于锁壳,防插件可转动地设置于锁壳,并且选择性地止挡双向舌组件或者与双向舌组件分离,锁芯拨轮与防插件传动连接,用于带动防插件与双向舌组件分离。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锁体还包括防插连杆和三角舌组件,防插连杆与防插件连接,并设置于解锁件的转动路径,三角舌组件设置于锁壳,并选择性地相对锁壳伸出或缩回,三角舌组件相对锁壳的伸出用于带动防插连杆移动,防插连杆的移动用于带动防插件与双向舌组件分离。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锁体还包括拨杆组件,拨杆组件可转动地设置于锁壳,传动件与拨杆组件传动连接,拨杆组件包括杆体,主锁舌组件设有开口,杆体伸入开口内。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体,通过锁芯拨轮带动解锁件转动,解锁件转动再带动传动件转动,最终带动主锁舌组件相对锁壳缩回,提升了锁芯拨轮带动传动件转动的效率,减小了锁芯拨轮带动主锁舌组件相对锁壳缩回所需的转动角度,能够实现锁体的小角度开锁,避免出现通过转动锁芯拨轮无法开锁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体在主锁舌组件相对壳体伸出时的状态图。
图2是图1所示的锁体的部分爆炸图。
图3是图1所示的锁体(不包括主锁舌组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锁体(不包括主锁舌组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的锁体在主锁舌组件相对壳体缩回时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锁体1,包括锁壳10、锁芯拨轮20、解锁件30、传动件50和主锁舌组件70,锁芯拨轮20可转动地设置于锁壳10;解锁件30可转动地设置于锁壳10,解锁件30设置于锁芯拨轮20的转动路径;传动件50可转动地设置于锁壳10,传动件50设置于解锁件30的转动路径,主锁舌组件70可选择地相对锁壳10伸出或者缩回,传动件50与主锁舌组件70传动连接,以带动主锁舌组件70相对锁壳10缩回。
请参阅图2和图3,锁壳10包括安装侧板12和底壳14,底壳14和安装侧板12均大致呈长方形,其中底壳14可以用于安装锁芯拨轮20、解锁件30、传动件50和主锁舌组件70等结构。安装侧板12连接于底壳14的一侧,安装侧板12可以用于安装于门板上,以实现将锁体1安装于门板。锁壳10还包括顶壳(图未示),顶壳盖设于底壳14,以与底壳14配合形成收容腔,用于收容锁芯拨轮20、解锁件30和传动件50等结构。
锁芯拨轮20可转动地设置于锁壳10,锁芯拨轮20可以与室内的旋钮连接,以通过旋转旋钮实现锁体1的解锁。锁芯拨轮20包括拨动杆22,拨动杆22大致为矩形杆状结构,可以用于拨动解锁件30;另外,锁芯拨轮20还包括拨轮主体24,拨轮主体24大致为圆柱体结构,拨轮主体24可转动地设置于底壳14,拨轮主体24可以由钥匙带动转动,例如,拨轮主体24可以设置与钥匙的形状适配的钥匙孔。拨动杆22凸出于拨轮主体24,在本实施例中,拨动杆22与拨轮主体24为一体设置。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拨动杆22和拨轮主体24还可以通过焊接、插接、粘接等其他方式连接。
解锁件30可转动地设置于锁壳10,解锁件30设置于锁芯拨轮20的转动路径,使得锁芯拨轮20的转动可以带动解锁件30转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锁体1还包括固定轴40,固定轴40固定设置于锁壳10,解锁件30穿设于固定轴40,并相对固定轴40可转动。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固定轴40可以通过过盈配合、焊接或者粘接等方式固定设置于底壳1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解锁件30和固定轴40之间可以设置轴承,以使解锁件30相对固定轴40的转动更加顺畅,用户开锁更加省力,提升用户体验。
在本实施例中,解锁件30包括第一解锁部31、第二解锁部33和转动主体部35。转动主体部35可转动地设置于锁壳10,例如,转动主体部35可转动地设置于固定轴40上;第一解锁部31和第二解锁部33分别自转动主体部35沿不同方向延伸,其中,第一解锁部31设置于锁芯拨轮20的转动路径,并位于锁芯拨轮20和传动件50之间,使得锁芯拨轮20在转动过程中会与第一解锁部31相抵,第二解锁部33与传动件50相抵。在本实施例中,解锁件30还包括第三解锁部37,第三解锁部37与第一解锁部31分别连接于转动主体部35的相对两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解锁部31和第二解锁部33设置于转动主体部35的同侧,使得锁芯拨轮20和传动件50可以相邻设置,能够充分利用锁壳10的内部空间。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解锁部31和第二解锁部33还可以设置于转动主体部35的相对两侧。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解锁部31和第二解锁部33还可以一体设置,满足第一解锁部31能够与锁芯拨轮20相抵,第二解锁部33能够与传动件50相抵即可。
