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44342U - 低氮燃烧器 - Google Patents
低氮燃烧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744342U CN216744342U CN202122732176.4U CN202122732176U CN216744342U CN 216744342 U CN216744342 U CN 216744342U CN 202122732176 U CN202122732176 U CN 202122732176U CN 216744342 U CN216744342 U CN 21674434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un
- gas
- dense
- burner
- combustion ga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氮燃烧器,包括:燃烧器风箱;主燃气环,自燃烧器风箱的一侧延伸至燃烧器风箱的另一侧;次燃气环,位于燃烧器风箱的一侧;燃烧器火焰筒,位于燃烧器风箱远离次燃气环的一侧;中心燃气枪,位于燃烧器火焰筒内;主燃气枪,位于中心燃气枪与燃烧器火焰筒之间;稳焰器,位于中心燃气枪与主燃气枪之间;浓淡燃烧燃气枪,位于燃烧器火焰筒的外侧;烟气预混燃气枪,位于燃烧器火焰筒的外侧,一端与次燃气环相连通,另一端延伸至燃烧器风箱远离次燃气环的一侧。本实用新型的低氮燃烧器运用燃气多重分级、部分燃气预混和烟气内循环技术,在不使用烟气外循环技术的情况下将燃烧NOx控制在50mg/Nm3以下。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低氮燃烧器。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锅炉排放标准的逐步提高,传统的浓淡燃烧技术、燃气分级技术已无法满足日趋严格的环保要求,故预混燃烧技术和烟气再循环技术在工业燃烧器领域应用逐渐兴起。但这两种技术都有其局限性。
传统的烟气再循环技术需要在锅炉烟道额外增设一条烟气循环管道,必要时需要再增设一个烟气循环风机,对于电耗有额外增加,且烟气循环管中的循环烟气与空气混合降温后有冷凝水产生,容易对设备产生腐蚀。
全预混燃烧技术对助燃空气的洁净度有较高要求,且单台燃烧器功率有限,仅适用于小型锅炉,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低氮燃烧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氮燃烧器,包括:燃烧器风箱;主燃气环,自所述燃烧器风箱的一侧贯穿所述燃烧器风箱,并延伸至所述燃烧器风箱的另一侧;次燃气环,位于所述燃烧器风箱的一侧;燃烧器火焰筒,位于所述燃烧器风箱远离所述次燃气环的一侧,且与所述燃烧器风箱相连通;中心燃气枪,位于所述燃烧器火焰筒内,且与所述主燃气环相连通;主燃气枪,位于所述中心燃气枪与所述燃烧器火焰筒之间,与所述主燃气环相连通;稳焰器,位于所述中心燃气枪与所述主燃气枪之间;浓淡燃烧燃气枪,位于所述燃烧器火焰筒的外侧,一端与所述次燃气环相连通,另一端贯穿所述燃烧器风箱,延伸至所述燃烧器风箱远离所述次燃气环的一侧;烟气预混燃气枪,位于所述燃烧器火焰筒的外侧,一端与所述次燃气环相连通,另一端贯穿所述燃烧器风箱,延伸至所述燃烧器风箱远离所述次燃气环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燃烧器火焰筒远离所述燃烧器风箱的一端具有缩径结构。
可选地,所述主燃气枪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主燃气枪以所述中心燃气枪的中心线为轴线,沿所述中心燃气枪的周向间隔排布。
可选地,所述主燃气枪远离所述主燃气环的一端设有多个喷嘴,多个所述喷嘴的朝向不同。
可选地,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的数量与所述烟气预混燃气枪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与多个所述烟气预混燃气枪沿所述燃烧器火焰筒的周向交替间隔排布。
可选地,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包括:
浓淡燃烧燃气枪枪身,一端与所述次燃气环相连通;
浓淡燃烧燃气枪纵置枪杆,位于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枪身远离所述次燃气环的一端,与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枪身平行间隔排布;
浓淡燃烧燃气枪横置枪杆,位于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枪身与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纵置枪杆之间,一端与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枪身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纵置枪杆相连通。
可选地,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纵置枪杆的端面及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横置枪杆朝向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纵置枪杆的一侧均设有若干个轴向喷嘴;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纵置枪杆临近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横置枪杆的一侧及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枪身远离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横置枪杆的一侧均设有若干个径向喷嘴;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纵置枪杆远离所述径向喷嘴的一侧设有径向预混喷嘴;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横置枪杆远离所述轴向喷嘴的一侧设有轴向预混喷嘴。
