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04669U - 一种临时施工栈桥组合中转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临时施工栈桥组合中转平台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104669U CN217104669U CN202220859313.2U CN202220859313U CN217104669U CN 217104669 U CN217104669 U CN 217104669U CN 202220859313 U CN202220859313 U CN 202220859313U CN 217104669 U CN217104669 U CN 21710466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form
- steel
- steel pipe
- transfer platform
- temporary constru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临时施工栈桥组合中转平台,包括从下往上设置的平台桩支撑、贝雷梁总成和平台桥面总成,所述平台桩支撑包括底部钻孔内浇筑好的超流态混凝土、垂直下沉置入超流态混凝土内的钢管桩和位于相邻钢管桩之间设置的”X”型平纵联杆;所述贝雷梁总成包括横梁和铺设在横梁上的贝雷梁;所述平台桥面总成包括分配梁、水平搭设在分配梁上的桥面钢板和位于桥面钢板临边处设置的防护栏杆,所述钢管桩顶部设有用于安装横梁的槽口,使用中转平台能够间接延长钢栈桥整体长度,降低斜坡坡度,保障整体交通运输安全,具有施工场地任何角落皆可顺利组织运输、保障整体交通运输安全、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良好等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栈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临时施工栈桥组合中转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型、特大型城市综合体建筑应运而生,这些综合体建筑一般具有地理位置优越、体量大、工期紧、施工场地狭小,专业交叉施工等特点,并且现场工况复杂,为了能够好的进行工期履约,缩短工期,土坡道不能满足工期要求,采用钢栈桥进行材料运输及出土坡道,传统钢栈桥仅向同一方向延伸,没有中转平台可以调换方位,限制交通组织的方向,且钢栈桥安全坡度受场地影响大,若岩石层不稳固或土壤松软就无法安装钢栈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临时施工栈桥组合中转平台,交通运输安全高、施工场地各方向可运输,解决钢栈桥方向单一、受施工场地影响的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临时施工栈桥组合中转平台,包括从下往上设置的平台桩支撑、贝雷梁总成和平台桥面总成,所述平台桩支撑包括底部钻孔内浇筑好的超流态混凝土、垂直下沉置入超流态混凝土内的钢管桩和位于相邻钢管桩之间设置的“X”型平纵联杆;所述贝雷梁总成包括横梁和铺设在横梁上的贝雷梁;所述平台桥面总成包括分配梁和水平搭设在分配梁上的桥面钢板,所述钢管桩顶部设有用于安装横梁的槽口。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横梁与钢管桩交接处设有加筋板,有效提升结构稳定度。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钢管桩下沉置入超流态混凝土时采取缆风绳拉结的方式对钢管桩垂直度进行动态调整,有效保障钢管桩在下沉时处于垂直状态,保证支撑稳固性好。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横梁采用双拼I40b工字钢拼装成整体后嵌入钢管桩顶部槽口,结构设计巧妙,稳定合理。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贝雷梁采用单层单排组合并配备有安装连接用的支撑架,保证贝雷梁安装稳固。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分配梁采用I25b工字钢并与桥面钢板采用焊接连接,连接稳固。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桥面钢板临边处设置有防护栏杆,所述防护栏杆高1m~1.2m,并采用间距1.8m~2m的I25工字钢作为立柱焊接在桥面钢板上,有效保障防护栏杆的防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搭设形成的中转平台可有效解决现场交通组织方向问题,可在设计计算允许的情况下,向其它朝向延伸第二梯段斜坡钢栈桥,以达到施工场地任何角落皆可顺利组织运输的目的。
(2)中转平台解决了因施工场地狭小,当处于超深基坑的情况下,单方向钢栈桥设置坡度过陡,交通运输风险高的情况,栈桥中转平台能够间接延长钢栈桥整体长度,降低斜坡坡度,保障整体交通运输安全。
(3)平台桩支撑包括底部钻孔内浇筑好的超流态混凝土、垂直下沉置入超流态混凝土内的钢管桩和位于相邻钢管桩之间设置的“X”型平纵联杆,采用超流态混凝土进行浇筑,超流态混凝土流动性好,混凝土拌合物依靠自重不需要振捣即可充满模型和包裹钢筋,也无需考虑钢管支撑加固措施,下沉钢管桩后,可利用混凝土与钢管外侧螺旋箍筋的包裹力实现钢管加固;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和充填性能,而且骨料不离析,混凝土硬化后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
综上所述,具有施工场地任何角落皆可顺利组织运输、保障整体交通运输安全、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良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结合图1所示,一种临时施工栈桥组合中转平台,由从下往上设置的平台桩支撑1、贝雷梁总成2和平台桥面总成3组成。
平台桩支撑1由底部钻孔内浇筑好的超流态混凝土11、垂直下沉置入超流态混凝土11内的钢管桩12和位于相邻钢管桩12之间设置的“X”型平纵联杆13组成。
钢管桩12下沉置入超流态混凝土11时采取缆风绳拉结的方式对钢管桩垂直度进行动态调整。
贝雷梁总成2由横梁21和铺设在横梁21上的贝雷梁22组成。
钢管桩12顶部设有用于安装横梁21的槽口,横梁21与钢管桩12交接处设有加筋板。
横梁21采用双拼I40b工字钢拼装成整体后嵌入钢管桩12顶部槽口。
贝雷梁22采用单层单排组合并配备有安装连接用的支撑架。
钢管桩12置入超流态混凝土11下沉到位后,割除桩顶至设计标高并开设槽口,将拼装成整体的横梁21吊装嵌入槽口内固定,钢管桩12顶部槽口保持水平状态使横梁21齐平。
然后将采用单层单排组合的贝雷梁22用吊车吊装到位,用支撑架连接固定,保证偏差不大于5cm。
平台桥面总成3由分配梁31和水平搭设在分配梁31上的桥面钢板32。
分配梁31采用I25b工字钢并与桥面钢板32采用焊接连接。
桥面钢板32临边处设置有防护栏杆33,防护栏杆33高1m~1.2m,并采用间距1.8m~2m的I25工字钢作为立柱焊接在桥面钢板32上。