第一解锁部31设有抵接柱312,抵接柱312自第一解锁部31向远离底壳14的方向延伸,用于与锁芯拨轮20相抵。在本实施例中,抵接柱312大致呈圆柱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抵接柱312还可以是长方体形或者其他形状。抵接柱312的高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满足能够与锁芯拨轮20相抵以及不会与锁壳10的顶壳干涉即可。
请参阅图3和图4,传动件50可转动地设置于锁壳10,传动件50设置于解锁件30的转动路径,使得解锁件30的转动可以带动传动件50转动。需要说明的是,传动件50的转动也可以带动解锁件30转动,使得解锁件30回复至初始状态,其中,初始状态指的是锁芯拨轮20未与解锁件30相抵时的状态。在本实施例中,锁体1还包括转轴110,转轴110设置于锁壳10,传动件50可转动地设置于转轴110,例如,转轴110固定设置于底壳14,传动件50围绕转轴110可转动,或者,转轴110可转动地设置于底壳14,传动件50固定设置于转轴110。
传动件50包括第一抵接面51、第二抵接面53和连接弧面55,其中,第一抵接面51与解锁件30相抵,第二抵接面53与第一抵接面51间隔,连接弧面55连接于第一抵接面51和第二抵接面53之间。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弧面55对应的圆心角小于或等于90°,使得第一抵接面51能够与解锁件30相抵,避免出现解锁件30的转动不能带动传动件50转动的现象,也即,避免解锁件30的空转,提升了锁芯拨轮20带动传动件50转动的效率,还能够提升用户体验。
传动件50设置于锁壳10和主锁舌组件70之间。传动件50包括传动表面56和传动背面(图未示),第一抵接面51、第二抵接面53和连接弧面55均连接于传动表面56和传动背面之间,其中,传动背面与锁壳10相对设置,传动表面56与传动背面相背,传动表面56与主锁舌组件70相对。
在本实施例中,传动件50设有限位凸起58,限位凸起58凸设于传动表面56,限位凸起58的设置可以减少传动件50与主锁舌组件70的间距,使得主锁舌组件70可以对传动件50的运动进行限位,防止传动件50相对底壳14翘起而影响传动件50的传动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凸起58呈弧形,弧形的中心位于转轴110,使得限位凸起58的延伸方向与传动件50的转动方向能够一致,能够减少传动件50转动过程中限位凸起58扫过的面积,降低传动件50在转动过程中与主锁舌组件70发生干涉的几率,还能够提升传动件50的外观一致性。作为一种示例,限位凸起58的高度范围可以大致位于1mm-3mm之间,当限位凸起58的高度小于1mm时,限位凸起58与主锁舌组件70的间距较大,主锁舌组件70对传动件50的限位作用不明显;当限位凸起58的高度大于3mm时,限位凸起58与主锁舌组件70的间距较小,限位凸起58具有与主锁舌组件70发生干涉的风险。
传动件50还设有轮齿面59,轮齿面59设置于传动件50远离连接弧面55的一侧。轮齿面59可以设有多个轮齿。
锁体1还包括转动限位件60,转动限位件60设置于锁壳10,转动限位件60设置于传动件50的转动路径,使得传动件50在转动过程中能够与转动限位件60相抵。在本实施例中,转动限位件60用于与第二抵接面53相抵,以限制传动件50的转动角度进行,避免传动件50转动过大导致与解锁件30分离,利于上锁时传动件50带动解锁件30沿相反方向转动。
请参阅图2和图5,主锁舌组件70可选择地相对锁壳10伸出或者缩回,传动件50与主锁舌组件70传动连接,以带动主锁舌组件70相对锁壳10缩回。通过锁芯拨轮20带动解锁件30转动,解锁件30转动再带动传动件50转动,最终带动主锁舌组件70相对锁壳10缩回,相较于通过直线移动的方式带动传动件50转动,解锁件30转动带动传动件50的方式提升了锁芯拨轮20带动传动件50转动的效率,减小了锁芯拨轮20带动主锁舌组件70相对锁壳10缩回所需的转动角度,能够实现锁体1的小角度开锁,例如,通过锁芯拨轮20的开锁角度控制在小于或等于50度,使得室内旋钮的开锁角度与室外把手的开锁角度大致相等,避免出现通过转动锁芯拨轮20无法开锁的现象。
主锁舌组件70相对锁壳10伸出时,锁体1为上锁状态,主锁舌组件70相对锁壳10缩回时,锁体1为解锁状态。主锁舌组件70包括主锁舌72和主锁舌连接件74,其中,主锁舌连接件74可移动地设置于锁壳10,主锁舌72连接于主锁舌连接件74,并且可伸出锁壳10外。主锁舌连接件74设有开口741,开口741大致为倒立的“几”字形。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锁体1还包括双向舌组件80和防插件90,双向舌组件80可移动地设置于锁壳10,防插件90可转动地设置于锁壳10,并且选择性地止挡双向舌组件80或者与双向舌组件80分离,锁芯拨轮20与防插件90传动连接,用于带动防插件90与双向舌组件80分离。
双向舌组件80具有伸出状态和缩回状态,其中,伸出状态指的是双向舌组件80相对锁壳10伸出,缩回状态指的是双向舌组件80相对锁壳10缩回。双向舌组件80会受门框的挤压作用力而缩回锁壳10内,并在挤压作用消失时伸出锁壳10外。