可选地,所述烟气预混燃气枪远离所述次燃气环的一端为缩径燃气喷嘴;所述缩径燃气喷嘴插入至预混套筒内,所述预混套筒临近所述缩径燃气喷嘴处开设有抽烟口。
可选地,还包括调节装置,位于所述主燃气环及所述次燃气环上。
可选地,还包括气环支架,所述次燃气环经由所述气环支架固定于所述燃烧器风箱上。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低氮燃烧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低氮燃烧器运用燃气多重分级、部分燃气预混和烟气内循环技术,在不使用烟气外循环技术的情况下将燃烧NOx控制在50mg/Nm3以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低氮燃烧器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低氮燃烧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低氮燃烧器中的浓淡燃气喷枪处于工况1情况原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低氮燃烧器中的浓淡燃气喷枪喷嘴结构示意图;其中,图5中的(a)图为浓淡燃气喷枪喷嘴前端侧的结构示意图,图5中的(b) 图为浓淡燃气喷枪喷嘴后端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低氮燃烧器中的烟气预混燃气枪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低氮燃烧器中的烟气预混燃气枪原理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1、燃烧器风箱,2、主燃气环,3、次燃气环,4、气环支架,5、中心燃气枪,6、主燃气枪,7、浓淡燃烧燃气枪,71、浓淡燃烧燃气枪枪身,72、浓淡燃烧燃气枪横置枪杆,73、浓淡燃烧燃气枪纵置枪杆,74、轴向喷嘴,75、径向喷嘴,76、径向预混喷嘴,77、轴向预混喷嘴,8、烟气预混燃气枪,81、缩径燃气喷嘴,82、预混套筒,83、抽烟口,9、稳焰器,10、燃烧器火焰筒,11、火焰筒外绝热层,12、锅炉炉墙,13、高速燃气助燃通道, 14、稳燃区,15、主火焰包络区,16、烟气回流区,101、缩径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氮燃烧器,包括:燃烧器风箱,1;主燃气环2,所述主燃气环2自所述燃烧器风箱1的一侧贯穿所述燃烧器风箱1,并延伸至所述燃烧器风箱1的另一侧;次燃气环3,所述次燃气环3位于所述燃烧器风箱1的一侧;燃烧器火焰筒10,所述燃烧器火焰筒 10位于所述燃烧器风箱1远离所述次燃气环3的一侧,且与所述燃烧器风箱 1相连通;中心燃气枪5,所述中心燃气枪5位于所述燃烧器火焰筒1内,且与所述主燃气环2相连通;主燃气枪6,所述主燃气枪6位于所述中心燃气枪5与所述燃烧器火焰筒10之间,与所述主燃气环2相连通;稳焰器9,所述稳焰器9位于所述中心燃气枪5与所述主燃气枪6之间;浓淡燃烧燃气枪7,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7位于所述燃烧器火焰筒10的外侧,一端与所述次燃气环3相连通,另一端贯穿所述燃烧器风箱1,延伸至所述燃烧器风箱 1远离所述次燃气环3的一侧;烟气预混燃气枪8,所述烟气预混燃气枪8 位于所述燃烧器火焰筒10的外侧,一端与所述次燃气环3相连通,另一端贯穿所述燃烧器风箱1,延伸至所述燃烧器风箱1远离所述次燃气环3的一侧。
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低氮燃烧器整体安装在锅炉炉墙12上,燃烧器伸入锅炉的部分的截面从中心到外依次为所述中心燃气枪5、所述稳焰器9、所述主燃气枪6、所述燃烧器火焰筒10;所述中心燃气枪5、所述稳焰器9及主燃气枪6所述与燃烧器火焰筒10同轴分布;火焰筒外绝热层11 位于所述燃烧器火焰筒10与所述锅炉炉墙12之间,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7 和所述烟气预混燃气枪8穿过所述火焰筒外绝热层11伸入燃烧室,且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7和所述烟气预混燃气枪8布置于同一分布直径。
更为具体的,所述燃烧器风箱1一端与风道(未示出)和鼓风机(未示出)相连,另一端与所述锅炉炉墙12相连,起到控制助燃空气及固定低氮燃烧器整体结构的作用;助燃空气从所述燃烧器风箱1的一端进入,通过所述燃烧器火焰筒10进入锅炉参与燃烧;所述燃烧器火焰筒10的入口一端为圆直筒。
作为示例,所述燃烧器火焰筒10远离所述燃烧器风箱1的一端具有缩径结构101,即所述燃烧器火焰筒10的出口端具有所述缩径结构101,可以约束助燃空气方向。
作为示例,如图2所示,所述主燃气枪6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主燃气枪6以所述中心燃气枪5的中心线为轴线,沿所述中心燃气枪5的周向间隔排布。具体的,所述主燃气枪6根据燃烧器出力大小可设置3-30只。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主燃气枪6远离所述主燃气环2的一端设有多个喷嘴(未标示出),多个所述喷嘴的朝向不同;具体的,所述喷嘴有朝向炉膛方向、朝向中心方向、朝向侧前方不同方向的喷嘴,使得燃气均匀分布,避免燃烧局部高温,达到降低热力型NOx的效果。
