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08590U - TempSense智能调温多层睡衣面料 - Google Patents
TempSense智能调温多层睡衣面料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708590U CN216708590U CN202123382108.6U CN202123382108U CN216708590U CN 216708590 U CN216708590 U CN 216708590U CN 202123382108 U CN202123382108 U CN 202123382108U CN 216708590 U CN216708590 U CN 21670859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surface layer
- intelligent temperature
- tempsense
- regula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TempSense智能调温多层睡衣面料,包括上表层、下表层、中间层;所述上表层和所述下表层的纱线均为TempSense智能调温股线,所述TempSense智能调温股线内设有PCM微胶囊;所述中间层设有若干层,若干层所述中间层位于所述上表层和所述下表层之间;其中,所述上表层和所述下表层交叉换位,用于形成花型并使得所述上表层、若干所述中间层、所述下表层复合为一体。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TempSense智能调温股线使得制备出的睡衣面料具有智能温控性能,还具备有双向温控功能和调湿功能,物理效果持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纺织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TempSense智能调温多层睡衣面料。
背景技术
科技的日新月异和技术创新为时尚、功能家纺的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现在普通的睡衣面料大多都是纯棉的针织或者机织单层面料,个别也有毛圈结构的,或者从面料的材质方面选用天然纤维素纤维如竹浆纤维、木浆纤维等做成的具有透气、抗菌、除异味等功能型的面料。这些面料无论从所用的材质或者产品的结构方面来说只具备普通睡衣面料的柔软性、挺阔性、吸湿性、抗菌性等常规的性能。
用这些面料加工所做的睡衣,只能达到普通面料所具备的上述功能来满足人们使用需求。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对纺织品的消费需求迭代升级,家用纺织品已经不再局限于简单的保暖、装饰等功能,更多地体现消费者对不同生活品质和张扬个性的追求。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指示精神,满足人们美好生活的新需求,提出一种TempSense智能调温多层睡衣面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TempSense智能调温多层睡衣面料,旨在解决或改善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之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TempSense智能调温多层睡衣面料,包括上表层、下表层、中间层;
所述上表层和所述下表层的纱线均为TempSense智能调温股线,所述TempSense智能调温股线内设有PCM微胶囊;
所述中间层设有若干层,若干层所述中间层位于所述上表层和所述下表层之间;
其中,所述上表层和所述下表层交叉换位,用于形成花型并使得所述上表层、若干所述中间层、所述下表层复合为一体。
优选的,所述中间层设有四层。
优选的,所述TempSense智能调温股线为40s/2TempSense智能调温股线,所述40s/2TempSense智能调温股线内设有所述PCM微胶囊。
优选的,所述上表层、所述下表层、所述中间层均采用平纹组织织造而成。
优选的,所述上表层的纱线包括上层经线和上层纬线,所述上层经线和所述上层纬线通过所述平纹组织织造形成所述上表层,所述上层经线和所述上层纬线均为所述40s/2TempSense智能调温股线;
所述下表层的纱线包括下层经线和下层纬线,所述下层经线和所述下层纬线通过所述平纹组织织造形成所述下表层;所述下层经线和所述下层纬线均为所述40s/2TempSense智能调温股线;
所述上层经线与所述下层经线、所述所述上层纬线与所述下层纬线交叉换位,用于形成花型并使得所述上表层、所述中间层、所述下表层复合为一体。
优选的,所述中间层的平纹组织的经线和纬线均为32s/2纯棉股线。
优选的,所述上表层、所述下表层、所述中间层的经密均为11.6根/cm。
优选的,所述上表层、所述下表层、所述中间层的纬密均为48根/cm。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睡衣面料除具备普通家纺面料的保暖、装饰、吸湿、抗菌等性能之外,依托智能温控材料特殊的智能温控性能还具备以下特殊功能:
(1)双向温控功能:由于面料的上、下表层都是采用TempSense智能调温股线,根据智能温控股线的性能,当人体的体温升高时,PCM微胶囊内的相变材料会液化,吸收并储存人体散发的热量产生降温效果,让人倍感凉爽;当体温降低时,PCM微胶囊内的相变材料会凝固释放热量再将热量返至人体产生升温效果,保持身体温度,在面料的控制下可以使得接触人体的织物温度保持在26-32℃之间,解决了在春秋季节温度差较大的情况下,普通纺织品易出现热、冷不适的问题,让人体倍感舒爽。