防插件90选择性地与双向舌组件80相抵或者分离,用于止挡双向舌组件80处于缩回状态。防插件90具有防插状态和防插解除状态,其中,防插状态指的是双向舌组件80处于伸出状态时,防插件90与双向舌组件80相抵;防插解除状态指的是防插件90与双向舌组件80分离时,双向舌组件80处于伸出状态或者缩回状态。在本实施例中,锁芯拨轮20的转动会带动解锁件30转动,解锁件30带动主锁舌组件70相对锁壳10缩回之前,需要通过第三解锁部37带动防插件90处于防插解除状态。
请参阅图5,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锁体1还包括防插连杆100和三角舌组件130,防插连杆100与防插件90连接,并设置于解锁件30的转动路径,三角舌组件130设置于锁壳10,并选择性地相对锁壳10伸出或缩回,三角舌组件130相对锁壳10的伸出用于带动防插连杆100移动,防插连杆100的移动用于带动防插件90与双向舌组件80分离。
防插连杆100可移动地设置于底壳14。防插连杆100包括第一连接部101和第二连接部102,其中,第一连接部101与防插件90连接,第二连接部102连接于第一连接部101,第二连接部102与三角舌组件130传动连接。
三角舌组件130包括三角舌131和三角舌连接件133,三角舌131连接于三角舌连接件133,三角舌连接件133可移动地设置于底壳14,以带动三角舌131伸出锁壳10外或者缩回到锁壳10。三角舌连接件133可以与第二连接部102传动连接,以带动防插连杆100移动。三角舌组件130还包括三角舌弹性件135,三角舌弹性件135绕设于三角舌连接件133,以提供三角舌131伸出锁壳10的作用力。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锁体1还包括拨杆组件150,拨杆组件150可转动地设置于锁壳10,传动件50与拨杆组件150传动连接。例如,拨杆组件150可以设置轮齿,传动件50的轮齿可以与拨杆组件150的轮齿啮合,实现传动件50与拨杆组件150之间的平稳传动。
在本实施例中,拨杆组件150包括杆体152,杆体152伸入开口741内。使得拨杆组件150的转动可以带动主锁舌组件70相对锁壳10伸出或者缩回。
当锁芯拨轮20带动解锁件30转动时,一方面解锁件30会带动传动件50转动,传动件50带动拨杆组件150转动,例如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带动主锁舌组件70相对锁壳10缩回,实现锁体1的解锁;另一方面解锁件30会带动防插连杆100向下移动,使得防插件90与双向舌组件80分离,使得防插件90处于防插解除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当将锁芯的开锁角度控制在小于或等于50度时,主锁舌组件70相对锁壳10缩回在防插件90处于防插解除之前,避免锁体1出现故障报错,提升了锁体1的安全性能。当驱动电机带动拨杆组件150转动时,例如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拨杆组件150带动主锁舌组件70相对锁壳10伸出,实现锁体1的上锁。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体1,通过锁芯拨轮20带动解锁件30转动,解锁件30转动再带动传动件50转动,最终带动主锁舌组件70相对锁壳10缩回,提升了锁芯拨轮20带动传动件50转动的效率,减小了锁芯拨轮20带动主锁舌组件70相对锁壳10缩回所需的转动角度,能够实现锁体1的小角度开锁,避免出现通过转动锁芯拨轮20无法开锁的现象。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锁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锁壳;
锁芯拨轮,所述锁芯拨轮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锁壳;
解锁件,所述解锁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锁壳,所述解锁件包括第一解锁部、第二解锁部和转动主体部,所述转动主体部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锁壳,所述第一解锁部和所述第二解锁部分别自所述转动主体部沿不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解锁部设置于所述锁芯拨轮的转动路径,并位于所述锁芯拨轮和所述传动件之间,所述第二解锁部与所述传动件相抵;以及
传动件和主锁舌组件,所述传动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锁壳,所述传动件设置于所述解锁件的转动路径,所述主锁舌组件可选择地相对所述锁壳伸出或者缩回,所述传动件与所述主锁舌组件传动连接,以带动所述主锁舌组件相对所述锁壳缩回,所述传动件包括第一抵接面、第二抵接面和连接弧面,所述第一抵接面与所述解锁件相抵,所述连接弧面连接于所述第一抵接面和所述第二抵接面之间,所述连接弧面对应的圆心角小于或等于9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还包括固定轴,所述固定轴固定设置于所述锁壳,所述解锁件穿设于所述固定轴,并相对所述固定轴可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