作为示例,如图2所示,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7的数量与所述烟气预混燃气枪8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7与多个所述烟气预混燃气枪8沿所述燃烧器火焰筒10的周向交替间隔排布。
具体的,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7和所述烟气预混燃气枪8通过所述次燃气环3布置于同一分布直径,根据锅炉形式、锅炉燃烧室尺寸、燃料类型的不同,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7和所述烟气预混燃气枪8的数量比可设置在6:1 至1:6之间,已满足最佳的燃烧工况。
作为示例,所述稳焰器9的稳焰方式可以为盾体稳焰,也可以为旋流稳焰,还可以为盾体稳焰和旋流稳焰的结合。
如图3所示,所述主燃气枪6与所述燃烧器火焰筒10之间为高速助燃空气通道13,所述高速助燃空气通道13末端由于存在所述缩径结构101约束了空气方向,所述中心燃气枪5和所述主燃气枪6在助燃空气中燃烧的火焰形成主火焰包络区15。
具体的,由于所述稳焰器9的存在,所述中心燃气枪5和所述主燃气枪6之间区域的空气阻力增大流速降低,中心助燃空气流速降低,形成稳燃区 14,确保火焰的稳定性。
更为具体的,主燃烧阶段产生的低氧烟气(相对于空气氧含量)进入炉膛后,由于炉膛前墙压力低,且所述燃烧器火焰筒10轴向伸出炉膛前墙一定距离,故部分低氧烟气在所述燃烧器火焰筒10外围靠近所述锅炉炉墙12 区域形成烟气回流区16,达到烟气内循环,降低燃烧温度,低氮燃烧的效果。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5所示,其中,图5中的(a)图为浓淡燃气喷枪喷嘴前端侧的结构示意图,图5中的(b)图为浓淡燃气喷枪喷嘴后端侧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7包括:浓淡燃烧燃气枪枪身71,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枪身71一端与所述次燃气环3相连通;浓淡燃烧燃气枪纵置枪杆73,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纵置枪杆73位于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枪身71 远离所述次燃气环3的一端,与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枪身71平行间隔排布;浓淡燃烧燃气枪横置枪杆72,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横置枪杆72位于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枪身71与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纵置枪杆73之间,一端与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枪身71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纵置枪杆73 相连通。具体的,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横置枪杆72可以与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枪身71及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纵置枪杆73均相垂直。
在一个可选的示例中,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纵置枪杆73的端面及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横置枪杆72朝向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纵置枪杆73的一侧均设有若干个轴向喷嘴74;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纵置枪杆73临近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横置枪杆72的一侧及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枪身71远离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横置枪杆72的一侧均设有若干个径向喷嘴75;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纵置枪杆72远离所述径向喷嘴75的一侧设有径向预混喷嘴76;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横置枪杆75远离所述轴向喷嘴74的一侧设有轴向预混喷嘴77。
即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枪身71末端连接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横置枪杆 72,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横置枪杆72另一端连接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纵置枪杆73;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纵置枪杆73端面和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横置枪杆72朝向炉膛方向设置若干个所述轴向喷嘴74;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枪身71和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纵置枪杆73管壁上设置若干个朝向燃烧器中心方向的所述径向喷嘴75;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纵置枪杆73上所述径向喷嘴 75方向的反面设置有径向朝外喷射的所述径向预混喷嘴76,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横置枪杆72上朝向锅炉炉墙的方向上设置有所述轴向预混喷嘴77。进一步的,所述径向喷嘴75和所述径向预混喷嘴76仅喷射的内外朝向相反,数量及位置没有绝对的对应关系;所述轴向喷嘴74和所述轴向预混喷嘴77 仅喷射的前后朝向相反,数量及位置没有绝对的对应关系。