(2)优良的调湿功能:本实用新型的面料的上、下表层使用特殊的智能调温材料,再结合若干中间层,使得本实用新型复合为疏松透气而且蓬松的多层织物组织结构,做成的睡衣和人体皮肤接触感到干爽透气,随时随地感受贴身的“空调式调温”,调节自身微气候。
(3)物理效果持久: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的TempSense智能调温股线纤维内的PCM微胶囊不会被穿坏或者洗掉,无论使用多久,其物理效果仍然存在,可以永久的保证织物具备智能调温性能,这也是普通的纺织品所达不到的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TempSense智能调温多层睡衣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平纹组织的组织循环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花型图;
其中,1、上表层;2、中间层;3、下表层;4、花型A;5、花型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TempSense智能调温多层睡衣面料,包括上表层1、下表层3、中间层2;
上表层1和下表层3的纱线均为TempSense智能调温股线,TempSense智能调温股线内设有PCM微胶囊;
中间层2设有若干层,若干层中间层2位于上表层1和下表层3之间;
其中,上表层1和下表层3交叉换位,用于形成花型并使得上表层1、若干中间层2、下表层3复合为一体;
如此设置,本实用新型具有包括上表层1、若干中间层2、下表层3的多层组织结构,若干中间层2可以有效增加睡衣面料的厚度以及蓬松度,由于上表层1和下表层3的纱线均为TempSense智能调温股线,使得上表层1和下表层3采均具有双向调温功能,解决了在春秋季节温度差较大的情况下,普通纺织品容易出现忽冷忽热,冷暖不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面料经过深加工做成和人体密切接触的睡衣,具有优良的调湿功能,再配以蓬松的多层结构,干爽透气,随时随地感受贴身的“空调式调温”调节自身微气候,使得纺织品的温度始终保持在26-32℃之间;
本实用新型中的TempSense智能调温股线内设有PCM微胶囊;TempSense智能调温股线的纤维采用微胶囊PCM技术包覆,TempSense智能调温股线的纤维内的PCM微胶囊不会被穿坏或者洗掉,无论使用多久,其智能调温的效果仍然存在,这也是普通的睡衣面料所无法比拟的。
进一步优化方案,中间层2设有四层;中间层2的层数可以根据具体的使用环境进行设定,本实施例中中间层2设有四层,如此设置,使得制备出的睡衣面料厚度适宜并且蓬松透气。
进一步优化方案,TempSense智能调温股线为40s/2TempSense智能调温股线,40s/2TempSense智能调温股线内设有PCM微胶囊。
进一步优化方案,上表层1、下表层3、中间层2均采用平纹组织织造而成。
进一步优化方案,上表层1的纱线包括上层经线和上层纬线,上层经线和上层纬线通过平纹组织织造形成上表层1,上层经线和上层纬线均为40s/2TempSense智能调温股线;
下表层3的纱线包括下层经线和下层纬线,下层经线和下层纬线通过平纹组织织造形成下表层3;下层经线和下层纬线均为40s/2TempSense智能调温股线;
上层经线与下层经线、上层纬线与下层纬线交叉换位,用于形成花型并使得上表层1、中间层2、下表层3复合为一体;
如此设置,本实用新型的花型包括花型A4和花型B5,其中,上表层1的上层经线和上层纬线交织形成花型A4,下表层3的下层经线和下层纬线交织形成花型B5,同时花型部分通过上表层1和下表层3的换位也实现了多层织物的自然接结,使得6层织物成为一体。
进一步优化方案,中间层2的平纹组织的经线和纬线均为32s/2纯棉股线。
进一步优化方案,上表层1、下表层3、中间层2的经密均为11.6根/cm。
进一步优化方案,上表层1、下表层3、中间层2的纬密均为48根/cm。
本实用新型在高速剑杆提花织机上织造,其试制工艺流程为:
图案设计—组织设计—纱线的选择—织造工艺设计—整经、提花机装造、提花程序制作—掏综—上机调试—样品织造—下水柔软—修剪整理。
(1)图案设计:本实用新型为TempSense智能调温多层睡衣面料,本实用新型的花型主要是靠上表层1、下表层3按照设计的花型规则由提花机实现互换来实现的,由于上表层1、下表层3采用相同的40s/2TempSense智能调温股线,通过提花织造技术按照设计的花型使得上下层换位形成花型效果。具体为:参照图1,花型包括花型A4和花型B5,其中,上表层1的上层经线和上层纬线交织形成花型A4,下表层3的下层经线和下层纬线交织形成花型B5,同时花型部分通过上表层1和下表层3的换位也实现了多层织物的自然接结,使得6层织物成为一体。
(2)织物组织选择:为了保持织物挺阔和紧度,本实用新型的6层织物均选择平纹组织,花型部分即为6层织物的接结部分。
(3)纱线的选择:上表层1、下表层3的纱线选择40s/2TempSense智能调温股线,这样织物的上表层1、下表层3均为40s/2TempSense智能调温股线,用本实用新型的面料做成睡衣和人体皮肤接触起到调节温度的目的;4层中间层2的纱线选择32s/2弱捻纯棉股线。
(4)织造工艺设计:因为本实用新型为6层结构,经、纬密度较大,经密采用11.6根/cm,纬密采用48根/cm。经线的起落规律由电子提花机来完成。花型的起落规律通过CAD设计软件变换成提花程序,输入至电子提花机中,由电子提花机来完成经线的起落从而织造出6层结构的花型丰富的织物。
