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66473U - 一种同步上锁和解锁的锁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同步上锁和解锁的锁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666473U CN211666473U CN201922263071.1U CN201922263071U CN211666473U CN 211666473 U CN211666473 U CN 211666473U CN 201922263071 U CN201922263071 U CN 201922263071U CN 211666473 U CN211666473 U CN 21166647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lock
- plate
- bolt
- lock
- transmiss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10000002105 tongu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8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同步上锁和解锁的锁体,包括锁壳、第一拨动组件、第一锁舌组件和第二锁舌组件,该第一拨动组件包括转块、第一拨动板和传动拨块;该传动拨块正向转动时,带动转块转动以对第一锁舌组件解锁,同时带动第一拨动板转动以对第二锁舌组件解锁;该传动拨块反向转动时,带动转块转动以对第一锁舌组件上锁,同时带动第一拨动板转动以对第二锁舌组件上锁。本实用新型的锁体,只需要转动传动拨块,即可实现两锁舌的同步上锁和解锁,大大提高了人们上锁和解锁的便利性,具有较大的推广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同步上锁和解锁的锁体。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防盗门锁体一般都是由主锁舌和斜舌两个部分组成,两锁舌分别对应有相应的驱动机构。因此,在对防盗门进行上锁或解锁时,需要进而两次操作,较为麻烦。
为此,如何设计一种可实现两锁舌同步上锁和解锁的锁体,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同步上锁和解锁的锁体,只需要转动传动拨块,即可实现两锁舌的同步上锁和解锁,大大提高了人们上锁和解锁的便利性,具有较大的推广性。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同步上锁和解锁的锁体,包括锁壳、第一拨动组件、第一锁舌组件和第二锁舌组件,其中:
所述第一拨动组件包括转块、第一拨动板和传动拨块;
所述传动拨块正向转动时,带动转块转动以对第一锁舌组件解锁,同时带动第一拨动板对第二锁舌组件解锁;
所述传动拨块反向转动时,带动转块转动以对第一锁舌组件上锁,同时带动第一拨动板对第二锁舌组件上锁。
具体的,当正向转动为顺时针转动时,则反向转动为逆时针转动;当正向转动为逆时针转动时,则反向转动为顺时针转动。
由此,只需要转动传动拨块,即可实现两锁舌的同步上锁和解锁,大大提高了人们上锁和解锁的便利性,具有较大的推广性。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拨动组件,所述第二拨动组件包括第二拨动板和第一复位弹簧;
所述传动拨块正向转动时,带动第一拨动板转动,进而带动第二拨动板转动以对第二锁舌组件解锁;
所述传动拨块反向转动时,带动第一拨动板转动,第二拨动板在第一复位弹簧的作用力下以对第二锁舌组件上锁。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拨动板上设有第二摆臂,所述第一拨动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摆臂相配合的第一挡边。
由此,当传动拨块正向转动时,将带动第一拨动板上的第一挡边与第二摆臂相抵接,并带动第二拨动板对第二锁舌组件解锁;当传动拨块反向转动时,第一拨动板上的第一挡边与第二摆臂分离,第二拨动板在第一复位弹簧的弹性作用力下对第二锁舌组件上锁。
进一步地,所述锁体还包括传动板组件,所述传动板组件包括传动板、侧向挡块和挡块弹簧,所述侧向挡块安装在所述传动板上;所述传动板上设有第二伸出部;所述第二拨动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二伸出部相配合的第三摆臂。
由此,当传动拨块正向转动时,将带动第二拨动板上的第三摆臂与传动板上的第二伸出部相抵接,并带动传动板上的侧向挡块远离第二锁舌组件,实现对第二锁舌组件的解锁;当传动拨块反向转动时,第二拨动板上的第三摆臂将在第一复位弹簧的弹性作用力下与传动板上的第二伸出部分离,侧向挡块将在挡块弹簧的弹性作用力下锁止第二锁舌组件,实现对第二锁舌组件的上锁。
另外,设置传动板和侧向挡块可形成一组杠杆放大关系以提高对第二锁舌组件的解锁力。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锁舌组件包括第二锁舌、第二锁舌定位块和锁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锁舌在所述锁舌复位弹簧的弹性作用力下始终伸出锁壳外;所述第二锁舌定位块上设有与所述侧向挡块相配合的第二凹槽。