进一步的,所述轴向喷嘴74的总面积占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7总燃气喷嘴面积的50%以上,起主燃烧作用;所述径向喷嘴75起到部分预混及引燃所述轴向喷嘴74燃气的作用;所述径向预混喷嘴76和所述轴向预混喷嘴 77主要起到预混燃烧的作用,降低NOx的生成。
作为示例,如图6所示,所述烟气预混燃气枪8远离所述次燃气环3的一端为缩径燃气喷嘴81;所述缩径燃气喷嘴81插入至预混套筒82内,所述预混套筒82临近所述缩径燃气喷嘴81处开设有抽烟口83。即所述烟气预混燃气枪8末端为所述缩径燃气喷嘴81;所述缩径燃气喷嘴81伸入所述预混套筒82并通过若干固定板与之同轴固定;所述预混套筒82结构为两段不封闭的圆筒,且在所述预混套筒82壁面靠近所述缩径燃气喷嘴81的一端开有 2-4个所述抽烟口83。
如图7所示,所述烟气预混燃气枪8工作时,高速的燃气经过所述缩径燃气喷嘴81喷入所述预混套筒82,在所述预混套筒82内部形成高压高流速的状态,从而所述预混套筒82外围的低氧烟气吸入所述预混套筒82内部与燃气充分混合在被点燃前形成预混状态,预混后的燃气与烟气混合气喷射出所述预混套筒82被点燃,由于燃气已经进行低氧预混,故形成的火焰强度低,燃烧温度均匀,形成低NOx燃烧状态。
作为示例,还包括调节装置(未标示出),所述调节装置位于所述主燃气环2及所述次燃气环3上。通过调节两个所述调节装置的开度大小,可以根据燃烧状态、锅炉燃烧室尺寸主动控制进入所述主燃气环2级所述次燃气环3的燃气量及燃气比例。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气环支架4,所述次燃气环3经由所述气环支架4固定于所述燃烧器风箱1上。通过调节所述气环支架4与所述燃烧器风箱1的距离可以调节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7和所述烟气预混燃气枪8 伸入锅炉的深度。
具体的,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结构7与普通燃烧器的燃气喷枪不同,根据不同的锅炉类型、燃烧室尺寸,可以通过调节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7和所述烟气预混燃气枪8伸入锅炉的尺寸和位置从而达到最佳的燃烧状态。
进一步的,根据锅炉类型、形式不同,燃料性质的不同,当燃烧器工作时,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7通过所述气环支架3调节位置,从而使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7的烧嘴根据锅炉炉膛结构形式,燃料特性,处于不同工况。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7包含有并不限于以下几种工况。
工况1:如图4所示,所述中心燃气枪5和所述主燃气枪6在助燃空气中燃烧的火焰形成所述主火焰包络区15,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7烧嘴整体位于所述烟气回流区16,所述烟气回流区16内的高温低氧烟气参与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7燃气的部分预混后燃烧,由于此区域整体处于低氧环境,且已部分预混,燃烧不易产生高温,此工况下的热力型NOx极低。
工况2: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枪身71上和所述燃烧燃气枪横置枪杆72 上的少部分所述径向喷嘴75和部分所述轴向喷嘴74接近所述火焰包络区14 边界,上述部分燃气从喷嘴喷出后随即被引燃,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7上的其余喷嘴仍处于所述烟气回流区16,经部分预混后进行低氧燃烧,故相对于工况1来说此工况下的热力型NOx有所提高。此工况更多适用于锅炉炉膛较短但横截面更大的情况,此情况下若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7与所述主火焰包络区15距离太远,容易造成火焰不连续,脱火,喘震情况的出现。将部分喷嘴的位置移动至离所述主火焰包络区15更近的位置有助于整体低氮燃烧下火焰的稳定性。
工况3:绝大部分所述径向喷嘴75和所述轴向喷嘴74接近所述火焰包络区14边界,仅所述径向预混喷嘴76和所述轴向预混喷嘴77位于所述烟气回流区16起到预混燃烧的效果。此工况大部分适用于大吨位燃烧器的低负荷燃烧阶段或一些特殊锅炉燃烧器,防止燃烧器小负荷运行状态下主火焰包络距离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7过远,或助燃空气整体流速偏、慢参与到所述烟气回流区16的低氧烟气量少的情况,从而造成火焰不连续,脱节情况的出现。