(5)掏综、穿筘、调试机器、试织样品:本实用新型的织物为6层结构,因为本实用新型经密较大,采用上轴和下轴两个经轴联合织造,其中下轴为上、下表层3所用的40s/2TempSense智能调温股线,上轴为中间层2所用的32s/2弱捻纯棉股线。表层和中间层2采用1:1的配置,即在掏综的时候先掏1根下轴表层的纱线再掏1根上轴中间层2的纱线,循环2次后4根纱线穿在一个筘齿中。把上、下轴的总经线根数分成6组,每一组纱线织造1层织物,其中第1组和第6组为智能温控经线分别用于织造上、下表层3,第2-5组为里层经线用于织造中间4层夹层共6层结构。
织造原理及过程:
当织造第①层(上表层1)的时候第2-6组经线全部落下,第1组经线(上层经线)和上表纬(上层纬线)按照平纹组织规律织造形成第①层(上表层1)织物;
当织造第②层(中间层2)的时候第1组经线提起第3-6组经线落下,第2组经线和里纬按照平纹组织规律交织形成第②层织物;
当织造第③层(中间层2)的时候第1-2组经线提起第4-6组经线落下,第3组经线和里纬按照平纹组织规律交织形成第③层织物;
当织造第④层(中间层2)的时候第1-3组经线提起第5-6组经线落下,第4组经线和里纬按照平纹组织规律交织形成第④层织物;
当织造第⑤层(中间层2)的时候第1-4组经线提起第6组经线落下,第5组经线和里纬按照平纹组织规律交织形成第⑤层织物;
当织造第⑥层织物(下表层3)的时候第1-5组经线全部提起,第6组经线(下层经线)和下表纬(下层纬线)按照平纹的组织规律交织形成第⑥层(下表层3)织物。
按照以上织造原理结合工艺设计的循环规律6层织物织造而成,花型部分由提花程序控制经线起落实现第①层织物和第⑥织物的互换来实现,同时也实现了6层织物依靠花型自然接结为一体,以上是6层织物的形成原理。
整台机器穿好综、筘后,把设计好的花型程序输入机器,把上表层1的上层纬线和下表层3的下层纬线(40s/2TempSense智能调温股线)和中间层2的纬线(32s/2纯棉股线)依次穿入机器的储纬器中,按照工艺要求调整好机器的纬密达到48根/cm,技术人员调试机器使得上表层1的上层纬线和上层经线交织、下表层3的下层纬线和下层经线交织,中间层2的纬线和中间层2的经线交织,形成6层结构的多层织物,调整好上表层1、下表层3无跳线、稀密路等织造疵点后样品调试完毕即可安排试织样品。
(6)下水柔软处理:为了保证本实用新型的柔软度,坯布织下来后需要进行下水柔软处理,水洗过程中加入柔软剂,脱水后进行扩幅定型烘干,保证织物的平整度及设定的规格。
(7)修剪整理:将烘干下来的织物先进行检验,在疵点部位做出标记,然后再对可修复的疵点进行修复,修剪织物表面及边部的多余的线头,至此面料生产流程完成,进入下一步的深加工裁剪缝制睡衣工序。
本实用新型的40s/2TempSense智能调温股线的供货商为青岛邦特纤维有限公司。
TempSense智能调温股线的调温原理:
众所周知,大自然中的物质都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式存在。当物质从一种形态转换为另一种形态,物质都会存在吸热和放热的现象,而在这个过程中,物质的自身温度不变。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相变。我们选择一种合适的相变物质,它的相变温度在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范围,然后将相变物质以PCM微胶囊包覆起来,均匀地添加到常用的纤维纺丝液中(如粘胶纺丝液),制成具有智能调温功能的TempSense纤维。当人们穿着由这种纤维制成的服装时,在穿着和洗涤过程中,由于摩擦造成微胶囊的逐步破裂,相变物质释放出来,达到智能调温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TempSense智能调温多层睡衣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表层(1)和下表层(3),所述上表层(1)和所述下表层(3)的纱线均为TempSense智能调温股线,所述TempSense智能调温股线内设有PCM微胶囊;
中间层(2),所述中间层(2)设有若干层,若干层所述中间层(2)位于所述上表层(1)和所述下表层(3)之间;
其中,所述上表层(1)和所述下表层(3)交叉换位,用于形成花型并使得所述上表层(1)、若干所述中间层(2)、所述下表层(3)复合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empSense智能调温多层睡衣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2)设有四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empSense智能调温多层睡衣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TempSense智能调温股线为40s/2TempSense智能调温股线,所述40s/2TempSense智能调温股线内设有所述PCM微胶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TempSense智能调温多层睡衣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表层(1)、所述下表层(3)、所述中间层(2)均采用平纹组织织造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TempSense智能调温多层睡衣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表层(1)的纱线包括上层经线和上层纬线,所述上层经线和所述上层纬线通过所述平纹组织织造形成所述上表层(1),所述上层经线和所述上层纬线均为所述40s/2TempSense智能调温股线;