由此,当传动拨块正向转动时,将带动传动板上的侧向挡块远离第二锁舌定位块上的第二凹槽,从而实现对第二锁舌组件的解锁;当传动拨块反向转动时,侧向挡块将在挡块弹簧的弹性作用力下与第二凹槽相抵接,从而实现对第二锁舌组件的上锁。
进一步地,所述挡块弹簧包括挡块弹簧本体,第一伸出端和第二伸出端,所述挡块弹簧本体和第二伸出端均连接在所述锁壳上,所述第一伸出端连接在所述侧向挡块上。
具体的,该锁壳上设有第一定位柱,该挡块弹簧本体套设在第一定位柱上。
具体的,该锁壳上还设有第二锁舌定位块导向板,该第二伸出端与第二锁舌定位块导向板相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拨动组件还包括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复位弹簧包括第二弹簧本体、第五伸出端和第六伸出端,所述第五伸出端与所述锁壳连接,所述第六伸出端与转块连接。
具体的,该第二弹簧本体缠绕呈圆筒状。
具体的,该锁壳上设有第四定位柱,其第五伸出端连接在第四定位柱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锁舌组件包括第一锁舌和第一锁舌定位块,所述第一锁舌定位块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转块上设有与其相配合的第一摆臂。
由此,当传动拨块正向转动时,将带动转块上的第一摆臂与第一凹槽相抵接,进而带动第一锁舌回缩,实现对第一锁舌组件解锁;当传动拨块反向转动时,将带动转块上的第一摆臂与第一凹槽相抵接,进而带动第一锁舌伸出,实现对第一锁舌组件上锁。
进一步地,所述转块套接在所述传动拨块上;所述转块上设有第一滑槽,所述传动拨块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滑槽相配合的第一凸块。
具体的,该转块上设有第一安装孔,转块通过第一安装孔套接在传动拨块上。
由此,当传动拨块转动时,其第一凸块与第一滑槽相抵接,并带动转块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拨动板套接在所述传动拨块上;所述第一拨动板上设有第二挡边,所述传动拨块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挡边相配合的第一伸出部。
具体的,该第一拨动板上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一拨动板通过第二安装孔套接在传动拨块上。
由此,当传动拨块转动时,其第一伸出部与第二挡边相抵接,从而带动所述第一拨动板转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同步上锁和解锁的锁体,只需要转动传动拨块,即可实现两锁舌的同步上锁和解锁,大大提高了人们上锁和解锁的便利性,具有较大的推广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同步上锁和解锁的锁体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传动拨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传动拨块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转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第一拨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第二拨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第二复位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侧向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中第一复位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1中挡块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中传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锁体解锁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锁体解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锁体上锁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锁体上锁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含义如下:
1、锁壳;11、第一定位柱;12、第二定位柱;13、第三定位柱;14、第四定位柱;15、第五定位柱;16、第六定位柱;17、安装孔;18、第七定位柱;19、第一安装板;20、第二安装板;2、第一拨动组件;21、转块;211、第一摆臂;212、第一安装孔;2121、第一滑槽;213、第三安装柱;22、第一拨动板;221、第一挡边;222、第二安装孔;223、第二挡边;23、传动拨块;231、第一凸台;232、第一凸块;233、第一伸出部;234、锁孔;235、第二凸台;236、第三凸台;24、第二复位弹簧;241、第二弹簧本体;242、第五伸出端;243、第六伸出端;3、第二拨动组件;31、第二拨动板;311、第二摆臂;312、第三摆臂;313、第一安装柱;314、第二安装柱;32、第一复位弹簧;321、第一弹簧本体;322、第三伸出端;323、第四伸出端;4、第一锁舌组件;41、第一锁舌;42、第一锁舌定位块;421、第一凹槽;5、第二锁舌组件;51、第二锁舌;52、第二锁舌定位块;521、第二凹槽;53、锁舌复位弹簧;54、第二锁舌定位块导向板;6、传动板组件;61、侧向挡块;611、安装槽;62、挡块弹簧;621、挡块弹簧本体;622、第一伸出端;623、第二伸出端;63、传动板;631、第一折弯部;632、第二折弯部;633、第三安装孔;634、第四安装孔;635、第二伸出部;7、导向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同步上锁和解锁的锁体,包括锁壳1、在本实施例中,该锁壳1为具有方形凹腔的腔壳,该腔壳内设有第一拨动组件2和第二拨动组件3,该第一拨动组件2包括转块21、第一拨动板22、传动拨块23和第二复位弹簧24,该传动拨块23转动连接在锁壳1上;在本实施例中,该传动拨块23的下表面设有第二凸台235和第三凸台236,该锁壳1内设有安装孔17,通过将第三凸台236插入到安装孔17内,从而实现将传动拨块23转动连接在锁壳1上。该第一拨动板22上设有第二安装孔222,该第一拨动板22通过第二安装孔222套接在传动拨块23的第二凸台235上;该传动拨块23还设有第一伸出部233,该第一拨动板22上设有第二挡边223,当传动拨块23转动时,其第一伸出部233将与第二挡边223相抵接,从而带动第一拨动板22转动。
该传动拨块23的上表面还设有第一凸台231,该转块21上设有第一安装孔212,该转块21通过第一安装孔212套接在传动拨块23的第一凸台231上;该第一安装孔212内设有第一滑槽2121,该第一凸台231上设有第一凸块232;当传动拨块23转动时,其第一凸块232与第一滑槽2121相抵接,并带动转块21转动。
该第二复位弹簧24包括第二弹簧本体241、第五伸出端242和第六伸出端243,该第五伸出端242和第六伸出端243分别设于第二弹簧本体241的两侧。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弹簧本体241、第五伸出端242和第六伸出端243均缠绕呈圆筒状,以形成三圈弹簧结构;该锁壳1上设有第四定位柱14,该第五伸出端242套接在第四定位柱14上,该第六伸出端243套接在转块21的第三安装柱213上。由于该第二复位弹簧24为三圈弹簧结构,当转块21转动到一定位置时,在第二复位弹簧24的弹性作用力下,该转块21将快速转动。
另外,该传动拨块23上还设有可供钥匙插入的锁孔234。在本实施例中,该锁孔234为方形锁孔。
该第二拨动组件3包括第二拨动板31和第一复位弹簧32,该第二拨动板31上设有一通孔,该锁壳1内设有第七定位柱18,通过将该第二拨动板31上的通孔插入到第七定位柱18上,从而实现将第二拨动板31转动连接在锁壳1上。该第二拨动板31上设有第二摆臂311和第三摆臂312,该第二摆臂311和第三摆臂312之间呈大致90度的夹角。该第一复位弹簧32包括第一弹簧本体321、第三伸出端322和第四伸出端323,该第三伸出端322和第四伸出端323分别设于第一弹簧本体321的两侧;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弹簧本体321和第三伸出端322均缠绕呈圆筒状,该第四伸出端323直接伸出。该第二拨动板31上设有第一安装柱313和第二安装柱314,该第一弹簧本体321套设在第一安装柱313上,该第三伸出端322套设在第二安装柱314上;另外,该锁壳1上设有第二定位柱12和第三定位柱13,该第四伸出端323抵接在第二定位柱12上;在第一复位弹簧32的弹性作用下,该第二拨动板31上的第二摆臂311抵接在第三定位柱13上。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摆臂311上与第三定位柱13的抵接面为圆弧面,设置圆弧面可以增大第二摆臂311抵接在第三定位柱13的稳定性。
当传动拨块23正向转动时(即顺时针转动时),将带动转块21上的第一摆臂211正向摆动;同时,当传动拨块23正向转动时,将带动第一拨动板22的第一挡边221与第二拨动板31的第二摆臂311抵接,从而带动第二拨动板31反向转动(即逆时针转动),并带动第二拨动板31上的第三摆臂312反向摆动。当传动拨块23反向转动时(即逆时针转动时),将带动转块21上的第一摆臂211反向摆动;同时,当传动拨块23反向转动时,该第二拨动板31将在第一复位弹簧32的弹性作用下正向转动(即顺时针转动),并带动第二拨动板31上的第三摆臂312正向摆动。
该锁体还包括第一锁舌组件4,该第一锁舌组件4包括第一锁舌41和第一锁舌定位块42,该第一锁舌41连接在第一锁舌定位块42上;该第一锁舌定位块42上设有一腰型安装孔,通过将该腰型安装孔插入到第三定位柱13上,可以实现将第一锁舌定位块42滑动连接在锁壳1上;该第一锁舌定位块42上设有第一凹槽421;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凹槽421呈方形。当转块21正向转动时,将带动转块21上的第一摆臂211正向摆动并与第一凹槽421相抵接,从而带动第一锁舌41回缩,实现对第一锁舌41的解锁。当转块21反向转动时,将带动转块21上的第一摆臂211反向摆动并与第一凹槽421相抵接,从而带动第一锁舌41伸出,实现对第一锁舌41的上锁。