还包括转动限位件,所述转动限位件设置于所述锁壳,所述转动限位件设置于所述传动件的转动路径,用于与所述第二抵接面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设置于所述锁壳和所述主锁舌组件之间,所述传动件包括相背的传动表面和传动背面,所述传动背面与所述锁壳相对设置,所述传动件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凸设于所述传动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还包括转轴,所述转轴设置于所述锁壳,所述传动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转轴,所述限位凸起呈弧形,所述弧形的中心位于所述转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还包括双向舌组件和防插件,所述双向舌组件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锁壳,所述防插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锁壳,并且选择性地止挡所述双向舌组件或者与所述双向舌组件分离,所述锁芯拨轮与所述防插件传动连接,用于带动所述防插件与所述双向舌组件分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还包括防插连杆和三角舌组件,所述防插连杆与所述防插件连接,并设置于所述解锁件的转动路径,所述三角舌组件设置于所述锁壳,并选择性地相对所述锁壳伸出或缩回,所述三角舌组件相对所述锁壳的伸出用于带动所述防插连杆移动,所述防插连杆的移动用于带动所述防插件与所述双向舌组件分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还包括拨杆组件,所述拨杆组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锁壳,所述传动件与所述拨杆组件传动连接,所述拨杆组件包括杆体,所述主锁舌组件设有开口,所述杆体伸入所述开口内。
CN202122805297.7U 2021-11-16 2021-11-16 锁体 Active CN2172058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05297.7U CN217205893U (zh) 2021-11-16 2021-11-16 锁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05297.7U CN217205893U (zh) 2021-11-16 2021-11-16 锁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05893U true CN217205893U (zh) 2022-08-16

Family

ID=827513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05297.7U Active CN217205893U (zh) 2021-11-16 2021-11-16 锁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058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S6178972A (ja) ドア及びその類似物内に取付けるタイプのラツチ構造体
CN113027239A (zh) 锁体结构和锁具
CN212317685U (zh) 门锁及应用该门锁的门体
CN217205893U (zh) 锁体
US6361090B1 (en) Lock apparatus
CN111809983A (zh) 一种轴向闭锁机构、锁具及其解闭锁方法
CN211736753U (zh) 一种双向联动解锁的锁体
CN211287065U (zh) 门锁
CN203145577U (zh) 门锁反锁机构
CN113175275B (zh) 一种机电一体锁体
CN217205896U (zh) 无级锁芯双快锁体
US20220034121A1 (en) Swing handle arrangement with first and second locking mechanisms
CN218061864U (zh) 一种便捷门锁的锁体
CN217205898U (zh) 应急开锁组件、锁芯和井盖
CN212002734U (zh) 方便执手互换方向的执手锁
CN211736711U (zh) 一种双向联动解锁的转块及具有该转块的锁体
CN211666473U (zh) 一种同步上锁和解锁的锁体
CN217557991U (zh) 一种智能锁芯及锁具
CN212317665U (zh) 逃生门锁
CN215717902U (zh) 锁体和门
CN2923931Y (zh) 一种插芯锁
CN210622525U (zh) 门锁
CN222879413U (zh) 门锁把手和电子锁
CN113216762A (zh) 应急开锁组件、锁芯和井盖
CN201933894U (zh) 一种防火门锁之外操作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