所述下表层(3)的纱线包括下层经线和下层纬线,所述下层经线和所述下层纬线通过所述平纹组织织造形成所述下表层(3);所述下层经线和所述下层纬线均为所述40s/2TempSense智能调温股线;
所述上层经线与所述下层经线、所述上层纬线与所述下层纬线交叉换位,用于形成花型并使得所述上表层(1)、所述中间层(2)、所述下表层(3)复合为一体。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TempSense智能调温多层睡衣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2)的平纹组织的经线和纬线均为32s/2纯棉股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empSense智能调温多层睡衣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表层(1)、所述下表层(3)、所述中间层(2)的经密均为11.6根/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empSense智能调温多层睡衣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表层(1)、所述下表层(3)、所述中间层(2)的纬密均为48根/c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382108.6U CN216708590U (zh) | 2021-12-30 | 2021-12-30 | TempSense智能调温多层睡衣面料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382108.6U CN216708590U (zh) | 2021-12-30 | 2021-12-30 | TempSense智能调温多层睡衣面料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708590U true CN216708590U (zh) | 2022-06-10 |
Family
ID=818893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3382108.6U Active CN216708590U (zh) | 2021-12-30 | 2021-12-30 | TempSense智能调温多层睡衣面料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708590U (zh) |
-
2021
- 2021-12-30 CN CN202123382108.6U patent/CN21670859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435916B (zh) | 水溶性维纶无捻纱或弱捻纱多层面料及其织造方法 | |
CN109457362B (zh) | 一种凉爽导湿排汗面料的设计方法与生产工艺 | |
CN102488426B (zh) | 一种新型吸湿调温抗菌夏凉被及其生产工艺 | |
CN107287736B (zh) | 一种立体织物 | |
CN109898211B (zh) | 一种三层保暖面料的设计方法与织造工艺 | |
CN108790332B (zh) | 一种水滴形网孔网布及制作方法 | |
CN107151855B (zh) | 全棉色织多层大提花毯面料的织造方法 | |
CN107740216B (zh) | 一种双面浮雕异花型多层无毛圈巾被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 |
CN2252820Y (zh) | 毛圈与非毛圈双层机织织物 | |
CN206408331U (zh) | 水溶性维纶无捻纱或弱捻纱多层面料 | |
CN103103680B (zh) | 一种具有仿生结构的保暖型吸湿排汗毛绒织物 | |
CN206109653U (zh) | 一种抑菌吸湿透湿面料 | |
CN107287908B (zh) | 全棉色织多层大提花毯面料的纬纱煮练染色方法 | |
CN216708590U (zh) | TempSense智能调温多层睡衣面料 | |
CN103835047B (zh) | 一种防风透湿织物 | |
CN111218749A (zh) | 一种莫代尔纤维双层弹力运动巾及其制备方法 | |
CN206607381U (zh) | 一种涤纶小提花面料 | |
CN107385630B (zh) | 全棉色织多层大提花毯面料的染整方法 | |
CN216998752U (zh) | 一种具有微立体外观的大提花面料 | |
CN202187139U (zh) | 绿色环保混纺功能性织物 | |
CN110241496B (zh) | 一种梭织仿针织面料及其织造方法 | |
CN210262175U (zh) | 一种梭织仿针织面料 | |
CN209268747U (zh) | 具有菱形凹凸提花纹理且运动舒爽的梭织皱面运动装 | |
CN102358976A (zh) | 绿色环保混纺功能性织物 | |
CN103184647A (zh) | 一种透湿保暖型多层分形仿生织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