该锁体还包括第二锁舌组件5和传动板组件6,该第二锁舌组件5包括第二锁舌51、第二锁舌定位块52和锁舌复位弹簧53,该第二锁舌51连接在第二锁舌定位块52上;该锁舌复位弹簧53的一端与第二锁舌定位块52连接,另一端与锁壳1上的第一安装板19连接。该第二锁舌定位块52上设有第二凹槽521。该传动板组件6包括传动板63、侧向挡块61和挡块弹簧62,该侧向挡块61内设有安装槽611,在本实施例中,该安装槽611呈倒L型,且包括水平部和竖直部;该传动板63的端部设有第一折弯部631,通过将该第一折弯部631插入到安装槽611的竖直部内,可以实现将侧向挡块61安装在传动板63上;另外,该传动板63上还设有第三安装孔633和第四安装孔634,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三安装孔633和第四安装孔634均为腰型孔;该锁壳1上还设有第五定位柱15和第六定位柱16,通过将第三安装孔633和第四安装孔634分插入到第五定位柱15和第六定位柱16上,可以实现将传动板63滑动连接在锁壳1上。另外,该第五定位柱15和第六定位柱16上均设有导向柱7,通过设置导向柱7可以防止传动板63在滑动的过程中发生晃动,保证传动板63滑动的稳定性。该传动板63上还设有第二伸出部635。
该挡块弹簧62包括挡块弹簧本体621,第一伸出端622和第二伸出端623,该第一伸出端622和第二伸出端623分别设于挡块弹簧本体621的两侧;在本实施例中,该挡块弹簧本体621缠绕呈圆筒状,该第一伸出端622和第二伸出端623均直接伸出,该锁壳1内设有第一定位柱11和第二锁舌定位块导向板54,该挡块弹簧本体621套设在第一定位柱11上,该第一伸出端622插入到侧向挡块61安装槽611的水平部内,该第二伸出端623与第二锁舌定位块导向板54的侧面相抵接。
由此,当第二拨动板31正向转动时,该侧向挡块61在挡块弹簧62的作用力下与第二凹槽521相抵接,使得第二锁舌51的回缩受到限制,从而实现对第二锁舌51的上锁;当第二拨动板31反向转动时,带动第三摆臂312与第二伸出部635相抵接,进而带动传动板63上的第二折弯部632往锁壳1上的第二安装板20抵靠,从而带动传动板63上的侧向挡块61与第二凹槽521分离,使第二锁舌51的回缩不受限制,实现对第二锁舌51的解锁。
由此,设置传动板63和侧向挡块61可形成一组杠杆放大关系以提高对第二锁舌51的解锁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同步上锁和解锁的锁体,只需要转动传动拨块23,即可实现两锁舌的同步上锁和解锁,大大提高了人们上锁和解锁的便利性,具有较大的推广性。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同步上锁和解锁的锁体,其特征在于,包括锁壳(1)、第一拨动组件(2)、第一锁舌组件(4)和第二锁舌组件(5),其中:
所述第一拨动组件(2)包括转块(21)、第一拨动板(22)和传动拨块(23);
所述传动拨块(23)正向转动时,带动转块(21)转动以对第一锁舌组件(4)解锁,同时带动第一拨动板(22)转动以对第二锁舌组件(5)解锁;
所述传动拨块(23)反向转动时,带动转块(21)转动以对第一锁舌组件(4)上锁,同时带动第一拨动板(22)转动以对第二锁舌组件(5)上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拨动组件(3),所述第二拨动组件(3)包括第二拨动板(31)和第一复位弹簧(32);
所述传动拨块(23)正向转动时,带动第一拨动板(22)转动,进而带动第二拨动板(31)转动以对第二锁舌组件(5)解锁;
所述传动拨块(23)反向转动时,带动第一拨动板(22)转动,第二拨动板(31)在第一复位弹簧(32)的作用力下以对第二锁舌组件(5)上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拨动板(31)上设有第二摆臂(311),所述第一拨动板(22)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摆臂(311)相配合的第一挡边(2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还包括传动板组件(6),所述传动板组件包括传动板(63)、侧向挡块(61)和挡块弹簧(62),所述侧向挡块(61)安装在所述传动板(63)上;所述传动板(63)上设有第二伸出部(635);所述第二拨动板(31)上设有与所述第二伸出部(635)相配合的第三摆臂(3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舌组件(5)包括第二锁舌(51)、第二锁舌定位块(52)和锁舌复位弹簧(53),所述第二锁舌(51)在所述锁舌复位弹簧(53)的弹性作用力下始终伸出锁壳(1)外;所述第二锁舌定位块(52)上设有与所述侧向挡块(61)相配合的第二凹槽(5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弹簧(62)包括挡块弹簧本体(621),第一伸出端(622)和第二伸出端(623),所述挡块弹簧本体(621)和第二伸出端(623)均连接在所述锁壳(1)上,所述第一伸出端(622)连接在所述侧向挡块(61)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拨动组件(2)还包括第二复位弹簧(24),所述第二复位弹簧(24)包括第二弹簧本体(241)、第五伸出端(242)和第六伸出端(243),所述第五伸出端(242)与所述锁壳(1)连接,所述第六伸出端(243)与转块(21)