防护栏杆33统一用红白油漆涂刷,交替布置,达到醒目、美观的作用。
Claims (7)
1.一种临时施工栈桥组合中转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下往上设置的平台桩支撑(1)、贝雷梁总成(2)和平台桥面总成(3),所述平台桩支撑(1)包括底部钻孔内浇筑好的超流态混凝土(11)、垂直下沉置入超流态混凝土(11)内的钢管桩(12)和位于相邻钢管桩(12)之间设置的“X”型平纵联杆(13);所述贝雷梁总成(2)包括横梁(21)和铺设在横梁(21)上的贝雷梁(22);所述平台桥面总成(3)包括分配梁(31)和水平搭设在分配梁(31)上的桥面钢板(32),所述钢管桩(12)顶部设有用于安装横梁(21)的槽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时施工栈桥组合中转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21)与钢管桩(12)交接处设有加筋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时施工栈桥组合中转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桩(12)配备有缆风绳并通过缆风绳拉结方式对下沉时的桩身垂直度进行动态调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时施工栈桥组合中转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21)采用双拼I40b工字钢拼装成整体后嵌入钢管桩(12)顶部槽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时施工栈桥组合中转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贝雷梁(22)采用单层单排组合并配备有安装连接用的支撑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时施工栈桥组合中转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梁(31)采用I25b工字钢并与桥面钢板(32)采用焊接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时施工栈桥组合中转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桥面钢板(32)临边处设置有防护栏杆(33),所述防护栏杆(33)高1m~1.2m,并采用间距1.8m~2m的I25工字钢作为立柱焊接在桥面钢板(32)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859313.2U CN217104669U (zh) | 2022-04-14 | 2022-04-14 | 一种临时施工栈桥组合中转平台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859313.2U CN217104669U (zh) | 2022-04-14 | 2022-04-14 | 一种临时施工栈桥组合中转平台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104669U true CN217104669U (zh) | 2022-08-02 |
Family
ID=825826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859313.2U Active CN217104669U (zh) | 2022-04-14 | 2022-04-14 | 一种临时施工栈桥组合中转平台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10466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065470A (zh) * | 2022-11-29 | 2023-05-05 |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地下室基坑开挖用临时贝雷桥及其安装方法 |
-
2022
- 2022-04-14 CN CN202220859313.2U patent/CN21710466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065470A (zh) * | 2022-11-29 | 2023-05-05 |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地下室基坑开挖用临时贝雷桥及其安装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119059B (zh) | 高墩现浇箱梁超高复合式支架体系及施工方法 | |
CN112575670B (zh) | 一种适用于隧道穿越巨型溶洞的t形刚构桥及其施工技术 | |
CN110593114A (zh) | 基于大跨度箱梁多抱箍桁架支撑贝雷支架的箱梁施工方法 | |
CN112575789A (zh) | 斜拉式空间桁架基坑内支撑体系 | |
CN114775622A (zh) | 紧邻建构筑物施工空间受限异形深基坑施工方法 | |
CN203654196U (zh) | 大型多功能水上施工平台的导向装置 | |
CN217104669U (zh) | 一种临时施工栈桥组合中转平台 | |
CN109594581B (zh) | 跨河段管道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 |
CN115059026A (zh) | 一种过水闸墩顶支撑钢梁反吊现浇桥面板的施工方法 | |
CN214168790U (zh) | 钢管混凝土拼装式桁架组合梁施工体系 | |
CN206956979U (zh) | 一种带顶柱的一字型剪力墙 | |
CN113417300A (zh) | 边坡支护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5296206U (zh) | 塔吊基础 | |
CN209779640U (zh) | 一种基坑支护桩顶冠梁施工结构 | |
CN118360949A (zh) | 一种大面积深基坑支护体系及施工方法 | |
CN112627002A (zh) | 一种适用于隧道穿越巨型溶洞的连续梁桥及其施工技术方法 | |
CN116201151B (zh) | 综合围堰系统及安装与拆除方法 | |
CN203755171U (zh) | 桥梁反背拉承重施工支架 | |
CN204401462U (zh) | 用于水中墩超长预应力盖梁施工支撑体系的支架 | |
CN210117724U (zh) | 一种车库基础结构 | |
CN115387234A (zh) | 一种超高菱形塔墩下横梁的模板系统及施工方法 | |
CN114855588A (zh) | 一种临时施工中转平台坡道栈桥组合 | |
CN103898835B (zh) | 桥梁反背拉承重施工支架及施工方法 | |
CN108035372A (zh) | 一种利用钻孔平台钢横梁悬挂钢吊箱的方法 | |
CN108442406B (zh) | 一种半逆作法基坑内支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