本发明通过创新燃烧器燃气分配形式及结构,改变以往燃烧器燃气喷枪的喷嘴只能通过燃烧器火焰筒内部向炉膛喷射燃气,燃气喷射范围有限且排放高的情况,强化分层、错层燃烧。本发明中涉及的所述中心燃气枪5负责稳定火焰,保证火焰中心的着火热温度;所述主燃气枪6的喷嘴位于所述燃烧器火焰筒10内部,喷射出的燃气燃烧形成的所述主火焰包络区15,保证稳定的燃烧工况;在锅炉前,所述墙燃烧器火焰筒10以外的其他空间由于没有助燃空气流通,相对压力低,故在所述燃烧器火焰筒10外侧的区域形成所述烟气回流区16;由于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7和所述烟气预混燃气枪8 的喷嘴处于所述燃烧器火焰筒10外围,并与所述燃烧器火焰筒10一起在轴向上伸出锅炉前墙故主燃烧阶段产生的低氧烟气(相对于空气氧含量)进入炉膛后,在火焰筒外围形成所述烟气回流区16;处于所述燃烧器火焰筒10 外的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7和所述烟气预混燃气枪8通过所述气环支架4调节深度,从而使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7的烧嘴根据锅炉炉膛结构形式,燃料特性,燃烧工况按需置于所述主火焰包络区15或所述烟气回流区16,进一步的,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7具有多个向不同方向喷射燃气的喷嘴,部分喷嘴方向朝向与低氧助燃空气对冲,其余喷嘴的喷射方向都不朝向主火焰包络范围内,如部分喷嘴回喷向锅炉炉墙,部分喷嘴朝向火焰外侧,使得燃气能分层并更晚地与低氧烟气混合,达到降低氮氧化物的效果。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低氮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燃烧器风箱;
主燃气环,自所述燃烧器风箱的一侧贯穿所述燃烧器风箱,并延伸至所述燃烧器风箱的另一侧;
次燃气环,位于所述燃烧器风箱的一侧;
燃烧器火焰筒,位于所述燃烧器风箱远离所述次燃气环的一侧,且与所述燃烧器风箱相连通;
中心燃气枪,位于所述燃烧器火焰筒内,且与所述主燃气环相连通;
主燃气枪,位于所述中心燃气枪与所述燃烧器火焰筒之间,与所述主燃气环相连通;
稳焰器,位于所述中心燃气枪与所述主燃气枪之间;
浓淡燃烧燃气枪,位于所述燃烧器火焰筒的外侧,一端与所述次燃气环相连通,另一端贯穿所述燃烧器风箱,延伸至所述燃烧器风箱远离所述次燃气环的一侧;
烟气预混燃气枪,位于所述燃烧器火焰筒的外侧,一端与所述次燃气环相连通,另一端贯穿所述燃烧器风箱,延伸至所述燃烧器风箱远离所述次燃气环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氮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火焰筒远离所述燃烧器风箱的一端具有缩径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氮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燃气枪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主燃气枪以所述中心燃气枪的中心线为轴线,沿所述中心燃气枪的周向间隔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氮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燃气枪远离所述主燃气环的一端设有多个喷嘴,多个所述喷嘴的朝向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氮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的数量与所述烟气预混燃气枪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与多个所述烟气预混燃气枪沿所述燃烧器火焰筒的周向交替间隔排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氮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包括:
浓淡燃烧燃气枪枪身,一端与所述次燃气环相连通;
浓淡燃烧燃气枪纵置枪杆,位于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枪身远离所述次燃气环的一端,与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枪身平行间隔排布;
浓淡燃烧燃气枪横置枪杆,位于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枪身与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纵置枪杆之间,一端与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枪身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纵置枪杆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低氮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纵置枪杆的端面及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横置枪杆朝向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纵置枪杆的一侧均设有若干个轴向喷嘴;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纵置枪杆邻近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横置枪杆的一侧及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枪身远离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横置枪杆的一侧均设有若干