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舌组件(4)包括第一锁舌(41)和第一锁舌定位块(42),所述第一锁舌定位块(42)上设有第一凹槽(421);所述转块(21)上设有与其相配合的第一摆臂(21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块(21)套接在所述传动拨块(23)上;所述转块(21)上设有第一滑槽(2121),所述传动拨块(23)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滑槽(2121)相配合的第一凸块(23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拨动板(22)套接在所述传动拨块(23)上;所述第一拨动板(22)上设有第二挡边(223),所述传动拨块(23)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挡边相配合的第一伸出部(233)。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263071.1U CN211666473U (zh) | 2019-12-13 | 2019-12-13 | 一种同步上锁和解锁的锁体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263071.1U CN211666473U (zh) | 2019-12-13 | 2019-12-13 | 一种同步上锁和解锁的锁体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666473U true CN211666473U (zh) | 2020-10-13 |
Family
ID=727353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263071.1U Active CN211666473U (zh) | 2019-12-13 | 2019-12-13 | 一种同步上锁和解锁的锁体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66647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905297A (zh) * | 2019-12-13 | 2020-03-24 | 广东黑龙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同步上锁和解锁的锁体 |
-
2019
- 2019-12-13 CN CN201922263071.1U patent/CN21166647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905297A (zh) * | 2019-12-13 | 2020-03-24 | 广东黑龙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同步上锁和解锁的锁体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522582B2 (en) | Dual lock apparatus | |
US11572706B2 (en) | Handle-locking mechanism and door lock using such mechanism | |
WO2014018214A1 (en) | Privacy override function for a door lock | |
CN212317685U (zh) | 门锁及应用该门锁的门体 | |
CN211666473U (zh) | 一种同步上锁和解锁的锁体 | |
US8485569B2 (en) | Lock assembly | |
CN211736753U (zh) | 一种双向联动解锁的锁体 | |
CN110905297A (zh) | 一种同步上锁和解锁的锁体 | |
CN215889609U (zh) | 防盗锁具 | |
CN211736711U (zh) | 一种双向联动解锁的转块及具有该转块的锁体 | |
CN113431442B (zh) | 一种便于开关锁的锁体 | |
CN210768208U (zh) | 一种双快假插芯锁体 | |
CN212317665U (zh) | 逃生门锁 | |
CN210768245U (zh) | 一种车门电控锁 | |
CN211524429U (zh) | 一种关门自动上锁的锁体 | |
CN209924619U (zh) | 可自动弹出的锁舌装置、锁具 | |
CN211666472U (zh) | 一种异步电动解锁的锁体 | |
CN110939331A (zh) | 一种双向联动解锁的锁体 | |
CN110952838A (zh) | 一种双向联动解锁的转块及具有该转块的锁体 | |
CN223164385U (zh) | 一种抽屉锁 | |
CN211229837U (zh) | 保险锁舌的伸出与回位机构 | |
CN217658767U (zh) | 储物柜及具有其的机器人 | |
CN111794598A (zh) | 可自动弹出的锁舌装置、锁具 | |
CN214740561U (zh) | 锁具 | |
CN222457069U (zh) | 一种旋转式生态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