个径向喷嘴;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纵置枪杆远离所述径向喷嘴的一侧设有径向预混喷嘴;所述浓淡燃烧燃气枪横置枪杆远离所述轴向喷嘴的一侧设有轴向预混喷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氮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预混燃气枪远离所述次燃气环的一端为缩径燃气喷嘴;所述缩径燃气喷嘴插入至预混套筒内,所述预混套筒邻近所述缩径燃气喷嘴处开设有抽烟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氮燃烧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装置,位于所述主燃气环及所述次燃气环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低氮燃烧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环支架,所述次燃气环经由所述气环支架固定于所述燃烧器风箱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732176.4U CN216744342U (zh) | 2021-11-09 | 2021-11-09 | 低氮燃烧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732176.4U CN216744342U (zh) | 2021-11-09 | 2021-11-09 | 低氮燃烧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744342U true CN216744342U (zh) | 2022-06-14 |
Family
ID=819254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732176.4U Active CN216744342U (zh) | 2021-11-09 | 2021-11-09 | 低氮燃烧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74434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406100A (zh) * | 2022-09-05 | 2022-11-29 | 南京宜热纵联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间接换热式热风炉 |
-
2021
- 2021-11-09 CN CN202122732176.4U patent/CN21674434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406100A (zh) * | 2022-09-05 | 2022-11-29 | 南京宜热纵联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间接换热式热风炉 |
CN115406100B (zh) * | 2022-09-05 | 2024-01-12 | 南京宜热纵联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间接换热式热风炉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519739B (zh) | 燃燒器及具備該燃燒器之鍋爐 | |
CN104508372B (zh) | 固体燃料燃烧器 | |
CN111121023B (zh) | 一种燃料侧烟气再循环氮燃烧器及其燃烧方法 | |
CN106949471B (zh) | 一种低排放冷焰多级预混燃烧器 | |
CN104654306B (zh) | 一种低氮氧化物燃烧器 | |
KR20110053310A (ko) | 저 녹스 버너 | |
CN110186044A (zh) | 燃气-空气部分预混燃烧器 | |
CN104595900A (zh) | 低氮氧化物燃气燃烧器及其燃烧方法 | |
CN110878941A (zh) | 一种超低氮燃气燃烧器 | |
CN216744342U (zh) | 低氮燃烧器 | |
CN110145737A (zh) | 一种旋流稳焰径向喷射低氮燃烧器 | |
US20240288157A1 (en) | Industrial premixed gas combustor using internal 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 |
JPH0814565A (ja) | ガスタービン燃焼器 | |
CN104266226B (zh) | 一种贫燃料多孔喷射燃烧系统 | |
KR101328255B1 (ko) | 연소속도가 다른 복수의 가스를 사용하는 버너 | |
CN204806403U (zh) | 一种低氮氧化物燃烧器 | |
CN211146484U (zh) | 超低氮燃烧装置 | |
CN212132430U (zh) | 燃气燃烧器 | |
CN109442402A (zh) | 一种水冷预混燃烧方法及装置 | |
CN212298990U (zh) | 一种中心分级燃气低氮燃烧器 | |
CN115468163A (zh) | 一种用于氨燃料的低氮燃烧器及其工作方法 | |
CN210165377U (zh) | 节能低氮燃烧器及节能低氮燃烧系统 | |
KR101985999B1 (ko) | 급속 혼합형 버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연소 시스템 | |
CN112797406A (zh) | 一种高速节能环保燃气烧嘴及燃烧方法 | |
CN214840798U (zh) | 气体燃料的部分预混燃烧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